目录
- 112 第五十章 天道破境
- 113 第五十一章 全员突破
- 114 第五十二章 屡获功法
- 115 第五十三章 银魂之魄(上)
- 116 第五十四章 银魂之魄(下)
- 117 第五十五章 雪患
- 118 第五十六章 冤大头
- 119 第五十七章 大收获
- 120 第五十八章 天意如此
- 121 第五十九章 边城危局(上)
- 122 第六十章 边城危局(中)
- 123 第六十一章 边城危局(下)
- 124 第六十二章 血战敦煌
- 125 第六十三章 元旦大比(一)
- 126 第六十四章 元旦大比(二)
- 127 第六十五章 元旦大比(三)
- 128 第六十六章 元旦大比(四)
- 129 第六十七章 元旦大比(五)
- 130 第六十八章 元旦大比(六)
- 131 第六十九章 城头除夕
- 132 第七十章 元旦祭祀
- 133 第七十一章 始祖庙
- 134 第七十二章 人肉盾牌
- 135 第七十三章 冰污水蛭
- 136 第七十四章 责任我担
- 137 第七十五章 唐人血性
- 138 第七十六章 杀人者黎茂
- 139 第七十七章 萨满祭司
- 140 第七十八章 止干戈
- 141 第七十九章 梨花白
- 142 第八十章 建言书
- 143 第八十一章 小锅米线
- 144 第八十二章 何氏叔侄
- 145 第八十三章 早市
- 146 第八十四章 我要修炼
- 147 第八十五章 寻衅
- 148 第八十六章 报名
- 149 第八十七章 去芥蒂
- 150 第八十八章 广聚轩
- 151 第八十九章 遇故知
- 152 第九十章 宴席不断
- 153 第九十一章 滇北盟
- 154 第九十二章 同气连枝
- 155 第九十三章 五禽戏
- 156 第九十四章 离家难(上)
- 157 第九十五章 离家难(下)
- 158 第九十六章 一切为了强大
- 159 第九十七章 筑基大会(一)
- 160 第九十八章 筑基大会(二)
- 161 第九十九章 筑基大会(三)
- 162 第一百章 筑基大会(四)
- 163 第一零一章 筑基大会(五)
- 164 第一零二章 筑基大会(六)
- 165 第一零三章 筑基大会(七)
- 166 第一零四章 筑基大会(八)
- 167 第一零五章 筑基大会(九)
- 168 第一零六章 筑基大会(十)
- 169 第一零七章 筑基大会(十一)
- 170 第一零八章 筑基大会(十二)
- 171 第一零九章 筑基大会(十三)
- 172 第一一零章 筑基大会(十四)
- 173 第一一一章 筑基大会(十五)
- 174 第一一二章 筑基大会(十六)
- 175 第一一三章 筑基大会(十七)
- 176 第一一四章 筑基大会(十八)
- 177 第一一五章 筑基大会(十九)
- 178 第一一六章 筑基大会(二十)
- 179 第一一七章 筑基大会(二一)
- 180 第一一八章 筑基大会(二二)
- 181 第一一九章 筑基大会(二三)
- 182 第一二零章 筑基大会(二四)
- 183 第一二一章 筑基大会(二五)
- 184 第一二二章 筑基大会(二六)
- 185 第一二三章 鲛人骸骨
- 186 第一二四章 联合购买
- 187 第一二五章 邀请
- 188 第一二六章 话别
- 189 第一二七章 风从东方来
- 190 第一二八章 备战百强赛
- 191 第一二九章 上元灯会(上)
- 192 第一三零章 上元灯会(下)(明天元旦,晚上一更)
- 193 第一三一章 敦煌上元(祝大家元旦快乐!)
- 194 第一三二章 敦煌祭奠
- 195 第一三三章 匠作人才
- 196 第一三四章 劳军
- 197 第一三五章 淘宝
- 198 第一三六章 问政
- 199 第一三七章 订策(上)
- 200 第一三八章 订策(中)
- 201 第一三九章 订策(下)
- 202 第一四零章 前途归路(上)
- 203 第一四一章 前途归路(下)
- 204 第一四二章 走向正轨
- 205 第一四三章 开城之日
- 206 第一四四章 城门相送
- 207 第一四五章 紫衣来了
- 208 第一四六章 启程
- 209 第一章 渡河(上)
- 210 第二章 渡河(下)
- 211 第三章 职位变动
- 212 第四章 皇子布局
- 213 第五章 相约金陵
- 214 第六章 采购礼品
- 215 第七章 后顾之忧
- 216 第八章 北人乘舟
- 217 第九章 江上机遇
- 218 第十章 船家冤情
- 219 第十一章 请您相助
- 220 第十二章 初识汨罗
- 221 第十三章 许家宗祠
- 222 第十四章 寻坟记
- 223 第十五章 起骸骨
- 224 第十六章 拜贴
- 225 第十七章 父子相商
- 226 第十八章 夜探
- 227 第十九章 山桐子
- 228 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
- 229 第二十一章 端午祭奠(上)
- 230 第二十二章 端午祭奠(中)
- 231 第二十三章 端午祭奠(下)
- 232 第二十四章 血色寿宴(上)
- 233 第二十五章 血色寿宴(中)
- 234 第二十六章 血色寿宴(下)
- 235 第二十七章 灭妖道
- 236 第二十八章 离汨罗(上)
- 237 第二十九章 离汨罗(下)
- 238 第三十章 金陵好地方
- 239 第三十一章 偷鸡不成
- 240 第三十二章 蚀尽米
- 241 第三十三章 红尘练心
- 242 第三十四章 目的地金陵
- 243 第三十五章 进城
- 244 第三十六章 问路
- 245 第三十七章 雨花巷
- 246 第三十八章 腰牌
- 247 第四十二章 献灵丹
- 248 第四十三章 两个条件
- 249 第四十四章 赐宅院
- 250 第四十五章 黎茂进城
- 251 第四十六章 轻松过关
- 252 第四十七章 问诊
- 253 第四十八章 家庭会议
- 254 第四十九章 新店开张
- 255 第五十章 观摩学习
- 256 第五十一章 擦肩而过
- 257 第五十二章 宋皇家事
- 258 第五十三章 阿离下山
- 259 第五十四章 涂山冲的愤怒
- 260 第五十五章 轩辕来客
- 261 第五十六章 盛情款待
- 262 第五十七章 兄长谊
- 263 第五十八章 师长慈
- 264 第五十九章 截杀与救援(上)
- 265 第六十章 截杀与救援(中)
- 266 第六十一章 截杀与救援(下)
- 267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一怒(上)
- 268 第六十三章 天子一怒(下)
- 269 第六十四章 召见天火
- 270 第六十五章 初次传送
- 271 第六十六章 赠筑基丹
- 272 第六十七章 面圣
- 273 第六十八章 奏对
- 274 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动(上)
- 275 第七十章 暗流涌动(下)
- 276 第七十一章 雨花巷管委会
- 277 第七十二章 庆功宴(上)
- 278 第七十三章 庆功宴(下)
- 279 第七十四章 卓识远见
- 280 第七十五章 追查奸商
- 281 第七十六章 催稿
- 282 第七十七章 除夕夜(上)
- 283 第七十八章 除夕夜(中)
- 284 第七十九章 除夕夜(下)
- 285 第八十章 定价权
- 286 第八十一章 初相逢
- 287 第八十二章 宣慰雨花巷
- 288 第八十三章 又见兄长
- 289 第八十四章 再聚首
- 290 第八十五章 二次问策
- 291 第八十六章 黎茂的身世
- 292 第八十七章 再聚首
- 293 第八十八章 正当时
- 294 第一章 山上有云(上)
- 295 第二章 山上有云(中)
- 296 第三章 山上有云(下)
- 297 第四章 云上有殿(上)
- 298 第五章 云上有殿(下)
- 299 第六章 登山(一)
- 300 第七章 登山(二)
- 301 第八章 登山(三)
- 302 第九章 登山(四)
- 303 第十章 登山(五)
- 304 第十一章 登山(六)
- 305 第十二章 登山(七)
- 306 第十三章 登山(八)
- 307 第十四章 登山(九)
- 308 第十五章 登山(十)
- 309 第十六章 登山(十一)
- 310 第十七章 登山(十二)
- 311 第十八章 登山(十三)
- 312 第十九章 登山(十四)
- 313 第二十章 登山(十五)
- 314 第二十一章 登山(十六)
- 315 第二十二章 登山(十七)
- 316 第二十三章 登山(十八)
- 317 第二十四章 登山(十九)
- 318 第二十五章 登山(二十)
- 319 第二十六章 登山(二十一)
- 320 第二十七章 登山(二十二)
- 321 第二十八章 登山(二十三)
- 322 第二十九章 登山(二十四)
- 323 第三十章 登山(二十五)
- 324 第三十一章 登山(二十六)
- 325 第三十二章 登山(二十七)
- 326 第三十三章 登山(二十八)
- 327 第三十四章 登山(二十九)
- 328 第三十五章 登山(三十)
- 329 第三十六章 叛乱
- 330 第三十七章 变革
- 331 第三十八章 平叛
- 332 第三十九章 失约
- 333 第四十章 省亲
- 334 第四十一章 日月星三使
- 335 第四十二章 为国戍边
- 336 第四十三章 璇玑炫彩
- 337 第四十四章 山上的日子
- 338 第四十五章 风云起
- 339 第四十六章 越级试炼
- 340 第四十七章 胸怀天下之人
- 341 第四十八章 天堑危机
- 342 第四十九章 塞北盛会
- 343 第五十章 又见敦煌
- 344 第五十一章 偷营
- 345 第五十二章 军卒悲苦
- 346 第五十三章 天下盟
- 347 第五十四章 冥军初现
- 348 第五十五章 三国覆灭
- 349 第五十六章 灭白莲
- 350 第五十七章 平归绥
- 351 第五十八章 备战忙
- 352 第五十九章 终极一战
- 353 匆匆结尾,遗憾和轻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章 边城危局(中)
第六十章 边城危局(中)
许九和许夫人听到女儿痛哭声和痛斥声,急忙从正屋卧室里走了出来,许爱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脸上挂着泪痕,如桃花带雨,眼睛都哭肿了。
许夫人心疼坏了,立刻上前把许爱搂在怀里说:“乖女儿,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给为娘说,娘去给你讨回公道。”
许爱在母亲的怀里哭得更伤心了,她一边抽泣一边说:“都是三姑那些人,背后嚼舌根,说黎大哥是西域派来的奸细,说那些马贼的首级都是用疾病死去的西域人的脑袋充的数。
我上去驳斥她,她就骂我、骂爹娘、骂黎大哥,还说我黎大哥如果不是奸细,为什么全城的青壮都被征调了,连她家小三儿都被拉去修城墙了,为什么独独不征调黎大哥去,分明是官府换衣黎大哥的身份。
她还说,我们许家贪财如命,许家商会这些年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好,肯定也是投靠了外族,所以从来没有马贼打劫我们的商队。
我气不过就跟她吵起来了,结果她们一群人上来骂我,骂的可难听了!爹娘,这口气我压不下去,我要把家里的女人都带上,我要去找她们骂回来!”
许九暗叹一声,他的信息渠道要比女儿强大很多,自然知道官府为什么要这样对黎茂,现在没有把黎茂关押起来,已经算是城主大人宽厚仁义。
战时军管时期是最容易让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的时候,随便找个通敌的理由,就可以轻松地干掉任何想干掉的人,而且不用为此负责任。
女儿还是太年轻,不知道深浅,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让人想起、关注许家和黎茂的存在。
等战事开启了,城中百姓人心惶惶,类似的议论自然就会少起来。
可现在女儿这么一闹,反倒让黎茂和许家成了众矢之的,许九不得不劝诫一下自己的女儿:“爱儿。”
许爱泪眼婆娑地抬头看着许九说:“爹,怎么了?”
许九柔声说:“爱儿,你想不想让黎大哥安然度过这段风波。”
许爱说:“我当然想了,要不我也不会和三姑她们吵架。”
许九说:“那你就听爹的,这些天少出去,即使出去了也不要因为黎大哥的事情跟别人争辩,这样过上一段时间,风波就会平息下来。”
许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哦,爹,我知道了。”
许九摸摸女儿的头,宠溺地说:“好了,快跟你娘进屋去洗洗脸,哭得像小花猫一样,难看死了。”
许爱只好跟母亲回屋去洗漱。许九目送母女二人进了后宅,转身望向黎茂住的厢房。
这时黎茂拉开了房门走了出来,面色平静如水,目光坚毅果决。
许九精于世故,只看了黎茂一眼,就叹了一口气说:“黎贤侄,你已经想好怎么做了吗?”
黎茂点点头说:“是的九叔,大丈夫在世岂能轻言退缩!小爱尚能为了我的清白与别人争辩,我还有什么资格再做缩头乌龟吗?您放心,我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清白。”
许九点点头说:“老夫有什么能帮上你的吗?”
黎茂认真想想说:“一身紧身鱼皮水靠,最好能有一定保暖效果,两身白色紧身羽绒衣裤,两件白色披风,两个白色头套,两双带绳的白色皮手套,两双鞋底镶钉子的白色毛靴,五斤牛油炒面粉。
九叔,置办这些东西需要多久?”
许九估算了一下说:“你要的东西,商会里大半都有,没有的也不难置办,明天中午前全部弄好给你,时间可来得及。”
黎茂点点头说:“嗯,来得及,那就多谢九叔了。”说完黎茂转身回屋了。
许九知道黎茂要冒险潜入西域军营,这是他唯一能证明自己清白的方法,所以许九没有理由去阻拦,他能做的就是把黎茂需要的东西都置办齐全,而且要置办最好的。
黎茂回到房间里,打开墙角的柜子,从里面取出了自己的两把长刀,因为进了敦煌城后,黎茂再也没机会使用它们,索性就把它们收了起来。
这两把长刀全身精钢打造,刀长四尺七寸,刃长三尺六寸,刀身狭直、刀锷极窄、刀身弧度很小,单面开刃,刃口极为锋利,与唐国军管佩戴的制式唐刀极为相似,只是这两把刀的钢质更为出色。
标准唐刀可割、可削、可刺、可劈砍、可格挡,对使用者的武功要求非常高,双刀施展时还可锁拿对方兵刃,十分适合近身肉搏战。
黎茂重新拿起这两把长刀,心中泛起一股既熟悉又兴奋的感觉,立刻感觉到之前在沙漠中追杀西域马贼的热血和豪情又回到了身体里面。
黎茂“锵”一声拔出其中一把长刀,用左手食指轻轻在长刀的刃口上抚摸,测试着它的锋利程度。
果然有段日子没用它们,长刀的刃口变钝了,并不很顺畅地割破了黎茂的手指,切开的伤口也没有流多少血。
黎茂把流血的指头放进嘴里用力吮吸了一下,让有点甜咸味的鲜血流流入喉咙,他的眼神开始变得炙热起来,整个人的身形仿佛都高大了起来。
黎茂整个下午都在屋里收拾着自己的兵刃,先是找来磨刀石、打来清水,把两把长刀重新磨得锋利无比。
然后拆下刀柄上之前灰黄色的丝线,用白色的丝绦重新捆扎刀柄位置,直到把它们调整到最适合握手的位置。
至于黑色的刀鞘,早有许府的漆匠把刀鞘取去漆成了白色,烤干之后又送了回来。
当天晚上,黎茂屋里的灯亮了一晚上,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许九严令府中之人不要打搅黎茂练功。
第二天中午前,黎茂所要的东西全部送来了,还有一个特制的白色双肩背囊,这是许九特意让人制作,因为他见过西域商人背过,十分方便、又不影响人的动作。
黎茂试了试这些成品,质量上佳,非常满意,他对送来的仆役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继续关上房门。
晚饭时,终于有家人发现黎茂不见了,婢女急忙向许老爷汇报,许老爷吩咐府内所有人不得声张此事。
许爱知道黎茂失踪的消息,非常吃惊,第一时间赶到父亲那里去问:“爹,黎大哥去哪了?难道他受不了那些风言风语,离家出走了吗?”
许九摇摇头说:“爱儿,你黎大哥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办,你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这件事的成败,直接关乎你黎大哥的清白,我们帮不上忙,也不能拖他后腿。”
蛮族联军的先锋部队整整等了七天,才等到了联军中军第一部人马,因风雪太大,联军中军分为三部进军,第一部有三十五万各族精骑,这些都是目前各族里能抽出的最精锐部队。
其中蒙元军队有十五万,西域诸国联军十五万,西蕃国骑兵五万。
单以军力来算,蒙元帝国的实力远超于西域三十六国和西蕃国,因为蒙元帝国是大一统的民族,由世代王族的金帐可汗统领。
而西域三十六国未曾统一,说是三十六国,其实西域地区的国家数量可能远超于此,人口过万的族群就敢称国的情况比比皆是。
此次西域诸国为了在联军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在利益分配上不吃亏,他们共推了回鹘国王子统万户为西域诸国的代言人。
统万户是回鹘王的亲弟弟,有万夫莫挡之勇,又有精明的头脑,是西域非常出名的英雄人物,由他为西域诸国代言,至少大家还是信服的。
而西蕃一直地广人稀,此次在联军中更多是充当陪衬的角色。
蒙元此次派兵不多,主要是金帐王庭在帝国东西侧同时开战,东线的云中地区已经与明国杀得难分难解,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驰援西线。
即使蒙元在西线的兵力并不占优势,但蒙元骑兵的个人作战能力超过西域骑兵,所以这支军队还是以西线蒙军的主将为整个大军的主将。
蒙元西线军队的大统领是大将苏合,华夏语意为:斧头,是位擅于打硬仗的将领,金帐可汗派苏合作为西线蒙军第一部的大将,就是为了发挥他的攻坚实力,好一举攻下敦煌城。
蛮族联军的先锋部队在等待中军的时候并没有闲着,他们在敦煌城北二十五里的地方已经搭下一座营寨。
但是因为敦煌府附近十分贫瘠,所以即使先锋部队平灭了周围的上百个小村庄,依然没有找到足够修建近四十万人营寨的木材和石料。
为了容纳三十五万中军,先锋部队在积雪中做出无数个雪窝子,作为联军的栖身之所,还好西域各族战士过惯了苦寒生活,稍微有些遮风避雨的地方,就可以让他们得到休息。
因为中军各部人马是陆续到达营寨,而且各国、各族军队之间互不隶属,分配雪窝子和其他资源时非常的困难,等把三十五万大军安顿好,已经过去了两天。
蒙元、西蕃和西域诸国以往出征时,都会携带大量的牛羊作为补给,但是今年的雪灾太大,整个族群都没有太多的牛羊,国内为了支援他们南征东进,几乎是把国内所有活着的牛羊都给了他们。
蒙元受灾较轻,而西域受灾很重。等他们赶到敦煌城附近时,蒙元的牛羊已经被吃掉了一半,西域和西蕃的大军几乎断粮,各军不得不缩减口粮,就地筹措军粮就食。
可惜敦煌城附近的居民已经大部分返回城内,各处村庄只留下一些老弱看家,家里自然也没有多少余粮和牲畜,根本无法满足近四十万大军的用度。
联军副将统万户命令西域战士将所有唐人俘虏集中在大营内看管,甚至连死尸都拖进大营内,堆放在雪地里,不允许掩埋。
苏合知道后,微微皱眉,但是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也管不了,索性不管。
有时间去和统万户打嘴仗,不如早日攻下敦煌城,听说城内粮草堆积如山,可以供百万人食用三年。
有了这座雄城和城内的粮草,说不定自己这些人就可以平安度过这次雪灾,还有余力进攻唐国国内,建立不世之功。
苏合认真研究着桌上粗糙的地图,朝鲁在一边为苏合解说着敦煌城的大体情况和附近的地势。
虽然朝鲁已经很努力的查探和绘制了地图,但是地图的粗糙程度让苏合根本无法看出敦煌城附近的真实情况,他决定亲自去敦煌城下看一看。
苏合叫来一名亲兵说:“你带几个人速去把统万户大人和西域、西蕃的诸国将领请来,我要和他们一起去敦煌城下勘察地形。”
许夫人心疼坏了,立刻上前把许爱搂在怀里说:“乖女儿,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给为娘说,娘去给你讨回公道。”
许爱在母亲的怀里哭得更伤心了,她一边抽泣一边说:“都是三姑那些人,背后嚼舌根,说黎大哥是西域派来的奸细,说那些马贼的首级都是用疾病死去的西域人的脑袋充的数。
我上去驳斥她,她就骂我、骂爹娘、骂黎大哥,还说我黎大哥如果不是奸细,为什么全城的青壮都被征调了,连她家小三儿都被拉去修城墙了,为什么独独不征调黎大哥去,分明是官府换衣黎大哥的身份。
她还说,我们许家贪财如命,许家商会这些年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好,肯定也是投靠了外族,所以从来没有马贼打劫我们的商队。
我气不过就跟她吵起来了,结果她们一群人上来骂我,骂的可难听了!爹娘,这口气我压不下去,我要把家里的女人都带上,我要去找她们骂回来!”
许九暗叹一声,他的信息渠道要比女儿强大很多,自然知道官府为什么要这样对黎茂,现在没有把黎茂关押起来,已经算是城主大人宽厚仁义。
战时军管时期是最容易让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的时候,随便找个通敌的理由,就可以轻松地干掉任何想干掉的人,而且不用为此负责任。
女儿还是太年轻,不知道深浅,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让人想起、关注许家和黎茂的存在。
等战事开启了,城中百姓人心惶惶,类似的议论自然就会少起来。
可现在女儿这么一闹,反倒让黎茂和许家成了众矢之的,许九不得不劝诫一下自己的女儿:“爱儿。”
许爱泪眼婆娑地抬头看着许九说:“爹,怎么了?”
许九柔声说:“爱儿,你想不想让黎大哥安然度过这段风波。”
许爱说:“我当然想了,要不我也不会和三姑她们吵架。”
许九说:“那你就听爹的,这些天少出去,即使出去了也不要因为黎大哥的事情跟别人争辩,这样过上一段时间,风波就会平息下来。”
许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哦,爹,我知道了。”
许九摸摸女儿的头,宠溺地说:“好了,快跟你娘进屋去洗洗脸,哭得像小花猫一样,难看死了。”
许爱只好跟母亲回屋去洗漱。许九目送母女二人进了后宅,转身望向黎茂住的厢房。
这时黎茂拉开了房门走了出来,面色平静如水,目光坚毅果决。
许九精于世故,只看了黎茂一眼,就叹了一口气说:“黎贤侄,你已经想好怎么做了吗?”
黎茂点点头说:“是的九叔,大丈夫在世岂能轻言退缩!小爱尚能为了我的清白与别人争辩,我还有什么资格再做缩头乌龟吗?您放心,我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清白。”
许九点点头说:“老夫有什么能帮上你的吗?”
黎茂认真想想说:“一身紧身鱼皮水靠,最好能有一定保暖效果,两身白色紧身羽绒衣裤,两件白色披风,两个白色头套,两双带绳的白色皮手套,两双鞋底镶钉子的白色毛靴,五斤牛油炒面粉。
九叔,置办这些东西需要多久?”
许九估算了一下说:“你要的东西,商会里大半都有,没有的也不难置办,明天中午前全部弄好给你,时间可来得及。”
黎茂点点头说:“嗯,来得及,那就多谢九叔了。”说完黎茂转身回屋了。
许九知道黎茂要冒险潜入西域军营,这是他唯一能证明自己清白的方法,所以许九没有理由去阻拦,他能做的就是把黎茂需要的东西都置办齐全,而且要置办最好的。
黎茂回到房间里,打开墙角的柜子,从里面取出了自己的两把长刀,因为进了敦煌城后,黎茂再也没机会使用它们,索性就把它们收了起来。
这两把长刀全身精钢打造,刀长四尺七寸,刃长三尺六寸,刀身狭直、刀锷极窄、刀身弧度很小,单面开刃,刃口极为锋利,与唐国军管佩戴的制式唐刀极为相似,只是这两把刀的钢质更为出色。
标准唐刀可割、可削、可刺、可劈砍、可格挡,对使用者的武功要求非常高,双刀施展时还可锁拿对方兵刃,十分适合近身肉搏战。
黎茂重新拿起这两把长刀,心中泛起一股既熟悉又兴奋的感觉,立刻感觉到之前在沙漠中追杀西域马贼的热血和豪情又回到了身体里面。
黎茂“锵”一声拔出其中一把长刀,用左手食指轻轻在长刀的刃口上抚摸,测试着它的锋利程度。
果然有段日子没用它们,长刀的刃口变钝了,并不很顺畅地割破了黎茂的手指,切开的伤口也没有流多少血。
黎茂把流血的指头放进嘴里用力吮吸了一下,让有点甜咸味的鲜血流流入喉咙,他的眼神开始变得炙热起来,整个人的身形仿佛都高大了起来。
黎茂整个下午都在屋里收拾着自己的兵刃,先是找来磨刀石、打来清水,把两把长刀重新磨得锋利无比。
然后拆下刀柄上之前灰黄色的丝线,用白色的丝绦重新捆扎刀柄位置,直到把它们调整到最适合握手的位置。
至于黑色的刀鞘,早有许府的漆匠把刀鞘取去漆成了白色,烤干之后又送了回来。
当天晚上,黎茂屋里的灯亮了一晚上,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许九严令府中之人不要打搅黎茂练功。
第二天中午前,黎茂所要的东西全部送来了,还有一个特制的白色双肩背囊,这是许九特意让人制作,因为他见过西域商人背过,十分方便、又不影响人的动作。
黎茂试了试这些成品,质量上佳,非常满意,他对送来的仆役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继续关上房门。
晚饭时,终于有家人发现黎茂不见了,婢女急忙向许老爷汇报,许老爷吩咐府内所有人不得声张此事。
许爱知道黎茂失踪的消息,非常吃惊,第一时间赶到父亲那里去问:“爹,黎大哥去哪了?难道他受不了那些风言风语,离家出走了吗?”
许九摇摇头说:“爱儿,你黎大哥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办,你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这件事的成败,直接关乎你黎大哥的清白,我们帮不上忙,也不能拖他后腿。”
蛮族联军的先锋部队整整等了七天,才等到了联军中军第一部人马,因风雪太大,联军中军分为三部进军,第一部有三十五万各族精骑,这些都是目前各族里能抽出的最精锐部队。
其中蒙元军队有十五万,西域诸国联军十五万,西蕃国骑兵五万。
单以军力来算,蒙元帝国的实力远超于西域三十六国和西蕃国,因为蒙元帝国是大一统的民族,由世代王族的金帐可汗统领。
而西域三十六国未曾统一,说是三十六国,其实西域地区的国家数量可能远超于此,人口过万的族群就敢称国的情况比比皆是。
此次西域诸国为了在联军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在利益分配上不吃亏,他们共推了回鹘国王子统万户为西域诸国的代言人。
统万户是回鹘王的亲弟弟,有万夫莫挡之勇,又有精明的头脑,是西域非常出名的英雄人物,由他为西域诸国代言,至少大家还是信服的。
而西蕃一直地广人稀,此次在联军中更多是充当陪衬的角色。
蒙元此次派兵不多,主要是金帐王庭在帝国东西侧同时开战,东线的云中地区已经与明国杀得难分难解,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驰援西线。
即使蒙元在西线的兵力并不占优势,但蒙元骑兵的个人作战能力超过西域骑兵,所以这支军队还是以西线蒙军的主将为整个大军的主将。
蒙元西线军队的大统领是大将苏合,华夏语意为:斧头,是位擅于打硬仗的将领,金帐可汗派苏合作为西线蒙军第一部的大将,就是为了发挥他的攻坚实力,好一举攻下敦煌城。
蛮族联军的先锋部队在等待中军的时候并没有闲着,他们在敦煌城北二十五里的地方已经搭下一座营寨。
但是因为敦煌府附近十分贫瘠,所以即使先锋部队平灭了周围的上百个小村庄,依然没有找到足够修建近四十万人营寨的木材和石料。
为了容纳三十五万中军,先锋部队在积雪中做出无数个雪窝子,作为联军的栖身之所,还好西域各族战士过惯了苦寒生活,稍微有些遮风避雨的地方,就可以让他们得到休息。
因为中军各部人马是陆续到达营寨,而且各国、各族军队之间互不隶属,分配雪窝子和其他资源时非常的困难,等把三十五万大军安顿好,已经过去了两天。
蒙元、西蕃和西域诸国以往出征时,都会携带大量的牛羊作为补给,但是今年的雪灾太大,整个族群都没有太多的牛羊,国内为了支援他们南征东进,几乎是把国内所有活着的牛羊都给了他们。
蒙元受灾较轻,而西域受灾很重。等他们赶到敦煌城附近时,蒙元的牛羊已经被吃掉了一半,西域和西蕃的大军几乎断粮,各军不得不缩减口粮,就地筹措军粮就食。
可惜敦煌城附近的居民已经大部分返回城内,各处村庄只留下一些老弱看家,家里自然也没有多少余粮和牲畜,根本无法满足近四十万大军的用度。
联军副将统万户命令西域战士将所有唐人俘虏集中在大营内看管,甚至连死尸都拖进大营内,堆放在雪地里,不允许掩埋。
苏合知道后,微微皱眉,但是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也管不了,索性不管。
有时间去和统万户打嘴仗,不如早日攻下敦煌城,听说城内粮草堆积如山,可以供百万人食用三年。
有了这座雄城和城内的粮草,说不定自己这些人就可以平安度过这次雪灾,还有余力进攻唐国国内,建立不世之功。
苏合认真研究着桌上粗糙的地图,朝鲁在一边为苏合解说着敦煌城的大体情况和附近的地势。
虽然朝鲁已经很努力的查探和绘制了地图,但是地图的粗糙程度让苏合根本无法看出敦煌城附近的真实情况,他决定亲自去敦煌城下看一看。
苏合叫来一名亲兵说:“你带几个人速去把统万户大人和西域、西蕃的诸国将领请来,我要和他们一起去敦煌城下勘察地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