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2 第三十四章 目的地金陵
- 243 第三十五章 进城
- 244 第三十六章 问路
- 245 第三十七章 雨花巷
- 246 第三十八章 腰牌
- 247 第四十二章 献灵丹
- 248 第四十三章 两个条件
- 249 第四十四章 赐宅院
- 250 第四十五章 黎茂进城
- 251 第四十六章 轻松过关
- 252 第四十七章 问诊
- 253 第四十八章 家庭会议
- 254 第四十九章 新店开张
- 255 第五十章 观摩学习
- 256 第五十一章 擦肩而过
- 257 第五十二章 宋皇家事
- 258 第五十三章 阿离下山
- 259 第五十四章 涂山冲的愤怒
- 260 第五十五章 轩辕来客
- 261 第五十六章 盛情款待
- 262 第五十七章 兄长谊
- 263 第五十八章 师长慈
- 264 第五十九章 截杀与救援(上)
- 265 第六十章 截杀与救援(中)
- 266 第六十一章 截杀与救援(下)
- 267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一怒(上)
- 268 第六十三章 天子一怒(下)
- 269 第六十四章 召见天火
- 270 第六十五章 初次传送
- 271 第六十六章 赠筑基丹
- 272 第六十七章 面圣
- 273 第六十八章 奏对
- 274 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动(上)
- 275 第七十章 暗流涌动(下)
- 276 第七十一章 雨花巷管委会
- 277 第七十二章 庆功宴(上)
- 278 第七十三章 庆功宴(下)
- 279 第七十四章 卓识远见
- 280 第七十五章 追查奸商
- 281 第七十六章 催稿
- 282 第七十七章 除夕夜(上)
- 283 第七十八章 除夕夜(中)
- 284 第七十九章 除夕夜(下)
- 285 第八十章 定价权
- 286 第八十一章 初相逢
- 287 第八十二章 宣慰雨花巷
- 288 第八十三章 又见兄长
- 289 第八十四章 再聚首
- 290 第八十五章 二次问策
- 291 第八十六章 黎茂的身世
- 292 第八十七章 再聚首
- 293 第八十八章 正当时
- 294 第一章 山上有云(上)
- 295 第二章 山上有云(中)
- 296 第三章 山上有云(下)
- 297 第四章 云上有殿(上)
- 298 第五章 云上有殿(下)
- 299 第六章 登山(一)
- 300 第七章 登山(二)
- 301 第八章 登山(三)
- 302 第九章 登山(四)
- 303 第十章 登山(五)
- 304 第十一章 登山(六)
- 305 第十二章 登山(七)
- 306 第十三章 登山(八)
- 307 第十四章 登山(九)
- 308 第十五章 登山(十)
- 309 第十六章 登山(十一)
- 310 第十七章 登山(十二)
- 311 第十八章 登山(十三)
- 312 第十九章 登山(十四)
- 313 第二十章 登山(十五)
- 314 第二十一章 登山(十六)
- 315 第二十二章 登山(十七)
- 316 第二十三章 登山(十八)
- 317 第二十四章 登山(十九)
- 318 第二十五章 登山(二十)
- 319 第二十六章 登山(二十一)
- 320 第二十七章 登山(二十二)
- 321 第二十八章 登山(二十三)
- 322 第二十九章 登山(二十四)
- 323 第三十章 登山(二十五)
- 324 第三十一章 登山(二十六)
- 325 第三十二章 登山(二十七)
- 326 第三十三章 登山(二十八)
- 327 第三十四章 登山(二十九)
- 328 第三十五章 登山(三十)
- 329 第三十六章 叛乱
- 330 第三十七章 变革
- 331 第三十八章 平叛
- 332 第三十九章 失约
- 333 第四十章 省亲
- 334 第四十一章 日月星三使
- 335 第四十二章 为国戍边
- 336 第四十三章 璇玑炫彩
- 337 第四十四章 山上的日子
- 338 第四十五章 风云起
- 339 第四十六章 越级试炼
- 340 第四十七章 胸怀天下之人
- 341 第四十八章 天堑危机
- 342 第四十九章 塞北盛会
- 343 第五十章 又见敦煌
- 344 第五十一章 偷营
- 345 第五十二章 军卒悲苦
- 346 第五十三章 天下盟
- 347 第五十四章 冥军初现
- 348 第五十五章 三国覆灭
- 349 第五十六章 灭白莲
- 350 第五十七章 平归绥
- 351 第五十八章 备战忙
- 352 第五十九章 终极一战
- 353 匆匆结尾,遗憾和轻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七章 问诊
第四十七章 问诊
许夫人果不其然病倒了,客船从定淮门出发时还好,在城内水道上行进了两三里,许夫人就开始有眩晕呕吐的迹象,按说城内水道的流速缓慢,客船十分平稳,不该有晕船的现象出现。
黎茂粗通医理,翻看了许夫人的眼睑,又按了按许夫人的脉搏,脉象微细,还有间歇,应该是心脉出了问题,并不是晕船导致的病症。
黎茂在清凉门果断弃舟上岸,找了好几位金陵本地人询问金陵最好的医馆在哪里。
众人都推荐他们去鸡鸣寺附近看病,那里是金陵城医馆最集中的地方,大部分名医都集中在那里。
黎茂二话不说就雇了两辆马车直奔内城鸡鸣寺方向,鸡鸣寺所在位置靠近金陵城各主要衙门,毗邻国子监,是金陵内城唯一一座佛寺,在道门盛行的宋国,能在金陵内城建寺,说明鸡鸣寺确有神通。
黎茂一行人匆匆赶到鸡鸣寺附近,此时许夫人已经昏迷了。
许九爷和黎茂不敢再耽搁了,直接将马车驶入医馆一条街,将许夫人送入第一家的回春堂医馆,它是金陵本地最著名的医馆之一,之前路人也多有提到。
回春堂的生意很不错,大堂内有不少看病求诊的病人,十几位医师在大堂内不同的诊科区域内为病人看病。
许九爷当前引路,黎茂抱着许夫人,许爱跟在后面,小栓子小柱子则跟着许爱,杨达一家留守客船。
许九爷他们闯进回春堂的大堂后,医馆里的伙计立刻迎了上来:“客官,您家里这是有急诊病人吗?已经昏迷了?快抱进里面的诊室,你们是要普通医师看病,还是要我们馆长看病?”
许九爷急得馒头大汗,怒吼道:“让你们这最好的医生来给我夫人看病!快!”
伙计在医馆见惯了急诊病人,知道急诊病人家属没一个脾气好的,也不生气,安排黎茂把许夫人放在一间诊室的床上,就跑去请馆长了。
今日坐堂的主治医师是副馆主牛石溪,金陵名医之一,平日已经很少接诊病人了,今天听说病人情况危重,急忙从后堂赶来诊治。
牛石溪看到许夫人面若金纸,已经有休克之状,急忙取出金针施术,连扎九针才让许夫人重新恢复了呼吸,牛石溪面色凝重地打发许九爷和黎茂等人出去,静心为许夫人诊脉。
黎茂等人在诊堂外焦急地等待着,许九爷更是坐立不安,不停地在院中踱步,嘴中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些什么,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淌下,所有的内衣都被汗水浸湿了。
许爱也焦急万分,但是她不敢表现出来,怕引起许九爷更大的忧虑,许爱安慰许九爷道:“爹,您不要太着急了,牛大夫是金陵著名的医生,刚才已经说了母亲没有生命危险,很快诊断结果就出来,您小心别把自己也急病了。”
许九爷一脸凄婉道:“爱儿呀,你说你娘跟着咱们这么多苦都吃了,也好好的,怎么现在都到地头了却病了呢?”
许爱安慰道:“爹,您别这样,娘一定不会有事情的。”
许九爷脑袋微微颤动道:“爱儿、黎茂,你饿了吧?还没吃午饭呢,要不你们先去吃点,我一个人在这里等就行了,大家不用都陪着我饿肚子。”
这时自然没人愿意离开,许九爷也无心在说话,眼巴巴地看着诊堂,希望结果早点出来。
足足等了一刻钟,牛石溪才拉开了门道:“来三个人听听情况吧,多了我这也站不下。”
许九爷第一个冲了进去,许爱和黎茂也跟了进去,其他人继续在外面等着。
进到诊堂后,许九爷立刻看到刚才老妻静静地躺在诊床上,脸色已经由金色变成惨白之色,就像脸上刷了一层白垩一般,如果不是还能看到许夫人胸口在轻轻起伏,恐怕许九爷会立刻崩溃。
还未等许九爷眼泪落下,就听到在桌案上奋笔疾书的牛石溪问道:“你们谁是病人的直系亲属?”
“我是她夫君。”
“我是她女儿。”
牛石溪抬头看了许九爷和许爱一眼道:“看你们衣着华丽,不似贫困之家,病人为何长期营养不良加长期劳累,以前还能一味强撑,最近又受了惊吓,以致晕厥。”
黎茂身体微微一抖,都怪自己坚持赶路,才导致许夫人积劳成疾。
许九爷和许爱并没有责怪黎茂的意思,许九爷问:“大夫,我夫人病情严重吗?还有救吗?”
牛石溪一脸怒容道:“人都送到我们回春堂了,还是我亲自诊治的,你问我还有救没?这简直是在侮辱我的医术,你们要是对我的医术没信心,现在就把人抬走。”
三人看到牛石溪发怒,反倒放心了一些,许九爷急忙作揖道:“牛神医,您别生气,我们过于紧张了,绝无侮辱您的意思。还请您将我夫人的病情和如何治疗据实相告。”
牛石溪脸色稍霁:“病人此次发病突然,但并非全是坏事,她之前身体已经虚弱不堪,仅凭意志支撑,今日可是有什么悲喜事让她心防打开,反倒把病情释放了出来,这对她是有好处的,如果一直让她郁结在心,最后小病就会变成大病。
今天我已经为她施针通脉了,还需服用七天汤药,只要按时服药和静养,半个月内没有复发,此次病症就算痊愈了。”
三人这才放下心来,许爱也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牛石溪又道:“不过病人毕竟年事已高,快五旬了,心肺能力开始转弱,诊脉时大多为丝脉和间歇脉,需要格外关注。
你们之前应该常年住在西北苦寒之地吧?”
许九爷急忙应是。
牛石溪道:“西北环境恶劣,身体亏空是正常的,现在来了南方就要珍惜,要学会善加调养,需知进补养身、防患未然为上策,寻医问诊、救死扶伤为下策,我们回春堂出产的各类进补药丸和药膳就可以长期服用。”
许九爷连连点头道:“牛大夫您真是医德高尚、妙手回春,老夫改日一定要送你个大大的匾额。”
牛石溪傲然笑道:“救死扶伤为医者天职,不需要你送匾额。医馆看病救人本不挣钱,全靠销售补药、药膳、美容品贴补主业,看你家应该是殷实人家,以后可以在回春堂买些补药、药膳,就算作善事了。”
许九爷立刻取出一张两千两的银票双手奉给牛石溪,牛石溪本来想要拒绝,可是看到那张银票上的数字,不禁咽了口唾沫,这相当于回春堂半个月的进项。
牛石溪伸了伸手,终于还是放下了,艰难地拿起桌上的药方递给许九爷道:“老先生不必如此,此次诊费只需五两银子,药费另算,我们坐堂的医师不能手接现金,你还是把诊费交到柜台上吧,然后按这副药方抓七副药,煎药方法伙计会告诉你们。
如果你们自己不方便煎药,医馆也有代煎服务,不过要收些费用。你们快把病人接走,尽快煎药去吧。”
许九爷急忙感谢道:“太感谢牛大夫了,老夫今天才到的金陵城,就碰到您这样的好人,待我安顿下来再专程来拜访您。
牛大夫,不知附近可有比较安静、适宜病人休养的地方,我想先在附近住下,万一我夫人病情有所变故,我也好及时送珍。”
牛石溪淡淡道:“附近有座鸡鸣寺,环境清幽、佛法灵验,寺中可以为居士提供上香清修的居所,你们去捐点香火银子,就可以住在那里了,佛门胜地对病人的恢复也有些好处。”
说完牛石溪闭上眼睛,单手扶额靠在椅子上,给人感觉是看病劳累了不愿说话的意思。
只有牛石溪自己心里知道,他是心疼那两千两银子,做为副馆主他也是这家回春堂的创始人之一,占两成股份,所以他不能破坏医馆的规矩,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医者自尊不允许他收下这笔钱。
三人知道牛大夫是送客的意思,黎茂上前抱起许夫人,许九爷和许爱再次感谢牛石溪,牛石溪闭着眼睛挥挥手,示意他们自行离开。
牛石溪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足足过了盏茶功夫才睁开眼,眼中又恢复了清明,那个高傲的名医牛石溪仿佛又回到了他身上。
牛石溪正准备起身去看别的病人,却发现面前的桌案上多了一张青色的银票,数额正是两千两。
牛石溪有些难以置信地伸出手去,想抓又不敢抓那张银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医童的脚步声和叫声:“副馆长,您休息好了吗?前面又来了一位重症病人,点名要您去诊治。”
牛石溪手如闪电一般将那张银票从桌上抓起塞入了袖中,这时一名长相憨厚的医童跑了进来。
牛石溪急忙抓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压了压狂跳地心脏,咳嗽了一声说:“童儿,刚才来我这里问诊的老太太一家可走了?”
医童认真地点点头:“禀报副馆长大人,刚才老太太一家在柜台上抓了药,还买了泥炉、砂锅和很多进补的药品,已经付完账走了,您是否有医嘱遗漏了?要不我去把他们追回来。”
牛石溪低声问:“诊金也一并付了吗?”
医童眉开眼笑地说:“收银的宋哥说这家人一定是大户人家,付了双倍的诊金,还买了很多补品,顶我们平时半日的销量,今天的收益很不错。”
牛石溪心中暗暗感激许九爷,人也变得精神了很多,起身道:“童儿带路,我去看看那个新送来的病人。”
黎茂粗通医理,翻看了许夫人的眼睑,又按了按许夫人的脉搏,脉象微细,还有间歇,应该是心脉出了问题,并不是晕船导致的病症。
黎茂在清凉门果断弃舟上岸,找了好几位金陵本地人询问金陵最好的医馆在哪里。
众人都推荐他们去鸡鸣寺附近看病,那里是金陵城医馆最集中的地方,大部分名医都集中在那里。
黎茂二话不说就雇了两辆马车直奔内城鸡鸣寺方向,鸡鸣寺所在位置靠近金陵城各主要衙门,毗邻国子监,是金陵内城唯一一座佛寺,在道门盛行的宋国,能在金陵内城建寺,说明鸡鸣寺确有神通。
黎茂一行人匆匆赶到鸡鸣寺附近,此时许夫人已经昏迷了。
许九爷和黎茂不敢再耽搁了,直接将马车驶入医馆一条街,将许夫人送入第一家的回春堂医馆,它是金陵本地最著名的医馆之一,之前路人也多有提到。
回春堂的生意很不错,大堂内有不少看病求诊的病人,十几位医师在大堂内不同的诊科区域内为病人看病。
许九爷当前引路,黎茂抱着许夫人,许爱跟在后面,小栓子小柱子则跟着许爱,杨达一家留守客船。
许九爷他们闯进回春堂的大堂后,医馆里的伙计立刻迎了上来:“客官,您家里这是有急诊病人吗?已经昏迷了?快抱进里面的诊室,你们是要普通医师看病,还是要我们馆长看病?”
许九爷急得馒头大汗,怒吼道:“让你们这最好的医生来给我夫人看病!快!”
伙计在医馆见惯了急诊病人,知道急诊病人家属没一个脾气好的,也不生气,安排黎茂把许夫人放在一间诊室的床上,就跑去请馆长了。
今日坐堂的主治医师是副馆主牛石溪,金陵名医之一,平日已经很少接诊病人了,今天听说病人情况危重,急忙从后堂赶来诊治。
牛石溪看到许夫人面若金纸,已经有休克之状,急忙取出金针施术,连扎九针才让许夫人重新恢复了呼吸,牛石溪面色凝重地打发许九爷和黎茂等人出去,静心为许夫人诊脉。
黎茂等人在诊堂外焦急地等待着,许九爷更是坐立不安,不停地在院中踱步,嘴中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些什么,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淌下,所有的内衣都被汗水浸湿了。
许爱也焦急万分,但是她不敢表现出来,怕引起许九爷更大的忧虑,许爱安慰许九爷道:“爹,您不要太着急了,牛大夫是金陵著名的医生,刚才已经说了母亲没有生命危险,很快诊断结果就出来,您小心别把自己也急病了。”
许九爷一脸凄婉道:“爱儿呀,你说你娘跟着咱们这么多苦都吃了,也好好的,怎么现在都到地头了却病了呢?”
许爱安慰道:“爹,您别这样,娘一定不会有事情的。”
许九爷脑袋微微颤动道:“爱儿、黎茂,你饿了吧?还没吃午饭呢,要不你们先去吃点,我一个人在这里等就行了,大家不用都陪着我饿肚子。”
这时自然没人愿意离开,许九爷也无心在说话,眼巴巴地看着诊堂,希望结果早点出来。
足足等了一刻钟,牛石溪才拉开了门道:“来三个人听听情况吧,多了我这也站不下。”
许九爷第一个冲了进去,许爱和黎茂也跟了进去,其他人继续在外面等着。
进到诊堂后,许九爷立刻看到刚才老妻静静地躺在诊床上,脸色已经由金色变成惨白之色,就像脸上刷了一层白垩一般,如果不是还能看到许夫人胸口在轻轻起伏,恐怕许九爷会立刻崩溃。
还未等许九爷眼泪落下,就听到在桌案上奋笔疾书的牛石溪问道:“你们谁是病人的直系亲属?”
“我是她夫君。”
“我是她女儿。”
牛石溪抬头看了许九爷和许爱一眼道:“看你们衣着华丽,不似贫困之家,病人为何长期营养不良加长期劳累,以前还能一味强撑,最近又受了惊吓,以致晕厥。”
黎茂身体微微一抖,都怪自己坚持赶路,才导致许夫人积劳成疾。
许九爷和许爱并没有责怪黎茂的意思,许九爷问:“大夫,我夫人病情严重吗?还有救吗?”
牛石溪一脸怒容道:“人都送到我们回春堂了,还是我亲自诊治的,你问我还有救没?这简直是在侮辱我的医术,你们要是对我的医术没信心,现在就把人抬走。”
三人看到牛石溪发怒,反倒放心了一些,许九爷急忙作揖道:“牛神医,您别生气,我们过于紧张了,绝无侮辱您的意思。还请您将我夫人的病情和如何治疗据实相告。”
牛石溪脸色稍霁:“病人此次发病突然,但并非全是坏事,她之前身体已经虚弱不堪,仅凭意志支撑,今日可是有什么悲喜事让她心防打开,反倒把病情释放了出来,这对她是有好处的,如果一直让她郁结在心,最后小病就会变成大病。
今天我已经为她施针通脉了,还需服用七天汤药,只要按时服药和静养,半个月内没有复发,此次病症就算痊愈了。”
三人这才放下心来,许爱也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牛石溪又道:“不过病人毕竟年事已高,快五旬了,心肺能力开始转弱,诊脉时大多为丝脉和间歇脉,需要格外关注。
你们之前应该常年住在西北苦寒之地吧?”
许九爷急忙应是。
牛石溪道:“西北环境恶劣,身体亏空是正常的,现在来了南方就要珍惜,要学会善加调养,需知进补养身、防患未然为上策,寻医问诊、救死扶伤为下策,我们回春堂出产的各类进补药丸和药膳就可以长期服用。”
许九爷连连点头道:“牛大夫您真是医德高尚、妙手回春,老夫改日一定要送你个大大的匾额。”
牛石溪傲然笑道:“救死扶伤为医者天职,不需要你送匾额。医馆看病救人本不挣钱,全靠销售补药、药膳、美容品贴补主业,看你家应该是殷实人家,以后可以在回春堂买些补药、药膳,就算作善事了。”
许九爷立刻取出一张两千两的银票双手奉给牛石溪,牛石溪本来想要拒绝,可是看到那张银票上的数字,不禁咽了口唾沫,这相当于回春堂半个月的进项。
牛石溪伸了伸手,终于还是放下了,艰难地拿起桌上的药方递给许九爷道:“老先生不必如此,此次诊费只需五两银子,药费另算,我们坐堂的医师不能手接现金,你还是把诊费交到柜台上吧,然后按这副药方抓七副药,煎药方法伙计会告诉你们。
如果你们自己不方便煎药,医馆也有代煎服务,不过要收些费用。你们快把病人接走,尽快煎药去吧。”
许九爷急忙感谢道:“太感谢牛大夫了,老夫今天才到的金陵城,就碰到您这样的好人,待我安顿下来再专程来拜访您。
牛大夫,不知附近可有比较安静、适宜病人休养的地方,我想先在附近住下,万一我夫人病情有所变故,我也好及时送珍。”
牛石溪淡淡道:“附近有座鸡鸣寺,环境清幽、佛法灵验,寺中可以为居士提供上香清修的居所,你们去捐点香火银子,就可以住在那里了,佛门胜地对病人的恢复也有些好处。”
说完牛石溪闭上眼睛,单手扶额靠在椅子上,给人感觉是看病劳累了不愿说话的意思。
只有牛石溪自己心里知道,他是心疼那两千两银子,做为副馆主他也是这家回春堂的创始人之一,占两成股份,所以他不能破坏医馆的规矩,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医者自尊不允许他收下这笔钱。
三人知道牛大夫是送客的意思,黎茂上前抱起许夫人,许九爷和许爱再次感谢牛石溪,牛石溪闭着眼睛挥挥手,示意他们自行离开。
牛石溪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足足过了盏茶功夫才睁开眼,眼中又恢复了清明,那个高傲的名医牛石溪仿佛又回到了他身上。
牛石溪正准备起身去看别的病人,却发现面前的桌案上多了一张青色的银票,数额正是两千两。
牛石溪有些难以置信地伸出手去,想抓又不敢抓那张银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医童的脚步声和叫声:“副馆长,您休息好了吗?前面又来了一位重症病人,点名要您去诊治。”
牛石溪手如闪电一般将那张银票从桌上抓起塞入了袖中,这时一名长相憨厚的医童跑了进来。
牛石溪急忙抓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压了压狂跳地心脏,咳嗽了一声说:“童儿,刚才来我这里问诊的老太太一家可走了?”
医童认真地点点头:“禀报副馆长大人,刚才老太太一家在柜台上抓了药,还买了泥炉、砂锅和很多进补的药品,已经付完账走了,您是否有医嘱遗漏了?要不我去把他们追回来。”
牛石溪低声问:“诊金也一并付了吗?”
医童眉开眼笑地说:“收银的宋哥说这家人一定是大户人家,付了双倍的诊金,还买了很多补品,顶我们平时半日的销量,今天的收益很不错。”
牛石溪心中暗暗感激许九爷,人也变得精神了很多,起身道:“童儿带路,我去看看那个新送来的病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