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8 第十章 船家冤情
- 219 第十一章 请您相助
- 220 第十二章 初识汨罗
- 221 第十三章 许家宗祠
- 222 第十四章 寻坟记
- 223 第十五章 起骸骨
- 224 第十六章 拜贴
- 225 第十七章 父子相商
- 226 第十八章 夜探
- 227 第十九章 山桐子
- 228 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
- 229 第二十一章 端午祭奠(上)
- 230 第二十二章 端午祭奠(中)
- 231 第二十三章 端午祭奠(下)
- 232 第二十四章 血色寿宴(上)
- 233 第二十五章 血色寿宴(中)
- 234 第二十六章 血色寿宴(下)
- 235 第二十七章 灭妖道
- 236 第二十八章 离汨罗(上)
- 237 第二十九章 离汨罗(下)
- 238 第三十章 金陵好地方
- 239 第三十一章 偷鸡不成
- 240 第三十二章 蚀尽米
- 241 第三十三章 红尘练心
- 242 第三十四章 目的地金陵
- 243 第三十五章 进城
- 244 第三十六章 问路
- 245 第三十七章 雨花巷
- 246 第三十八章 腰牌
- 247 第四十二章 献灵丹
- 248 第四十三章 两个条件
- 249 第四十四章 赐宅院
- 250 第四十五章 黎茂进城
- 251 第四十六章 轻松过关
- 252 第四十七章 问诊
- 253 第四十八章 家庭会议
- 254 第四十九章 新店开张
- 255 第五十章 观摩学习
- 256 第五十一章 擦肩而过
- 257 第五十二章 宋皇家事
- 258 第五十三章 阿离下山
- 259 第五十四章 涂山冲的愤怒
- 260 第五十五章 轩辕来客
- 261 第五十六章 盛情款待
- 262 第五十七章 兄长谊
- 263 第五十八章 师长慈
- 264 第五十九章 截杀与救援(上)
- 265 第六十章 截杀与救援(中)
- 266 第六十一章 截杀与救援(下)
- 267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一怒(上)
- 268 第六十三章 天子一怒(下)
- 269 第六十四章 召见天火
- 270 第六十五章 初次传送
- 271 第六十六章 赠筑基丹
- 272 第六十七章 面圣
- 273 第六十八章 奏对
- 274 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动(上)
- 275 第七十章 暗流涌动(下)
- 276 第七十一章 雨花巷管委会
- 277 第七十二章 庆功宴(上)
- 278 第七十三章 庆功宴(下)
- 279 第七十四章 卓识远见
- 280 第七十五章 追查奸商
- 281 第七十六章 催稿
- 282 第七十七章 除夕夜(上)
- 283 第七十八章 除夕夜(中)
- 284 第七十九章 除夕夜(下)
- 285 第八十章 定价权
- 286 第八十一章 初相逢
- 287 第八十二章 宣慰雨花巷
- 288 第八十三章 又见兄长
- 289 第八十四章 再聚首
- 290 第八十五章 二次问策
- 291 第八十六章 黎茂的身世
- 292 第八十七章 再聚首
- 293 第八十八章 正当时
- 294 第一章 山上有云(上)
- 295 第二章 山上有云(中)
- 296 第三章 山上有云(下)
- 297 第四章 云上有殿(上)
- 298 第五章 云上有殿(下)
- 299 第六章 登山(一)
- 300 第七章 登山(二)
- 301 第八章 登山(三)
- 302 第九章 登山(四)
- 303 第十章 登山(五)
- 304 第十一章 登山(六)
- 305 第十二章 登山(七)
- 306 第十三章 登山(八)
- 307 第十四章 登山(九)
- 308 第十五章 登山(十)
- 309 第十六章 登山(十一)
- 310 第十七章 登山(十二)
- 311 第十八章 登山(十三)
- 312 第十九章 登山(十四)
- 313 第二十章 登山(十五)
- 314 第二十一章 登山(十六)
- 315 第二十二章 登山(十七)
- 316 第二十三章 登山(十八)
- 317 第二十四章 登山(十九)
- 318 第二十五章 登山(二十)
- 319 第二十六章 登山(二十一)
- 320 第二十七章 登山(二十二)
- 321 第二十八章 登山(二十三)
- 322 第二十九章 登山(二十四)
- 323 第三十章 登山(二十五)
- 324 第三十一章 登山(二十六)
- 325 第三十二章 登山(二十七)
- 326 第三十三章 登山(二十八)
- 327 第三十四章 登山(二十九)
- 328 第三十五章 登山(三十)
- 329 第三十六章 叛乱
- 330 第三十七章 变革
- 331 第三十八章 平叛
- 332 第三十九章 失约
- 333 第四十章 省亲
- 334 第四十一章 日月星三使
- 335 第四十二章 为国戍边
- 336 第四十三章 璇玑炫彩
- 337 第四十四章 山上的日子
- 338 第四十五章 风云起
- 339 第四十六章 越级试炼
- 340 第四十七章 胸怀天下之人
- 341 第四十八章 天堑危机
- 342 第四十九章 塞北盛会
- 343 第五十章 又见敦煌
- 344 第五十一章 偷营
- 345 第五十二章 军卒悲苦
- 346 第五十三章 天下盟
- 347 第五十四章 冥军初现
- 348 第五十五章 三国覆灭
- 349 第五十六章 灭白莲
- 350 第五十七章 平归绥
- 351 第五十八章 备战忙
- 352 第五十九章 终极一战
- 353 匆匆结尾,遗憾和轻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
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
五月五日,端午佳节,清晨卯时,天色才刚刚亮起来,汨罗县内就开始热闹起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起得很早,准备端午佳节的庆典。
有些经济头脑的小户人家,还会背着自家包的粽子去街市上售卖,毕竟今天有很多岳州其他县乡的百姓慕名来汨罗县参加端午节庆典。
他们中大部分来观看下午举办的龙舟大赛,好为他们本县的龙舟队呐喊助威。
按照岳州府的惯例,岳州下属十二个县轮流举办端午节庆典活动,重头戏就是龙舟大赛,不论哪个县在当年的龙舟大赛里取得了冠军,这个县在随后一年都是岳州的福泽之地,所以才会如此热闹。
许家做成为今年端午节祭奠的主场,自然非常重视,仆役婢女寅时就起了床,老爷公子卯时也都起来了,足足比平时早起了一个时辰。
许家族长许昌清今天显得格外精神,双眼炯炯有神,声音十分洪亮,一早起来就发现几处准备不充分的地方,大声地呵斥起下人们来,而大公子许和远则带着府中的大小管事是忙里忙外,有条不紊地按照父亲的指示改进着。
看着许昌清如此精神,进进出出的许和远偶尔会看上一眼,眼中有一些担忧,许昌清为了在今天显得精神奕奕,服用了山桐子老道给的“赤血丸”,果然是精力充沛、气势十足。
但是许和远听说这“赤血丸”是用多种名贵药材,辅以少女精血炼制,是一种虎狼之药,服用当时效果不错,但是长期服用会后患无穷。
平时许昌清也比较抵触这种丹药,但是今天为了避免出现精力不济的情况,许昌清还是选择了服用,还好赤血丸的效果不错,令他精力充沛,仿佛一下年轻了二十岁,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许昌清来了精神以后,对平时不关注的一些细节也关注了起来,都已经接近辰时,许家其他‘昌’字辈还在世的十六人里,只到了九人,还有七人没有看见踪迹,不禁令许昌清有些恼怒。
三天前许昌清就召集过一次族老大会,要求今日所有人卯正三刻到许家长房集合,然后大家共同前往县衙请县衙里的一众老爷们去许家祠堂,准备开始今天的端午节祭奠活动。
可是这些昌字辈的许家老爷们这些年借着许家威势,早已习惯了荣华富贵,每晚必是夜夜笙歌,每天不睡到日上三竿绝不起床。
来的这九位爷也是在管家和仆役的努力下才勉强赶到这里,更有七位昌字辈的老爷根本就没起来。
许昌清发了一阵怒,又赶来了三人,剩下四位许老爷府里的下人陆续跑来,报称主人病了或有急事来不了,只把许昌清气得七窍生烟。
今天是大好的日子,许昌清终是个大局观很强的人,努力压下火气,决定今日过后再找他们算账,还是先带着十二个兄弟前往汨罗县衙重要。
正当众人准备起身时,突然二管家快步走进了二堂,急匆匆走到许昌清身后,附耳说了几句,许昌清不觉脸色一变。
许昌清急忙让人去叫许和远,许家其他昌字辈的老爷中也有擅于察言观色的人,急忙问:“族长,可是有什么麻烦。”
他这一说话,立刻把其他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许家这些年在汨罗县一家独大,还真没听说过有什么解决不不了的麻烦,有年轻些粗豪点的人喊道:“族长二哥,汨罗县里还有人敢跟我们许家过不去吗?你一声令下,我就带手下去灭了他。”
许昌清没好气地道:“你还是给我消停点,最近少惹是生非。既然今天大家都在,这个事大家一起来商量一下吧。”
所有的昌字辈许家人看许昌清这么严肃,都静了下来,准备聆听族长说话。
许昌清说:“各位兄弟,你们还记着昌泽兄弟吗?”
“啊!”不少人都惊呼起来,之前那个粗豪汉子更是叫了起来:“昌泽?那是九哥吧?他不是早死在北边了吗?”
许昌清摇头道:“老九没有死,而且还衣锦还乡了,今天他要求入祠堂拜见他的父母大人,大家说怎么办?”
不少人愣住了,有人说:“老九回来是好事呀,当年老九走得有些委屈,现在他回来了,家里兄弟就剩我们这些人了,现在我们又不缺钱,当然要以礼相待,欢迎他回来。”
许昌清白了他一眼道:“我也不是心疼钱,可是老九的父母走得突然,他自己又消失了,最后我们就没给老九的父母在祠堂里立牌位,现在怎么拜祭?”
“哦,这确实难办。”之前说话的人讪讪地坐下,心说是你们长房觉得老九一脉断了香火才没设灵位吧,这种事情还是不插手的好。
粗豪汉子说:“二哥,那也得先让九哥进来,多年没见还怪想的。”
许昌清捻须道:“这么多年没见了,不知道老九对当年的事情是否还有怨恨,贸然放进来,万一有所变故,我们不好收场,耽误了今天的正事不太好呀!”
粗豪汉子只好说:“二哥考虑得对!那还是你来拿主意吧?”
许昌清说:“各位兄弟,虽然祠堂里没有老九父母的牌位,但是我感念武材叔当年对家族的贡献,还是在府中设了灵位,我决定让和远陪老九在这里祭拜一番,了却了他的心愿。
至于县衙那边就不让老九去了,毕竟他失踪这么多年,突然和我们一起出现,不好跟官府解释,大家说可好?”
粗豪汉子赞道:“二哥不愧是族长,竟然还能记得给武材叔设灵位,如果这次昌泽能在汨罗留下来,我建议还是要把武材叔的灵位迁入祠堂。”
许昌清脸上一热,如果他不是了解这位兄弟的性格,他一定以为对方是在讽刺他呢。
这时许和远快步走进二堂,许昌清急忙安排了一番,许和远匆忙带着二管家出去了。
许昌清仿佛松了一口气,对各位兄弟说:“现在已经耽误了一些时间,先让和远接待着老九,我们快去县衙请县令老爷们,耽误了吉时可不好。”
许家众昌字辈欣然应诺,准备出门前往县衙。
一时之间人叫马嘶,无数仆役、车夫、轿夫都忙活起来了,许家十三位老爷一起出行,这排场一定得大,让每一名汨罗县人都知道许家的格局和权势,才是他们这些人最关注的事情。
另一边,许和远带着二管事快速来到了大门处,远远看到衣着光鲜的许九爷,以及许九爷身后一身黑衣的黎茂,还有两个抬着礼物担子的小厮。
许和远看着许九爷似曾相识的脸,立刻就判断这就是九叔--许昌泽,他急忙满脸堆笑地走了过来,边走边热情地叫道:“这位一定就是九叔了,有失远迎,小侄许和远给您请安。”
许九爷也打量着这位自称小侄的许和远,这就是老族长的长子长孙,现任族长的独子许和远,许九爷当年离开时,这位小侄才九岁,一转眼三十年,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许九爷肯定认不出来。
许九爷暗道,果然相貌不俗、气度非凡,看来长房这一脉的福运还没有用完,许九爷拱拱手道:“原来是和远呀!这么多年没见,你都长这么大了,真是一表人才呀。”
许和远已经年近四旬,突然被许九爷这么一说,感觉像说小孩子一般,心中不免有些不悦,但是想到今日不宜生乱,就挤出个笑脸说:“九叔,您真会开玩笑,小侄明年就四十岁了,哪有一表人才呀。”
许九爷呵呵笑道:“许家有你们长房一脉执掌,真是福泽绵长呀!怎么不见你父亲呢?”
许和远急忙说:“九叔,今天县令老爷找父亲有事,父亲一早就出去了,专程安排我在这里接待您。”
许九爷一副恍然大悟地表情道:“那我今天是来的不是时候呀,要不我改日再来?”
许和远陪笑道:“九叔,看您说的,小侄就没资格接待您吗?”
许九爷道:“哈哈,当然可以,你是许家未来的族长嘛,那我就进来坐一会儿,一会儿我还要去祠堂里祭拜一下父母,还烦请贤侄安排。”
许和远道:“九叔,您今天来不就是要祭拜武材叔祖和叔祖母吗?没有那么麻烦的,您先跟我进府,听我一一给您汇报。”
许九爷点头道:“好吧,这会儿吉时未到,我们先进去叨扰一番。”
二管家在前面带路,许九爷和许和远并肩走在一起,许九爷介绍黎茂是他家的护卫首领,后面两个小厮抬得是香花宝烛和一些祭品。
黎茂和小栓子、小柱子长得比较普通,又是雇员和下人的身份,自然没有引起许和远的关注,就带着他们一起入了府。
走到许府第一进院子,许和远并没有进入第二进院子,而是带着许九爷左拐,拐到自己的别院所在,避免许九爷和其他昌字辈的叔伯碰面产生尴尬。
许九爷已经猜出许和远的意图,他并不点破,继续跟着许和远往别院走去。
刚走出没多远,就听见后面传来车马人的嘈杂声音,那是昌字辈的老爷们出府的声音。
许九爷假装皱眉道:“贤侄,府中为何这般吵闹,下人们也太没规矩了吧。”
许和远急忙掩饰道:“九叔教训得对,平时府里还是比较安静,只是今天端午节家中比较热闹,一会儿到了别院就没这么吵闹了。”
“哦。”许九爷应了一声,跟着许和远进入了别院之中。
有些经济头脑的小户人家,还会背着自家包的粽子去街市上售卖,毕竟今天有很多岳州其他县乡的百姓慕名来汨罗县参加端午节庆典。
他们中大部分来观看下午举办的龙舟大赛,好为他们本县的龙舟队呐喊助威。
按照岳州府的惯例,岳州下属十二个县轮流举办端午节庆典活动,重头戏就是龙舟大赛,不论哪个县在当年的龙舟大赛里取得了冠军,这个县在随后一年都是岳州的福泽之地,所以才会如此热闹。
许家做成为今年端午节祭奠的主场,自然非常重视,仆役婢女寅时就起了床,老爷公子卯时也都起来了,足足比平时早起了一个时辰。
许家族长许昌清今天显得格外精神,双眼炯炯有神,声音十分洪亮,一早起来就发现几处准备不充分的地方,大声地呵斥起下人们来,而大公子许和远则带着府中的大小管事是忙里忙外,有条不紊地按照父亲的指示改进着。
看着许昌清如此精神,进进出出的许和远偶尔会看上一眼,眼中有一些担忧,许昌清为了在今天显得精神奕奕,服用了山桐子老道给的“赤血丸”,果然是精力充沛、气势十足。
但是许和远听说这“赤血丸”是用多种名贵药材,辅以少女精血炼制,是一种虎狼之药,服用当时效果不错,但是长期服用会后患无穷。
平时许昌清也比较抵触这种丹药,但是今天为了避免出现精力不济的情况,许昌清还是选择了服用,还好赤血丸的效果不错,令他精力充沛,仿佛一下年轻了二十岁,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许昌清来了精神以后,对平时不关注的一些细节也关注了起来,都已经接近辰时,许家其他‘昌’字辈还在世的十六人里,只到了九人,还有七人没有看见踪迹,不禁令许昌清有些恼怒。
三天前许昌清就召集过一次族老大会,要求今日所有人卯正三刻到许家长房集合,然后大家共同前往县衙请县衙里的一众老爷们去许家祠堂,准备开始今天的端午节祭奠活动。
可是这些昌字辈的许家老爷们这些年借着许家威势,早已习惯了荣华富贵,每晚必是夜夜笙歌,每天不睡到日上三竿绝不起床。
来的这九位爷也是在管家和仆役的努力下才勉强赶到这里,更有七位昌字辈的老爷根本就没起来。
许昌清发了一阵怒,又赶来了三人,剩下四位许老爷府里的下人陆续跑来,报称主人病了或有急事来不了,只把许昌清气得七窍生烟。
今天是大好的日子,许昌清终是个大局观很强的人,努力压下火气,决定今日过后再找他们算账,还是先带着十二个兄弟前往汨罗县衙重要。
正当众人准备起身时,突然二管家快步走进了二堂,急匆匆走到许昌清身后,附耳说了几句,许昌清不觉脸色一变。
许昌清急忙让人去叫许和远,许家其他昌字辈的老爷中也有擅于察言观色的人,急忙问:“族长,可是有什么麻烦。”
他这一说话,立刻把其他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许家这些年在汨罗县一家独大,还真没听说过有什么解决不不了的麻烦,有年轻些粗豪点的人喊道:“族长二哥,汨罗县里还有人敢跟我们许家过不去吗?你一声令下,我就带手下去灭了他。”
许昌清没好气地道:“你还是给我消停点,最近少惹是生非。既然今天大家都在,这个事大家一起来商量一下吧。”
所有的昌字辈许家人看许昌清这么严肃,都静了下来,准备聆听族长说话。
许昌清说:“各位兄弟,你们还记着昌泽兄弟吗?”
“啊!”不少人都惊呼起来,之前那个粗豪汉子更是叫了起来:“昌泽?那是九哥吧?他不是早死在北边了吗?”
许昌清摇头道:“老九没有死,而且还衣锦还乡了,今天他要求入祠堂拜见他的父母大人,大家说怎么办?”
不少人愣住了,有人说:“老九回来是好事呀,当年老九走得有些委屈,现在他回来了,家里兄弟就剩我们这些人了,现在我们又不缺钱,当然要以礼相待,欢迎他回来。”
许昌清白了他一眼道:“我也不是心疼钱,可是老九的父母走得突然,他自己又消失了,最后我们就没给老九的父母在祠堂里立牌位,现在怎么拜祭?”
“哦,这确实难办。”之前说话的人讪讪地坐下,心说是你们长房觉得老九一脉断了香火才没设灵位吧,这种事情还是不插手的好。
粗豪汉子说:“二哥,那也得先让九哥进来,多年没见还怪想的。”
许昌清捻须道:“这么多年没见了,不知道老九对当年的事情是否还有怨恨,贸然放进来,万一有所变故,我们不好收场,耽误了今天的正事不太好呀!”
粗豪汉子只好说:“二哥考虑得对!那还是你来拿主意吧?”
许昌清说:“各位兄弟,虽然祠堂里没有老九父母的牌位,但是我感念武材叔当年对家族的贡献,还是在府中设了灵位,我决定让和远陪老九在这里祭拜一番,了却了他的心愿。
至于县衙那边就不让老九去了,毕竟他失踪这么多年,突然和我们一起出现,不好跟官府解释,大家说可好?”
粗豪汉子赞道:“二哥不愧是族长,竟然还能记得给武材叔设灵位,如果这次昌泽能在汨罗留下来,我建议还是要把武材叔的灵位迁入祠堂。”
许昌清脸上一热,如果他不是了解这位兄弟的性格,他一定以为对方是在讽刺他呢。
这时许和远快步走进二堂,许昌清急忙安排了一番,许和远匆忙带着二管家出去了。
许昌清仿佛松了一口气,对各位兄弟说:“现在已经耽误了一些时间,先让和远接待着老九,我们快去县衙请县令老爷们,耽误了吉时可不好。”
许家众昌字辈欣然应诺,准备出门前往县衙。
一时之间人叫马嘶,无数仆役、车夫、轿夫都忙活起来了,许家十三位老爷一起出行,这排场一定得大,让每一名汨罗县人都知道许家的格局和权势,才是他们这些人最关注的事情。
另一边,许和远带着二管事快速来到了大门处,远远看到衣着光鲜的许九爷,以及许九爷身后一身黑衣的黎茂,还有两个抬着礼物担子的小厮。
许和远看着许九爷似曾相识的脸,立刻就判断这就是九叔--许昌泽,他急忙满脸堆笑地走了过来,边走边热情地叫道:“这位一定就是九叔了,有失远迎,小侄许和远给您请安。”
许九爷也打量着这位自称小侄的许和远,这就是老族长的长子长孙,现任族长的独子许和远,许九爷当年离开时,这位小侄才九岁,一转眼三十年,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许九爷肯定认不出来。
许九爷暗道,果然相貌不俗、气度非凡,看来长房这一脉的福运还没有用完,许九爷拱拱手道:“原来是和远呀!这么多年没见,你都长这么大了,真是一表人才呀。”
许和远已经年近四旬,突然被许九爷这么一说,感觉像说小孩子一般,心中不免有些不悦,但是想到今日不宜生乱,就挤出个笑脸说:“九叔,您真会开玩笑,小侄明年就四十岁了,哪有一表人才呀。”
许九爷呵呵笑道:“许家有你们长房一脉执掌,真是福泽绵长呀!怎么不见你父亲呢?”
许和远急忙说:“九叔,今天县令老爷找父亲有事,父亲一早就出去了,专程安排我在这里接待您。”
许九爷一副恍然大悟地表情道:“那我今天是来的不是时候呀,要不我改日再来?”
许和远陪笑道:“九叔,看您说的,小侄就没资格接待您吗?”
许九爷道:“哈哈,当然可以,你是许家未来的族长嘛,那我就进来坐一会儿,一会儿我还要去祠堂里祭拜一下父母,还烦请贤侄安排。”
许和远道:“九叔,您今天来不就是要祭拜武材叔祖和叔祖母吗?没有那么麻烦的,您先跟我进府,听我一一给您汇报。”
许九爷点头道:“好吧,这会儿吉时未到,我们先进去叨扰一番。”
二管家在前面带路,许九爷和许和远并肩走在一起,许九爷介绍黎茂是他家的护卫首领,后面两个小厮抬得是香花宝烛和一些祭品。
黎茂和小栓子、小柱子长得比较普通,又是雇员和下人的身份,自然没有引起许和远的关注,就带着他们一起入了府。
走到许府第一进院子,许和远并没有进入第二进院子,而是带着许九爷左拐,拐到自己的别院所在,避免许九爷和其他昌字辈的叔伯碰面产生尴尬。
许九爷已经猜出许和远的意图,他并不点破,继续跟着许和远往别院走去。
刚走出没多远,就听见后面传来车马人的嘈杂声音,那是昌字辈的老爷们出府的声音。
许九爷假装皱眉道:“贤侄,府中为何这般吵闹,下人们也太没规矩了吧。”
许和远急忙掩饰道:“九叔教训得对,平时府里还是比较安静,只是今天端午节家中比较热闹,一会儿到了别院就没这么吵闹了。”
“哦。”许九爷应了一声,跟着许和远进入了别院之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