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 第4章 救江山救美人儿
- 5 第5章 谁是幕后黑手
- 6 第6章 另类隆中对
- 7 第7章 都是戏精
- 8 第8章 徐氏美而慧
- 9 第9章 吾师黄老邪
- 10 第10章 暧昧的大招儿
- 11 第11章 夫妻之实
- 12 第12章 孽缘
- 13 第13章 东吴版隆中对
- 14 第14章 挖墙脚
- 15 第15章 我都叫你骗了
- 16 第16章 美人儿的陷阱
- 17 第17章 拿你的命来换
- 18 第18章 有些事你们永远不懂
- 19 第19章 有仇就报
- 20 第20章 被野狗咬了
- 21 第21章 汗血宝驴
- 22 第22章 抓阄
- 23 第23章 滋味如何啊
- 24 第24章 谨言慎行
- 25 第25章 故弄玄虚的八卦阵
- 26 第26章 成了另类
- 27 第27章 路遇周郎
- 28 第28章 瑜愿为引荐
- 29 第29章 红颜薄命
- 30 第30章 冤家路窄
- 31 第31章 卦战群英(一)
- 32 第32章 卦战群英(二)
- 33 第33章 小乔
- 34 第34章 又是圈套
- 35 第35章 借刀杀人
- 36 第36章 诱饵
- 37 第37章 准备后事
- 38 第38章 貌合神离
- 39 第39章 我吓死你
- 40 第40章 战略性分歧
- 41 第41章 撕破脸皮
- 42 第42章 借雾
- 43 第43章 幸灾乐祸
- 44 第44章 黄雀在后
- 45 第45章 不能放你走
- 46 第46章 女人也来欺负我
- 47 第47章 公瑾大喜啊
- 48 第48章 吐血与瘫坐
- 49 第49章 这份无耻劲儿
- 50 第50章 婚事的传说
- 51 第51章 想法弄钱
- 52 第52章 神棍很光棍
- 53 第53章 富贵险中求
- 54 第54章 处处都讲套路
- 55 第55章 按命论价
- 56 第56章 你借东风我借命
- 57 第57章 折腾曹操
- 58 第58章 反噬
- 59 第59章 对酒当歌
- 60 第60章 还是给你金子吧
- 61 第61章 真奇才也
- 62 第62章 放弃幻想
- 63 第63章 身份暴露
- 64 第64章 决裂
- 65 第65章 剩者为王
- 66 第66章 假戏真做
- 67 第67章 实力对比
- 68 第68章 豪华阵容
- 69 第69章 去找你师父
- 70 第70章 为何弃我而去
- 71 第71章 搜集情报
- 72 第72章 乐浪太守
- 73 第73章 宅男管宁
- 74 第74章 桃花岛在何处
- 75 第75章 给你个逃跑机会
- 76 第76章 稚嫩的外交团队
- 77 第77章 结盟条件
- 78 第78章 都是野心家
- 79 第79章 又是圈套
- 80 第80章 宅男的境界
- 81 第81章 精神领袖
- 82 第82章 正确的切入点
- 83 第83章 大展神功
- 84 第84章 落脚点
- 85 第85章 不知不觉爱上你
- 86 第86章 庄园主
- 87 第87章 家的样子
- 88 第88章 夜话
- 89 第89章 分工协作
- 90 第90章 太平椅
- 91 第91章 送礼的艺术
- 92 第92章 团队雏形
- 93 第93章 江东的消息
- 94 第94章 能说是我么
- 95 第95章 何时出兵为好
- 96 第96章 三千人马足矣
- 97 第97章 不全是吹牛
- 98 第98章 这也叫练兵
- 99 第99章 军营乱象
- 100 第100章 乞丐军
- 101 第101章 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 102 第102章 杀鸡儆猴
- 103 第103章 笼子不够用
- 104 第104章 伪装也没用
- 105 第105章 辽东的水很深
- 106 第106章 流传的故事
- 107 第107章 白马女将
- 108 第108章 美女也来练兵
- 109 第109章 女人的对峙
- 110 第110章 授受不亲
- 111 第111章 流动红旗
- 112 第112章 私人武装
- 113 第113章 逃逸部落(一)
- 114 第114章 逃逸部落(二)
- 115 第115章 泼妇模式
- 116 第116章 小黑屋
- 117 第117章 别晒黑了
- 118 第118章 我考你一下
- 119 第119章 三个女饿狼
- 120 第120章 吃货
- 121 第121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 122 第122章 仓促出兵
- 123 第123章 不留一线生机
- 124 第124章 情报的填充
- 125 第125章 又变花样了
- 126 第126章 一条蛇不够吃
- 127 第127章 比野蛮人还野蛮
- 128 第128章 野蛮人的智慧
- 129 第129章 也不指望获胜
- 130 第130章 曹植与曹丕
- 131 第131章 安抚
- 132 第132章 关于辽东的事儿
- 133 第133章 知己知彼
- 134 第134章 是打仗还是做生意
- 135 第135章 众说纷纭
- 136 第136章 先打经济战
- 137 第137章 情况有变
- 138 第138章 突然袭击
- 139 第139章 增援徐夫人
- 140 第140章 饶舌王子
- 141 第141章 夜色旖旎
- 142 第142章 沃沮人的生存逻辑
- 143 第143章 战后总结
- 144 第144章 同饮庆功酒
- 145 第145章 孙尚香的困境
- 146 第14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147 第147章 到处都是强盗
- 148 第148章 拖而不决
- 149 第149章 高句丽来人
- 150 第150章 主动进攻
- 151 第151章 劫营
- 152 第152章 截胡
- 153 第153章 周紫来了
- 154 第154章 江东的旨意
- 155 第155章 人都去哪儿了
- 156 第156章 集结
- 157 第157章 投名状
- 158 第158章 还要打下去
- 159 第159章 长远之计
- 160 第160章 你必须走
- 161 第161章 分别总是难免的
- 162 第162章 集市
- 163 第163章 我来劳军
- 164 第164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
- 165 第165章 此情只可成追忆
- 166 第166章 拉拢
- 167 第167章 立足点
- 168 第168章 没让我失望
- 169 第169章 此时需要一个喜讯
- 170 第170章 都是损招儿
- 171 第171章 走投无路
- 172 第172章 天不绝我啊
- 173 第173章 突围
- 174 第174章 极大的难题
- 175 第175章 稳定局面
- 176 第176章 谈判
- 177 第177章 以拖待变
- 178 第178章 屯田
- 179 第179章 空头人情
- 180 第180章 画了个大饼
- 181 第181章 一线生机
- 182 第182章 徐夫人的远见
- 183 第183章 行动方案
- 184 第184章 不要去送死
- 185 第185章 白担心一场
- 186 第186章 一夜之间变了天
- 187 第187章 肃清残余
- 188 第188章 立足
- 189 第189章 甘宁转移
- 190 第190章 同病相怜
- 191 第191章 贾诩当了太守
- 192 第192章 重量级宾客
- 193 第193章 孙尚香的消息
- 194 第194章 又一次出卖
- 195 第195章 抉择
- 196 第196章 细作
- 197 第197章 寻找登陆场
- 198 第198章 船厂
- 199 第199章 模拟训练
- 200 第200章 州胡之战(一)
- 201 第201章 州胡之战(二)
- 202 第202章 州胡之战(三)
- 203 第203章 和亲使者
- 204 第204章 割据一方(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章 挖墙脚
第14章 挖墙脚
刘封绕了一个大圈子说这些,不过是铺垫而已。
只有这些已知的事实被验证是准确的,甘宁才会认可他的造诣。以后说出来的结论,甘宁才会深信不疑。
“兴霸何必施此大礼,快快请起。”
“还请先生指路,救我于迷惘之中”。
“唉,起来吧。你我慢慢饮酒,待一会儿星辰出来,我为你参详一番吧”。
此时天已擦黑,但星星还没出来。刘封将甘宁扶起,两人重新落座喝酒。
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天下大事和风土人情。
过了将近一个时辰,已是满天星斗,星光灿烂。
刘封假装整理一下衣裳,又去洗脸净手,然后坐到船板上打坐,假装掐着指诀,嘴里念念有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只是因为念的速度足够快,听不出是什么东西,就像咒语一样。
甘宁在一边束手侍立,远处的军士们,静静地站着,不敢出一点儿声音。
过了两盏茶功夫,刘封的腿也麻了,双臂划了几圈儿起来,坐回席上。
“先生参详得如何”?
“按分野之地看,此处确非兴霸吉地,中原也是凶地,西方益州更是死地。唯一的活路在……”。
刘封故意停下,招招手,甘宁俯身过来。
刘封放低了声音。
“唯一的活路在幽州以外。”
“幽州以外?莫非乌桓辽东之地”?
“然也,正是辽东之地”。
我就把你忽悠到辽东去。
手下没有什么人马,将来若是到了辽东,没有个保镖和打手怎么行呢?
甘宁这个家伙,懂得历史,读过书。后来下海,做了强盗。
他的价值观,肯定跟别人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正统思想,对于我的观念,能够比较容易接受。
他在黄祖那里时间不长,现在投了孙权,在这里没有多大根基,也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起来对孙权的忠诚度,比较容易被挖墙脚。
“辽东是兴霸的兴旺之地,却非终老之所。过上几年,兴霸还要从辽东回归故里,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哦,如此我就放心了。还以为会终老他乡呢。能够叶落归根,才是最好的”。
小样儿,就你们这点心理,我早就给你们琢磨得透透的。
这就叫算无遗策。
“虽然那里远了些,但星轨如此,也就自好顺应天命。若是逆天行事,不仅事倍功半,还会遭受天谴。兴霸不可不深思”。
“何时会去辽东”?
“天机不可泄露,我也推算不出。兴霸顺其自然便可,机缘成熟,自有缘分。目前倒也不必着急。”
“先生便是东海人,那里离辽东甚为近便,到时可否请先生一同前往”?
“丰尊家师之命,还要游历天下。若是有缘,自然会相见,或许哪一日家师有命,你我一同前往,也未可知”。
“先生目前将往何处”?
“兴之所至,随遇而安”。
“宁有不情之请,先生若无紧急事务,不如就随宁一同前往吴郡,以便今后随时请教。若是先生哪一日倦怠,随时可以离去”。
“也好,正好可以目睹兴霸建功立业”。
就是不知道将来有一天,你明白是我忽悠你到辽东的,还会不会随时向我请教?
不过,到那个时候,也就由不得你了。
午夜时分,到了吴郡渡口。晚上就在船上过夜。
第二天,吕蒙带着甘宁去见孙权,刘封假扮甘宁的随从,一同前去。
甘宁果然献上自己的策略,引得孙权大为高兴。
刘封在旁冷眼观察孙权,也觉得此人确实是个枭雄人物,言谈举止自有一种气度,比现在落魄的玄德老爹要威风的多。
孙权询问甘宁破黄祖之计,甘宁也一一解说。
第二天,孙权颁布军令,出兵讨伐黄祖。
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总领水陆兵马。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和甘宁为副将,孙权自领三万兵马,号称十万,起兵征讨黄祖。
此时黄祖在江夏,得到消息后,就以苏飞为大将军,陈就、邓龙为先锋,尽起江夏之兵,前来迎战。
双方先在沔口交战,艨艟对阵,一阵弓弩对射,双方接近,开始短兵相接。
随后江东方面发起火攻,黄祖方面就乱了阵脚。
一番混战之后,陈就、邓龙战死,吴军开始登陆作战。黄祖大将苏飞被潘璋生擒,黄祖兵大败而逃。
吴军再接再厉,直接奔黄祖老巢江夏而去。
黄祖见四处军情不利,知道江夏守不住,就弃城逃跑,想到荆州投奔刘表。
甘宁对黄祖非常了解,就在东门外等候,等到黄祖带了几十骑过来,一阵猛攻,割下黄祖首级,至此黄祖被灭,孙权也大仇得报。
整个战争期间,刘封一直呆在甘宁军中。虽然没有自己亲自上阵,但每次都尽可能地靠近前线观战,了解双方的战术特点和士兵作战方式。
总的说来,给他的印象就是一群街头混混在打架一样。战术战法虽然有,但都很单调。几乎千篇一律。士兵的素质也很成问题。
至于军官的指挥,这可以用“随意”两个字来概括。
事实上,无论是曹操、孙权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这个德行。至于刘备那里,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一些老兵和少数训练有素的军队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军官和士兵都缺乏正规训练。
有的甚至刚刚加入军队,就上了战场。
至于军官,只要是官员世家子弟,就都能混上一官半职的。
刘封前世虽然没当过兵,但他是个军迷,在书上和网上看过不少军事方面的资料。
现在看来,三国时代的军队,跟他以前想象的,相差甚远,甚至连汉武帝时代的军队战斗力都不如。
关于这些方面的事情,他也就自己心里有数而已。也没法跟别人探讨交流。
在吴郡找到孔明派来的细作,把搜集到的情报交给他带回去。
现在纸张还是奢侈品,比较难得,用帛写字,造价又太高。不少地方甚至还用竹简记事。
没办法,刘封也只能挑一些主要的来写。比如东吴战船七千,水军六万,马军两万,步军十一万之类。另外画了一幅东吴的水陆交通图。
至于军队训练和素质等情况,他准备将来回去跟玄德老爹和诸葛神棍再详细谈一下。
玄德老爹除了具有仁义之名,军事和政治才能,其实都不高。
跟曹操和孙权比起来,其实差了不少。
但既然在他麾下,刘封就打算跟他好好说说,尽到自己责任。
至于他听不听,只有天知道。
只有这些已知的事实被验证是准确的,甘宁才会认可他的造诣。以后说出来的结论,甘宁才会深信不疑。
“兴霸何必施此大礼,快快请起。”
“还请先生指路,救我于迷惘之中”。
“唉,起来吧。你我慢慢饮酒,待一会儿星辰出来,我为你参详一番吧”。
此时天已擦黑,但星星还没出来。刘封将甘宁扶起,两人重新落座喝酒。
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天下大事和风土人情。
过了将近一个时辰,已是满天星斗,星光灿烂。
刘封假装整理一下衣裳,又去洗脸净手,然后坐到船板上打坐,假装掐着指诀,嘴里念念有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只是因为念的速度足够快,听不出是什么东西,就像咒语一样。
甘宁在一边束手侍立,远处的军士们,静静地站着,不敢出一点儿声音。
过了两盏茶功夫,刘封的腿也麻了,双臂划了几圈儿起来,坐回席上。
“先生参详得如何”?
“按分野之地看,此处确非兴霸吉地,中原也是凶地,西方益州更是死地。唯一的活路在……”。
刘封故意停下,招招手,甘宁俯身过来。
刘封放低了声音。
“唯一的活路在幽州以外。”
“幽州以外?莫非乌桓辽东之地”?
“然也,正是辽东之地”。
我就把你忽悠到辽东去。
手下没有什么人马,将来若是到了辽东,没有个保镖和打手怎么行呢?
甘宁这个家伙,懂得历史,读过书。后来下海,做了强盗。
他的价值观,肯定跟别人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正统思想,对于我的观念,能够比较容易接受。
他在黄祖那里时间不长,现在投了孙权,在这里没有多大根基,也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起来对孙权的忠诚度,比较容易被挖墙脚。
“辽东是兴霸的兴旺之地,却非终老之所。过上几年,兴霸还要从辽东回归故里,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哦,如此我就放心了。还以为会终老他乡呢。能够叶落归根,才是最好的”。
小样儿,就你们这点心理,我早就给你们琢磨得透透的。
这就叫算无遗策。
“虽然那里远了些,但星轨如此,也就自好顺应天命。若是逆天行事,不仅事倍功半,还会遭受天谴。兴霸不可不深思”。
“何时会去辽东”?
“天机不可泄露,我也推算不出。兴霸顺其自然便可,机缘成熟,自有缘分。目前倒也不必着急。”
“先生便是东海人,那里离辽东甚为近便,到时可否请先生一同前往”?
“丰尊家师之命,还要游历天下。若是有缘,自然会相见,或许哪一日家师有命,你我一同前往,也未可知”。
“先生目前将往何处”?
“兴之所至,随遇而安”。
“宁有不情之请,先生若无紧急事务,不如就随宁一同前往吴郡,以便今后随时请教。若是先生哪一日倦怠,随时可以离去”。
“也好,正好可以目睹兴霸建功立业”。
就是不知道将来有一天,你明白是我忽悠你到辽东的,还会不会随时向我请教?
不过,到那个时候,也就由不得你了。
午夜时分,到了吴郡渡口。晚上就在船上过夜。
第二天,吕蒙带着甘宁去见孙权,刘封假扮甘宁的随从,一同前去。
甘宁果然献上自己的策略,引得孙权大为高兴。
刘封在旁冷眼观察孙权,也觉得此人确实是个枭雄人物,言谈举止自有一种气度,比现在落魄的玄德老爹要威风的多。
孙权询问甘宁破黄祖之计,甘宁也一一解说。
第二天,孙权颁布军令,出兵讨伐黄祖。
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总领水陆兵马。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和甘宁为副将,孙权自领三万兵马,号称十万,起兵征讨黄祖。
此时黄祖在江夏,得到消息后,就以苏飞为大将军,陈就、邓龙为先锋,尽起江夏之兵,前来迎战。
双方先在沔口交战,艨艟对阵,一阵弓弩对射,双方接近,开始短兵相接。
随后江东方面发起火攻,黄祖方面就乱了阵脚。
一番混战之后,陈就、邓龙战死,吴军开始登陆作战。黄祖大将苏飞被潘璋生擒,黄祖兵大败而逃。
吴军再接再厉,直接奔黄祖老巢江夏而去。
黄祖见四处军情不利,知道江夏守不住,就弃城逃跑,想到荆州投奔刘表。
甘宁对黄祖非常了解,就在东门外等候,等到黄祖带了几十骑过来,一阵猛攻,割下黄祖首级,至此黄祖被灭,孙权也大仇得报。
整个战争期间,刘封一直呆在甘宁军中。虽然没有自己亲自上阵,但每次都尽可能地靠近前线观战,了解双方的战术特点和士兵作战方式。
总的说来,给他的印象就是一群街头混混在打架一样。战术战法虽然有,但都很单调。几乎千篇一律。士兵的素质也很成问题。
至于军官的指挥,这可以用“随意”两个字来概括。
事实上,无论是曹操、孙权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这个德行。至于刘备那里,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一些老兵和少数训练有素的军队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军官和士兵都缺乏正规训练。
有的甚至刚刚加入军队,就上了战场。
至于军官,只要是官员世家子弟,就都能混上一官半职的。
刘封前世虽然没当过兵,但他是个军迷,在书上和网上看过不少军事方面的资料。
现在看来,三国时代的军队,跟他以前想象的,相差甚远,甚至连汉武帝时代的军队战斗力都不如。
关于这些方面的事情,他也就自己心里有数而已。也没法跟别人探讨交流。
在吴郡找到孔明派来的细作,把搜集到的情报交给他带回去。
现在纸张还是奢侈品,比较难得,用帛写字,造价又太高。不少地方甚至还用竹简记事。
没办法,刘封也只能挑一些主要的来写。比如东吴战船七千,水军六万,马军两万,步军十一万之类。另外画了一幅东吴的水陆交通图。
至于军队训练和素质等情况,他准备将来回去跟玄德老爹和诸葛神棍再详细谈一下。
玄德老爹除了具有仁义之名,军事和政治才能,其实都不高。
跟曹操和孙权比起来,其实差了不少。
但既然在他麾下,刘封就打算跟他好好说说,尽到自己责任。
至于他听不听,只有天知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