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0 第80章 宅男的境界
- 81 第81章 精神领袖
- 82 第82章 正确的切入点
- 83 第83章 大展神功
- 84 第84章 落脚点
- 85 第85章 不知不觉爱上你
- 86 第86章 庄园主
- 87 第87章 家的样子
- 88 第88章 夜话
- 89 第89章 分工协作
- 90 第90章 太平椅
- 91 第91章 送礼的艺术
- 92 第92章 团队雏形
- 93 第93章 江东的消息
- 94 第94章 能说是我么
- 95 第95章 何时出兵为好
- 96 第96章 三千人马足矣
- 97 第97章 不全是吹牛
- 98 第98章 这也叫练兵
- 99 第99章 军营乱象
- 100 第100章 乞丐军
- 101 第101章 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 102 第102章 杀鸡儆猴
- 103 第103章 笼子不够用
- 104 第104章 伪装也没用
- 105 第105章 辽东的水很深
- 106 第106章 流传的故事
- 107 第107章 白马女将
- 108 第108章 美女也来练兵
- 109 第109章 女人的对峙
- 110 第110章 授受不亲
- 111 第111章 流动红旗
- 112 第112章 私人武装
- 113 第113章 逃逸部落(一)
- 114 第114章 逃逸部落(二)
- 115 第115章 泼妇模式
- 116 第116章 小黑屋
- 117 第117章 别晒黑了
- 118 第118章 我考你一下
- 119 第119章 三个女饿狼
- 120 第120章 吃货
- 121 第121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 122 第122章 仓促出兵
- 123 第123章 不留一线生机
- 124 第124章 情报的填充
- 125 第125章 又变花样了
- 126 第126章 一条蛇不够吃
- 127 第127章 比野蛮人还野蛮
- 128 第128章 野蛮人的智慧
- 129 第129章 也不指望获胜
- 130 第130章 曹植与曹丕
- 131 第131章 安抚
- 132 第132章 关于辽东的事儿
- 133 第133章 知己知彼
- 134 第134章 是打仗还是做生意
- 135 第135章 众说纷纭
- 136 第136章 先打经济战
- 137 第137章 情况有变
- 138 第138章 突然袭击
- 139 第139章 增援徐夫人
- 140 第140章 饶舌王子
- 141 第141章 夜色旖旎
- 142 第142章 沃沮人的生存逻辑
- 143 第143章 战后总结
- 144 第144章 同饮庆功酒
- 145 第145章 孙尚香的困境
- 146 第14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147 第147章 到处都是强盗
- 148 第148章 拖而不决
- 149 第149章 高句丽来人
- 150 第150章 主动进攻
- 151 第151章 劫营
- 152 第152章 截胡
- 153 第153章 周紫来了
- 154 第154章 江东的旨意
- 155 第155章 人都去哪儿了
- 156 第156章 集结
- 157 第157章 投名状
- 158 第158章 还要打下去
- 159 第159章 长远之计
- 160 第160章 你必须走
- 161 第161章 分别总是难免的
- 162 第162章 集市
- 163 第163章 我来劳军
- 164 第164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
- 165 第165章 此情只可成追忆
- 166 第166章 拉拢
- 167 第167章 立足点
- 168 第168章 没让我失望
- 169 第169章 此时需要一个喜讯
- 170 第170章 都是损招儿
- 171 第171章 走投无路
- 172 第172章 天不绝我啊
- 173 第173章 突围
- 174 第174章 极大的难题
- 175 第175章 稳定局面
- 176 第176章 谈判
- 177 第177章 以拖待变
- 178 第178章 屯田
- 179 第179章 空头人情
- 180 第180章 画了个大饼
- 181 第181章 一线生机
- 182 第182章 徐夫人的远见
- 183 第183章 行动方案
- 184 第184章 不要去送死
- 185 第185章 白担心一场
- 186 第186章 一夜之间变了天
- 187 第187章 肃清残余
- 188 第188章 立足
- 189 第189章 甘宁转移
- 190 第190章 同病相怜
- 191 第191章 贾诩当了太守
- 192 第192章 重量级宾客
- 193 第193章 孙尚香的消息
- 194 第194章 又一次出卖
- 195 第195章 抉择
- 196 第196章 细作
- 197 第197章 寻找登陆场
- 198 第198章 船厂
- 199 第199章 模拟训练
- 200 第200章 州胡之战(一)
- 201 第201章 州胡之战(二)
- 202 第202章 州胡之战(三)
- 203 第203章 和亲使者
- 204 第204章 割据一方(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0章 太平椅
第90章 太平椅
第二天,何照又找来一个周木匠和六个小工。
陈氏三兄弟和何照的活儿,就逐渐交给这些小工来干。
刘封照例跟着,随时指挥调度生产。
从原料的摆放方式和位置,每个人的工位,垃圾的清理等等,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
七天之后,基本上达到了各个工序的最优化,制定了一个大概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形成了一条比较流畅的生产线。
虽然都是人工操作,但达到了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根据这些天的经验和数据统计,制定了生产定额:每天十二把椅子。
今天是第一天完成十二把椅子的定额,从辰时初刻到酉时初刻,中间中午休息半个时辰,一共四个半时辰,八个人生产十二把椅子。
平均每人每天一把半椅子,是当初王木匠所说产量的三倍。
五十二把椅子,整整齐齐地摆在屋子里面。在灯光下,反射着熠熠光芒。
十几个人站在一起,看着自己手里出来的这些东西,心里颇多感想。
他们第一次明白,竟然还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木工活竟然还能这样做。
这就是庄主说的分工协作,流水线生产?
建安十四年正月二十,晴。
一行车队停在田庄门口,一共六台车,三台牛车,三台驴车。
三台牛车中,一台是刘封田庄的,一台是原来何照的,一台是贾同理铺子的。
三台驴车,是从北村雇来的。
五台车上,拉着田庄做的椅子。最前面的一台驴车上,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身穿鲜艳盛装,手扶横木,站在车上。
虽然脸蛋儿被冻得有些发红,但脸上却洋溢这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何照的女儿,刘封的椅子模特何均瑶。
刘封,陈氏兄弟,何照几人,骑着马在一旁等候。
王木匠、周木匠和六个小工,则站在后面等候。
何照的另外两个儿子,何俊、何平,此时正在清点车上椅子的数量。
这小哥俩目前的差事,就是每天守在田庄的门口,不让闲杂人等进入田庄,对进出田庄的车辆进行检查。
这个差事,以前叫做门子。
不过,现在他们的差事,是庄主给起的名字,叫做保安。
保安,既高雅又威风的名字,小哥俩非常喜欢。
“统共五十二把椅子,数目对上了,可以放行”。
何俊一挥手,车辆启动,向北村驶去。
望着渐渐远去的车队,王木匠和周木匠还有些不愿意回去。
这些从他们手里出来的椅子,似乎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即将远去,叫他们很有些不舍。
车队进了北村,第一站就是井台。几个正在打水的村民一见车上的椅子,就大为好奇,纷纷围了上来。
“何照,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从来没见到过”?
“呵呵,这便是我家田庄里制作的椅子,用来坐着的”。
“何照,你是在诓骗我们吧,从来都是坐在地上的,有谁会坐在这样的木头上面呢”?
“以前是没有,从今日起便有了。你们记住了,这是我们田庄首创的”。
何照说着,挺起胸,昂起头,他在这里十几年了,今天是最为威风的时候。
“你们这是去哪里”?
几个村民连水也不打了,就跟在车队后面,向村里走去。
“如此好物件,新物件,也只有王彦方先生和管幼安先生最先享用,此刻便是给他们送去”。
很快到了学堂后面,王烈不在家,一打听到管宁那里去了,于是车队就到管宁家去。
进了院子,管宁和王烈听到动静,就从屋里出来。
刘封等人在院外就已经下马,急忙迎了上去。
“太白,你这是什么物件”?
管宁上前,就仔细打量车上的椅子。
说话间,何照和陈氏兄弟就从车上卸下了四把椅子,摆到管宁和王烈跟前。
“幼安先生,彦方先生,先不要发问,坐上去试试”。
刘封一脸神秘,笑嘻嘻道。
坐个椅子,便是从未见过的人,也都会。
两人坐上去,不断地挪动着臀部,用手摸摸这,摸摸那,渐渐地脸色兴奋起来。
“太白,你在这个物件好啊,比在地上跪坐要舒服的多了。你是如何想出这个主意的,真是奇思妙想啊”。
管宁像个小孩儿一样,满脸的喜庆。
“哈哈哈,真是不错,太白神人也”。
唉,不过是个椅子而已,就成了神人,王烈老头,你咋那么没文化呢。
“二位先生,封能够购得田庄,全仗二位援手。这是田庄的第一样出产,饮水思源,就送给二位先生每人两把,以此表达田庄的感激之情”。
“哈哈哈,太白有心了,知恩图报,厚道之人,好,我俩便收下了”。
王烈爽快地答应了。
“对,在太白这个礼物,我俩收下了。”
“谢谢二位先生,不过,礼物不能白收,还有一事相求”。
“哦?我就知道没那么便宜的事情,太白有事便说”。
“这个物件,我把它叫做椅子,但如此物件,叫这个名字似乎有些俗气,还请二位给起个名字”。
这就是刘封的曲线马屁大招。
这样的新鲜物件,即将风靡一时,谁能给命名,也是一种荣耀。
管宁沉思一会儿,就有了主意。
“太白,这椅子既然是你的首创,就不能埋没了你的功劳,理应有个‘椅’字。坐上去四平八稳,我辽东正值太平之世,彦方,就叫做‘太平椅’如何”?
“太平椅?好,幼安果然才思敏捷,此名最为贴切,就叫太平椅”。
刘封也不禁吃惊。
这管老帅哥,确实有才,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幼安先生真大才也,丰想了几天,也没想好出个好名字。先生片刻之间,就想出如此美妙的名字,真不愧先生大名”。
“太白不必客气,你能做出太平椅,才令人惊叹。太白稍候,待我回去写了出来给你,也算为你出一份力”。
这个老帅哥,我正想求你呢,没想到你自己主动了。
不一会儿,管宁拿着“太平椅”几个大字出来,刘封恭敬接过,小心收了起来。
又说了几句,刘封便留下那四张椅子,车队出了大院,向襄平城浩浩荡荡而去。
陈氏三兄弟和何照的活儿,就逐渐交给这些小工来干。
刘封照例跟着,随时指挥调度生产。
从原料的摆放方式和位置,每个人的工位,垃圾的清理等等,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
七天之后,基本上达到了各个工序的最优化,制定了一个大概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形成了一条比较流畅的生产线。
虽然都是人工操作,但达到了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根据这些天的经验和数据统计,制定了生产定额:每天十二把椅子。
今天是第一天完成十二把椅子的定额,从辰时初刻到酉时初刻,中间中午休息半个时辰,一共四个半时辰,八个人生产十二把椅子。
平均每人每天一把半椅子,是当初王木匠所说产量的三倍。
五十二把椅子,整整齐齐地摆在屋子里面。在灯光下,反射着熠熠光芒。
十几个人站在一起,看着自己手里出来的这些东西,心里颇多感想。
他们第一次明白,竟然还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木工活竟然还能这样做。
这就是庄主说的分工协作,流水线生产?
建安十四年正月二十,晴。
一行车队停在田庄门口,一共六台车,三台牛车,三台驴车。
三台牛车中,一台是刘封田庄的,一台是原来何照的,一台是贾同理铺子的。
三台驴车,是从北村雇来的。
五台车上,拉着田庄做的椅子。最前面的一台驴车上,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身穿鲜艳盛装,手扶横木,站在车上。
虽然脸蛋儿被冻得有些发红,但脸上却洋溢这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何照的女儿,刘封的椅子模特何均瑶。
刘封,陈氏兄弟,何照几人,骑着马在一旁等候。
王木匠、周木匠和六个小工,则站在后面等候。
何照的另外两个儿子,何俊、何平,此时正在清点车上椅子的数量。
这小哥俩目前的差事,就是每天守在田庄的门口,不让闲杂人等进入田庄,对进出田庄的车辆进行检查。
这个差事,以前叫做门子。
不过,现在他们的差事,是庄主给起的名字,叫做保安。
保安,既高雅又威风的名字,小哥俩非常喜欢。
“统共五十二把椅子,数目对上了,可以放行”。
何俊一挥手,车辆启动,向北村驶去。
望着渐渐远去的车队,王木匠和周木匠还有些不愿意回去。
这些从他们手里出来的椅子,似乎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即将远去,叫他们很有些不舍。
车队进了北村,第一站就是井台。几个正在打水的村民一见车上的椅子,就大为好奇,纷纷围了上来。
“何照,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从来没见到过”?
“呵呵,这便是我家田庄里制作的椅子,用来坐着的”。
“何照,你是在诓骗我们吧,从来都是坐在地上的,有谁会坐在这样的木头上面呢”?
“以前是没有,从今日起便有了。你们记住了,这是我们田庄首创的”。
何照说着,挺起胸,昂起头,他在这里十几年了,今天是最为威风的时候。
“你们这是去哪里”?
几个村民连水也不打了,就跟在车队后面,向村里走去。
“如此好物件,新物件,也只有王彦方先生和管幼安先生最先享用,此刻便是给他们送去”。
很快到了学堂后面,王烈不在家,一打听到管宁那里去了,于是车队就到管宁家去。
进了院子,管宁和王烈听到动静,就从屋里出来。
刘封等人在院外就已经下马,急忙迎了上去。
“太白,你这是什么物件”?
管宁上前,就仔细打量车上的椅子。
说话间,何照和陈氏兄弟就从车上卸下了四把椅子,摆到管宁和王烈跟前。
“幼安先生,彦方先生,先不要发问,坐上去试试”。
刘封一脸神秘,笑嘻嘻道。
坐个椅子,便是从未见过的人,也都会。
两人坐上去,不断地挪动着臀部,用手摸摸这,摸摸那,渐渐地脸色兴奋起来。
“太白,你在这个物件好啊,比在地上跪坐要舒服的多了。你是如何想出这个主意的,真是奇思妙想啊”。
管宁像个小孩儿一样,满脸的喜庆。
“哈哈哈,真是不错,太白神人也”。
唉,不过是个椅子而已,就成了神人,王烈老头,你咋那么没文化呢。
“二位先生,封能够购得田庄,全仗二位援手。这是田庄的第一样出产,饮水思源,就送给二位先生每人两把,以此表达田庄的感激之情”。
“哈哈哈,太白有心了,知恩图报,厚道之人,好,我俩便收下了”。
王烈爽快地答应了。
“对,在太白这个礼物,我俩收下了。”
“谢谢二位先生,不过,礼物不能白收,还有一事相求”。
“哦?我就知道没那么便宜的事情,太白有事便说”。
“这个物件,我把它叫做椅子,但如此物件,叫这个名字似乎有些俗气,还请二位给起个名字”。
这就是刘封的曲线马屁大招。
这样的新鲜物件,即将风靡一时,谁能给命名,也是一种荣耀。
管宁沉思一会儿,就有了主意。
“太白,这椅子既然是你的首创,就不能埋没了你的功劳,理应有个‘椅’字。坐上去四平八稳,我辽东正值太平之世,彦方,就叫做‘太平椅’如何”?
“太平椅?好,幼安果然才思敏捷,此名最为贴切,就叫太平椅”。
刘封也不禁吃惊。
这管老帅哥,确实有才,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幼安先生真大才也,丰想了几天,也没想好出个好名字。先生片刻之间,就想出如此美妙的名字,真不愧先生大名”。
“太白不必客气,你能做出太平椅,才令人惊叹。太白稍候,待我回去写了出来给你,也算为你出一份力”。
这个老帅哥,我正想求你呢,没想到你自己主动了。
不一会儿,管宁拿着“太平椅”几个大字出来,刘封恭敬接过,小心收了起来。
又说了几句,刘封便留下那四张椅子,车队出了大院,向襄平城浩浩荡荡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