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5 第85章 不知不觉爱上你
- 86 第86章 庄园主
- 87 第87章 家的样子
- 88 第88章 夜话
- 89 第89章 分工协作
- 90 第90章 太平椅
- 91 第91章 送礼的艺术
- 92 第92章 团队雏形
- 93 第93章 江东的消息
- 94 第94章 能说是我么
- 95 第95章 何时出兵为好
- 96 第96章 三千人马足矣
- 97 第97章 不全是吹牛
- 98 第98章 这也叫练兵
- 99 第99章 军营乱象
- 100 第100章 乞丐军
- 101 第101章 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 102 第102章 杀鸡儆猴
- 103 第103章 笼子不够用
- 104 第104章 伪装也没用
- 105 第105章 辽东的水很深
- 106 第106章 流传的故事
- 107 第107章 白马女将
- 108 第108章 美女也来练兵
- 109 第109章 女人的对峙
- 110 第110章 授受不亲
- 111 第111章 流动红旗
- 112 第112章 私人武装
- 113 第113章 逃逸部落(一)
- 114 第114章 逃逸部落(二)
- 115 第115章 泼妇模式
- 116 第116章 小黑屋
- 117 第117章 别晒黑了
- 118 第118章 我考你一下
- 119 第119章 三个女饿狼
- 120 第120章 吃货
- 121 第121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 122 第122章 仓促出兵
- 123 第123章 不留一线生机
- 124 第124章 情报的填充
- 125 第125章 又变花样了
- 126 第126章 一条蛇不够吃
- 127 第127章 比野蛮人还野蛮
- 128 第128章 野蛮人的智慧
- 129 第129章 也不指望获胜
- 130 第130章 曹植与曹丕
- 131 第131章 安抚
- 132 第132章 关于辽东的事儿
- 133 第133章 知己知彼
- 134 第134章 是打仗还是做生意
- 135 第135章 众说纷纭
- 136 第136章 先打经济战
- 137 第137章 情况有变
- 138 第138章 突然袭击
- 139 第139章 增援徐夫人
- 140 第140章 饶舌王子
- 141 第141章 夜色旖旎
- 142 第142章 沃沮人的生存逻辑
- 143 第143章 战后总结
- 144 第144章 同饮庆功酒
- 145 第145章 孙尚香的困境
- 146 第14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147 第147章 到处都是强盗
- 148 第148章 拖而不决
- 149 第149章 高句丽来人
- 150 第150章 主动进攻
- 151 第151章 劫营
- 152 第152章 截胡
- 153 第153章 周紫来了
- 154 第154章 江东的旨意
- 155 第155章 人都去哪儿了
- 156 第156章 集结
- 157 第157章 投名状
- 158 第158章 还要打下去
- 159 第159章 长远之计
- 160 第160章 你必须走
- 161 第161章 分别总是难免的
- 162 第162章 集市
- 163 第163章 我来劳军
- 164 第164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
- 165 第165章 此情只可成追忆
- 166 第166章 拉拢
- 167 第167章 立足点
- 168 第168章 没让我失望
- 169 第169章 此时需要一个喜讯
- 170 第170章 都是损招儿
- 171 第171章 走投无路
- 172 第172章 天不绝我啊
- 173 第173章 突围
- 174 第174章 极大的难题
- 175 第175章 稳定局面
- 176 第176章 谈判
- 177 第177章 以拖待变
- 178 第178章 屯田
- 179 第179章 空头人情
- 180 第180章 画了个大饼
- 181 第181章 一线生机
- 182 第182章 徐夫人的远见
- 183 第183章 行动方案
- 184 第184章 不要去送死
- 185 第185章 白担心一场
- 186 第186章 一夜之间变了天
- 187 第187章 肃清残余
- 188 第188章 立足
- 189 第189章 甘宁转移
- 190 第190章 同病相怜
- 191 第191章 贾诩当了太守
- 192 第192章 重量级宾客
- 193 第193章 孙尚香的消息
- 194 第194章 又一次出卖
- 195 第195章 抉择
- 196 第196章 细作
- 197 第197章 寻找登陆场
- 198 第198章 船厂
- 199 第199章 模拟训练
- 200 第200章 州胡之战(一)
- 201 第201章 州胡之战(二)
- 202 第202章 州胡之战(三)
- 203 第203章 和亲使者
- 204 第204章 割据一方(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5章 何时出兵为好
第95章 何时出兵为好
听到公孙康和王伦到来的消息,刘封也感到有些意外。
此时他正在跟着木匠们一起干活儿,也没换衣装,就急忙出来迎接。
以他的本事,只要起上一卦,就能推算出今天什么人会来。
但是,即使是算命大师,也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算计到。也没有一个会算命的人,天天都给自己算上一卦。
算命的人能给别人算命,也能给自己算命。就像不能给别人改命一样,更多的时候,也不会给自己改命,所以算与不算,其实都一样。生命中该发生什么事情,照样会发生。
即使能预测到今后能发生的事情,也没必要一天总是给自己算。
如果今后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事先都知道,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就是这种未知性,才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公孙康和王伦果然是一人一骑来的,没带一个随从。
“拜见明公,拜见长史,正在劳作,衣衫不整,还望恕罪”。
“哦,太白还亲自参加劳作”?
公孙康似乎有些意外。
“一来闲着无事,呆着烦闷。二来人手不足,自己干上一些,也就少付一点工钱”。
“哈哈哈,没想到太白竟然如此节俭,倒是颇有曹丞相之风啊”。
“明公说笑了,哪里敢跟曹丞相相提并论”。
就曹操那个家伙,他再有本事,老子不也从他手里忽悠了三十斤金子?
也就是他和张昭的这两笔钱,才成全我今天的本钱。
“这个倒不是特意抬举你。这是一个典故,可能你没听说过。当初曹丞相在家乡起兵之时,就曾经自己跟着铁匠一起,打造兵器,打了五百口卑刀,分给军士”。
“前几年,丞相重俭戒奢,还曾经将曹子建的妻子杀了。”
曹操自己动手打造兵器的事情,刘封没听说过。
后一件事儿,他倒是听说过。
说的是曹操提倡俭朴,杜绝奢侈,不准讲排场、铺张浪费、使用奢侈品。
他儿子曹植的老婆,就因为穿了一件绫衣,算是用料讲究的名牌儿服装,违反了戒奢令,就叫老公公给杀了。
这个阿瞒带头大哥,做事儿也够狠的,连自己儿媳妇也不放过。
古往今来,因为穿了一件名牌儿,就掉了脑袋,这个女人大概也是唯一的一个吧。
至于么,不过是想臭美一下,女人的天性么,何必就杀了头。
“若非明公提起,丰还真不知道竟有如此典故,曹丞相真乃人中之杰也”。
几人闲聊着,就在田庄里随意走着。
现在刚刚开春,也没经过什么修缮,到处是一片破败景象,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
唯一可看的,就是木匠作坊,很快就到了这里。
“咦,太白,你这个作坊,倒是与众不同,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样的作坊,倒是第一次见到”。
王伦在作坊里东瞅瞅,西看看,充满了好奇。
“干净整齐些,自己看着也顺眼,做起活儿来也舒坦些”。
“你这个太平椅,生意作得挺兴旺啊,赚了不少钱吧”?
“嘿嘿,倒是赚了些钱,无奈这么大的庄子,百废待兴,杯水车薪,不敷用度啊”。
“难道太白就没想干些别的”?
王伦的话,立刻引起了刘封的警觉。
这两个家伙今天突然到这里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辽东两个最有权势的人,到我这里来,总不会是随便走走吧?便是我的算命本事首屈一指,也不至于给我这么大的礼遇。
“先把太平椅的生意做好了,再看看有些什么生意可做。若是将来有钱了,就把旁边的地买下来”。
说着到了客房,其他人退了出去,王氏给沏了茶退出,就剩下了公孙康、王伦,刘封三人。
“太白,你或许也听说了,过些时日打算用兵,你给推算一下,在哪里用兵好,胜负如何”?
“好,明公稍后”。
公孙康今年将对高句丽用兵,拿下了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城。
同时又派公孙模和张敞在西边用兵乌桓、鲜卑,解救了不少被他们劫掠去的汉民。
又在乐浪郡的南方,设立了带方郡。
这就是他今年的三大举措。
在完成这三件大事之后,公孙康就突发暴病而死,由公孙恭接替他的位置。
刘封起了大六壬课,开始推算起来。
尽管已经知道了结果,他还是认认真真地进行推算。
这种已经知道结果的推算,对于命师来说,其实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用结论验证自己的功力,还能及时地纠正推算过程中的错误。
如果得出了跟结果不符的结论,就可以及时地进行对照,发现错在什么地方。
这种不断修正的过程,对于提高推断水平,很有益处。
“东方、东北、东南、西方,这几个方向,都是用兵吉方,其他方向不宜”。
从襄平算起,陆上的方向,其实就东方、北方、西方是陆地。南方一直到海,都是辽东的地盘,没有什么内乱,自然不用用兵。
东北是高句丽,东边是沃沮和东濊,东南是乐浪,乐浪以南,就是三韩。
北方是扶余,但扶余跟辽东关系良好,也不会用兵。
西边是鲜卑和乌桓,也是用兵方向。
“结果如何”?
“这几方用兵,均能获胜。西方可却敌五百里,东北可却敌一千里。”
“东北却敌一千里?丸都城不就在一千里处吗”?
公孙康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就看明公是否想拿下,若是明公想拿下丸都城,定能拿下”。
“嗯,此事还要仔细斟酌,千里之外拿下丸都城,并非易事”。
公孙康表面上装着平静,心里却是一阵狂喜。
刘封所说的正是他所想的。
“何时出兵为好”?
“四月上旬,明公要想知道准确日子,到了三月下旬,可以再找我推算一下,届时可以给明公选个吉日”。
“为何不此刻就选出日子”?
“不是不给明公择日。此一时彼一时也,选得早了不准”。
“好,届时就由太白给择日”。
“自当尽力”。
“我要去看看彦方先生和幼安先生,太白是否愿意同往”?
“荣幸之至,自然愿意。请明公稍待片刻,丰换了衣裳就来”。
“太白见了我们都不换衣裳,为何去那里却要换衣裳?”
公孙康玩味地看着刘封。
“明公礼贤下士,不拘礼数,待下宽厚,不会计较。幼安先生虽然也不会计较,但他是高洁之士。见明公之时,心情急迫,无暇换衣。如今不是那么急迫,自然要好整以暇”。
“哈哈哈,太白说话,果然受听”。
废话,就想拍你马屁,能不说好听的么。
此时他正在跟着木匠们一起干活儿,也没换衣装,就急忙出来迎接。
以他的本事,只要起上一卦,就能推算出今天什么人会来。
但是,即使是算命大师,也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算计到。也没有一个会算命的人,天天都给自己算上一卦。
算命的人能给别人算命,也能给自己算命。就像不能给别人改命一样,更多的时候,也不会给自己改命,所以算与不算,其实都一样。生命中该发生什么事情,照样会发生。
即使能预测到今后能发生的事情,也没必要一天总是给自己算。
如果今后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事先都知道,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就是这种未知性,才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公孙康和王伦果然是一人一骑来的,没带一个随从。
“拜见明公,拜见长史,正在劳作,衣衫不整,还望恕罪”。
“哦,太白还亲自参加劳作”?
公孙康似乎有些意外。
“一来闲着无事,呆着烦闷。二来人手不足,自己干上一些,也就少付一点工钱”。
“哈哈哈,没想到太白竟然如此节俭,倒是颇有曹丞相之风啊”。
“明公说笑了,哪里敢跟曹丞相相提并论”。
就曹操那个家伙,他再有本事,老子不也从他手里忽悠了三十斤金子?
也就是他和张昭的这两笔钱,才成全我今天的本钱。
“这个倒不是特意抬举你。这是一个典故,可能你没听说过。当初曹丞相在家乡起兵之时,就曾经自己跟着铁匠一起,打造兵器,打了五百口卑刀,分给军士”。
“前几年,丞相重俭戒奢,还曾经将曹子建的妻子杀了。”
曹操自己动手打造兵器的事情,刘封没听说过。
后一件事儿,他倒是听说过。
说的是曹操提倡俭朴,杜绝奢侈,不准讲排场、铺张浪费、使用奢侈品。
他儿子曹植的老婆,就因为穿了一件绫衣,算是用料讲究的名牌儿服装,违反了戒奢令,就叫老公公给杀了。
这个阿瞒带头大哥,做事儿也够狠的,连自己儿媳妇也不放过。
古往今来,因为穿了一件名牌儿,就掉了脑袋,这个女人大概也是唯一的一个吧。
至于么,不过是想臭美一下,女人的天性么,何必就杀了头。
“若非明公提起,丰还真不知道竟有如此典故,曹丞相真乃人中之杰也”。
几人闲聊着,就在田庄里随意走着。
现在刚刚开春,也没经过什么修缮,到处是一片破败景象,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
唯一可看的,就是木匠作坊,很快就到了这里。
“咦,太白,你这个作坊,倒是与众不同,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样的作坊,倒是第一次见到”。
王伦在作坊里东瞅瞅,西看看,充满了好奇。
“干净整齐些,自己看着也顺眼,做起活儿来也舒坦些”。
“你这个太平椅,生意作得挺兴旺啊,赚了不少钱吧”?
“嘿嘿,倒是赚了些钱,无奈这么大的庄子,百废待兴,杯水车薪,不敷用度啊”。
“难道太白就没想干些别的”?
王伦的话,立刻引起了刘封的警觉。
这两个家伙今天突然到这里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辽东两个最有权势的人,到我这里来,总不会是随便走走吧?便是我的算命本事首屈一指,也不至于给我这么大的礼遇。
“先把太平椅的生意做好了,再看看有些什么生意可做。若是将来有钱了,就把旁边的地买下来”。
说着到了客房,其他人退了出去,王氏给沏了茶退出,就剩下了公孙康、王伦,刘封三人。
“太白,你或许也听说了,过些时日打算用兵,你给推算一下,在哪里用兵好,胜负如何”?
“好,明公稍后”。
公孙康今年将对高句丽用兵,拿下了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城。
同时又派公孙模和张敞在西边用兵乌桓、鲜卑,解救了不少被他们劫掠去的汉民。
又在乐浪郡的南方,设立了带方郡。
这就是他今年的三大举措。
在完成这三件大事之后,公孙康就突发暴病而死,由公孙恭接替他的位置。
刘封起了大六壬课,开始推算起来。
尽管已经知道了结果,他还是认认真真地进行推算。
这种已经知道结果的推算,对于命师来说,其实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用结论验证自己的功力,还能及时地纠正推算过程中的错误。
如果得出了跟结果不符的结论,就可以及时地进行对照,发现错在什么地方。
这种不断修正的过程,对于提高推断水平,很有益处。
“东方、东北、东南、西方,这几个方向,都是用兵吉方,其他方向不宜”。
从襄平算起,陆上的方向,其实就东方、北方、西方是陆地。南方一直到海,都是辽东的地盘,没有什么内乱,自然不用用兵。
东北是高句丽,东边是沃沮和东濊,东南是乐浪,乐浪以南,就是三韩。
北方是扶余,但扶余跟辽东关系良好,也不会用兵。
西边是鲜卑和乌桓,也是用兵方向。
“结果如何”?
“这几方用兵,均能获胜。西方可却敌五百里,东北可却敌一千里。”
“东北却敌一千里?丸都城不就在一千里处吗”?
公孙康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就看明公是否想拿下,若是明公想拿下丸都城,定能拿下”。
“嗯,此事还要仔细斟酌,千里之外拿下丸都城,并非易事”。
公孙康表面上装着平静,心里却是一阵狂喜。
刘封所说的正是他所想的。
“何时出兵为好”?
“四月上旬,明公要想知道准确日子,到了三月下旬,可以再找我推算一下,届时可以给明公选个吉日”。
“为何不此刻就选出日子”?
“不是不给明公择日。此一时彼一时也,选得早了不准”。
“好,届时就由太白给择日”。
“自当尽力”。
“我要去看看彦方先生和幼安先生,太白是否愿意同往”?
“荣幸之至,自然愿意。请明公稍待片刻,丰换了衣裳就来”。
“太白见了我们都不换衣裳,为何去那里却要换衣裳?”
公孙康玩味地看着刘封。
“明公礼贤下士,不拘礼数,待下宽厚,不会计较。幼安先生虽然也不会计较,但他是高洁之士。见明公之时,心情急迫,无暇换衣。如今不是那么急迫,自然要好整以暇”。
“哈哈哈,太白说话,果然受听”。
废话,就想拍你马屁,能不说好听的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