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0 第120章 吃货
- 121 第121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 122 第122章 仓促出兵
- 123 第123章 不留一线生机
- 124 第124章 情报的填充
- 125 第125章 又变花样了
- 126 第126章 一条蛇不够吃
- 127 第127章 比野蛮人还野蛮
- 128 第128章 野蛮人的智慧
- 129 第129章 也不指望获胜
- 130 第130章 曹植与曹丕
- 131 第131章 安抚
- 132 第132章 关于辽东的事儿
- 133 第133章 知己知彼
- 134 第134章 是打仗还是做生意
- 135 第135章 众说纷纭
- 136 第136章 先打经济战
- 137 第137章 情况有变
- 138 第138章 突然袭击
- 139 第139章 增援徐夫人
- 140 第140章 饶舌王子
- 141 第141章 夜色旖旎
- 142 第142章 沃沮人的生存逻辑
- 143 第143章 战后总结
- 144 第144章 同饮庆功酒
- 145 第145章 孙尚香的困境
- 146 第14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147 第147章 到处都是强盗
- 148 第148章 拖而不决
- 149 第149章 高句丽来人
- 150 第150章 主动进攻
- 151 第151章 劫营
- 152 第152章 截胡
- 153 第153章 周紫来了
- 154 第154章 江东的旨意
- 155 第155章 人都去哪儿了
- 156 第156章 集结
- 157 第157章 投名状
- 158 第158章 还要打下去
- 159 第159章 长远之计
- 160 第160章 你必须走
- 161 第161章 分别总是难免的
- 162 第162章 集市
- 163 第163章 我来劳军
- 164 第164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
- 165 第165章 此情只可成追忆
- 166 第166章 拉拢
- 167 第167章 立足点
- 168 第168章 没让我失望
- 169 第169章 此时需要一个喜讯
- 170 第170章 都是损招儿
- 171 第171章 走投无路
- 172 第172章 天不绝我啊
- 173 第173章 突围
- 174 第174章 极大的难题
- 175 第175章 稳定局面
- 176 第176章 谈判
- 177 第177章 以拖待变
- 178 第178章 屯田
- 179 第179章 空头人情
- 180 第180章 画了个大饼
- 181 第181章 一线生机
- 182 第182章 徐夫人的远见
- 183 第183章 行动方案
- 184 第184章 不要去送死
- 185 第185章 白担心一场
- 186 第186章 一夜之间变了天
- 187 第187章 肃清残余
- 188 第188章 立足
- 189 第189章 甘宁转移
- 190 第190章 同病相怜
- 191 第191章 贾诩当了太守
- 192 第192章 重量级宾客
- 193 第193章 孙尚香的消息
- 194 第194章 又一次出卖
- 195 第195章 抉择
- 196 第196章 细作
- 197 第197章 寻找登陆场
- 198 第198章 船厂
- 199 第199章 模拟训练
- 200 第200章 州胡之战(一)
- 201 第201章 州胡之战(二)
- 202 第202章 州胡之战(三)
- 203 第203章 和亲使者
- 204 第204章 割据一方(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0章 曹植与曹丕
第130章 曹植与曹丕
许都,曹丕府中。
虽然已经是夜晚,府中还是一片灯火辉煌。
如今的风气,只要是稍微有些钱财的,就很喜欢饮酒做乐。
作为当今丞相的世子,曹丕已经确定了继承人的地位,将来接掌曹操的大位。
从十来岁的时候,曹丕就一直跟随曹操在军中。现在又是世子的身份,手下自然有了一帮谋士和武将。
今天在一起聚饮的,就是手下的谋士和武将们。
当然,这里还有自己的弟弟曹植。
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曹丕的感情比较复杂。
曹植一向以文采自负,性格高傲。不过,在曹丕看来,曹植的文采,其实并不比自己高上多少。
至于带兵打仗,谋略治世的本领,在曹丕眼里,曹植几乎不值一提。
他知道,曹植也曾想争夺世子之位,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把曹植当做自己的对手。
他相信父亲的眼光,再怎么选,世子的位子也轮不到曹植的身上。
曹植最好的归宿,就是不理政事,吟诗作赋,饮酒作乐。
以前曹植跟自己比较疏远,但是最近却经常到自己的府里来,有的时候甚至没有什么正经事,勉强找一些可笑的借口。
曹丕自然明白,曹植是为了自己的妻子甄宓来的。
此时,甄宓已经被请来给众人斟酒,曹植的眼睛,几乎须臾不离的盯着甄宓。
此时的甄宓,身着华服,身材颀长,举止娴雅。颠倒众生的美丽脸庞,微微挂着笑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尽显绝代风华。
曹植的眼睛几乎直了,甚至都不顾及别人的反应。
这就是令人魂牵梦绕的绝代美人儿。
他知道不该对自己的嫂子有非分之想,可心里就是抑制不住,总是想见到她,见到她的一颦一笑。
甄宓终于走到了曹植的案前。
“奴家给叔叔斟酒”。
芊芊玉手执着酒壶,一阵香风袭来,曹植简直要醉了。
“奴家给叔叔斟酒”。
甄宓又说了一遍。
曹植这才反应过来,把酒樽递了过去。
“嫂子真是绝代风华”。
曹植本想说句谢谢,没想到,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这句话。
“叔叔说笑了,蒲柳之姿,哪里称得上绝代风华”。
甄宓略微有些慌,悄悄地看了曹丕一眼,见他正在跟人说笑,似乎没注意这里,才稍稍心安。
尽管如此,还是把酒倒洒了一些。
“叔叔慢饮,奴家告退”。
哦,曹植似乎没反应过来,酒樽还在手里,眼看着甄宓的背影,消失在门口。
知道外面进来一个人,走到曹丕身边,说了几句话,曹丕起身往外走,曹植才把眼光从甄宓消失的门口收回。
今晚她还会出来么?
这个念头,始终在曹植的心头萦绕。
曹丕赶到丞相府的时候,曹操和荀彧、贾诩正在一起说话。
曹操向曹丕招招手,叫他坐下。
“辽东那边有些消息传来,你也来听听,参议一下”。
曹丕知道,这是父亲给他机会,借此让他参与一些重大事情,让他增长见识,培养能力,也是跟父亲的谋士和武将们建立关系,为自己将来接掌父亲的大位做准备。
“公孙康此次用兵,三面同时用兵,你们以为如何”?
曹操说着,就有意无意地看了曹丕一眼。
荀彧和贾诩互相看了一眼,相对而笑。
刚才他们三人已经议论了一阵,对于公孙康用兵的意图和前景,几个人其实早就心里有数。
丞相此时又说了这话,两人自然明白,这就是考较曹丕的。
这个时候,两个人自然不会出来显摆自己的见识。
“不知世子有何见解”?
贾诩先说了一句。
曹丕自然也明白父亲的意图,见荀彧和贾诩不说话,自己也就没必要再客气。
“公孙康颇有才略,此次他亲自率兵出征征伐高句丽,应该有所斩获。张敞和公孙模能征善战,所率兵马又是辽东精锐。鲜卑和乌桓虽不乏健卒快马,但一盘散沙,料应不是二人对手。从此看来,东西两面用兵,都能取胜”。
“沃沮人那里呢”?
曹操点点头,微微一笑,算是表示赞许。
“征讨沃沮人,可有可无,其实无关大局。不过是能对高句丽起一些牵制而已。况且沃沮人尽在山林之中,难以一举全歼。此战可打可不打”。
“为何可打”?
“若是打,就应在东西两面战事完毕之后,再调集大军征讨,至少需要五万人马,才能重伤沃沮人,叫他们十几年不能恢复元气”。
“为何可不打”?
“沃沮人只有五六千户,五六万口,所依仗者,不过高句丽而已。高句丽一败,沃沮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对辽东难以构成心腹之患”。
“如今公孙康派了三千人,前去征讨沃沮,你以为前景如何”?
“此前公孙度曾派数万大军征讨沃沮,以数万之众,公孙度之才,尚且不能平定沃沮,如今仅仅三千人马,如何获胜”?
“况且,这三千人马,有一半是江东人马,一半辽东人马。他们两家本来就面和心不合,不过是互相利用,必不能齐心协力,不过是公孙康借刀杀人,让沃沮人把江东人马消耗殆尽而已”。
曹丕一边说着,一边偷偷地看着荀彧和贾诩两人的反应。
两人一直没有出声,只是微微的笑着。
再看父亲,也是微微笑着,没有阻止他的意思。
曹丕明白,几人都赞同他的看法。于是就继续说下去。
“出兵沃沮的主帅,虽然化名陆丰,实为刘备的义子刘封。此人虽然颇懂易理,但为女色所迷,背叛了刘备,跟着江东人到了辽东。此前在江东之时,刘封已经不被周瑜所容,屡次想要杀他”。
“此次由他担任主帅,他刚到辽东不久,在那里没有什么什么根基,辽东兵马,虽然名义上归在他的麾下,未必听从他节度”。
“江东本就不信任刘封,又有孙尚香和苏飞在军中,江东兵马也不会听从他调遣。辽东和江东本就互相利用,再加上将帅不和,又是劳师远征,兵微将寡,此战必败无疑”。
虽然已经是夜晚,府中还是一片灯火辉煌。
如今的风气,只要是稍微有些钱财的,就很喜欢饮酒做乐。
作为当今丞相的世子,曹丕已经确定了继承人的地位,将来接掌曹操的大位。
从十来岁的时候,曹丕就一直跟随曹操在军中。现在又是世子的身份,手下自然有了一帮谋士和武将。
今天在一起聚饮的,就是手下的谋士和武将们。
当然,这里还有自己的弟弟曹植。
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曹丕的感情比较复杂。
曹植一向以文采自负,性格高傲。不过,在曹丕看来,曹植的文采,其实并不比自己高上多少。
至于带兵打仗,谋略治世的本领,在曹丕眼里,曹植几乎不值一提。
他知道,曹植也曾想争夺世子之位,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把曹植当做自己的对手。
他相信父亲的眼光,再怎么选,世子的位子也轮不到曹植的身上。
曹植最好的归宿,就是不理政事,吟诗作赋,饮酒作乐。
以前曹植跟自己比较疏远,但是最近却经常到自己的府里来,有的时候甚至没有什么正经事,勉强找一些可笑的借口。
曹丕自然明白,曹植是为了自己的妻子甄宓来的。
此时,甄宓已经被请来给众人斟酒,曹植的眼睛,几乎须臾不离的盯着甄宓。
此时的甄宓,身着华服,身材颀长,举止娴雅。颠倒众生的美丽脸庞,微微挂着笑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尽显绝代风华。
曹植的眼睛几乎直了,甚至都不顾及别人的反应。
这就是令人魂牵梦绕的绝代美人儿。
他知道不该对自己的嫂子有非分之想,可心里就是抑制不住,总是想见到她,见到她的一颦一笑。
甄宓终于走到了曹植的案前。
“奴家给叔叔斟酒”。
芊芊玉手执着酒壶,一阵香风袭来,曹植简直要醉了。
“奴家给叔叔斟酒”。
甄宓又说了一遍。
曹植这才反应过来,把酒樽递了过去。
“嫂子真是绝代风华”。
曹植本想说句谢谢,没想到,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这句话。
“叔叔说笑了,蒲柳之姿,哪里称得上绝代风华”。
甄宓略微有些慌,悄悄地看了曹丕一眼,见他正在跟人说笑,似乎没注意这里,才稍稍心安。
尽管如此,还是把酒倒洒了一些。
“叔叔慢饮,奴家告退”。
哦,曹植似乎没反应过来,酒樽还在手里,眼看着甄宓的背影,消失在门口。
知道外面进来一个人,走到曹丕身边,说了几句话,曹丕起身往外走,曹植才把眼光从甄宓消失的门口收回。
今晚她还会出来么?
这个念头,始终在曹植的心头萦绕。
曹丕赶到丞相府的时候,曹操和荀彧、贾诩正在一起说话。
曹操向曹丕招招手,叫他坐下。
“辽东那边有些消息传来,你也来听听,参议一下”。
曹丕知道,这是父亲给他机会,借此让他参与一些重大事情,让他增长见识,培养能力,也是跟父亲的谋士和武将们建立关系,为自己将来接掌父亲的大位做准备。
“公孙康此次用兵,三面同时用兵,你们以为如何”?
曹操说着,就有意无意地看了曹丕一眼。
荀彧和贾诩互相看了一眼,相对而笑。
刚才他们三人已经议论了一阵,对于公孙康用兵的意图和前景,几个人其实早就心里有数。
丞相此时又说了这话,两人自然明白,这就是考较曹丕的。
这个时候,两个人自然不会出来显摆自己的见识。
“不知世子有何见解”?
贾诩先说了一句。
曹丕自然也明白父亲的意图,见荀彧和贾诩不说话,自己也就没必要再客气。
“公孙康颇有才略,此次他亲自率兵出征征伐高句丽,应该有所斩获。张敞和公孙模能征善战,所率兵马又是辽东精锐。鲜卑和乌桓虽不乏健卒快马,但一盘散沙,料应不是二人对手。从此看来,东西两面用兵,都能取胜”。
“沃沮人那里呢”?
曹操点点头,微微一笑,算是表示赞许。
“征讨沃沮人,可有可无,其实无关大局。不过是能对高句丽起一些牵制而已。况且沃沮人尽在山林之中,难以一举全歼。此战可打可不打”。
“为何可打”?
“若是打,就应在东西两面战事完毕之后,再调集大军征讨,至少需要五万人马,才能重伤沃沮人,叫他们十几年不能恢复元气”。
“为何可不打”?
“沃沮人只有五六千户,五六万口,所依仗者,不过高句丽而已。高句丽一败,沃沮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对辽东难以构成心腹之患”。
“如今公孙康派了三千人,前去征讨沃沮,你以为前景如何”?
“此前公孙度曾派数万大军征讨沃沮,以数万之众,公孙度之才,尚且不能平定沃沮,如今仅仅三千人马,如何获胜”?
“况且,这三千人马,有一半是江东人马,一半辽东人马。他们两家本来就面和心不合,不过是互相利用,必不能齐心协力,不过是公孙康借刀杀人,让沃沮人把江东人马消耗殆尽而已”。
曹丕一边说着,一边偷偷地看着荀彧和贾诩两人的反应。
两人一直没有出声,只是微微的笑着。
再看父亲,也是微微笑着,没有阻止他的意思。
曹丕明白,几人都赞同他的看法。于是就继续说下去。
“出兵沃沮的主帅,虽然化名陆丰,实为刘备的义子刘封。此人虽然颇懂易理,但为女色所迷,背叛了刘备,跟着江东人到了辽东。此前在江东之时,刘封已经不被周瑜所容,屡次想要杀他”。
“此次由他担任主帅,他刚到辽东不久,在那里没有什么什么根基,辽东兵马,虽然名义上归在他的麾下,未必听从他节度”。
“江东本就不信任刘封,又有孙尚香和苏飞在军中,江东兵马也不会听从他调遣。辽东和江东本就互相利用,再加上将帅不和,又是劳师远征,兵微将寡,此战必败无疑”。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