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6 第136章 先打经济战
- 137 第137章 情况有变
- 138 第138章 突然袭击
- 139 第139章 增援徐夫人
- 140 第140章 饶舌王子
- 141 第141章 夜色旖旎
- 142 第142章 沃沮人的生存逻辑
- 143 第143章 战后总结
- 144 第144章 同饮庆功酒
- 145 第145章 孙尚香的困境
- 146 第14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147 第147章 到处都是强盗
- 148 第148章 拖而不决
- 149 第149章 高句丽来人
- 150 第150章 主动进攻
- 151 第151章 劫营
- 152 第152章 截胡
- 153 第153章 周紫来了
- 154 第154章 江东的旨意
- 155 第155章 人都去哪儿了
- 156 第156章 集结
- 157 第157章 投名状
- 158 第158章 还要打下去
- 159 第159章 长远之计
- 160 第160章 你必须走
- 161 第161章 分别总是难免的
- 162 第162章 集市
- 163 第163章 我来劳军
- 164 第164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
- 165 第165章 此情只可成追忆
- 166 第166章 拉拢
- 167 第167章 立足点
- 168 第168章 没让我失望
- 169 第169章 此时需要一个喜讯
- 170 第170章 都是损招儿
- 171 第171章 走投无路
- 172 第172章 天不绝我啊
- 173 第173章 突围
- 174 第174章 极大的难题
- 175 第175章 稳定局面
- 176 第176章 谈判
- 177 第177章 以拖待变
- 178 第178章 屯田
- 179 第179章 空头人情
- 180 第180章 画了个大饼
- 181 第181章 一线生机
- 182 第182章 徐夫人的远见
- 183 第183章 行动方案
- 184 第184章 不要去送死
- 185 第185章 白担心一场
- 186 第186章 一夜之间变了天
- 187 第187章 肃清残余
- 188 第188章 立足
- 189 第189章 甘宁转移
- 190 第190章 同病相怜
- 191 第191章 贾诩当了太守
- 192 第192章 重量级宾客
- 193 第193章 孙尚香的消息
- 194 第194章 又一次出卖
- 195 第195章 抉择
- 196 第196章 细作
- 197 第197章 寻找登陆场
- 198 第198章 船厂
- 199 第199章 模拟训练
- 200 第200章 州胡之战(一)
- 201 第201章 州胡之战(二)
- 202 第202章 州胡之战(三)
- 203 第203章 和亲使者
- 204 第204章 割据一方(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第146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沃沮人居住分散,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由于居住分散,外来的敌人难以把他们集中歼灭。一旦得到消息,就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逃到山里面避难。
坏处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彼此之间传递消息困难。如果有了什么危难,别人想来救援,也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
因为境内多山,没有严密的社会组织,也就没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做起事情来,效率很低。
平原地区经常用烽火台和驿站来传递消息,这里因为境内多山,挡住了视线,也没有专门传递消息的渠道,所以信息的传递,只能采用人工的手段。
即使如此,黑水部的四个三老:金龙、木龙、火龙、土龙被一夜之间被杀死的消息,还是在两天之内,传遍了整个黑水部落。
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些高句丽大人被杀的消息。
这些人被杀意味着什么,有些人至今还弄不明白。
不过,聪明人总是有的,比如黑水部的米达和米山兄弟,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原来在黑水部也有些威望,但是一直被四龙压的几乎抬不起头来。现在那一家子人都被杀了,似乎应该高兴起来,但是此时他们却一点儿也不高兴。
两人此刻在米达家里面,闷闷不乐地喝着闷酒。
这是自己酿制的野果子酒,味道自然比不上从旱地那里得到的美酒。不过,山里人自古以来就喝这样的酒,他们早已经在习惯了这个味道。
“米达,你说说,汉地人这回杀了四龙和高句丽人,们到底是什么目的?
米山尽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还是想从兄长这里验证一下。
“这不明摆着么,自然是想要咱们臣服于朝廷。”
“哼,如今哪里还有什么朝廷?说来说去,不过是他公孙家罢了。”
“也是,公孙家就是朝廷,朝廷就是公孙家。如今连乐浪太守凉茂都是他公孙家的家臣,还有什么好说的。”
“臣服朝廷,就要缴纳赋税,兵役徭役都来了。”
“唉,没臣服朝廷,日子也不好过。这些年臣服于高句丽人,跟臣服朝廷,也没什么两样。那些大人们,也跟朝廷官员一样,横征暴敛的。不是要那个,就是要这个。这回要不是高句丽大人被杀,那二十个女人此刻怕是已经送到高句丽去。”
“这回这些汉人,倒是跟以前来的不一样。虽然也是兵马,除了杀了四龙和那些大人,就只是做生意,收购黄薯藤。你说他们要这么多黄薯藤干什么?以前拿这个交税,朝廷都不要,这回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
“你们不要上当,我不是早就跟你们说过,他们是想要断了咱们的粮食。黄薯藤都挖了,将来没有粮食,你们吃什么?”
“他们不会挺那么久吧?实在不行,就到汉地去抢粮食呗。”
“怕是不像以前那样好抢了。四龙是以前抢得最凶的,见人杀人,见房烧房,一点儿后路也不留。当时我劝金龙别再做的那么绝,他还把我打了一顿。这回好了,他和三个儿子都被杀了。作孽太多,终究要受报应。”
米氏一家,一共有兄弟四人。虽然各自单立门户,但是还经常来往。除了金龙一家,以前米氏一家也算是黑水部有头有脸儿的一家。
自从家里的两个兄弟被木龙和土龙勾结高句丽大人杀了之后,米氏一家就衰落下来,再也难以跟金龙一家抗衡。
两个兄弟的死,让米达和米山认识到,争来争去的,最后谁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况且平常的时候,沃沮人就是一盘散沙,除非强敌入侵,才能暂时团结起来。
即使这样,也不是那些强敌的对手,抵抗一阵之后,就只好逃进山里,叫强敌找不到人。
这一招屡试不爽,所以,这回汉地人虽然杀了四龙和高句丽大人,他们倒也不太着急。大不了逃进山里去。
反正自己就是山里人,外来的人找不到人,时间一长,粮草不济,也就只好回去。
砰,门开了。米山的儿子米顿闯进来。
“父亲,不好了,咱家的东西都丢了。”
“慌慌张张的,好好说话,什么东西丢了?”
“晾干的黄薯藤、渔网、弓箭、锄头、粟米种子,都不见了。”
“谁偷的?家里面没人吗?”
“母亲和妹妹在家,但是都被绑了起来,东西都叫他们给抢走了。我从山上回来的时候遇到一帮人,他们想要抓我,幸亏我跑得快,钻进树林里面,他们才没抓着。”
“竟然还抓人?”
“是啊,我在山里偷偷看着,他们抓了十几个人。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打猎、打鱼的人。”
“他们是什么人?”
“就是那些汉地人,说高句丽人就是他们杀的。要想把人要回去,就到冯屯里大营去要人。”
“来这里的路上,遇到喜鹊岭的人,说他们那里也有不少东西被偷被抢,也有人被抓走了。”
“毛皮沟那里也被抢了,这几年攒下的皮毛,都被他们拿走,那里的黄薯藤也被抢走,种的不少粟米,也都被毁掉了。人还被抓走了五六个。”
“毛皮沟的人,大都是猎户,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他们,怎么也会被抓走呢?”
米达可就有些奇怪了。
“伯父,这些人都很厉害,跟以前来的汉地人不一样。他们似乎对咱们这里很熟悉。在树林里面潜伏,偷偷行动,防不胜防。”
“兄长,我家里东西都被抢走,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米山直拍桌案。
“唉,这就是一报还一报,以前我们总是到汉地去抢东西,这回他们到咱们这里来抢东西了。好在没象四龙那样,胡乱杀人,总算是给咱们留下了一点儿余地。”
“便是不杀人,东西都没有了,今后怎么办?”
“就把我家里的东西,先拿回去一些再说吧。”
米达话音刚落,嗖地一声,一只箭从窗户里射进来,钉在后窗框上,箭尾还在摇晃着。
一阵呐喊声,就见一群身穿盔甲的人冲了进来。
没等米达、米山、米顿几人反应过来,两个人掀开窗户,弓箭对准了屋里一家人。
“举起手来。”
米达哪里敢动,只好乖乖举起手来。
好处是,由于居住分散,外来的敌人难以把他们集中歼灭。一旦得到消息,就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逃到山里面避难。
坏处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彼此之间传递消息困难。如果有了什么危难,别人想来救援,也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
因为境内多山,没有严密的社会组织,也就没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做起事情来,效率很低。
平原地区经常用烽火台和驿站来传递消息,这里因为境内多山,挡住了视线,也没有专门传递消息的渠道,所以信息的传递,只能采用人工的手段。
即使如此,黑水部的四个三老:金龙、木龙、火龙、土龙被一夜之间被杀死的消息,还是在两天之内,传遍了整个黑水部落。
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些高句丽大人被杀的消息。
这些人被杀意味着什么,有些人至今还弄不明白。
不过,聪明人总是有的,比如黑水部的米达和米山兄弟,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原来在黑水部也有些威望,但是一直被四龙压的几乎抬不起头来。现在那一家子人都被杀了,似乎应该高兴起来,但是此时他们却一点儿也不高兴。
两人此刻在米达家里面,闷闷不乐地喝着闷酒。
这是自己酿制的野果子酒,味道自然比不上从旱地那里得到的美酒。不过,山里人自古以来就喝这样的酒,他们早已经在习惯了这个味道。
“米达,你说说,汉地人这回杀了四龙和高句丽人,们到底是什么目的?
米山尽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还是想从兄长这里验证一下。
“这不明摆着么,自然是想要咱们臣服于朝廷。”
“哼,如今哪里还有什么朝廷?说来说去,不过是他公孙家罢了。”
“也是,公孙家就是朝廷,朝廷就是公孙家。如今连乐浪太守凉茂都是他公孙家的家臣,还有什么好说的。”
“臣服朝廷,就要缴纳赋税,兵役徭役都来了。”
“唉,没臣服朝廷,日子也不好过。这些年臣服于高句丽人,跟臣服朝廷,也没什么两样。那些大人们,也跟朝廷官员一样,横征暴敛的。不是要那个,就是要这个。这回要不是高句丽大人被杀,那二十个女人此刻怕是已经送到高句丽去。”
“这回这些汉人,倒是跟以前来的不一样。虽然也是兵马,除了杀了四龙和那些大人,就只是做生意,收购黄薯藤。你说他们要这么多黄薯藤干什么?以前拿这个交税,朝廷都不要,这回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
“你们不要上当,我不是早就跟你们说过,他们是想要断了咱们的粮食。黄薯藤都挖了,将来没有粮食,你们吃什么?”
“他们不会挺那么久吧?实在不行,就到汉地去抢粮食呗。”
“怕是不像以前那样好抢了。四龙是以前抢得最凶的,见人杀人,见房烧房,一点儿后路也不留。当时我劝金龙别再做的那么绝,他还把我打了一顿。这回好了,他和三个儿子都被杀了。作孽太多,终究要受报应。”
米氏一家,一共有兄弟四人。虽然各自单立门户,但是还经常来往。除了金龙一家,以前米氏一家也算是黑水部有头有脸儿的一家。
自从家里的两个兄弟被木龙和土龙勾结高句丽大人杀了之后,米氏一家就衰落下来,再也难以跟金龙一家抗衡。
两个兄弟的死,让米达和米山认识到,争来争去的,最后谁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况且平常的时候,沃沮人就是一盘散沙,除非强敌入侵,才能暂时团结起来。
即使这样,也不是那些强敌的对手,抵抗一阵之后,就只好逃进山里,叫强敌找不到人。
这一招屡试不爽,所以,这回汉地人虽然杀了四龙和高句丽大人,他们倒也不太着急。大不了逃进山里去。
反正自己就是山里人,外来的人找不到人,时间一长,粮草不济,也就只好回去。
砰,门开了。米山的儿子米顿闯进来。
“父亲,不好了,咱家的东西都丢了。”
“慌慌张张的,好好说话,什么东西丢了?”
“晾干的黄薯藤、渔网、弓箭、锄头、粟米种子,都不见了。”
“谁偷的?家里面没人吗?”
“母亲和妹妹在家,但是都被绑了起来,东西都叫他们给抢走了。我从山上回来的时候遇到一帮人,他们想要抓我,幸亏我跑得快,钻进树林里面,他们才没抓着。”
“竟然还抓人?”
“是啊,我在山里偷偷看着,他们抓了十几个人。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打猎、打鱼的人。”
“他们是什么人?”
“就是那些汉地人,说高句丽人就是他们杀的。要想把人要回去,就到冯屯里大营去要人。”
“来这里的路上,遇到喜鹊岭的人,说他们那里也有不少东西被偷被抢,也有人被抓走了。”
“毛皮沟那里也被抢了,这几年攒下的皮毛,都被他们拿走,那里的黄薯藤也被抢走,种的不少粟米,也都被毁掉了。人还被抓走了五六个。”
“毛皮沟的人,大都是猎户,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他们,怎么也会被抓走呢?”
米达可就有些奇怪了。
“伯父,这些人都很厉害,跟以前来的汉地人不一样。他们似乎对咱们这里很熟悉。在树林里面潜伏,偷偷行动,防不胜防。”
“兄长,我家里东西都被抢走,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米山直拍桌案。
“唉,这就是一报还一报,以前我们总是到汉地去抢东西,这回他们到咱们这里来抢东西了。好在没象四龙那样,胡乱杀人,总算是给咱们留下了一点儿余地。”
“便是不杀人,东西都没有了,今后怎么办?”
“就把我家里的东西,先拿回去一些再说吧。”
米达话音刚落,嗖地一声,一只箭从窗户里射进来,钉在后窗框上,箭尾还在摇晃着。
一阵呐喊声,就见一群身穿盔甲的人冲了进来。
没等米达、米山、米顿几人反应过来,两个人掀开窗户,弓箭对准了屋里一家人。
“举起手来。”
米达哪里敢动,只好乖乖举起手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