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001 箭术(一)
- 2 第002 比斗
- 3 第003 赴宴
- 4 第004 意外(新书开张,求推荐票)
- 5 第005 驱逐
- 6 第006 神驹
- 7 第007 驭马
- 8 第008 豪夺(泣血求收藏!)
- 9 第009 争执
- 10 第010 惊变(第一更)
- 11 第011 转机(第二更)
- 12 第012 制皂
- 13 第013 东林
- 14 第014 抉择(求收藏!)
- 15 第015 筹钱
- 16 第016 竞价
- 17 第017 谋算
- 18 第018 密议(求收藏!)
- 19 第019 受邀(为新贵公子加2更!)
- 20 第020 转折(三更,求支持!)
- 21 第021 失算(第一更)
- 22 第022 受惩
- 23 第023 垂死
- 24 第024 悖议(求收藏!)
- 25 第025 训斥(求收藏!)
- 26 第026 定局
- 27 第027 进城
- 28 第028 波折
- 29 第029 登基(第二更!求收藏!求打赏!)
- 30 第030 廷推(求收藏!)
- 31 第031 酬功
- 32 第032 妥协
- 33 第033 厂卫(一)第二更送到!
- 34 第034 厂卫(二)
- 35 第035 粮饷(一)
- 36 第036 粮饷(二)(求收藏!)
- 37 第037 借虏平寇(一)
- 38 第038 忠义陈邦彦
- 39 第039 皇帝的小心思
- 40 第040 阮大铖(一)
- 41 第041 连环计(一)
- 42 第042 连环计(二)
- 43 第043 连环计(三)(求收藏!求推荐!)
- 44 第044 阎应元(一)
- 45 第043 阎应元(二)(求收藏!)
- 46 第044 阎应元(三)
- 47 第045 面圣
- 48 第046 亲军(一)(第二更,求收藏!)
- 49 第047 反击
- 50 第050 反击(二)
- 51 第051 练兵
- 52 第052 收贤才
- 53 第053 风波再起
- 54 第054 诡异的政局
- 55 第055 东林的反击
- 56 第056 左良玉
- 57 第057 回眸一笑
- 58 第058 和稀泥
- 59 第059 索饷(一)
- 60 第060 索饷(二)
- 61 第061 索饷(三)
- 62 第062 偶遇
- 63 第063 大展手脚
- 64 第064 东林分裂
- 65 第065 购置军火
- 66 第066 华人雇佣兵
- 67 第067 郑森
- 68 第068 国姓爷的诞生
- 69 第069 交易(一)
- 70 第070 交易(二)(第一更)
- 71 第071 交易(三)(第二更!)
- 72 第072 交易(终)(第一更!)
- 73 第073 营制(一)(第二更!)
- 74 第074 营制(二)
- 75 第075 观操(一)
- 76 第076 成军,亮剑!
- 77 第077 清算国贼
- 78 第078 阴谋形成
- 79 第079 真假太子(一)
- 80 第080 真假太子(二)
- 81 第081 毒计
- 82 第082 抓捕
- 83 第083 审讯(上)
- 84 第084 审讯(下)
- 85 第085 应对
- 86 第086 大清洗(一)
- 87 第087 大清洗(二)
- 88 第088 伐左良玉(一)
- 89 第089 伐左良玉(二)修正版。
- 90 第090 伐左良玉(三)
- 91 第091 御驾亲征
- 92 第092 九江之战
- 93 第093 九江血战(二)
- 94 第094 追杀(一)
- 95 第095 冲杀
- 96 第096 解围
- 97 第097 迎驾
- 98 第098 援驰
- 99 第099 枭雄迟暮
- 100 第100 水战
- 101 第101 水战(二)
- 102 第102 炮战
- 103 上架感言
- 104 第103 暴毙
- 105 第014 决战(一)(第二更!)
- 106 第105 决战(二)(第三更!)
- 107 第106 决战(三)(第一更)
- 108 第107 决战(四)(第二更)
- 109 第108 决战(五)
- 110 第109 决战(终)
- 111 第109 大胜
- 112 第110 献俘收编
- 113 第111 缴获
- 114 第112 处置降卒
- 115 第113 谋划削藩
- 116 第114 南京的士民沸腾了
- 117 第115 侯、黄的最终结局(一)
- 118 第116 侯、黄的最终结局(二)
- 119 第117 侯、黄的最终结局(终)
- 120 第118 锄奸行动(一)
- 121 第119 诛罚三镇
- 122 第120 诛罚三镇(二)
- 123 第121 大整编
- 124 第122 军工坊
- 125 第123 制火器(第二更!)
- 126 第124 军制改革(一)
- 127 第125 军制改革(二)
- 128 第126 军制改革(三)
- 129 第127 辜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11 转机(第二更)
第011 转机(第二更)
(第二更送到,新年临近,忙里偷闲写书,大家有推荐票,打赏不要吝啬哈)
还有崇祯的第五子,也就是民间所称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其被李闯放走后,一直隐姓埋名,以教书为生,就这么一直躲到康熙四十七年,最后仍不免被满清抓住,清康熙帝以“虽无造反之实,但未必没有造反之心”为由,将其凌迟处死,其六个子女一个孙儿俱被斩首,已经到了康熙四十七年了,建奴仍旧不放过一个毫无威胁的残明皇室,其心之狠辣残忍,竟至于斯!
如今魂穿成了朱明皇族的直系血亲,天子的堂弟,这么敏感的身份,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肯定会因此而成为满清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是第一批要被擒拿和斩首的对象。
而且她目前的处境也很不理想,方才还因为赤褐马的原因和刘择清的部下结了仇,指不定哪天就被暗算了。
如今崇祯殉国,子嗣不存,大位空悬。看样子有不少清正大臣肯拥戴他,朱由桦觉得正是千载难逢之机,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主动出击,争取一下帝位,为未来求得一线生机,毕竟皇帝的权位再怎么被侵蚀也远比亲王大得多,拥有的政治和军事资源也远非一个亲王可比,保命的手段自然更多了。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朱由桦便又镇定下来,历史上的老福王与东林党人结下了很大的仇怨,至今也没有结算清楚,现在江南一带,遍布了东林党人的势力。伦序,他虽然是第一继承人,但想顺利登上大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眼前的路振飞——一个和他一样势孤力单的文臣,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斗得过东林党的主,看来还得再想想办法啊。
想到这里,朱由桦振了振衣袖,不动声色的道:“建储事涉国本,自有诸公集议选出,本藩是亲王,瓜田李下,也不便多问,免得被人弹劾心怀不轨。”
听福王的口气,对帝位竟然不怎么热衷,倒是有些出乎路振飞的预料,不过他本就不希图拥立之功,不然何必舍近求远?
只是本着作为臣子的职责,想为大明的的复兴和延续尽点心意罢了,福王伦序当立,是正统所在,他自然要积极拥护,也希望能借此稳定一下南边纷乱的朝纲。
见福王不愿多说什么,他自己也觉得此行太过鲁莽仓促,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仅靠他一人之力是不能促成福王继位的,他叹了口气,抚须说道:“王爷能时刻谨遵朝廷宗律,不逾越体制,足可谓诸王楷模,不过如今是非常之时,为前途计,臣私以为王爷还是需要多关心一下时政的,既然王爷不愿废舌,就请到臣为王爷准备好的驿馆中静以待变吧,淮安城的镇兵这阵子军纪不大好,王爷移驾驿馆的话,臣也好随时保护,以免出现意外。”
“好,那就多谢路先生的美意了。”朱由桦没有再拒绝,爽快的应承了下来。
等路振飞把福王一行人妥善安置后,自己回到房中,思虑良久后,心中颇为担忧,当此之时,储位不能再争了,以血统纲常伦,福王继位名正言顺,同城中潞王的血统太远,完全没有继位的资格。
不想被有心人利用,就得早定大位,想到这里,路振飞决定再尽尽人事,给南都守备,兵部尚书史可法写一封谏信,他磨墨铺纸,提笔写道:
“书寄史公钧鉴:自京师失守以来,凶报频传,前日先帝殉国之讯已被证实,如今三位皇子下落不知。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诸臣意见不一,以致帝位归属至今未定。
学生以为,福藩论序当立,公是南都首臣,执掌国政,祖制在心,宜顺天应命,早定社稷主,以安天下之心……”
写完书信后,立即传令家仆将其收好,快马入南都,投给史府。
看着家仆揣着书信牵马驰出院门,路振飞忧色不减:值此国难之际,南都的那些东林诸君子总该以国事为重,抛却门户之见了吧?
就在路振飞忐忑担忧之际,朱由桦也在驿馆内悄悄谋划着大事,他不是优柔寡断之人,确立了目标后就会立即行动,这时候,穿越者预知历史的福利外加前世丰富的社会经验就派上了大用场了,他命贴身内侍取来了一个做工精美的红木小箱子。
然后将箱子打开,里面有一份黄绫卷轴、一本金丝穿线的牒书、一个楠木小盒子,还有十几颗名贵东珠及珍珠玛瑙,外加一块绝品和田玉。
朱由桦首先拿出了黄绫卷轴,打开一看,原来是封其为亲王的“册书”。朱由桦的封号是“福王”,取其福寿安康,一世富贵之意,其中包含了万历老皇帝对儿子的舔犊缱绻之情。
放下册书后他又拿起牒书,这牒书是他的身份证明——皇室玉牒,也就是朱明皇室的谱册。玉牒起自唐朝,从宋开始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不过袁宇手中的这个只是记录了福王一系的简易版,只有宗人府记录了全国宗室藩王世系的传袭情况。
等打开楠木小盒子后,朱由桦眼前一亮,盒子内装了一方黄灿灿的金印,印台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兽,仔细一看却是龙首龟身,印面有两寸见方的样子,阳刻篆书“福王之宝”四个大字。这是亲王特权的象征。
将这些象征身份的器物重新整理好后,朱由桦从里面取出了名贵至极的和田玉,并连夜写了一封密函,嘱咐亲信手下,选三十精骑,务必将此信送到凤阳守备太监,原福王府总管太监卢九德手上,随密函一起的还有那块和田玉。太监生理残缺,大多喜好黄白之物,或有收集癖,保险起见,朱由桦决定以名玉作为敲门砖。
卢九德算是当时唯一一个既有兵权又忠于福王一系的实权派人物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合作对象,只要他肯出面,事情就会大有转机。
还有崇祯的第五子,也就是民间所称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其被李闯放走后,一直隐姓埋名,以教书为生,就这么一直躲到康熙四十七年,最后仍不免被满清抓住,清康熙帝以“虽无造反之实,但未必没有造反之心”为由,将其凌迟处死,其六个子女一个孙儿俱被斩首,已经到了康熙四十七年了,建奴仍旧不放过一个毫无威胁的残明皇室,其心之狠辣残忍,竟至于斯!
如今魂穿成了朱明皇族的直系血亲,天子的堂弟,这么敏感的身份,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肯定会因此而成为满清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是第一批要被擒拿和斩首的对象。
而且她目前的处境也很不理想,方才还因为赤褐马的原因和刘择清的部下结了仇,指不定哪天就被暗算了。
如今崇祯殉国,子嗣不存,大位空悬。看样子有不少清正大臣肯拥戴他,朱由桦觉得正是千载难逢之机,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主动出击,争取一下帝位,为未来求得一线生机,毕竟皇帝的权位再怎么被侵蚀也远比亲王大得多,拥有的政治和军事资源也远非一个亲王可比,保命的手段自然更多了。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朱由桦便又镇定下来,历史上的老福王与东林党人结下了很大的仇怨,至今也没有结算清楚,现在江南一带,遍布了东林党人的势力。伦序,他虽然是第一继承人,但想顺利登上大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眼前的路振飞——一个和他一样势孤力单的文臣,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斗得过东林党的主,看来还得再想想办法啊。
想到这里,朱由桦振了振衣袖,不动声色的道:“建储事涉国本,自有诸公集议选出,本藩是亲王,瓜田李下,也不便多问,免得被人弹劾心怀不轨。”
听福王的口气,对帝位竟然不怎么热衷,倒是有些出乎路振飞的预料,不过他本就不希图拥立之功,不然何必舍近求远?
只是本着作为臣子的职责,想为大明的的复兴和延续尽点心意罢了,福王伦序当立,是正统所在,他自然要积极拥护,也希望能借此稳定一下南边纷乱的朝纲。
见福王不愿多说什么,他自己也觉得此行太过鲁莽仓促,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仅靠他一人之力是不能促成福王继位的,他叹了口气,抚须说道:“王爷能时刻谨遵朝廷宗律,不逾越体制,足可谓诸王楷模,不过如今是非常之时,为前途计,臣私以为王爷还是需要多关心一下时政的,既然王爷不愿废舌,就请到臣为王爷准备好的驿馆中静以待变吧,淮安城的镇兵这阵子军纪不大好,王爷移驾驿馆的话,臣也好随时保护,以免出现意外。”
“好,那就多谢路先生的美意了。”朱由桦没有再拒绝,爽快的应承了下来。
等路振飞把福王一行人妥善安置后,自己回到房中,思虑良久后,心中颇为担忧,当此之时,储位不能再争了,以血统纲常伦,福王继位名正言顺,同城中潞王的血统太远,完全没有继位的资格。
不想被有心人利用,就得早定大位,想到这里,路振飞决定再尽尽人事,给南都守备,兵部尚书史可法写一封谏信,他磨墨铺纸,提笔写道:
“书寄史公钧鉴:自京师失守以来,凶报频传,前日先帝殉国之讯已被证实,如今三位皇子下落不知。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诸臣意见不一,以致帝位归属至今未定。
学生以为,福藩论序当立,公是南都首臣,执掌国政,祖制在心,宜顺天应命,早定社稷主,以安天下之心……”
写完书信后,立即传令家仆将其收好,快马入南都,投给史府。
看着家仆揣着书信牵马驰出院门,路振飞忧色不减:值此国难之际,南都的那些东林诸君子总该以国事为重,抛却门户之见了吧?
就在路振飞忐忑担忧之际,朱由桦也在驿馆内悄悄谋划着大事,他不是优柔寡断之人,确立了目标后就会立即行动,这时候,穿越者预知历史的福利外加前世丰富的社会经验就派上了大用场了,他命贴身内侍取来了一个做工精美的红木小箱子。
然后将箱子打开,里面有一份黄绫卷轴、一本金丝穿线的牒书、一个楠木小盒子,还有十几颗名贵东珠及珍珠玛瑙,外加一块绝品和田玉。
朱由桦首先拿出了黄绫卷轴,打开一看,原来是封其为亲王的“册书”。朱由桦的封号是“福王”,取其福寿安康,一世富贵之意,其中包含了万历老皇帝对儿子的舔犊缱绻之情。
放下册书后他又拿起牒书,这牒书是他的身份证明——皇室玉牒,也就是朱明皇室的谱册。玉牒起自唐朝,从宋开始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不过袁宇手中的这个只是记录了福王一系的简易版,只有宗人府记录了全国宗室藩王世系的传袭情况。
等打开楠木小盒子后,朱由桦眼前一亮,盒子内装了一方黄灿灿的金印,印台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兽,仔细一看却是龙首龟身,印面有两寸见方的样子,阳刻篆书“福王之宝”四个大字。这是亲王特权的象征。
将这些象征身份的器物重新整理好后,朱由桦从里面取出了名贵至极的和田玉,并连夜写了一封密函,嘱咐亲信手下,选三十精骑,务必将此信送到凤阳守备太监,原福王府总管太监卢九德手上,随密函一起的还有那块和田玉。太监生理残缺,大多喜好黄白之物,或有收集癖,保险起见,朱由桦决定以名玉作为敲门砖。
卢九德算是当时唯一一个既有兵权又忠于福王一系的实权派人物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合作对象,只要他肯出面,事情就会大有转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