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 第014 抉择(求收藏!)
- 15 第015 筹钱
- 16 第016 竞价
- 17 第017 谋算
- 18 第018 密议(求收藏!)
- 19 第019 受邀(为新贵公子加2更!)
- 20 第020 转折(三更,求支持!)
- 21 第021 失算(第一更)
- 22 第022 受惩
- 23 第023 垂死
- 24 第024 悖议(求收藏!)
- 25 第025 训斥(求收藏!)
- 26 第026 定局
- 27 第027 进城
- 28 第028 波折
- 29 第029 登基(第二更!求收藏!求打赏!)
- 30 第030 廷推(求收藏!)
- 31 第031 酬功
- 32 第032 妥协
- 33 第033 厂卫(一)第二更送到!
- 34 第034 厂卫(二)
- 35 第035 粮饷(一)
- 36 第036 粮饷(二)(求收藏!)
- 37 第037 借虏平寇(一)
- 38 第038 忠义陈邦彦
- 39 第039 皇帝的小心思
- 40 第040 阮大铖(一)
- 41 第041 连环计(一)
- 42 第042 连环计(二)
- 43 第043 连环计(三)(求收藏!求推荐!)
- 44 第044 阎应元(一)
- 45 第043 阎应元(二)(求收藏!)
- 46 第044 阎应元(三)
- 47 第045 面圣
- 48 第046 亲军(一)(第二更,求收藏!)
- 49 第047 反击
- 50 第050 反击(二)
- 51 第051 练兵
- 52 第052 收贤才
- 53 第053 风波再起
- 54 第054 诡异的政局
- 55 第055 东林的反击
- 56 第056 左良玉
- 57 第057 回眸一笑
- 58 第058 和稀泥
- 59 第059 索饷(一)
- 60 第060 索饷(二)
- 61 第061 索饷(三)
- 62 第062 偶遇
- 63 第063 大展手脚
- 64 第064 东林分裂
- 65 第065 购置军火
- 66 第066 华人雇佣兵
- 67 第067 郑森
- 68 第068 国姓爷的诞生
- 69 第069 交易(一)
- 70 第070 交易(二)(第一更)
- 71 第071 交易(三)(第二更!)
- 72 第072 交易(终)(第一更!)
- 73 第073 营制(一)(第二更!)
- 74 第074 营制(二)
- 75 第075 观操(一)
- 76 第076 成军,亮剑!
- 77 第077 清算国贼
- 78 第078 阴谋形成
- 79 第079 真假太子(一)
- 80 第080 真假太子(二)
- 81 第081 毒计
- 82 第082 抓捕
- 83 第083 审讯(上)
- 84 第084 审讯(下)
- 85 第085 应对
- 86 第086 大清洗(一)
- 87 第087 大清洗(二)
- 88 第088 伐左良玉(一)
- 89 第089 伐左良玉(二)修正版。
- 90 第090 伐左良玉(三)
- 91 第091 御驾亲征
- 92 第092 九江之战
- 93 第093 九江血战(二)
- 94 第094 追杀(一)
- 95 第095 冲杀
- 96 第096 解围
- 97 第097 迎驾
- 98 第098 援驰
- 99 第099 枭雄迟暮
- 100 第100 水战
- 101 第101 水战(二)
- 102 第102 炮战
- 103 上架感言
- 104 第103 暴毙
- 105 第014 决战(一)(第二更!)
- 106 第105 决战(二)(第三更!)
- 107 第106 决战(三)(第一更)
- 108 第107 决战(四)(第二更)
- 109 第108 决战(五)
- 110 第109 决战(终)
- 111 第109 大胜
- 112 第110 献俘收编
- 113 第111 缴获
- 114 第112 处置降卒
- 115 第113 谋划削藩
- 116 第114 南京的士民沸腾了
- 117 第115 侯、黄的最终结局(一)
- 118 第116 侯、黄的最终结局(二)
- 119 第117 侯、黄的最终结局(终)
- 120 第118 锄奸行动(一)
- 121 第119 诛罚三镇
- 122 第120 诛罚三镇(二)
- 123 第121 大整编
- 124 第122 军工坊
- 125 第123 制火器(第二更!)
- 126 第124 军制改革(一)
- 127 第125 军制改革(二)
- 128 第126 军制改革(三)
- 129 第127 辜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24 悖议(求收藏!)
第024 悖议(求收藏!)
“史道邻?……对,只有去见史道邻!”一旁原本神情萎靡的钱谦益,在听到史可法的名号后,蓦地眼睛圆睁,挣扎着试图坐正身子。
黄宗羲连忙走过去,扶住他,疑惑地问:“去见史大司马?”
“嗯,快去,再晚就迟了!”钱谦益一激动,牵动了伤势,又不停地咳嗽了起来。
黄宗羲望了望年过花甲委顿不堪的钱谦益,又看了看顾杲、侯方域,最终咬了咬牙,道:“学生知晓了,学生即刻就去,向史公泣血直陈,不使马、刘之辈奸谋得逞!牧老有病在身,就请在家好好将养,静等音讯吧!”
“嗯,我们也去!”
顾杲、侯方域彼此换了一个眼神,也都纷纷请缨。
“好,那咱们就一起去见史公!”
三人约定完毕,遣下人去常熟通知河东君柳氏来金陵照顾钱谦益,并安排好仆人侍奉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位于洪武门东侧的兵部衙门外。
到了门首处,众人径自上前要求通传。门公见他们只是青襟士子,并无官品,便一口回绝,不让进。
直到侯方域亮出身份,告诉门公其乃户部尚书侯询之子,并塞了一两散银后,门公方才放行。
众人被家仆引到花厅等候,等了良久,没等到史可法,却等来了史可法的亲信幕僚,同样是复社中人的陈贞慧。
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陈于廷,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四公子”。
社中好友相见,自是一番寒暄。
寒暄时,陈贞慧请告诉众人史公暂时军务缠身,等了却公事后,便给他们通报,让众人暂且再等等。言语中甚是歉意。
黄宗羲、侯方域等人互相望了望,知道对方所说的确是实情,也不为难,于是一齐拱手称谢说:“如此,我等便再等等吧!”
说完,众人便再次落座。
落座之后,侯方域开门见山的道:“其实,我等此来非为别的,只是想探询一事,马瑶草勾联江北四镇,强行拥立福藩,大司马可已知道?”
“这个——”
陈贞慧闻言收起客套的笑容,迟疑了一下,点点头:“史公已知道了。”
“那么,史公打算如何对付这个奸贼?”黄宗羲咬牙切齿地插了进来。
陈贞慧瞧了黄宗羲一眼,对于黄宗羲这种过分激烈的言辞,似乎有点意外,也有点不安。
他摇摇头,含糊地说:“如何处置,这个,小弟却未曾得知。”
“不知?社兄是史公亲信幕僚,参赞军务,怎么会……”侯方域说到这,突觉得话有些不妥,说了大半句后硬生生停了下来,脸也憋得通红。
“我看定生兄分明是不肯说!”黄宗羲又一次插进来,停了停,他突然提高声音,怒冲冲地质问:“定生兄可是以为我等人轻位卑,不足以与谋此事?”
陈贞慧脸孔一红,显然有点着恼,但他还是忍住了,不急不燥地解释道:“太冲言重了,为兄岂敢藐视太冲?非是为兄故意隐瞒,为兄也是在接到马瑶草与四镇的联名公启送呈史公时,才得知此事。至于史公如何处置,确非为兄所能与闻的,若说人轻位卑,为兄不过一介清客,才真的是人轻位卑啊!”
顾杲在旁边瞧着,知道再让黄宗羲说下去,只会把场面彻底弄僵,于是连忙打着圆场说:“陈兄,马瑶草出尔反尔,轻毁成议,此事非同小可,实关大明社稷之安危!
是以太冲兄如此焦虑。我等今日唐突造访,实欲向史大人奉陈所见,非有他想,还望陈兄见谅!”
黄宗羲此刻也意识到自己确实莽撞了,起身郑重的躬身一礼,以示歉意。
陈贞慧多少有些气量的,见状也不再生暗气了,他点点头,叹了一口气:“不瞒列位说,马瑶草此番突然变卦,事先全无征兆,显然是早有预谋。史公得知此事,也觉得十分棘手。
从昨晚亥时,直到今日申时,一直在和户部高公、礼部张公、兵部吕公等人商议,至今未有结果……”
“此时此刻,史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莫非打算把江南拱手让给那福藩不成!”黄宗羲恨声道。
“是呀,福藩与我东林有世仇,说什么也不能让他来南京继位啊!”侯方域也是紧皱着眉头道。
陈贞慧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花厅外的过道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人大步跨了进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被来人吸引住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史可法。
大约是操劳过度的缘故,这会儿史可法神情有些萎顿,本来就黑瘦的脸看上去更加瘦小了,只是一双眼睛却仍旧囧囧放光。
好不容易等到正主儿了,侯方域等人忙躬身致礼。
史可法挥了挥手,示意不必拘礼,然后径直走到了主位上坐下,并招呼侯方域、顾杲等人也都坐下。
待众人落座,仆人奉上新茶后,性子急切的黄宗羲已经忍不住开口问道:“学生闻得马瑶草背信弃义,竞联络四镇,意欲以武力拥戴福藩,不知大人将如何处置?”
史可法起初还听的十分留神,待明白众人来意后,脸色便冷淡下来。
他含糊其辞地说道:“这个,嗯,也谈不上背信弃义吧。既有异议,大家商量着办就是了。”
“怎么不是背信弃义!”
自己等人坐等良久,没想到最后却等到史可法如此敷衍的桦,黄宗羲顿时感觉自己的的自尊心受到了轻侮,于是直冲冲的说:“几日前大人与他定策立桂,此事已是人人皆知。如今忽然变卦,竟勾结藩镇,欲改立福藩,分明是图谋不轨。若让此獠奸计得逞,大人威严何在!大明纲纪何在!”
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出来,一时间到让史可法无言以对。他犹豫着,迟疑了一下,说:“福藩原本也在选内,伦序,数他最亲最长,果真立他也无不可……”
这话一出口,不止黄宗羲,连顾杲、侯方域也都顿时大惊失色:“啊!大人竟要屈从那马士英,改立福藩么?”
史可法挥挥手,显得有点烦躁:“立君定基涉及国本,干系重大,不可草率,更不可意气用事,一切都需从长计议!”
说着,他转身想走。
就在这时,侯方域突然一个箭步,窜到了史可法身前,急声道:“大人留步,且听学生一言!”
史可法面露不悦之色,不过还是停住了脚步:“朝宗还有何话要说?”
侯方域顶着史可法的威严,极力争辩道:“北都沦陷,先皇殉国,社稷安危,全赖南都君子合力维持,马士英奸佞小人,妄改成议,意图携拥立首功窃据国柄,若让其奸谋得逞,社稷危矣!望大人三思!”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顾杲也趁势加入进来,鼓动道:“大人为南都首臣,公忠体国,德高勋重,向为江南臣民敬服,故深为奸逆所忌,
大人日前刚斥福藩,今若勉强再立之,便受之以把柄,来日朝堂之上,必成攻讦之口实。学生深为大人危之!大人胸怀坦荡,纵不惧奸邪,亦不顾黎民百姓,不顾江山社稷之安危么!”
史可法闻言呆立当场,心中禁不住有些动摇,半晌后方叹了口气,道:“诸位所言,似有道理,学生,哎……”
“大人如此踌躇为难,莫非忌惮那江北四镇的十万大军么?”
侯方域见史可法沉默不言,自以为料中,他自信一笑,道:“江北四镇兵力固强,武昌左镇也非等闲!幸其为人还算忠义,贤良恭谨,家父昔日又有恩于他,今日有难,必不会见死不救!只要大人授命,学生愿代父西赴武昌,征左镇之兵东下,到时看那四镇还敢猖狂否!”
“此计大善!”
黄宗羲抚掌赞道:“左镇素与我东林交好,有其八十万兵马在,定能破江北四镇,又何惧刘孔昭、马士英之流!”
黄宗羲连忙走过去,扶住他,疑惑地问:“去见史大司马?”
“嗯,快去,再晚就迟了!”钱谦益一激动,牵动了伤势,又不停地咳嗽了起来。
黄宗羲望了望年过花甲委顿不堪的钱谦益,又看了看顾杲、侯方域,最终咬了咬牙,道:“学生知晓了,学生即刻就去,向史公泣血直陈,不使马、刘之辈奸谋得逞!牧老有病在身,就请在家好好将养,静等音讯吧!”
“嗯,我们也去!”
顾杲、侯方域彼此换了一个眼神,也都纷纷请缨。
“好,那咱们就一起去见史公!”
三人约定完毕,遣下人去常熟通知河东君柳氏来金陵照顾钱谦益,并安排好仆人侍奉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位于洪武门东侧的兵部衙门外。
到了门首处,众人径自上前要求通传。门公见他们只是青襟士子,并无官品,便一口回绝,不让进。
直到侯方域亮出身份,告诉门公其乃户部尚书侯询之子,并塞了一两散银后,门公方才放行。
众人被家仆引到花厅等候,等了良久,没等到史可法,却等来了史可法的亲信幕僚,同样是复社中人的陈贞慧。
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陈于廷,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四公子”。
社中好友相见,自是一番寒暄。
寒暄时,陈贞慧请告诉众人史公暂时军务缠身,等了却公事后,便给他们通报,让众人暂且再等等。言语中甚是歉意。
黄宗羲、侯方域等人互相望了望,知道对方所说的确是实情,也不为难,于是一齐拱手称谢说:“如此,我等便再等等吧!”
说完,众人便再次落座。
落座之后,侯方域开门见山的道:“其实,我等此来非为别的,只是想探询一事,马瑶草勾联江北四镇,强行拥立福藩,大司马可已知道?”
“这个——”
陈贞慧闻言收起客套的笑容,迟疑了一下,点点头:“史公已知道了。”
“那么,史公打算如何对付这个奸贼?”黄宗羲咬牙切齿地插了进来。
陈贞慧瞧了黄宗羲一眼,对于黄宗羲这种过分激烈的言辞,似乎有点意外,也有点不安。
他摇摇头,含糊地说:“如何处置,这个,小弟却未曾得知。”
“不知?社兄是史公亲信幕僚,参赞军务,怎么会……”侯方域说到这,突觉得话有些不妥,说了大半句后硬生生停了下来,脸也憋得通红。
“我看定生兄分明是不肯说!”黄宗羲又一次插进来,停了停,他突然提高声音,怒冲冲地质问:“定生兄可是以为我等人轻位卑,不足以与谋此事?”
陈贞慧脸孔一红,显然有点着恼,但他还是忍住了,不急不燥地解释道:“太冲言重了,为兄岂敢藐视太冲?非是为兄故意隐瞒,为兄也是在接到马瑶草与四镇的联名公启送呈史公时,才得知此事。至于史公如何处置,确非为兄所能与闻的,若说人轻位卑,为兄不过一介清客,才真的是人轻位卑啊!”
顾杲在旁边瞧着,知道再让黄宗羲说下去,只会把场面彻底弄僵,于是连忙打着圆场说:“陈兄,马瑶草出尔反尔,轻毁成议,此事非同小可,实关大明社稷之安危!
是以太冲兄如此焦虑。我等今日唐突造访,实欲向史大人奉陈所见,非有他想,还望陈兄见谅!”
黄宗羲此刻也意识到自己确实莽撞了,起身郑重的躬身一礼,以示歉意。
陈贞慧多少有些气量的,见状也不再生暗气了,他点点头,叹了一口气:“不瞒列位说,马瑶草此番突然变卦,事先全无征兆,显然是早有预谋。史公得知此事,也觉得十分棘手。
从昨晚亥时,直到今日申时,一直在和户部高公、礼部张公、兵部吕公等人商议,至今未有结果……”
“此时此刻,史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莫非打算把江南拱手让给那福藩不成!”黄宗羲恨声道。
“是呀,福藩与我东林有世仇,说什么也不能让他来南京继位啊!”侯方域也是紧皱着眉头道。
陈贞慧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花厅外的过道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人大步跨了进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被来人吸引住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史可法。
大约是操劳过度的缘故,这会儿史可法神情有些萎顿,本来就黑瘦的脸看上去更加瘦小了,只是一双眼睛却仍旧囧囧放光。
好不容易等到正主儿了,侯方域等人忙躬身致礼。
史可法挥了挥手,示意不必拘礼,然后径直走到了主位上坐下,并招呼侯方域、顾杲等人也都坐下。
待众人落座,仆人奉上新茶后,性子急切的黄宗羲已经忍不住开口问道:“学生闻得马瑶草背信弃义,竞联络四镇,意欲以武力拥戴福藩,不知大人将如何处置?”
史可法起初还听的十分留神,待明白众人来意后,脸色便冷淡下来。
他含糊其辞地说道:“这个,嗯,也谈不上背信弃义吧。既有异议,大家商量着办就是了。”
“怎么不是背信弃义!”
自己等人坐等良久,没想到最后却等到史可法如此敷衍的桦,黄宗羲顿时感觉自己的的自尊心受到了轻侮,于是直冲冲的说:“几日前大人与他定策立桂,此事已是人人皆知。如今忽然变卦,竟勾结藩镇,欲改立福藩,分明是图谋不轨。若让此獠奸计得逞,大人威严何在!大明纲纪何在!”
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出来,一时间到让史可法无言以对。他犹豫着,迟疑了一下,说:“福藩原本也在选内,伦序,数他最亲最长,果真立他也无不可……”
这话一出口,不止黄宗羲,连顾杲、侯方域也都顿时大惊失色:“啊!大人竟要屈从那马士英,改立福藩么?”
史可法挥挥手,显得有点烦躁:“立君定基涉及国本,干系重大,不可草率,更不可意气用事,一切都需从长计议!”
说着,他转身想走。
就在这时,侯方域突然一个箭步,窜到了史可法身前,急声道:“大人留步,且听学生一言!”
史可法面露不悦之色,不过还是停住了脚步:“朝宗还有何话要说?”
侯方域顶着史可法的威严,极力争辩道:“北都沦陷,先皇殉国,社稷安危,全赖南都君子合力维持,马士英奸佞小人,妄改成议,意图携拥立首功窃据国柄,若让其奸谋得逞,社稷危矣!望大人三思!”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顾杲也趁势加入进来,鼓动道:“大人为南都首臣,公忠体国,德高勋重,向为江南臣民敬服,故深为奸逆所忌,
大人日前刚斥福藩,今若勉强再立之,便受之以把柄,来日朝堂之上,必成攻讦之口实。学生深为大人危之!大人胸怀坦荡,纵不惧奸邪,亦不顾黎民百姓,不顾江山社稷之安危么!”
史可法闻言呆立当场,心中禁不住有些动摇,半晌后方叹了口气,道:“诸位所言,似有道理,学生,哎……”
“大人如此踌躇为难,莫非忌惮那江北四镇的十万大军么?”
侯方域见史可法沉默不言,自以为料中,他自信一笑,道:“江北四镇兵力固强,武昌左镇也非等闲!幸其为人还算忠义,贤良恭谨,家父昔日又有恩于他,今日有难,必不会见死不救!只要大人授命,学生愿代父西赴武昌,征左镇之兵东下,到时看那四镇还敢猖狂否!”
“此计大善!”
黄宗羲抚掌赞道:“左镇素与我东林交好,有其八十万兵马在,定能破江北四镇,又何惧刘孔昭、马士英之流!”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