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 第036 粮饷(二)(求收藏!)
- 37 第037 借虏平寇(一)
- 38 第038 忠义陈邦彦
- 39 第039 皇帝的小心思
- 40 第040 阮大铖(一)
- 41 第041 连环计(一)
- 42 第042 连环计(二)
- 43 第043 连环计(三)(求收藏!求推荐!)
- 44 第044 阎应元(一)
- 45 第043 阎应元(二)(求收藏!)
- 46 第044 阎应元(三)
- 47 第045 面圣
- 48 第046 亲军(一)(第二更,求收藏!)
- 49 第047 反击
- 50 第050 反击(二)
- 51 第051 练兵
- 52 第052 收贤才
- 53 第053 风波再起
- 54 第054 诡异的政局
- 55 第055 东林的反击
- 56 第056 左良玉
- 57 第057 回眸一笑
- 58 第058 和稀泥
- 59 第059 索饷(一)
- 60 第060 索饷(二)
- 61 第061 索饷(三)
- 62 第062 偶遇
- 63 第063 大展手脚
- 64 第064 东林分裂
- 65 第065 购置军火
- 66 第066 华人雇佣兵
- 67 第067 郑森
- 68 第068 国姓爷的诞生
- 69 第069 交易(一)
- 70 第070 交易(二)(第一更)
- 71 第071 交易(三)(第二更!)
- 72 第072 交易(终)(第一更!)
- 73 第073 营制(一)(第二更!)
- 74 第074 营制(二)
- 75 第075 观操(一)
- 76 第076 成军,亮剑!
- 77 第077 清算国贼
- 78 第078 阴谋形成
- 79 第079 真假太子(一)
- 80 第080 真假太子(二)
- 81 第081 毒计
- 82 第082 抓捕
- 83 第083 审讯(上)
- 84 第084 审讯(下)
- 85 第085 应对
- 86 第086 大清洗(一)
- 87 第087 大清洗(二)
- 88 第088 伐左良玉(一)
- 89 第089 伐左良玉(二)修正版。
- 90 第090 伐左良玉(三)
- 91 第091 御驾亲征
- 92 第092 九江之战
- 93 第093 九江血战(二)
- 94 第094 追杀(一)
- 95 第095 冲杀
- 96 第096 解围
- 97 第097 迎驾
- 98 第098 援驰
- 99 第099 枭雄迟暮
- 100 第100 水战
- 101 第101 水战(二)
- 102 第102 炮战
- 103 上架感言
- 104 第103 暴毙
- 105 第014 决战(一)(第二更!)
- 106 第105 决战(二)(第三更!)
- 107 第106 决战(三)(第一更)
- 108 第107 决战(四)(第二更)
- 109 第108 决战(五)
- 110 第109 决战(终)
- 111 第109 大胜
- 112 第110 献俘收编
- 113 第111 缴获
- 114 第112 处置降卒
- 115 第113 谋划削藩
- 116 第114 南京的士民沸腾了
- 117 第115 侯、黄的最终结局(一)
- 118 第116 侯、黄的最终结局(二)
- 119 第117 侯、黄的最终结局(终)
- 120 第118 锄奸行动(一)
- 121 第119 诛罚三镇
- 122 第120 诛罚三镇(二)
- 123 第121 大整编
- 124 第122 军工坊
- 125 第123 制火器(第二更!)
- 126 第124 军制改革(一)
- 127 第125 军制改革(二)
- 128 第126 军制改革(三)
- 129 第127 辜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44 阎应元(三)
第044 阎应元(三)
PS:鉴于王斗之名重复了明末小兵男主角的名字,所以剑客临时将王斗的龙套改成了王岳。另外,继续求推荐求收藏!
“如今国家多难,阎某看你也算一条好汉,不忍害了你性命,你何不投身军中,杀敌报国,做出一番大事?”
压下了王岳的桀骜之气后,阎应元的语气终于柔和了许多。
王岳本以为必死,没想到那阎应元话锋突转,竟肯饶了他一条性命,绝境中突然出现了一丝生机,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蝼蚁尚且偷生,王岳自然也不例外,此刻的他只是个阶下之囚,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本可以用来谈判,生死都在阎应元的一念之间
,但要让他立刻拉下面子,叩头谢恩自问也做不到。
“我就是崇明卫水师营军户出身,受不了百户欺压这才落草为寇,这年头,官军残害起百姓来,比山贼水寇更为凶狠。”王岳喃喃说道。
“大明军中,却有败类,但阎某部下乡勇,绝无害民之事。”说到这里,阎应元循循善诱道:“你若肯归降官府,阎某定请示大令,保你一个出身,光宗耀祖不说,还能洗却半世的贼名,岂不美哉?”
“阎……阎大人愿意收留……收留我王岳吗?”王岳说着,声音竟有些发颤。
“只要你肯真心归降,阎某定不会薄待于你。”阎应元一字一句的说着,言语中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信服力。
扑通!
王岳跪倒下来,纳头便拜:“小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跟随大人左右,誓死报效!”
阎应元抢步上前,扶起王岳,亲自给他解了绑,道:“你既愿投效,大家便是兄弟了。”
成功将其招降后,阎应元让亲兵给王岳寻了个座位,招降的诚意可谓十足。王岳也是前倨后恭,一脸的受宠若惊之色。
再接下来的交谈中,阎应元和王岳大致讲了一下江**匪之患的问题,并真诚透露出他希望江阴再无水匪之患的愿望,只是因为顾三麻子还在,这个愿望怕是很难实现的,字里行间,暗示着官贼不两立。
王岳听到这里已经明白,阎大人是想让他纳个投名状,他起身拱手对阎应元深施了一礼,道:“在下既然投效大人,便当立功,大人若是信得过,小的便带些兄弟回转江中,召顾大当家的前来归降。”
“万一那顾三麻子不降呢?”阎应元面无表情的道。
“大当家的若是不识时务,小的少不得要大义灭亲了。”王岳一狠心,咬牙说道。
阎应元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又提醒道:“王兄弟是不是还有什么没交代呢?”
在道上混久了,王岳自然明白阎应元的意思,他再次拱手道:“小人犬子王斗还在县衙大狱中,我王家就这一颗独苗了,等小的走后还请大人代为照看一二,如此,小的感激不尽。”
“王兄弟但请放心,只要阎某在这江阴一日,定能保你儿子平安无事。”阎应元听到这里,黝黑的脸上这才展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召来一个亲卫乡勇,低声耳语了几句,亲卫得令,转身出了正堂,往县衙大狱而去,很明显,此去便是验明身份的。
阎应元的智谋勇武和谨慎小心,王岳都看在眼里,脑海中刚刚升起的一丝异念立时被压下去了。
当晚,县衙前堂灯火通明,阎应元亲自设宴款待王岳及其心腹部下,给其压惊,期间县令林之骥也到宴席上坐了一会。言语中对王岳颇多欣赏。
“如今国事蜩螗,天下豪杰若能都如王壮士这般深明大义,哪还会有那么多匪患?王壮士年富力强,正当有为之年,朝廷也正当用人之时,今能诚心归顺,本县心中甚为喜悦,定优加善待,来日若能扫除匪患,保得江阴太平,本县定亲自上奏朝廷,为诸位壮士请功!”
王岳众人听了这几句话大为动容,诺诺连声,他们是大老粗,言辞也简单,翻来覆去就是“草民惶恐、誓死报国”几句话。
又说了一些吃好喝好的冠冕堂皇话后,林之骥便起身离开座位,在师爷和乡勇的簇拥中退回县衙后堂,众人单膝跪地相送,等知县老爷走后才起身,回到座位继续大吃大喝了起来。
几日之后,一切准备妥当后,王岳带着几十个心腹部下出了江阴城,坐船往顾三麻子的老巢行去。
等王岳走后,阎应元立马点了三百乡勇也乘船悄悄跟在了王岳的船队后面,由于事先通过那些俘虏已经打探好了顾三麻子老巢的准确位置,所以阎应元的船队并没有追得太紧,避免被王岳发现异常,被逼着再次反水。
此行要的就是出其不意,对于王岳的悍勇,阎应元固然很欣赏,但要说什么信任却是谈不上了,和水匪谈忠信,那是评书上的桥段,他阎应元却不敢将江阴的安危寄托在这种危险的信任关系之上,即便留有人质也不行!也亏的他将戏做得足,成功的麻痹了王岳他们。
见王岳部入了水寨之后,寨中半日没有反应,阎应元就知道顾三麻子肯投降的几率不大,他当机立断,决定帮王岳来下个决心。
他指挥着船队绕到了水寨的后面,找到了一个偏僻的岸口,随着乡勇们陆续上岸,整队完毕,阎应元率部冲向了水寨,沿途打着官军和助王岳一臂之力的口号。
水寨内的水匪们,不管是王岳部还是顾三麻子的残部,都万万没有料到官军会在这个时候前来围剿,前几日大败亏输的战争阴影还在脑海中,士气正是最为低落之时,而且头领们都在聚义厅,寨门口无人指挥。见到冲来的乡勇,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散。
……
“你敢骗老子?!!”
聚义厅里顾三麻子得到了喽啰汇报的消息后,惊怒异常的看着王岳。
王岳见此情形,知道自己就是有十张嘴也解释不清了,水寨被官军突袭,破寨基本没有悬念了,不想跟顾三麻子他们一起殉葬,只能选择和官军联合了。
“杀!”
王岳果断下令,和顾三麻子部火并了起来。
双方几乎都没有犹豫,迅速的厮杀在了一起,刀矛互刺,鲜血飞溅,聚义厅内立时陷入了厮杀之中。
乡勇们以有备算无备,士气高昂,冲杀也猛,战斗只进行了不到半个时辰不到就结束了,七百多水匪,死伤了一两百人,余下的尽数跪地投降。
阎应元命亲信手下看住俘虏和水匪的家眷,随即步入聚义厅,厅内火并后剩下的水匪们都已跪地请降,直到此时阎应元发现王岳并没有死于乱军之中,脸上,衣饰上满是血污,心道:“这水汉的命还真硬!”
然后上前一步,关切的道:“王兄弟没事吧!”
王岳手提着顾三麻子死不瞑目的首级,跪倒在阎应元跟前,道:“顾大当家的不愿弃暗投明,已被小的手刃当场,请大人验收!”
阎应元欣慰的拍了怕他的肩膀,道:“王兄弟心存朝廷,大义灭亲,阎某果然没有看错你!”
王岳唯唯诺诺的应了几声,不敢抬头,对阎应元,此刻他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敬畏。
……
大明崇祯十七年端午节前后几日,阎应元屡出奇谋,一举平灭了江阴附近最大的水寇顾三麻子的势力,不仅成功收服了其余部,还缴获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县令林之骥得到消息后大喜,在上奏朝廷给阎应元、王岳等人请功的同时,大笔一挥,从缴获的钱粮物资中划出了部分作为乡勇们的军资。
按照原本的历史,阎应元会因此此功被提为广东英德县主薄,因母亲病重,兼士绅百姓的挽留,暂时留在了江阴没有去上任,然而历史却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弯,一切都因御营总兵张堂功和朝廷敕使太监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如今国家多难,阎某看你也算一条好汉,不忍害了你性命,你何不投身军中,杀敌报国,做出一番大事?”
压下了王岳的桀骜之气后,阎应元的语气终于柔和了许多。
王岳本以为必死,没想到那阎应元话锋突转,竟肯饶了他一条性命,绝境中突然出现了一丝生机,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蝼蚁尚且偷生,王岳自然也不例外,此刻的他只是个阶下之囚,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本可以用来谈判,生死都在阎应元的一念之间
,但要让他立刻拉下面子,叩头谢恩自问也做不到。
“我就是崇明卫水师营军户出身,受不了百户欺压这才落草为寇,这年头,官军残害起百姓来,比山贼水寇更为凶狠。”王岳喃喃说道。
“大明军中,却有败类,但阎某部下乡勇,绝无害民之事。”说到这里,阎应元循循善诱道:“你若肯归降官府,阎某定请示大令,保你一个出身,光宗耀祖不说,还能洗却半世的贼名,岂不美哉?”
“阎……阎大人愿意收留……收留我王岳吗?”王岳说着,声音竟有些发颤。
“只要你肯真心归降,阎某定不会薄待于你。”阎应元一字一句的说着,言语中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信服力。
扑通!
王岳跪倒下来,纳头便拜:“小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跟随大人左右,誓死报效!”
阎应元抢步上前,扶起王岳,亲自给他解了绑,道:“你既愿投效,大家便是兄弟了。”
成功将其招降后,阎应元让亲兵给王岳寻了个座位,招降的诚意可谓十足。王岳也是前倨后恭,一脸的受宠若惊之色。
再接下来的交谈中,阎应元和王岳大致讲了一下江**匪之患的问题,并真诚透露出他希望江阴再无水匪之患的愿望,只是因为顾三麻子还在,这个愿望怕是很难实现的,字里行间,暗示着官贼不两立。
王岳听到这里已经明白,阎大人是想让他纳个投名状,他起身拱手对阎应元深施了一礼,道:“在下既然投效大人,便当立功,大人若是信得过,小的便带些兄弟回转江中,召顾大当家的前来归降。”
“万一那顾三麻子不降呢?”阎应元面无表情的道。
“大当家的若是不识时务,小的少不得要大义灭亲了。”王岳一狠心,咬牙说道。
阎应元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又提醒道:“王兄弟是不是还有什么没交代呢?”
在道上混久了,王岳自然明白阎应元的意思,他再次拱手道:“小人犬子王斗还在县衙大狱中,我王家就这一颗独苗了,等小的走后还请大人代为照看一二,如此,小的感激不尽。”
“王兄弟但请放心,只要阎某在这江阴一日,定能保你儿子平安无事。”阎应元听到这里,黝黑的脸上这才展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召来一个亲卫乡勇,低声耳语了几句,亲卫得令,转身出了正堂,往县衙大狱而去,很明显,此去便是验明身份的。
阎应元的智谋勇武和谨慎小心,王岳都看在眼里,脑海中刚刚升起的一丝异念立时被压下去了。
当晚,县衙前堂灯火通明,阎应元亲自设宴款待王岳及其心腹部下,给其压惊,期间县令林之骥也到宴席上坐了一会。言语中对王岳颇多欣赏。
“如今国事蜩螗,天下豪杰若能都如王壮士这般深明大义,哪还会有那么多匪患?王壮士年富力强,正当有为之年,朝廷也正当用人之时,今能诚心归顺,本县心中甚为喜悦,定优加善待,来日若能扫除匪患,保得江阴太平,本县定亲自上奏朝廷,为诸位壮士请功!”
王岳众人听了这几句话大为动容,诺诺连声,他们是大老粗,言辞也简单,翻来覆去就是“草民惶恐、誓死报国”几句话。
又说了一些吃好喝好的冠冕堂皇话后,林之骥便起身离开座位,在师爷和乡勇的簇拥中退回县衙后堂,众人单膝跪地相送,等知县老爷走后才起身,回到座位继续大吃大喝了起来。
几日之后,一切准备妥当后,王岳带着几十个心腹部下出了江阴城,坐船往顾三麻子的老巢行去。
等王岳走后,阎应元立马点了三百乡勇也乘船悄悄跟在了王岳的船队后面,由于事先通过那些俘虏已经打探好了顾三麻子老巢的准确位置,所以阎应元的船队并没有追得太紧,避免被王岳发现异常,被逼着再次反水。
此行要的就是出其不意,对于王岳的悍勇,阎应元固然很欣赏,但要说什么信任却是谈不上了,和水匪谈忠信,那是评书上的桥段,他阎应元却不敢将江阴的安危寄托在这种危险的信任关系之上,即便留有人质也不行!也亏的他将戏做得足,成功的麻痹了王岳他们。
见王岳部入了水寨之后,寨中半日没有反应,阎应元就知道顾三麻子肯投降的几率不大,他当机立断,决定帮王岳来下个决心。
他指挥着船队绕到了水寨的后面,找到了一个偏僻的岸口,随着乡勇们陆续上岸,整队完毕,阎应元率部冲向了水寨,沿途打着官军和助王岳一臂之力的口号。
水寨内的水匪们,不管是王岳部还是顾三麻子的残部,都万万没有料到官军会在这个时候前来围剿,前几日大败亏输的战争阴影还在脑海中,士气正是最为低落之时,而且头领们都在聚义厅,寨门口无人指挥。见到冲来的乡勇,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散。
……
“你敢骗老子?!!”
聚义厅里顾三麻子得到了喽啰汇报的消息后,惊怒异常的看着王岳。
王岳见此情形,知道自己就是有十张嘴也解释不清了,水寨被官军突袭,破寨基本没有悬念了,不想跟顾三麻子他们一起殉葬,只能选择和官军联合了。
“杀!”
王岳果断下令,和顾三麻子部火并了起来。
双方几乎都没有犹豫,迅速的厮杀在了一起,刀矛互刺,鲜血飞溅,聚义厅内立时陷入了厮杀之中。
乡勇们以有备算无备,士气高昂,冲杀也猛,战斗只进行了不到半个时辰不到就结束了,七百多水匪,死伤了一两百人,余下的尽数跪地投降。
阎应元命亲信手下看住俘虏和水匪的家眷,随即步入聚义厅,厅内火并后剩下的水匪们都已跪地请降,直到此时阎应元发现王岳并没有死于乱军之中,脸上,衣饰上满是血污,心道:“这水汉的命还真硬!”
然后上前一步,关切的道:“王兄弟没事吧!”
王岳手提着顾三麻子死不瞑目的首级,跪倒在阎应元跟前,道:“顾大当家的不愿弃暗投明,已被小的手刃当场,请大人验收!”
阎应元欣慰的拍了怕他的肩膀,道:“王兄弟心存朝廷,大义灭亲,阎某果然没有看错你!”
王岳唯唯诺诺的应了几声,不敢抬头,对阎应元,此刻他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敬畏。
……
大明崇祯十七年端午节前后几日,阎应元屡出奇谋,一举平灭了江阴附近最大的水寇顾三麻子的势力,不仅成功收服了其余部,还缴获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县令林之骥得到消息后大喜,在上奏朝廷给阎应元、王岳等人请功的同时,大笔一挥,从缴获的钱粮物资中划出了部分作为乡勇们的军资。
按照原本的历史,阎应元会因此此功被提为广东英德县主薄,因母亲病重,兼士绅百姓的挽留,暂时留在了江阴没有去上任,然而历史却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弯,一切都因御营总兵张堂功和朝廷敕使太监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