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 第009 争执
- 10 第010 惊变(第一更)
- 11 第011 转机(第二更)
- 12 第012 制皂
- 13 第013 东林
- 14 第014 抉择(求收藏!)
- 15 第015 筹钱
- 16 第016 竞价
- 17 第017 谋算
- 18 第018 密议(求收藏!)
- 19 第019 受邀(为新贵公子加2更!)
- 20 第020 转折(三更,求支持!)
- 21 第021 失算(第一更)
- 22 第022 受惩
- 23 第023 垂死
- 24 第024 悖议(求收藏!)
- 25 第025 训斥(求收藏!)
- 26 第026 定局
- 27 第027 进城
- 28 第028 波折
- 29 第029 登基(第二更!求收藏!求打赏!)
- 30 第030 廷推(求收藏!)
- 31 第031 酬功
- 32 第032 妥协
- 33 第033 厂卫(一)第二更送到!
- 34 第034 厂卫(二)
- 35 第035 粮饷(一)
- 36 第036 粮饷(二)(求收藏!)
- 37 第037 借虏平寇(一)
- 38 第038 忠义陈邦彦
- 39 第039 皇帝的小心思
- 40 第040 阮大铖(一)
- 41 第041 连环计(一)
- 42 第042 连环计(二)
- 43 第043 连环计(三)(求收藏!求推荐!)
- 44 第044 阎应元(一)
- 45 第043 阎应元(二)(求收藏!)
- 46 第044 阎应元(三)
- 47 第045 面圣
- 48 第046 亲军(一)(第二更,求收藏!)
- 49 第047 反击
- 50 第050 反击(二)
- 51 第051 练兵
- 52 第052 收贤才
- 53 第053 风波再起
- 54 第054 诡异的政局
- 55 第055 东林的反击
- 56 第056 左良玉
- 57 第057 回眸一笑
- 58 第058 和稀泥
- 59 第059 索饷(一)
- 60 第060 索饷(二)
- 61 第061 索饷(三)
- 62 第062 偶遇
- 63 第063 大展手脚
- 64 第064 东林分裂
- 65 第065 购置军火
- 66 第066 华人雇佣兵
- 67 第067 郑森
- 68 第068 国姓爷的诞生
- 69 第069 交易(一)
- 70 第070 交易(二)(第一更)
- 71 第071 交易(三)(第二更!)
- 72 第072 交易(终)(第一更!)
- 73 第073 营制(一)(第二更!)
- 74 第074 营制(二)
- 75 第075 观操(一)
- 76 第076 成军,亮剑!
- 77 第077 清算国贼
- 78 第078 阴谋形成
- 79 第079 真假太子(一)
- 80 第080 真假太子(二)
- 81 第081 毒计
- 82 第082 抓捕
- 83 第083 审讯(上)
- 84 第084 审讯(下)
- 85 第085 应对
- 86 第086 大清洗(一)
- 87 第087 大清洗(二)
- 88 第088 伐左良玉(一)
- 89 第089 伐左良玉(二)修正版。
- 90 第090 伐左良玉(三)
- 91 第091 御驾亲征
- 92 第092 九江之战
- 93 第093 九江血战(二)
- 94 第094 追杀(一)
- 95 第095 冲杀
- 96 第096 解围
- 97 第097 迎驾
- 98 第098 援驰
- 99 第099 枭雄迟暮
- 100 第100 水战
- 101 第101 水战(二)
- 102 第102 炮战
- 103 上架感言
- 104 第103 暴毙
- 105 第014 决战(一)(第二更!)
- 106 第105 决战(二)(第三更!)
- 107 第106 决战(三)(第一更)
- 108 第107 决战(四)(第二更)
- 109 第108 决战(五)
- 110 第109 决战(终)
- 111 第109 大胜
- 112 第110 献俘收编
- 113 第111 缴获
- 114 第112 处置降卒
- 115 第113 谋划削藩
- 116 第114 南京的士民沸腾了
- 117 第115 侯、黄的最终结局(一)
- 118 第116 侯、黄的最终结局(二)
- 119 第117 侯、黄的最终结局(终)
- 120 第118 锄奸行动(一)
- 121 第119 诛罚三镇
- 122 第120 诛罚三镇(二)
- 123 第121 大整编
- 124 第122 军工坊
- 125 第123 制火器(第二更!)
- 126 第124 军制改革(一)
- 127 第125 军制改革(二)
- 128 第126 军制改革(三)
- 129 第127 辜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19 受邀(为新贵公子加2更!)
第019 受邀(为新贵公子加2更!)
PS:看到南明皇帝的老读者一一回归,剑客很开心,感谢大家的信任和一如既往的支持,剑客觉得此刻的自己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今天已经把菜都买好了,不去串亲了,奋战一天,三更回报大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剑客,直到完成抗鞑大业!
史可法公布“选嗣”结果之后,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南京官绅倒是欢欣鼓舞。在他们看来,当初提议潞王也就是随手一指,只要不选福王,让自己不会被“反攻倒算”,爱选谁选谁!
东林党人积极筹划着,准备从广西迎接桂王登基。南京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给史可法造成了一个错觉:皆大欢喜,大局已定!
正当南京“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桂王登基时,一封请帖送到了马士英的案几上。
是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送来的。
凤阳守备太监和他一起管辖中都凤阳,名义上权责相等,实际上作为天子派遣的亲信太监,在中都的话语权还在马士英这个凤阳总督之上。
卢九德的邀请,马士英自然不便拒绝。
等马士英从浦口匆匆赶到了凤阳,进了卢九德的宅院后,却见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等江北诸镇将竟都也在坐。
高杰字英吾,陕西米脂人,原为闯贼的部将,诨号翻山鹞,因与闯贼之妻私通,为避祸归降朝廷,最近南逃,以总兵职衔驻镇在徐州。
黄得功字浒山,在辽东屡立战功,历游击、参将等职,进总兵官加太子太保,十七年,以军功得封靖南伯,驻泸州,亦算江北诸镇之一。
刘良佐字明辅,北直隶人士,因坐骑一匹杂色马,绰号花马刘。本统兵剿匪,累进总兵之职,京师陷落后,驻扎在南直寿县。
这三镇总兵没有自己的调令却同时出现在了卢九德的府中,再联想到卢九德曾经在老福王府上办差的履历,马士英敏锐的意识到,也许立君的事又要发生变故了!
三镇总兵见马士英过来了,都起身象征性的行了个庭参礼,马士英此时也不敢拿捏架子,很谦虚的受了一礼。
他很明白,到现在这个时候,皇帝都殉国了,整个王朝都在分崩离析中,中枢威权不再,纲纪也日渐崩坏,再想如以往那样视那些统兵大将为奴仆,是不合时宜的了。
等马士英入了厅堂,卢九德顺势挥了挥手,下人们闭了门窗,纷纷退出了门外。
见马士英落座后,卢九德操着尖细的嗓子,道:“咱家今日请马大人,却是有些事儿要和你议一议。”
马士英不动声色的道:“瑶草愚钝,不知卢公公要议什么?”
“前不久,咱家得知京师陷落,皇爷他老人家……”
说到这里,他装模作样抹了一把干涩的眼角:“所谓国不可无君,如今大位虚悬,今儿个咱家请马大人来,便是议议,拿出个打准的主意来!”
“这个——”马士英看看卢九德,又扭头向正对面的庐州镇将黄得功看去,高杰和刘良佐都是最近才投效门下的,和他关系并不熟,只有黄得功在自己帐下最久,关系也是最亲密,谁知黄得功却只当没有瞧见。
马士英心里突得一跳,看这些统兵大将的反应,很明显他们已经事先和卢九德通了气,卢九德原是万贵妃的亲信,也是老福王府上的家奴,如今说了这般话,自然是想拥立福王上位了。
如果这三镇总兵已经同他商议妥当,那自己和史可法就成了光杆司令了,凭借三镇总兵手上的近十万大军,仅有江北刘泽清一镇力挺的东林党人似乎有些力不足心了!
千算万算,怎么没算到武官干政呢!
马士英、史可法,包括整个南京城内的诸位东林君子们,都犯了一个绝对不能犯的错误——忽略了除刘泽清外的江北其他三镇!
马士英和史可法一心希望以“和稀泥”的方式平衡各派势力,避免政治动荡,偏偏将实力不可小觑的武官撂在一边。
当然,这种做法源于历史的惯性。除了能够镇住武官的朱元璋、朱棣以外,明朝历来都是重文轻武,以文制武,谨防武官拥兵自重,犯上作乱。因此,朝堂上的斗争,文臣甚至太监可以掐得你死我活,但什么时候也轮不到地位低下的武官丘八们说话。
众人认为,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但今天的境况,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了!
三大总兵纷纷“倒戈”,让马士英郁闷非常,因为这三个总兵名义上都是归他节制的。一旦部下大功告成,他马士英必然先被架空,再被淘汰,最后回家种地。
一想到这,马士英不由得冷汗淋淋,他连忙起身,恭敬的向卢九德道:“不知卢公公有何见解,瑶草愿洗耳恭听。”
看马士英这个态度,算是明白事理了,卢九德轻轻嗯了一声,稍停了片刻,便起身拱手,尖声道:
“当年福王常洵自幼聪慧,恭贤谦德,万历爷乃有意立为太子!然东林一派,故作清高,一意立长!终使福王出洛阳,以至于最终不幸为闯贼所害!
如今先帝已崩殂,福王常洵也遭了难,唯其子小福王由桦为神宗皇帝血脉,伦序,当克继大统,立为新君!”
卢九德本是老福王身边的家奴,后来被老福王举荐出来为朝廷办事,镇守中都皇陵,心里面一直念着老福王的好。
当初因为东林党的极力抵制,老福王最终没能被立为太子,最后不得不黯然出镇洛阳,以至于崇祯十四年被闯贼所害,自此,他对朝中的那些清流君子恨之入骨!
如今京师陷落,先帝驾崩,皇子遭难,大位空虚,自然需要另立新君,延续国祚,几个宗藩里,以卢九德看来,不管是论亲疏,还是论才德,自然是小福王第一,而且福王近在淮安,正是天意所归。
史可法公布“选嗣”结果之后,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南京官绅倒是欢欣鼓舞。在他们看来,当初提议潞王也就是随手一指,只要不选福王,让自己不会被“反攻倒算”,爱选谁选谁!
东林党人积极筹划着,准备从广西迎接桂王登基。南京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给史可法造成了一个错觉:皆大欢喜,大局已定!
正当南京“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桂王登基时,一封请帖送到了马士英的案几上。
是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送来的。
凤阳守备太监和他一起管辖中都凤阳,名义上权责相等,实际上作为天子派遣的亲信太监,在中都的话语权还在马士英这个凤阳总督之上。
卢九德的邀请,马士英自然不便拒绝。
等马士英从浦口匆匆赶到了凤阳,进了卢九德的宅院后,却见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等江北诸镇将竟都也在坐。
高杰字英吾,陕西米脂人,原为闯贼的部将,诨号翻山鹞,因与闯贼之妻私通,为避祸归降朝廷,最近南逃,以总兵职衔驻镇在徐州。
黄得功字浒山,在辽东屡立战功,历游击、参将等职,进总兵官加太子太保,十七年,以军功得封靖南伯,驻泸州,亦算江北诸镇之一。
刘良佐字明辅,北直隶人士,因坐骑一匹杂色马,绰号花马刘。本统兵剿匪,累进总兵之职,京师陷落后,驻扎在南直寿县。
这三镇总兵没有自己的调令却同时出现在了卢九德的府中,再联想到卢九德曾经在老福王府上办差的履历,马士英敏锐的意识到,也许立君的事又要发生变故了!
三镇总兵见马士英过来了,都起身象征性的行了个庭参礼,马士英此时也不敢拿捏架子,很谦虚的受了一礼。
他很明白,到现在这个时候,皇帝都殉国了,整个王朝都在分崩离析中,中枢威权不再,纲纪也日渐崩坏,再想如以往那样视那些统兵大将为奴仆,是不合时宜的了。
等马士英入了厅堂,卢九德顺势挥了挥手,下人们闭了门窗,纷纷退出了门外。
见马士英落座后,卢九德操着尖细的嗓子,道:“咱家今日请马大人,却是有些事儿要和你议一议。”
马士英不动声色的道:“瑶草愚钝,不知卢公公要议什么?”
“前不久,咱家得知京师陷落,皇爷他老人家……”
说到这里,他装模作样抹了一把干涩的眼角:“所谓国不可无君,如今大位虚悬,今儿个咱家请马大人来,便是议议,拿出个打准的主意来!”
“这个——”马士英看看卢九德,又扭头向正对面的庐州镇将黄得功看去,高杰和刘良佐都是最近才投效门下的,和他关系并不熟,只有黄得功在自己帐下最久,关系也是最亲密,谁知黄得功却只当没有瞧见。
马士英心里突得一跳,看这些统兵大将的反应,很明显他们已经事先和卢九德通了气,卢九德原是万贵妃的亲信,也是老福王府上的家奴,如今说了这般话,自然是想拥立福王上位了。
如果这三镇总兵已经同他商议妥当,那自己和史可法就成了光杆司令了,凭借三镇总兵手上的近十万大军,仅有江北刘泽清一镇力挺的东林党人似乎有些力不足心了!
千算万算,怎么没算到武官干政呢!
马士英、史可法,包括整个南京城内的诸位东林君子们,都犯了一个绝对不能犯的错误——忽略了除刘泽清外的江北其他三镇!
马士英和史可法一心希望以“和稀泥”的方式平衡各派势力,避免政治动荡,偏偏将实力不可小觑的武官撂在一边。
当然,这种做法源于历史的惯性。除了能够镇住武官的朱元璋、朱棣以外,明朝历来都是重文轻武,以文制武,谨防武官拥兵自重,犯上作乱。因此,朝堂上的斗争,文臣甚至太监可以掐得你死我活,但什么时候也轮不到地位低下的武官丘八们说话。
众人认为,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但今天的境况,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了!
三大总兵纷纷“倒戈”,让马士英郁闷非常,因为这三个总兵名义上都是归他节制的。一旦部下大功告成,他马士英必然先被架空,再被淘汰,最后回家种地。
一想到这,马士英不由得冷汗淋淋,他连忙起身,恭敬的向卢九德道:“不知卢公公有何见解,瑶草愿洗耳恭听。”
看马士英这个态度,算是明白事理了,卢九德轻轻嗯了一声,稍停了片刻,便起身拱手,尖声道:
“当年福王常洵自幼聪慧,恭贤谦德,万历爷乃有意立为太子!然东林一派,故作清高,一意立长!终使福王出洛阳,以至于最终不幸为闯贼所害!
如今先帝已崩殂,福王常洵也遭了难,唯其子小福王由桦为神宗皇帝血脉,伦序,当克继大统,立为新君!”
卢九德本是老福王身边的家奴,后来被老福王举荐出来为朝廷办事,镇守中都皇陵,心里面一直念着老福王的好。
当初因为东林党的极力抵制,老福王最终没能被立为太子,最后不得不黯然出镇洛阳,以至于崇祯十四年被闯贼所害,自此,他对朝中的那些清流君子恨之入骨!
如今京师陷落,先帝驾崩,皇子遭难,大位空虚,自然需要另立新君,延续国祚,几个宗藩里,以卢九德看来,不管是论亲疏,还是论才德,自然是小福王第一,而且福王近在淮安,正是天意所归。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