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 27|第 27 章
- 28 28|第 28 章
- 29 29|第 29 章
- 30 30|第 30 章
- 31 31|第 31 章
- 32 32|第 32 章
- 33 33|第 33 章
- 34 34|第 34 章
- 35 35|第 35 章
- 36 36|第 36 章
- 37 37|第 37 章
- 38 38|第 38 章
- 39 39|第 39 章
- 40 40|第 40 章
- 41 41|第 41 章
- 42 42|第 42 章
- 43 43|第 43 章
- 44 44|第 44 章
- 45 45|第 45 章
- 46 46|第 46 章
- 47 47|第 47 章
- 48 48|第 48 章
- 49 49|第 49 章
- 50 50|第 50 章
- 51 51|第 51 章
- 52 52|第 52 章
- 53 53|第 53 章
- 54 54|第 54 章
- 55 55|第 55 章
- 56 56|第 56 章
- 57 57|第 57 章
- 58 58|第 58 章
- 59 59|第 59 章
- 60 60|第 60 章
- 61 61|第 61 章
- 62 62|第 62 章
- 63 63|第 63 章
- 64 64|第 64 章
- 65 65|第 65 章
- 66 66|第 66 章
- 67 67|第 67 章
- 68 68|第 68 章
- 69 69|第 69 章
- 70 70|第 70 章
- 71 71|第 71 章
- 72 72|第 72 章
- 73 73|第 73 章
- 74 74|第 74 章
- 75 75|第 75 章
- 76 76|第 76 章
- 77 77|第 77 章
- 78 78|第 78 章
- 79 79|第 79 章
- 80 80|第 80 章
- 81 81|第 81 章
- 82 82|第 82 章
- 83 83|第 83 章
- 84 84|第 84 章
- 85 85|第 85 章
- 86 86|第 86 章
- 87 87|第 87 章
- 88 88|第 88 章
- 89 89|第 89 章
- 90 90|第 90 章
- 91 91|第 91 章
- 92 92|第 92 章
- 93 93|第 93 章
- 94 94|第 94 章
- 95 95|第 95 章
- 96 96|第 96 章
- 97 97|第 97 章
- 98 98|第 98 章
- 99 99|第 99 章
- 100 100|第 100 章
- 101 101|第 101 章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119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163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 225 225|第 225 章
- 226 226|第 226 章
- 227 227|第 227 章
- 228 228|第 228 章
- 229 229|第 229 章
- 230 230|第 230 章
- 231 231|第 231 章
- 232 232|第 232 章
- 233 233|第 233 章
- 234 234|第 234 章
- 235 235|第 235 章
- 236 236|第 236 章
- 237 237|第 237 章
- 238 238|第 238 章
- 239 239|第 239 章
- 240 240|番外 历程一
- 241 241|番外 历程二
- 242 242|番外 历程三
- 243 243|番外 历程四
- 244 244|番外 历程五
- 245 245|番外 传承一
- 246 246|番外 传承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7|第 37 章
37|第 37 章
那一头, 宋张氏抱着大儿们已哭作了一团。
宋小五随了二郎走过去,四郎看到她, 冲过来就要抱她,但冲到跟前,他被妹妹冷静的双眼钉在了地上, 伸开的手不敢朝她抱过去。
宋小五上下扫了他一眼。
宋兴祖脸“哗”地一下就拉下来了, 他揪着划了道口子的衣袖,可怜地看着妹妹,又回头往娘望去, 喊他娘:“娘……”
娘,救命。
“瘦, 还矮。”宋小五摇摇头,往大郎和三郎走去。
她一过去, 宋大郎和三郎就蹲下了身。
走到他们跟前,宋小五两个人都看了看,末了,她朝大郎颔首叫了一声, “老大。”
不知为何, 宋大郎被她这一叫叫得满心欢喜,长纾了一口气。
这厢,宋小五摸向了眼巴巴看着她的三郎的脸, 她碰了碰他额头上的疤痕, 问道:“怎么弄的?”
刚在母亲怀里哭过的三郎拿袖子一擦脸, 朝妹妹笑道:“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 摔的。”
宋小五点点头,没有多问,道:“以后小心些。”
“是了。”三郎看着大了的妹妹,觉得她是这么的陌生又熟悉,他挠挠头,小声问她,“你可累了?可要三郎哥背你?”
这是还记得以前最爱抢着背她的事呢,宋小五摇摇头,抬头跟一旁红着眼的父母道:“师祖呢?”
“跟你们师伯往新宅子那边去了,你哥哥他们来接你们,好了,快些去罢,莫要让他们等了。”宋韧这才开口。
张氏拉着她,擦着眼泪看着儿子们,“快上马车,娘这就去给你们做饭。”
“挤一挤,上我那辆。”宋小五发了话,四兄弟看向父母,得了他们的点头,就一个个老老实实地跟在了背着手的妹妹后面,上了妹妹的马车。
他们上去之前,宋小五让他们在下面等着,等她把小床下面的糖坛子搬上来了,方才让他们上来。
他们一进去,马车就挤满了,在最后面的二郎看了看外面,跟妹妹道:“我来赶车罢,让莫叔赶另一辆。”
师伯不在,装衣物闲碎等物的马车就没人赶了,宋小五看了二郎一眼,朝他点了点头。
二郎哥的大局观比以前更强了。
马车上,宋小五把她用麦芽糖和香花生做的花生酥分给了他们,这糖隔绝了空气一路没有动过,保存得不错,花生酥又甜又脆又香,一路几兄弟都没说话,就顾着吃去了,就是赶车的二郎也是抓了一把放在腹前,边赶车边啃,这车里的里里外外顿时就全弥漫着花生酥的香甜气味。
“妹妹,”四郎吃到最后一块,见妹妹不发了,他看了坛子一眼,见是空的,舔着拿糖的手指不舍地问:“没有了吗?”
“以后给你们做。”她就做了一点,带过来哄熊孩子的。
不过她刚刚这一看,萝卜条们看来已经不熊了。
宋小五趁着他们吃糖这一阵,已经把这几个萝卜条打量过一道了,她猜不出他们这些年过得究竟如何,但想来也不会有多好。
大萝卜条拿糖之前要看过弟弟们,二郎在外,他先是拿了一把给二郎送去,等三郎四郎动嘴了他才开始吃,整个人显得异常克制,异常警惕,就像一条防着外界的领头狼。
二萝卜条就不必多说了,他沉稳稳重得就像一个肩上已经担负起了责任的男人。
三萝卜条是变化最多的那一个,飞扬自信嚣张的宋家三少爷就像一条随时等着发狠攻击的凶犬,他说他头上的疤是摔跤摔的,宋小五半个字都不信,那要是摔的,他拿糖的手上的数道疤痕难道还是他自己划的不成?
至于那第四根萝卜条,看起来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比之以前还是有变,以前他吃到好东西只顾着自己吃,很少想别的,现在已经知道把大的让给哥哥们吃了。
他们各自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关照对方,这四兄弟,看来非常团结。
而能让一些人,一段关系变得有异于常情的团结的情况,一般而言,那就是他们有共同的外部压力要抵抗。
看来这几年他们经历得不少,在马车停下之前,宋小五下了结论。
下车时小四郎拿过空坛子,讨好地朝妹妹一笑,道:“我帮你拿。”
他接过坛子,挑着里头的碎末,把最大的那几块挑出来给了哥哥们,他则拿着最后一点小碎末吭哧吭哧地嚼了起来,走路的脚踢踢踏踏,整个人全身洋溢着止不住的高兴。
这时,宋张氏站在新家的门口,温柔地看着从一辆车上下来的儿女们,她朝他们张开手,“快过来,到家了。”
一家人总算又能在一起了。
**
宋家的新宅子很大,足有五间三进两院。
这是秦公的一个学生作主替他先生拿下的屋子,他也是有想着以后他们这位师弟要给秦公在燕都养老奉终,在问过这位师弟拿过来的银子后作了考量,见钱还是充分的,就替宋韧这位师弟拿下了这处大宅。
秦公本想给弟子省些银钱,但在学生的劝说和一通考虑之后,还是作主替弟子置了这处大宅子。
鸿湛鸿烽已有十七岁了,家中有处大宅也好议亲;弟子初初进都,有处像样的宅子也好叫人能高看一眼,少受些白眼也是好的。
这燕都富的太富,穷的太穷,这燕都当官的十有八*九还是世族大家之后,都是论得出来历的人,弟子一个没家族支撑、还要养一大家子的小门小户在他们当中已经难以出头了,要是还多遭白眼,秦公一想心里很不好受。
遂没让学生多作劝说,秦公就把手上弟子送来的所有银钱替弟子置下了这处宅子。
遂他跟弟子和弟子媳妇儿说起这银钱的用途了,这个厚道了一生的老人对他们也有些歉意:“我想着家里人多,往后鸿湛他们成亲也方便些,就把你们送来的银两全用来置这处宅子了,先生也没有给你们剩下什么,还请……”
“您说的哪儿的话,”张氏跪下,红着眼跟老人家说:“您可莫说了,再说妾身就要羞死了,您对我们宋家一家的再造之恩,妾身至死都会记着您的恩典。”
说罢,她给老人家磕了个头。
这弟子媳妇是个良心人,小两口都是孝敬他的人,秦公看着,心里欣慰,抚着白须连连点头,心道能为着这一家小的在死去之前还能做点事,他这一辈子也是值了。
这厢,宋小五指挥着哥哥们把箱子里的东西都搬出来,等搬得差不多了,她让大郎捧了拿棉袄包裹着摆在下层最中间的坛子,跟他道:“老大,跟我来。”
二郎他们也跟上,但没走两步,就被妹妹回头敛眉扫了一眼。
“没叫你们,去莫叔那边帮忙卸车。”
“哦哦哦。”冲在最前面的四郎往后退了一步。
宋小五带着宋鸿湛进了堂内。
“师祖。”她进去喊了一声。
秦公这下站了起来,抚须朝曼步进来的小徒孙女看去。
“您安好。”宋小五上前,朝他福了一礼。
“安好,安好。”秦公见小徒孙女福了一记就起了身,没像她母亲一样行大礼,心中松了口气,又看向她,见她朝他伸过了手,老人家笑了起来,牵了她的手到他身边坐下,问她道:“一路可辛苦?”
“尚好。”还好。
秦公微笑抚须看着这个小大人,他对小徒孙女那天生自带而来的风范有过揣测,遂对小徒孙女他自来摆不出长辈的架式,一直都是遵从心意与她相处,这次多年后他感觉更是如此,对她就如同对待与他同等身位的人。
说来,这还是他仗着他是她亲父的先生的身份托大了。
“我给您带了些东西来,这里有一坛药酒,是我娘拿人参虎骨泡出来的,听闻您近来身子骨有些不适,睡觉不安稳,这一坛子酒您拿着每晚喝一小盅试一试,要是有用,回头家里再给您常备着。”宋小五让大郎哥把坛子摆到了老人家手边。
隔着裹得厚厚黄纸的坛口,秦公闻不出味来,但心里已经感觉出这是好东西,便朝弟子媳妇看去,道:“有心了。”
“没有的事,应该的。”起来的张氏朝他福了一礼。
“您住哪个屋?”宋小五朝老人家接道:“家里给您带了些东西,正在卸着,正好给您搬进去。”
“这……”秦公顿了一下。
“您还没定好家中住处?”
秦公看向了弟子。
宋韧朝先生笑了起来,过去扶着他老人家站了起来,道:“我陪您去定。”
秦公高兴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摸着弟子的手连道了好几声好,等到弟子一家替他选了最大景致最好的那个院子,他忙摇头道:“使不得,这个还是先给鸿湛两兄弟留着罢。”
“让爹娘跟您住同一个院子,”宋小五在旁道:“住在您跟前,我跟爹娘一道住,娘,分我间房?”
她看向母亲。
张氏抱着她的头,“好。”
“那就这般定下,我们老少住在一个院子,那两进就随他们两对兄弟分去,师兄的话就随小的那对一道住,也好帮着我们管教着他们一点。”宋韧作为一家之主,开口把这事定了。
分好屋子就是一通忙和,宅子里家具虽有,被褥这些也都备着,但家中锅碗瓢盆都还没有,柴火也没备,都急需添置,没一会儿家里的人都出去了,就留下宋小五带着她师祖找了棵树,搬了张桌子,她又慢吞吞地去打了桶井水,自力更生把她那炉小火炉烧起,煮起了茶。
秦公看她左拿一样,右拿一样,把茶桌子置上了,笑得眼都眯了,等她忙完坐下安心等着水开,有时间说话了,他便道:“都带着啊?”
“带着,”宋小五摆着那套用了许多年的茶碗,准备拿清水先过一道,道:“本来还打算路上闲的时候能煮着喝一口,但一路没找着什么机会。”
“毕竟不是家里。”秦公回道。
“是,人多眼杂,再来,那位大人忙着赶路,一路直奔而来也没作过多停留。”
“是你爹那位上峰大人符大人罢?”秦公看着铜壶,抚须沉吟了一下方道:“我朝你们的师伯们打听过,这位符大人可不简单啊,这次回来可是要得重用了。”
“难怪。”
“你们一路可是走得顺当?”秦公又问。
“顺当。”宋小五点头,跟秦公说道起了宋爹一路所做的事,她说的都只是表面的那点皮毛,但秦公是个会深思的人,就着她的话一路想了下去。
他听到最后长舒了口气,跟她道:“你爹也苦啊。”
这赶着路都未有放松过的一日。
“苦什么?”宋小五不以为然,“他还有的是路往上升,那些比他聪明却没他这运气的,坟前的草已长三尺。”
秦公怔然,想起了他天纵奇才的学生肖五,不禁闭眼长叹了口气。
**
这天傍晚等宋张氏带着莫婶买回米菜,宋小五进了厨房,站在厨房一边,指挥着她娘跟莫婶做了好几道大菜。
等饭菜摆上桌,宋家几兄弟前几筷子还吃得比较斯文,但吃了几筷后个个都狼吞虎咽了起来,一锅宋小五跟着她爹娘过的时候一家五口能吃两天的饭,被这几兄弟一扫而光,吃到后面他们连剩的那点咸汤都不放过,一口气喝了下去都不带停的,喝完还巴唧嘴巴,一脸意犹未尽。
宋韧在几年之后,再次感觉到了养活儿郎的艰难,看着光盘子跟娘子苦着脸道:“夫人,我明日就去户部点卯。”
看来不把俸禄抬回家来是不成了。
宋张氏笑着点头,和莫婶把碗筷收拾到井边,趁莫婶去厨房抬热水,她迅速抹干了眼边流下的泪。
也不知道他们这几年是怎么过的。
这厢宋张氏带着莫婶收拾着膳后之事,宋小五在宋爹身边听着家里的这几个人一道夜谈,听了一会儿她就困了,靠在了献出肩膀让她靠的二郎的肩上睡了过去。
她睡着后,宋鸿烽看着靠着她肩膀睡着的妹妹,喜滋滋地笑了起来,看父亲跟师祖和师伯还有大哥他们说着话,四郎轻步过来轻轻地碰了碰妹妹的手,小声嘀咕道:“活的。”
是妹妹。
说罢,他又松了口气,“睡着了。”
还好睡着了,不会看到他打包过来的行李。
二郎听着他的自言自语,弹了下他的脑袋,道:“别跟妹妹和娘乱说话,那些事一件也不能说,可听到了?”
“我晓得,”四郎朝二哥点头,“我不傻。”
哪能跟妹妹说他们在书院里头的事,妹妹和娘可心疼他们了,她们要是知道了他们在学堂受的欺负,不知道得有多难受,可不能让她们哭。
**
这一早宋小五醒来后,已能听到家中外面响的动静,她坐起打了个哈欠缓了会神,下地穿了鞋子出了门。
她去了萝卜条们住的院子,现在四兄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
她到的时候,正看到母亲给他们在老大的房子里换新衣裳。
宋小五一进去,坐在一边看书的宋鸿烽赶紧站了起来,“小五,怎么醒了?”
“二郎哥。”
宋小五走过去在坐在床上的大郎身边坐下,看着她娘给四郎穿新衣裳。
“闹醒你了?”宋鸿湛看着披着一头黑发的妹妹,目光柔和。
“没有。”宋小五摇头,她低头思忖了一下,方抬头跟他道:“老大,你们在学院可有好友同窗?”
“有。”宋鸿湛不动声色地看了二郎一眼,见二郎朝他摇头,他收回眼跟妹妹笑道,“你大哥二哥三哥四哥都有不少好友,怎么了?”
“这几年受了他们不少关照罢?”
宋鸿湛微笑颔首。
是受了不少“关照”。
“叫上真关照过你们的,中午到家里来用顿便饭,我听师祖说,他们有不少都是住在近处。”
“嗯?”宋鸿湛看向妹妹,还没会意过来。
“我们来了,”宋小五看向他,“你们身后的事,自有我们替你们打点,叫上他们来就是。”
宋鸿湛怔住,他顿了一下,探手摸了摸妹妹的长发,等忍过鼻间的酸楚,他道:“不急着今天,等……”
“就今天罢,”宋小五打断他,淡道:“到时候了。”
人都来了,哪还有晚一天的事。
恩要尽早还,仇要尽早报,这两桩事都宜早不宜迟,没有晚一天的事,若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爹今日就会去户部报到,把丁口薄落下也就这两日的事,听说都城七月有圣帝亲自主持的大考?你们也准备准备。”家中这几个儿郎早就能试考燕朝的科考了,只是因他们的丁口还是在青州原籍,受户薄所在地方的约束,他们只能回原籍考,这两年宋爹也是咬着牙一直在做往燕都奔的努力,就没让他们回来,现在人已经到了,以前滞留的事情可一并办了。
“可,”三郎宋兴盛看了母亲一眼,又看向妹妹,“我们能进得去?就是能进第一道选试的也都是名门之后,他们手上都有名士大儒的举荐。”
“信爹会办妥,这些事你们无须你们操心,要不爹拼命来燕都有何用?大郎哥和二郎哥最好是多备着点,”宋小五看着家里老大,“尤其是你,爹还等着忙完跟你说应家的事,在此之前好好想想,怎么把话给爹娘说圆了。”
宋鸿湛闻言苦笑不已,看母亲担忧地朝他看来,他重重摸了把小妹妹的头,搓着脸道:“是了,我晓得了。”
“老大,先跟你提个醒,爹之前跟我说了,你要是把自己卖给应家了,他要把你的皮给扒了,”宋小五面不改色地她说的话栽赃陷害到了宋爹身上,道:“你最好是没做蠢事,要不就等着被收拾。”
宋鸿湛缩了缩肩膀,无奈苦笑道:“岂有这事?我是宋家长子,岂会做有失家中颜面的事?应大人对我是有赏识之意,就是……”
“好了,娘,你去厨房帮着做早膳罢。”见老大一脸难为情,宋小五当机立断,朝尖起耳朵默不作声听他们说话的母亲说道。
“啊?”张氏不想走,恳求地看着小娘子。
“去了,再迟就晚了。”
张氏看了看天色,见天色已亮,儿郎们这就要去上学了,这时候不好多说,便朝儿女们看了一眼就出了门。
她走后,宋小五也起了身,打算去师祖那跟老人家请个安,走到门口时,她回过身,朝这面色各异看着她的几根萝卜条们道:“最好别让我知道那些欺负你们的小崽子是谁。”
但凡知道一个,她摁死一个。
宋小五随了二郎走过去,四郎看到她, 冲过来就要抱她,但冲到跟前,他被妹妹冷静的双眼钉在了地上, 伸开的手不敢朝她抱过去。
宋小五上下扫了他一眼。
宋兴祖脸“哗”地一下就拉下来了, 他揪着划了道口子的衣袖,可怜地看着妹妹,又回头往娘望去, 喊他娘:“娘……”
娘,救命。
“瘦, 还矮。”宋小五摇摇头,往大郎和三郎走去。
她一过去, 宋大郎和三郎就蹲下了身。
走到他们跟前,宋小五两个人都看了看,末了,她朝大郎颔首叫了一声, “老大。”
不知为何, 宋大郎被她这一叫叫得满心欢喜,长纾了一口气。
这厢,宋小五摸向了眼巴巴看着她的三郎的脸, 她碰了碰他额头上的疤痕, 问道:“怎么弄的?”
刚在母亲怀里哭过的三郎拿袖子一擦脸, 朝妹妹笑道:“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 摔的。”
宋小五点点头,没有多问,道:“以后小心些。”
“是了。”三郎看着大了的妹妹,觉得她是这么的陌生又熟悉,他挠挠头,小声问她,“你可累了?可要三郎哥背你?”
这是还记得以前最爱抢着背她的事呢,宋小五摇摇头,抬头跟一旁红着眼的父母道:“师祖呢?”
“跟你们师伯往新宅子那边去了,你哥哥他们来接你们,好了,快些去罢,莫要让他们等了。”宋韧这才开口。
张氏拉着她,擦着眼泪看着儿子们,“快上马车,娘这就去给你们做饭。”
“挤一挤,上我那辆。”宋小五发了话,四兄弟看向父母,得了他们的点头,就一个个老老实实地跟在了背着手的妹妹后面,上了妹妹的马车。
他们上去之前,宋小五让他们在下面等着,等她把小床下面的糖坛子搬上来了,方才让他们上来。
他们一进去,马车就挤满了,在最后面的二郎看了看外面,跟妹妹道:“我来赶车罢,让莫叔赶另一辆。”
师伯不在,装衣物闲碎等物的马车就没人赶了,宋小五看了二郎一眼,朝他点了点头。
二郎哥的大局观比以前更强了。
马车上,宋小五把她用麦芽糖和香花生做的花生酥分给了他们,这糖隔绝了空气一路没有动过,保存得不错,花生酥又甜又脆又香,一路几兄弟都没说话,就顾着吃去了,就是赶车的二郎也是抓了一把放在腹前,边赶车边啃,这车里的里里外外顿时就全弥漫着花生酥的香甜气味。
“妹妹,”四郎吃到最后一块,见妹妹不发了,他看了坛子一眼,见是空的,舔着拿糖的手指不舍地问:“没有了吗?”
“以后给你们做。”她就做了一点,带过来哄熊孩子的。
不过她刚刚这一看,萝卜条们看来已经不熊了。
宋小五趁着他们吃糖这一阵,已经把这几个萝卜条打量过一道了,她猜不出他们这些年过得究竟如何,但想来也不会有多好。
大萝卜条拿糖之前要看过弟弟们,二郎在外,他先是拿了一把给二郎送去,等三郎四郎动嘴了他才开始吃,整个人显得异常克制,异常警惕,就像一条防着外界的领头狼。
二萝卜条就不必多说了,他沉稳稳重得就像一个肩上已经担负起了责任的男人。
三萝卜条是变化最多的那一个,飞扬自信嚣张的宋家三少爷就像一条随时等着发狠攻击的凶犬,他说他头上的疤是摔跤摔的,宋小五半个字都不信,那要是摔的,他拿糖的手上的数道疤痕难道还是他自己划的不成?
至于那第四根萝卜条,看起来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比之以前还是有变,以前他吃到好东西只顾着自己吃,很少想别的,现在已经知道把大的让给哥哥们吃了。
他们各自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关照对方,这四兄弟,看来非常团结。
而能让一些人,一段关系变得有异于常情的团结的情况,一般而言,那就是他们有共同的外部压力要抵抗。
看来这几年他们经历得不少,在马车停下之前,宋小五下了结论。
下车时小四郎拿过空坛子,讨好地朝妹妹一笑,道:“我帮你拿。”
他接过坛子,挑着里头的碎末,把最大的那几块挑出来给了哥哥们,他则拿着最后一点小碎末吭哧吭哧地嚼了起来,走路的脚踢踢踏踏,整个人全身洋溢着止不住的高兴。
这时,宋张氏站在新家的门口,温柔地看着从一辆车上下来的儿女们,她朝他们张开手,“快过来,到家了。”
一家人总算又能在一起了。
**
宋家的新宅子很大,足有五间三进两院。
这是秦公的一个学生作主替他先生拿下的屋子,他也是有想着以后他们这位师弟要给秦公在燕都养老奉终,在问过这位师弟拿过来的银子后作了考量,见钱还是充分的,就替宋韧这位师弟拿下了这处大宅。
秦公本想给弟子省些银钱,但在学生的劝说和一通考虑之后,还是作主替弟子置了这处大宅子。
鸿湛鸿烽已有十七岁了,家中有处大宅也好议亲;弟子初初进都,有处像样的宅子也好叫人能高看一眼,少受些白眼也是好的。
这燕都富的太富,穷的太穷,这燕都当官的十有八*九还是世族大家之后,都是论得出来历的人,弟子一个没家族支撑、还要养一大家子的小门小户在他们当中已经难以出头了,要是还多遭白眼,秦公一想心里很不好受。
遂没让学生多作劝说,秦公就把手上弟子送来的所有银钱替弟子置下了这处宅子。
遂他跟弟子和弟子媳妇儿说起这银钱的用途了,这个厚道了一生的老人对他们也有些歉意:“我想着家里人多,往后鸿湛他们成亲也方便些,就把你们送来的银两全用来置这处宅子了,先生也没有给你们剩下什么,还请……”
“您说的哪儿的话,”张氏跪下,红着眼跟老人家说:“您可莫说了,再说妾身就要羞死了,您对我们宋家一家的再造之恩,妾身至死都会记着您的恩典。”
说罢,她给老人家磕了个头。
这弟子媳妇是个良心人,小两口都是孝敬他的人,秦公看着,心里欣慰,抚着白须连连点头,心道能为着这一家小的在死去之前还能做点事,他这一辈子也是值了。
这厢,宋小五指挥着哥哥们把箱子里的东西都搬出来,等搬得差不多了,她让大郎捧了拿棉袄包裹着摆在下层最中间的坛子,跟他道:“老大,跟我来。”
二郎他们也跟上,但没走两步,就被妹妹回头敛眉扫了一眼。
“没叫你们,去莫叔那边帮忙卸车。”
“哦哦哦。”冲在最前面的四郎往后退了一步。
宋小五带着宋鸿湛进了堂内。
“师祖。”她进去喊了一声。
秦公这下站了起来,抚须朝曼步进来的小徒孙女看去。
“您安好。”宋小五上前,朝他福了一礼。
“安好,安好。”秦公见小徒孙女福了一记就起了身,没像她母亲一样行大礼,心中松了口气,又看向她,见她朝他伸过了手,老人家笑了起来,牵了她的手到他身边坐下,问她道:“一路可辛苦?”
“尚好。”还好。
秦公微笑抚须看着这个小大人,他对小徒孙女那天生自带而来的风范有过揣测,遂对小徒孙女他自来摆不出长辈的架式,一直都是遵从心意与她相处,这次多年后他感觉更是如此,对她就如同对待与他同等身位的人。
说来,这还是他仗着他是她亲父的先生的身份托大了。
“我给您带了些东西来,这里有一坛药酒,是我娘拿人参虎骨泡出来的,听闻您近来身子骨有些不适,睡觉不安稳,这一坛子酒您拿着每晚喝一小盅试一试,要是有用,回头家里再给您常备着。”宋小五让大郎哥把坛子摆到了老人家手边。
隔着裹得厚厚黄纸的坛口,秦公闻不出味来,但心里已经感觉出这是好东西,便朝弟子媳妇看去,道:“有心了。”
“没有的事,应该的。”起来的张氏朝他福了一礼。
“您住哪个屋?”宋小五朝老人家接道:“家里给您带了些东西,正在卸着,正好给您搬进去。”
“这……”秦公顿了一下。
“您还没定好家中住处?”
秦公看向了弟子。
宋韧朝先生笑了起来,过去扶着他老人家站了起来,道:“我陪您去定。”
秦公高兴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摸着弟子的手连道了好几声好,等到弟子一家替他选了最大景致最好的那个院子,他忙摇头道:“使不得,这个还是先给鸿湛两兄弟留着罢。”
“让爹娘跟您住同一个院子,”宋小五在旁道:“住在您跟前,我跟爹娘一道住,娘,分我间房?”
她看向母亲。
张氏抱着她的头,“好。”
“那就这般定下,我们老少住在一个院子,那两进就随他们两对兄弟分去,师兄的话就随小的那对一道住,也好帮着我们管教着他们一点。”宋韧作为一家之主,开口把这事定了。
分好屋子就是一通忙和,宅子里家具虽有,被褥这些也都备着,但家中锅碗瓢盆都还没有,柴火也没备,都急需添置,没一会儿家里的人都出去了,就留下宋小五带着她师祖找了棵树,搬了张桌子,她又慢吞吞地去打了桶井水,自力更生把她那炉小火炉烧起,煮起了茶。
秦公看她左拿一样,右拿一样,把茶桌子置上了,笑得眼都眯了,等她忙完坐下安心等着水开,有时间说话了,他便道:“都带着啊?”
“带着,”宋小五摆着那套用了许多年的茶碗,准备拿清水先过一道,道:“本来还打算路上闲的时候能煮着喝一口,但一路没找着什么机会。”
“毕竟不是家里。”秦公回道。
“是,人多眼杂,再来,那位大人忙着赶路,一路直奔而来也没作过多停留。”
“是你爹那位上峰大人符大人罢?”秦公看着铜壶,抚须沉吟了一下方道:“我朝你们的师伯们打听过,这位符大人可不简单啊,这次回来可是要得重用了。”
“难怪。”
“你们一路可是走得顺当?”秦公又问。
“顺当。”宋小五点头,跟秦公说道起了宋爹一路所做的事,她说的都只是表面的那点皮毛,但秦公是个会深思的人,就着她的话一路想了下去。
他听到最后长舒了口气,跟她道:“你爹也苦啊。”
这赶着路都未有放松过的一日。
“苦什么?”宋小五不以为然,“他还有的是路往上升,那些比他聪明却没他这运气的,坟前的草已长三尺。”
秦公怔然,想起了他天纵奇才的学生肖五,不禁闭眼长叹了口气。
**
这天傍晚等宋张氏带着莫婶买回米菜,宋小五进了厨房,站在厨房一边,指挥着她娘跟莫婶做了好几道大菜。
等饭菜摆上桌,宋家几兄弟前几筷子还吃得比较斯文,但吃了几筷后个个都狼吞虎咽了起来,一锅宋小五跟着她爹娘过的时候一家五口能吃两天的饭,被这几兄弟一扫而光,吃到后面他们连剩的那点咸汤都不放过,一口气喝了下去都不带停的,喝完还巴唧嘴巴,一脸意犹未尽。
宋韧在几年之后,再次感觉到了养活儿郎的艰难,看着光盘子跟娘子苦着脸道:“夫人,我明日就去户部点卯。”
看来不把俸禄抬回家来是不成了。
宋张氏笑着点头,和莫婶把碗筷收拾到井边,趁莫婶去厨房抬热水,她迅速抹干了眼边流下的泪。
也不知道他们这几年是怎么过的。
这厢宋张氏带着莫婶收拾着膳后之事,宋小五在宋爹身边听着家里的这几个人一道夜谈,听了一会儿她就困了,靠在了献出肩膀让她靠的二郎的肩上睡了过去。
她睡着后,宋鸿烽看着靠着她肩膀睡着的妹妹,喜滋滋地笑了起来,看父亲跟师祖和师伯还有大哥他们说着话,四郎轻步过来轻轻地碰了碰妹妹的手,小声嘀咕道:“活的。”
是妹妹。
说罢,他又松了口气,“睡着了。”
还好睡着了,不会看到他打包过来的行李。
二郎听着他的自言自语,弹了下他的脑袋,道:“别跟妹妹和娘乱说话,那些事一件也不能说,可听到了?”
“我晓得,”四郎朝二哥点头,“我不傻。”
哪能跟妹妹说他们在书院里头的事,妹妹和娘可心疼他们了,她们要是知道了他们在学堂受的欺负,不知道得有多难受,可不能让她们哭。
**
这一早宋小五醒来后,已能听到家中外面响的动静,她坐起打了个哈欠缓了会神,下地穿了鞋子出了门。
她去了萝卜条们住的院子,现在四兄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
她到的时候,正看到母亲给他们在老大的房子里换新衣裳。
宋小五一进去,坐在一边看书的宋鸿烽赶紧站了起来,“小五,怎么醒了?”
“二郎哥。”
宋小五走过去在坐在床上的大郎身边坐下,看着她娘给四郎穿新衣裳。
“闹醒你了?”宋鸿湛看着披着一头黑发的妹妹,目光柔和。
“没有。”宋小五摇头,她低头思忖了一下,方抬头跟他道:“老大,你们在学院可有好友同窗?”
“有。”宋鸿湛不动声色地看了二郎一眼,见二郎朝他摇头,他收回眼跟妹妹笑道,“你大哥二哥三哥四哥都有不少好友,怎么了?”
“这几年受了他们不少关照罢?”
宋鸿湛微笑颔首。
是受了不少“关照”。
“叫上真关照过你们的,中午到家里来用顿便饭,我听师祖说,他们有不少都是住在近处。”
“嗯?”宋鸿湛看向妹妹,还没会意过来。
“我们来了,”宋小五看向他,“你们身后的事,自有我们替你们打点,叫上他们来就是。”
宋鸿湛怔住,他顿了一下,探手摸了摸妹妹的长发,等忍过鼻间的酸楚,他道:“不急着今天,等……”
“就今天罢,”宋小五打断他,淡道:“到时候了。”
人都来了,哪还有晚一天的事。
恩要尽早还,仇要尽早报,这两桩事都宜早不宜迟,没有晚一天的事,若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爹今日就会去户部报到,把丁口薄落下也就这两日的事,听说都城七月有圣帝亲自主持的大考?你们也准备准备。”家中这几个儿郎早就能试考燕朝的科考了,只是因他们的丁口还是在青州原籍,受户薄所在地方的约束,他们只能回原籍考,这两年宋爹也是咬着牙一直在做往燕都奔的努力,就没让他们回来,现在人已经到了,以前滞留的事情可一并办了。
“可,”三郎宋兴盛看了母亲一眼,又看向妹妹,“我们能进得去?就是能进第一道选试的也都是名门之后,他们手上都有名士大儒的举荐。”
“信爹会办妥,这些事你们无须你们操心,要不爹拼命来燕都有何用?大郎哥和二郎哥最好是多备着点,”宋小五看着家里老大,“尤其是你,爹还等着忙完跟你说应家的事,在此之前好好想想,怎么把话给爹娘说圆了。”
宋鸿湛闻言苦笑不已,看母亲担忧地朝他看来,他重重摸了把小妹妹的头,搓着脸道:“是了,我晓得了。”
“老大,先跟你提个醒,爹之前跟我说了,你要是把自己卖给应家了,他要把你的皮给扒了,”宋小五面不改色地她说的话栽赃陷害到了宋爹身上,道:“你最好是没做蠢事,要不就等着被收拾。”
宋鸿湛缩了缩肩膀,无奈苦笑道:“岂有这事?我是宋家长子,岂会做有失家中颜面的事?应大人对我是有赏识之意,就是……”
“好了,娘,你去厨房帮着做早膳罢。”见老大一脸难为情,宋小五当机立断,朝尖起耳朵默不作声听他们说话的母亲说道。
“啊?”张氏不想走,恳求地看着小娘子。
“去了,再迟就晚了。”
张氏看了看天色,见天色已亮,儿郎们这就要去上学了,这时候不好多说,便朝儿女们看了一眼就出了门。
她走后,宋小五也起了身,打算去师祖那跟老人家请个安,走到门口时,她回过身,朝这面色各异看着她的几根萝卜条们道:“最好别让我知道那些欺负你们的小崽子是谁。”
但凡知道一个,她摁死一个。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