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8 88|第 88 章
- 89 89|第 89 章
- 90 90|第 90 章
- 91 91|第 91 章
- 92 92|第 92 章
- 93 93|第 93 章
- 94 94|第 94 章
- 95 95|第 95 章
- 96 96|第 96 章
- 97 97|第 97 章
- 98 98|第 98 章
- 99 99|第 99 章
- 100 100|第 100 章
- 101 101|第 101 章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119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163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 225 225|第 225 章
- 226 226|第 226 章
- 227 227|第 227 章
- 228 228|第 228 章
- 229 229|第 229 章
- 230 230|第 230 章
- 231 231|第 231 章
- 232 232|第 232 章
- 233 233|第 233 章
- 234 234|第 234 章
- 235 235|第 235 章
- 236 236|第 236 章
- 237 237|第 237 章
- 238 238|第 238 章
- 239 239|第 239 章
- 240 240|番外 历程一
- 241 241|番外 历程二
- 242 242|番外 历程三
- 243 243|番外 历程四
- 244 244|番外 历程五
- 245 245|番外 传承一
- 246 246|番外 传承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98|第 98 章
98|第 98 章
德王出动前, 太后宫里的一连连召了他几次他都没去,这天太后宫里来人给他送了话, 道他眼里是不是没她这个太后嫂子了,话说得很重,德王想了想, 还是去了。
去之前他先去见了燕帝, 等燕帝把御书房里的人都退下后,盘腿坐在椅子上的德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跟燕帝道:“我们老周家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一个女人都能爬到我们头上来哟三喝四,不如她的意, 就是要逼死她,就是要弄死她, 一句话就能搞得我们被她弄得团团转。”
他看着大侄子,“谁给的底气呢?”
燕帝握着椅臂的手发白,脸孔僵凝。
“真没意思,”德王起身, 摇摇头, “你宠着她两分,顺着她两分,她当你给的情份是应该。”
他说罢就走了, 连别也没与燕帝道。
他走后, 燕帝砸了桌上的杯子, 朝身边的孙总管吼:“你不知道拦着太后一点啊?”
孙总管哭着跪到地上, 他怎么拦?他一个奴婢怎么拦得住太后娘娘?
他怎么拦得住一个随着皇帝儿子的权势越大,权力欲越强的老女人?她都想垂帘听政了啊。
您狠不下心,怎么能怪我们狠不下心呢?
德王去了太后宫里,太后知道他要来,脸上抹了白*粉,把这段时日洁白嫩滑了许多的肤色掩了点下去,但她也不想把自己的回春藏得太紧,漂亮了总归让人知道点这才是真得意,遂她也只是稍稍抹了点粉,挡了点气色罢了。
德王又好一阵子没见她了,见到脸上带着病容,眼底难掩春*色的老嫂子,他在心底自嘲地笑了一声。
他前两年,还以为这个皇宫,这个老周家没有他操心不行,实在是他想多了,没有他,每个人都能把自己顾得好好的,尤其是他这个他以为性子有点软,脾气有点善的老嫂子。
他也是天真了,这皇宫里哪有女人不会为自己打算的?
“嫂子,”德王走过去也懒得跟她行礼,有些不客气地坐到了她身边,“怎么又病了?”
他不客气,万太后更不舒服,这段时日德王不来,她想起的也往往都是些他以前难以讨好的事来,一桩桩的数不胜数,那时候她是吃了他多少脸色,才在正德宫行走下来。
明明她是这个天下的皇后,先帝的正妻,却要看一个小叔子的脸色才能在先帝身边呆下来,真是荒谬。
而先帝在世时,对她也就那样,为了儿子,她一路也忍过来了,现在儿子大权在握,她也能尝一尝男女之情,这才觉得人生有了点样子起来,但一见到不客气的小叔子,就好像又回到了过去揣磨老皇帝和小叔子那小心翼翼的日子来,她当下脸一僵,缓了缓才轻轻跟小叔子道:“康康,你是不是对嫂子有什么意见啊?”
“我这有事,您老叫我,问您您又不说有什么事,只叫我进宫来……”
“我病了啊,”太后眼睛红了,“想叫你进来看看我不行?”
德王默然地看向了他老嫂子,过了一会儿,他涩然地道:“嫂子,我也是这宫里长大的。”
她瞒天过海,把面首养到宫里的事,连大臣都没瞒过,怎么瞒得过他?
杨标可是在这里当过十年的大总管。
她就怎么好意思把他当小孩儿骗呢?
万太后一时没明白他话里的意思,等明白过来,她脸刷地一下,这下是真白了。
“康康……”她抓紧了膝上的裙,眼神徒地狠厉了起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德王没有来跟她吵架的意思,也许就如杨标所说,他把她当嫂子,她毕竟还是与他隔着点,他就算为她纠心生气又如何?她又不可能听他的,又不可能只给他当一个人一辈子的嫂子。
不是嫂子,又怎么生气得起来呢?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您现在风光无限,那是因为有您儿子在前面替您挡着,哪天把您跟他之间的情份用完了,他不想挡了……”德王说到这,自嘲一笑,“当然他不想挡了,他自己也得折兵三万,被您拖……”
“放肆,大胆!”万太后拍桌而起,怒喝道。
“我走了。”德王摇摇头,不打算再与她争执下去了。
吵是吵不清楚的,他很明白只有大侄子想动了,他这个老嫂子才会真正老实,要不然,他就是在她宫里吵翻天又有何用?
“德王,”万太后被他气得眼前发黑,口不择言地道:“如若不是我这老嫂子怜惜你,你能活到如今!当初是我妇人之仁,一念之仁放了你出宫去,若不然……”
“若不然?”她糊涂,德王没,他打断了她的话,问她:“若不然如何?”
若不然她就杀了他?
她可知道,她这话一出,那往后她儿子想救她,她都得为她今天这句话付出代价!
“砰”地一声,站起来的万太后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她被气得颤抖,哆嗦着嘴指着德王道:“果然是放虎归山,果然,果然啊……”
当初她怎么就不听她哥哥的话,在先帝走后,紧接着把他弄死在宫里,跟着而去呢?这养大了,果然养成了祸害出来。
“哼。”看着他那已经膨胀得看不清自己现在样子的老嫂子,德王哼笑了一声,出了门去。
小辫子说他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死在十八岁那一年,德王听着觉得这跟梦话似的太不真实了,但看样子,这话十有九十是真的。
如果没有她的出现,他还真是他这老嫂子和大侄子说生就生,说死就死的人了。
德王出了太后的宫里,径直一路回了王府,等见到杨标,德王才放任自己的心碎,他跟杨公公红着眼道:“是不是只有我想护他们一辈子?”
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杨标朝他躬身,一言不发。
他不出言,就是最好的回答。
是的,他们没有这么想过,所以他才被逼无法,就是孤注一掷,也信了那一位,让她出手帮着他远离皇宫,远离那个会把他拖死的泥潭。
“啊……”突地,德王抬起头,朝上空嘶吼了起来。
**
德王走后,杨标来了宋宅一趟,宋小五跟他说了半夜话,杨公公走前,宋小五终还是开口,跟他要了几个人。
她没有掩饰她要人做什么,杨标跟她道:“奴婢得再小心挑挑。”
“嗯。”宋小五应了。
走前,杨标跟她躬了半身,宋小五沉默不语地看着他退走,等门关了,鸡啼声起了,她轻吐了口气出来。
这上半生随波逐流的日子,大概是要过去了。
德王这一走,很快一个多月就过去了,宋小五没收到小鬼那边的消息,也不找人问,平平静静地过着她的日子。
而九月底,宋韧被人抬了回来,宋大人命悬一线,一连半个月昏迷不醒,把宋张氏悲愁得十来天就已枯瘦如柴。
此时因宋巡官回都禀告路上被刺杀之事,朝廷皇帝震怒,下令自己的亲信刑部尚书主持大局,一查到底,务必在一月之内给他们结果。
诸多的赏赐也源源不断从宫里赐到了宋宅。
这厢,宋家也来了不少探望的人,宋小五把老太太接到了宅里镇宅,一同与宋家人对付起了各方探问,或者打探消息的人马。
宋家看着是正得圣眷,实则是生死系于宋韧一人身上,宋韧只要一死,宋家之后的命运就指不定了,想让他死的人会连手把宋家斩草除根,宋家难逃厄运,因此宋氏族人在都城里的主事人都来了,老太太也杀气腾腾,一家人守着宋韧清醒。
这厢郑家与宋四郎的亲事只待十二月成亲,郑小虎那边因自家祖母身子不好,一直反对他妹妹嫁入宋家的郑家人这时更是反对了起来,郑小虎与他母亲和祖母一商量,一咬牙就过来跟宋家商量婚事提前之事,间带也有为宋家冲喜的意思在里头,想卖宋家一个好。
宋韧这次出门,不仅是带来了各地丰收的消息,还带来了一种能供百姓食用饱腹的作物,万幸的是他们一路人尽管半路被劫杀,但好在有人冲出了重围把成果呈到了燕帝面前,但就是如此,朝廷现在对宋韧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甚至有很多的声音言道宋大人发现了这等重要的事情,不禀告当地官员随着押送入都,反而孤身上都,为着自己讨赏惹出了这生死之事来,还震惊了圣驾,实乃不该……
就是百姓当中听闻到这话来,也觉得这些个大人说的言之有理,这宋家一飞冲天还不够,为了讨赏连命都搭上也是活该。
这话传到宋家人耳里,宋三郎气得在家捶破了好几个沙袋,这天晚上他实在睡不着觉,半夜找到妹妹的院里,叫醒妹妹跟妹妹道:“妹妹,这官我不想当了。”
去之前他先去见了燕帝, 等燕帝把御书房里的人都退下后,盘腿坐在椅子上的德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跟燕帝道:“我们老周家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一个女人都能爬到我们头上来哟三喝四,不如她的意, 就是要逼死她,就是要弄死她, 一句话就能搞得我们被她弄得团团转。”
他看着大侄子,“谁给的底气呢?”
燕帝握着椅臂的手发白,脸孔僵凝。
“真没意思,”德王起身, 摇摇头, “你宠着她两分,顺着她两分,她当你给的情份是应该。”
他说罢就走了, 连别也没与燕帝道。
他走后, 燕帝砸了桌上的杯子, 朝身边的孙总管吼:“你不知道拦着太后一点啊?”
孙总管哭着跪到地上, 他怎么拦?他一个奴婢怎么拦得住太后娘娘?
他怎么拦得住一个随着皇帝儿子的权势越大,权力欲越强的老女人?她都想垂帘听政了啊。
您狠不下心,怎么能怪我们狠不下心呢?
德王去了太后宫里,太后知道他要来,脸上抹了白*粉,把这段时日洁白嫩滑了许多的肤色掩了点下去,但她也不想把自己的回春藏得太紧,漂亮了总归让人知道点这才是真得意,遂她也只是稍稍抹了点粉,挡了点气色罢了。
德王又好一阵子没见她了,见到脸上带着病容,眼底难掩春*色的老嫂子,他在心底自嘲地笑了一声。
他前两年,还以为这个皇宫,这个老周家没有他操心不行,实在是他想多了,没有他,每个人都能把自己顾得好好的,尤其是他这个他以为性子有点软,脾气有点善的老嫂子。
他也是天真了,这皇宫里哪有女人不会为自己打算的?
“嫂子,”德王走过去也懒得跟她行礼,有些不客气地坐到了她身边,“怎么又病了?”
他不客气,万太后更不舒服,这段时日德王不来,她想起的也往往都是些他以前难以讨好的事来,一桩桩的数不胜数,那时候她是吃了他多少脸色,才在正德宫行走下来。
明明她是这个天下的皇后,先帝的正妻,却要看一个小叔子的脸色才能在先帝身边呆下来,真是荒谬。
而先帝在世时,对她也就那样,为了儿子,她一路也忍过来了,现在儿子大权在握,她也能尝一尝男女之情,这才觉得人生有了点样子起来,但一见到不客气的小叔子,就好像又回到了过去揣磨老皇帝和小叔子那小心翼翼的日子来,她当下脸一僵,缓了缓才轻轻跟小叔子道:“康康,你是不是对嫂子有什么意见啊?”
“我这有事,您老叫我,问您您又不说有什么事,只叫我进宫来……”
“我病了啊,”太后眼睛红了,“想叫你进来看看我不行?”
德王默然地看向了他老嫂子,过了一会儿,他涩然地道:“嫂子,我也是这宫里长大的。”
她瞒天过海,把面首养到宫里的事,连大臣都没瞒过,怎么瞒得过他?
杨标可是在这里当过十年的大总管。
她就怎么好意思把他当小孩儿骗呢?
万太后一时没明白他话里的意思,等明白过来,她脸刷地一下,这下是真白了。
“康康……”她抓紧了膝上的裙,眼神徒地狠厉了起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德王没有来跟她吵架的意思,也许就如杨标所说,他把她当嫂子,她毕竟还是与他隔着点,他就算为她纠心生气又如何?她又不可能听他的,又不可能只给他当一个人一辈子的嫂子。
不是嫂子,又怎么生气得起来呢?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您现在风光无限,那是因为有您儿子在前面替您挡着,哪天把您跟他之间的情份用完了,他不想挡了……”德王说到这,自嘲一笑,“当然他不想挡了,他自己也得折兵三万,被您拖……”
“放肆,大胆!”万太后拍桌而起,怒喝道。
“我走了。”德王摇摇头,不打算再与她争执下去了。
吵是吵不清楚的,他很明白只有大侄子想动了,他这个老嫂子才会真正老实,要不然,他就是在她宫里吵翻天又有何用?
“德王,”万太后被他气得眼前发黑,口不择言地道:“如若不是我这老嫂子怜惜你,你能活到如今!当初是我妇人之仁,一念之仁放了你出宫去,若不然……”
“若不然?”她糊涂,德王没,他打断了她的话,问她:“若不然如何?”
若不然她就杀了他?
她可知道,她这话一出,那往后她儿子想救她,她都得为她今天这句话付出代价!
“砰”地一声,站起来的万太后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她被气得颤抖,哆嗦着嘴指着德王道:“果然是放虎归山,果然,果然啊……”
当初她怎么就不听她哥哥的话,在先帝走后,紧接着把他弄死在宫里,跟着而去呢?这养大了,果然养成了祸害出来。
“哼。”看着他那已经膨胀得看不清自己现在样子的老嫂子,德王哼笑了一声,出了门去。
小辫子说他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死在十八岁那一年,德王听着觉得这跟梦话似的太不真实了,但看样子,这话十有九十是真的。
如果没有她的出现,他还真是他这老嫂子和大侄子说生就生,说死就死的人了。
德王出了太后的宫里,径直一路回了王府,等见到杨标,德王才放任自己的心碎,他跟杨公公红着眼道:“是不是只有我想护他们一辈子?”
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杨标朝他躬身,一言不发。
他不出言,就是最好的回答。
是的,他们没有这么想过,所以他才被逼无法,就是孤注一掷,也信了那一位,让她出手帮着他远离皇宫,远离那个会把他拖死的泥潭。
“啊……”突地,德王抬起头,朝上空嘶吼了起来。
**
德王走后,杨标来了宋宅一趟,宋小五跟他说了半夜话,杨公公走前,宋小五终还是开口,跟他要了几个人。
她没有掩饰她要人做什么,杨标跟她道:“奴婢得再小心挑挑。”
“嗯。”宋小五应了。
走前,杨标跟她躬了半身,宋小五沉默不语地看着他退走,等门关了,鸡啼声起了,她轻吐了口气出来。
这上半生随波逐流的日子,大概是要过去了。
德王这一走,很快一个多月就过去了,宋小五没收到小鬼那边的消息,也不找人问,平平静静地过着她的日子。
而九月底,宋韧被人抬了回来,宋大人命悬一线,一连半个月昏迷不醒,把宋张氏悲愁得十来天就已枯瘦如柴。
此时因宋巡官回都禀告路上被刺杀之事,朝廷皇帝震怒,下令自己的亲信刑部尚书主持大局,一查到底,务必在一月之内给他们结果。
诸多的赏赐也源源不断从宫里赐到了宋宅。
这厢,宋家也来了不少探望的人,宋小五把老太太接到了宅里镇宅,一同与宋家人对付起了各方探问,或者打探消息的人马。
宋家看着是正得圣眷,实则是生死系于宋韧一人身上,宋韧只要一死,宋家之后的命运就指不定了,想让他死的人会连手把宋家斩草除根,宋家难逃厄运,因此宋氏族人在都城里的主事人都来了,老太太也杀气腾腾,一家人守着宋韧清醒。
这厢郑家与宋四郎的亲事只待十二月成亲,郑小虎那边因自家祖母身子不好,一直反对他妹妹嫁入宋家的郑家人这时更是反对了起来,郑小虎与他母亲和祖母一商量,一咬牙就过来跟宋家商量婚事提前之事,间带也有为宋家冲喜的意思在里头,想卖宋家一个好。
宋韧这次出门,不仅是带来了各地丰收的消息,还带来了一种能供百姓食用饱腹的作物,万幸的是他们一路人尽管半路被劫杀,但好在有人冲出了重围把成果呈到了燕帝面前,但就是如此,朝廷现在对宋韧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甚至有很多的声音言道宋大人发现了这等重要的事情,不禀告当地官员随着押送入都,反而孤身上都,为着自己讨赏惹出了这生死之事来,还震惊了圣驾,实乃不该……
就是百姓当中听闻到这话来,也觉得这些个大人说的言之有理,这宋家一飞冲天还不够,为了讨赏连命都搭上也是活该。
这话传到宋家人耳里,宋三郎气得在家捶破了好几个沙袋,这天晚上他实在睡不着觉,半夜找到妹妹的院里,叫醒妹妹跟妹妹道:“妹妹,这官我不想当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