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119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163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 225 225|第 225 章
- 226 226|第 226 章
- 227 227|第 227 章
- 228 228|第 228 章
- 229 229|第 229 章
- 230 230|第 230 章
- 231 231|第 231 章
- 232 232|第 232 章
- 233 233|第 233 章
- 234 234|第 234 章
- 235 235|第 235 章
- 236 236|第 236 章
- 237 237|第 237 章
- 238 238|第 238 章
- 239 239|第 239 章
- 240 240|番外 历程一
- 241 241|番外 历程二
- 242 242|番外 历程三
- 243 243|番外 历程四
- 244 244|番外 历程五
- 245 245|番外 传承一
- 246 246|番外 传承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12|第 112 章
112|第 112 章
闻言, 老妇看了宋小五一眼,过了眨眼, 她像是反应了过来,木讷的老夫人朝宋小五摇摇头,闭着眼叹了口气。
年轻人, 懂什么?
宋小五也就随口说上那么一句, 并不在意别人回不回她的话,这时老妇的儿媳妇因着她的身份,恭敬地道了一句:“家婆伤心过度, 有失礼之处,还请德王妃娘娘谅恕一二。”
德王妃的身份尊贵, 不是他等人家能得罪得起的。
“无碍。”宋小五不在乎,她只是被老妇人身上的气息感染, 多事多嘴了一句,万万不到人家回答的不好就得罪了她的份上。
她曾经也心如死灰,不得不把自己弄死后再活一次也了无生趣,才发现死亡这种事真真是没意思, 它会让没有意思的人变得更没意思, 让黑暗沉没的心更沉没,后来渐渐活过来,才发现还是活色生香才最迷人, 才最适合她。
而不想活的, 只是没有了生念罢了, 而死亡并不会让它变得好一点, 不过人要是没有灵魂的话,死亡就是绝望的尽头,倒是一个好归宿。
每个人都不一样,宋小五也不是救世主,她坐过来只是不想让场面生硬,这头她就跟中年妇人说起了话来,问起了人家的姓氏,家住哪处,中年妇人一一回了话,宋小五也就知道了这家人大概的家世了。
这是个中年寡妇,她婆婆也是,是宗室中尚还未出五服的亲戚。
这位老夫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老年丧孙,现在整个家族没落到只有她和两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子,南阳王老王妃是她的闺中密友,这些年相帮她许多。
宋小五听说这家有个孙子,便问起了他来,“你家小儿多大了?”
“回王妃娘娘,”按辈份说,这个中年妇人得叫德王妃一声叔奶奶,但他们家离只有老夫人还未出宗室五服,这亲戚隔得有点远,她也不敢轻易就称呼,省得让人以为他们家乱攀亲戚,“小儿十五了。”
“可在读书?”
“□□着。”
“有看护之人?”
中年妇人犹豫了一下,看向了婆婆。
这时,老夫人转过了头来,定定地看了宋小五一眼,方道:“有,跟了他舅舅念书。”
“哪家的人?”
“平渭蔡家的人。”
“没听过,做什么的?”
宋小五一句接一句简单地老夫人一问一答起来了,说到最后,她道:“等你孙儿成亲做酒,请我过去喝一杯。”
老夫人低低地应了一声是,朝宋小五低了下首。
这厢南阳王府奉上了热茶没多久,南阳王府的老世子从宫里回来了,过来跟宋小五见了礼,他知道了德王府帮的忙,对德王妃这个小婶子又是好一通感谢。
刚才又帮王府忙了点事的杨标也过来了,跟宋小五请示南阳王府这边需要的东西得他陪着南阳王府的老管家去内务府拿,宋小五听了点头:“只管去,这几日你就留在这边帮衬着。”
“是。”
老世子在旁又是一通感激涕零,方才跟随前来催促他行事的府中人离去。
这厢宗室当中的人已过来几个了,这当中就没有比宋小五身份尊贵的,遂宋小五坐在她的位置上见了不少人,她年幼美貌至极,但美得霸气,美得太高高在上,这厢才知道她真面目的众人心里皆震惊不已,更是魂不守舍了起来。
宋小五倒是一个个都说了几句话,见大家无心应付她,她也闭了嘴,只是这夜王府乱成了麻,府里还因为老王妃的死勾起了一些陈年旧事在吵闹,是老王妃养在膝下的一个庶子在嫡母还没入殓之前就跟兄弟们争起了老王妃留下的那点东西了,闹得有点不算话,这边宗妇们看望老王妃入殓的时辰只能往后推,是以宋小五等了等,见王府来赔罪的人都要把脑袋磕碎了,干脆起身带着人往灵堂那边去了。
灵堂没有人,但前去灵堂的人都是宗室当中当一家家门的宗妇,这逼得老世子发了狠,把弟弟关了起来,迅速抬了母亲去灵堂,这才让宗室当中的宗妇在天亮之前在灵堂帮着南阳王府的人喊了老王妃半夜的魂。
第二日宋小五中午才回王府,到了晚上又过来替南阳王老王妃守了一夜的灵,第三日她就没去了,但杨标还是留在了那边帮南阳王府,德王府这边也派了一个管事的带着家里人去帮了忙。
等德王赶回来,去了南阳王府,宗室这边因为德王府一开始的倾力相助,关于老王妃殡葬的事皆事事过问德王,德王觉得有点麻烦,但还是都应承了下来,另一边燕帝也给老王妃加封了名号,圣旨一到,宗室当中的人还是受了这份好,皇帝这个亲戚总算有点像亲戚的样了,无形当中冲淡了这些年对燕帝这个人的怨憎。
德王见大侄子还不算笨得无药可救,当真是欣慰不已,不过他也是对自己这隐隐有点宗室新领头人的形势有些不解,等杨标跟他清楚了他的小辫子在他不在的这几日里帮南阳王府做的事,他回去抱着王妃猛亲不已。
谁能当事谁就是领头人,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但这事让王妃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德王觉得他的小辫子王妃简直不要太厉害了。
必须亲一万次方成。
只是王妃对不太受亲吻王的好,冷酷地拒绝了他,让他在帮人家办丧事的这几天老实点,像样着点,把德王拒绝得在家里大发雷霆,气得还说不跟王妃好了,当天晚上就抱着被子睡在了床下的地毯上,誓死不跟王妃睡同一个床。
不过半夜忍不住爬上床的人也是他就是,王妃倒是一直睡的好好的。
宋小五没有天天去南阳王府,但她的名声也是传开了,这种宗室当中聚在一块儿办丧事的场合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名声和能力,德王妃办事果断,长相奇美的事闹得宫里的人都明白了,皇后有些沉不住气想会会她,但她现在就在禁足当中,没有皇帝的圣旨,她无法借着南阳王老王妃的丧事出宫,是以她私下想她皇儿去德王府去探探他小爷爷,但她这话一出,二皇子就被皇帝接去了正德宫,内侍来了消息说这一段时日二皇子就住在圣上身边了,皇后因此惊喜夹杂,没一天又听说内宫有妃子有了身孕,她就苦笑着认了命,暂时歇了打德王府那边主意的命。
说来,她也有圣上说的那么不堪,她现在悔悟了过来,只想跟小王叔和小王婶交好,圣上把她当洪水猛兽防着,好像之前让大皇子去承小王叔衣钵的人是她而不是他,有歹毒心肠的人是她一样。
小王叔一直对他们母子不错,她感激他,想跟他亲近点有何错之理?
圣上铁了心隔着他们母子三人,皇后几番安慰自己来日方长,只要她有着这两个儿子地位远远胜过这宫里多无所出的妃子,她要专心的是这后宫之事,这才静下心来不再去想就着德王妃这个人跟德王府重修旧好的事来。
宗室对德王妃的评价甚高,德王在外听人夸他媳妇他就想笑,又因这是办丧事呢根本不能发笑,只能板脸,往往回来跟媳妇儿说起外边的人对她的喜欢,他都要把头埋在枕头里笑好一阵子才爬起脸来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今儿谁谁谁夸他媳妇儿会办事了,宋小五听了几次,起初还听个新鲜,这天晚上听她家小鬼回来跟她说,哪家的女眷又夸她会办事了,德王妃听着他这几天像是遇到了不少能跟他说上话的女人,德王妃当下就冷笑道:“你也不怕这般夸下去,人人都想跟你抢你那贤惠能干的媳妇儿?”
压根儿没往这块想的德王如被雷避,好一会儿他才捂着心口喃喃起来:“不成不成,你不能再出去了。”
再出去,人都不是他的了。
是以德王再出去,一听人夸他媳妇儿他就瞪人家,尤其是那些夸他媳妇儿的还有不要脸的大老爷们,他不等人说完就哼哼着生气地走了,有些过份的一见面没两句就说到他媳妇儿身上,他岂止是瞪,袖子都撸起来了要跟人打架。
宋小五这边把小鬼拐进了弯道认识了新世界,她这头就找杨标了解这些个女人老出现在她的人面前是怎么回来,不知情的杨标乍听到这事皱了眉,不出一听就回来跟宋小五一五一十地道:“有那么几家人,想送人进来。”
他们大燕能立三妻四妾,尤其皇室当中的人只在位列三妻四妾之位都是有名份的,差的是主侧尊卑之分,尤其三妻之位差的不是太大,往往有后来居上者的地位要压过原配正室,正室要是不厉害点,尤其背后娘家势弱者,还会被取代当家主母的位置。
他们大燕的老祖宗的皇后,就是侧妻居上,正室原配反成了贵妃,虽说后来继位的还是她的儿子,但因那位先皇是那位皇后娘娘养大扶持起来的,对这事也略过了不记。这史书上记载不详,但皇室中人现在还是有的是人能记住一二,周家的人天生的不信牛鬼蛇神,杨标对此是又敬又畏。
而这头宗室的人想从中作梗,他的不悦远远胜过了敬畏,于是便跟宋小五道:“您不能放任这些人的心思,宗室日渐式微,跟他们自己本身并不是并无关系。”
年轻人, 懂什么?
宋小五也就随口说上那么一句, 并不在意别人回不回她的话,这时老妇的儿媳妇因着她的身份,恭敬地道了一句:“家婆伤心过度, 有失礼之处,还请德王妃娘娘谅恕一二。”
德王妃的身份尊贵, 不是他等人家能得罪得起的。
“无碍。”宋小五不在乎,她只是被老妇人身上的气息感染, 多事多嘴了一句,万万不到人家回答的不好就得罪了她的份上。
她曾经也心如死灰,不得不把自己弄死后再活一次也了无生趣,才发现死亡这种事真真是没意思, 它会让没有意思的人变得更没意思, 让黑暗沉没的心更沉没,后来渐渐活过来,才发现还是活色生香才最迷人, 才最适合她。
而不想活的, 只是没有了生念罢了, 而死亡并不会让它变得好一点, 不过人要是没有灵魂的话,死亡就是绝望的尽头,倒是一个好归宿。
每个人都不一样,宋小五也不是救世主,她坐过来只是不想让场面生硬,这头她就跟中年妇人说起了话来,问起了人家的姓氏,家住哪处,中年妇人一一回了话,宋小五也就知道了这家人大概的家世了。
这是个中年寡妇,她婆婆也是,是宗室中尚还未出五服的亲戚。
这位老夫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老年丧孙,现在整个家族没落到只有她和两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子,南阳王老王妃是她的闺中密友,这些年相帮她许多。
宋小五听说这家有个孙子,便问起了他来,“你家小儿多大了?”
“回王妃娘娘,”按辈份说,这个中年妇人得叫德王妃一声叔奶奶,但他们家离只有老夫人还未出宗室五服,这亲戚隔得有点远,她也不敢轻易就称呼,省得让人以为他们家乱攀亲戚,“小儿十五了。”
“可在读书?”
“□□着。”
“有看护之人?”
中年妇人犹豫了一下,看向了婆婆。
这时,老夫人转过了头来,定定地看了宋小五一眼,方道:“有,跟了他舅舅念书。”
“哪家的人?”
“平渭蔡家的人。”
“没听过,做什么的?”
宋小五一句接一句简单地老夫人一问一答起来了,说到最后,她道:“等你孙儿成亲做酒,请我过去喝一杯。”
老夫人低低地应了一声是,朝宋小五低了下首。
这厢南阳王府奉上了热茶没多久,南阳王府的老世子从宫里回来了,过来跟宋小五见了礼,他知道了德王府帮的忙,对德王妃这个小婶子又是好一通感谢。
刚才又帮王府忙了点事的杨标也过来了,跟宋小五请示南阳王府这边需要的东西得他陪着南阳王府的老管家去内务府拿,宋小五听了点头:“只管去,这几日你就留在这边帮衬着。”
“是。”
老世子在旁又是一通感激涕零,方才跟随前来催促他行事的府中人离去。
这厢宗室当中的人已过来几个了,这当中就没有比宋小五身份尊贵的,遂宋小五坐在她的位置上见了不少人,她年幼美貌至极,但美得霸气,美得太高高在上,这厢才知道她真面目的众人心里皆震惊不已,更是魂不守舍了起来。
宋小五倒是一个个都说了几句话,见大家无心应付她,她也闭了嘴,只是这夜王府乱成了麻,府里还因为老王妃的死勾起了一些陈年旧事在吵闹,是老王妃养在膝下的一个庶子在嫡母还没入殓之前就跟兄弟们争起了老王妃留下的那点东西了,闹得有点不算话,这边宗妇们看望老王妃入殓的时辰只能往后推,是以宋小五等了等,见王府来赔罪的人都要把脑袋磕碎了,干脆起身带着人往灵堂那边去了。
灵堂没有人,但前去灵堂的人都是宗室当中当一家家门的宗妇,这逼得老世子发了狠,把弟弟关了起来,迅速抬了母亲去灵堂,这才让宗室当中的宗妇在天亮之前在灵堂帮着南阳王府的人喊了老王妃半夜的魂。
第二日宋小五中午才回王府,到了晚上又过来替南阳王老王妃守了一夜的灵,第三日她就没去了,但杨标还是留在了那边帮南阳王府,德王府这边也派了一个管事的带着家里人去帮了忙。
等德王赶回来,去了南阳王府,宗室这边因为德王府一开始的倾力相助,关于老王妃殡葬的事皆事事过问德王,德王觉得有点麻烦,但还是都应承了下来,另一边燕帝也给老王妃加封了名号,圣旨一到,宗室当中的人还是受了这份好,皇帝这个亲戚总算有点像亲戚的样了,无形当中冲淡了这些年对燕帝这个人的怨憎。
德王见大侄子还不算笨得无药可救,当真是欣慰不已,不过他也是对自己这隐隐有点宗室新领头人的形势有些不解,等杨标跟他清楚了他的小辫子在他不在的这几日里帮南阳王府做的事,他回去抱着王妃猛亲不已。
谁能当事谁就是领头人,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但这事让王妃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德王觉得他的小辫子王妃简直不要太厉害了。
必须亲一万次方成。
只是王妃对不太受亲吻王的好,冷酷地拒绝了他,让他在帮人家办丧事的这几天老实点,像样着点,把德王拒绝得在家里大发雷霆,气得还说不跟王妃好了,当天晚上就抱着被子睡在了床下的地毯上,誓死不跟王妃睡同一个床。
不过半夜忍不住爬上床的人也是他就是,王妃倒是一直睡的好好的。
宋小五没有天天去南阳王府,但她的名声也是传开了,这种宗室当中聚在一块儿办丧事的场合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名声和能力,德王妃办事果断,长相奇美的事闹得宫里的人都明白了,皇后有些沉不住气想会会她,但她现在就在禁足当中,没有皇帝的圣旨,她无法借着南阳王老王妃的丧事出宫,是以她私下想她皇儿去德王府去探探他小爷爷,但她这话一出,二皇子就被皇帝接去了正德宫,内侍来了消息说这一段时日二皇子就住在圣上身边了,皇后因此惊喜夹杂,没一天又听说内宫有妃子有了身孕,她就苦笑着认了命,暂时歇了打德王府那边主意的命。
说来,她也有圣上说的那么不堪,她现在悔悟了过来,只想跟小王叔和小王婶交好,圣上把她当洪水猛兽防着,好像之前让大皇子去承小王叔衣钵的人是她而不是他,有歹毒心肠的人是她一样。
小王叔一直对他们母子不错,她感激他,想跟他亲近点有何错之理?
圣上铁了心隔着他们母子三人,皇后几番安慰自己来日方长,只要她有着这两个儿子地位远远胜过这宫里多无所出的妃子,她要专心的是这后宫之事,这才静下心来不再去想就着德王妃这个人跟德王府重修旧好的事来。
宗室对德王妃的评价甚高,德王在外听人夸他媳妇他就想笑,又因这是办丧事呢根本不能发笑,只能板脸,往往回来跟媳妇儿说起外边的人对她的喜欢,他都要把头埋在枕头里笑好一阵子才爬起脸来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今儿谁谁谁夸他媳妇儿会办事了,宋小五听了几次,起初还听个新鲜,这天晚上听她家小鬼回来跟她说,哪家的女眷又夸她会办事了,德王妃听着他这几天像是遇到了不少能跟他说上话的女人,德王妃当下就冷笑道:“你也不怕这般夸下去,人人都想跟你抢你那贤惠能干的媳妇儿?”
压根儿没往这块想的德王如被雷避,好一会儿他才捂着心口喃喃起来:“不成不成,你不能再出去了。”
再出去,人都不是他的了。
是以德王再出去,一听人夸他媳妇儿他就瞪人家,尤其是那些夸他媳妇儿的还有不要脸的大老爷们,他不等人说完就哼哼着生气地走了,有些过份的一见面没两句就说到他媳妇儿身上,他岂止是瞪,袖子都撸起来了要跟人打架。
宋小五这边把小鬼拐进了弯道认识了新世界,她这头就找杨标了解这些个女人老出现在她的人面前是怎么回来,不知情的杨标乍听到这事皱了眉,不出一听就回来跟宋小五一五一十地道:“有那么几家人,想送人进来。”
他们大燕能立三妻四妾,尤其皇室当中的人只在位列三妻四妾之位都是有名份的,差的是主侧尊卑之分,尤其三妻之位差的不是太大,往往有后来居上者的地位要压过原配正室,正室要是不厉害点,尤其背后娘家势弱者,还会被取代当家主母的位置。
他们大燕的老祖宗的皇后,就是侧妻居上,正室原配反成了贵妃,虽说后来继位的还是她的儿子,但因那位先皇是那位皇后娘娘养大扶持起来的,对这事也略过了不记。这史书上记载不详,但皇室中人现在还是有的是人能记住一二,周家的人天生的不信牛鬼蛇神,杨标对此是又敬又畏。
而这头宗室的人想从中作梗,他的不悦远远胜过了敬畏,于是便跟宋小五道:“您不能放任这些人的心思,宗室日渐式微,跟他们自己本身并不是并无关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