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119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163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 225 225|第 225 章
- 226 226|第 226 章
- 227 227|第 227 章
- 228 228|第 228 章
- 229 229|第 229 章
- 230 230|第 230 章
- 231 231|第 231 章
- 232 232|第 232 章
- 233 233|第 233 章
- 234 234|第 234 章
- 235 235|第 235 章
- 236 236|第 236 章
- 237 237|第 237 章
- 238 238|第 238 章
- 239 239|第 239 章
- 240 240|番外 历程一
- 241 241|番外 历程二
- 242 242|番外 历程三
- 243 243|番外 历程四
- 244 244|番外 历程五
- 245 245|番外 传承一
- 246 246|番外 传承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27|第 127 章
127|第 127 章
宋小五回了趟家, 得知她要来,宋张氏收干净眼泪,去厨房给她做了顿饭。
这夜宋小五歇在了宋宅, 带着孩子跟母亲睡在了一床。
张氏到半夜的时候看着外孙睡了, 宋小五看着祖孙俩相依在一起的模样, 冰冷的眼渐渐温柔了下来。
人生很短也很长, 他们往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
这日早上起来,张氏的情绪好了很多, 送走了女儿外孙后, 她回头看着头发已灰的丈夫,握着他的手摇了摇,“你可要陪我到死。”
宋韧朝老妻笑了起来, 跟她点头道:“好。”
定会偕老白头。
宋小五回王府后,德王府一行人在三日后出了京,他们走得甚是匆忙, 走了没有两日,就有追兵追上前来送信,皇帝有事要过问德王。
德王皱眉回了信。
过了没两天, 又有追信前到。
这次德王火了,在驿站停了两天,把该交待不该交待的都写到了上面, 把两本册子砸到探子头目脸上吼:“叫他别再来了。”
此次之后, 皇帝总算没有来人了, 德王一路看着他王妃怪心虚的, 过了两天实在忍不住,问她道:“我是不是太软弱了?”
太不像个男人了?
宋小五摸了摸这阵子对她小心翼翼的小鬼的头,摇了头:“没有。”
他要是真说一不二,他就不是他了。
不过她也没安慰他就是。她没跟他说,他适合活在远处,没有他的存在,于皇帝可能才是真正的好事,没有了像他这样的人搁在心上护着,孤立无援,尤其是心灵上的孤独才会使人真正成长。
皇帝这个人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最终得看他自己,要是靠他自己不行,到时候强大起来的晏城也就有能力接手他的烂摊子了。
现在,壮大自己才是最要紧的。她身为周家媳妇,给周家祖宗们上的进门礼已经给了,能不能端得住,就看周元这个皇帝了。
德王就带了些人,拉了几车盆盆罐罐走,府里的财物都没拿几样,走得可谓是潇洒,直到他们到了封地,乱成了一锅粥的朝廷想到请德王出来做主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没个人可以压得住日益高深莫测的皇帝了。
接连有几个掌管要位的臣子被皇帝压着请辞,燕国几州太守又陆续收到调令即刻回燕州告职赴职,这头他们刚启程,新赴任的太守就已经到了半路了。
全国十八个要塞的大小刺史也在两个月之间全然更换了一遍。
皇帝动作之大,大到朝中不少人都给德王送信告知详情,德王看到头一封还不解,多看了两封就干脆不看了,他忙着打理封地和带孩子,实在腾不出空看他大侄子是怎么亡国的了。
德王一行人一到晏城,王妃在打量过王府,又在查看过晏城库房后就指定了一处别院暂住,把德王府推倒重修,还大开财库,让人去隔州招人过来盖房子。
杨标被她吓得不轻,看她只是重建而不是扩建后这才松了口气——封王的王府是有规建的,超过了就得被人说其心不正了。
晏城现在的财力物力只能算是不错,但封地想要进一步增添实力就需要足够的人手,靠宴城的百姓生那得等十几二十年才成,是以宋小五想盖幢房子只是个添头,最重要的是吸引人流涌进晏城。
哪个年头的老百姓都一样,哪头有饭吃就往哪头钻。
至于晏城当地的百姓,现在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就不占用他们的劳力了,到时候外地的廉价劳力一过来,看看他们过的日子,这不用晏城开口他们就自己想留下来了。
宋小五忙着规划晏城,一天时间去了一大半,不可能把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是以她跟小鬼一人管孩子半天,两个人一起带孩子,但相比她管孩子的时候只管交到姑姑手里,她时不时看两眼,德王就要显得比她对孩子用心多了,等孩子百日过后可以带出去之后,他出去有事都要把孩子背在身上。
杨公公试图让王妃把孩子交到他手中未果,末了只能跟着主公带小主公。
小世子是个很安静的小孩子,脸上跟他娘一样时常没表情,小面瘫偶尔笑一下都跟施恩一般,偏生德王爱极了他这个样子,一把他抱到手上就不撒手,见小辫子愿意他带着孩子出去更是开心得不行,只要不是去城外都要带着他。
德王府的小世子名叫周承,名字是他母亲取的,但周承这个小世子在他娘肚子里的时候就对她爱理不理,宋小五早察觉到了,从他生下来的时候就在评估他,过了小半年看他就是一正常的缺心眼的孩子就放弃他了,连戳一下都只是顺手,不再特意了,喂完奶就把她交给他爹,或是闻杏去带,花在他身上的心思少了,小世子更不待见她,也就吃奶的时候拿眼瞅瞅她,看看是不是那个熟悉的喂奶人。
母子俩五官只有一点相似,周承的鼻形像了德王妃,小小年纪就很秀气直挺了,但他小脸不笑的样子神似了她,只要有人看到他们俩挨着,小世子简直就像足了德王妃,以至于守城将军一看到小世子就跟见到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德王妃一样,不敢逗他。
晏城的大小官员差不多都见过德王妃,从上到下无一例外都是怂着德王妃,爱戴他们文武双全、热情洋溢、爱民如子的德王。
是以周承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就受他娘的波及被人敬贡着起来了,走哪都是被人小心翼翼待之,他长着一张人见人爱的小脸蛋,却完全没有他父王来得受欢迎。
宋小五选的是一处圆院,主人屋跟仆人屋泾渭分明,她也没留太多人近身侍候,身边只留了杨标和闻杏带的两班人马,杨标带的跟着小鬼,闻杏则跟着她,原先德王府侍候他们俩的人被她砍掉了至少一大半,把人分出去了做事。
去繁存简之后不可避免的她也加大了他们夫妻俩带孩子的时间,原本他们俩人带孩子的时间一致,但没一个月小鬼带的时间比她长,她也由着他去了——长大了一点的周承就要看到他父亲有意出去就朝他父亲伸手,哪怕当时含着她的奶也能毫不犹豫地吐掉。
被嫌弃的德王妃当然不可能留他,她允许他堂而皇之沾她便宜已经是看在他是她生出来的面子上了。
德王见他娃敢这么勇敢地嫌弃他王妃,当面是斥责,背后就夸他娃娃:“你比父王厉害多了,你父王我就从来不敢!”
被他背在身后的小世子面无表情,小手紧紧抓着他父王的脖子肉,黑黑的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这年盛夏,晏城烫得就像一坐窑炉,袭卷天下的热浪也没有放过晏城,晏城的河流一到七月中旬就已经见底了,而天气完全没有凉下来的趋势。
晏城一半本来就偏北,很大一部份地方常年雨水小,主城边上的两条河流水流日益减少后,这下连百姓的日常用水都成问题了。
好在这时候德王下面的铁卫立功,砸出了一条地下河来,河流当日就由官兵把守,三日后就由百姓排队来取水饮用。
德王见他一来封地就忙的事有了好结果,这晚让人去地下河里挑了担水回来烧热,偷了点王妃泡茶做点心的玫瑰花,给他和小家伙泡了个香香的花朵澡,洗得香喷喷地去书房找办公的王妃。
府里的人总算找到了一处暂时能缓解压力的河流,宋小五松了口气,但刚去勘察过实地的她正在想怎么把这条阴凉的地下河利用到极致,就见家里头一大一小香喷喷地来了,她便停了手上事,往椅子边上挪了点,让这俩人挤到她身边。
书房的椅子是正常的太师椅,坐一个人宽,坐一家大小三口稍稍有点紧,但宋小五没让人换,杨公公极为贴心地换过一次,被他家主公瞪了一眼,回头亲手又把椅子换了,于是一家三口照常挤着坐。
一落坐,德王把被他洗得干干净净香喷喷,仅穿了一条小裤衩的儿子放到王妃鼻子前:“你闻闻香不香?”
“嗯,香,可以吃了。”宋小五咬了小面瘫的小藕臂一口。
这天儿这么热,还能把这小孩儿养得这么胖,不容易。
“哈哈哈哈……”德王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也咬了儿子一口,被转过头来看他的小世子怒瞪了一眼,挥了下小拳头。
德王便亲了他的小拳头一口,把他塞到了他娘手里,朝王妃挤了挤,拿过了她手上的笔,“你之前写到哪了?你说,我接着写。”
宋小五就亲了他的脸一口,德王一被亲就转头够她的嘴,连亲了好几下被儿子蹬了一脚才松开,捏着儿子的小脚一脸可惜地跟王妃道:“就这一点不好。”
有小世子是好,可是有时候他也太碍事了。
“不喜欢就扔了。”宋小五低头亲了亲小小鬼的脑袋一口。
还好长得漂亮,要不她都不太想抱。
“还是不要扔了……”德王听了就想笑,又靠近她想亲她,但被宋小五躲了过去。
“你先看看那信。”宋小五朝他抬了抬首,指了指被她搁在公文上头的折册。
皇帝写来的。
他给小鬼写了几条于晏地有用的治灾的法子,还给小鬼献了几条策,以及还给他们送来了一批有用的药物,并给他们送了一年兵马的粮饷。
这夜宋小五歇在了宋宅, 带着孩子跟母亲睡在了一床。
张氏到半夜的时候看着外孙睡了, 宋小五看着祖孙俩相依在一起的模样, 冰冷的眼渐渐温柔了下来。
人生很短也很长, 他们往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
这日早上起来,张氏的情绪好了很多, 送走了女儿外孙后, 她回头看着头发已灰的丈夫,握着他的手摇了摇,“你可要陪我到死。”
宋韧朝老妻笑了起来, 跟她点头道:“好。”
定会偕老白头。
宋小五回王府后,德王府一行人在三日后出了京,他们走得甚是匆忙, 走了没有两日,就有追兵追上前来送信,皇帝有事要过问德王。
德王皱眉回了信。
过了没两天, 又有追信前到。
这次德王火了,在驿站停了两天,把该交待不该交待的都写到了上面, 把两本册子砸到探子头目脸上吼:“叫他别再来了。”
此次之后, 皇帝总算没有来人了, 德王一路看着他王妃怪心虚的, 过了两天实在忍不住,问她道:“我是不是太软弱了?”
太不像个男人了?
宋小五摸了摸这阵子对她小心翼翼的小鬼的头,摇了头:“没有。”
他要是真说一不二,他就不是他了。
不过她也没安慰他就是。她没跟他说,他适合活在远处,没有他的存在,于皇帝可能才是真正的好事,没有了像他这样的人搁在心上护着,孤立无援,尤其是心灵上的孤独才会使人真正成长。
皇帝这个人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最终得看他自己,要是靠他自己不行,到时候强大起来的晏城也就有能力接手他的烂摊子了。
现在,壮大自己才是最要紧的。她身为周家媳妇,给周家祖宗们上的进门礼已经给了,能不能端得住,就看周元这个皇帝了。
德王就带了些人,拉了几车盆盆罐罐走,府里的财物都没拿几样,走得可谓是潇洒,直到他们到了封地,乱成了一锅粥的朝廷想到请德王出来做主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没个人可以压得住日益高深莫测的皇帝了。
接连有几个掌管要位的臣子被皇帝压着请辞,燕国几州太守又陆续收到调令即刻回燕州告职赴职,这头他们刚启程,新赴任的太守就已经到了半路了。
全国十八个要塞的大小刺史也在两个月之间全然更换了一遍。
皇帝动作之大,大到朝中不少人都给德王送信告知详情,德王看到头一封还不解,多看了两封就干脆不看了,他忙着打理封地和带孩子,实在腾不出空看他大侄子是怎么亡国的了。
德王一行人一到晏城,王妃在打量过王府,又在查看过晏城库房后就指定了一处别院暂住,把德王府推倒重修,还大开财库,让人去隔州招人过来盖房子。
杨标被她吓得不轻,看她只是重建而不是扩建后这才松了口气——封王的王府是有规建的,超过了就得被人说其心不正了。
晏城现在的财力物力只能算是不错,但封地想要进一步增添实力就需要足够的人手,靠宴城的百姓生那得等十几二十年才成,是以宋小五想盖幢房子只是个添头,最重要的是吸引人流涌进晏城。
哪个年头的老百姓都一样,哪头有饭吃就往哪头钻。
至于晏城当地的百姓,现在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就不占用他们的劳力了,到时候外地的廉价劳力一过来,看看他们过的日子,这不用晏城开口他们就自己想留下来了。
宋小五忙着规划晏城,一天时间去了一大半,不可能把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是以她跟小鬼一人管孩子半天,两个人一起带孩子,但相比她管孩子的时候只管交到姑姑手里,她时不时看两眼,德王就要显得比她对孩子用心多了,等孩子百日过后可以带出去之后,他出去有事都要把孩子背在身上。
杨公公试图让王妃把孩子交到他手中未果,末了只能跟着主公带小主公。
小世子是个很安静的小孩子,脸上跟他娘一样时常没表情,小面瘫偶尔笑一下都跟施恩一般,偏生德王爱极了他这个样子,一把他抱到手上就不撒手,见小辫子愿意他带着孩子出去更是开心得不行,只要不是去城外都要带着他。
德王府的小世子名叫周承,名字是他母亲取的,但周承这个小世子在他娘肚子里的时候就对她爱理不理,宋小五早察觉到了,从他生下来的时候就在评估他,过了小半年看他就是一正常的缺心眼的孩子就放弃他了,连戳一下都只是顺手,不再特意了,喂完奶就把她交给他爹,或是闻杏去带,花在他身上的心思少了,小世子更不待见她,也就吃奶的时候拿眼瞅瞅她,看看是不是那个熟悉的喂奶人。
母子俩五官只有一点相似,周承的鼻形像了德王妃,小小年纪就很秀气直挺了,但他小脸不笑的样子神似了她,只要有人看到他们俩挨着,小世子简直就像足了德王妃,以至于守城将军一看到小世子就跟见到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德王妃一样,不敢逗他。
晏城的大小官员差不多都见过德王妃,从上到下无一例外都是怂着德王妃,爱戴他们文武双全、热情洋溢、爱民如子的德王。
是以周承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就受他娘的波及被人敬贡着起来了,走哪都是被人小心翼翼待之,他长着一张人见人爱的小脸蛋,却完全没有他父王来得受欢迎。
宋小五选的是一处圆院,主人屋跟仆人屋泾渭分明,她也没留太多人近身侍候,身边只留了杨标和闻杏带的两班人马,杨标带的跟着小鬼,闻杏则跟着她,原先德王府侍候他们俩的人被她砍掉了至少一大半,把人分出去了做事。
去繁存简之后不可避免的她也加大了他们夫妻俩带孩子的时间,原本他们俩人带孩子的时间一致,但没一个月小鬼带的时间比她长,她也由着他去了——长大了一点的周承就要看到他父亲有意出去就朝他父亲伸手,哪怕当时含着她的奶也能毫不犹豫地吐掉。
被嫌弃的德王妃当然不可能留他,她允许他堂而皇之沾她便宜已经是看在他是她生出来的面子上了。
德王见他娃敢这么勇敢地嫌弃他王妃,当面是斥责,背后就夸他娃娃:“你比父王厉害多了,你父王我就从来不敢!”
被他背在身后的小世子面无表情,小手紧紧抓着他父王的脖子肉,黑黑的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这年盛夏,晏城烫得就像一坐窑炉,袭卷天下的热浪也没有放过晏城,晏城的河流一到七月中旬就已经见底了,而天气完全没有凉下来的趋势。
晏城一半本来就偏北,很大一部份地方常年雨水小,主城边上的两条河流水流日益减少后,这下连百姓的日常用水都成问题了。
好在这时候德王下面的铁卫立功,砸出了一条地下河来,河流当日就由官兵把守,三日后就由百姓排队来取水饮用。
德王见他一来封地就忙的事有了好结果,这晚让人去地下河里挑了担水回来烧热,偷了点王妃泡茶做点心的玫瑰花,给他和小家伙泡了个香香的花朵澡,洗得香喷喷地去书房找办公的王妃。
府里的人总算找到了一处暂时能缓解压力的河流,宋小五松了口气,但刚去勘察过实地的她正在想怎么把这条阴凉的地下河利用到极致,就见家里头一大一小香喷喷地来了,她便停了手上事,往椅子边上挪了点,让这俩人挤到她身边。
书房的椅子是正常的太师椅,坐一个人宽,坐一家大小三口稍稍有点紧,但宋小五没让人换,杨公公极为贴心地换过一次,被他家主公瞪了一眼,回头亲手又把椅子换了,于是一家三口照常挤着坐。
一落坐,德王把被他洗得干干净净香喷喷,仅穿了一条小裤衩的儿子放到王妃鼻子前:“你闻闻香不香?”
“嗯,香,可以吃了。”宋小五咬了小面瘫的小藕臂一口。
这天儿这么热,还能把这小孩儿养得这么胖,不容易。
“哈哈哈哈……”德王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也咬了儿子一口,被转过头来看他的小世子怒瞪了一眼,挥了下小拳头。
德王便亲了他的小拳头一口,把他塞到了他娘手里,朝王妃挤了挤,拿过了她手上的笔,“你之前写到哪了?你说,我接着写。”
宋小五就亲了他的脸一口,德王一被亲就转头够她的嘴,连亲了好几下被儿子蹬了一脚才松开,捏着儿子的小脚一脸可惜地跟王妃道:“就这一点不好。”
有小世子是好,可是有时候他也太碍事了。
“不喜欢就扔了。”宋小五低头亲了亲小小鬼的脑袋一口。
还好长得漂亮,要不她都不太想抱。
“还是不要扔了……”德王听了就想笑,又靠近她想亲她,但被宋小五躲了过去。
“你先看看那信。”宋小五朝他抬了抬首,指了指被她搁在公文上头的折册。
皇帝写来的。
他给小鬼写了几条于晏地有用的治灾的法子,还给小鬼献了几条策,以及还给他们送来了一批有用的药物,并给他们送了一年兵马的粮饷。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