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8 58|第 58 章
- 59 59|第 59 章
- 60 60|第 60 章
- 61 61|第 61 章
- 62 62|第 62 章
- 63 63|第 63 章
- 64 64|第 64 章
- 65 65|第 65 章
- 66 66|第 66 章
- 67 67|第 67 章
- 68 68|第 68 章
- 69 69|第 69 章
- 70 70|第 70 章
- 71 71|第 71 章
- 72 72|第 72 章
- 73 73|第 73 章
- 74 74|第 74 章
- 75 75|第 75 章
- 76 76|第 76 章
- 77 77|第 77 章
- 78 78|第 78 章
- 79 79|第 79 章
- 80 80|第 80 章
- 81 81|第 81 章
- 82 82|第 82 章
- 83 83|第 83 章
- 84 84|第 84 章
- 85 85|第 85 章
- 86 86|第 86 章
- 87 87|第 87 章
- 88 88|第 88 章
- 89 89|第 89 章
- 90 90|第 90 章
- 91 91|第 91 章
- 92 92|第 92 章
- 93 93|第 93 章
- 94 94|第 94 章
- 95 95|第 95 章
- 96 96|第 96 章
- 97 97|第 97 章
- 98 98|第 98 章
- 99 99|第 99 章
- 100 100|第 100 章
- 101 101|第 101 章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119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163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 225 225|第 225 章
- 226 226|第 226 章
- 227 227|第 227 章
- 228 228|第 228 章
- 229 229|第 229 章
- 230 230|第 230 章
- 231 231|第 231 章
- 232 232|第 232 章
- 233 233|第 233 章
- 234 234|第 234 章
- 235 235|第 235 章
- 236 236|第 236 章
- 237 237|第 237 章
- 238 238|第 238 章
- 239 239|第 239 章
- 240 240|番外 历程一
- 241 241|番外 历程二
- 242 242|番外 历程三
- 243 243|番外 历程四
- 244 244|番外 历程五
- 245 245|番外 传承一
- 246 246|番外 传承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68|第 68 章
68|第 68 章
“不要成天闷在屋里, ”燕帝摸着觉出了几分凉来,不由间有些心疼怜惜起他这个小王叔来, “出去找人玩会,结伴出游几天也行,这……”
燕帝说到这, 没说了。
他这才想起, 小王叔这些年在京城里泼皮耍赖,近乎蛮横无礼,各家躲避他都来不及, 怎会有世家公子会与他结交?与他结交的都是那等想借助他身份攀高索要好处之人,非良友之选, 他之前还因此劝过小王叔不要顾着贪玩,就是想让那些别有用心之徒没有可趋之机。
这几年下来, 小王叔也就有几个酒肉朋友,挚友却没有一个论得上的。
燕帝沉默了下来,但德王闭着眼似是在神游,跟没听到他的话似的。
见他打不起精神来, 本来只是想跟他说说话的燕帝一顿, 道:“在宫里和朕一道用午膳罢,朕好久都没跟你好好吃顿饭了,你大孙子也有好长一段时日没见过你了, 上次还跟朕说他想你得紧。”
听到大孙子, 德王撩了撩眼皮, 有气无力地朝大侄子摇了摇头, “这次就不陪他玩儿了,等我好点,你送他到德王府来陪我几天,我带他跟我养的猫儿玩。”
“那哪是猫儿?”燕帝一听,哭笑不得,小王叔还浑着呢,“那是豹子,金钱豹,花豹,会吃人的凶猛野兽!”
“这个你别管,”德王不耐烦了,瞪他,“那是我捡的猫儿,乖得很。”
花豹机警凶猛,形似如虎,也就他小王叔能把它们当成猫养了。
燕帝听说这是他在西山猎场捡到的,那母豹生产不久被一只老虎追击身亡,留下了一窝刚出生不久的豹子,一共有六只,全部被他抱回来了。
“你平时喂它们什么?”燕帝见说不听,换了个方式问。
“喂奶。”
“奶?”
“捉了几只羊回来,”德王被他扰得烦不胜烦,起身道:“我要回去看我的猫儿去了。”
“诶……”燕帝见他站起就往外走,连忙站了起来跟在他身后,“不用膳了?”
德王抬手往后扬了扬,让他别跟着,出门带着府里的小太监走了。
他走后,燕帝回头看了眼孙如意,见他怯怯朝他躬身求饶,不由摇了下头,跟孙总管道:“去挑些上等的进补药材,让太医院带人去德王府代朕看望皇叔。”
“是。”
燕帝没理会他,蹙眉寻思了一会儿,不由叹了口气:“怎么瘦成这个样了?”
这厢德王还没从宫里出来,就碰到了太后宫里来请他的人,这太后身边的庞公公为了追他跑出了一脸的汗来,到他跟前还上气不接下气,“德王爷,太后有请,说好长时间都没见到您了,想……”
他话还没完,皇后宫里的人就跑来了,见到庞公公,这姓吴的公公抬脸露了个不知意味的笑,状似恭敬地退到一边,让太后宫里的人先说。
德王最近不太关心宫里的事,不过也听杨标在耳边说了几句,听说这宫里还是斗得很凶,听说皇后现在有个笑脸了,大侄子常歇在她宫中,万妃自请入冷宫,太后病了……
一桩一桩都是事,可他也病了,他连自己都没治好,自己想要的人都要不起,着实也打不起精神去宽慰她们。
“我要回府吃药,叫老嫂子再等段时日,等我好了我就来看她。”周召康摇摇头去了,到了宫门上了马,带着身边两个随行的小太监慢腾腾地驾着马回了德王府。
太后那边听到他不来,又听说他枯瘦如柴,说是之前在西山那边就闻过女人香了,她是知道男人的,听了就摇头叹道:“还是个孩子,不知分寸。”
她也下令让人送些补品过去。
皇后闻信,倒是愣了下来,看了吴公公几眼,等殿中的人都退下后,她跟吴公公道:“吴公公,你这几日可否能找个时机,代本宫劝小王叔几句?”
吴公公苦笑摇头,“娘娘,您最近受宠,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您呢,奴婢此去不被发现还好,要是被发现了……”
到时候就不知道有人要怎么说她了。
皇后闻言,心道也是,小王叔自来对她母子俩甚好,如若不是他护着,她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她的三皇子,现在这肚中这一个,也是由他劝着了圣上两分,她才被看护了起来,还得了圣上的亲自宠爱,而小王叔这两年大了,怕人说她的闲话,也就不来她宫里了,皇后因他的维护一直以来感激他得很。但她心里到底是自己重要些,她也知道小王叔也是有点烦了她不争气,再则如果她不是皇后,是在先皇面前过了眼的媳妇,小王叔也未必会对她好。
皇后心知肚明,听吴公公劝了两句,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不多说了。
毕竟,靠小王叔也靠不了一辈子的,她本来还想靠小王叔把皇儿立为太子,如今看来,不如自己再争气点为好。
遂到了晚上,三皇子被奶娘带回来,听母后跟他说悄悄话,听到他母后说他小爷爷到底是靠不住的,历来乖顺的三皇子气得小脸涨红,他捏着拳头忍了又忍,还是没像小爷爷说的那样不要忤逆自己的母亲,“您不要诋毁恭儿的小爷爷。”
说着,泪珠子在他眼睛里打转,他道:“恭儿不需要靠他,恭儿长大了会让小爷爷靠。”
他会加倍偿还小爷爷对他的好。
皇后一听,失笑于皇儿的赤子之心,她抱住她的皇儿,摸着他的头怜惜道:“傻孩子,你要是当不上太子,又拿什么让他靠呢?”
周臻恭在她怀里咬着小牙,因母亲的话肩膀发抖,皇后以为他是怕,便拍了拍他的背,与他慢悠悠道:“别怕,你还有娘呢,等你的小弟弟生下来了,这个宫里你就有伴了……”
**
这日宋张氏起程去应家,宋小五让宋家四兄弟都陪着她去,这家子虽无奴仆侍候,但一收拾打扮出来,个个都俊朗不凡,宋张氏被四个穿戴一新,头发被白玉高束的儿郎一围绕,笑得眼儿弯弯,还拿手握嘴,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她这才发现,她这几个儿子与名门贵公子相比都弱不了半分。
莫婶儿天天见着自家的少爷,是知道他们再俊秀不过的,但少爷们这金装一出来,老婶儿眼睛都直了,搓着手直看着他们,“哎哟哟”一句话说了十来遍,跟她的主母一样,也是喜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宋小五见几个俊朗的小郎君把家里的两个女人迷倒了,迷得连出门都想不起来,她揉揉头,朝大萝卜条道:“领着你娘去见人罢。”
“小五,”老婶这时总算回过神来了,穿了一身好衣裳的她跟她的小娘子道:“老婶儿就不去了罢?”
“去罢,娶回来是要跟我们家里的人处的,你是家里的老人,你看着喜欢也重要。”最重要的是,宋小五想让老婶儿跟着母亲出去看看,她天天围着这个家忙和着,去应家那等人家长长眼界也好。
莫婶儿确实有点想去,她也没想多,就想去看看,她跟小娘子道:“那我跟着夫人去了。”
说着她跟小娘子小声道:“我要去看看他们家的下人啊,丫鬟啊是怎么挑的,回头我们家不是要买么,我替夫人也留个心,照着样儿买。”
宋家是高攀,莫婶儿有点怕人家嫌弃他们家,嫌弃他们大少爷,所以最近她都愁上了,就怕人家嫁过来压他们家一头,压小娘子一头。
宋小五劝了两句,见劝不听,就由着她们去了。
反正成亲是大喜事,她们再大的担忧也忧不过她们看着大郎成亲的喜悦。
“新郎官,赶紧的。”见大郎还任由母亲拉着他打量呢,二郎他们凑趣在旁说好话讨好母亲,宋小五见他们都不想走了,摇摇头又劝了一句。
宋小五这一句新郎官把大郎臊得回过了神,他看了妹妹一眼,见妹妹摇头,他笑着朝她拱了下手,朝母亲他们道:“走了!”
宋小五看着光鲜的一家人走到了门口回头看她,她本来面无表情,见一家老小都眼巴巴地看着她呢,她朝他们摇了一头,随即朝他们露了一笑。
这一笑,如万花绽放。
宋家人这又不走了。
宋小五又板起了脸,这才把他们吓得回过神,笑着朝她拱手的拱手,挥手的挥手,与她作别。
等人去了,宋小五坐回堂屋内,给宋祖母写回信。
宋家的事,由她给祖母那边透个底,有她帮着压着宋家族人那边,族里的小人想翻风浪,也越不过老太太的手去。
还有也要给宋家交好的那些人家送上消息过去,只要应家的事一定,信就请人快马加鞭送过去。
宋爹以后升官考核追查到家族名声当中那一块的时候,这些人就要派上用场了,这就跟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一个道理,要是不先准备着,到时候再临时抱佛脚,就不要怪别人心里不舒服不捧场了。
亲事一定得留个让人收信后赶来京城喝喜酒的时间,路途虽远,但有打算的宋家族人是不吝行程辛苦的,而怎么招待好他们,让他们宾至如归,这就是宋爹的事了。
想着这些,宋小五给祖母的信写到了尾端,她在最后道如若家途平顺,后年她就能接她过来了。
她给了她那位老祖母一个很明确的时间,那年她要及笄,以及取名。
等取好名字,她这一生不出意外,大概就要在这世间中活到她能活的最后那天。
燕帝说到这, 没说了。
他这才想起, 小王叔这些年在京城里泼皮耍赖,近乎蛮横无礼,各家躲避他都来不及, 怎会有世家公子会与他结交?与他结交的都是那等想借助他身份攀高索要好处之人,非良友之选, 他之前还因此劝过小王叔不要顾着贪玩,就是想让那些别有用心之徒没有可趋之机。
这几年下来, 小王叔也就有几个酒肉朋友,挚友却没有一个论得上的。
燕帝沉默了下来,但德王闭着眼似是在神游,跟没听到他的话似的。
见他打不起精神来, 本来只是想跟他说说话的燕帝一顿, 道:“在宫里和朕一道用午膳罢,朕好久都没跟你好好吃顿饭了,你大孙子也有好长一段时日没见过你了, 上次还跟朕说他想你得紧。”
听到大孙子, 德王撩了撩眼皮, 有气无力地朝大侄子摇了摇头, “这次就不陪他玩儿了,等我好点,你送他到德王府来陪我几天,我带他跟我养的猫儿玩。”
“那哪是猫儿?”燕帝一听,哭笑不得,小王叔还浑着呢,“那是豹子,金钱豹,花豹,会吃人的凶猛野兽!”
“这个你别管,”德王不耐烦了,瞪他,“那是我捡的猫儿,乖得很。”
花豹机警凶猛,形似如虎,也就他小王叔能把它们当成猫养了。
燕帝听说这是他在西山猎场捡到的,那母豹生产不久被一只老虎追击身亡,留下了一窝刚出生不久的豹子,一共有六只,全部被他抱回来了。
“你平时喂它们什么?”燕帝见说不听,换了个方式问。
“喂奶。”
“奶?”
“捉了几只羊回来,”德王被他扰得烦不胜烦,起身道:“我要回去看我的猫儿去了。”
“诶……”燕帝见他站起就往外走,连忙站了起来跟在他身后,“不用膳了?”
德王抬手往后扬了扬,让他别跟着,出门带着府里的小太监走了。
他走后,燕帝回头看了眼孙如意,见他怯怯朝他躬身求饶,不由摇了下头,跟孙总管道:“去挑些上等的进补药材,让太医院带人去德王府代朕看望皇叔。”
“是。”
燕帝没理会他,蹙眉寻思了一会儿,不由叹了口气:“怎么瘦成这个样了?”
这厢德王还没从宫里出来,就碰到了太后宫里来请他的人,这太后身边的庞公公为了追他跑出了一脸的汗来,到他跟前还上气不接下气,“德王爷,太后有请,说好长时间都没见到您了,想……”
他话还没完,皇后宫里的人就跑来了,见到庞公公,这姓吴的公公抬脸露了个不知意味的笑,状似恭敬地退到一边,让太后宫里的人先说。
德王最近不太关心宫里的事,不过也听杨标在耳边说了几句,听说这宫里还是斗得很凶,听说皇后现在有个笑脸了,大侄子常歇在她宫中,万妃自请入冷宫,太后病了……
一桩一桩都是事,可他也病了,他连自己都没治好,自己想要的人都要不起,着实也打不起精神去宽慰她们。
“我要回府吃药,叫老嫂子再等段时日,等我好了我就来看她。”周召康摇摇头去了,到了宫门上了马,带着身边两个随行的小太监慢腾腾地驾着马回了德王府。
太后那边听到他不来,又听说他枯瘦如柴,说是之前在西山那边就闻过女人香了,她是知道男人的,听了就摇头叹道:“还是个孩子,不知分寸。”
她也下令让人送些补品过去。
皇后闻信,倒是愣了下来,看了吴公公几眼,等殿中的人都退下后,她跟吴公公道:“吴公公,你这几日可否能找个时机,代本宫劝小王叔几句?”
吴公公苦笑摇头,“娘娘,您最近受宠,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您呢,奴婢此去不被发现还好,要是被发现了……”
到时候就不知道有人要怎么说她了。
皇后闻言,心道也是,小王叔自来对她母子俩甚好,如若不是他护着,她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她的三皇子,现在这肚中这一个,也是由他劝着了圣上两分,她才被看护了起来,还得了圣上的亲自宠爱,而小王叔这两年大了,怕人说她的闲话,也就不来她宫里了,皇后因他的维护一直以来感激他得很。但她心里到底是自己重要些,她也知道小王叔也是有点烦了她不争气,再则如果她不是皇后,是在先皇面前过了眼的媳妇,小王叔也未必会对她好。
皇后心知肚明,听吴公公劝了两句,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不多说了。
毕竟,靠小王叔也靠不了一辈子的,她本来还想靠小王叔把皇儿立为太子,如今看来,不如自己再争气点为好。
遂到了晚上,三皇子被奶娘带回来,听母后跟他说悄悄话,听到他母后说他小爷爷到底是靠不住的,历来乖顺的三皇子气得小脸涨红,他捏着拳头忍了又忍,还是没像小爷爷说的那样不要忤逆自己的母亲,“您不要诋毁恭儿的小爷爷。”
说着,泪珠子在他眼睛里打转,他道:“恭儿不需要靠他,恭儿长大了会让小爷爷靠。”
他会加倍偿还小爷爷对他的好。
皇后一听,失笑于皇儿的赤子之心,她抱住她的皇儿,摸着他的头怜惜道:“傻孩子,你要是当不上太子,又拿什么让他靠呢?”
周臻恭在她怀里咬着小牙,因母亲的话肩膀发抖,皇后以为他是怕,便拍了拍他的背,与他慢悠悠道:“别怕,你还有娘呢,等你的小弟弟生下来了,这个宫里你就有伴了……”
**
这日宋张氏起程去应家,宋小五让宋家四兄弟都陪着她去,这家子虽无奴仆侍候,但一收拾打扮出来,个个都俊朗不凡,宋张氏被四个穿戴一新,头发被白玉高束的儿郎一围绕,笑得眼儿弯弯,还拿手握嘴,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她这才发现,她这几个儿子与名门贵公子相比都弱不了半分。
莫婶儿天天见着自家的少爷,是知道他们再俊秀不过的,但少爷们这金装一出来,老婶儿眼睛都直了,搓着手直看着他们,“哎哟哟”一句话说了十来遍,跟她的主母一样,也是喜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宋小五见几个俊朗的小郎君把家里的两个女人迷倒了,迷得连出门都想不起来,她揉揉头,朝大萝卜条道:“领着你娘去见人罢。”
“小五,”老婶这时总算回过神来了,穿了一身好衣裳的她跟她的小娘子道:“老婶儿就不去了罢?”
“去罢,娶回来是要跟我们家里的人处的,你是家里的老人,你看着喜欢也重要。”最重要的是,宋小五想让老婶儿跟着母亲出去看看,她天天围着这个家忙和着,去应家那等人家长长眼界也好。
莫婶儿确实有点想去,她也没想多,就想去看看,她跟小娘子道:“那我跟着夫人去了。”
说着她跟小娘子小声道:“我要去看看他们家的下人啊,丫鬟啊是怎么挑的,回头我们家不是要买么,我替夫人也留个心,照着样儿买。”
宋家是高攀,莫婶儿有点怕人家嫌弃他们家,嫌弃他们大少爷,所以最近她都愁上了,就怕人家嫁过来压他们家一头,压小娘子一头。
宋小五劝了两句,见劝不听,就由着她们去了。
反正成亲是大喜事,她们再大的担忧也忧不过她们看着大郎成亲的喜悦。
“新郎官,赶紧的。”见大郎还任由母亲拉着他打量呢,二郎他们凑趣在旁说好话讨好母亲,宋小五见他们都不想走了,摇摇头又劝了一句。
宋小五这一句新郎官把大郎臊得回过了神,他看了妹妹一眼,见妹妹摇头,他笑着朝她拱了下手,朝母亲他们道:“走了!”
宋小五看着光鲜的一家人走到了门口回头看她,她本来面无表情,见一家老小都眼巴巴地看着她呢,她朝他们摇了一头,随即朝他们露了一笑。
这一笑,如万花绽放。
宋家人这又不走了。
宋小五又板起了脸,这才把他们吓得回过神,笑着朝她拱手的拱手,挥手的挥手,与她作别。
等人去了,宋小五坐回堂屋内,给宋祖母写回信。
宋家的事,由她给祖母那边透个底,有她帮着压着宋家族人那边,族里的小人想翻风浪,也越不过老太太的手去。
还有也要给宋家交好的那些人家送上消息过去,只要应家的事一定,信就请人快马加鞭送过去。
宋爹以后升官考核追查到家族名声当中那一块的时候,这些人就要派上用场了,这就跟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一个道理,要是不先准备着,到时候再临时抱佛脚,就不要怪别人心里不舒服不捧场了。
亲事一定得留个让人收信后赶来京城喝喜酒的时间,路途虽远,但有打算的宋家族人是不吝行程辛苦的,而怎么招待好他们,让他们宾至如归,这就是宋爹的事了。
想着这些,宋小五给祖母的信写到了尾端,她在最后道如若家途平顺,后年她就能接她过来了。
她给了她那位老祖母一个很明确的时间,那年她要及笄,以及取名。
等取好名字,她这一生不出意外,大概就要在这世间中活到她能活的最后那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