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6 66|第 66 章
- 67 67|第 67 章
- 68 68|第 68 章
- 69 69|第 69 章
- 70 70|第 70 章
- 71 71|第 71 章
- 72 72|第 72 章
- 73 73|第 73 章
- 74 74|第 74 章
- 75 75|第 75 章
- 76 76|第 76 章
- 77 77|第 77 章
- 78 78|第 78 章
- 79 79|第 79 章
- 80 80|第 80 章
- 81 81|第 81 章
- 82 82|第 82 章
- 83 83|第 83 章
- 84 84|第 84 章
- 85 85|第 85 章
- 86 86|第 86 章
- 87 87|第 87 章
- 88 88|第 88 章
- 89 89|第 89 章
- 90 90|第 90 章
- 91 91|第 91 章
- 92 92|第 92 章
- 93 93|第 93 章
- 94 94|第 94 章
- 95 95|第 95 章
- 96 96|第 96 章
- 97 97|第 97 章
- 98 98|第 98 章
- 99 99|第 99 章
- 100 100|第 100 章
- 101 101|第 101 章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119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163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 225 225|第 225 章
- 226 226|第 226 章
- 227 227|第 227 章
- 228 228|第 228 章
- 229 229|第 229 章
- 230 230|第 230 章
- 231 231|第 231 章
- 232 232|第 232 章
- 233 233|第 233 章
- 234 234|第 234 章
- 235 235|第 235 章
- 236 236|第 236 章
- 237 237|第 237 章
- 238 238|第 238 章
- 239 239|第 239 章
- 240 240|番外 历程一
- 241 241|番外 历程二
- 242 242|番外 历程三
- 243 243|番外 历程四
- 244 244|番外 历程五
- 245 245|番外 传承一
- 246 246|番外 传承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76|第 76 章
76|第 76 章
宋家的这些妇人们正在包大后天吃喜酒的人要带回去的喜饼喜礼, 宋小五过去扶了宋大娘坐回正位,她在身边坐下道:“雪太深了, 走不动几步。”
“不去的好,太冷了。”宋大娘笑着颔首。
宋张氏见到女儿来了,有事要忙的她朝小娘子道:“儿, 你帮着大娘她们做点, 娘有事,去去就来。”
“去罢。”宋小五颔首。
宋氏的妇人来了燕都不久,但没来之前就知道宋家有一个千娇百宠的女儿, 不熟悉宋小五的还当她是个娇娘子,来了才知道这家人从大到小, 都是能当家主事的,也难怪不起眼的宋韧突然一飞冲天, 这家人心太齐了。
宋小五在一堆女人们当中倒是游刃有余,她爱清静,并不是不擅交际,只要她想, 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恰当的方式与人接近, 不唐突,不突兀,更不张扬, 这都是她上世见了诸多形形色色的人修炼出来的本事, 再次拿出来用, 也就起初稍稍生疏了点。
宋小五随着打包喜礼, 嘴里跟宋大娘道:“小侄走路有点不太稳,往后一天一个鸡蛋得有,两三天的熬锅骨头汤煮点面条给他吃,青菜斩碎了里头拌着汤喂,我寻思着家里鸡蛋不够用了,待会你让家里的仆人找莫婶问一问这附近家里养鸡蛋的,买着些放你们厨房里去弄。”
“这吃鸡蛋就行了?”宋大娘犹豫着说,“之前也喂过了,不爱吃得很。”
“就说不吃我会抓板子来打他。”宋小五给她出招。
宋大娘笑了起来,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就知道打他们,哪天都怕你了你就知道厉害了。”
那肯定是知道厉害的,都怕她了就不会来烦她了,这后果不要太好了。
宋小五给宋大娘说完,又跟另一个要叫一声嫂子的五旬妇人道:“老嫂子,你家那个小的过目不忘,有点像我家四郎哥小时候,你晚两天带去我们师祖那边让老人家考一考,如若……”
那老嫂子给油纸包封拴麻绳的手都顿了,她听着点头不休,“我家小宝就是这样,刚一岁出头的时候就显出形来了,只要是我们大人跟他说的话他都记得,就是有外人路过我们家说了句话,我们大人都不记得,他就能学给我们听,从小耳聪目明……”
“我听爹说,宋家根底好,每一代都要出几个极聪明的,”宋小五打断了她,“你家这次把人带的好,不过听说学习都苦呢。”
“不苦不苦,”这老嫂子摇头不已,“只要他往后像你几个哥哥一样出息,这点苦算什么?”
家里好不容易抢了个名额,一家人千里迢迢护着他来燕都读书,就是为的以后有出息,一家人以后也有个能靠的,吃点读书的苦算什么?
宋小五点头,又跟另外人闲聊了起来。
她带了几天孩子,孩子什么禀性她都知道一点,说起来宋家现在正处在最好的时候,她爹拼了命要往上爬,族人也是,这个时候是一个家族向心力最大、也最能出人才的时候,等到成功名就了,那时候要是大家族家风一不正,上梁一不正下梁就歪,就要到专产拖后腿的纨绔子弟的阶段了。
等到宋张氏忙完手头的事回来,她带了两个要找宋小五的萝卜条过来,宋小五抱了最小的那个,牵了最大的那个走出了门去。
屋里的人看到,朝宋张氏道:“往后要嫁个什么样的才配得上?弟媳妇,我看这么个宝,还是放在跟前放心些。”
“你这话就错了,她这性情,是当得起大家的,小门小户的去了那是糟蹋,”宋大娘摇头,朝张氏道:“弟媳妇,你听我的,现在不要着急,等到你相公再往上走一走,你们择亲的范围就大了。”
“依我看,也是……”
众人七嘴八舌,宋张氏听着,嘴角眉梢都是笑,她本来不想多嘴的,但被众人一夸,她就漏了个底,“我跟她爹也商量过这事,就想着找个知根知底的,最好是离身边不远的,最重要的是人品好,不过不着急,家里现在才缓过来,等给她攒够了嫁妆,到时候她爹也好了,我们再替她仔细寻摸。”
嫁到跟前是必须的,这样的话,她也就能给女儿做一辈子的衣裳了。
这厢宋小五有事择返,在门边听到了这话,怕耽误了屋里的人的聊性,她抱着怀里的小娃娃就又走了。
她母亲的想法,宋小五是知道一些的,以前她是任凭母亲怎么想,反正她在这家里一直活得随心所欲,嫁不嫁是她说的算。
但事情也许会有些不一样了。
宋小五抱着小娃娃走到了等她的大娃娃身边,牵了他的手,心想以后可能得为家里的这几个人做点安排了。
**
正月初八。
宋家一大早就推开了大门,不多时,马蹄声阵阵,迎亲的阵仗在宋家的大门口摆开了来……
宋小五半夜就起了,跟着她娘去了大郎房里看了他一眼,就退了下去让母亲和族里出任今日迎亲的喜娘的伯娘装扮大郎。
宋爹那边已经去忙了,二郎他们也是身上各领了招待客人的事,都忙得很,宋小五站在热闹的家中静看了周围忙碌不休脸带喜气的人一阵,随后一笑,去了师祖的房里。
秦公已经起了,正在喝热水喝粥,见到她来,笑道:“小儿,喝茶早了点。”
宋小五过去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点头道:“那下午再约。”
秦公摸了摸她的头,这时候就是他的门半掩,他也能清楚听到外头中气十足的吆喝声……
这个家就是来了不少人,还是井井有条呢。
他弟子也好,徒孙也好,现在都是一个能当两个用,早就青出于蓝胜于蓝,他都没有什么好教他们的了,只等着安享晚年就是。
“高兴吗?”秦公问她。
“高兴。”宋小五颔了下首。
这个家时至今日,就是没有人帮忙,他们也能凭自己慢慢撑起来了。
“你为了他们做了很多。”秦公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个家是被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积极勇猛果敢,勇于进取,大的小的身上都找不到丝毫沮丧之情,曾经那个因为父亲死去前途尽无,在他面前哭得一塌糊涂的弟子他是再也不用担心再见到了。
“没有,他们靠的还是他们自己。”要是烂泥,再扶也扶不上墙。
“听你父说你及笄,名字自己取?”
“嗯,自己取。”
“开始想了没有?”
宋小五扭头看着老人家,道:“开始想了。”
秦公又要摸她的头,宋小五别了别脑袋,躲过了他的手,喝着水悠悠地道:“师祖,已经摸过一次了。”
秦公笑了起来,看着今日穿着一裘红色夹袄的小女徒孙抚须笑意不止。
她太漂亮了,也难怪弟子弟子媳妇把她藏着不让她见人。
宋小五这头在秦公这边坐了一会,宋爹就带着大郎他们来给师祖磕头了,磕头的时候她站到一边靠在母亲的怀里,看着喜气洋洋的人群和他们的笑脸,她不禁抬起头来,看向了她的娘。
宋张氏正一手搂着着小女儿的腰,一手抱着她的头,看她抬起头来,张氏垂下首,在小女儿的头上亲了亲,在她耳边悄悄地跟她说:“娘心里,你才是最宝贝的,你哥哥他们都是小讨债的。”
宋小五不由笑了起来,看向了红着眼眶感激师恩的父亲和兄长……
“娘,”她又抬起了头,在人声鼎沸当中与她的母亲道:“谢谢你。”
谢谢你带我来这一世,谢谢你爱我,谢谢你给予了我这个世间最厚重最无私的母爱。
宋张氏正看着前方,似是没有听到她的说话,宋小五笑看了她一眼,就又回过了头,所以她没有看到她母亲收回眼后脸边掉下的泪。
这日酉时正,宋鸿湛从应家迎回了新娘子拜高堂入洞房,宋家的喜宴直到深夜才散,第二日新娘子的真面目出现在了宋家人的面前,见过她的宋家四兄弟还好,但宋韧夫妇,还有宋小五都愣了愣。
这应家小娘子,长得可真不是一般的漂亮,且仪态高贵落落大方,那可真是大世家才能养育得出来的女儿,宋韧跟夫人在见到儿媳妇后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都道这小娘子非他们家大郎不嫁,难不成真是鬼迷了心窍不成?
现在他们都怀疑是他们儿子诱哄了人家小娘子。
宋小五则是在见过人后再次怀疑这应家小娘子眼神不太好,他们家大萝卜条虽说是个英俊儿郎,但之前身上的穷酸气隔着一里地都能闻到,这能看上他,眼睛得有多花才成?
总之应芙这一轮敬亲茶下来,把宋家和他们家那一群从青州过来的族人震惊了一番,有那坐在门口的嫌自己的见面礼给轻了,还跟大门口的家仆说话,让人回去拿点东西过来添一点。
应芙长得天姿国色不说,新嫁娘还羞怯着脸带绯红,但也跟着宋大郎每个人都见了下来,也未因自家的身份对谁有慢怠之情,讨了满屋子的人的喜欢。
末了,一家人用早膳,宋张氏就没有做让媳妇侍候饭的准备,媳妇一过来说要侍候她,她就拉了儿媳妇在身边坐下,拉着她的手跟她道:“不瞒你说,我们家就是个小门小户,没有太多规矩,你是我家的儿媳妇,我疼惜你都来不及,用不着你侍候,来,这是你小五妹妹……”宋张氏拉着媳妇朝女儿的方向道:“之前你们见过了,再见一次,我们家以前就她一个宝贝疙瘩,现在你来了,多了一个,你们要好好处。”
宋小五张眼迎上了应芙的眼,就见她这大嫂朝她嫣然一笑,道:“妹妹好。”
“不去的好,太冷了。”宋大娘笑着颔首。
宋张氏见到女儿来了,有事要忙的她朝小娘子道:“儿, 你帮着大娘她们做点, 娘有事,去去就来。”
“去罢。”宋小五颔首。
宋氏的妇人来了燕都不久,但没来之前就知道宋家有一个千娇百宠的女儿, 不熟悉宋小五的还当她是个娇娘子,来了才知道这家人从大到小, 都是能当家主事的,也难怪不起眼的宋韧突然一飞冲天, 这家人心太齐了。
宋小五在一堆女人们当中倒是游刃有余,她爱清静,并不是不擅交际,只要她想, 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恰当的方式与人接近, 不唐突,不突兀,更不张扬, 这都是她上世见了诸多形形色色的人修炼出来的本事, 再次拿出来用, 也就起初稍稍生疏了点。
宋小五随着打包喜礼, 嘴里跟宋大娘道:“小侄走路有点不太稳,往后一天一个鸡蛋得有,两三天的熬锅骨头汤煮点面条给他吃,青菜斩碎了里头拌着汤喂,我寻思着家里鸡蛋不够用了,待会你让家里的仆人找莫婶问一问这附近家里养鸡蛋的,买着些放你们厨房里去弄。”
“这吃鸡蛋就行了?”宋大娘犹豫着说,“之前也喂过了,不爱吃得很。”
“就说不吃我会抓板子来打他。”宋小五给她出招。
宋大娘笑了起来,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就知道打他们,哪天都怕你了你就知道厉害了。”
那肯定是知道厉害的,都怕她了就不会来烦她了,这后果不要太好了。
宋小五给宋大娘说完,又跟另一个要叫一声嫂子的五旬妇人道:“老嫂子,你家那个小的过目不忘,有点像我家四郎哥小时候,你晚两天带去我们师祖那边让老人家考一考,如若……”
那老嫂子给油纸包封拴麻绳的手都顿了,她听着点头不休,“我家小宝就是这样,刚一岁出头的时候就显出形来了,只要是我们大人跟他说的话他都记得,就是有外人路过我们家说了句话,我们大人都不记得,他就能学给我们听,从小耳聪目明……”
“我听爹说,宋家根底好,每一代都要出几个极聪明的,”宋小五打断了她,“你家这次把人带的好,不过听说学习都苦呢。”
“不苦不苦,”这老嫂子摇头不已,“只要他往后像你几个哥哥一样出息,这点苦算什么?”
家里好不容易抢了个名额,一家人千里迢迢护着他来燕都读书,就是为的以后有出息,一家人以后也有个能靠的,吃点读书的苦算什么?
宋小五点头,又跟另外人闲聊了起来。
她带了几天孩子,孩子什么禀性她都知道一点,说起来宋家现在正处在最好的时候,她爹拼了命要往上爬,族人也是,这个时候是一个家族向心力最大、也最能出人才的时候,等到成功名就了,那时候要是大家族家风一不正,上梁一不正下梁就歪,就要到专产拖后腿的纨绔子弟的阶段了。
等到宋张氏忙完手头的事回来,她带了两个要找宋小五的萝卜条过来,宋小五抱了最小的那个,牵了最大的那个走出了门去。
屋里的人看到,朝宋张氏道:“往后要嫁个什么样的才配得上?弟媳妇,我看这么个宝,还是放在跟前放心些。”
“你这话就错了,她这性情,是当得起大家的,小门小户的去了那是糟蹋,”宋大娘摇头,朝张氏道:“弟媳妇,你听我的,现在不要着急,等到你相公再往上走一走,你们择亲的范围就大了。”
“依我看,也是……”
众人七嘴八舌,宋张氏听着,嘴角眉梢都是笑,她本来不想多嘴的,但被众人一夸,她就漏了个底,“我跟她爹也商量过这事,就想着找个知根知底的,最好是离身边不远的,最重要的是人品好,不过不着急,家里现在才缓过来,等给她攒够了嫁妆,到时候她爹也好了,我们再替她仔细寻摸。”
嫁到跟前是必须的,这样的话,她也就能给女儿做一辈子的衣裳了。
这厢宋小五有事择返,在门边听到了这话,怕耽误了屋里的人的聊性,她抱着怀里的小娃娃就又走了。
她母亲的想法,宋小五是知道一些的,以前她是任凭母亲怎么想,反正她在这家里一直活得随心所欲,嫁不嫁是她说的算。
但事情也许会有些不一样了。
宋小五抱着小娃娃走到了等她的大娃娃身边,牵了他的手,心想以后可能得为家里的这几个人做点安排了。
**
正月初八。
宋家一大早就推开了大门,不多时,马蹄声阵阵,迎亲的阵仗在宋家的大门口摆开了来……
宋小五半夜就起了,跟着她娘去了大郎房里看了他一眼,就退了下去让母亲和族里出任今日迎亲的喜娘的伯娘装扮大郎。
宋爹那边已经去忙了,二郎他们也是身上各领了招待客人的事,都忙得很,宋小五站在热闹的家中静看了周围忙碌不休脸带喜气的人一阵,随后一笑,去了师祖的房里。
秦公已经起了,正在喝热水喝粥,见到她来,笑道:“小儿,喝茶早了点。”
宋小五过去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点头道:“那下午再约。”
秦公摸了摸她的头,这时候就是他的门半掩,他也能清楚听到外头中气十足的吆喝声……
这个家就是来了不少人,还是井井有条呢。
他弟子也好,徒孙也好,现在都是一个能当两个用,早就青出于蓝胜于蓝,他都没有什么好教他们的了,只等着安享晚年就是。
“高兴吗?”秦公问她。
“高兴。”宋小五颔了下首。
这个家时至今日,就是没有人帮忙,他们也能凭自己慢慢撑起来了。
“你为了他们做了很多。”秦公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个家是被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积极勇猛果敢,勇于进取,大的小的身上都找不到丝毫沮丧之情,曾经那个因为父亲死去前途尽无,在他面前哭得一塌糊涂的弟子他是再也不用担心再见到了。
“没有,他们靠的还是他们自己。”要是烂泥,再扶也扶不上墙。
“听你父说你及笄,名字自己取?”
“嗯,自己取。”
“开始想了没有?”
宋小五扭头看着老人家,道:“开始想了。”
秦公又要摸她的头,宋小五别了别脑袋,躲过了他的手,喝着水悠悠地道:“师祖,已经摸过一次了。”
秦公笑了起来,看着今日穿着一裘红色夹袄的小女徒孙抚须笑意不止。
她太漂亮了,也难怪弟子弟子媳妇把她藏着不让她见人。
宋小五这头在秦公这边坐了一会,宋爹就带着大郎他们来给师祖磕头了,磕头的时候她站到一边靠在母亲的怀里,看着喜气洋洋的人群和他们的笑脸,她不禁抬起头来,看向了她的娘。
宋张氏正一手搂着着小女儿的腰,一手抱着她的头,看她抬起头来,张氏垂下首,在小女儿的头上亲了亲,在她耳边悄悄地跟她说:“娘心里,你才是最宝贝的,你哥哥他们都是小讨债的。”
宋小五不由笑了起来,看向了红着眼眶感激师恩的父亲和兄长……
“娘,”她又抬起了头,在人声鼎沸当中与她的母亲道:“谢谢你。”
谢谢你带我来这一世,谢谢你爱我,谢谢你给予了我这个世间最厚重最无私的母爱。
宋张氏正看着前方,似是没有听到她的说话,宋小五笑看了她一眼,就又回过了头,所以她没有看到她母亲收回眼后脸边掉下的泪。
这日酉时正,宋鸿湛从应家迎回了新娘子拜高堂入洞房,宋家的喜宴直到深夜才散,第二日新娘子的真面目出现在了宋家人的面前,见过她的宋家四兄弟还好,但宋韧夫妇,还有宋小五都愣了愣。
这应家小娘子,长得可真不是一般的漂亮,且仪态高贵落落大方,那可真是大世家才能养育得出来的女儿,宋韧跟夫人在见到儿媳妇后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都道这小娘子非他们家大郎不嫁,难不成真是鬼迷了心窍不成?
现在他们都怀疑是他们儿子诱哄了人家小娘子。
宋小五则是在见过人后再次怀疑这应家小娘子眼神不太好,他们家大萝卜条虽说是个英俊儿郎,但之前身上的穷酸气隔着一里地都能闻到,这能看上他,眼睛得有多花才成?
总之应芙这一轮敬亲茶下来,把宋家和他们家那一群从青州过来的族人震惊了一番,有那坐在门口的嫌自己的见面礼给轻了,还跟大门口的家仆说话,让人回去拿点东西过来添一点。
应芙长得天姿国色不说,新嫁娘还羞怯着脸带绯红,但也跟着宋大郎每个人都见了下来,也未因自家的身份对谁有慢怠之情,讨了满屋子的人的喜欢。
末了,一家人用早膳,宋张氏就没有做让媳妇侍候饭的准备,媳妇一过来说要侍候她,她就拉了儿媳妇在身边坐下,拉着她的手跟她道:“不瞒你说,我们家就是个小门小户,没有太多规矩,你是我家的儿媳妇,我疼惜你都来不及,用不着你侍候,来,这是你小五妹妹……”宋张氏拉着媳妇朝女儿的方向道:“之前你们见过了,再见一次,我们家以前就她一个宝贝疙瘩,现在你来了,多了一个,你们要好好处。”
宋小五张眼迎上了应芙的眼,就见她这大嫂朝她嫣然一笑,道:“妹妹好。”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