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7 047 近在眼前
- 48 048 要我做妾?
- 49 049 试上一试
- 50 050 同往望都
- 51 051 连我都是你的
- 52 052 好得没话说
- 53 053 引故人入梦来
- 54 054 必当尽力而为
- 55 055 差事难办
- 56 056 故人旧作
- 57 057 持家有道
- 58 058 比以往好上很多
- 59 059 不介意多杀几个
- 60 060 有多少惊人的秘密?
- 61 061 撇清关系
- 62 062 强词夺理
- 63 063 小伤也是伤
- 64 064 像爱上大哥那般
- 65 065 如何抓住?
- 66 066 这般心急
- 67 067 别怪她心狠手辣
- 68 068 你已经嫁人了?
- 69 069 补上聘礼
- 70 070 到底什么意思?
- 71 071 巴不得我早死
- 72 072 到今天终于消了
- 73 073 自己答应要赌
- 74 074 等着我过去
- 75 075 为何偏偏是他
- 76 076 制衡的工具
- 77 077 又有什么用呢?
- 78 078 等到什么时候?
- 79 079 许你白首之约
- 80 080 自有分寸
- 81 081 真像一个大将军
- 82 082 不需这般见外
- 83 083 不劳烦殿下琢磨
- 84 084 如鲠在喉
- 85 085 状元及第
- 86 086 别给本宫办砸了
- 87 087 你是不是不行?
- 88 088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89 089 欺瞒哄骗之事
- 90 090 不想叫她好过
- 91 091 践踏成泥
- 92 092 夏将军的朋友
- 93 093 孟家旧事
- 94 094 遇事便躲
- 95 095 比世间其他事都重要
- 96 096 不劳殿下走一遭
- 97 097 何至于此
- 98 098 没有考虑的余地
- 99 099 是良友却非善主
- 100 0100 错不在他们
- 101 101 三爷想不想听?
- 102 102 枕边人也不得不防
- 103 103 愿意一试
- 104 104 实是临安之幸
- 105 105 真的是她吧?
- 106 106 相见未有期
- 107 107 她是我的夫人
- 108 108 你会选哪个?
- 109 109 卢阳城中遇故人
- 110 110 有故人庇佑
- 111 111 真正挂心她的人
- 112 112 这是我欠她的
- 113 113 难有身孕
- 114 114 还不如死了
- 115 115 要对谁去说?
- 116 116 不配当一个医者
- 117 117 他是奸细
- 118 118 尽显杀机
- 119 119 你若还认我这个将军
- 120 120 知道你累了
- 121 121 再入险境
- 122 122 哪一个要容易些?
- 123 123 你之所求,我之所望
- 124 124 先皇遗诏
- 125 125 不慎感染
- 126 126 血债血偿
- 127 127 奉错君主
- 128 128 信与不信随他
- 129 129 更有底气才行
- 130 130 你是我的
- 131 131 无人敢欺
- 132 132 那也是我的孩子
- 133 133 恩仇必报
- 134 134 我吃醋了
- 135 135 休了这个女人
- 136 136 以后一切有我
- 137 137 会有孩子吗?
- 138 138 我只有你了
- 139 139 不知能撑多久
- 140 140 你可甘心?
- 141 141 兵符到底去了哪里?
- 142 142 到底怀疑什么?
- 143 143 一并说个清楚
- 144 144 做了一桩好买卖
- 145 145 除非我死
- 146 146 你推我做什么?
- 147 147 别叫棠儿受了委屈
- 148 148 给他一个交代
- 149 149 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 150 150 内宅家事
- 151 151 心存死志
- 152 152 变客为主
- 153 153 不会再有第二次
- 154 154 给我动手
- 155 155 再无可信可托之人
- 156 156 共同的敌人
- 157 157 一往情深
- 158 158 准备动手了吗?
- 159 159 不需要你操心
- 160 160 病入膏肓
- 161 161 只有一个地方
- 162 162 难辞其咎
- 163 163 活着回来的机会
- 164 164 你们这些混蛋
- 165 165 选她还是选我?
- 166 166 自立为王
- 167 167 最好的选择
- 168 168 拿江山做赌
- 169 169 看你怎么逃?
- 170 170 唯此一愿
- 171 171 可敬可叹
- 172 172 什么样的人?
- 173 173 唯独我不会
- 174 174 你若输了,把命给我
- 175 175 来生再还
- 176 176 以后再也不会了
- 177 177 言出必行
- 178 178 没有这种习惯
- 179 179 邪剑流火
- 180 180 不再恨他
- 181 181 亲口告诉自己
- 182 182 我不想走
- 183 183 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 184 184 非常人所能及
- 185 185 晋将夏初瑶
- 186 186 险中求生
- 187 187 非走不可
- 188 188 对她有亏欠
- 189 189 弥补过错
- 190 190 早日得到解脱
- 191 191 顺理成章
- 192 192 实在可笑
- 193 193 彻底一点
- 194 194 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 195 195 也算值得
- 196 196 写信之人是谁?
- 197 197 第二只蛊王
- 198 198 杀母之仇
- 199 199 撑不过一年
- 200 200 也算值得
- 201 201 不知他的心意
- 202 202 没有遗憾
- 203 203 生不离,死不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57 持家有道
057 持家有道
几乎在同一个时候,有剑气破窗而入,在长剑快到夏初瑶身侧之前,一剑截住了剑势。
“池光!”破门而入的人被这么一截,蓦然收了剑,退到车门外,听得里面沈临安的低喝,也只是蹲在车辕上一手攀着马车,望着他们笑。
“想试试御风的身手回复得怎么样了,让夫人和公子受惊了。”一旁的车夫早就丢了手中的马鞭,缩在一边,抓着马车壁惊得瑟瑟发抖,池光笑得一脸无害,瞧着从车窗跃入,挡在夏初瑶与沈临安前面的御风瞪着自己,他也只是笑得更厉害,“小伙子身手比从前还更有长进了,真是可喜可贺。”
在认清来的是池光的时候,惊惧交加的夏初瑶终于松了口气,她本就靠在沈临安怀里,此刻只觉得身子一软,竟是连站都站不住。
“棠儿,怎么了?”怀里的人蓦然将所有重量都落到自己身上,沈临安伸手将她扶住,见她神色有异,便也顾不得刚到都胡闹的池光,忙侧过身让她坐下。
“只……只是……”夏初瑶秀眉紧蹙,盯着门口的池光。
动静响起的那一刻,夏初瑶只有一个念头:定然是先前未曾得手的刺客们又来了。
比起担心自己的安危,那一刻夏初瑶更惧怕的,是他们中某个人,又如先前的御风和池暝那般为了护她身受重伤,甚至丢了性命。
她不再是那个能以一敌百的大将军,她如今单凭自己之力,保护不了任何人,也保护不了自己,即便是她努力跟池光学剑法,短时间内,不管她进步再快,那也都只是花拳绣腿罢了。
她没有能保护自己的力量,偏偏现在还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
“师傅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意识到这一点的夏初瑶除却了刚刚涌上心头的惊惧外,更多的是愤懑。此刻见着身边人都颇为担忧地望着自己,也只是平复心绪,问了一句。
“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了,听说你们不回帝都过年,我反正也无处可去,就来看看你们。”他从前时常与沈临安和御风开这样的玩笑,这一次倒是忘了车里还有夏初瑶,见她这般受惊的模样,心中多是愧疚。
先前他留在帝都查玉檀院起火之事,如今是有了眉目,所以日夜兼程赶到望都镇来告知沈临安。
“这么说,师傅会留下跟我们一起过年吗?”等御风与车夫继续赶马车回府,夏初瑶看着坐在一旁的池光,笑着问。
“这个时候再赶回沧州,只怕已经赶不上过年了,今次棠儿为着这个年好准备了一番,池兄便给你这个徒儿一个面子,留在望都镇上,跟我们一起过年吧。”不等池光开口,沈临安先接过了话头。
往年池光到帝都找他,到这个时候,差不多都已经回沧州过年了,只是今次为着替他办事,耽搁了行程。
见池光点头应了,夏初瑶也不由得打心底觉得欣喜,若是这个除夕再加上池暝一起,那倒也算得上圆满了。
******
“来得这般急,是有什么重要线索了吗?”送了夏初瑶回房之后,沈临安与池光一起往别院书房去。
先前和夏初瑶谈起过年之事,几人本都有几分欣喜,谈起此事,池光此刻面色微沉,只等合上了书房的房门,才将袖中一张方寸大小的红笺递到了沈临安手中。
红笺上不过两行字,借着桌案上的烛火,沈临安却是看了许久。
“你不是说,自外祖父过世之后,惊蛰便彻底解散,销声匿迹了?”将红笺点燃,看着那蓦然盛大的火光,沈临安眉心微拢。
当初东晋王出事时,他还是个孩子,的确半分情况也不得知晓,全靠父亲沈朔的庇护才免于问罪。
东晋王贪污叛国一案,在别人眼里,自东晋王定罪,满门抄斩,党羽株连之后便就此结束。可对于他来说,自那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
沧州褚云一脉满门抄斩,皇帝对于自家人的背叛深恶痛绝,少了仁君该有的宽容,即便是东晋王府上只是负责买菜送菜的下人,都被斩首示众。
这棵大树倒了,属下的猢狲们逃过一劫的各自蛰伏散去,这些年里,有一些念及东晋王重恩的人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诸如池光这般,来与他结识,效力于他。
他接手了这些人,得他们相助的同时,也替他们背负了那些为东晋王效命的过往,给他们庇护。
而这惊蛰,曾是东晋王手下最为隐秘的杀手和情报组织,听池光说,组织中的人,曾遍及七国,即便是作为惊蛰中元老之一的他,也未能完全知晓,这惊蛰之中,到底有多少人。
“惊蛰遍及太广,当初在负责大齐的人虽然全数在我们掌握之中,可是与其他国家的,更多算得上是合作关系,里面的人本多是杀手出手,干的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勾当,若是遇到豪主。
再起事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若是真是惊蛰所为,我们能追查的,大概也只是到此为止了。”
池光抿唇,他曾专门负责替善后,这一次能查到是惊蛰所为,也多亏了所托之人察觉到对方善后之举与他们从前一般无二,事情败露之后,负责组织与雇主之间联络的人会立即被杀,要查幕后买家,只怕机会渺茫。
“这般说来,查不出到底是针对谁了?”听得他这般说,沈临安脸色也不太好。
这一次他着手调查此事,为的是查清楚这些人针对的是谁。若针对的是孟家或只是孟小王爷,那便不是他需要管的事情,毕竟孟长安不仅有孟家操心,还有皇室庇护,自不需他多管。
他就是怕此事针对的是夏棠,虽然她出嫁之前,除却是沈临渊恋人这个身份之后,也不过就是个一般的大家闺秀。
她是深闺不识事的女子,听说从前在尚书府时,还多受欺负。可这些掩盖不了她家世显赫的事实。
夏家是先皇当朝时才兴起的官家,可这夏棠的母亲身后,却是整个周氏。
沈氏,周氏和柳氏,那都是大齐的望族之家。太傅周光景贵为帝师,在朝上与丞相柳元衡和镇国公沈朔同列一品,分庭抗礼。
他不清楚当初沈临渊对夏棠的心有多真,爱有多深,不过,沈临渊打算娶夏棠为妻,万千个理由里面,逃不开她是周氏之女这一点。
也是因着有这层关系,沈临安才会担心会有那些不愿意看到沈周两家走得太近的人,会寻找机会,对夏棠下手。
“只凭这次之事,想来是查不出来了,不过,既然现在已经知道是惊蛰动手,日后若是再有什么动向,我们也可早些知道。”池光见沈临安听了此言,垂眸不语,他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为着夫人的安全着想,公子不需得苦抓惊蛰不放,毕竟他们只是受雇于人。想要找到幕后指使,反其道从夫人这边查起,也是一个方法。”
先前他曾提出细查夏棠,细查夏家,却被沈临安一口否决了。想来当时沈临安也是顾忌此事日后若是被夏棠得知,会叫她伤心。可是,如今牵扯到惊蛰,比起叫夏棠伤心,还是早日查清楚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更为要紧。
“查得隐蔽些,莫要叫人察觉。”桌上红笺燃尽,沈临安看着余灰之中火星点点,终于点了点头,“既然要查夏家,这一次,就查得彻底些。”
******
大约是因着有池光在的缘故,这几日夏初瑶也觉得安心不少。
眼看便要过年了,她越发忙得没空再去担心行刺之事。这别院里平素除却打理的下人外,从前也只是来看卓老伯的沈朔在此住上一两日,那些过年需要的物件都是夏初瑶来了之后一点一点吩咐了人去采购的。
看着原本冷冷清清的别院如今大红灯笼高挂,院里凋零的花木上扎了红绸,十分喜庆的模样,夏初瑶心里油然而生一股子自豪感。
“夫人,赏银都已经包好,我这会儿便去发给那些今日便要离府回家的下人。”沉碧揣了一袋银子过来,跟廊下的夏初瑶禀报。
“待会儿发的时候,你记得问问,那些离家远的人叫他们去马房那边,有马车送他们回去。”夏初瑶拢了袖子转身嘱咐完,回头瞧见一旁的池光笑看着自己,“师傅怎么这般看着我?”
“夫人这般持家有道,体恤下人,叫池某看着佩服。”先前在落松苑的时候,明明一副万事不管的模样,这才多久没见,眼前的人似乎又换了一个模样,看得池光有几分惊讶。
“前些时候日日跟在二嫂身边做事,学了不少。”池光这般评价叫夏初瑶微微一愣,随即笑了,忙了这小半个月,她是越发觉得自己越发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高门贵妇了。
这般模样若是叫从前凤瑶军中的下属们看到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会大吃一惊还是笑掉大牙。
“也得亏了夫人操持,这个年过得才有年味儿。”池光看着不远处匆忙准备的下人们,颇有几分感叹。
从前他每年赶回沧州,除夕也不过是一壶酒,对月畅饮到天明罢了。他是被家族唾弃的人,从前是漂泊无牵挂,这年过与不过,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后来蒙受东晋王之恩,自愿供他差遣,每年除夕也不过是能得王爷赏赐一壶美酒,几多银财。
后来沈临安也曾想留他在帝都过年,他都以沧州有事来推拒。其实能有什么事情,不过是提一壶酒,祭奠那些十余年前被当街问斩的故人们罢了。
今年这个除夕,算得上是被赶出池家之后,他过的第一个像像样样的年节。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见得有人抬着几个大箱子,从回廊那边,朝他们走来。走在前面的王管家见着他们,快几步朝他们走了过来。
“禀告夫人,这是孟小王爷让人从帝都给你送来的。”等到了近前,王管家将一个朱红的锦盒并着一份信递给她,“这些本是送到国公府上的,结果孟小王爷听说夫人和三爷不在府上,便非要叫人当即往这里送,还嘱咐了这个盒子须得并了这封信给夫人,说是特意挑选的,要夫人一定打开看看。”
抬目瞧了瞧王管家身后的三个大箱子,夏初瑶接过锦盒和信。
自从那日客苑分别之后,孟长安便进宫养伤,夏初瑶再也未见过他,他那本从玉檀院里偷出来的游记,夏初瑶也一直没机会给他。
信里写了那箱子里的物件都是孟家特意挑出来的,是孟家给她的赔罪礼,毕竟上次孟长安将她绑出国公府之事还未追究。而这锦盒里是他这几日在宫里新得的宝贝,因着瞧着觉得特别适合她,所以差人一并送了,算作新年礼物。
朱锦织缎的盒子里是一柄匕首,刀柄和刀鞘都是金丝缠绕,翠玉镶边,上面缀着的细碎宝石落了日光,闪闪发亮,晃得人睁不开眼。
细看了一遍刀鞘,夏初瑶便将匕首又放回了锦盒里,让王管家并着那几箱礼物一起收起来。
“这匕首的好坏,不出鞘如何瞧得出来,夫人不再看看?”一旁的池光却凑了上来,伸手拿了匕首,在手中掂了掂。
“刀鞘和刀柄做得这么精美,大抵是装饰之物罢了。”
这种东西,大抵都是富贵人家用作装饰之物,作工精巧,费料昂贵,不过一般都只注重刀柄和刀鞘的观赏性,是真正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想来是孟长安这几日在宫中得的赏赐,瞧着漂亮,便送她赏玩。
“这可不一定。”池光却是摇了摇头,笑着握住了刀鞘。
短匕出鞘,细微的清响在回廊里荡开。等瞧见那出鞘的刀刃上泛着一层青灰的时候,夏初瑶愣住了。近在眼前,她甚至能感受到那锋利的刀刃上透出的寒气。
“此匕首名唤寒淬,刀刃是雪岭之中的奇石所磨,轻薄锋利。”看着那刀刃上裹挟的寒气,池光低声解释,随即送刃入鞘,将匕首递还给了夏初瑶,“只是这刀鞘太过张扬,若是换个合适的,这便是一件防身利器。”
“师傅可有法子帮我换刀鞘?”比起这满刀鞘价值不菲的翠玉宝石,这柄唤作寒淬的匕首更让夏初瑶惊喜。她往日喜欢收集名剑,也对短刀匕首之类的有所研究。
这寒淬并非名师所造,听说只是雪岭山下的一个铁匠入山被困,手边没有刀斧,便寻了石头来打磨,却碰巧寻得奇石,打磨之后,锋利无比,磨开的刃上还泛寒气。他便将此石带回家中,磨成一柄石匕,不仅轻薄锋利,还可削铁破石。
“夫人先收起来,等回了帝都,我在替你寻人做鞘。”池光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送一个深宅妇人一柄利刃,池光在感叹孟小王爷送礼之新奇的同时,还发现他竟然觉得受到这么一份礼物,对眼前的三夫人来说,十分合适。
“听御风说这些时日你的剑法练得越发不错了,等回帝都,我替你寻一柄好剑吧。”比起操持家务,打点下人,池光觉得,他这个女徒弟似乎更适合舞刀弄剑。
“那可一定得是真正的好剑,师傅可不许因着我不懂,便随便寻一柄来敷衍我。”听得他要增剑,夏初瑶眼睛一亮。
她素来好剑如痴,从前最喜欢的,便是二哥送的,之前被穆玄青要回去的那柄青鸾。
“放心吧,小王爷都送你寒淬了,为师再差,也该找一柄比这个更好的,才算对得起你这些时日叫的这几声‘师傅’。”
“池光!”破门而入的人被这么一截,蓦然收了剑,退到车门外,听得里面沈临安的低喝,也只是蹲在车辕上一手攀着马车,望着他们笑。
“想试试御风的身手回复得怎么样了,让夫人和公子受惊了。”一旁的车夫早就丢了手中的马鞭,缩在一边,抓着马车壁惊得瑟瑟发抖,池光笑得一脸无害,瞧着从车窗跃入,挡在夏初瑶与沈临安前面的御风瞪着自己,他也只是笑得更厉害,“小伙子身手比从前还更有长进了,真是可喜可贺。”
在认清来的是池光的时候,惊惧交加的夏初瑶终于松了口气,她本就靠在沈临安怀里,此刻只觉得身子一软,竟是连站都站不住。
“棠儿,怎么了?”怀里的人蓦然将所有重量都落到自己身上,沈临安伸手将她扶住,见她神色有异,便也顾不得刚到都胡闹的池光,忙侧过身让她坐下。
“只……只是……”夏初瑶秀眉紧蹙,盯着门口的池光。
动静响起的那一刻,夏初瑶只有一个念头:定然是先前未曾得手的刺客们又来了。
比起担心自己的安危,那一刻夏初瑶更惧怕的,是他们中某个人,又如先前的御风和池暝那般为了护她身受重伤,甚至丢了性命。
她不再是那个能以一敌百的大将军,她如今单凭自己之力,保护不了任何人,也保护不了自己,即便是她努力跟池光学剑法,短时间内,不管她进步再快,那也都只是花拳绣腿罢了。
她没有能保护自己的力量,偏偏现在还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
“师傅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意识到这一点的夏初瑶除却了刚刚涌上心头的惊惧外,更多的是愤懑。此刻见着身边人都颇为担忧地望着自己,也只是平复心绪,问了一句。
“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了,听说你们不回帝都过年,我反正也无处可去,就来看看你们。”他从前时常与沈临安和御风开这样的玩笑,这一次倒是忘了车里还有夏初瑶,见她这般受惊的模样,心中多是愧疚。
先前他留在帝都查玉檀院起火之事,如今是有了眉目,所以日夜兼程赶到望都镇来告知沈临安。
“这么说,师傅会留下跟我们一起过年吗?”等御风与车夫继续赶马车回府,夏初瑶看着坐在一旁的池光,笑着问。
“这个时候再赶回沧州,只怕已经赶不上过年了,今次棠儿为着这个年好准备了一番,池兄便给你这个徒儿一个面子,留在望都镇上,跟我们一起过年吧。”不等池光开口,沈临安先接过了话头。
往年池光到帝都找他,到这个时候,差不多都已经回沧州过年了,只是今次为着替他办事,耽搁了行程。
见池光点头应了,夏初瑶也不由得打心底觉得欣喜,若是这个除夕再加上池暝一起,那倒也算得上圆满了。
******
“来得这般急,是有什么重要线索了吗?”送了夏初瑶回房之后,沈临安与池光一起往别院书房去。
先前和夏初瑶谈起过年之事,几人本都有几分欣喜,谈起此事,池光此刻面色微沉,只等合上了书房的房门,才将袖中一张方寸大小的红笺递到了沈临安手中。
红笺上不过两行字,借着桌案上的烛火,沈临安却是看了许久。
“你不是说,自外祖父过世之后,惊蛰便彻底解散,销声匿迹了?”将红笺点燃,看着那蓦然盛大的火光,沈临安眉心微拢。
当初东晋王出事时,他还是个孩子,的确半分情况也不得知晓,全靠父亲沈朔的庇护才免于问罪。
东晋王贪污叛国一案,在别人眼里,自东晋王定罪,满门抄斩,党羽株连之后便就此结束。可对于他来说,自那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
沧州褚云一脉满门抄斩,皇帝对于自家人的背叛深恶痛绝,少了仁君该有的宽容,即便是东晋王府上只是负责买菜送菜的下人,都被斩首示众。
这棵大树倒了,属下的猢狲们逃过一劫的各自蛰伏散去,这些年里,有一些念及东晋王重恩的人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诸如池光这般,来与他结识,效力于他。
他接手了这些人,得他们相助的同时,也替他们背负了那些为东晋王效命的过往,给他们庇护。
而这惊蛰,曾是东晋王手下最为隐秘的杀手和情报组织,听池光说,组织中的人,曾遍及七国,即便是作为惊蛰中元老之一的他,也未能完全知晓,这惊蛰之中,到底有多少人。
“惊蛰遍及太广,当初在负责大齐的人虽然全数在我们掌握之中,可是与其他国家的,更多算得上是合作关系,里面的人本多是杀手出手,干的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勾当,若是遇到豪主。
再起事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若是真是惊蛰所为,我们能追查的,大概也只是到此为止了。”
池光抿唇,他曾专门负责替善后,这一次能查到是惊蛰所为,也多亏了所托之人察觉到对方善后之举与他们从前一般无二,事情败露之后,负责组织与雇主之间联络的人会立即被杀,要查幕后买家,只怕机会渺茫。
“这般说来,查不出到底是针对谁了?”听得他这般说,沈临安脸色也不太好。
这一次他着手调查此事,为的是查清楚这些人针对的是谁。若针对的是孟家或只是孟小王爷,那便不是他需要管的事情,毕竟孟长安不仅有孟家操心,还有皇室庇护,自不需他多管。
他就是怕此事针对的是夏棠,虽然她出嫁之前,除却是沈临渊恋人这个身份之后,也不过就是个一般的大家闺秀。
她是深闺不识事的女子,听说从前在尚书府时,还多受欺负。可这些掩盖不了她家世显赫的事实。
夏家是先皇当朝时才兴起的官家,可这夏棠的母亲身后,却是整个周氏。
沈氏,周氏和柳氏,那都是大齐的望族之家。太傅周光景贵为帝师,在朝上与丞相柳元衡和镇国公沈朔同列一品,分庭抗礼。
他不清楚当初沈临渊对夏棠的心有多真,爱有多深,不过,沈临渊打算娶夏棠为妻,万千个理由里面,逃不开她是周氏之女这一点。
也是因着有这层关系,沈临安才会担心会有那些不愿意看到沈周两家走得太近的人,会寻找机会,对夏棠下手。
“只凭这次之事,想来是查不出来了,不过,既然现在已经知道是惊蛰动手,日后若是再有什么动向,我们也可早些知道。”池光见沈临安听了此言,垂眸不语,他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为着夫人的安全着想,公子不需得苦抓惊蛰不放,毕竟他们只是受雇于人。想要找到幕后指使,反其道从夫人这边查起,也是一个方法。”
先前他曾提出细查夏棠,细查夏家,却被沈临安一口否决了。想来当时沈临安也是顾忌此事日后若是被夏棠得知,会叫她伤心。可是,如今牵扯到惊蛰,比起叫夏棠伤心,还是早日查清楚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更为要紧。
“查得隐蔽些,莫要叫人察觉。”桌上红笺燃尽,沈临安看着余灰之中火星点点,终于点了点头,“既然要查夏家,这一次,就查得彻底些。”
******
大约是因着有池光在的缘故,这几日夏初瑶也觉得安心不少。
眼看便要过年了,她越发忙得没空再去担心行刺之事。这别院里平素除却打理的下人外,从前也只是来看卓老伯的沈朔在此住上一两日,那些过年需要的物件都是夏初瑶来了之后一点一点吩咐了人去采购的。
看着原本冷冷清清的别院如今大红灯笼高挂,院里凋零的花木上扎了红绸,十分喜庆的模样,夏初瑶心里油然而生一股子自豪感。
“夫人,赏银都已经包好,我这会儿便去发给那些今日便要离府回家的下人。”沉碧揣了一袋银子过来,跟廊下的夏初瑶禀报。
“待会儿发的时候,你记得问问,那些离家远的人叫他们去马房那边,有马车送他们回去。”夏初瑶拢了袖子转身嘱咐完,回头瞧见一旁的池光笑看着自己,“师傅怎么这般看着我?”
“夫人这般持家有道,体恤下人,叫池某看着佩服。”先前在落松苑的时候,明明一副万事不管的模样,这才多久没见,眼前的人似乎又换了一个模样,看得池光有几分惊讶。
“前些时候日日跟在二嫂身边做事,学了不少。”池光这般评价叫夏初瑶微微一愣,随即笑了,忙了这小半个月,她是越发觉得自己越发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高门贵妇了。
这般模样若是叫从前凤瑶军中的下属们看到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会大吃一惊还是笑掉大牙。
“也得亏了夫人操持,这个年过得才有年味儿。”池光看着不远处匆忙准备的下人们,颇有几分感叹。
从前他每年赶回沧州,除夕也不过是一壶酒,对月畅饮到天明罢了。他是被家族唾弃的人,从前是漂泊无牵挂,这年过与不过,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后来蒙受东晋王之恩,自愿供他差遣,每年除夕也不过是能得王爷赏赐一壶美酒,几多银财。
后来沈临安也曾想留他在帝都过年,他都以沧州有事来推拒。其实能有什么事情,不过是提一壶酒,祭奠那些十余年前被当街问斩的故人们罢了。
今年这个除夕,算得上是被赶出池家之后,他过的第一个像像样样的年节。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见得有人抬着几个大箱子,从回廊那边,朝他们走来。走在前面的王管家见着他们,快几步朝他们走了过来。
“禀告夫人,这是孟小王爷让人从帝都给你送来的。”等到了近前,王管家将一个朱红的锦盒并着一份信递给她,“这些本是送到国公府上的,结果孟小王爷听说夫人和三爷不在府上,便非要叫人当即往这里送,还嘱咐了这个盒子须得并了这封信给夫人,说是特意挑选的,要夫人一定打开看看。”
抬目瞧了瞧王管家身后的三个大箱子,夏初瑶接过锦盒和信。
自从那日客苑分别之后,孟长安便进宫养伤,夏初瑶再也未见过他,他那本从玉檀院里偷出来的游记,夏初瑶也一直没机会给他。
信里写了那箱子里的物件都是孟家特意挑出来的,是孟家给她的赔罪礼,毕竟上次孟长安将她绑出国公府之事还未追究。而这锦盒里是他这几日在宫里新得的宝贝,因着瞧着觉得特别适合她,所以差人一并送了,算作新年礼物。
朱锦织缎的盒子里是一柄匕首,刀柄和刀鞘都是金丝缠绕,翠玉镶边,上面缀着的细碎宝石落了日光,闪闪发亮,晃得人睁不开眼。
细看了一遍刀鞘,夏初瑶便将匕首又放回了锦盒里,让王管家并着那几箱礼物一起收起来。
“这匕首的好坏,不出鞘如何瞧得出来,夫人不再看看?”一旁的池光却凑了上来,伸手拿了匕首,在手中掂了掂。
“刀鞘和刀柄做得这么精美,大抵是装饰之物罢了。”
这种东西,大抵都是富贵人家用作装饰之物,作工精巧,费料昂贵,不过一般都只注重刀柄和刀鞘的观赏性,是真正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想来是孟长安这几日在宫中得的赏赐,瞧着漂亮,便送她赏玩。
“这可不一定。”池光却是摇了摇头,笑着握住了刀鞘。
短匕出鞘,细微的清响在回廊里荡开。等瞧见那出鞘的刀刃上泛着一层青灰的时候,夏初瑶愣住了。近在眼前,她甚至能感受到那锋利的刀刃上透出的寒气。
“此匕首名唤寒淬,刀刃是雪岭之中的奇石所磨,轻薄锋利。”看着那刀刃上裹挟的寒气,池光低声解释,随即送刃入鞘,将匕首递还给了夏初瑶,“只是这刀鞘太过张扬,若是换个合适的,这便是一件防身利器。”
“师傅可有法子帮我换刀鞘?”比起这满刀鞘价值不菲的翠玉宝石,这柄唤作寒淬的匕首更让夏初瑶惊喜。她往日喜欢收集名剑,也对短刀匕首之类的有所研究。
这寒淬并非名师所造,听说只是雪岭山下的一个铁匠入山被困,手边没有刀斧,便寻了石头来打磨,却碰巧寻得奇石,打磨之后,锋利无比,磨开的刃上还泛寒气。他便将此石带回家中,磨成一柄石匕,不仅轻薄锋利,还可削铁破石。
“夫人先收起来,等回了帝都,我在替你寻人做鞘。”池光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送一个深宅妇人一柄利刃,池光在感叹孟小王爷送礼之新奇的同时,还发现他竟然觉得受到这么一份礼物,对眼前的三夫人来说,十分合适。
“听御风说这些时日你的剑法练得越发不错了,等回帝都,我替你寻一柄好剑吧。”比起操持家务,打点下人,池光觉得,他这个女徒弟似乎更适合舞刀弄剑。
“那可一定得是真正的好剑,师傅可不许因着我不懂,便随便寻一柄来敷衍我。”听得他要增剑,夏初瑶眼睛一亮。
她素来好剑如痴,从前最喜欢的,便是二哥送的,之前被穆玄青要回去的那柄青鸾。
“放心吧,小王爷都送你寒淬了,为师再差,也该找一柄比这个更好的,才算对得起你这些时日叫的这几声‘师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