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 24、第 24 章
- 25 25、第 25 章
- 26 26、第 26 章
- 27 27、第 27 章
- 28 28、第 28 章
- 29 29、第 29 章
- 30 30、第 30 章
- 31 31、第 31 章
- 32 32、第 32 章
- 33 33、第 33 章
- 34 34、第 34 章
- 35 35、第 35 章
- 36 36、第 36 章
- 37 37、第 37 章
- 38 38、第 38 章
- 39 39、第 39 章
- 40 40、第 40 章
- 41 41、第 41 章
- 42 42、第 42 章
- 43 43、第 43 章
- 44 44、第 44 章
- 45 45、第 45 章
- 46 46、第 46 章
- 47 47、第 47 章
- 48 48、第 48 章
- 49 49、第 49 章
- 50 50、第 50 章
- 51 51、第 51 章
- 52 52、第 52 章
- 53 53、第 53 章
- 54 54、第 54 章
- 55 55、第 55 章
- 56 56、第 56 章
- 57 57、第 57 章
- 58 58、第 58 章
- 59 59、第 59 章 完
- 60 60、第 60 章
- 61 61、第 61 章
- 62 62、第 62 章
- 63 63、第 63 章
- 64 64、第 64 章
- 65 65、第 65 章
- 66 66、第 66 章
- 67 67、第 67 章
- 68 68、第 68 章
- 69 69、第 69 章
- 70 70、第 70 章
- 71 71、第 71 章
- 72 72、第 72 章
- 73 73、第 73 章
- 74 74、第 74 章
- 75 75、第 75 章
- 76 76、第 76 章
- 77 77、第 77 章
- 78 78、第 78 章
- 79 79、第 79 章
- 80 80、第 80 章
- 81 81、第 81 章
- 82 82、第 82 章
- 83 83、第 83 章
- 84 84、第 84 章
- 85 85、第 85 章
- 86 86、第 86 章
- 87 87、第 87 章
- 88 88、第 88 章
- 89 89、第 89 章
- 90 90、第 90 章
- 91 91、第 91 章
- 92 92、第 92 章
- 93 93、第 93 章
- 94 94、第 94 章
- 95 95、第 95 章
- 96 96、第 96 章
- 97 97、第 97 章 完
- 98 98、第 98 章
- 99 99、第 99 章
- 100 100、第 100 章
- 101 101、第 101 章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 119 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完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 163 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番外 完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完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4、第 34 章
34、第 34 章
经过袁崇的事一闹, 贾珏的工作就加好做了。很快欠款就收回了□□层,有一些冥顽不灵的,自然是想着靠着上皇撑腰。
贾珏拿着名单来到皇宫, 和雍华帝禀明了工作的进展。他倒是有其他的办法让剩下的人不得不钱。是皇帝有没有准备好和上皇对上,一山容不得二虎,太上皇要是想把持着朝政不放手,那么皇帝和太上皇对上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是毕竟皇帝才刚刚登基, 手上的筹码毕竟不多。太上皇当了三几年的皇帝,谁知道他手上有多少后手。
所贾珏认为这个时候皇帝是没有和太上皇撕破脸的打算的。
“这些就放在朕这里吧,总有一天……”雍华帝的语气冷冽, 贾珏心里有数,那些人不过是秋后的蚂蚱。
在很多人看来,雍华帝能够坐上这个皇位,是他运气好, 刚好太子和恭王两败俱伤。可是贾珏却知道不是这样的, 雍华帝韬光养晦这么多年, 最后能坐上皇位可不是运气好就可解释的。
毕竟就算是太子和恭王两败俱伤了,前面也有一个三皇子鲁王。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才是看不清局势。
“贾爱卿, 如今朝廷国库空虚, 你可有什么想法?”雍华帝对于这个准女婿分满,于是有心靠一靠他。
“回皇上的话, 想要国库丰盈也就开源节流两个办法, 节流很难达到,毕竟有些钱是不得不花的。所剩的就有开源这一途了。”
“开源?朝廷的银钱来源有税赋,增加税赋是绝对不可能的。”
“税赋自然是不能家,皇上可听说过民间从事海贸的东南商。”
“你的思是海贸?可是这导致东南沿海疆域不稳。”
“皇上,开放永远不是不稳定的原因, 有弱才是原罪。士兵不上战场越来越弱,陛下觉得驻守京城的御林军和驻守边境的边军战斗力哪个强些?”
当然是边军,大庆所能如此安稳就是因为他们的边军是百战师。雍华帝不是那种不知兵的皇帝,因为大庆朝的北方大战战不断,所历代君王都分注重边军。就算是拖欠地方军队的军饷,也绝对不拖欠边军的军饷。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贾珏说的这些其实也就是自己的一点想法,他说了也就说了,认不认那是雍华帝的事。他自然也希望大庆朝能够国祚永昌,起码百姓能有安稳的日子过,是他样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封建社总是要过去的,不管大庆后是不是另一个王朝。
贾珏在户部工作倒是没有遇到在翰林院那样的麻烦事。
他的顶头上司乔大人是个分佛系的上司,对属下的要求就是不要出大岔子。户部前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左侍郎在做,乔尚书是把握大体的方向。
而户部的左侍郎霍子霍大人是雍王,也就是当今皇上的人。对于贾珏这个准驸马自然不为难。贾珏认真的和这位前辈学习户部的事务,日子过得也是极为充实。
这天贾珏和往常一样下班后到那个院子给贾芸三人开灶。课程结束后。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金陵?”算算日子也是差不多了,毕竟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京城和金陵的距离可不近。
再说这几个人从来都没有去过金陵,未免水土不服,是早些过去适应一下为好。
“我们已经商量好后天就走,和薛家的商队一起南下。”贾芸笑着回答,他觉得如今对科举他已经有了极大的信心。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
“薛家?这样也好,你们毕竟手缚鸡力,跟着薛家的商队安全很多。”贾珏点头。
“是薛家大爷听说我们要去金陵,主动说要捎我们一程。”
贾珏点头表示知道了,薛家对于贾家一直都是挺周到的,士农工商,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们去老家科举,路途不近,我也算是你们的半个生,这里我就每人资助你们五两银子作为路费。是你们要明白有这一次,我栽培你们不是让你们做读书的书呆子的。”
“是!”对于贾珏,贾芸三人心里都是既敬又畏。他嘱咐的事三人都不敢忘记。
贾珏又交代了几句,就让他们回去好好准备,后的几天这课就停了。
回到家,贾珏换下官服,穿上了舒适的居家服。
“三爷,前儒老太爷过来求观砚,说是瑞大爷那边需要人参治病,奴婢按照您前的吩咐在库房里挑了两株送过去。”冬回禀。
“嗯,知道了,贾瑞没有好?”
“听说严重了呢。”
贾珏对贾瑞的感官不好,不过他对那个风月宝镜挺好奇的。于是他吩咐观纸悄悄去贾代儒家看看贾瑞手上有没有一把镜子。
“上面应该有‘风月宝镜’四个字,要是有的话就将它带过来。”
“是,爷。”
观纸虽然不知道三爷要一面镜子的原因,不过他不在,他要听主子的话就好。
贾珏这边吩咐了观纸后也就将这个事放到一边。这段时间他在户部认认真真的学习,学了不少的东,却也被户部的账目弄得头晕脑胀。
那繁琐的程度简直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贾珏决定向霍大人推荐一下现代的记账法。当然也不能完全照搬需要符合这个时代的具体况。所他想要好好设计一下。
“三爷,三爷,大喜!”正当贾珏伏案书写的时候,夏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怎么了?”贾珏放下笔,抬头问。喜,什么喜?
“三爷,刚刚宫里传来消息,说是咱们大姐有喜了。”夏高兴的回到。
“哦!是元春大姐姐?”
“是的,老太太高兴的当场就赏赐了三个月的月钱。”夏脸上的表很是兴奋。
“那倒确实是好事。”贾元春不管生下男孩是女孩她贾家都是好事。要这个孩子平安贾元春后半辈子也就有了依靠,比原著中的结局总是要好很多。
“三爷,老太太那边请您过去一趟。”
“我知道了。”
贾珏整理了一下衣襟,起往荣庆堂而去。
一进荣庆堂,屋里的喜气就扑面而来,刚刚坐完月子的王熙凤依旧光彩照人,大概是因为有了儿子底气足的原因,脸上的笑容加灿烂,整个人的脾气倒是平和很多。
“老太太,等咱们大奶奶肚子里的皇子公主出生,咱们贾家就是皇子公主的外家了。”王熙凤语气喜悦,虽然这个孩子没有登顶的可能,是那也是皇子亲王。也是贾家的保障。
“现在老婆子什么都不求了,希望贵人肚子里的皇子公主能平平安安的出生。”贾母双手合,做了一个拜佛的姿势。
“老太太,三爷来了。”
“珏儿来了。”
“祖母。”贾珏高兴地走到贾母边,然后被贾母拉到一边坐下。
“珏儿,你可听说了……”
“祖母,孙儿已经知道了,确实是个大喜事。”
贾母听了贾珏的话很是高兴,是心里是有些担心,虽然元春是太贵人了,太上皇的后宫争斗应该不很激烈。是她从来不看女人的嫉妒心。
于是贾母将闲杂人等遣散,屋子里剩下王熙凤和邢夫人两个。
“珏儿,你和祖母说真话,贵人娘娘的这一胎有危险吗?”
王熙凤和邢夫人听到贾母的问话心里都是一跳,老太太是什么思。
“祖母,后宫的事孙儿怎么知道。不过鉴于这个孩子出生不影响大局,贵人娘娘应该不太危险。是有一个人祖母是要提醒娘娘注一些。”
“谁?”
“甄太贵妃,前贵人娘娘所糊里糊涂伺候了太上皇就是甄贵太妃出的手。这里面绝对是没有一丝好的。贵人娘娘能怀上太上皇的老来子,自然让太上皇高兴。可是甄贵太妃现在急需要太上皇的宠爱来保全被废的恭王,六皇子有皇女。”
“所贵人娘娘和她腹中的孩子就是甄太贵妃的阻碍。”贾母立马就明白贾珏的担心,她们和甄家已经撕破脸了,甄太贵妃不管怎么样在宫里都经营了几年,想要害一个贵人那就是抬抬手的事。
“老太太,这可怎么办?”王熙凤听了也觉得贾珏说的对。主要是贵妃和贵人的差距太大了。
“皇后娘娘!”贾母忽然说道。
“让元丫头靠向皇后娘娘,珏儿你觉得怎么样?”她前听说宫里有一部分的宫权在甄太贵妃手上。如今不想甄贵妃好过的应该就是徐皇后了。
“我们的筹码不够,罢了,我就帮大姐姐一把。”贾珏语气淡淡地,就算是他对贾元春没有当上贵妃的补偿吧,一个孩子,应该能抵得上了。
“珏儿,你准备怎么做?可不能影响到你啊!”贾母是希望贾元春安全的生下孩子,是在她心里贾珏才是贾家最重要的依靠。
当然也是因为在她心里贾元春没有贾珏重要。
贾母的话一出,边上的两人心各异,王熙凤再次感慨了贾母对贾珏的宠爱。邢夫人则是心里舒服多了。
“祖母放心吧,孙儿心里有数。是大姐姐那边是需要祖母进宫和大姐姐说清楚的。多提防甄太贵妃。”
“你放心,明儿祖母和你母亲就递牌子进宫。”
因为王氏重病,当然就算她没有病,她白的份也是进不了宫的,能进后宫请安的有命妇。
所陪贾母进宫的就有邢夫人了。
王熙凤心里有些羡慕,她也想有诰命啊。丈夫指望不上,她能指望儿子了。
贾珏拿着名单来到皇宫, 和雍华帝禀明了工作的进展。他倒是有其他的办法让剩下的人不得不钱。是皇帝有没有准备好和上皇对上,一山容不得二虎,太上皇要是想把持着朝政不放手,那么皇帝和太上皇对上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是毕竟皇帝才刚刚登基, 手上的筹码毕竟不多。太上皇当了三几年的皇帝,谁知道他手上有多少后手。
所贾珏认为这个时候皇帝是没有和太上皇撕破脸的打算的。
“这些就放在朕这里吧,总有一天……”雍华帝的语气冷冽, 贾珏心里有数,那些人不过是秋后的蚂蚱。
在很多人看来,雍华帝能够坐上这个皇位,是他运气好, 刚好太子和恭王两败俱伤。可是贾珏却知道不是这样的, 雍华帝韬光养晦这么多年, 最后能坐上皇位可不是运气好就可解释的。
毕竟就算是太子和恭王两败俱伤了,前面也有一个三皇子鲁王。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才是看不清局势。
“贾爱卿, 如今朝廷国库空虚, 你可有什么想法?”雍华帝对于这个准女婿分满,于是有心靠一靠他。
“回皇上的话, 想要国库丰盈也就开源节流两个办法, 节流很难达到,毕竟有些钱是不得不花的。所剩的就有开源这一途了。”
“开源?朝廷的银钱来源有税赋,增加税赋是绝对不可能的。”
“税赋自然是不能家,皇上可听说过民间从事海贸的东南商。”
“你的思是海贸?可是这导致东南沿海疆域不稳。”
“皇上,开放永远不是不稳定的原因, 有弱才是原罪。士兵不上战场越来越弱,陛下觉得驻守京城的御林军和驻守边境的边军战斗力哪个强些?”
当然是边军,大庆所能如此安稳就是因为他们的边军是百战师。雍华帝不是那种不知兵的皇帝,因为大庆朝的北方大战战不断,所历代君王都分注重边军。就算是拖欠地方军队的军饷,也绝对不拖欠边军的军饷。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贾珏说的这些其实也就是自己的一点想法,他说了也就说了,认不认那是雍华帝的事。他自然也希望大庆朝能够国祚永昌,起码百姓能有安稳的日子过,是他样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封建社总是要过去的,不管大庆后是不是另一个王朝。
贾珏在户部工作倒是没有遇到在翰林院那样的麻烦事。
他的顶头上司乔大人是个分佛系的上司,对属下的要求就是不要出大岔子。户部前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左侍郎在做,乔尚书是把握大体的方向。
而户部的左侍郎霍子霍大人是雍王,也就是当今皇上的人。对于贾珏这个准驸马自然不为难。贾珏认真的和这位前辈学习户部的事务,日子过得也是极为充实。
这天贾珏和往常一样下班后到那个院子给贾芸三人开灶。课程结束后。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金陵?”算算日子也是差不多了,毕竟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京城和金陵的距离可不近。
再说这几个人从来都没有去过金陵,未免水土不服,是早些过去适应一下为好。
“我们已经商量好后天就走,和薛家的商队一起南下。”贾芸笑着回答,他觉得如今对科举他已经有了极大的信心。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
“薛家?这样也好,你们毕竟手缚鸡力,跟着薛家的商队安全很多。”贾珏点头。
“是薛家大爷听说我们要去金陵,主动说要捎我们一程。”
贾珏点头表示知道了,薛家对于贾家一直都是挺周到的,士农工商,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们去老家科举,路途不近,我也算是你们的半个生,这里我就每人资助你们五两银子作为路费。是你们要明白有这一次,我栽培你们不是让你们做读书的书呆子的。”
“是!”对于贾珏,贾芸三人心里都是既敬又畏。他嘱咐的事三人都不敢忘记。
贾珏又交代了几句,就让他们回去好好准备,后的几天这课就停了。
回到家,贾珏换下官服,穿上了舒适的居家服。
“三爷,前儒老太爷过来求观砚,说是瑞大爷那边需要人参治病,奴婢按照您前的吩咐在库房里挑了两株送过去。”冬回禀。
“嗯,知道了,贾瑞没有好?”
“听说严重了呢。”
贾珏对贾瑞的感官不好,不过他对那个风月宝镜挺好奇的。于是他吩咐观纸悄悄去贾代儒家看看贾瑞手上有没有一把镜子。
“上面应该有‘风月宝镜’四个字,要是有的话就将它带过来。”
“是,爷。”
观纸虽然不知道三爷要一面镜子的原因,不过他不在,他要听主子的话就好。
贾珏这边吩咐了观纸后也就将这个事放到一边。这段时间他在户部认认真真的学习,学了不少的东,却也被户部的账目弄得头晕脑胀。
那繁琐的程度简直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贾珏决定向霍大人推荐一下现代的记账法。当然也不能完全照搬需要符合这个时代的具体况。所他想要好好设计一下。
“三爷,三爷,大喜!”正当贾珏伏案书写的时候,夏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怎么了?”贾珏放下笔,抬头问。喜,什么喜?
“三爷,刚刚宫里传来消息,说是咱们大姐有喜了。”夏高兴的回到。
“哦!是元春大姐姐?”
“是的,老太太高兴的当场就赏赐了三个月的月钱。”夏脸上的表很是兴奋。
“那倒确实是好事。”贾元春不管生下男孩是女孩她贾家都是好事。要这个孩子平安贾元春后半辈子也就有了依靠,比原著中的结局总是要好很多。
“三爷,老太太那边请您过去一趟。”
“我知道了。”
贾珏整理了一下衣襟,起往荣庆堂而去。
一进荣庆堂,屋里的喜气就扑面而来,刚刚坐完月子的王熙凤依旧光彩照人,大概是因为有了儿子底气足的原因,脸上的笑容加灿烂,整个人的脾气倒是平和很多。
“老太太,等咱们大奶奶肚子里的皇子公主出生,咱们贾家就是皇子公主的外家了。”王熙凤语气喜悦,虽然这个孩子没有登顶的可能,是那也是皇子亲王。也是贾家的保障。
“现在老婆子什么都不求了,希望贵人肚子里的皇子公主能平平安安的出生。”贾母双手合,做了一个拜佛的姿势。
“老太太,三爷来了。”
“珏儿来了。”
“祖母。”贾珏高兴地走到贾母边,然后被贾母拉到一边坐下。
“珏儿,你可听说了……”
“祖母,孙儿已经知道了,确实是个大喜事。”
贾母听了贾珏的话很是高兴,是心里是有些担心,虽然元春是太贵人了,太上皇的后宫争斗应该不很激烈。是她从来不看女人的嫉妒心。
于是贾母将闲杂人等遣散,屋子里剩下王熙凤和邢夫人两个。
“珏儿,你和祖母说真话,贵人娘娘的这一胎有危险吗?”
王熙凤和邢夫人听到贾母的问话心里都是一跳,老太太是什么思。
“祖母,后宫的事孙儿怎么知道。不过鉴于这个孩子出生不影响大局,贵人娘娘应该不太危险。是有一个人祖母是要提醒娘娘注一些。”
“谁?”
“甄太贵妃,前贵人娘娘所糊里糊涂伺候了太上皇就是甄贵太妃出的手。这里面绝对是没有一丝好的。贵人娘娘能怀上太上皇的老来子,自然让太上皇高兴。可是甄贵太妃现在急需要太上皇的宠爱来保全被废的恭王,六皇子有皇女。”
“所贵人娘娘和她腹中的孩子就是甄太贵妃的阻碍。”贾母立马就明白贾珏的担心,她们和甄家已经撕破脸了,甄太贵妃不管怎么样在宫里都经营了几年,想要害一个贵人那就是抬抬手的事。
“老太太,这可怎么办?”王熙凤听了也觉得贾珏说的对。主要是贵妃和贵人的差距太大了。
“皇后娘娘!”贾母忽然说道。
“让元丫头靠向皇后娘娘,珏儿你觉得怎么样?”她前听说宫里有一部分的宫权在甄太贵妃手上。如今不想甄贵妃好过的应该就是徐皇后了。
“我们的筹码不够,罢了,我就帮大姐姐一把。”贾珏语气淡淡地,就算是他对贾元春没有当上贵妃的补偿吧,一个孩子,应该能抵得上了。
“珏儿,你准备怎么做?可不能影响到你啊!”贾母是希望贾元春安全的生下孩子,是在她心里贾珏才是贾家最重要的依靠。
当然也是因为在她心里贾元春没有贾珏重要。
贾母的话一出,边上的两人心各异,王熙凤再次感慨了贾母对贾珏的宠爱。邢夫人则是心里舒服多了。
“祖母放心吧,孙儿心里有数。是大姐姐那边是需要祖母进宫和大姐姐说清楚的。多提防甄太贵妃。”
“你放心,明儿祖母和你母亲就递牌子进宫。”
因为王氏重病,当然就算她没有病,她白的份也是进不了宫的,能进后宫请安的有命妇。
所陪贾母进宫的就有邢夫人了。
王熙凤心里有些羡慕,她也想有诰命啊。丈夫指望不上,她能指望儿子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