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完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 163 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番外 完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完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40、第 140 章
140、第 140 章
时间匆匆, 转眼安康就长到了七岁,早去年他就有了自己的宫殿,离亲娘的慈元殿不远, 亲爹直接把原来的殿名改了长寿殿。心中祈愿一目了然。
安康也没有让他嫡爹娘失望,从小到都是茁壮长。还和宫中的侍卫练起了武。他启蒙的老师是已经从宰的位置退下来的晏殊。这位人可是从小就有童之称。安康他面前也不必太多掩饰,那些经义史学典籍他一学就会。
比起读那些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东西,安康还是更喜欢练武锻炼一下身。
也有台阁的其他公知道安康行事的, 心里不满意皇子喜武厌,于是对赵祯抗议。还把晏殊给喷了一遍。
晏殊也是实人,直接将那些叨逼叨叨逼叨的臣拉到了安康面前, 让他们考一考皇子。
然后所有人都发现皇子的读书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晏殊满意地摸摸自己的胡子:“王天资卓绝,不凡人同。”
蔑视的看了一眼那些臣,差点把那些宰们气的和他打起来。
安康也是无奈,他的这位晏师傅越老越如顽童一般。他这句话简直就说像我们这样的童和们这些凡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家都是做过宰或者正做宰的人, 怎么就比蠢了。
最后还是安康出面安抚了这些佬们。和他们说了, 他之所以练武就是想强身健。
他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是什么, 所以更知道一个健康的身不单单是对他,而是对所有的国朝子负责。
听了他的话, 那些臣们还能说什么, 不过应的安康的课还是增加了一些。
赵祯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里极为高兴, 自己的儿子有如此天资他自然极为自豪。所有人都没有觉得安康如此有什么不妥。毕竟前有晏殊童的前例, 虽然他也无法和安康比,但是安康后面还有出生时候的异。
麒麟贵子,表现的再怎么出色也是应该的。
慈元殿
“安康如此聪慧,朕之前担心他慧极必伤。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赵祯和曹皇后感慨。这个儿子不亏是麒麟贵子,做每件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目的。比他强多了。
“官家还说呢, 之前官家龙欠安,吓得安康哭的那个凄惨,臣妾都好多年没有看到过他如此哭泣了。安康不是官家也多锻炼吗,结果官家倒好,都躲到后宫去了。”曹皇后嗔怪到。
“……朕,咳咳,朕是真的不喜那些。”赵祯也有些不好意思,他病榻上的时候看儿子哭的那个可怜,于是就答应了他以后每天陪他锻炼一两个时辰。
只是他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朝政,而且实是不喜欢舞刀弄枪。坚持没几天就不行了,躲儿子躲的满宫上下都知道。
“梓潼,安康如今已经七岁,我看他身子康健,而且读书也是极好,武双全。太子之位早些定下也好安社稷百姓之心。”赵祯转移话题说道。
其实早儿子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想册封儿子,只是皇后以皇儿年幼,福气太重恐皇儿承受不住。所以求赵祯让安康长一些再册封。
赵祯想自己夭折的那几个孩子,也就同意了。只是如今儿子越长越,天资被所有臣看好,已经有很多朝臣他早立太子,以安国本。
曹皇后其实心里是不怎么愿意的,她一直觉得儿子之所以能够如此健康,就是因为他身上并没有担负太多的荣光。只是她同样也知道,作为官家唯一的儿子还是嫡子,有些东西安康是逃不了的。
“臣妾知道,安康虽然是妾之子,但他更是国朝的皇子,官家的儿子。”
赵祯拍拍曹皇后的,他知道皇后于安康更像是一位母亲,不求孩子闻达,只求孩子能平安长。
“梓潼放心吧,朕心里有数。”
第二天朝会,赵祯封皇四子赵安康为安国公,朝臣们自然是知道这是走官家以前的老路。赵祯年幼的时候也是先封国公,再是郡王,亲王,皇太子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这样的册封对于安康的影响极小,他除了参加一次册封礼外,其他的照旧。至于待遇,这皇宫里他的待遇一直都是只亲爹娘之下。
有很多地方甚至是比亲娘还好几。所以不管他怎么晋封,待遇都已经到了最顶级了,他总不可能比他爹还高级吧。
皇祐四年中秋节,皇宫举行团圆家宴,参加的都是皇室中血缘比较近的赵氏族人以及一些皇亲国戚。
之前因为赵祯无子,宗室中也不太平,不过自从安康降生,他身为嫡子,是麒麟贵子。如今更是武双全,身子健康。那些心中有野心的宗室也只能偃旗息鼓。
赵祯其实心里也有数,对于宗室他也是有防备的,早些年安康和宗室接触极少,基本上都是祭祀和宴会上有几次远远的接触。如今他的年纪些了,赵祯才让他和宗室同一辈的小子们一起玩耍。
当然他身边有赵祯派给他的一堆内侍跟。
安康对和小孩子玩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当他知道这些孩子中有原本未来的宋宗赵顼时,倒是专门观察了一会。然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也看不出来,毕竟人家现也只是一个5岁的小屁孩。
说道宋宗,安康也难免把注意力集中到宗室那一边老实坐的赵宗实身上。这位堂兄景祐二年的时候被他爹接到皇宫抚养,他上头的二哥豫王赵昕夭折之后臣们原本想让他爹把人给接来。
只是他爹没有理会,后来有了三子,臣们也就不说什么了。到了他出生,这位原本的备胎也就很长时间没有被人提及了。
而他的父亲赵允让真宗朝也是做过备胎,只是后来他爷爷有了他爹这个亲儿子,就将赵允让送了家。
可以说这一家父子也是被他爷爷和他爹折腾的不轻,因为做过备胎,赵允让一脉宗室中的地位极为尴尬。
如今的赵允让身上只有一个汝南郡王的爵位,实权是一丝都没有,宗室臣们都是敬而远之。
不过比于赵允让还有一个郡王的爵位安抚,赵宗实就更惨一些,他是赵允让的第十三子。上头还有几个嫡亲的哥哥。也就是说郡王的爵位他继承不了。家里的财产也没有他多的事情。
还是曹皇后毕竟抚养过他,加上他和皇后的侄女高滔滔也算是青梅竹马,于是娶了高滔滔的赵宗实日子才好过些。
安康想到历史书上记载的赵宗实胆小懦弱的事情,想被这么折腾也是不能怪他害怕。
史书上那寥寥的几笔就将皇位的传承写了下来,但这其中争权夺利的漩涡肯定是十惊险的。
赵祯没有儿子,宗室中有心事的肯定不少,赵宗实一脉其实一直被打压,争夺皇位的期间必然是处处小心,如履薄冰的。
他们因为父子都被当过备胎,所以宗室中其实就是一个靶子。一不小心就可能万劫不复。
安康觉得日后若是赵顼有能力,他实是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
赵祯到了之后宴会就开始了,作为唯一的皇子,安康自然是坐赵祯的身边。曹皇后赵祯的另一边,然后皇后那边是后宫的娘子们,安康这边就是他的姐姐福康公主和其他宗室们。
“福康公主的如今也已经十七了,官家什么时候让公主和李家完婚?”坐熙宁边上的是赵祯的姑姑魏国长公主。如今的国朝女子典范,呵。
魏国长公主是太宗皇帝的女儿,驸马王诜出身将门,魏国长公主婚后从来都不摆公主的架子。如同平常女子那样侍奉公婆,只是她这样的谦卑并没有换来任何的报。驸马和公主的乳母私通还生下了一子一女。
真宗惩罚驸马,魏国长公主求情,如今驸马王诜去世,魏国长公主还想求他爹允许她把私生子女接公主府养育。
这简直就是一个圣光普照的圣母。若是只关乎她自己那也就随她去了,她想做什么白莲花就做什么白莲花好了。
但是她身为公主,会为那些伪君子求别的女子的典范。男人们以后会拿她这个标本来求其他的公主。凭什么!
安康想自己以后的姐妹和女儿受她连累,对这位魏国长公主就是看不顺眼。自己自甘下贱还连累无辜。
福康公主原本心情挺好的欣赏歌舞,听到魏国长公主的话,脸上的笑容立马就消失了。她一直都不喜欢李玮的粗鄙丑陋。这门婚事亦不是她所愿。她求过爹爹无数,只是爹爹心里只有对庄懿皇后的愧疚,一心想将她作为礼送给李家光耀李家门楣。
她巴不得这婚事永远不提及。
安康也是无奈,赵祯给熙宁定下这门婚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奶娃娃,啥都做不了。当然如今他也依旧是一个奶娃娃,想帮熙宁也是束无策。还好福康公主是二十岁的时候才嫁给李玮,他还有时间。
安康也没有让他嫡爹娘失望,从小到都是茁壮长。还和宫中的侍卫练起了武。他启蒙的老师是已经从宰的位置退下来的晏殊。这位人可是从小就有童之称。安康他面前也不必太多掩饰,那些经义史学典籍他一学就会。
比起读那些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东西,安康还是更喜欢练武锻炼一下身。
也有台阁的其他公知道安康行事的, 心里不满意皇子喜武厌,于是对赵祯抗议。还把晏殊给喷了一遍。
晏殊也是实人,直接将那些叨逼叨叨逼叨的臣拉到了安康面前, 让他们考一考皇子。
然后所有人都发现皇子的读书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晏殊满意地摸摸自己的胡子:“王天资卓绝,不凡人同。”
蔑视的看了一眼那些臣,差点把那些宰们气的和他打起来。
安康也是无奈,他的这位晏师傅越老越如顽童一般。他这句话简直就说像我们这样的童和们这些凡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家都是做过宰或者正做宰的人, 怎么就比蠢了。
最后还是安康出面安抚了这些佬们。和他们说了, 他之所以练武就是想强身健。
他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是什么, 所以更知道一个健康的身不单单是对他,而是对所有的国朝子负责。
听了他的话, 那些臣们还能说什么, 不过应的安康的课还是增加了一些。
赵祯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里极为高兴, 自己的儿子有如此天资他自然极为自豪。所有人都没有觉得安康如此有什么不妥。毕竟前有晏殊童的前例, 虽然他也无法和安康比,但是安康后面还有出生时候的异。
麒麟贵子,表现的再怎么出色也是应该的。
慈元殿
“安康如此聪慧,朕之前担心他慧极必伤。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赵祯和曹皇后感慨。这个儿子不亏是麒麟贵子,做每件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目的。比他强多了。
“官家还说呢, 之前官家龙欠安,吓得安康哭的那个凄惨,臣妾都好多年没有看到过他如此哭泣了。安康不是官家也多锻炼吗,结果官家倒好,都躲到后宫去了。”曹皇后嗔怪到。
“……朕,咳咳,朕是真的不喜那些。”赵祯也有些不好意思,他病榻上的时候看儿子哭的那个可怜,于是就答应了他以后每天陪他锻炼一两个时辰。
只是他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朝政,而且实是不喜欢舞刀弄枪。坚持没几天就不行了,躲儿子躲的满宫上下都知道。
“梓潼,安康如今已经七岁,我看他身子康健,而且读书也是极好,武双全。太子之位早些定下也好安社稷百姓之心。”赵祯转移话题说道。
其实早儿子三四岁的时候他就想册封儿子,只是皇后以皇儿年幼,福气太重恐皇儿承受不住。所以求赵祯让安康长一些再册封。
赵祯想自己夭折的那几个孩子,也就同意了。只是如今儿子越长越,天资被所有臣看好,已经有很多朝臣他早立太子,以安国本。
曹皇后其实心里是不怎么愿意的,她一直觉得儿子之所以能够如此健康,就是因为他身上并没有担负太多的荣光。只是她同样也知道,作为官家唯一的儿子还是嫡子,有些东西安康是逃不了的。
“臣妾知道,安康虽然是妾之子,但他更是国朝的皇子,官家的儿子。”
赵祯拍拍曹皇后的,他知道皇后于安康更像是一位母亲,不求孩子闻达,只求孩子能平安长。
“梓潼放心吧,朕心里有数。”
第二天朝会,赵祯封皇四子赵安康为安国公,朝臣们自然是知道这是走官家以前的老路。赵祯年幼的时候也是先封国公,再是郡王,亲王,皇太子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这样的册封对于安康的影响极小,他除了参加一次册封礼外,其他的照旧。至于待遇,这皇宫里他的待遇一直都是只亲爹娘之下。
有很多地方甚至是比亲娘还好几。所以不管他怎么晋封,待遇都已经到了最顶级了,他总不可能比他爹还高级吧。
皇祐四年中秋节,皇宫举行团圆家宴,参加的都是皇室中血缘比较近的赵氏族人以及一些皇亲国戚。
之前因为赵祯无子,宗室中也不太平,不过自从安康降生,他身为嫡子,是麒麟贵子。如今更是武双全,身子健康。那些心中有野心的宗室也只能偃旗息鼓。
赵祯其实心里也有数,对于宗室他也是有防备的,早些年安康和宗室接触极少,基本上都是祭祀和宴会上有几次远远的接触。如今他的年纪些了,赵祯才让他和宗室同一辈的小子们一起玩耍。
当然他身边有赵祯派给他的一堆内侍跟。
安康对和小孩子玩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当他知道这些孩子中有原本未来的宋宗赵顼时,倒是专门观察了一会。然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也看不出来,毕竟人家现也只是一个5岁的小屁孩。
说道宋宗,安康也难免把注意力集中到宗室那一边老实坐的赵宗实身上。这位堂兄景祐二年的时候被他爹接到皇宫抚养,他上头的二哥豫王赵昕夭折之后臣们原本想让他爹把人给接来。
只是他爹没有理会,后来有了三子,臣们也就不说什么了。到了他出生,这位原本的备胎也就很长时间没有被人提及了。
而他的父亲赵允让真宗朝也是做过备胎,只是后来他爷爷有了他爹这个亲儿子,就将赵允让送了家。
可以说这一家父子也是被他爷爷和他爹折腾的不轻,因为做过备胎,赵允让一脉宗室中的地位极为尴尬。
如今的赵允让身上只有一个汝南郡王的爵位,实权是一丝都没有,宗室臣们都是敬而远之。
不过比于赵允让还有一个郡王的爵位安抚,赵宗实就更惨一些,他是赵允让的第十三子。上头还有几个嫡亲的哥哥。也就是说郡王的爵位他继承不了。家里的财产也没有他多的事情。
还是曹皇后毕竟抚养过他,加上他和皇后的侄女高滔滔也算是青梅竹马,于是娶了高滔滔的赵宗实日子才好过些。
安康想到历史书上记载的赵宗实胆小懦弱的事情,想被这么折腾也是不能怪他害怕。
史书上那寥寥的几笔就将皇位的传承写了下来,但这其中争权夺利的漩涡肯定是十惊险的。
赵祯没有儿子,宗室中有心事的肯定不少,赵宗实一脉其实一直被打压,争夺皇位的期间必然是处处小心,如履薄冰的。
他们因为父子都被当过备胎,所以宗室中其实就是一个靶子。一不小心就可能万劫不复。
安康觉得日后若是赵顼有能力,他实是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
赵祯到了之后宴会就开始了,作为唯一的皇子,安康自然是坐赵祯的身边。曹皇后赵祯的另一边,然后皇后那边是后宫的娘子们,安康这边就是他的姐姐福康公主和其他宗室们。
“福康公主的如今也已经十七了,官家什么时候让公主和李家完婚?”坐熙宁边上的是赵祯的姑姑魏国长公主。如今的国朝女子典范,呵。
魏国长公主是太宗皇帝的女儿,驸马王诜出身将门,魏国长公主婚后从来都不摆公主的架子。如同平常女子那样侍奉公婆,只是她这样的谦卑并没有换来任何的报。驸马和公主的乳母私通还生下了一子一女。
真宗惩罚驸马,魏国长公主求情,如今驸马王诜去世,魏国长公主还想求他爹允许她把私生子女接公主府养育。
这简直就是一个圣光普照的圣母。若是只关乎她自己那也就随她去了,她想做什么白莲花就做什么白莲花好了。
但是她身为公主,会为那些伪君子求别的女子的典范。男人们以后会拿她这个标本来求其他的公主。凭什么!
安康想自己以后的姐妹和女儿受她连累,对这位魏国长公主就是看不顺眼。自己自甘下贱还连累无辜。
福康公主原本心情挺好的欣赏歌舞,听到魏国长公主的话,脸上的笑容立马就消失了。她一直都不喜欢李玮的粗鄙丑陋。这门婚事亦不是她所愿。她求过爹爹无数,只是爹爹心里只有对庄懿皇后的愧疚,一心想将她作为礼送给李家光耀李家门楣。
她巴不得这婚事永远不提及。
安康也是无奈,赵祯给熙宁定下这门婚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奶娃娃,啥都做不了。当然如今他也依旧是一个奶娃娃,想帮熙宁也是束无策。还好福康公主是二十岁的时候才嫁给李玮,他还有时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