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完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 163 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番外 完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完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36、第 136 章
136、第 136 章
庆历三年二月十四, 大宋官家赵祯的第三子,被封为鄂王的小皇子夭折了。其母朱才人几度哭晕去。赵祯也是备受打击,他已经连续夭折了三个儿子, 如今膝下竟然一个皇子都没有了。
“官家!”赵祯身边的内侍到他备受打击的样子,担心的要前搀扶。
只是被赵祯给拒绝了。
“是朕的错,是朕侍母不孝,所以才连夭皇子。这是母亲在惩罚朕。”在赵祯的心里, 自没有孝顺亲身母亲一天这件事情是他内心永远的结。
“官家,庄懿太只有您一个孩子,多年忍辱负重为的就是您。怎么因为不是您的错而迁怒于小皇子。”张茂则安慰赵祯。
只是这样的安慰对于赵祯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连续的丧子之痛已经让赵祯有些承受不住。
在外廷官员们听到三皇子夭折的消息, 也是哀痛连连。
“官家仁德宽厚,乃是举世明君,怎么子嗣这方就如艰难。”韩琦心有戚戚。
“不知范公对皇嗣如何?”范仲淹心里也不好受,只是他更记挂的是官家没有皇子, 国本不稳的事情。
“是啊, 皇嗣系国本, 储君之位空悬,于国无益。”
“官家年纪也不小了, 若是, 那皇嗣之事要是要早日下为好。”
“只是官家如今刚刚失子,咱们要是这个时候书让官家选宗室子为嗣, 是否太急迫了。”韩琦着要是自刚刚死了儿子, 其他人就要他继一个儿子继承他的一切,那他心里恐怕也是接受不了的。
范仲淹皱眉,他其实也心疼官家。可是他们这些人不急着催并不代表着其他人不急着催。与其让那些没有分寸的人去戳官家的心窝子,还不如让他们来。
于是范仲淹和韩琦商量,两人都在劄子稍微提及了一下, 官家对皇嗣应该早日有决断,挑一个年纪小的养在内庭好好教导。若是日官家还能够有皇子,那么只要像帝那样‘用箫韶部乐送还府邸【1】’就好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建议了。只是赵祯还是害怕养子起什么心事,到时候他的亲生儿子幼小,引出什么争端就是一件滔天大祸。
赵祯他自并没有经历什么夺嫡的争斗。但他同样知道祸起萧墙是多么的严重,特别是事关皇统江山。
所以赵祯压下了中书几位相公的劄子。
只是就像范仲淹的那样,赵祯压的下几个人的劄子,却闭不了文武百官的嘴,特别是来自台谏的劝谏。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赵祯可以说是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
下朝回到内廷和左右内侍抱怨:“这些大臣们国家大事不理,就盯着朕的宫子嗣。”
他也要一个儿子,可是天不垂怜他有什么办法,更何况他现在也不觉得自年纪大。他的父皇也不是老来得子才有了他,所以赵祯心里还是有着要一个亲生儿子的法的。
赵祯这个人在很多事情面都是优柔寡断,很多时候甚至被朝中的大臣牵着鼻子走,但当他下决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朝臣们也是拿他没有办法的。
毕竟官家确实年纪还没有到不能生子的地步。他们也不是不可以再等等。
于是这一场议储风波也算是去了。
赵祯知道这只是一时之计,要朝臣们不再议论这件事情,那他膝下必须有一个皇子。于是赵祯开始频繁临幸宫美人。
以前一个月大半个月都在张贵妃的宁华殿阁留宿,现在迫于生子的压力,不得不在一些着好生养和更年轻的娘子阁中留宿。
张贵妃自成为妃嫔一直都是盛宠不衰,就是曹皇也是要避其锋芒。如今一朝失宠,自然引得其他娘子的嘲笑。
曹皇来没有张贵妃放在心里,对于宫的娘子,除了皇长女的生母苗娘子因为格温和不争,让她极为喜欢,其他的娘子曹皇都是一视同仁。
曹皇出生门,选入宫中也不是她自的意愿。不得宠与她而言也没有什么妨碍。官家有宠妃对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威胁。毕竟官家已经废了一个皇,他还能再废一个不成。以官家的子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只要她不犯大错,这皇的位置她做的稳稳的。
正因为如,张贵妃的挑衅曹皇都不放在眼中。
赵祯频繁宠幸宫没错但是对曹皇却也是不敢真的不闻不问,一个月中自然也有休息在慈元殿中的时间的。
曹皇着赵祯如勤奋耕耘,心里也是无语。于是在赵祯来休息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盖着被子纯聊天。
只是有些东西真的不是你努力就能够得到回报的。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庆历四年,赵祯近一年的努力什么成果都没有得到。宫里依旧只有福康公主一个孩子。
而且因为晚太努力,赵祯天不可避免的精神不济。朝中的大臣到这样的赵祯,自然是不放他的。于是赵祯连续被喷了好几天,差点把他给喷懵去。
是,他们也要一位血统纯正的国朝继承人。但是这不是皇帝可以耽搁政事的理由。继承人重要,但是皇努力了这么久,一个喜讯都没有,他们都有些心灰意冷了好吗。
于是朝中甚至有了让赵祯放弃的音。
赵祯没有办法,只能宫的一些宫女嫔妃送出宫去。来表示他日绝对不再沉迷于宫女色。
苗娘子来给皇请安抱怨道:“这前朝的相公们也是,催着官家立皇嗣的是他们,不准皇临幸宫的也是他们,官家真是这样做那样做都不行。”
苗娘子是赵祯乳母的女儿,和赵祯可以算是青梅竹马的长大。对赵祯除了男女之情更是有一份兄妹之情在。
在她成为嫔妃之前称呼赵祯为六哥。要知道在宋朝皇室的兄弟姊妹互相称呼都是排名加‘哥’和‘姐’。
苗娘子听说前朝的大臣们又开始为难官家了,自然为赵祯抱不平。
曹皇知道她只是心疼皇,倒也不苛责。只是宫不得干政,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一句。
“前朝的事情虽然不可避免的传到宫,但是你我却不能谈论多。我知道你是关心官家,只是也需要时刻注意一些。莫要让人拿住了话柄,你还有熙宁这个女儿要顾及。”曹皇语温和,没有丝毫责备之意。
“娘娘说的是,前朝的事情我们也不懂,只是我是真心希望宫的娘子们能有人给官家生一个皇子出来。”苗娘子语真诚。
“我懂,我都懂。我又何尝不官家多子多福,也是我这个做皇的无能,嫁进皇家这么多年,没有育一子半女。”曹皇心里也有些不好受,没有女人不要做一个母亲。这些年她虽然不受宠,但却也没有被真的冷落。
只可惜天不垂怜,她连一次怀胎都没有。
“娘娘!”苗娘子心里也不好受,她起了自早夭的儿子。生下孩子又能怎么样,战战兢兢的养了一回,到来留下的只有无尽的伤心。
慈元殿外
“官家?”张茂则小的提醒,这样一直站在皇娘娘的寝宫外面也不是事啊,别人见了怎么。
“罢了,走吧,不要惊动任何人。”
“诺。”
福宁殿
“官家?”
“是我的错,皇贤德,若是当年没有进宫,恐怕如今已经早为人母。”
“官家,您何必如自苦。”整个汴梁城没有子嗣的嫡妻又不是一两个。没有孩子的皇更是多不胜数。陈琳见自着长大的孩子如,心里也有些埋怨皇。他不知道这一次赵祯去慈元殿根本就是连门都没有进。
“罢了,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当初选皇由不得我自更由不得皇。我们两个也算是同病相怜。”赵祯有些自嘲的说。
他有两任皇,每一任皇都不是他自选的。到已经香消玉殒多年的郭氏,再多的不平赵祯心里也散去了。
自那以,官家不再频繁流连宫,倒是和曹皇的关系和睦了很多。虽然最爱的依旧是张贵妃,但是却也不再允许她对皇再有不敬的举动。
曹皇投桃报李,对宫的众位娘子更是和善,就是宫最嚣张的张贵妃曹皇也是温和以待。只要不是特别无理的要求曹皇都满足张贵妃。
这样一来倒是赵祯有些不好意思,他喜欢张贵妃的子容貌,但是也知道在宫张氏这样的并不让其他娘子喜欢。
“倒是委屈了梓潼。”
“妾身为皇,对宫的妃嫔是要一视同仁,只是张娘子对于官家来说总是不同的。妾在官家的脸面总是要照顾一二。”曹皇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说道。
“……那,那到不必太偏袒,这不利于梓潼管理宫。”赵祯觉得更加不好意思了。
曹皇笑的端庄,心里默默翻眼。也不知道谁在偏袒。
“官家!”赵祯身边的内侍到他备受打击的样子,担心的要前搀扶。
只是被赵祯给拒绝了。
“是朕的错,是朕侍母不孝,所以才连夭皇子。这是母亲在惩罚朕。”在赵祯的心里, 自没有孝顺亲身母亲一天这件事情是他内心永远的结。
“官家,庄懿太只有您一个孩子,多年忍辱负重为的就是您。怎么因为不是您的错而迁怒于小皇子。”张茂则安慰赵祯。
只是这样的安慰对于赵祯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连续的丧子之痛已经让赵祯有些承受不住。
在外廷官员们听到三皇子夭折的消息, 也是哀痛连连。
“官家仁德宽厚,乃是举世明君,怎么子嗣这方就如艰难。”韩琦心有戚戚。
“不知范公对皇嗣如何?”范仲淹心里也不好受,只是他更记挂的是官家没有皇子, 国本不稳的事情。
“是啊, 皇嗣系国本, 储君之位空悬,于国无益。”
“官家年纪也不小了, 若是, 那皇嗣之事要是要早日下为好。”
“只是官家如今刚刚失子,咱们要是这个时候书让官家选宗室子为嗣, 是否太急迫了。”韩琦着要是自刚刚死了儿子, 其他人就要他继一个儿子继承他的一切,那他心里恐怕也是接受不了的。
范仲淹皱眉,他其实也心疼官家。可是他们这些人不急着催并不代表着其他人不急着催。与其让那些没有分寸的人去戳官家的心窝子,还不如让他们来。
于是范仲淹和韩琦商量,两人都在劄子稍微提及了一下, 官家对皇嗣应该早日有决断,挑一个年纪小的养在内庭好好教导。若是日官家还能够有皇子,那么只要像帝那样‘用箫韶部乐送还府邸【1】’就好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建议了。只是赵祯还是害怕养子起什么心事,到时候他的亲生儿子幼小,引出什么争端就是一件滔天大祸。
赵祯他自并没有经历什么夺嫡的争斗。但他同样知道祸起萧墙是多么的严重,特别是事关皇统江山。
所以赵祯压下了中书几位相公的劄子。
只是就像范仲淹的那样,赵祯压的下几个人的劄子,却闭不了文武百官的嘴,特别是来自台谏的劝谏。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赵祯可以说是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
下朝回到内廷和左右内侍抱怨:“这些大臣们国家大事不理,就盯着朕的宫子嗣。”
他也要一个儿子,可是天不垂怜他有什么办法,更何况他现在也不觉得自年纪大。他的父皇也不是老来得子才有了他,所以赵祯心里还是有着要一个亲生儿子的法的。
赵祯这个人在很多事情面都是优柔寡断,很多时候甚至被朝中的大臣牵着鼻子走,但当他下决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朝臣们也是拿他没有办法的。
毕竟官家确实年纪还没有到不能生子的地步。他们也不是不可以再等等。
于是这一场议储风波也算是去了。
赵祯知道这只是一时之计,要朝臣们不再议论这件事情,那他膝下必须有一个皇子。于是赵祯开始频繁临幸宫美人。
以前一个月大半个月都在张贵妃的宁华殿阁留宿,现在迫于生子的压力,不得不在一些着好生养和更年轻的娘子阁中留宿。
张贵妃自成为妃嫔一直都是盛宠不衰,就是曹皇也是要避其锋芒。如今一朝失宠,自然引得其他娘子的嘲笑。
曹皇来没有张贵妃放在心里,对于宫的娘子,除了皇长女的生母苗娘子因为格温和不争,让她极为喜欢,其他的娘子曹皇都是一视同仁。
曹皇出生门,选入宫中也不是她自的意愿。不得宠与她而言也没有什么妨碍。官家有宠妃对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威胁。毕竟官家已经废了一个皇,他还能再废一个不成。以官家的子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只要她不犯大错,这皇的位置她做的稳稳的。
正因为如,张贵妃的挑衅曹皇都不放在眼中。
赵祯频繁宠幸宫没错但是对曹皇却也是不敢真的不闻不问,一个月中自然也有休息在慈元殿中的时间的。
曹皇着赵祯如勤奋耕耘,心里也是无语。于是在赵祯来休息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盖着被子纯聊天。
只是有些东西真的不是你努力就能够得到回报的。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庆历四年,赵祯近一年的努力什么成果都没有得到。宫里依旧只有福康公主一个孩子。
而且因为晚太努力,赵祯天不可避免的精神不济。朝中的大臣到这样的赵祯,自然是不放他的。于是赵祯连续被喷了好几天,差点把他给喷懵去。
是,他们也要一位血统纯正的国朝继承人。但是这不是皇帝可以耽搁政事的理由。继承人重要,但是皇努力了这么久,一个喜讯都没有,他们都有些心灰意冷了好吗。
于是朝中甚至有了让赵祯放弃的音。
赵祯没有办法,只能宫的一些宫女嫔妃送出宫去。来表示他日绝对不再沉迷于宫女色。
苗娘子来给皇请安抱怨道:“这前朝的相公们也是,催着官家立皇嗣的是他们,不准皇临幸宫的也是他们,官家真是这样做那样做都不行。”
苗娘子是赵祯乳母的女儿,和赵祯可以算是青梅竹马的长大。对赵祯除了男女之情更是有一份兄妹之情在。
在她成为嫔妃之前称呼赵祯为六哥。要知道在宋朝皇室的兄弟姊妹互相称呼都是排名加‘哥’和‘姐’。
苗娘子听说前朝的大臣们又开始为难官家了,自然为赵祯抱不平。
曹皇知道她只是心疼皇,倒也不苛责。只是宫不得干政,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一句。
“前朝的事情虽然不可避免的传到宫,但是你我却不能谈论多。我知道你是关心官家,只是也需要时刻注意一些。莫要让人拿住了话柄,你还有熙宁这个女儿要顾及。”曹皇语温和,没有丝毫责备之意。
“娘娘说的是,前朝的事情我们也不懂,只是我是真心希望宫的娘子们能有人给官家生一个皇子出来。”苗娘子语真诚。
“我懂,我都懂。我又何尝不官家多子多福,也是我这个做皇的无能,嫁进皇家这么多年,没有育一子半女。”曹皇心里也有些不好受,没有女人不要做一个母亲。这些年她虽然不受宠,但却也没有被真的冷落。
只可惜天不垂怜,她连一次怀胎都没有。
“娘娘!”苗娘子心里也不好受,她起了自早夭的儿子。生下孩子又能怎么样,战战兢兢的养了一回,到来留下的只有无尽的伤心。
慈元殿外
“官家?”张茂则小的提醒,这样一直站在皇娘娘的寝宫外面也不是事啊,别人见了怎么。
“罢了,走吧,不要惊动任何人。”
“诺。”
福宁殿
“官家?”
“是我的错,皇贤德,若是当年没有进宫,恐怕如今已经早为人母。”
“官家,您何必如自苦。”整个汴梁城没有子嗣的嫡妻又不是一两个。没有孩子的皇更是多不胜数。陈琳见自着长大的孩子如,心里也有些埋怨皇。他不知道这一次赵祯去慈元殿根本就是连门都没有进。
“罢了,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当初选皇由不得我自更由不得皇。我们两个也算是同病相怜。”赵祯有些自嘲的说。
他有两任皇,每一任皇都不是他自选的。到已经香消玉殒多年的郭氏,再多的不平赵祯心里也散去了。
自那以,官家不再频繁流连宫,倒是和曹皇的关系和睦了很多。虽然最爱的依旧是张贵妃,但是却也不再允许她对皇再有不敬的举动。
曹皇投桃报李,对宫的众位娘子更是和善,就是宫最嚣张的张贵妃曹皇也是温和以待。只要不是特别无理的要求曹皇都满足张贵妃。
这样一来倒是赵祯有些不好意思,他喜欢张贵妃的子容貌,但是也知道在宫张氏这样的并不让其他娘子喜欢。
“倒是委屈了梓潼。”
“妾身为皇,对宫的妃嫔是要一视同仁,只是张娘子对于官家来说总是不同的。妾在官家的脸面总是要照顾一二。”曹皇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说道。
“……那,那到不必太偏袒,这不利于梓潼管理宫。”赵祯觉得更加不好意思了。
曹皇笑的端庄,心里默默翻眼。也不知道谁在偏袒。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