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 163 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番外 完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完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62、第 162 章
162、第 162 章
就如同楚仁想的那样, 过这一次的挤兑风波,所有人都看出了汇通钱庄的力。那一车一车的金银是太让人有安感了。
亲眼见过的百姓们口口相传,所有人都想要钱存到汇通钱庄。
而汇通钱庄的反应也十迅速, 当天就汴梁的四个方向各开了一家店。柜员就是之前总店门口兑换的那一批人。
聪明的都看出来,这一次的风波汇通钱庄早就有准备了。
一时间大家更加愿将自己的钱存汇通钱庄,毕竟一个算无遗策的当家,对于他们这储户来说也是保障。
“也是, 官家这么大一个国朝都管的井井有条,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钱庄了。所以咱们放心钱存进去就好了。”
“是啊,就算官家忙, 但是还从来有听说过官家手中会缺能人的。看看那曹掌柜就知道了。”
“是啊,不过现的汇通钱庄可不是小小的钱庄了,据说大宋的各路各府都开了店。”
“这我知道,据说那商户都十喜欢将钱存到汇通钱庄。而且他们交易的时候都不真金白银的交易了, 一方交货一方只要给了汇通钱庄的存款凭证就好。”
“那倒是方很多。”
“就是啊, 也不知道这汇通钱庄的凭证是怎么做的, 用他们提供的那种会发出蓝光的东一验就知道真假了。”
“也许是皇宫里的宝贝。”
“这和我都有关系,我这就存徐氏钱庄的银钱取出来, 存到汇通钱庄里面。”
“不是说徐氏和楚家的钱庄都会给利息的吗。你存他们家也是一样的。”
“那哪里能一样, 徐家和楚家能个官家比吗。”
“这倒是理。”
赵晟坐樊楼的二楼雅座,听着客人们的交谈。微微一笑。
随着汇通钱庄的力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他的用也会越来越明显。赵晟开这个‘史无前例’的钱庄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一被富户埋底下的‘死钱’给盘活了。让大宋的市场上不会闹钱荒。
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她的用。
“官家, 人到了。”
“进来吧。”
“草民见过陛下。”楚仁如今的脑子一片空白。他昨天还因为汇通钱庄的事情被家里的长老夺了手上的大部权利。他还想着回老家沉寂几年再说。
结果行礼还有收拾好,他就见到了曹闵。然后就被带到了这里。
虽然路上已听曹闵说过是去见他的主子,但是真的见到了大宋的主人,楚仁还是有晕眩。
“起来吧。”
“谢陛下。”
赵晟看着低眉躬身的楚仁,他皇城司的调查报告中知道, 这位楚仁年纪不大,但是能力十的不错。楚家是蜀地的商世家,楚仁旁系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前掌管了楚家最大的生之一,楚家钱庄。
而且他还知道之前针对汇通钱庄的事情楚仁是不同的,只是他楚家身份上会受到极大的制约。
据他所知,楚家的嫡系一脉对他极为敌视,尽管楚仁给楚家挣了很多钱。
“可愿为朕做事?”赵晟也有寒暄,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楚仁闻声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怎么?不愿。”赵晟看过去。
楚仁一惊,连忙低头不敢和赵晟对视。
“能为陛下做事,是草民几世修来的福气,但是草民的父母还老家,需要家族照看。”
赵晟挑眉,难怪这人有逆来顺受。自己手上的东说被人拿走就被人拿走了。原来是因为父母别人手上。
“倒是个孝顺的,你签了这份协议,你的父母自然有朕派人去接。”这个员工的能力不错,如今看来人品也是不错,那能帮一,他也不介帮一。算是员工福利了。
楚仁听到这里,整个人的眼神都亮了几度。
说真的,对于楚家他有任何好感,相反对于嫡支的那人腻歪的很。要不是为了爹娘,他早就离开楚家了。如今有了这么一个机会楚仁心里决定只要协议不过他就签定了。
然后他读了协议之后发现,这协议是太优渥了。好到让他有不敢置信。
“要是有见就签了吧,你以为官家会和楚家人一样小家子气啊。”曹闵看楚仁这傻愣愣的样子,急忙轻轻的拽了拽他的衣袖。
楚仁立马反应过来,直接签了这份协议。
协议一式两份,郑用将中的一份收拾好,路过楚仁的时候忍不住投向他一个羡慕的眼神。
赵晟想要汴梁的郊外建一座工业为主娱乐生活两不误的综合城市,如今已做好了土地平整工。这一座城的建设自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还需要吸收民间和官方的一资本。
他目前大部精力都花了边境和军队上,这一部的事情需要有一个精通商业的人负责。
从各方面考虑楚仁是个挺合适的人选。正因为有楚家,楚仁才更加不会背叛。
赵晟将新城命名为麒麟城,画好了建设这座城市的第一期工程。这一期工程主要就是他名下的那小坊扩建成小工厂。从汴梁城搬到新城中去。
这工厂会吸收极多的劳力,然后一基础工程就可以开始了。
工业区的上游,赵晟准备建一座游乐场,休闲中心等娱乐项目。中间就是住宅区,房地产什么的可以搞起来。
赵晟建新城的目的有二:一是汴梁城老是被水淹,而且因为人口太过密集,房舍又都是木质结构,常闹火灾。新城的地势会比汴梁高很多,而且赵晟打算用砖瓦结构。相信会有很多人愿住一个不会被水淹,被火烧的地方。
二来,是为了让这新城的建设成为新的济增长点,增加国朝的税收。
财政健康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是十重要的。
三来,如今天下也不是安稳无恙的,各地常闹天灾人祸。有了这个新城,日后灾民涌入汴梁也能找到一份营生。防止民乱。
楚仁看完这个设计图纸又听完赵晟的总规划,整个人又有晕了,一座城?他竟然要负建一座城?
“官,官家,您。您要建城?”
“错,怎么,你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赵晟挑眉。
楚仁咽了咽口水,这可是一座新城,要是成为这座城建造,那完可以让他名垂青史。试问这天下谁又不想名垂青史为后世之人铭记呢。
“草民必不让官家失望!”楚仁闭了闭眼,再次睁眼眼中就都是坚定了。这样的机会错过的就是傻子。
“好!朕从来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你,你的后人有什么样的未来就要看你自己了。”赵晟为大宋的皇帝,自认能给属下的东是他任何人不能比拟的。
至于能不能拿到,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之前赵晟为了能够建设一座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已将一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砖头的制方法交给了工部。前几天做出了成品,效果据说很不错。
赵晟为皇帝的好处就是这样的事情都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只要将方法告知,自然有最专业的的人给他想要的东。
有功就要赏,赵晟赏了一文玩给工部的官员,另外赏赐了一布匹粮食给那出力不少的工匠。
这东比起金银更能落到工匠手中,而且也是他们需要的。
看到陆陆续续传出的好消息,赵晟就知道这东有给错。
这一次的韩琦弹劾案,赵晟的强势介入下,落马的官员不少,从中枢到地方都有。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赵晟的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凡是涉事的官员,赵晟部都罢免了,有什么贬谪。这样的祸害还是回家吃自己的吧。
当然中有官司的,也是按律惩戒。抄家的抄家,下狱的下狱。
至于韩琦,赵晟准备明正典刑,给后来一个警告。
只是这件事情却受到了大部官员的反对。都是一个说法,就是国朝从来有杀宰相的例子。
赵晟皱眉,又是祖宗家法,烦死了。
只是他也不能一孤行,于是赵晟就将王安石提拔到了首相的位置,这位生的名言可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果然王安石成为首辅之后对韩琦的处置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渐渐成型。
眼看着陛下有了新任首相的支持,杀韩琦之越来越明显。守旧派人也坐不住了,他们去求曹太后,期望她看韩琦帝一朝兢兢业业的份上让官家饶他一命。
曹太后这段时间都准备册封皇后的事情,因为赵晟不怎么关心这件事情,曹太后只能自己多加关心。那老臣来找她的时候她才知道儿子竟然要杀韩琦。
然后又了解了具的情况,虽然不满韩琦倚老卖老,但是她还是不想自己的儿子惹了众怒。曹太后是看着仁宗皇帝怎么做皇帝的,自然是觉得官家就应该那么做。
赵晟听完自己亲娘的劝说,心里倒是有多大的感触。他娘想要他和他爹一样做皇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太憋屈。
“大娘娘,朕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至于祖宗家法,国朝历几代,祖宗家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儿朕做的事情,日后也能称为祖宗家法。大娘娘,朕也想做一个仁厚的君主,但是天不予之。”要是再仁厚下去,赵家的子孙就要去给人当牛做马了。
“官家这是何?”
“大娘娘,儿子所做的都是为了这天下和赵氏一族,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朕的脚步。”赵晟态度极为坚决。
曹太后顿时就不说了。
亲眼见过的百姓们口口相传,所有人都想要钱存到汇通钱庄。
而汇通钱庄的反应也十迅速, 当天就汴梁的四个方向各开了一家店。柜员就是之前总店门口兑换的那一批人。
聪明的都看出来,这一次的风波汇通钱庄早就有准备了。
一时间大家更加愿将自己的钱存汇通钱庄,毕竟一个算无遗策的当家,对于他们这储户来说也是保障。
“也是, 官家这么大一个国朝都管的井井有条,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钱庄了。所以咱们放心钱存进去就好了。”
“是啊,就算官家忙, 但是还从来有听说过官家手中会缺能人的。看看那曹掌柜就知道了。”
“是啊,不过现的汇通钱庄可不是小小的钱庄了,据说大宋的各路各府都开了店。”
“这我知道,据说那商户都十喜欢将钱存到汇通钱庄。而且他们交易的时候都不真金白银的交易了, 一方交货一方只要给了汇通钱庄的存款凭证就好。”
“那倒是方很多。”
“就是啊, 也不知道这汇通钱庄的凭证是怎么做的, 用他们提供的那种会发出蓝光的东一验就知道真假了。”
“也许是皇宫里的宝贝。”
“这和我都有关系,我这就存徐氏钱庄的银钱取出来, 存到汇通钱庄里面。”
“不是说徐氏和楚家的钱庄都会给利息的吗。你存他们家也是一样的。”
“那哪里能一样, 徐家和楚家能个官家比吗。”
“这倒是理。”
赵晟坐樊楼的二楼雅座,听着客人们的交谈。微微一笑。
随着汇通钱庄的力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他的用也会越来越明显。赵晟开这个‘史无前例’的钱庄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一被富户埋底下的‘死钱’给盘活了。让大宋的市场上不会闹钱荒。
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她的用。
“官家, 人到了。”
“进来吧。”
“草民见过陛下。”楚仁如今的脑子一片空白。他昨天还因为汇通钱庄的事情被家里的长老夺了手上的大部权利。他还想着回老家沉寂几年再说。
结果行礼还有收拾好,他就见到了曹闵。然后就被带到了这里。
虽然路上已听曹闵说过是去见他的主子,但是真的见到了大宋的主人,楚仁还是有晕眩。
“起来吧。”
“谢陛下。”
赵晟看着低眉躬身的楚仁,他皇城司的调查报告中知道, 这位楚仁年纪不大,但是能力十的不错。楚家是蜀地的商世家,楚仁旁系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前掌管了楚家最大的生之一,楚家钱庄。
而且他还知道之前针对汇通钱庄的事情楚仁是不同的,只是他楚家身份上会受到极大的制约。
据他所知,楚家的嫡系一脉对他极为敌视,尽管楚仁给楚家挣了很多钱。
“可愿为朕做事?”赵晟也有寒暄,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楚仁闻声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怎么?不愿。”赵晟看过去。
楚仁一惊,连忙低头不敢和赵晟对视。
“能为陛下做事,是草民几世修来的福气,但是草民的父母还老家,需要家族照看。”
赵晟挑眉,难怪这人有逆来顺受。自己手上的东说被人拿走就被人拿走了。原来是因为父母别人手上。
“倒是个孝顺的,你签了这份协议,你的父母自然有朕派人去接。”这个员工的能力不错,如今看来人品也是不错,那能帮一,他也不介帮一。算是员工福利了。
楚仁听到这里,整个人的眼神都亮了几度。
说真的,对于楚家他有任何好感,相反对于嫡支的那人腻歪的很。要不是为了爹娘,他早就离开楚家了。如今有了这么一个机会楚仁心里决定只要协议不过他就签定了。
然后他读了协议之后发现,这协议是太优渥了。好到让他有不敢置信。
“要是有见就签了吧,你以为官家会和楚家人一样小家子气啊。”曹闵看楚仁这傻愣愣的样子,急忙轻轻的拽了拽他的衣袖。
楚仁立马反应过来,直接签了这份协议。
协议一式两份,郑用将中的一份收拾好,路过楚仁的时候忍不住投向他一个羡慕的眼神。
赵晟想要汴梁的郊外建一座工业为主娱乐生活两不误的综合城市,如今已做好了土地平整工。这一座城的建设自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还需要吸收民间和官方的一资本。
他目前大部精力都花了边境和军队上,这一部的事情需要有一个精通商业的人负责。
从各方面考虑楚仁是个挺合适的人选。正因为有楚家,楚仁才更加不会背叛。
赵晟将新城命名为麒麟城,画好了建设这座城市的第一期工程。这一期工程主要就是他名下的那小坊扩建成小工厂。从汴梁城搬到新城中去。
这工厂会吸收极多的劳力,然后一基础工程就可以开始了。
工业区的上游,赵晟准备建一座游乐场,休闲中心等娱乐项目。中间就是住宅区,房地产什么的可以搞起来。
赵晟建新城的目的有二:一是汴梁城老是被水淹,而且因为人口太过密集,房舍又都是木质结构,常闹火灾。新城的地势会比汴梁高很多,而且赵晟打算用砖瓦结构。相信会有很多人愿住一个不会被水淹,被火烧的地方。
二来,是为了让这新城的建设成为新的济增长点,增加国朝的税收。
财政健康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是十重要的。
三来,如今天下也不是安稳无恙的,各地常闹天灾人祸。有了这个新城,日后灾民涌入汴梁也能找到一份营生。防止民乱。
楚仁看完这个设计图纸又听完赵晟的总规划,整个人又有晕了,一座城?他竟然要负建一座城?
“官,官家,您。您要建城?”
“错,怎么,你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赵晟挑眉。
楚仁咽了咽口水,这可是一座新城,要是成为这座城建造,那完可以让他名垂青史。试问这天下谁又不想名垂青史为后世之人铭记呢。
“草民必不让官家失望!”楚仁闭了闭眼,再次睁眼眼中就都是坚定了。这样的机会错过的就是傻子。
“好!朕从来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你,你的后人有什么样的未来就要看你自己了。”赵晟为大宋的皇帝,自认能给属下的东是他任何人不能比拟的。
至于能不能拿到,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之前赵晟为了能够建设一座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已将一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砖头的制方法交给了工部。前几天做出了成品,效果据说很不错。
赵晟为皇帝的好处就是这样的事情都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只要将方法告知,自然有最专业的的人给他想要的东。
有功就要赏,赵晟赏了一文玩给工部的官员,另外赏赐了一布匹粮食给那出力不少的工匠。
这东比起金银更能落到工匠手中,而且也是他们需要的。
看到陆陆续续传出的好消息,赵晟就知道这东有给错。
这一次的韩琦弹劾案,赵晟的强势介入下,落马的官员不少,从中枢到地方都有。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赵晟的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凡是涉事的官员,赵晟部都罢免了,有什么贬谪。这样的祸害还是回家吃自己的吧。
当然中有官司的,也是按律惩戒。抄家的抄家,下狱的下狱。
至于韩琦,赵晟准备明正典刑,给后来一个警告。
只是这件事情却受到了大部官员的反对。都是一个说法,就是国朝从来有杀宰相的例子。
赵晟皱眉,又是祖宗家法,烦死了。
只是他也不能一孤行,于是赵晟就将王安石提拔到了首相的位置,这位生的名言可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果然王安石成为首辅之后对韩琦的处置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渐渐成型。
眼看着陛下有了新任首相的支持,杀韩琦之越来越明显。守旧派人也坐不住了,他们去求曹太后,期望她看韩琦帝一朝兢兢业业的份上让官家饶他一命。
曹太后这段时间都准备册封皇后的事情,因为赵晟不怎么关心这件事情,曹太后只能自己多加关心。那老臣来找她的时候她才知道儿子竟然要杀韩琦。
然后又了解了具的情况,虽然不满韩琦倚老卖老,但是她还是不想自己的儿子惹了众怒。曹太后是看着仁宗皇帝怎么做皇帝的,自然是觉得官家就应该那么做。
赵晟听完自己亲娘的劝说,心里倒是有多大的感触。他娘想要他和他爹一样做皇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太憋屈。
“大娘娘,朕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至于祖宗家法,国朝历几代,祖宗家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儿朕做的事情,日后也能称为祖宗家法。大娘娘,朕也想做一个仁厚的君主,但是天不予之。”要是再仁厚下去,赵家的子孙就要去给人当牛做马了。
“官家这是何?”
“大娘娘,儿子所做的都是为了这天下和赵氏一族,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朕的脚步。”赵晟态度极为坚决。
曹太后顿时就不说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