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完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 163 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番外 完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完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43、第 143 章
143、第 143 章
慈元殿
“嬢嬢, 儿子必然不会让张氏成为皇的。”
“哎!若是为娘没有,官家追不追封张氏无所谓。”曹皇也是心累,她有时候觉赵祯这官家就是瞎闹腾。该强硬的时候强硬不起来, 不该强硬的时候倒是挺强硬的。
于爹,赵晟其实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不管是谁被压制久了会有反抗的心思。史书上写的是赵祯被大臣喷的满脸唾沫也能自己擦干,继续听谏言。
但是就算是普通人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被人喷了唾沫也会生气, 更况是君王。赵祯被喷,心里必然也是生气的,只是因为性格原因不会发怒。
但是被压制的久了自然也会想要任性一把。李家和张贵妃的事情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大臣们叨逼叨叨逼叨的说很多, 赵祯直接捂住耳朵不听不听就是不听。
只是赵祯这样做要是受伤的是那些大臣们,赵晟也就随去了,甚至还会帮一把。可是李家的事情害的是熙宁,张贵妃的事情害的是娘。这两人没有丝毫不起赵祯的地方。怎么就要做和朝臣们争斗的炮灰了。
所以赵晟不会让熙宁嫁到李家, 也不会让张贵妃追封为皇。
赵晟正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既搅黄了张贵妃追封皇的事情, 又不会伤害到爹。说真的比前难多了。
只是让没有想到的是, 还没有等想到,垂拱殿那边就传来消息, 大臣们原本是要去垂拱殿找官家谏言的。可是官家却没有见们, 而是直接发话说追封之事作罢。
这样倒是让大臣们一拳打到棉花上。
赵晟微微一笑,看来这些年刷的好度没有白刷。
自然知道赵祯看谁的面子上才会收回追封的旨意。赵祯心里这个儿子终究是比张贵妃重要。
了好处, 赵晟自然是要有所表示。准备为爹造一座小巧舒适的行宫。
不差钱, 这些年挣的钱不少,悦来连锁酒楼已经大宋的要城市遍地开花。大宋上层人士基本上也知道了悦来连锁酒楼是的产业。
只是没有挂的名下,这样的事情大臣勋贵中很是平常。毕竟大家有一大家子要养,光靠俸例那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国朝的财政实是闻伤心听流泪。三司甚至连官员的工资发不出来。连宰相要带人围三司的门口讨工资。也是醉了。
皇宫如今每年的修缮是极为敷衍,一来是真的没啥钱, 二来是大臣们盯着紧。仁宗又不是一个昏君,不可能自己奢侈的享受,不畏惧人言。
宋朝的皇宫面积不大,住着那真的是不能说舒服。可怜见的,爹年纪也大了,自认是个宠爹的孩子。给爹修一座舒适一些的行苑,也让能过舒服一些。
太子要用自己挣钱给陛下修一座行苑的消息从抱本宫传出来。
大臣们开始的时候是不信的,不过这几天每次上朝能看到官家乐呵呵的样子,大家心里就有些不确定了。
要知道因为温成贵妃的,官家之前是面有哀色,整个人消瘦了很多。但是如今忽然情绪好转,肯定是有原因的。
前朝宫没有什么喜事,所以大臣们就开始怀疑从东宫传出来的消息是真的。
有比较铁的比如欧阳修就直接去问赵祯了,赵祯乐呵呵的回答是。
然就被喷了,意思就是朝廷如今这么穷,还想着造行宫享乐,这是要做昏君的节奏吗。
直接喷的赵祯一脸唾沫。
而赵晟这边也有大臣来劝谏。
就是说是国朝的太子,应该以天下百姓为重,有钱了就拿出来为朝廷分忧。
当然也有人弹劾与民争利的。
赵晟也不客气,直接大朝会上分辨。
“孤虽然是国朝的太子但也是陛下的儿子,拿自己挣的钱孝顺一下父亲怎么了。如果作为国朝的太子,需要将自己的私产拿出来为朝廷分忧,那么们作为国朝的大臣是否也应该将自己的资产拿出来为朝廷分忧。”
“别说们没有资产,孤这里可是有一份调查过的名单,们可以自己来领自己的那一条。”
“国朝的财政危机,难道不是诸位相该要想办法解决的事情吗。这样的事情难道要推给这个才十岁的太子,那要们这些官员用。”
“爹爹御极四十多栽,从来没有建过什么行宫别院。孤这个做儿子的看了不忍心,想要孝顺一二不行,们是不是也太冷血了。”
“…………”
赵晟可不是爹,会惯着这些大爷。反正这行宫修定了,要是再拦着,就将这一笔钱送到国库,然按照收集到的资料一家一家的去扒皮。到时候谁没脸谁清楚。
赵晟:来啊,互相伤害啊!
众臣:…………
大宋朝这些文人实是太好了,不管犯多大的罪,最多也不过是去官贬谪。加上爹太过仁慈,底下官员卖官鬻爵快成为潜规则了。京城那些大酒楼面哪个不是有这些家伙做靠山。
这些人还真的敢和撕破脸皮不成。
大臣们自然是不敢,别看们站朝廷上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可私底下中饱私囊贪污受贿的多不胜数。
皇太子要是真的到们家来扒皮,那们不但要去岭南走一圈,还会永远背一个污点。
所有人悄悄地关注起了这个往日里十分低调的太子殿下。相们不是说太子和陛下一样仁德宽容的吗。今儿看来怎么一点不符合这形容啊。
赵晟的师傅们其实也是懵圈当中,之前们也没有看出来啊。们看来皇太子是极为乖巧的孩子,们说的点认同。除了喜欢和武夫打交道外没有啥缺点。
可是今儿十岁的皇太子给所有大臣上了一课,别以为年纪小就觉好欺负。
坐上首的赵祯看着自己儿子将那些神烦的大臣怼回去,心里乐歪歪。
嘿,就知道朕好欺负,朕也是有儿子的人。
赵晟回到抱本宫,心情也不错。以前低调是因为年纪还小,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平平安安的长大。如今虽然也才十岁,但是也是时候让大家认识认识自己这个太子了。
可不想和历史上的哲宗皇帝那样,大臣们上朝直接拿屁股着这个官家。那样会忍不住将们全送到底下去给赵家的列祖列宗请罪。
晏府
“哈哈哈,本官就说太子不是好欺负的,这孩子扮猪吃老虎呢。”晏殊想到那些相吃瘪的样子,心里真的是舒坦。
“爹,太子没有当今仁德,有什么好高兴的。”晏几道简直就是不理解自己的父亲。难道不知道以的儿子们要太子的手下混饭吃吗。
“知道什么!”晏殊儿子翻了一个白。
当今这样的皇帝文臣来说自然是极好的君,但是整个国朝就不一定了。虽然致仕了,但是朝廷如今的困局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今这里,是没有改变的可能了,只能期待下一任皇帝。如今太子的性格如此,也许才是国朝最好的。
“爹!”自从教导了太子之,爹越来越看不顺是怎么回事。
晏殊没有理会自己这个幼子,没有说的是以太子这样的性格,七儿这样的太子恐怕是不会看上。也想要改变一下儿子的性格,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赵晟将那些文臣给怼回去之,就开始准备修建行苑,不过入四月,汴京开始雨水不停。陆陆续续的竟然下了一旬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赵晟立马就觉到事情不妙了。不怎么记宋朝细节的历史,不过按照的经验,这雨水恐怕是要成灾了。
不单单是赵晟,一直被各各样天灾摧残的大宋君臣已经察觉到了不妥之处。
赵祯这段时间又开始没日没夜的和朝臣们商议这即将到来的洪灾。
雨水不停,所有人的脸色不怎么好。要知道春的时间就要到来,要是这样耽搁下去,那果也是不堪设想。
只是该来的还是会来,洪灾淹没良田屋舍无数,京城低洼的地方是贫民区。朝廷自然不能干看着,中书省开始商量赈灾事宜。只是如今大宋财政惨兮兮,宰辅们也是愁的吃不下饭。
国朝每年的灾难不少,要是远离京城,们还能从容调配一番,让一些受灾的百姓加入湘军或是其军队混口饭吃。
可是如今受灾地区差不多就京城,京城的军队那是拱卫城的,怎么可能让一些灾民去。们敢这么做,军队可能就会哗变给们看。
而损失最严重的还不是京城的居民,而是近畿周围的百姓。这些灾民活不下去之恐怕是会一股脑的往京城来,到时候京城的治安就很难维护了。
要知道如今的国朝百姓叛乱那是如星星之火一样,要是京城乱起来,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嬢嬢, 儿子必然不会让张氏成为皇的。”
“哎!若是为娘没有,官家追不追封张氏无所谓。”曹皇也是心累,她有时候觉赵祯这官家就是瞎闹腾。该强硬的时候强硬不起来, 不该强硬的时候倒是挺强硬的。
于爹,赵晟其实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不管是谁被压制久了会有反抗的心思。史书上写的是赵祯被大臣喷的满脸唾沫也能自己擦干,继续听谏言。
但是就算是普通人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被人喷了唾沫也会生气, 更况是君王。赵祯被喷,心里必然也是生气的,只是因为性格原因不会发怒。
但是被压制的久了自然也会想要任性一把。李家和张贵妃的事情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大臣们叨逼叨叨逼叨的说很多, 赵祯直接捂住耳朵不听不听就是不听。
只是赵祯这样做要是受伤的是那些大臣们,赵晟也就随去了,甚至还会帮一把。可是李家的事情害的是熙宁,张贵妃的事情害的是娘。这两人没有丝毫不起赵祯的地方。怎么就要做和朝臣们争斗的炮灰了。
所以赵晟不会让熙宁嫁到李家, 也不会让张贵妃追封为皇。
赵晟正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既搅黄了张贵妃追封皇的事情, 又不会伤害到爹。说真的比前难多了。
只是让没有想到的是, 还没有等想到,垂拱殿那边就传来消息, 大臣们原本是要去垂拱殿找官家谏言的。可是官家却没有见们, 而是直接发话说追封之事作罢。
这样倒是让大臣们一拳打到棉花上。
赵晟微微一笑,看来这些年刷的好度没有白刷。
自然知道赵祯看谁的面子上才会收回追封的旨意。赵祯心里这个儿子终究是比张贵妃重要。
了好处, 赵晟自然是要有所表示。准备为爹造一座小巧舒适的行宫。
不差钱, 这些年挣的钱不少,悦来连锁酒楼已经大宋的要城市遍地开花。大宋上层人士基本上也知道了悦来连锁酒楼是的产业。
只是没有挂的名下,这样的事情大臣勋贵中很是平常。毕竟大家有一大家子要养,光靠俸例那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国朝的财政实是闻伤心听流泪。三司甚至连官员的工资发不出来。连宰相要带人围三司的门口讨工资。也是醉了。
皇宫如今每年的修缮是极为敷衍,一来是真的没啥钱, 二来是大臣们盯着紧。仁宗又不是一个昏君,不可能自己奢侈的享受,不畏惧人言。
宋朝的皇宫面积不大,住着那真的是不能说舒服。可怜见的,爹年纪也大了,自认是个宠爹的孩子。给爹修一座舒适一些的行苑,也让能过舒服一些。
太子要用自己挣钱给陛下修一座行苑的消息从抱本宫传出来。
大臣们开始的时候是不信的,不过这几天每次上朝能看到官家乐呵呵的样子,大家心里就有些不确定了。
要知道因为温成贵妃的,官家之前是面有哀色,整个人消瘦了很多。但是如今忽然情绪好转,肯定是有原因的。
前朝宫没有什么喜事,所以大臣们就开始怀疑从东宫传出来的消息是真的。
有比较铁的比如欧阳修就直接去问赵祯了,赵祯乐呵呵的回答是。
然就被喷了,意思就是朝廷如今这么穷,还想着造行宫享乐,这是要做昏君的节奏吗。
直接喷的赵祯一脸唾沫。
而赵晟这边也有大臣来劝谏。
就是说是国朝的太子,应该以天下百姓为重,有钱了就拿出来为朝廷分忧。
当然也有人弹劾与民争利的。
赵晟也不客气,直接大朝会上分辨。
“孤虽然是国朝的太子但也是陛下的儿子,拿自己挣的钱孝顺一下父亲怎么了。如果作为国朝的太子,需要将自己的私产拿出来为朝廷分忧,那么们作为国朝的大臣是否也应该将自己的资产拿出来为朝廷分忧。”
“别说们没有资产,孤这里可是有一份调查过的名单,们可以自己来领自己的那一条。”
“国朝的财政危机,难道不是诸位相该要想办法解决的事情吗。这样的事情难道要推给这个才十岁的太子,那要们这些官员用。”
“爹爹御极四十多栽,从来没有建过什么行宫别院。孤这个做儿子的看了不忍心,想要孝顺一二不行,们是不是也太冷血了。”
“…………”
赵晟可不是爹,会惯着这些大爷。反正这行宫修定了,要是再拦着,就将这一笔钱送到国库,然按照收集到的资料一家一家的去扒皮。到时候谁没脸谁清楚。
赵晟:来啊,互相伤害啊!
众臣:…………
大宋朝这些文人实是太好了,不管犯多大的罪,最多也不过是去官贬谪。加上爹太过仁慈,底下官员卖官鬻爵快成为潜规则了。京城那些大酒楼面哪个不是有这些家伙做靠山。
这些人还真的敢和撕破脸皮不成。
大臣们自然是不敢,别看们站朝廷上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可私底下中饱私囊贪污受贿的多不胜数。
皇太子要是真的到们家来扒皮,那们不但要去岭南走一圈,还会永远背一个污点。
所有人悄悄地关注起了这个往日里十分低调的太子殿下。相们不是说太子和陛下一样仁德宽容的吗。今儿看来怎么一点不符合这形容啊。
赵晟的师傅们其实也是懵圈当中,之前们也没有看出来啊。们看来皇太子是极为乖巧的孩子,们说的点认同。除了喜欢和武夫打交道外没有啥缺点。
可是今儿十岁的皇太子给所有大臣上了一课,别以为年纪小就觉好欺负。
坐上首的赵祯看着自己儿子将那些神烦的大臣怼回去,心里乐歪歪。
嘿,就知道朕好欺负,朕也是有儿子的人。
赵晟回到抱本宫,心情也不错。以前低调是因为年纪还小,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平平安安的长大。如今虽然也才十岁,但是也是时候让大家认识认识自己这个太子了。
可不想和历史上的哲宗皇帝那样,大臣们上朝直接拿屁股着这个官家。那样会忍不住将们全送到底下去给赵家的列祖列宗请罪。
晏府
“哈哈哈,本官就说太子不是好欺负的,这孩子扮猪吃老虎呢。”晏殊想到那些相吃瘪的样子,心里真的是舒坦。
“爹,太子没有当今仁德,有什么好高兴的。”晏几道简直就是不理解自己的父亲。难道不知道以的儿子们要太子的手下混饭吃吗。
“知道什么!”晏殊儿子翻了一个白。
当今这样的皇帝文臣来说自然是极好的君,但是整个国朝就不一定了。虽然致仕了,但是朝廷如今的困局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今这里,是没有改变的可能了,只能期待下一任皇帝。如今太子的性格如此,也许才是国朝最好的。
“爹!”自从教导了太子之,爹越来越看不顺是怎么回事。
晏殊没有理会自己这个幼子,没有说的是以太子这样的性格,七儿这样的太子恐怕是不会看上。也想要改变一下儿子的性格,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赵晟将那些文臣给怼回去之,就开始准备修建行苑,不过入四月,汴京开始雨水不停。陆陆续续的竟然下了一旬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赵晟立马就觉到事情不妙了。不怎么记宋朝细节的历史,不过按照的经验,这雨水恐怕是要成灾了。
不单单是赵晟,一直被各各样天灾摧残的大宋君臣已经察觉到了不妥之处。
赵祯这段时间又开始没日没夜的和朝臣们商议这即将到来的洪灾。
雨水不停,所有人的脸色不怎么好。要知道春的时间就要到来,要是这样耽搁下去,那果也是不堪设想。
只是该来的还是会来,洪灾淹没良田屋舍无数,京城低洼的地方是贫民区。朝廷自然不能干看着,中书省开始商量赈灾事宜。只是如今大宋财政惨兮兮,宰辅们也是愁的吃不下饭。
国朝每年的灾难不少,要是远离京城,们还能从容调配一番,让一些受灾的百姓加入湘军或是其军队混口饭吃。
可是如今受灾地区差不多就京城,京城的军队那是拱卫城的,怎么可能让一些灾民去。们敢这么做,军队可能就会哗变给们看。
而损失最严重的还不是京城的居民,而是近畿周围的百姓。这些灾民活不下去之恐怕是会一股脑的往京城来,到时候京城的治安就很难维护了。
要知道如今的国朝百姓叛乱那是如星星之火一样,要是京城乱起来,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