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0 80、第 80 章
- 81 81、第 81 章
- 82 82、第 82 章
- 83 83、第 83 章
- 84 84、第 84 章
- 85 85、第 85 章
- 86 86、第 86 章
- 87 87、第 87 章
- 88 88、第 88 章
- 89 89、第 89 章
- 90 90、第 90 章
- 91 91、第 91 章
- 92 92、第 92 章
- 93 93、第 93 章
- 94 94、第 94 章
- 95 95、第 95 章
- 96 96、第 96 章
- 97 97、第 97 章 完
- 98 98、第 98 章
- 99 99、第 99 章
- 100 100、第 100 章
- 101 101、第 101 章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 119 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完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 163 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番外 完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完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90、第 90 章
90、第 90 章
年遐龄在自己的心腹搀扶下有些无力地走出书房。
“年荣, 派人盯着二爷,如果他有什么动作及时向我汇报。”年遐龄太了解自己的二儿子了,怕是会这么简单就听劝。
“是!”
“儿大由爹啊!”年遐龄一时间也极为后悔, 因为二子从表现出的野心和能力,年遐龄很是欣赏。心里觉得年家的辉煌恐怕是靠二儿子了。
如今他心里后悔已,为了整个年家也许是时候分家了。
朝廷上的事情,目前弘晔是没有精力去管了。如今已经是康熙六十年, 按照历史进程,康熙还有一年的寿命。
弘晔没有想过给康熙服用什么强健体的,一来他解释清楚这些药丸的来历。二来如果康熙的体变健康了, 寿命变长了,到时候两帝争斗,那是出事的。到时候造成的因果,恐怕都他来承担了。
帝王的生死轮回弘晔还真的是敢干预。
所以在这最后的一年, 弘晔的所有注力都在康熙上了, 康熙子如今是出有什么大问题, 南苑打猎也是经常的消遣项目。
弘晔知道康熙如今年老,喜欢热闹, 于是就经常偷偷的带着康熙到京城附近的城镇扮成普通的爷孙逛街。
弘晔的武力值已经经受过考验, 一群御前侍卫都打过他。带上几个暗卫,爷孙俩人玩得亦乐乎。
康熙弘晔对民间的很多事情都知道, 物价几, 粮食收成几等等。弘晔都能说出一二,很显是临时抱佛脚,康熙对此很是满。
“你比你的那些叔伯有成算,他们是朕让他们了解。恐怕都是一群知人间疾苦的大爷。你能够这般关心民生,皇玛法十分的欣慰。”
“皇玛法过奖了, 阿玛喜欢种地,和我们见过很多民间百姓家的知识。孙儿觉得很有必好好了解一番,所以派人去收集了一些资料。”
弘晔做这些的目的是因为他记得晚清的时候好像是皇上想吃一个鸡蛋都觉得贵。他一点都想像蠢货一被下面的奴才欺骗。
如今宫里的物价也便宜,康熙晚年为了求一个好名对底下的下人太过宽和。宫里中饱私囊的极多。
过弘晔也担心,他阿玛是什么脾气,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抄家皇帝。只有证据,内务府那些狗奴才,迟早被他阿玛抽筋剥皮。
弘晔自然是早做准备的。
弘晔和康熙老是溜出去这件事情,除了雍正这个皇帝,其他人都知道。
而每次弘晔和康熙出门回来,雍正总是会让弘晔进宫,为了他擅自带太上皇出门溜达训斥他。
弘晔知道他爹的思,若是康熙在和他出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情,那他本也是担极大的责任的,毕竟他已经十四岁了,在清朝也是可以成婚的年纪了。
只是这几年的相处,康熙对他关怀备至,教导了他很多为君的腕和道。在老人最后的一段时间,他希望是快乐的,自由的,没有遗憾的。
所以,就算是因为这些他爹经常训斥批评,弘晔也依旧改初心。
而且他相信他爹也希望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将孝顺长辈放在自己的得失之前,只是长辈都会喜欢晚辈有这的心思。
所以弘晔虽然经常会被他爹劈头盖脸骂一顿,但是语气中他听出太多的愤怒倒是欣慰多些。骂完之后他爹会赏他一大堆东西,虽然说是孝顺太上皇的。但是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给他的。
过有人的地就有争斗,更况是皇家。因为弘晔经常被训的原因,朝廷上下开始传太子并得皇上喜爱。若是太上皇一定册封,恐怕是做上太子的位置的。只是太上皇是什么岁数了,还能够庇护太子几年。
虽然以后先帝册封的太子会比较难废除,但只皇上志坚定,这储君之位也一定是他的。
于是朝堂上的一些别有心思的人开始煽风点火了。今皇上只有三个皇子,排行第二的嫡子先说,剩下的两个皇子。弘时和弘昼边都开始有人嘀嘀咕咕。
相比较于原生态的弘时,已经活过一世的弘昼完全就受这些人的挑唆。他总能将这些怀好的人折腾的生如死,有苦说出。直到他们再来烦他。
他做了他皇阿玛两辈子的儿子,哪里知道皇阿玛是真的厌恶了一个人根本就会费口舌训斥他。而且以为他知道,每次他四哥带回去的好东西都有什么,那就是晃晃的亲爹补贴儿子好吗。
朝堂上的这些人哪里是如他们说的都是为了他好,过是想他做靶子挡在前面,好让他们得利。
他好歹也是做了几十年的和亲王,哪里知道这些黑心肝的想法。
和弘·老狐狸·昼相比,弘时就更加容易被蛊惑。
李氏大概在册封后宫这件事情上产生了什么错觉,也可能是因为弘晔一直跟在康熙边,很久都没有出现在弘时的边。李氏心里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没有比福晋的嫡子差。
这几年因为弘晔在雍亲王府,四爷大部分心力都花在弘时和弘昼上了。
弘昼虽然性子比较顽劣,但他毕竟是已经学过一遍的人了,所以进度上比弘时优秀很多。四爷自然是将更多的心神放在弘时这个长子上。
为了让弘时因为压力,和之前那影响到体,四爷并没有让其他人知道弘昼的学习进度。
对弘时的求也下降很多,毕竟他能再失去一个长成的儿子了。
种种原因,李氏和弘时的心思多了起来。
特别是四爷登基,他们继承的再是那亲王的爵位和家产,而是这天下。
为长子,弘时心动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弘晔知道弘时和八爷有接触的时候,心里产生了任一丝惊讶。弘晔以前一直都弄清楚历史上为什么弘时会这么没脑子和自己阿玛的政敌走进。这是自己找死是什么。
如今他自己亲经历历史,倒是觉得情有可原。
因为他爹登基之后真的是十分优待八爷一系。
八爷的廉亲王爵位说,他的儿子弘旺被封为贝勒,得到如此优荣的除了太子的长子弘皙之外,再无他人。
八爷的亲娘良妃是辛者库罪奴出,年虽然知道怎么的就成了康熙的后妃,但是康熙并没有因为良妃将他们一家都提出辛者库。从这一点可以出年良妃受宠的事情肯定是一般的。
八爷的母舅噶达浑一家依旧是罪奴,雍正但将他们放出了辛者库,削去了奴籍,放为一般的旗民,而且还赏了一个世袭佐领给噶达浑。
还有很多所谓的八爷党都受到了的用,曾经被康熙斥责和八爷勾结的贝子苏努。阿灵阿的儿子,贝勒满都护等等。一个个都是加官进爵。
脑子够用一些的自然是觉得八爷虽然没有登上皇位。但却也是握权的堂堂亲王。弘时想八爷的支持,也是可以解的。
弘晔自然会想去提醒弘时,他也已经成年了,自己选择的路管结果如都需他自己去承担。
很快,时间就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康熙带着弘晔去南苑打猎。一路上弘晔对康熙百般照顾,就怕他有什么适。
康熙虽然嘴上说他有些烦,过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受用。康熙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谁是真的关心他,谁是只在做表面功夫,他一眼便能够出来。
年他之所以如此生老八的气,也是因为他从老八的眼中没有到一丝对他这个皇阿玛的关心。他所求的过是皇位而已。
弘晔可以说是他唯二亲自教导的晚辈,如今管是文还是武,他都对他非常满。再他的品行和孝顺,康熙觉得自己就算是此刻驾崩,也有脸见底下的列祖列宗。
心情好的康熙在狩猎的时候收获了少猎物,倒有些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弘晔心里确实咯噔一下,他知道康熙在六十一年的哪一天去世。过现在都已经十月了。
“皇玛法,今儿差多了,改天咱们再来吧。”弘晔放心,劝说康熙回去。
好在康熙是随性的人,察觉到自己子有些疲惫了,也听从了弘晔的建议。
回来后,弘晔随即请了太医给康熙诊了平安脉。太医倒是没有诊出什么妥。只是说太过劳累。
康熙笑着说他杞人忧天,弘晔虽然心里有很多话想说,过最后也只能和康熙讨巧卖乖了一会。
只是该来的还是回来,十一月初七,康熙体欠安。弘晔敢耽搁,立马给他爹传了信。
康熙也避讳四儿子,毕竟皇位都已经传了,老四也没有由害他。
弘晔父子两人衣解带的照顾这康熙,只是天命可违背,十三日病,召集所有皇子宗室臣于榻前。
“年荣, 派人盯着二爷,如果他有什么动作及时向我汇报。”年遐龄太了解自己的二儿子了,怕是会这么简单就听劝。
“是!”
“儿大由爹啊!”年遐龄一时间也极为后悔, 因为二子从表现出的野心和能力,年遐龄很是欣赏。心里觉得年家的辉煌恐怕是靠二儿子了。
如今他心里后悔已,为了整个年家也许是时候分家了。
朝廷上的事情,目前弘晔是没有精力去管了。如今已经是康熙六十年, 按照历史进程,康熙还有一年的寿命。
弘晔没有想过给康熙服用什么强健体的,一来他解释清楚这些药丸的来历。二来如果康熙的体变健康了, 寿命变长了,到时候两帝争斗,那是出事的。到时候造成的因果,恐怕都他来承担了。
帝王的生死轮回弘晔还真的是敢干预。
所以在这最后的一年, 弘晔的所有注力都在康熙上了, 康熙子如今是出有什么大问题, 南苑打猎也是经常的消遣项目。
弘晔知道康熙如今年老,喜欢热闹, 于是就经常偷偷的带着康熙到京城附近的城镇扮成普通的爷孙逛街。
弘晔的武力值已经经受过考验, 一群御前侍卫都打过他。带上几个暗卫,爷孙俩人玩得亦乐乎。
康熙弘晔对民间的很多事情都知道, 物价几, 粮食收成几等等。弘晔都能说出一二,很显是临时抱佛脚,康熙对此很是满。
“你比你的那些叔伯有成算,他们是朕让他们了解。恐怕都是一群知人间疾苦的大爷。你能够这般关心民生,皇玛法十分的欣慰。”
“皇玛法过奖了, 阿玛喜欢种地,和我们见过很多民间百姓家的知识。孙儿觉得很有必好好了解一番,所以派人去收集了一些资料。”
弘晔做这些的目的是因为他记得晚清的时候好像是皇上想吃一个鸡蛋都觉得贵。他一点都想像蠢货一被下面的奴才欺骗。
如今宫里的物价也便宜,康熙晚年为了求一个好名对底下的下人太过宽和。宫里中饱私囊的极多。
过弘晔也担心,他阿玛是什么脾气,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抄家皇帝。只有证据,内务府那些狗奴才,迟早被他阿玛抽筋剥皮。
弘晔自然是早做准备的。
弘晔和康熙老是溜出去这件事情,除了雍正这个皇帝,其他人都知道。
而每次弘晔和康熙出门回来,雍正总是会让弘晔进宫,为了他擅自带太上皇出门溜达训斥他。
弘晔知道他爹的思,若是康熙在和他出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情,那他本也是担极大的责任的,毕竟他已经十四岁了,在清朝也是可以成婚的年纪了。
只是这几年的相处,康熙对他关怀备至,教导了他很多为君的腕和道。在老人最后的一段时间,他希望是快乐的,自由的,没有遗憾的。
所以,就算是因为这些他爹经常训斥批评,弘晔也依旧改初心。
而且他相信他爹也希望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将孝顺长辈放在自己的得失之前,只是长辈都会喜欢晚辈有这的心思。
所以弘晔虽然经常会被他爹劈头盖脸骂一顿,但是语气中他听出太多的愤怒倒是欣慰多些。骂完之后他爹会赏他一大堆东西,虽然说是孝顺太上皇的。但是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给他的。
过有人的地就有争斗,更况是皇家。因为弘晔经常被训的原因,朝廷上下开始传太子并得皇上喜爱。若是太上皇一定册封,恐怕是做上太子的位置的。只是太上皇是什么岁数了,还能够庇护太子几年。
虽然以后先帝册封的太子会比较难废除,但只皇上志坚定,这储君之位也一定是他的。
于是朝堂上的一些别有心思的人开始煽风点火了。今皇上只有三个皇子,排行第二的嫡子先说,剩下的两个皇子。弘时和弘昼边都开始有人嘀嘀咕咕。
相比较于原生态的弘时,已经活过一世的弘昼完全就受这些人的挑唆。他总能将这些怀好的人折腾的生如死,有苦说出。直到他们再来烦他。
他做了他皇阿玛两辈子的儿子,哪里知道皇阿玛是真的厌恶了一个人根本就会费口舌训斥他。而且以为他知道,每次他四哥带回去的好东西都有什么,那就是晃晃的亲爹补贴儿子好吗。
朝堂上的这些人哪里是如他们说的都是为了他好,过是想他做靶子挡在前面,好让他们得利。
他好歹也是做了几十年的和亲王,哪里知道这些黑心肝的想法。
和弘·老狐狸·昼相比,弘时就更加容易被蛊惑。
李氏大概在册封后宫这件事情上产生了什么错觉,也可能是因为弘晔一直跟在康熙边,很久都没有出现在弘时的边。李氏心里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没有比福晋的嫡子差。
这几年因为弘晔在雍亲王府,四爷大部分心力都花在弘时和弘昼上了。
弘昼虽然性子比较顽劣,但他毕竟是已经学过一遍的人了,所以进度上比弘时优秀很多。四爷自然是将更多的心神放在弘时这个长子上。
为了让弘时因为压力,和之前那影响到体,四爷并没有让其他人知道弘昼的学习进度。
对弘时的求也下降很多,毕竟他能再失去一个长成的儿子了。
种种原因,李氏和弘时的心思多了起来。
特别是四爷登基,他们继承的再是那亲王的爵位和家产,而是这天下。
为长子,弘时心动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弘晔知道弘时和八爷有接触的时候,心里产生了任一丝惊讶。弘晔以前一直都弄清楚历史上为什么弘时会这么没脑子和自己阿玛的政敌走进。这是自己找死是什么。
如今他自己亲经历历史,倒是觉得情有可原。
因为他爹登基之后真的是十分优待八爷一系。
八爷的廉亲王爵位说,他的儿子弘旺被封为贝勒,得到如此优荣的除了太子的长子弘皙之外,再无他人。
八爷的亲娘良妃是辛者库罪奴出,年虽然知道怎么的就成了康熙的后妃,但是康熙并没有因为良妃将他们一家都提出辛者库。从这一点可以出年良妃受宠的事情肯定是一般的。
八爷的母舅噶达浑一家依旧是罪奴,雍正但将他们放出了辛者库,削去了奴籍,放为一般的旗民,而且还赏了一个世袭佐领给噶达浑。
还有很多所谓的八爷党都受到了的用,曾经被康熙斥责和八爷勾结的贝子苏努。阿灵阿的儿子,贝勒满都护等等。一个个都是加官进爵。
脑子够用一些的自然是觉得八爷虽然没有登上皇位。但却也是握权的堂堂亲王。弘时想八爷的支持,也是可以解的。
弘晔自然会想去提醒弘时,他也已经成年了,自己选择的路管结果如都需他自己去承担。
很快,时间就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康熙带着弘晔去南苑打猎。一路上弘晔对康熙百般照顾,就怕他有什么适。
康熙虽然嘴上说他有些烦,过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受用。康熙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谁是真的关心他,谁是只在做表面功夫,他一眼便能够出来。
年他之所以如此生老八的气,也是因为他从老八的眼中没有到一丝对他这个皇阿玛的关心。他所求的过是皇位而已。
弘晔可以说是他唯二亲自教导的晚辈,如今管是文还是武,他都对他非常满。再他的品行和孝顺,康熙觉得自己就算是此刻驾崩,也有脸见底下的列祖列宗。
心情好的康熙在狩猎的时候收获了少猎物,倒有些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弘晔心里确实咯噔一下,他知道康熙在六十一年的哪一天去世。过现在都已经十月了。
“皇玛法,今儿差多了,改天咱们再来吧。”弘晔放心,劝说康熙回去。
好在康熙是随性的人,察觉到自己子有些疲惫了,也听从了弘晔的建议。
回来后,弘晔随即请了太医给康熙诊了平安脉。太医倒是没有诊出什么妥。只是说太过劳累。
康熙笑着说他杞人忧天,弘晔虽然心里有很多话想说,过最后也只能和康熙讨巧卖乖了一会。
只是该来的还是回来,十一月初七,康熙体欠安。弘晔敢耽搁,立马给他爹传了信。
康熙也避讳四儿子,毕竟皇位都已经传了,老四也没有由害他。
弘晔父子两人衣解带的照顾这康熙,只是天命可违背,十三日病,召集所有皇子宗室臣于榻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