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7 87、第 87 章
- 88 88、第 88 章
- 89 89、第 89 章
- 90 90、第 90 章
- 91 91、第 91 章
- 92 92、第 92 章
- 93 93、第 93 章
- 94 94、第 94 章
- 95 95、第 95 章
- 96 96、第 96 章
- 97 97、第 97 章 完
- 98 98、第 98 章
- 99 99、第 99 章
- 100 100、第 100 章
- 101 101、第 101 章
- 102 102、第 102 章
- 103 103、第 103 章
- 104 104、第 104 章
- 105 105、第 105 章
- 106 106、第 106 章
- 107 107、第 107 章
- 108 108、第 108 章
- 109 109、第 109 章
- 110 110、第 110 章
- 111 111、第 111 章
- 112 112、第 112 章
- 113 113、第 113 章
- 114 114、第 114 章
- 115 115、第 115 章
- 116 116、第 116 章
- 117 117、第 117 章
- 118 118、第 118 章
- 119 119、第 119 章
- 120 120、第 120 章
- 121 121、第 121 章
- 122 122、第 122 章
- 123 123、第 123 章
- 124 124、第 124 章
- 125 125、第 125 章
- 126 126、第 126 章
- 127 127、第 127 章
- 128 128、第 128 章
- 129 129、第 129 章
- 130 130、第 130 章
- 131 131、第 131 章
- 132 132、第 132 章
- 133 133、第 133 章
- 134 134、第 134 章
- 135 135、第 135 章 完
- 136 136、第 136 章
- 137 137、第 137 章
- 138 138、第 138 章
- 139 139、第 139 章
- 140 140、第 140 章
- 141 141、第 141 章
- 142 142、第 142 章
- 143 143、第 143 章
- 144 144、第 144 章
- 145 145、第 145 章
- 146 146、第 146 章
- 147 147、第 147 章
- 148 148、第 148 章
- 149 149、第 149 章
- 150 150、第 150 章
- 151 151、第 151 章
- 152 152、第 152 章
- 153 153、第 153 章
- 154 154、第 154 章
- 155 155、第 155 章
- 156 156、第 156 章
- 157 157、第 157 章
- 158 158、第 158 章
- 159 159、第 159 章
- 160 160、第 160 章
- 161 161、第 161 章
- 162 162、第 162 章
- 163 163、第 163 章
- 164 164、第 164 章
- 165 165、第 165 章
- 166 166、第 166 章
- 167 167、第 167 章
- 168 168、第 168 章
- 169 169、第 169 章
- 170 170、第 170 章
- 171 171、第 171 章
- 172 172、第 172 章
- 173 173、第 173 章 番外 完
- 174 174、第 174 章
- 175 175、第 175 章
- 176 176、第 176 章
- 177 177、第 177 章
- 178 178、第 178 章
- 179 179、第 179 章
- 180 180、第 180 章
- 181 181、第 181 章
- 182 182、第 182 章
- 183 183、第 183 章
- 184 184、第 184 章
- 185 185、第 185 章
- 186 186、第 186 章
- 187 187、第 187 章
- 188 188、第 188 章
- 189 189、第 189 章
- 190 190、第 190 章
- 191 191、第 191 章
- 192 192、第 192 章
- 193 193、第 193 章
- 194 194、第 194 章
- 195 195、第 195 章
- 196 196、第 196 章
- 197 197、第 197 章
- 198 198、第 198 章
- 199 199、第 199 章
- 200 200、第 200 章
- 201 201、第 201 章
- 202 202、第 202 章
- 203 203、第 203 章
- 204 204、第 204 章
- 205 205、第 205 章
- 206 206、第 206 章
- 207 207、第 207 章
- 208 208、第 208 章
- 209 209、第 209 章
- 210 210、第 210 章 完
- 211 211、第 211 章
- 212 212、第 212 章
- 213 213、第 213 章
- 214 214、第 214 章
- 215 215、第 215 章
- 216 216、第 216 章
- 217 217、第 217 章
- 218 218、第 218 章
- 219 219、第 219 章
- 220 220、第 220 章
- 221 221、第 221 章
- 222 222、第 222 章
- 223 223、第 223 章
- 224 224、第 224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97、第 97 章 完
97、第 97 章 完
弘时的出继, 在雍正的强行手腕下没有人敢反对。皇后倒也没有亏待齐妃,一应供给都是妃位的俸例。
看在茉雅奇的子上皇后也会时时询问。
“额娘!儿子给皇额娘请安。”这天弘晔到钟粹宫给他娘请安。
“起来,起来。”皇后笑着让人给弘晔看座。
“奴才给子殿下请安, 殿下万福金安。”
“舅母免礼。今儿舅母怎么进宫了?”弘晔对乌拉拉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额娘都和娘家关系一般,更别说他了。
若是他额娘的父母还在也许每年的生日,他还需要去乌拉拉家一趟。可是他的外祖父母早已世, 至于他舅舅,还没有资格让他一亲王嫡子去给他寿什么的。
如今他已经是子,自然是更加不需要顾及乌拉拉家。
倒也不是弘晖真的无情到种地步, 而是这样做对双方都好。看看索额图,明珠。就知道皇子和外家亲近不好。
而且他的便宜舅舅可比不上索额图或者是明珠的十分之一。到时候被人算计了还要给人数钱。
弘晔最希望乌拉拉家什么多余的事情都不要做,安安静静地待着。日后作为他的外家,若是有出色的子弟, 弘晔自然是不会吝啬给予前程。
但是要让他和康熙重佟家样重乌拉拉家, 是绝对不可能的。
“奴才好久没有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今儿天气极好,所以带着娴姐儿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乌拉拉夫人看着玉树临风的子殿下, 热情的简直整眼眶都要红了。
她的娴姐儿年岁和子相差不多, 子妃的位置他们不是不可以奢望的。
弘晔看着乌拉拉夫人的眼光,就知道对方的是什么。实在是他被这种眼光盯着的频率了。只是他对所谓的表妹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算在这时代表哥表妹成婚是最正常的事情, 可他知道近亲结婚的后果有多严重。
弘历可以娶乌拉拉家的姑娘, 是因为他们只是义上的表兄妹,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可是他这里是不可以的。
他一点都不拿自己的儿女做赌注,所以弘晔对于乌拉拉夫人的话没有什么大反应,只是淡淡地点了一下。
乌拉拉夫人不会就此放弃。
“话说娴姐儿和子小时候还呢,多年不了, 娘娘要不把娴姐儿叫来,让她也她的子表哥。”
弘晔了这些不怎么着调的话,简直就是无语之极。
他又不是动物园里的猴子,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
他这位便宜舅母还是如此口无遮拦。说实在的,了这位便宜舅母之后,他对于位表妹为什么会被乾隆废掉,甚至连陵墓都不愿给这一点也有了猜测。
就乾隆样好大喜功的性格,后宫的女人要是不处处捧着他,有好下场才怪。
皇后她儿子的表情就知道是不耐烦了。
其实皇后是有给儿子指一娘家姑娘的法,就像世祖爷后宫有博尔济吉特氏,圣祖爷的时候后宫有佟家的格格,如今皇上的后宫也有恭妃乌雅氏。自己儿子的后有一乌拉拉家的姑娘,不是正常的事情吗。
她要挑选娘家的侄女,自然是血缘关系越亲近的越好。所以这一次乌拉拉夫人带着娴姐儿进宫,乌拉拉皇后心知肚明。
只是没有到今天儿子给他请安的时间提前了,而他又娴姐儿支了出去。
现在又看到儿子不怎么情愿的样子,皇后倒是有些迟疑。
就算她要提携娘家,但在她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如果儿子不喜欢娴姐儿,她也不能勉强。
只是两人总是要一才好。
“娘娘,出事了,乌拉拉格格在御花园遇到四格格,把四格格推进了莲花池。”
“什么!雅利奇可有事?”皇后看乌拉拉夫人,这样的女儿是怎么养出来的。
“不是,不会的,娘娘,娴姐儿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里必然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四格格和娴姐儿都没有,两人能有什么误会。”皇后简直被气死了,心中已经娴姐儿做子侧福晋的事情划了一叉。
看来她要召一下乌拉拉家的嫡系宗妇,在族中给儿子挑一懂事的。
弘晔挑挑眉,他倒是觉得这一次便宜舅母说的话很可能是对的。弘历版四格格这是不自己的女人嫁给他。
弘晔翻了一眼,弘历前世的些女人就算不嫁给他也会嫁给别人,就是他自己也要嫁给别人。
不知道他有没有做好嫁人的准备,以弘晔的推测,雅利奇很可能是要嫁给蒙古的,毕竟皇上要宗室女抚蒙,但是把自己的两女儿都嫁到京城,宗室的人恐怕是不会同意的。
弘晔觉得雅利奇嫁给蒙古很合适,毕竟边对女子的束缚少了很多,她又是公主的身份。未必不能和固伦和恪靖公主一样权倾漠北。
他爹对于固伦和恪靖公主的评价可是很的,自己刚刚继位就给这位妹妹加封了。
后宫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弘晔不参和。一是公主,一是皇后侄女,子表妹。大体上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节奏。
就如弘晔料的样,事情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不位娴姐儿也不再可能和子有任关系了,弘晔松了一口气。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雍正四年,弘晔去年娶了富察氏的姑娘为子妃,不是乾隆的富察皇后而是她的妹妹。
对于其他的侧福晋格格之类的弘晔都拒绝了,他对雍正的说法是他要先有嫡子降生。雍正也是很希望有一嫡孙,于是也就同意了。只是毓庆宫还是有两侍妾,他皇阿玛怕他一心只有嫡福晋。
对此,弘晔无法拒绝,顺治老祖宗的‘榜样’在,皇家忌讳专宠。他不能害了富察氏。
不对于子妃富察氏来说,子绝对是难得的好夫君了,投桃报李,对后院的管理也是十分的尽心公正。让雍正和皇后都十分满意。
雍正四年一开始就不平,正月初五,皇上就发出上谕,历数廉亲王胤禩的罪状。开始了对康熙朝八爷一党的清算。二月夺爵,三月就被改为‘阿其’。
‘阿其’的字其实就是说讨厌的人的意思。至于什么比作狗之类的是没有的。毕竟再怎么改变两人也都是同一爹,胤禩是狗,雍正自己是什么,而且会辱及先帝。
同年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
皇上的这一番动作可谓是极为迅速狠辣,不留情。还不到一年时间赫赫有的八爷党就销声匿迹了。
在得知皇上要处置廉亲王的时候,五爷可能还是为了摘清胤禟,他出了很多力。在朝堂和宗室中给了雍正很大的支持。让八爷党的势力瓦解的更是迅速。
所以如今的九爷和历史中的九爷结局完全不同。
得以保全的九贝子在整雍正朝都十分的低调。基本上除了必要的社交,其他时候都是待在家里不出门。他早年挣得不少,又有五爷整亲王亲哥,玩的很好的十爷兄弟,日子得倒也舒畅。
只是偶尔经曾经的廉亲王府,心中还是会起对他笑的温和的八哥。
后在雍正五年世,临死之前不知道和雍正说了什么,死后雍正也十四放了出来。
虽然没有重,但也让他安享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大概是因为这辈子的皇位来的毫无争议的原因,雍正对兄弟们的手段也柔和了很多。到了晚年,几兄弟倒是能心平气和的好好说说话了。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不多一天也不少一天弘晔送了他的皇阿玛。帝皇的寿命仿佛就是这天地间最牢不可破的守则。就算弘晔管住了雍正不让他吃些丹药,甚至在雍正重病的时候还给他吃了一些养生丸。但是他的寿命也没有哪怕多一天。
倒是原本应该在雍正九年九月薨逝的皇后已经活的健健康康的。仿佛上天所有的限制都给了坐上皇位的一人。
弘晔登上皇位年号坤元,后自己的生母尊为皇后。
皇后富察氏膝下已有一子,按理说应该封为子,但是弘晔怕他和圣祖的废子一样成为众人的靶子,一子犹豫不决。
最后还是后提醒了他,不管是不是子,嫡子的身份已经足够成为众人的靶子了。
坤元三年,嫡长子永珣被册立为子。
坤元五年,嫡长女出世,封为固伦和雅公主。
坤元十四年,联和四公主和硕和隆公主,平定准格尔之乱,掌控蒙古。
坤元十六年,打败四方之敌,天下安稳,边疆安稳。
坤元二十三年,大清远航舰队完成组建。
坤元二十五年,开设大学,军校。
坤元二十七年,于海外诸国交流日盛。
坤元三十五年,万国来朝。
坤元三十七年,退位于子,搬入圆明园。
百年后王朝虽亡,但依旧被世人铭记。
看在茉雅奇的子上皇后也会时时询问。
“额娘!儿子给皇额娘请安。”这天弘晔到钟粹宫给他娘请安。
“起来,起来。”皇后笑着让人给弘晔看座。
“奴才给子殿下请安, 殿下万福金安。”
“舅母免礼。今儿舅母怎么进宫了?”弘晔对乌拉拉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额娘都和娘家关系一般,更别说他了。
若是他额娘的父母还在也许每年的生日,他还需要去乌拉拉家一趟。可是他的外祖父母早已世, 至于他舅舅,还没有资格让他一亲王嫡子去给他寿什么的。
如今他已经是子,自然是更加不需要顾及乌拉拉家。
倒也不是弘晖真的无情到种地步, 而是这样做对双方都好。看看索额图,明珠。就知道皇子和外家亲近不好。
而且他的便宜舅舅可比不上索额图或者是明珠的十分之一。到时候被人算计了还要给人数钱。
弘晔最希望乌拉拉家什么多余的事情都不要做,安安静静地待着。日后作为他的外家,若是有出色的子弟, 弘晔自然是不会吝啬给予前程。
但是要让他和康熙重佟家样重乌拉拉家, 是绝对不可能的。
“奴才好久没有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今儿天气极好,所以带着娴姐儿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乌拉拉夫人看着玉树临风的子殿下, 热情的简直整眼眶都要红了。
她的娴姐儿年岁和子相差不多, 子妃的位置他们不是不可以奢望的。
弘晔看着乌拉拉夫人的眼光,就知道对方的是什么。实在是他被这种眼光盯着的频率了。只是他对所谓的表妹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算在这时代表哥表妹成婚是最正常的事情, 可他知道近亲结婚的后果有多严重。
弘历可以娶乌拉拉家的姑娘, 是因为他们只是义上的表兄妹,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可是他这里是不可以的。
他一点都不拿自己的儿女做赌注,所以弘晔对于乌拉拉夫人的话没有什么大反应,只是淡淡地点了一下。
乌拉拉夫人不会就此放弃。
“话说娴姐儿和子小时候还呢,多年不了, 娘娘要不把娴姐儿叫来,让她也她的子表哥。”
弘晔了这些不怎么着调的话,简直就是无语之极。
他又不是动物园里的猴子,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
他这位便宜舅母还是如此口无遮拦。说实在的,了这位便宜舅母之后,他对于位表妹为什么会被乾隆废掉,甚至连陵墓都不愿给这一点也有了猜测。
就乾隆样好大喜功的性格,后宫的女人要是不处处捧着他,有好下场才怪。
皇后她儿子的表情就知道是不耐烦了。
其实皇后是有给儿子指一娘家姑娘的法,就像世祖爷后宫有博尔济吉特氏,圣祖爷的时候后宫有佟家的格格,如今皇上的后宫也有恭妃乌雅氏。自己儿子的后有一乌拉拉家的姑娘,不是正常的事情吗。
她要挑选娘家的侄女,自然是血缘关系越亲近的越好。所以这一次乌拉拉夫人带着娴姐儿进宫,乌拉拉皇后心知肚明。
只是没有到今天儿子给他请安的时间提前了,而他又娴姐儿支了出去。
现在又看到儿子不怎么情愿的样子,皇后倒是有些迟疑。
就算她要提携娘家,但在她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如果儿子不喜欢娴姐儿,她也不能勉强。
只是两人总是要一才好。
“娘娘,出事了,乌拉拉格格在御花园遇到四格格,把四格格推进了莲花池。”
“什么!雅利奇可有事?”皇后看乌拉拉夫人,这样的女儿是怎么养出来的。
“不是,不会的,娘娘,娴姐儿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里必然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四格格和娴姐儿都没有,两人能有什么误会。”皇后简直被气死了,心中已经娴姐儿做子侧福晋的事情划了一叉。
看来她要召一下乌拉拉家的嫡系宗妇,在族中给儿子挑一懂事的。
弘晔挑挑眉,他倒是觉得这一次便宜舅母说的话很可能是对的。弘历版四格格这是不自己的女人嫁给他。
弘晔翻了一眼,弘历前世的些女人就算不嫁给他也会嫁给别人,就是他自己也要嫁给别人。
不知道他有没有做好嫁人的准备,以弘晔的推测,雅利奇很可能是要嫁给蒙古的,毕竟皇上要宗室女抚蒙,但是把自己的两女儿都嫁到京城,宗室的人恐怕是不会同意的。
弘晔觉得雅利奇嫁给蒙古很合适,毕竟边对女子的束缚少了很多,她又是公主的身份。未必不能和固伦和恪靖公主一样权倾漠北。
他爹对于固伦和恪靖公主的评价可是很的,自己刚刚继位就给这位妹妹加封了。
后宫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弘晔不参和。一是公主,一是皇后侄女,子表妹。大体上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节奏。
就如弘晔料的样,事情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不位娴姐儿也不再可能和子有任关系了,弘晔松了一口气。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雍正四年,弘晔去年娶了富察氏的姑娘为子妃,不是乾隆的富察皇后而是她的妹妹。
对于其他的侧福晋格格之类的弘晔都拒绝了,他对雍正的说法是他要先有嫡子降生。雍正也是很希望有一嫡孙,于是也就同意了。只是毓庆宫还是有两侍妾,他皇阿玛怕他一心只有嫡福晋。
对此,弘晔无法拒绝,顺治老祖宗的‘榜样’在,皇家忌讳专宠。他不能害了富察氏。
不对于子妃富察氏来说,子绝对是难得的好夫君了,投桃报李,对后院的管理也是十分的尽心公正。让雍正和皇后都十分满意。
雍正四年一开始就不平,正月初五,皇上就发出上谕,历数廉亲王胤禩的罪状。开始了对康熙朝八爷一党的清算。二月夺爵,三月就被改为‘阿其’。
‘阿其’的字其实就是说讨厌的人的意思。至于什么比作狗之类的是没有的。毕竟再怎么改变两人也都是同一爹,胤禩是狗,雍正自己是什么,而且会辱及先帝。
同年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
皇上的这一番动作可谓是极为迅速狠辣,不留情。还不到一年时间赫赫有的八爷党就销声匿迹了。
在得知皇上要处置廉亲王的时候,五爷可能还是为了摘清胤禟,他出了很多力。在朝堂和宗室中给了雍正很大的支持。让八爷党的势力瓦解的更是迅速。
所以如今的九爷和历史中的九爷结局完全不同。
得以保全的九贝子在整雍正朝都十分的低调。基本上除了必要的社交,其他时候都是待在家里不出门。他早年挣得不少,又有五爷整亲王亲哥,玩的很好的十爷兄弟,日子得倒也舒畅。
只是偶尔经曾经的廉亲王府,心中还是会起对他笑的温和的八哥。
后在雍正五年世,临死之前不知道和雍正说了什么,死后雍正也十四放了出来。
虽然没有重,但也让他安享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大概是因为这辈子的皇位来的毫无争议的原因,雍正对兄弟们的手段也柔和了很多。到了晚年,几兄弟倒是能心平气和的好好说说话了。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不多一天也不少一天弘晔送了他的皇阿玛。帝皇的寿命仿佛就是这天地间最牢不可破的守则。就算弘晔管住了雍正不让他吃些丹药,甚至在雍正重病的时候还给他吃了一些养生丸。但是他的寿命也没有哪怕多一天。
倒是原本应该在雍正九年九月薨逝的皇后已经活的健健康康的。仿佛上天所有的限制都给了坐上皇位的一人。
弘晔登上皇位年号坤元,后自己的生母尊为皇后。
皇后富察氏膝下已有一子,按理说应该封为子,但是弘晔怕他和圣祖的废子一样成为众人的靶子,一子犹豫不决。
最后还是后提醒了他,不管是不是子,嫡子的身份已经足够成为众人的靶子了。
坤元三年,嫡长子永珣被册立为子。
坤元五年,嫡长女出世,封为固伦和雅公主。
坤元十四年,联和四公主和硕和隆公主,平定准格尔之乱,掌控蒙古。
坤元十六年,打败四方之敌,天下安稳,边疆安稳。
坤元二十三年,大清远航舰队完成组建。
坤元二十五年,开设大学,军校。
坤元二十七年,于海外诸国交流日盛。
坤元三十五年,万国来朝。
坤元三十七年,退位于子,搬入圆明园。
百年后王朝虽亡,但依旧被世人铭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