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心二用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软玉在怀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衣传人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刀之大道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对症下药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声声慢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猫婆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混蛋儿子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床上功夫(补)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黑风双煞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吾乃楚国人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黑雕侠侣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萧红衣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落英飘摇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鸳鸯蝴蝶刀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酒为名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苏醒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琴瑟在御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俟可得骑姐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口舌之利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跳梁小丑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竹夫人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溅五步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移花接木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小姐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墨问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衣不留行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龙王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鸦九剑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白木鱼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霓为衣兮风为马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坐而论道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招一剑可成诗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步为营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角抵之戏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心有灵犀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追凶者爷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野渡无人舟自横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念黄昏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上品无寒门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乱的序章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五柳先生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潇湘馆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食色性也
- 165 第一章 龙王印
- 166 第二章 筝音
- 167 第三章 莫大先生
- 168 第四章 琴剑
- 169 第五章 江北行
- 170 第六章 连山
- 171 第七章 暗战
- 172 第八章 太湖乱
- 173 第九章 将死之相
- 174 第十章 竹杖化龙
- 175 第十一章 大方无隅
- 176 第十二章 绝不后退
- 177 第十三章 一诺千金
- 178 第十四章 花间派
- 179 第十五章 花间一壶酒
- 180 第十六章 同床共枕
- 181 第十七章 清明雨
- 182 第十八章 刹那
- 183 第十九章 刀上寒
- 184 第二十章 一剑
- 185 第二十一章 一刹那九百生灭
- 186 第二十二章 得意忘象
- 187 第二十三章 浮生若梦
- 188 第二十四章 般若掌
- 189 第二十五章 出海
- 190 第二十六章 鸡声茅店月
- 191 第二十七章 术业有专攻
- 192 第二十八章 守株待兔
- 193 第二十九章 天水诀
- 194 第三十章 春华秋实
- 195 第三十一章 赌命
- 196 第三十二章 懒梳妆
- 197 第三十三章 君言归期未如期
- 198 第三十四章 群蛇乱舞
- 199 第三十五章 草蛇灰线
- 200 第三十六章 耳聪目明
- 201 第三十七章 道心惟微
- 202 第三十八章 龙有逆鳞
- 203 第三十九章 剑气纵横
- 204 第四十章 火焰鱼
- 205 第四十一章 上善若水
- 206 第四十二章 朝露
- 207 第四十三章 倚剑对风尘
- 208 第四十四章 为善为恶
- 209 第四十五章 青木令
- 210 第四十六章 手如柔荑
- 211 第四十七章 明鬼手
- 212 第四十八章 何日归家洗客袍
- 213 第四十九章 一朝提刀振风雷
- 214 第五十章 不合时宜
- 215 第五十一章 归来
- 216 第五十二章 梨涡浅笑
- 217 第五十三章 丝雨成剑
- 218 第五十四章 带剑者
- 219 第五十五章 画堂春
- 220 第五十六章 十月朝
- 221 第五十七章 西湖鱼
- 222 第五十八章 满堂花醉三千客
- 223 第五十九章 驴耳朵
- 224 第六十章 一剑霜寒四十州
- 225 第六十一章 一生一代一双人
- 226 第六十二章 柳树皮
- 227 第六十三章 市井江湖
- 228 第六十四章 侠肝义胆
- 229 第六十五章 狮子吼
- 230 第六十六章 六扇门
- 231 第六十七章 刀之心
- 232 第六十八章 一生为母
- 233 第六十九章 收刀式
- 234 第七十章 战群雄
- 235 第七十一章 人面桃花
- 236 第七十二章 互相伤害
- 237 第七十三章 桃花袖
- 238 第七十四章 龙鼎
- 239 第七十五章 借刀杀人
- 240 第七十六章 月光杯
- 241 第七十七章 白蟾花
- 242 第七十八章 剑之植
- 243 第七十九章 闲池阁
- 244 第八十章 姑苏城
- 245 第八十一章 青鸟
- 246 第八十二章 太上忘情
- 247 第八十三章 开疆拓土
- 248 第八十四章 空山新雨后
- 249 第八十五章 陌上长歌任笑狂
- 250 第八十六章 齐夫人
- 251 第八十七章 机关术
- 252 第八十八章 昆仑觞
- 253 第八十九章 满船清梦压星河
- 254 第九十章 雕胡米
- 255 第九十一章 朝辞白帝彩云间
- 256 第九十二章 一步杀一人
- 257 第九十三章 坐隐对樵人
- 258 第九十四章 笔墨丹青
- 259 第九十五章 千机毒
- 260 第九十六章 一座坟
- 261 第九十七章 九鼎
- 262 第九十八章 尔虞我诈
- 263 第九十九章 凤鸣秋梧
- 264 第一百章 望穿秋水人不见
- 265 第一百零一章 狂佛
- 266 第一百零二章 楚腰纤细掌中轻
- 267 第一章 哀时命
- 268 第二章 奔丧
- 269 第三章 入我相思门
- 270 第四章 竹间风
- 271 第五章 千里共婵娟
- 272 第六章 打唐门
- 273 第七章 人道海水深
- 274 第八章 杀无名
- 275 第九章 杀生佛
- 276 第十章 毁人不倦
- 277 第十一章 莫封侯
- 278 第十二章 有山一长
- 279 第十三章 四面楚歌
- 280 第十四章 套路
- 281 第十五章 靴里剑
- 282 第十六章 长街当哭
- 283 第十七章 般若
- 284 第十八章 杀生碑
- 285 第十九章 万卷楼
- 286 第二十章 刁难
- 287 第二十一章 笛音
- 288 第二十二章 弈棋者
- 289 第二十三章 杀胡令
- 290 第二十四章 江边
- 291 第二十五章 北山书院
- 292 第二十六章 答案
- 293 第二十七章 四公子
- 294 第二十八章 爱别离(一)
- 295 第二十九章 爱别离(二)
- 296 第三十章 不动如山
- 297 第三十一章 爱别离(三)
- 298 第三十二章 手谈
- 299 第三十三章 闲敲棋子落灯花
- 300 第三十四章 气压一座城
- 301 第三十五章 退避三舍
- 302 第三十六章 调虎离山
- 303 第三十七章 太素
- 304 第三十八章 醉笑陪公三万场
- 305 第三十九章 万佛朝宗
- 306 第四十章 如来神掌
- 307 第四十一章 荻花
- 308 第四十二章 桃花衣
- 309 第四十三章 止境大法
- 310 第四十四章 铁衣寒
- 311 第四十五章 暖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吾乃楚国人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吾乃楚国人
白家书院南阳堂位于建康城南郊高台上。
高台原是越城旧址,为古越国进犯楚国时所筑。越国兵败后,楚国将越城夷为平地,土木瓦石堆积成高台,后随着沧海桑田变幻为尘土,只余伏龟楼伫立在高台上,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地。
出了朔北王府,为避开耳目以免暴露身份,苏幕遮与叶秋荻选了一条僻静的小路赶往城南郊。
风雪渐小,放眼望去,荒野上草木凋零,惟余白莽莽。俩人打着油纸伞行走在田埂上,如沧海之一粟,但心上人在身旁,因渺小而生的孤单寂寥并未上心头,留下的两行脚印成为了最亲切的陪伴。
“切记!莫施展谷里的功夫,也别用拨云手,打不过人认输便是,莫逞强。”叶秋荻不住地对苏幕遮谆谆教诲。
她倒不怕苏幕遮缺乏克敌制胜的手段,盖因药王谷藏书阁历经数百年谷主收集,别派武功绝学甚多。以苏幕遮贪多嚼不烂得性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他件件耍的有模有样,但都不精通,不过用来应付武比应该是足够了。
“安心!”苏幕遮自信满满,“今日我便一展平生所学,让他们见识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天才。”
“大言不惭!”叶秋荻对此嗤之以鼻。
在叶秋荻这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顶天才面前说大话,苏幕遮不觉羞愧,反而义正严辞道:“你就不能夸你亲爱的师弟一句!老打击我,本王都没信心上进了。”
“是,是,是。”叶秋荻忙敷衍的点头,“小苏子武功盖世,天下第一。小女子仰慕的恨不得以身相许。”
“嗯!”苏幕遮忙点头,“以身相许这个可以有,要不我们现在折回去?”
“滚!”叶秋荻拍了苏幕遮后脑勺一巴掌,“尽做黄粱梦。”
“本王这可不是黄粱梦。”苏幕遮跑几步,回头对叶秋荻道:“本王这梦可是会梦想成真的。”
追逐打闹间,俩人绕过一方被雪覆盖的池塘,拐上了一条宽敞大道。在他们前面有两人一驴冒着风雪缓缓前行。
驴背上坐着一驼背老人,身着破棉袄,破棉裤,棉絮由破口处冒出头来。他上半身披蓑衣,头上戴着斗笠以遮挡风雪,斗笠下露出的下巴皮肤干枯如树皮。老人佝偻着身子不住地咳嗽,喉咙间歇时出“呼噜噜”拉风箱的声音。
一把细剑被竹匣子包住了,只余黑色圆润剑柄在外,挂在了驴背触手可及之处。
在前方牵驴的是一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国字脸大眼睛,老实木讷。少年身上只穿着一件破旧棉袄,手上无遮挡风雪的斗笠与油纸伞,眉毛、肩头、头、后背皆落满了雪花,有些已经融化,正在慢慢地湿透棉衣。
在过这一老一少时,苏幕遮回头恰好见了少年的模样,见他脸颊被冻着通红且生起了冻疮,右手缩在袖筒里,满是冻痕的左手与缰绳似乎长在了一起,牵着驴,小心翼翼地走着,深怕有任何颠簸。
他白色眉毛下的双眼紧紧盯着前方,不着一丝神采,如填海百年后的精卫,早已不知为何填海,只是机械般的重复着,了无生机,便是”精卫、精卫“的悲鸣也不再出。
苏幕遮停下了身子,又扫了一眼驼背老人,将油纸伞向少年递过去。
少年停住脚步,目光木然的移向苏幕遮。
苏幕遮笑道:“儒家《大学》云: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吾乃楚国人,亦应如是。”
少年一顿,静默良久后,方伸出右手接过,那只右手也结满了冻疮。
“谢谢。”少年淡淡地说。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苏幕遮嘀咕一句,向少年与老人点头,后退一步转身钻进叶秋荻的油纸伞,向远处匆匆赶去。
被苏幕遮冠冕堂皇的揽住腰身,叶秋荻无奈道:“老实说,你趁机将伞送给旁人,是否还有别的坏心思?”
苏幕遮左手将伞接过,倾向叶秋荻一侧,右手隔着衣服轻轻地摩挲着她的腰肢,却道貌岸然道:“本王心善,向来看不得旁人受苦,总想尽些绵薄之力,怎到了你这里就是不怀好意了?”
“少贫嘴,我说的是这个!”叶秋荻揪住他的手。
“积德行善后就不许本王要些奖励了?”苏幕遮理直气壮。
俩人很快上了大道,又走了约半柱香的时间,来到了白家南山学院即南阳堂前。
南阳堂前有一大块宽敞平地,平地中央早已经筑起了台子。在台子向北正前方,又有一搭着茅棚遮雪的平台。台上一左一右坐着卫司空与僧人虚,他们左右又分别坐着军中将领与代王上出席的********苏平仄。
正中间软榻上的位置却是空了下来,那里是苏幕遮的位置。朔北王虽托病未来,但南阳堂依旧将位置留了下来。
台子左侧新建一小楼,为世家子弟或权贵临窗观看武比之用,楼内菜酒茶饭样样俱全,南阳堂倒是趁机做起了生意。
对建康百姓而言,抡才大会武比也是一年中盛事。相较于文比上的唇枪舌剑,高台上的拳拳到肉才是他们能欣赏过来的,甚至比角抵、戏园还要吸引人,以至于风雪也不能止住他们的热情——武比尚未开始,台子前已是人山人海。
平台四周也有百姓饮茶用饭的去处,在那些新近搭起的棚子中,建康城内见过的美味与小吃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苏幕遮到后便先跑到摊子上买了一包炒栗子,才与叶秋荻递交了牌子,进了台子右侧由北府军把手的棚子。
棚子里聚集的全是参加武比的各路高手,高的矮的,老的少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男的女…的。
苏幕遮环顾四周后诧异的现,叶秋荻居然不是唯一参加武比的女子,尚有两位乌衣姊妹花站在棚子中。
姊妹花姿色秀丽,其中一位少女对着高台指指点点,跃跃欲试,似有些迫不及待;另一位与她肖像的女子则面无表情,冷若冰霜,对周围的目光视而不见。在叶秋荻进来后,方有些诧异的扫了她一眼。
叶秋荻也看到了,笑道:“看来巾帼不止我一个。”
苏幕遮回头,又见小九背着双刀,司马辽双手抱剑靠在墙角。俩人脸上扮出又冷又酷的表情,还微微的仰起头,以四十五角仰望天空,眼神中流泻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高台原是越城旧址,为古越国进犯楚国时所筑。越国兵败后,楚国将越城夷为平地,土木瓦石堆积成高台,后随着沧海桑田变幻为尘土,只余伏龟楼伫立在高台上,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地。
出了朔北王府,为避开耳目以免暴露身份,苏幕遮与叶秋荻选了一条僻静的小路赶往城南郊。
风雪渐小,放眼望去,荒野上草木凋零,惟余白莽莽。俩人打着油纸伞行走在田埂上,如沧海之一粟,但心上人在身旁,因渺小而生的孤单寂寥并未上心头,留下的两行脚印成为了最亲切的陪伴。
“切记!莫施展谷里的功夫,也别用拨云手,打不过人认输便是,莫逞强。”叶秋荻不住地对苏幕遮谆谆教诲。
她倒不怕苏幕遮缺乏克敌制胜的手段,盖因药王谷藏书阁历经数百年谷主收集,别派武功绝学甚多。以苏幕遮贪多嚼不烂得性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他件件耍的有模有样,但都不精通,不过用来应付武比应该是足够了。
“安心!”苏幕遮自信满满,“今日我便一展平生所学,让他们见识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天才。”
“大言不惭!”叶秋荻对此嗤之以鼻。
在叶秋荻这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顶天才面前说大话,苏幕遮不觉羞愧,反而义正严辞道:“你就不能夸你亲爱的师弟一句!老打击我,本王都没信心上进了。”
“是,是,是。”叶秋荻忙敷衍的点头,“小苏子武功盖世,天下第一。小女子仰慕的恨不得以身相许。”
“嗯!”苏幕遮忙点头,“以身相许这个可以有,要不我们现在折回去?”
“滚!”叶秋荻拍了苏幕遮后脑勺一巴掌,“尽做黄粱梦。”
“本王这可不是黄粱梦。”苏幕遮跑几步,回头对叶秋荻道:“本王这梦可是会梦想成真的。”
追逐打闹间,俩人绕过一方被雪覆盖的池塘,拐上了一条宽敞大道。在他们前面有两人一驴冒着风雪缓缓前行。
驴背上坐着一驼背老人,身着破棉袄,破棉裤,棉絮由破口处冒出头来。他上半身披蓑衣,头上戴着斗笠以遮挡风雪,斗笠下露出的下巴皮肤干枯如树皮。老人佝偻着身子不住地咳嗽,喉咙间歇时出“呼噜噜”拉风箱的声音。
一把细剑被竹匣子包住了,只余黑色圆润剑柄在外,挂在了驴背触手可及之处。
在前方牵驴的是一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国字脸大眼睛,老实木讷。少年身上只穿着一件破旧棉袄,手上无遮挡风雪的斗笠与油纸伞,眉毛、肩头、头、后背皆落满了雪花,有些已经融化,正在慢慢地湿透棉衣。
在过这一老一少时,苏幕遮回头恰好见了少年的模样,见他脸颊被冻着通红且生起了冻疮,右手缩在袖筒里,满是冻痕的左手与缰绳似乎长在了一起,牵着驴,小心翼翼地走着,深怕有任何颠簸。
他白色眉毛下的双眼紧紧盯着前方,不着一丝神采,如填海百年后的精卫,早已不知为何填海,只是机械般的重复着,了无生机,便是”精卫、精卫“的悲鸣也不再出。
苏幕遮停下了身子,又扫了一眼驼背老人,将油纸伞向少年递过去。
少年停住脚步,目光木然的移向苏幕遮。
苏幕遮笑道:“儒家《大学》云: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吾乃楚国人,亦应如是。”
少年一顿,静默良久后,方伸出右手接过,那只右手也结满了冻疮。
“谢谢。”少年淡淡地说。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苏幕遮嘀咕一句,向少年与老人点头,后退一步转身钻进叶秋荻的油纸伞,向远处匆匆赶去。
被苏幕遮冠冕堂皇的揽住腰身,叶秋荻无奈道:“老实说,你趁机将伞送给旁人,是否还有别的坏心思?”
苏幕遮左手将伞接过,倾向叶秋荻一侧,右手隔着衣服轻轻地摩挲着她的腰肢,却道貌岸然道:“本王心善,向来看不得旁人受苦,总想尽些绵薄之力,怎到了你这里就是不怀好意了?”
“少贫嘴,我说的是这个!”叶秋荻揪住他的手。
“积德行善后就不许本王要些奖励了?”苏幕遮理直气壮。
俩人很快上了大道,又走了约半柱香的时间,来到了白家南山学院即南阳堂前。
南阳堂前有一大块宽敞平地,平地中央早已经筑起了台子。在台子向北正前方,又有一搭着茅棚遮雪的平台。台上一左一右坐着卫司空与僧人虚,他们左右又分别坐着军中将领与代王上出席的********苏平仄。
正中间软榻上的位置却是空了下来,那里是苏幕遮的位置。朔北王虽托病未来,但南阳堂依旧将位置留了下来。
台子左侧新建一小楼,为世家子弟或权贵临窗观看武比之用,楼内菜酒茶饭样样俱全,南阳堂倒是趁机做起了生意。
对建康百姓而言,抡才大会武比也是一年中盛事。相较于文比上的唇枪舌剑,高台上的拳拳到肉才是他们能欣赏过来的,甚至比角抵、戏园还要吸引人,以至于风雪也不能止住他们的热情——武比尚未开始,台子前已是人山人海。
平台四周也有百姓饮茶用饭的去处,在那些新近搭起的棚子中,建康城内见过的美味与小吃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苏幕遮到后便先跑到摊子上买了一包炒栗子,才与叶秋荻递交了牌子,进了台子右侧由北府军把手的棚子。
棚子里聚集的全是参加武比的各路高手,高的矮的,老的少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男的女…的。
苏幕遮环顾四周后诧异的现,叶秋荻居然不是唯一参加武比的女子,尚有两位乌衣姊妹花站在棚子中。
姊妹花姿色秀丽,其中一位少女对着高台指指点点,跃跃欲试,似有些迫不及待;另一位与她肖像的女子则面无表情,冷若冰霜,对周围的目光视而不见。在叶秋荻进来后,方有些诧异的扫了她一眼。
叶秋荻也看到了,笑道:“看来巾帼不止我一个。”
苏幕遮回头,又见小九背着双刀,司马辽双手抱剑靠在墙角。俩人脸上扮出又冷又酷的表情,还微微的仰起头,以四十五角仰望天空,眼神中流泻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