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6 第八十二章 太上忘情
- 247 第八十三章 开疆拓土
- 248 第八十四章 空山新雨后
- 249 第八十五章 陌上长歌任笑狂
- 250 第八十六章 齐夫人
- 251 第八十七章 机关术
- 252 第八十八章 昆仑觞
- 253 第八十九章 满船清梦压星河
- 254 第九十章 雕胡米
- 255 第九十一章 朝辞白帝彩云间
- 256 第九十二章 一步杀一人
- 257 第九十三章 坐隐对樵人
- 258 第九十四章 笔墨丹青
- 259 第九十五章 千机毒
- 260 第九十六章 一座坟
- 261 第九十七章 九鼎
- 262 第九十八章 尔虞我诈
- 263 第九十九章 凤鸣秋梧
- 264 第一百章 望穿秋水人不见
- 265 第一百零一章 狂佛
- 266 第一百零二章 楚腰纤细掌中轻
- 267 第一章 哀时命
- 268 第二章 奔丧
- 269 第三章 入我相思门
- 270 第四章 竹间风
- 271 第五章 千里共婵娟
- 272 第六章 打唐门
- 273 第七章 人道海水深
- 274 第八章 杀无名
- 275 第九章 杀生佛
- 276 第十章 毁人不倦
- 277 第十一章 莫封侯
- 278 第十二章 有山一长
- 279 第十三章 四面楚歌
- 280 第十四章 套路
- 281 第十五章 靴里剑
- 282 第十六章 长街当哭
- 283 第十七章 般若
- 284 第十八章 杀生碑
- 285 第十九章 万卷楼
- 286 第二十章 刁难
- 287 第二十一章 笛音
- 288 第二十二章 弈棋者
- 289 第二十三章 杀胡令
- 290 第二十四章 江边
- 291 第二十五章 北山书院
- 292 第二十六章 答案
- 293 第二十七章 四公子
- 294 第二十八章 爱别离(一)
- 295 第二十九章 爱别离(二)
- 296 第三十章 不动如山
- 297 第三十一章 爱别离(三)
- 298 第三十二章 手谈
- 299 第三十三章 闲敲棋子落灯花
- 300 第三十四章 气压一座城
- 301 第三十五章 退避三舍
- 302 第三十六章 调虎离山
- 303 第三十七章 太素
- 304 第三十八章 醉笑陪公三万场
- 305 第三十九章 万佛朝宗
- 306 第四十章 如来神掌
- 307 第四十一章 荻花
- 308 第四十二章 桃花衣
- 309 第四十三章 止境大法
- 310 第四十四章 铁衣寒
- 311 第四十五章 暖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二章 一步杀一人
第九十二章 一步杀一人
剑身不断颤动着,剑鞘上乌鸦活过来一般,随时准备展翅高飞。
衣血流苦苦撑着,攥紧的拳头紧贴着桌面,榨取着一丝微凉。
就在衣血流以为自己将坚持不住时,拳头忽然感到桌面有一阵律动。
这律动,宛若大音希声,缓缓由拳头传入她心田,顿时让她心静下许多。
她注视着拳头的桌面,见老榆木的桌面以目光可见的速度裂开一道道裂纹。
这裂纹细密,仿若是经数百年自然裂开的,锋芒如剑,正是苏幕遮在琴上所寻求的剑纹。
以尺寸光阴,得百年岁月侵蚀,这剑气之厉害可见一斑。
静下来的衣血流抬头望去,又是一惊,只见整个榆木桌面上的裂纹竟组成一“剑”字,直指白衣人。
这个剑字甚为简洁,但一股磅礴的剑意迎面扑来,让人不敢直视。
叶秋荻与白衣人同时放下酒碗,剑回鞘,剑气顿消,风登时止住了。
“他死得值。”白衣人说,“棋逢对手,本应对局到深更,只是在下还有扶桑一行,只能日后再做讨教。”
白衣人站起身子来,拱手:“告辞。”说罢,转身,又大步流星的去了。
门自行关上,叶秋荻轻出了一口气。
其实,在白衣人进门时,他们已经在较量了。
白衣人迟迟不肯落脚,只因那一步踏下去,已是叶秋荻的剑所能及之处,他在小心叶秋荻出剑。
而在白衣人取桌子上的酒坛时,空碗横移过去,是叶秋荻在封住他抽剑的角度。
他们的目光须臾不离,倒酒时自有杀气弥漫,皆是在寻找出剑的时机。
众人看到了两人在敬酒与谈话。
却不知,他们敬酒,夹菜之余,手稍一抖,坐姿略歪,乃至目光一缓,一走神,即有剑出鞘,取人性命。
好在俩人皆是绝世剑客,谁也不曾露出破绽,所以迟迟不曾出剑。
最后的剑气纵横,也只是俩人在寻不到破绽之下,一次强行的较量,意欲逼对方露出破绽。
奈何二人伯仲之间,谁也无必胜的把握,白衣人只能先放弃,去扶桑找人麻烦。
“一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苏幕遮轻叹,“衣不流行”白居易果然名不虚传。
不必言,那把漆黑狭长的长剑,正是鸦九剑。
这一顿饭用的甚是提心吊胆与乏味,苏幕遮等人也无人再细细品味佳肴的心思。
他们收拾了东西,赔了客栈桌椅后便上路了。在天色向晚时,抵达了姑苏城。
上次夜泊枫桥,晚上匆匆而过,苏幕遮只看到姑苏城一隅,现在才彻底将姑苏城看清楚。
随处可见的拱桥亭台,河埠石阶,木柱廊檐,更有在青瓦白墙间穿过的小河与绵长而幽深的石板小路。
苔痕爬满了青岩石碑,禅院的幽静,园林的雅致,竹林的烟雾缭绕,水上泊着的乌蓬小船,被斜阳又染上了一层金色,
轻执画笔,景景皆可入画。
书院的朗朗读书与货郎沿街叫卖声混在一起,伴着小河边浣衣娘捶打衣物声音,安逸、淳朴的生活扑面而来。
吴郡郡守府邸在一条宽阔的大街上。
街不长,街拐角是一条小河,沿河林立着各家酒肆,茶馆和各家结社。
其中有一家棋社,里面不时传来观棋者的惊呼声。
若非有要事在身,苏幕遮非进去看看不可。
他们一行人来到郡守府邸,向门房出示腰牌后,便被迎了进去。
吴郡太守卫庆已等候苏幕遮多时了,在将苏幕遮请入上座后,先是一番寒暄,而后又备下了佳肴款待诸人。
陪坐的人不多,唯有吴郡太守与都尉。
在前秦时,因有的州郡不置太守而仅置都尉,故其权位颇重,险些造成大乱。
所以在楚国的州郡中,都尉乃太守的佐官,掌全郡军事。不过,任命权却在建康手中。
酒足饭饱后,郡守方道:“王爷,王上请王爷主持太湖剿匪一事,具体如何做,还请示下。”
苏幕遮一笑,“太湖剿匪的事不急,先把吴郡乡侯处置了。”
太湖水匪抢夺豪门家资,甚至杀了当朝侯爷,让庙堂上许多世家尤为震怒,所以恳请王上剿匪。
王上也乐得让太湖水匪顶缸。
但王上与苏幕遮知晓,这其中必有隐情,如齐季伦与影堂,白安礼的勾结,杀齐季伦的人又是谁。
所以苏幕遮办这事时,绝不能让它草草了结。
“处置吴郡乡侯?”太守卫庆一怔,不解看着苏幕遮。
“在龙王岛上,本王得到一些吴郡乡侯与水龙王来往的信笺。”
苏幕遮扫了两人一眼,将一封信递给太守,淡淡道:“信笺透露,齐季伦早有谋反之心,甚至与江州明王有勾结。”
太守接过信笺与都尉看后俱是一惊。他们与吴郡乡侯有过往来,知是他的笔迹。
谋反非小事,吴郡乡侯在他们治下谋划起事,他们却不曾察觉,失察之责是免不了的。
“放心。”苏幕遮一笑,“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他坐直身子,正色道:“当务之急是查清齐季伦与明王约定的起事计划。”
都尉拱手:“王爷的意思是?”
“查抄齐家,片瓦也不许放过,查到齐季伦与明王来往的信笺。”苏幕遮说。
“信笺若随闲池阁一起被烧了……”太守问。
“你与人勾结起事的信笺会放在宴客的阁楼上?”苏幕遮反问。
太守忙低头,“不敢,卫庆这便让人查封齐家,将一家老小抓起来严加审问。”
“还有齐家盐帮。”都尉忽然插了一句嘴。
苏幕遮瞥了他一眼,都尉忙低头,仿佛王爷看透了他的小心思。
苏幕遮点头,指了指公输匠,“这位是公输班的后人,曾为齐家修缮仙宝阁,便由他助你进入仙宝阁吧。”
“是。”太守应了,斜眼看了看公输匠。
若无吴郡乡侯谋反的信笺,他当真要怀疑朔北王是不是专为仙宝阁而来。
无他,建康百官知仙宝阁有宝贝,只想着来姑苏后,借办事不利讹诈齐家一两件,让齐家乖乖交出来。
这位王爷倒好,先是以谋反罪查封齐家,而后让工匠慢慢破掉机关,整个仙宝阁一下子尽入囊中了。
苏幕遮自然不知太守在想什么。若知道,估计会很郁闷。
他在意的,其实也就一副《空山新雨图》而已。
衣血流苦苦撑着,攥紧的拳头紧贴着桌面,榨取着一丝微凉。
就在衣血流以为自己将坚持不住时,拳头忽然感到桌面有一阵律动。
这律动,宛若大音希声,缓缓由拳头传入她心田,顿时让她心静下许多。
她注视着拳头的桌面,见老榆木的桌面以目光可见的速度裂开一道道裂纹。
这裂纹细密,仿若是经数百年自然裂开的,锋芒如剑,正是苏幕遮在琴上所寻求的剑纹。
以尺寸光阴,得百年岁月侵蚀,这剑气之厉害可见一斑。
静下来的衣血流抬头望去,又是一惊,只见整个榆木桌面上的裂纹竟组成一“剑”字,直指白衣人。
这个剑字甚为简洁,但一股磅礴的剑意迎面扑来,让人不敢直视。
叶秋荻与白衣人同时放下酒碗,剑回鞘,剑气顿消,风登时止住了。
“他死得值。”白衣人说,“棋逢对手,本应对局到深更,只是在下还有扶桑一行,只能日后再做讨教。”
白衣人站起身子来,拱手:“告辞。”说罢,转身,又大步流星的去了。
门自行关上,叶秋荻轻出了一口气。
其实,在白衣人进门时,他们已经在较量了。
白衣人迟迟不肯落脚,只因那一步踏下去,已是叶秋荻的剑所能及之处,他在小心叶秋荻出剑。
而在白衣人取桌子上的酒坛时,空碗横移过去,是叶秋荻在封住他抽剑的角度。
他们的目光须臾不离,倒酒时自有杀气弥漫,皆是在寻找出剑的时机。
众人看到了两人在敬酒与谈话。
却不知,他们敬酒,夹菜之余,手稍一抖,坐姿略歪,乃至目光一缓,一走神,即有剑出鞘,取人性命。
好在俩人皆是绝世剑客,谁也不曾露出破绽,所以迟迟不曾出剑。
最后的剑气纵横,也只是俩人在寻不到破绽之下,一次强行的较量,意欲逼对方露出破绽。
奈何二人伯仲之间,谁也无必胜的把握,白衣人只能先放弃,去扶桑找人麻烦。
“一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苏幕遮轻叹,“衣不流行”白居易果然名不虚传。
不必言,那把漆黑狭长的长剑,正是鸦九剑。
这一顿饭用的甚是提心吊胆与乏味,苏幕遮等人也无人再细细品味佳肴的心思。
他们收拾了东西,赔了客栈桌椅后便上路了。在天色向晚时,抵达了姑苏城。
上次夜泊枫桥,晚上匆匆而过,苏幕遮只看到姑苏城一隅,现在才彻底将姑苏城看清楚。
随处可见的拱桥亭台,河埠石阶,木柱廊檐,更有在青瓦白墙间穿过的小河与绵长而幽深的石板小路。
苔痕爬满了青岩石碑,禅院的幽静,园林的雅致,竹林的烟雾缭绕,水上泊着的乌蓬小船,被斜阳又染上了一层金色,
轻执画笔,景景皆可入画。
书院的朗朗读书与货郎沿街叫卖声混在一起,伴着小河边浣衣娘捶打衣物声音,安逸、淳朴的生活扑面而来。
吴郡郡守府邸在一条宽阔的大街上。
街不长,街拐角是一条小河,沿河林立着各家酒肆,茶馆和各家结社。
其中有一家棋社,里面不时传来观棋者的惊呼声。
若非有要事在身,苏幕遮非进去看看不可。
他们一行人来到郡守府邸,向门房出示腰牌后,便被迎了进去。
吴郡太守卫庆已等候苏幕遮多时了,在将苏幕遮请入上座后,先是一番寒暄,而后又备下了佳肴款待诸人。
陪坐的人不多,唯有吴郡太守与都尉。
在前秦时,因有的州郡不置太守而仅置都尉,故其权位颇重,险些造成大乱。
所以在楚国的州郡中,都尉乃太守的佐官,掌全郡军事。不过,任命权却在建康手中。
酒足饭饱后,郡守方道:“王爷,王上请王爷主持太湖剿匪一事,具体如何做,还请示下。”
苏幕遮一笑,“太湖剿匪的事不急,先把吴郡乡侯处置了。”
太湖水匪抢夺豪门家资,甚至杀了当朝侯爷,让庙堂上许多世家尤为震怒,所以恳请王上剿匪。
王上也乐得让太湖水匪顶缸。
但王上与苏幕遮知晓,这其中必有隐情,如齐季伦与影堂,白安礼的勾结,杀齐季伦的人又是谁。
所以苏幕遮办这事时,绝不能让它草草了结。
“处置吴郡乡侯?”太守卫庆一怔,不解看着苏幕遮。
“在龙王岛上,本王得到一些吴郡乡侯与水龙王来往的信笺。”
苏幕遮扫了两人一眼,将一封信递给太守,淡淡道:“信笺透露,齐季伦早有谋反之心,甚至与江州明王有勾结。”
太守接过信笺与都尉看后俱是一惊。他们与吴郡乡侯有过往来,知是他的笔迹。
谋反非小事,吴郡乡侯在他们治下谋划起事,他们却不曾察觉,失察之责是免不了的。
“放心。”苏幕遮一笑,“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他坐直身子,正色道:“当务之急是查清齐季伦与明王约定的起事计划。”
都尉拱手:“王爷的意思是?”
“查抄齐家,片瓦也不许放过,查到齐季伦与明王来往的信笺。”苏幕遮说。
“信笺若随闲池阁一起被烧了……”太守问。
“你与人勾结起事的信笺会放在宴客的阁楼上?”苏幕遮反问。
太守忙低头,“不敢,卫庆这便让人查封齐家,将一家老小抓起来严加审问。”
“还有齐家盐帮。”都尉忽然插了一句嘴。
苏幕遮瞥了他一眼,都尉忙低头,仿佛王爷看透了他的小心思。
苏幕遮点头,指了指公输匠,“这位是公输班的后人,曾为齐家修缮仙宝阁,便由他助你进入仙宝阁吧。”
“是。”太守应了,斜眼看了看公输匠。
若无吴郡乡侯谋反的信笺,他当真要怀疑朔北王是不是专为仙宝阁而来。
无他,建康百官知仙宝阁有宝贝,只想着来姑苏后,借办事不利讹诈齐家一两件,让齐家乖乖交出来。
这位王爷倒好,先是以谋反罪查封齐家,而后让工匠慢慢破掉机关,整个仙宝阁一下子尽入囊中了。
苏幕遮自然不知太守在想什么。若知道,估计会很郁闷。
他在意的,其实也就一副《空山新雨图》而已。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