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 第2章 满室生辉
- 3 第3章 贵客登门
- 4 第4章 至亲姐妹
- 5 第5章 青萝犯错
- 6 第6章 静安公主
- 7 第7章 东说西话
- 8 第8章 曲河畔
- 9 第9章 名驹纤离
- 10 第10章 柳氏嫣然
- 11 第11章 白起聆风
- 12 第12章 尚氏祖孙
- 13 第13章 如鲠在喉
- 14 第14章 心仪紫薇
- 15 第15章 模棱两可
- 16 第16章 飞来横祸
- 17 第17章 襄王无意
- 18 第18章 骅骝收围
- 19 第19章 暗夜脱困
- 20 第20章 锦心流年
- 21 第21章 月牙传音
- 22 第22章 望而生怜
- 23 第23章 以讹传讹
- 24 第24章 瞬紫雪腕
- 25 第25章 心魔萦绕
- 26 第26章 月夜朦胧
- 27 第27章 长夜相望
- 28 第28章 不堪重负
- 29 第29章 小楼西风
- 30 第30章 一场闹剧
- 31 第31章 花开无声
- 32 第33章 人心叵测
- 33 第34章 伊人临水
- 34 第35章 厌生两相
- 35 第36章 娇娥乔装
- 36 第37章 香漫轩室
- 37 第38章 萝梦萦风
- 38 第39章 光影交错
- 39 第40章 扑朔迷离
- 40 第41章 儿女情态
- 41 第42章 阿圆发作
- 42 第43章 初探心意
- 43 第44章 东厢细语
- 44 第45章 互不容让
- 45 第46章 甘为玉碎
- 46 第47章 双姝相会
- 47 第48章 平安团圆
- 48 第49章 长街并行
- 49 第50章 起笔落纸
- 50 第51章 开元祈福
- 51 第52章 捕风捉影
- 52 第53章 言语偏差
- 53 第54章 明珠耀眼
- 54 第55章 圆分左右
- 55 第56章 无伤大雅
- 56 第57章 醉酒探情
- 57 第58章 信由心生
- 58 第59章 至亲蒙蔽
- 59 第60章 一朝相逢
- 60 第61章 漏之鱼
- 61 第62章 树静风动
- 62 第63章 我为鱼肉
- 63 第64章 丝络绕指
- 64 第65章
- 65 第66章 清茶微苦
- 66 第67章 花开始艳
- 67 第68章 恃宠生娇
- 68 第69章 谨小慎微
- 69 第70章 初画紫薇
- 70 第71章 袁家三姝
- 71 第72章 子夜问心
- 72 第73章 时日长久
- 73 第74章 静日绵绵
- 74 第75章 酒肆胡舞
- 75 第76章 气走六娘
- 76 第77章 书山寻旧
- 77 第78章 阴差阳错
- 78 第79章 今昔比对
- 79 第80章 十年银盏
- 80 第81章 心怀鬼胎
- 81 第32章 东方拂晓
- 82 第82章 计出连环
- 83 第83章 剥丝抽茧
- 84 第84章 往事开封
- 85 第85章 大雪初晴
- 86 第86章 占君心
- 87 第87章 温暖如春
- 88 第88章 共饮屠苏
- 89 第89章 尚家营外
- 90 第90章 雪地猎鹿
- 91 第91章 瓶中红梅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99章 突遇嫣然
- 101 第100章 辞别上京
- 102 第101章 荒野疑兵
- 103 第102章 枯草暖阳
- 104 第103章 步步逼近
- 105 第104章 初理后宅
- 106 第105章 子君获释
- 107 第106章 相识相知
- 108 第107章
- 109 第108章
- 110 第108章 我心至上
- 111 第109章 凉州酷寒
- 112 第110章
- 113 第111章 互相依靠
- 114 第112章 又一年春
- 115 第113章 喜讯初临
- 116 第114章 王不留行
- 117 第115章
- 118 第116章
- 119 第117章
- 120 第118章
- 121 第119章
- 122 第120章
- 123 第121章
- 124 第122章
- 125 第123章
- 126 第124章
- 127 第125章
- 128 第126章
- 129 第127章
- 130 第128章
- 131 第129章
- 132 第130章
- 133 第131章
- 134 第132章
- 135 第133章
- 136 第134章
- 137 第135章
- 138 第136章
- 139 第137章
- 140 第138章
- 141 第139章
- 142 第138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章 尚氏祖孙
第12章 尚氏祖孙
大长公主府与国公府中间隔着一条巷道,两边大门一关各成一府,两边府里的角门相对,打开时可以走捷径少绕许多弯路。
国公府里只有老国公带着世子夫妇长住,再只有客居尚府的柳家表小姐,统共只有四位正经主子。
老国公爷兄弟姐妹众多,自他承爵后全分了出去,这一代定国公又是独生子,也尚了公主,所以连着两代定国公府嫡脉嫡枝人丁稀少。
府里东边紧挨着大长公主府的一块空地做了练武场,尚坤从五岁起,天不亮起床,跟着祖父在练武场习武。寒暑往来,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只因他是尚氏子孙,也因为他的兄长先天体弱不能从武。
定国公府跟着武氏起兴,可谓是大周朝的常胜将军,打的败仗屈指可数,最近一次惨败在四十余年前,与东、西突厥盟军交战,四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尚氏青壮年折损一大半,使得朝中武将断代近二十年。
那样的惨败在大周朝也是头一次,按照惯例尚家不仅要失去爵位,举族上下要听候天子治罪,或流放或斩首或没入奴籍,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后来能幸免一难,有一半的原因归功于晋阳大长公主据理力争,又亲在天子面前许下军令状。她与老国公爷领着十余万残兵弱将出征,三年后踏平敌境,王师凯旋之日,宫中也宣布了两人的婚事。
尚坤记忆里的祖父与祖母从来都是相敬如冰,见面即要争吵。他的祖母或许曾经放下天之骄女的骄傲,委屈求全过,可那样爱憎分明的性格岂能容沙颗一直留在眼底。
长久受磨砺不断包容,最后产出珍珠的是贝壳。人心里若搁了石头,只会越磨越痛,滴滴见血。
祖父的不甘,祖母的不平,全都因为一个人——祖父当年的未婚妻,上京城中名声响亮的第一美女兼才女。
如今那个女人的孙女光明正大的住在国公府,俨然是尚府真正的主子,叫尚坤心里憋着一口气,这一点的他的亲卫们都明白,所以尚显才有胆当街讥讽柳嬷嬷。
赔情?!柳家这对主仆打量着他是傻子不成。
尚坤后仰身子,靠在条垫上,手下轻摩挲着指上的玉虎头,眸色愈来愈冷。自幼时,国公府给他的记忆都是不好的一面。
年幼的他一次又一次被祖父打倒在地,耳边响着男人的怒吼,“起来,你这孬种,尚家没有拿不起刀剑的子孙。”
尚坤闭目,那是祖父的心魔。
昔年上京城中最为风光的定国公世子,与京中第一美女订亲,在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一场战事过后一切面目全非。那场惨败成为老国公一生的梦魇,也纠缠了尚府上下四十余年。
尚坤的车驾在国公府中轴正堂前停下,迎接他的是世子夫妇二人。
世子尚均比弟弟年长三岁,俊雅脱俗,相貌随了静安长公主,很像当今天子及皇家几位表兄弟。他打出娘胎带着顽疾,不能做武将家子孙该做的事,自幼从文。
世子夫人也是宗室女,淮安王的嫡女,有着郡主的头衔。夫妻两人成婚五年,膝下只有一女名唤珍娘,没来迎接尚坤,定在曾祖父面前承欢。
“二弟,你又来晚了。”尚均伸手携了弟弟往里走,温声笑语。
“祖父等不及了,莫不是里头开了席,正好我就不用进去了。”尚坤见了同母兄长,也要说笑几句。
“小叔若是走了,我和你阿兄吃不上今晚的席面,恐怕还要饿上几日。”世子夫人泰宁郡主半真假戏语。她可清楚这位小叔子的脾性,说走就走,给别人一点情面也不留,开顽笑话也要留住他。
尚坤微笑,自打进了国公府,他脸上似戴着面具,一丝一扣标准极了。
正堂内,老国公拿着一个玉佩逗怀中才满周岁的曾孙女,听见脚步声,也不抬头,单凭声响就能分出来人。
步履踏得稳且轻,一步步走得不急不缓那是长孙;踏着碎步,细微近无声那是世家贵女出身的长孙媳;居中那个一步与一步间隔时间比别人稍长一点,踏得极沉,尚家劣孙来了。
“孙儿给祖父行礼,祖父一向可安康?”祖父一直对他冷着脸,尚坤习以为常,进屋先行礼。
老国公轻抬眼皮,分一丝注意力到厅正中,沉声道:“坐罢,难道让老夫亲自请你入座。”
这话说得,都让人没法往下接。世子夫人暗地里呲牙,祖父、小叔子没一个好伺候,亏得娘家势力不也弱,若不然真在尚府里难以立足。
进门被呛,尚坤面色不动,大步坐到左下首第二个位置,信手抓起铃兰桌上的酒壶自斟自饮。
世子夫人的眼皮又抖了抖,小叔子抢了她的位置,明摆着要与柳家那位表小姐保持距离,这家真是没法当了。
尚均给妻子一个安慰的眼神,挪步坐到左手第一。世子夫人只有奔着原给小叔子准备的右首第一的桌前,轻掀裙摆坐下。
柳嫣然的旧案摆在右首第二,俏眼瞄向对面的尚坤,款款起身走到屋正中施礼,如清泉般的噪音响起,“二表兄,今天柳嬷嬷对昭武校尉多有冒犯,嫣然特地在此陪罪,望表兄大人有大量,海涵一二。”
“她都说了什么,尚显又做了什么?”尚坤对着樽中浅琥珀色美酒生起兴致,只拿话儿问对面站着的人。
柳嫣然脸色微变,下意识回头看嬷嬷一眼,面上笑意不改,轻声道:“昭武校尉并未做失礼的事,都是嬷嬷一时糊涂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表兄不听也罢。”
“哦”,尚坤终于不再盯着美酒出神,抬头目光放空,轻描淡写道:“即如此,让柳嬷嬷到公主府里领罚罢。”
世子夫人差点笑出声,厅里站的那位表小姐如娇花扶柳,生得是烟眉笼月,樱唇吐蕊,当真美若天仙。放眼望去,在上京城里一等一的姿色,女人见了都有一分动心,可这位小叔子全当人家是空气。
借着端茶碗抿茶,世子夫人咽下一丝笑意,拿帕子轻拭嘴角,暗叹老国公的心事又要泡汤。
尚坤当众不给脸,柳嫣然身形微晃,轻声啜泣已是泫然欲滴,轻咬唇看向上首的老国公,带着一分求助。
老国公怒不可遏,手上青筋横起,花白的头发随着气息微颤,美目半眯,华服老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无奈收效甚微。
坐在他怀中的小珍娘被曾祖父握疼了,“哇”的一声大哭,伸手要娘亲抱,世子夫人趁机带着女儿远离这事非之地。
“尚显小儿何在,让他进来领罪。”
老国公中气十足的大噪门吼出,院中诸人听得一清二楚,尚显从善如流抬步进屋,真挺挺跪在屋正中。
老国公一看更来气,唤来自己的亲卫命杖责尚显。
“祖父,尚显何罪之有。给个明白,我们心里也有数,不能平白无故受责罚。”尚坤也坐正,缓缓追问。
明明生得和他一模一样,却不是他当年的性子,老国公莫名有种挫败感,好似另一个他被偷龙转凤变得面目全非。
年老的声音一句一顿道:“当街顶撞长辈,以下犯上,还称不上过错?”
尚坤斜倚在圈椅扶手上,轻笑道:“长辈?一个外姓奴婢也算长辈,祖父要置祖母和宫里头的皇家于何地?真不知国公府什么时候改姓了柳。”
尚坤句句是真,听在老国公耳里却是字字诛心,宫中、天家公主压了他一生,所有的不甘全涌上心头,他抄起手边的佩剑往下冲。
柳嫣然已哭成泪人儿,带着娇呼道:“祖父,你再莫动气,都是嫣然的错,你可别伤着二表兄。”
柳嬷嬷那不合时宜的沙噪子响起,“老国公爷,老奴这就去公主府领罚,你老还是饶过自己的孙儿罢,再别让大长公主知晓了,咱们都有了不是。”
“住嘴”,素日温文尔雅的尚均厉声呵斥,俊秀的面上也现出五分威仪。他再文弱,身上也流着尚氏与晋阳大长公主的血,天生带着几分血性。
柳嬷嬷撇了撇嘴,走上前几步扶柳嫣然到一旁坐下,冷眼瞧着尚家这对祖孙。
尚坤一直坐着不动,老国公几步冲下来剑指着他的当胸,兵器白光反射到他的脸上,照射得他玉面无双,他微勾唇正看祖父。
已记不清,他们祖孙两人有过多少次这样的对峙。从五岁进练武场那一日起,或者更早在他说出在的白起堂侧听见风声之时,亦或者从他自满月时养在祖母身边时。
老国公正在火头上,别人不敢劝。尚坤从来以硬碰硬,寸步不让。
厅中唯有尚均可以说得一句话,他也不去夺祖父手中的剑,即使夺了也是无济于事,以他手无缚鸡之力难撼祖父武孔有力的胳膊。
“祖父,且息怒。伤了二弟要不要紧不说,您老别气坏身子。”尚均轻劝,又带笑加一句:“若祖母真的赶来,柳家表妹可再不能待在府里。”
柳嫣然哭得抽抽答答,听言后目带惶恐,紧抓住柳嬷嬷的手。柳嬷嬷亦是缩了脖子装老实,看来晋阳大长公主真是震慑人心。
老国公一声长叹,手无力下垂,剑尖划过地上织毯,将那曼陀罗花一分为二。
国公府里只有老国公带着世子夫妇长住,再只有客居尚府的柳家表小姐,统共只有四位正经主子。
老国公爷兄弟姐妹众多,自他承爵后全分了出去,这一代定国公又是独生子,也尚了公主,所以连着两代定国公府嫡脉嫡枝人丁稀少。
府里东边紧挨着大长公主府的一块空地做了练武场,尚坤从五岁起,天不亮起床,跟着祖父在练武场习武。寒暑往来,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只因他是尚氏子孙,也因为他的兄长先天体弱不能从武。
定国公府跟着武氏起兴,可谓是大周朝的常胜将军,打的败仗屈指可数,最近一次惨败在四十余年前,与东、西突厥盟军交战,四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尚氏青壮年折损一大半,使得朝中武将断代近二十年。
那样的惨败在大周朝也是头一次,按照惯例尚家不仅要失去爵位,举族上下要听候天子治罪,或流放或斩首或没入奴籍,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后来能幸免一难,有一半的原因归功于晋阳大长公主据理力争,又亲在天子面前许下军令状。她与老国公爷领着十余万残兵弱将出征,三年后踏平敌境,王师凯旋之日,宫中也宣布了两人的婚事。
尚坤记忆里的祖父与祖母从来都是相敬如冰,见面即要争吵。他的祖母或许曾经放下天之骄女的骄傲,委屈求全过,可那样爱憎分明的性格岂能容沙颗一直留在眼底。
长久受磨砺不断包容,最后产出珍珠的是贝壳。人心里若搁了石头,只会越磨越痛,滴滴见血。
祖父的不甘,祖母的不平,全都因为一个人——祖父当年的未婚妻,上京城中名声响亮的第一美女兼才女。
如今那个女人的孙女光明正大的住在国公府,俨然是尚府真正的主子,叫尚坤心里憋着一口气,这一点的他的亲卫们都明白,所以尚显才有胆当街讥讽柳嬷嬷。
赔情?!柳家这对主仆打量着他是傻子不成。
尚坤后仰身子,靠在条垫上,手下轻摩挲着指上的玉虎头,眸色愈来愈冷。自幼时,国公府给他的记忆都是不好的一面。
年幼的他一次又一次被祖父打倒在地,耳边响着男人的怒吼,“起来,你这孬种,尚家没有拿不起刀剑的子孙。”
尚坤闭目,那是祖父的心魔。
昔年上京城中最为风光的定国公世子,与京中第一美女订亲,在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一场战事过后一切面目全非。那场惨败成为老国公一生的梦魇,也纠缠了尚府上下四十余年。
尚坤的车驾在国公府中轴正堂前停下,迎接他的是世子夫妇二人。
世子尚均比弟弟年长三岁,俊雅脱俗,相貌随了静安长公主,很像当今天子及皇家几位表兄弟。他打出娘胎带着顽疾,不能做武将家子孙该做的事,自幼从文。
世子夫人也是宗室女,淮安王的嫡女,有着郡主的头衔。夫妻两人成婚五年,膝下只有一女名唤珍娘,没来迎接尚坤,定在曾祖父面前承欢。
“二弟,你又来晚了。”尚均伸手携了弟弟往里走,温声笑语。
“祖父等不及了,莫不是里头开了席,正好我就不用进去了。”尚坤见了同母兄长,也要说笑几句。
“小叔若是走了,我和你阿兄吃不上今晚的席面,恐怕还要饿上几日。”世子夫人泰宁郡主半真假戏语。她可清楚这位小叔子的脾性,说走就走,给别人一点情面也不留,开顽笑话也要留住他。
尚坤微笑,自打进了国公府,他脸上似戴着面具,一丝一扣标准极了。
正堂内,老国公拿着一个玉佩逗怀中才满周岁的曾孙女,听见脚步声,也不抬头,单凭声响就能分出来人。
步履踏得稳且轻,一步步走得不急不缓那是长孙;踏着碎步,细微近无声那是世家贵女出身的长孙媳;居中那个一步与一步间隔时间比别人稍长一点,踏得极沉,尚家劣孙来了。
“孙儿给祖父行礼,祖父一向可安康?”祖父一直对他冷着脸,尚坤习以为常,进屋先行礼。
老国公轻抬眼皮,分一丝注意力到厅正中,沉声道:“坐罢,难道让老夫亲自请你入座。”
这话说得,都让人没法往下接。世子夫人暗地里呲牙,祖父、小叔子没一个好伺候,亏得娘家势力不也弱,若不然真在尚府里难以立足。
进门被呛,尚坤面色不动,大步坐到左下首第二个位置,信手抓起铃兰桌上的酒壶自斟自饮。
世子夫人的眼皮又抖了抖,小叔子抢了她的位置,明摆着要与柳家那位表小姐保持距离,这家真是没法当了。
尚均给妻子一个安慰的眼神,挪步坐到左手第一。世子夫人只有奔着原给小叔子准备的右首第一的桌前,轻掀裙摆坐下。
柳嫣然的旧案摆在右首第二,俏眼瞄向对面的尚坤,款款起身走到屋正中施礼,如清泉般的噪音响起,“二表兄,今天柳嬷嬷对昭武校尉多有冒犯,嫣然特地在此陪罪,望表兄大人有大量,海涵一二。”
“她都说了什么,尚显又做了什么?”尚坤对着樽中浅琥珀色美酒生起兴致,只拿话儿问对面站着的人。
柳嫣然脸色微变,下意识回头看嬷嬷一眼,面上笑意不改,轻声道:“昭武校尉并未做失礼的事,都是嬷嬷一时糊涂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表兄不听也罢。”
“哦”,尚坤终于不再盯着美酒出神,抬头目光放空,轻描淡写道:“即如此,让柳嬷嬷到公主府里领罚罢。”
世子夫人差点笑出声,厅里站的那位表小姐如娇花扶柳,生得是烟眉笼月,樱唇吐蕊,当真美若天仙。放眼望去,在上京城里一等一的姿色,女人见了都有一分动心,可这位小叔子全当人家是空气。
借着端茶碗抿茶,世子夫人咽下一丝笑意,拿帕子轻拭嘴角,暗叹老国公的心事又要泡汤。
尚坤当众不给脸,柳嫣然身形微晃,轻声啜泣已是泫然欲滴,轻咬唇看向上首的老国公,带着一分求助。
老国公怒不可遏,手上青筋横起,花白的头发随着气息微颤,美目半眯,华服老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无奈收效甚微。
坐在他怀中的小珍娘被曾祖父握疼了,“哇”的一声大哭,伸手要娘亲抱,世子夫人趁机带着女儿远离这事非之地。
“尚显小儿何在,让他进来领罪。”
老国公中气十足的大噪门吼出,院中诸人听得一清二楚,尚显从善如流抬步进屋,真挺挺跪在屋正中。
老国公一看更来气,唤来自己的亲卫命杖责尚显。
“祖父,尚显何罪之有。给个明白,我们心里也有数,不能平白无故受责罚。”尚坤也坐正,缓缓追问。
明明生得和他一模一样,却不是他当年的性子,老国公莫名有种挫败感,好似另一个他被偷龙转凤变得面目全非。
年老的声音一句一顿道:“当街顶撞长辈,以下犯上,还称不上过错?”
尚坤斜倚在圈椅扶手上,轻笑道:“长辈?一个外姓奴婢也算长辈,祖父要置祖母和宫里头的皇家于何地?真不知国公府什么时候改姓了柳。”
尚坤句句是真,听在老国公耳里却是字字诛心,宫中、天家公主压了他一生,所有的不甘全涌上心头,他抄起手边的佩剑往下冲。
柳嫣然已哭成泪人儿,带着娇呼道:“祖父,你再莫动气,都是嫣然的错,你可别伤着二表兄。”
柳嬷嬷那不合时宜的沙噪子响起,“老国公爷,老奴这就去公主府领罚,你老还是饶过自己的孙儿罢,再别让大长公主知晓了,咱们都有了不是。”
“住嘴”,素日温文尔雅的尚均厉声呵斥,俊秀的面上也现出五分威仪。他再文弱,身上也流着尚氏与晋阳大长公主的血,天生带着几分血性。
柳嬷嬷撇了撇嘴,走上前几步扶柳嫣然到一旁坐下,冷眼瞧着尚家这对祖孙。
尚坤一直坐着不动,老国公几步冲下来剑指着他的当胸,兵器白光反射到他的脸上,照射得他玉面无双,他微勾唇正看祖父。
已记不清,他们祖孙两人有过多少次这样的对峙。从五岁进练武场那一日起,或者更早在他说出在的白起堂侧听见风声之时,亦或者从他自满月时养在祖母身边时。
老国公正在火头上,别人不敢劝。尚坤从来以硬碰硬,寸步不让。
厅中唯有尚均可以说得一句话,他也不去夺祖父手中的剑,即使夺了也是无济于事,以他手无缚鸡之力难撼祖父武孔有力的胳膊。
“祖父,且息怒。伤了二弟要不要紧不说,您老别气坏身子。”尚均轻劝,又带笑加一句:“若祖母真的赶来,柳家表妹可再不能待在府里。”
柳嫣然哭得抽抽答答,听言后目带惶恐,紧抓住柳嬷嬷的手。柳嬷嬷亦是缩了脖子装老实,看来晋阳大长公主真是震慑人心。
老国公一声长叹,手无力下垂,剑尖划过地上织毯,将那曼陀罗花一分为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