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正阳门下
- 2 第2章 满室生辉
- 3 第3章 贵客登门
- 4 第4章 至亲姐妹
- 5 第5章 青萝犯错
- 6 第6章 静安公主
- 7 第7章 东说西话
- 8 第8章 曲河畔
- 9 第9章 名驹纤离
- 10 第10章 柳氏嫣然
- 11 第11章 白起聆风
- 12 第12章 尚氏祖孙
- 13 第13章 如鲠在喉
- 14 第14章 心仪紫薇
- 15 第15章 模棱两可
- 16 第16章 飞来横祸
- 17 第17章 襄王无意
- 18 第18章 骅骝收围
- 19 第19章 暗夜脱困
- 20 第20章 锦心流年
- 21 第21章 月牙传音
- 22 第22章 望而生怜
- 23 第23章 以讹传讹
- 24 第24章 瞬紫雪腕
- 25 第25章 心魔萦绕
- 26 第26章 月夜朦胧
- 27 第27章 长夜相望
- 28 第28章 不堪重负
- 29 第29章 小楼西风
- 30 第30章 一场闹剧
- 31 第31章 花开无声
- 32 第33章 人心叵测
- 33 第34章 伊人临水
- 34 第35章 厌生两相
- 35 第36章 娇娥乔装
- 36 第37章 香漫轩室
- 37 第38章 萝梦萦风
- 38 第39章 光影交错
- 39 第40章 扑朔迷离
- 40 第41章 儿女情态
- 41 第42章 阿圆发作
- 42 第43章 初探心意
- 43 第44章 东厢细语
- 44 第45章 互不容让
- 45 第46章 甘为玉碎
- 46 第47章 双姝相会
- 47 第48章 平安团圆
- 48 第49章 长街并行
- 49 第50章 起笔落纸
- 50 第51章 开元祈福
- 51 第52章 捕风捉影
- 52 第53章 言语偏差
- 53 第54章 明珠耀眼
- 54 第55章 圆分左右
- 55 第56章 无伤大雅
- 56 第57章 醉酒探情
- 57 第58章 信由心生
- 58 第59章 至亲蒙蔽
- 59 第60章 一朝相逢
- 60 第61章 漏之鱼
- 61 第62章 树静风动
- 62 第63章 我为鱼肉
- 63 第64章 丝络绕指
- 64 第65章
- 65 第66章 清茶微苦
- 66 第67章 花开始艳
- 67 第68章 恃宠生娇
- 68 第69章 谨小慎微
- 69 第70章 初画紫薇
- 70 第71章 袁家三姝
- 71 第72章 子夜问心
- 72 第73章 时日长久
- 73 第74章 静日绵绵
- 74 第75章 酒肆胡舞
- 75 第76章 气走六娘
- 76 第77章 书山寻旧
- 77 第78章 阴差阳错
- 78 第79章 今昔比对
- 79 第80章 十年银盏
- 80 第81章 心怀鬼胎
- 81 第32章 东方拂晓
- 82 第82章 计出连环
- 83 第83章 剥丝抽茧
- 84 第84章 往事开封
- 85 第85章 大雪初晴
- 86 第86章 占君心
- 87 第87章 温暖如春
- 88 第88章 共饮屠苏
- 89 第89章 尚家营外
- 90 第90章 雪地猎鹿
- 91 第91章 瓶中红梅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99章 突遇嫣然
- 101 第100章 辞别上京
- 102 第101章 荒野疑兵
- 103 第102章 枯草暖阳
- 104 第103章 步步逼近
- 105 第104章 初理后宅
- 106 第105章 子君获释
- 107 第106章 相识相知
- 108 第107章
- 109 第108章
- 110 第108章 我心至上
- 111 第109章 凉州酷寒
- 112 第110章
- 113 第111章 互相依靠
- 114 第112章 又一年春
- 115 第113章 喜讯初临
- 116 第114章 王不留行
- 117 第115章
- 118 第116章
- 119 第117章
- 120 第118章
- 121 第119章
- 122 第120章
- 123 第121章
- 124 第122章
- 125 第123章
- 126 第124章
- 127 第125章
- 128 第126章
- 129 第127章
- 130 第128章
- 131 第129章
- 132 第130章
- 133 第131章
- 134 第132章
- 135 第133章
- 136 第134章
- 137 第135章
- 138 第136章
- 139 第137章
- 140 第138章
- 141 第139章
- 142 第138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章 东说西话
第7章 东说西话
从东厢房到正屋短短几步路,罗大婶走得极缓,一步挨着一步,使得她身后的子君都不知该如何迈步。
正屋内冯姨妈盛装打扮,显然有备而来,备足了礼,新出的明前茶、市面上少见的丝绸、几样名贵的药材,样样透着精心。
下首冯青衣一袭浅色襕衣,整个人神清气爽,十分养眼。他与子君站到一起,文若劲柳,武似盘松,不分上下。
一对亲姐妹见过,这回换成罗大婶迟迟不发话,对手中的茶碗起了兴致,左右看都看不够。
自知理亏,冯姨妈陪笑道:“听说阿圆又病了,一直没得空,今天特地带着青衣过来瞧一眼。她可是好了?”
“只好了五成,还在屋里养着。”罗大婶言语中带着一分寡淡,也不再往下接话。
冯姨妈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往下瞄儿子一眼,继续笑语:“一恍眼,阿圆也快要及笄成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的生辰在九月。我有个主意,到时两家合到一起给阿圆风风光光办个及笄礼。妹妹,你说呢?”
罗大婶很警觉地看了胞姐一眼,又瞅瞅外甥的神色,婉拒道:“阿圆办及笄礼是罗家的人,阿姐就不用多费心。”
试探几次,冯姨妈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及笄礼只是个由头,我呢,真心喜欢阿圆这孩子,青衣也喜欢她,想着索性结了亲岂不更好。”
“阿圆身子不大好,你也不嫌弃。”罗大婶反问道。
冯姨妈眼睛微瞪,尚在怔忡时,青衣站起来抢先说了话:“不会,请姨母放心,我会好生待阿圆。”
眼前的外甥长身玉立,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极明亮,脸上满是殷殷之色。他是个正派人,却正派得过份,说的话当然会做数。
罗大婶有那么一丝动心,转念一想在心内否决。若没有青萝进尚府这档子事,青衣求娶阿圆,亲上做亲再好不过。可现在,冯家的举动就有五成的算计在内。胞姐是个极势利的人,当下因势所迫只想全了婚约之说,万一以后有更显贵的贵女们瞧上青衣,她的阿圆又该怎么办?
阿圆最大的长处就是生了一副好皮相,罗家也比不得有根基的人家。罗大婶不敢拿自己的宝贝女儿冒险,即使姨母家,有个风吹草动,冯姨妈铁定要先护着自个的儿女。
觉得有点惋惜,罗大婶微笑:“阿圆还小,我要留她几年,还是不要耽误外甥。今儿话头提起来,倒让我想到大郎和青萝的事,是不是抽个空先给他们定亲。”
话音落,冯家母子两人的笑脸僵了僵,青衣径直回了自己的位子坐下不说话,仍要冯姨妈出头说话:“妹妹在家不知道,上回赏花宴,青萝被长公主挑中留在那边府里。公主看中了她,怎么好轻易许人家。”
虽仍力掩饰,冯姨妈眼角飞扬,那股得意瞒住不人。
子君一直不搭话,听到这里侧头轻咳了一声,再转过身时嘴角上向微弯,忍着又不敢笑,表情别提有多滑稽。
罗大婶心内冷笑,早知这样,面上却带着笑:“阿萝进公主府是她的福气,可她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公主也不能随意断了一对小儿女的婚事。阿姐若是觉得难张口,让大郎去求小侯爷,早点放阿萝出来。”
冯姨妈今天来处处碰钉子,耐心也磨没了,变了脸色道:“公主看上阿萝,又不是我硬把她塞进去。我劝妹妹还是省点事,免得惹恼了公主,咱们都没好果子吃。”
屋里的说话声越来越大,莫说是听墙角的杏儿,东厢房的忆君都能听到一多半,心内叹道:人情薄如纸,罗大婶也不是非要青萝嫁给子君,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愈是寡妇难为,愈要心气高,吃了喝了上头可以短,惟独不能比别人矮一头。看来正屋这对亲姐妹大有撕破脸的势头。
忆君猜的不假,罗大婶同胞姐对着干,就为了争口气,把脸一横冷哼道:“公主府也要讲王法,夺人妻子是何道理,我要回尚氏族里问一问,求老族长给我个公道。”
尚氏族长说话相当有份量,即使是定国公府也要让着族长一头,冯姨妈未免有点慌,毕竟女儿才进公主府,能不能出人头地还是未知数,先忍下一口气,试着回转:“阿萝和子君打小不对盘,即使成了亲恐怕也是一对冤家。”
“冤家是一回事,阿姐认不认婚约是另外一码事。”罗大婶死咬住不放。
亲姐妹越说越僵,青衣出面劝解冯姨妈,子君也给罗大婶顺气。
冯姨妈出嫁后过得顺风顺水,自问从来没受过像今天这样的气,甩袖准备离去,站在正屋门口想说两句两狠话又强忍住,轻啐一声先出了院子。
留下青衣对姨母及表弟陪罪,躬首做揖说了几句好话也离去。
子君满心希望可以退得了亲事,见又泡了汤,也是心灰意冷,寻借口到街上寻同营军士,出门排遣心情。
罗大婶心里始终觉得不踏实,转头对着忆君絮叨:“阿圆,你可喜欢冯家表兄?让他做你的夫君可好?”
忆君忙摆手:“阿娘,冯家阿兄书读得好,说不定能进太学。我又笨又傻,攀不上他。”
话说到点子上,罗大婶沉默不语,以前女儿身子不好,从未考虑过女婿的人选,如今也要费心思打点,有那稳当厚道的人家,家境差点也无妨。不仅她要留意,子君在外也要多个心眼。
想想她真是没本事,好端端的婚约也会泡汤,自己的亲姐姐都靠不住,更不用提别人。
罗大婶心里头上下煎熬,等晚上子君回到家,娘儿俩关门商议了好半天。
正屋内冯姨妈盛装打扮,显然有备而来,备足了礼,新出的明前茶、市面上少见的丝绸、几样名贵的药材,样样透着精心。
下首冯青衣一袭浅色襕衣,整个人神清气爽,十分养眼。他与子君站到一起,文若劲柳,武似盘松,不分上下。
一对亲姐妹见过,这回换成罗大婶迟迟不发话,对手中的茶碗起了兴致,左右看都看不够。
自知理亏,冯姨妈陪笑道:“听说阿圆又病了,一直没得空,今天特地带着青衣过来瞧一眼。她可是好了?”
“只好了五成,还在屋里养着。”罗大婶言语中带着一分寡淡,也不再往下接话。
冯姨妈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往下瞄儿子一眼,继续笑语:“一恍眼,阿圆也快要及笄成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的生辰在九月。我有个主意,到时两家合到一起给阿圆风风光光办个及笄礼。妹妹,你说呢?”
罗大婶很警觉地看了胞姐一眼,又瞅瞅外甥的神色,婉拒道:“阿圆办及笄礼是罗家的人,阿姐就不用多费心。”
试探几次,冯姨妈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及笄礼只是个由头,我呢,真心喜欢阿圆这孩子,青衣也喜欢她,想着索性结了亲岂不更好。”
“阿圆身子不大好,你也不嫌弃。”罗大婶反问道。
冯姨妈眼睛微瞪,尚在怔忡时,青衣站起来抢先说了话:“不会,请姨母放心,我会好生待阿圆。”
眼前的外甥长身玉立,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极明亮,脸上满是殷殷之色。他是个正派人,却正派得过份,说的话当然会做数。
罗大婶有那么一丝动心,转念一想在心内否决。若没有青萝进尚府这档子事,青衣求娶阿圆,亲上做亲再好不过。可现在,冯家的举动就有五成的算计在内。胞姐是个极势利的人,当下因势所迫只想全了婚约之说,万一以后有更显贵的贵女们瞧上青衣,她的阿圆又该怎么办?
阿圆最大的长处就是生了一副好皮相,罗家也比不得有根基的人家。罗大婶不敢拿自己的宝贝女儿冒险,即使姨母家,有个风吹草动,冯姨妈铁定要先护着自个的儿女。
觉得有点惋惜,罗大婶微笑:“阿圆还小,我要留她几年,还是不要耽误外甥。今儿话头提起来,倒让我想到大郎和青萝的事,是不是抽个空先给他们定亲。”
话音落,冯家母子两人的笑脸僵了僵,青衣径直回了自己的位子坐下不说话,仍要冯姨妈出头说话:“妹妹在家不知道,上回赏花宴,青萝被长公主挑中留在那边府里。公主看中了她,怎么好轻易许人家。”
虽仍力掩饰,冯姨妈眼角飞扬,那股得意瞒住不人。
子君一直不搭话,听到这里侧头轻咳了一声,再转过身时嘴角上向微弯,忍着又不敢笑,表情别提有多滑稽。
罗大婶心内冷笑,早知这样,面上却带着笑:“阿萝进公主府是她的福气,可她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公主也不能随意断了一对小儿女的婚事。阿姐若是觉得难张口,让大郎去求小侯爷,早点放阿萝出来。”
冯姨妈今天来处处碰钉子,耐心也磨没了,变了脸色道:“公主看上阿萝,又不是我硬把她塞进去。我劝妹妹还是省点事,免得惹恼了公主,咱们都没好果子吃。”
屋里的说话声越来越大,莫说是听墙角的杏儿,东厢房的忆君都能听到一多半,心内叹道:人情薄如纸,罗大婶也不是非要青萝嫁给子君,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愈是寡妇难为,愈要心气高,吃了喝了上头可以短,惟独不能比别人矮一头。看来正屋这对亲姐妹大有撕破脸的势头。
忆君猜的不假,罗大婶同胞姐对着干,就为了争口气,把脸一横冷哼道:“公主府也要讲王法,夺人妻子是何道理,我要回尚氏族里问一问,求老族长给我个公道。”
尚氏族长说话相当有份量,即使是定国公府也要让着族长一头,冯姨妈未免有点慌,毕竟女儿才进公主府,能不能出人头地还是未知数,先忍下一口气,试着回转:“阿萝和子君打小不对盘,即使成了亲恐怕也是一对冤家。”
“冤家是一回事,阿姐认不认婚约是另外一码事。”罗大婶死咬住不放。
亲姐妹越说越僵,青衣出面劝解冯姨妈,子君也给罗大婶顺气。
冯姨妈出嫁后过得顺风顺水,自问从来没受过像今天这样的气,甩袖准备离去,站在正屋门口想说两句两狠话又强忍住,轻啐一声先出了院子。
留下青衣对姨母及表弟陪罪,躬首做揖说了几句好话也离去。
子君满心希望可以退得了亲事,见又泡了汤,也是心灰意冷,寻借口到街上寻同营军士,出门排遣心情。
罗大婶心里始终觉得不踏实,转头对着忆君絮叨:“阿圆,你可喜欢冯家表兄?让他做你的夫君可好?”
忆君忙摆手:“阿娘,冯家阿兄书读得好,说不定能进太学。我又笨又傻,攀不上他。”
话说到点子上,罗大婶沉默不语,以前女儿身子不好,从未考虑过女婿的人选,如今也要费心思打点,有那稳当厚道的人家,家境差点也无妨。不仅她要留意,子君在外也要多个心眼。
想想她真是没本事,好端端的婚约也会泡汤,自己的亲姐姐都靠不住,更不用提别人。
罗大婶心里头上下煎熬,等晚上子君回到家,娘儿俩关门商议了好半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