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 2 第一章 贞观
- 3 第二章 长孙皇后
- 4 第三章 碧儿
- 5 第四章 李泰
- 6 第五章 试探
- 7 第六章 太子(1)
- 8 第七章 太子(2)
- 9 第八章 献计
- 10 第九章 太宗
- 11 第十章 皇宫
- 12 第十一章 琴谱
- 13 第十二章 母心
- 14 第十三章 游园
- 15 第十四章 伤春
- 16 第十五章 杨妃
- 17 第十六章 偶遇
- 18 第十七章 玉佩
- 19 第十八章 李恪
- 20 第十九章 沁月轩
- 21 第二十章 李佑
- 22 第二十一章 狩猎
- 23 第二十二章 秋词
- 24 第二十三章 千杯不醉
- 25 第二十四章 报复
- 26 第二十五章 剑舞
- 27 第二十六章 李勣
- 28 第二十七章 月下共饮
- 29 第二十八章 误解
- 30 第二十九章 玉簪
- 31 第三十章 曼舞
- 32 第三十一章 中秋夜宴
- 33 第三十二章 宫中秘事
- 34 第三十三章 随园公子
- 35 第三十四章 醉酒归来
- 36 第三十五章 猜心
- 37 第三十六章 除夕
- 38 第三十七章 元宵节
- 39 第三十八章 病重
- 40 第三十九章 骑马
- 41 第四十章 受伤
- 42 第四十一章 来历
- 43 第四十二章 心疼
- 44 第四十三章 情动
- 45 第四十四章 改封
- 46 第四十五章 太子生辰
- 47 第四十六章 萤火虫
- 48 第四十七章 柔情
- 49 第四十八章 远见
- 50 第四十九章 丢人
- 51 第五十章 婚事
- 52 第五十一章 惊马
- 53 第五十二章 情断
- 54 第五十三章 时机
- 55 第五十四章 畅饮
- 56 第五十五章 薨逝
- 57 第五十六章 劝勉
- 58 第五十七章 送行
- 59 第五十八章 遇刺
- 60 第五十九章 怀璧其罪
- 61 第六十章 诗赋
- 62 第六十一章 大唐盛世
- 63 第六十二章 韦贵妃
- 64 第六十三章 竹林深处
- 65 第六十四章 马球
- 66 第六十五章 寒兰
- 67 第六十六章 雪中狩猎
- 68 第六十七章 刺客
- 69 第六十八章 包庇
- 70 第六十九章 中毒
- 71 第七十章 思量
- 72 第七十一章 雪中梅
- 73 第七十二章 除夕夜宴
- 74 第七十三章 惊变
- 75 第七十四章 懂得
- 76 第七十五章 白雪红梅
- 77 第七十六章 情定
- 78 第七十七章 女儿心事
- 79 第七十八章 冲突
- 80 第七十九章 桃之夭夭
- 81 第八十章 探视
- 82 第八十一章 应对
- 83 第八十二章 偶遇
- 84 第八十三章 解围
- 85 第八十四章 武媚
- 86 第八十五章 议婚
- 87 第八十六章 浓情
- 88 第八十七章 玉镯
- 89 第八十八章 吐谷浑
- 90 第八十九章 山之高
- 91 第九十章 求亲
- 92 第九十一章 心悬
- 93 第九十二章 战祸
- 94 第九十三章 决断
- 95 第九十四章 大婚
- 96 第九十五章 迷醉
- 97 第九十六章 离开
- 98 第九十七章 谈心
- 99 第九十八章 灞桥
- 100 第九十九章 除恶
- 101 第一百章 西突厥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嫣儿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喜脉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阿史那心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可汗夫人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谈心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生产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亲事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使者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较量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女儿心事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开战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重逢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停战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自食其果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赛马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归唐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驸马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怀孕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意外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新婚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成公主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辩机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括地志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生辰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相信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舞歇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父子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储君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坦白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遇刺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裂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殇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轻歌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尘埃落定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休书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林间雪
- 138 番外:心悦君兮君不知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章 献计
第八章 献计
我回房间时路过禅房,见太子承乾正站在外面发着火,地上跪着三个宫女,其中一个人正是碧儿。我本不愿意多管闲事,更不想得罪太子,但是碧儿是我来到这里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人,她又处处照顾我,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责罚。
“太子殿下!”我走了过去,学着宫女的样子福了福身,算是请了安。
太子看到我,面露不悦,“怎么又是你?”
我在心里不禁嘀咕,什么叫又是我?说的好像我追着你似的。虽然心里不高兴,我面上却笑着,“很不巧,是我。”我看着碧儿和另外两个宫女,“不知道她们几个犯了什么错?惹得太子这么不高兴。”
太子斜斜看了我一眼,神情倨傲,“本宫教训宫女,有你什么事?”
我笑了笑,“太子教训宫女,我当然管不着,只是她们不管怎么说也是皇后身边的人,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太子责罚她们,有把皇后放在眼里吗?”
太子说道:“她们阻拦本宫去见母后,难道本宫不该教训她们吗?”
跪在地上的一个宫女抢言道:“皇后娘娘有吩咐,她为太上皇祈福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奴婢们不敢违抗。”
我见太子一脸懊恼的样子,知道他一定有要紧的事情找皇后,否则也不会大老远的从宫里跑到兴善寺来,非要见皇后不可,于是问道:“太子有什么要紧的事,这么急着要见皇后?”
太子口气不善“本宫见母后,自然是有要事。”
我点点头,“我知道,只是皇后现在正在为太上皇诵经祈福,太子若是因为一己私事而打扰了皇后,那就是大大的不孝,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只怕不会轻饶了太子吧?”
太子一听“皇上”两个字,身子明显的一颤,态度立刻软了下来。看样子,太子真是怕极了李世民。我走到太子近前,说道:“太子有什么事还是等皇后回宫后再说吧。”
太子急道:“等母后回了宫就来不及了,父皇他要废了我,只有母后能劝得了父皇。”
“为什么?”废太子?我记得很清楚,李承乾被废是贞观十七年的事情,还有八年呢,怎么李世民现在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了?
太子低下头,声音放得很低,支支吾吾的说道:“父皇今天考我四书的内容,我……我回答不上来,父皇大发雷霆,说明天要考我《战国策》,我要是再回答不好就要废了我。”太子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倨傲,语气和神情中充满了委屈和无助,简直就像一个孩子。听他话里的意思,李世民明天将对他进行的考核,他必然是过不了关的。
我想了想,忽然灵机一动,说道:“我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太子神色一振,像溺水的人抓住浮木一样抓住我的胳膊,转瞬手又一松,“《战国策》,本宫可是一点儿都不懂,明日父皇问起来本宫该如何回答啊?”
我把他的手从我的胳膊上拉下来,笑着说道:“《战国策》太子不用懂,明天皇上问的问题太子也不用回答。”
太子疑惑道:“不回答?那怎么行?”
我说道:“如今太上皇病重,皇上重孝道。太子明天什么都不用回答,只需要表现的伤心就行了,如果皇上责怪,太子只需要说是为太上皇的病情忧心,无心思考这些问题就好了。皇上不但不会责怪殿下,还会被殿下的孝心所感动。”
李世民经历过玄武门之变,一定最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也发生兄弟相残的事情,相对于于才能,他更看重未来继承人的孝心和仁爱之心,否则他最后也不会立李治为太子。
太子承乾双手一拍,笑道:“对啊,本宫怎么没想到呢。”他回头对他那个随从吩咐道:“走,回宫!”说着,连一声谢谢也不说,转身就走。我心想,这人也太没礼貌了吧?好吧,谁让人家是太子呢,虽然脑子不够用,可人家投胎投的好呀!
“太子殿下!”我走了过去,学着宫女的样子福了福身,算是请了安。
太子看到我,面露不悦,“怎么又是你?”
我在心里不禁嘀咕,什么叫又是我?说的好像我追着你似的。虽然心里不高兴,我面上却笑着,“很不巧,是我。”我看着碧儿和另外两个宫女,“不知道她们几个犯了什么错?惹得太子这么不高兴。”
太子斜斜看了我一眼,神情倨傲,“本宫教训宫女,有你什么事?”
我笑了笑,“太子教训宫女,我当然管不着,只是她们不管怎么说也是皇后身边的人,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太子责罚她们,有把皇后放在眼里吗?”
太子说道:“她们阻拦本宫去见母后,难道本宫不该教训她们吗?”
跪在地上的一个宫女抢言道:“皇后娘娘有吩咐,她为太上皇祈福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奴婢们不敢违抗。”
我见太子一脸懊恼的样子,知道他一定有要紧的事情找皇后,否则也不会大老远的从宫里跑到兴善寺来,非要见皇后不可,于是问道:“太子有什么要紧的事,这么急着要见皇后?”
太子口气不善“本宫见母后,自然是有要事。”
我点点头,“我知道,只是皇后现在正在为太上皇诵经祈福,太子若是因为一己私事而打扰了皇后,那就是大大的不孝,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只怕不会轻饶了太子吧?”
太子一听“皇上”两个字,身子明显的一颤,态度立刻软了下来。看样子,太子真是怕极了李世民。我走到太子近前,说道:“太子有什么事还是等皇后回宫后再说吧。”
太子急道:“等母后回了宫就来不及了,父皇他要废了我,只有母后能劝得了父皇。”
“为什么?”废太子?我记得很清楚,李承乾被废是贞观十七年的事情,还有八年呢,怎么李世民现在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了?
太子低下头,声音放得很低,支支吾吾的说道:“父皇今天考我四书的内容,我……我回答不上来,父皇大发雷霆,说明天要考我《战国策》,我要是再回答不好就要废了我。”太子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倨傲,语气和神情中充满了委屈和无助,简直就像一个孩子。听他话里的意思,李世民明天将对他进行的考核,他必然是过不了关的。
我想了想,忽然灵机一动,说道:“我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太子神色一振,像溺水的人抓住浮木一样抓住我的胳膊,转瞬手又一松,“《战国策》,本宫可是一点儿都不懂,明日父皇问起来本宫该如何回答啊?”
我把他的手从我的胳膊上拉下来,笑着说道:“《战国策》太子不用懂,明天皇上问的问题太子也不用回答。”
太子疑惑道:“不回答?那怎么行?”
我说道:“如今太上皇病重,皇上重孝道。太子明天什么都不用回答,只需要表现的伤心就行了,如果皇上责怪,太子只需要说是为太上皇的病情忧心,无心思考这些问题就好了。皇上不但不会责怪殿下,还会被殿下的孝心所感动。”
李世民经历过玄武门之变,一定最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也发生兄弟相残的事情,相对于于才能,他更看重未来继承人的孝心和仁爱之心,否则他最后也不会立李治为太子。
太子承乾双手一拍,笑道:“对啊,本宫怎么没想到呢。”他回头对他那个随从吩咐道:“走,回宫!”说着,连一声谢谢也不说,转身就走。我心想,这人也太没礼貌了吧?好吧,谁让人家是太子呢,虽然脑子不够用,可人家投胎投的好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