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 第十五章 杨妃
- 17 第十六章 偶遇
- 18 第十七章 玉佩
- 19 第十八章 李恪
- 20 第十九章 沁月轩
- 21 第二十章 李佑
- 22 第二十一章 狩猎
- 23 第二十二章 秋词
- 24 第二十三章 千杯不醉
- 25 第二十四章 报复
- 26 第二十五章 剑舞
- 27 第二十六章 李勣
- 28 第二十七章 月下共饮
- 29 第二十八章 误解
- 30 第二十九章 玉簪
- 31 第三十章 曼舞
- 32 第三十一章 中秋夜宴
- 33 第三十二章 宫中秘事
- 34 第三十三章 随园公子
- 35 第三十四章 醉酒归来
- 36 第三十五章 猜心
- 37 第三十六章 除夕
- 38 第三十七章 元宵节
- 39 第三十八章 病重
- 40 第三十九章 骑马
- 41 第四十章 受伤
- 42 第四十一章 来历
- 43 第四十二章 心疼
- 44 第四十三章 情动
- 45 第四十四章 改封
- 46 第四十五章 太子生辰
- 47 第四十六章 萤火虫
- 48 第四十七章 柔情
- 49 第四十八章 远见
- 50 第四十九章 丢人
- 51 第五十章 婚事
- 52 第五十一章 惊马
- 53 第五十二章 情断
- 54 第五十三章 时机
- 55 第五十四章 畅饮
- 56 第五十五章 薨逝
- 57 第五十六章 劝勉
- 58 第五十七章 送行
- 59 第五十八章 遇刺
- 60 第五十九章 怀璧其罪
- 61 第六十章 诗赋
- 62 第六十一章 大唐盛世
- 63 第六十二章 韦贵妃
- 64 第六十三章 竹林深处
- 65 第六十四章 马球
- 66 第六十五章 寒兰
- 67 第六十六章 雪中狩猎
- 68 第六十七章 刺客
- 69 第六十八章 包庇
- 70 第六十九章 中毒
- 71 第七十章 思量
- 72 第七十一章 雪中梅
- 73 第七十二章 除夕夜宴
- 74 第七十三章 惊变
- 75 第七十四章 懂得
- 76 第七十五章 白雪红梅
- 77 第七十六章 情定
- 78 第七十七章 女儿心事
- 79 第七十八章 冲突
- 80 第七十九章 桃之夭夭
- 81 第八十章 探视
- 82 第八十一章 应对
- 83 第八十二章 偶遇
- 84 第八十三章 解围
- 85 第八十四章 武媚
- 86 第八十五章 议婚
- 87 第八十六章 浓情
- 88 第八十七章 玉镯
- 89 第八十八章 吐谷浑
- 90 第八十九章 山之高
- 91 第九十章 求亲
- 92 第九十一章 心悬
- 93 第九十二章 战祸
- 94 第九十三章 决断
- 95 第九十四章 大婚
- 96 第九十五章 迷醉
- 97 第九十六章 离开
- 98 第九十七章 谈心
- 99 第九十八章 灞桥
- 100 第九十九章 除恶
- 101 第一百章 西突厥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嫣儿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喜脉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阿史那心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可汗夫人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谈心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生产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亲事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使者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较量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女儿心事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开战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重逢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停战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自食其果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赛马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归唐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驸马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怀孕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意外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新婚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成公主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辩机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括地志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生辰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相信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舞歇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父子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储君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坦白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遇刺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裂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殇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轻歌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尘埃落定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休书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林间雪
- 138 番外:心悦君兮君不知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五章 剑舞
第二十五章 剑舞
李佑没想到会反被我将了一军,红着脸瞪向我,像是要把我给生吞活剥了。我只当没看到他目光中的怒意,含笑相对。
另一边,李世民赞许道:“也好,佑儿,你就舞上一段,给大家助助兴吧。”
我得意的看着李佑,心想,看你怎么拒绝。只见他站起身,红着脸支吾的说道:“父皇,儿臣的剑舞的不好,不如让三哥来吧,三哥的剑术可是我们几个兄弟中最好的。”
李世民点头道:“嗯,若是论剑术,还真是没有人能比得上朕的恪儿。”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满满的作为一个父亲的骄傲。但是我却清楚的看到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变了脸色,心下一跳,真正的争斗还没有开始,他就已经这般忌惮李恪了吗?
只见李恪站起来,面向李世民,俯身拱手道:“那儿臣就在父皇和各位国公面前献丑了。”
我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让李佑躲了过去,但是此时此刻也顾不得和他较劲,要紧的是得想想唱什么。我在ktv经常唱的那几首歌实在不适合唱给这些古代人听。
早有小太监取来了琴,我坐在琴边,初秋的夜晚的风吹在身上,带着丝丝凉意,一片泛黄的槐树叶子轻飘飘的落在琴弦上,我小心的将叶子拾起,看着斜对面坐拥天下,曾经金戈铁马的帝王,他的身边,坐着与他举案齐眉的皇后,陪他出生入死的臣子,还有他不得善终的儿子。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首歌,只是我清楚的记得那首歌的歌词,曲子却并不熟悉。但是又想不出其他的,只有试一试了,但愿不至于太丢人。
我将手中的叶子放在草地上,抬头对李恪点点头,示意他我要开始了,然后抬手拨动琴弦,同时,李恪抽出身边侍卫腰间的剑,跟着我的琴声舞了起来。
犹豫把握不好调子,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忽听耳边箫声若虚若幻,更兼豪迈潇洒,循声看去,是李愔在用箫和我的琴声。我对他感激的一笑,刚才的紧张情绪顿时消去了大半,再看李恪手中长剑如芒,步履气贯长虹。我渐渐抛却心中的忐忑,抚琴而歌:
风把漫长来时路吹断
再回首情还在人已散
我恨苍天无语总闭上眼睛
不听不问不看
任凭深情任凭真心
随风离散让我痴狂让她伤感
日夜背负着相思的重担
让英雄气短就唯有爱
假如半生奔走最后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
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
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
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
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
难为男儿汉
日夜背负着相思的重担
让英雄气短就唯有爱
假如半生奔走最后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
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
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
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
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
难为男儿汉
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
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
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
难为男儿汉
这首歌是唱秦始皇的,但是我倒觉得放在李世民身上更加恰当。李愔的箫声行云流水,清耳悦心,与我的琴声配合的恰到好处,而李恪手中长剑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风,又如游龙穿梭,行走四方,时而轻盈如燕,时而骤如闪电,俨然一个侠骨柔肠的王者,将这首歌词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沉浸在李愔的箫声里,沉浸在李恪的剑舞里,也沉浸在苍茫的夜色里,十指拨动琴弦,忘情高歌,竟是自己也感动了。
一曲终了,我们三人停下来,周围的夜变得异常宁静,只听得到火苗的“噼啪”声。众人皆是沉默,好一会儿,李世民猛地赞道:“好一个‘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慕雪啊,你真是每一句都唱到朕的心里了。”众人纷纷大声附和。我起身答道:“皇上过誉了,是蜀王殿下的剑舞的好,梁王殿下的萧吹的好。”我看向李恪和李愔,李恪仍旧是那副固有的表情,李愔举了举酒杯,对我一笑。
李勣点头赞许道:“依我看啊,这剑舞的好,箫吹的好,琴弹的好,歌也唱的好。”
长孙无忌说道:“是啊,我们今天不但有了口福,还饱了眼福和耳福。”众人听了,皆是大笑。
长孙皇后身体一直不大好,略坐了一会儿,就早早的回去休息了。李世民坐在长孙无忌和李勣中间,完全没有皇帝的架子,一杯杯酒喝下去,也不见有醉意。另一边,程知节和李愔也喝开了。
我走到一旁,找了一棵树靠着坐下,看着这一群人把酒言欢,不禁想起了我在现代的朋友们,我们也经常一群人在一起喝酒,有时候在ktv,有时候在酒吧,有时候在某个人的家里。只不过,我们喝的从来都是啤酒或者红酒。
我所坐着的地方刚好处在树影下,其他人都忙着喝酒聊天,我以为不会有人注意到我,却见李勣忽然向我这边走过来。我收回思绪,道:“国公怎么不陪皇上了?”
李勣没有回答我,反问道:“慕雪姑娘又怎么一个人躲到了这里?”
我说道:“刚才坐着有些累了,想找个能靠的地方坐一坐。”
李勣在我身边坐下,说道:“那么姑娘又何以心事重重?”
我的心事有那么明显吗?李勣既然看了出来,我也不好否认,只看着夜空中寥落的星辰说:“秋风萧瑟,夜凉如水,我只是看着眼前零落的草木,想起它们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样子,心中不免感慨罢了。”
李勣侧头看着我,紧紧盯着我的眼睛,他的目光像是能够透过我的眼睛直看到我的心里。嘴上却笑着,轻飘飘的说道:“听姑娘下午作的诗,可不像是个悲秋之人啊!”
他果然知道承乾的诗是我帮他作的。我心下一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李勣既然在我面前这样直截了当、不带疑虑的说出来,就一定是确定了这件事情,我不承认也没有用,只但愿其他人没有看到。我想李勣应该不至于告诉皇上吧。
李勣见我沉默,站起身说:“我不管慕雪姑娘从哪里来,只想告诉姑娘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我茫然的看着李勣,猜不透他话里的意思。李勣说完话,转身回了刚才坐着的地方。我却不明白,什么叫不管我从哪里来?什么叫“既来之,则安之”,他到底知道些什么?难道,他真的如演义中写的那样,能掐会算?若是在以前,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可是就连穿越这么狗血的事情都能发生,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知道回到现代的方法也说不定。
另一边,李世民赞许道:“也好,佑儿,你就舞上一段,给大家助助兴吧。”
我得意的看着李佑,心想,看你怎么拒绝。只见他站起身,红着脸支吾的说道:“父皇,儿臣的剑舞的不好,不如让三哥来吧,三哥的剑术可是我们几个兄弟中最好的。”
李世民点头道:“嗯,若是论剑术,还真是没有人能比得上朕的恪儿。”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满满的作为一个父亲的骄傲。但是我却清楚的看到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变了脸色,心下一跳,真正的争斗还没有开始,他就已经这般忌惮李恪了吗?
只见李恪站起来,面向李世民,俯身拱手道:“那儿臣就在父皇和各位国公面前献丑了。”
我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让李佑躲了过去,但是此时此刻也顾不得和他较劲,要紧的是得想想唱什么。我在ktv经常唱的那几首歌实在不适合唱给这些古代人听。
早有小太监取来了琴,我坐在琴边,初秋的夜晚的风吹在身上,带着丝丝凉意,一片泛黄的槐树叶子轻飘飘的落在琴弦上,我小心的将叶子拾起,看着斜对面坐拥天下,曾经金戈铁马的帝王,他的身边,坐着与他举案齐眉的皇后,陪他出生入死的臣子,还有他不得善终的儿子。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首歌,只是我清楚的记得那首歌的歌词,曲子却并不熟悉。但是又想不出其他的,只有试一试了,但愿不至于太丢人。
我将手中的叶子放在草地上,抬头对李恪点点头,示意他我要开始了,然后抬手拨动琴弦,同时,李恪抽出身边侍卫腰间的剑,跟着我的琴声舞了起来。
犹豫把握不好调子,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忽听耳边箫声若虚若幻,更兼豪迈潇洒,循声看去,是李愔在用箫和我的琴声。我对他感激的一笑,刚才的紧张情绪顿时消去了大半,再看李恪手中长剑如芒,步履气贯长虹。我渐渐抛却心中的忐忑,抚琴而歌:
风把漫长来时路吹断
再回首情还在人已散
我恨苍天无语总闭上眼睛
不听不问不看
任凭深情任凭真心
随风离散让我痴狂让她伤感
日夜背负着相思的重担
让英雄气短就唯有爱
假如半生奔走最后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
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
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
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
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
难为男儿汉
日夜背负着相思的重担
让英雄气短就唯有爱
假如半生奔走最后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
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
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
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
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
难为男儿汉
逞好强纵有泪不轻弹
酒一干满怀苦心已酸
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
难为男儿汉
这首歌是唱秦始皇的,但是我倒觉得放在李世民身上更加恰当。李愔的箫声行云流水,清耳悦心,与我的琴声配合的恰到好处,而李恪手中长剑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风,又如游龙穿梭,行走四方,时而轻盈如燕,时而骤如闪电,俨然一个侠骨柔肠的王者,将这首歌词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沉浸在李愔的箫声里,沉浸在李恪的剑舞里,也沉浸在苍茫的夜色里,十指拨动琴弦,忘情高歌,竟是自己也感动了。
一曲终了,我们三人停下来,周围的夜变得异常宁静,只听得到火苗的“噼啪”声。众人皆是沉默,好一会儿,李世民猛地赞道:“好一个‘世间最难为,铁胆柔情男儿汉’,慕雪啊,你真是每一句都唱到朕的心里了。”众人纷纷大声附和。我起身答道:“皇上过誉了,是蜀王殿下的剑舞的好,梁王殿下的萧吹的好。”我看向李恪和李愔,李恪仍旧是那副固有的表情,李愔举了举酒杯,对我一笑。
李勣点头赞许道:“依我看啊,这剑舞的好,箫吹的好,琴弹的好,歌也唱的好。”
长孙无忌说道:“是啊,我们今天不但有了口福,还饱了眼福和耳福。”众人听了,皆是大笑。
长孙皇后身体一直不大好,略坐了一会儿,就早早的回去休息了。李世民坐在长孙无忌和李勣中间,完全没有皇帝的架子,一杯杯酒喝下去,也不见有醉意。另一边,程知节和李愔也喝开了。
我走到一旁,找了一棵树靠着坐下,看着这一群人把酒言欢,不禁想起了我在现代的朋友们,我们也经常一群人在一起喝酒,有时候在ktv,有时候在酒吧,有时候在某个人的家里。只不过,我们喝的从来都是啤酒或者红酒。
我所坐着的地方刚好处在树影下,其他人都忙着喝酒聊天,我以为不会有人注意到我,却见李勣忽然向我这边走过来。我收回思绪,道:“国公怎么不陪皇上了?”
李勣没有回答我,反问道:“慕雪姑娘又怎么一个人躲到了这里?”
我说道:“刚才坐着有些累了,想找个能靠的地方坐一坐。”
李勣在我身边坐下,说道:“那么姑娘又何以心事重重?”
我的心事有那么明显吗?李勣既然看了出来,我也不好否认,只看着夜空中寥落的星辰说:“秋风萧瑟,夜凉如水,我只是看着眼前零落的草木,想起它们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样子,心中不免感慨罢了。”
李勣侧头看着我,紧紧盯着我的眼睛,他的目光像是能够透过我的眼睛直看到我的心里。嘴上却笑着,轻飘飘的说道:“听姑娘下午作的诗,可不像是个悲秋之人啊!”
他果然知道承乾的诗是我帮他作的。我心下一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李勣既然在我面前这样直截了当、不带疑虑的说出来,就一定是确定了这件事情,我不承认也没有用,只但愿其他人没有看到。我想李勣应该不至于告诉皇上吧。
李勣见我沉默,站起身说:“我不管慕雪姑娘从哪里来,只想告诉姑娘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我茫然的看着李勣,猜不透他话里的意思。李勣说完话,转身回了刚才坐着的地方。我却不明白,什么叫不管我从哪里来?什么叫“既来之,则安之”,他到底知道些什么?难道,他真的如演义中写的那样,能掐会算?若是在以前,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可是就连穿越这么狗血的事情都能发生,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知道回到现代的方法也说不定。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