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 第三十八章 病重
- 40 第三十九章 骑马
- 41 第四十章 受伤
- 42 第四十一章 来历
- 43 第四十二章 心疼
- 44 第四十三章 情动
- 45 第四十四章 改封
- 46 第四十五章 太子生辰
- 47 第四十六章 萤火虫
- 48 第四十七章 柔情
- 49 第四十八章 远见
- 50 第四十九章 丢人
- 51 第五十章 婚事
- 52 第五十一章 惊马
- 53 第五十二章 情断
- 54 第五十三章 时机
- 55 第五十四章 畅饮
- 56 第五十五章 薨逝
- 57 第五十六章 劝勉
- 58 第五十七章 送行
- 59 第五十八章 遇刺
- 60 第五十九章 怀璧其罪
- 61 第六十章 诗赋
- 62 第六十一章 大唐盛世
- 63 第六十二章 韦贵妃
- 64 第六十三章 竹林深处
- 65 第六十四章 马球
- 66 第六十五章 寒兰
- 67 第六十六章 雪中狩猎
- 68 第六十七章 刺客
- 69 第六十八章 包庇
- 70 第六十九章 中毒
- 71 第七十章 思量
- 72 第七十一章 雪中梅
- 73 第七十二章 除夕夜宴
- 74 第七十三章 惊变
- 75 第七十四章 懂得
- 76 第七十五章 白雪红梅
- 77 第七十六章 情定
- 78 第七十七章 女儿心事
- 79 第七十八章 冲突
- 80 第七十九章 桃之夭夭
- 81 第八十章 探视
- 82 第八十一章 应对
- 83 第八十二章 偶遇
- 84 第八十三章 解围
- 85 第八十四章 武媚
- 86 第八十五章 议婚
- 87 第八十六章 浓情
- 88 第八十七章 玉镯
- 89 第八十八章 吐谷浑
- 90 第八十九章 山之高
- 91 第九十章 求亲
- 92 第九十一章 心悬
- 93 第九十二章 战祸
- 94 第九十三章 决断
- 95 第九十四章 大婚
- 96 第九十五章 迷醉
- 97 第九十六章 离开
- 98 第九十七章 谈心
- 99 第九十八章 灞桥
- 100 第九十九章 除恶
- 101 第一百章 西突厥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嫣儿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喜脉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阿史那心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可汗夫人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谈心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生产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亲事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使者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较量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女儿心事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开战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重逢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停战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自食其果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赛马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归唐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驸马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怀孕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意外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新婚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成公主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辩机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括地志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生辰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相信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舞歇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父子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储君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坦白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遇刺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裂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殇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轻歌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尘埃落定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休书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林间雪
- 138 番外:心悦君兮君不知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八章 远见
第四十八章 远见
李世民命令修复的古寺接连完工,又命宫中上下抄录佛经为长孙皇后祈福。我虽然知道再怎样祈福都无用,但还是认真的抄写,只是我的字依旧怎样也写不好。自从那晚之后,接连几日都没有再见到李泰,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这日,我正在抄录经书,蓝心过来传话说长孙皇后要见我。我不敢耽搁,马上搁下笔随蓝心去了长孙皇后的寝宫。
长孙皇后看上去精神不错,她今天没有躺在床上,而是在椅榻上斜斜的靠着。我施了礼,长孙皇后免了我的礼,挥手屏退了身边的太监和宫女。我不知道长孙皇后到底想和我说什么,要避开其他人。
待太监宫女全部退了出去,长孙皇后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笑着对我说道:“坐吧。”
我在长孙皇后旁边隔了一张桌案的地方坐下来,问道:“皇后娘娘找我有什么事吗?”
长孙皇后看着我,说道:“本宫今天找你来,确实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我猜不到长孙皇后和我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问道:“皇后娘娘有什么事啊?”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事关你的婚事。”
我一惊,难掩心中的忐忑。长孙皇后不可能在重病期间还会关心我的婚事,难道真的被水音给猜中了?长孙皇后有意让我嫁给太子?
长孙皇后继续说道:“本宫自知时日无多,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太子。承乾他身为东宫太子,皇上的嫡长子,却不是一众皇子中最聪慧最优秀的。本宫知道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皇上又有易储之心。本宫活着,还可以提点着太子,为他出出主意。本宫真不知道若是本宫不在了,太子该怎么办。太子妃虽贤惠,却是个没有主意的,也走不进承乾的心里。这些日子本宫观察着,发现你聪慧能干,真诚善良,承乾也肯听你的话。所以,本宫想让你做太子的侧妃,不知道你可愿意?”
长孙皇后一提太子,我就知道她要说什么了。没想到长孙皇后的心思还真是被水音猜中了。不过,既然长孙皇后询问我的意愿,就说明事情有转圜的余地。
我站起身,跪到长孙皇后的面前,说道:“皇后娘娘,我虽与太子殿下交好,也帮太子解过围,但是我和太子只是朋友,我们之间并没有男女之情。请恕慕雪没有办法嫁给太子。”
长孙皇后看着我,面带忧色,说道:“这么说,你不愿意嫁给太子?”
我知道也许长孙皇后会不高兴,但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是!慕雪要嫁就嫁两情相悦之人,我与太子之间虽有情谊但并无情爱。”
长孙皇后想了一会儿,叹声道:“起来吧!你不愿意,本宫也不会勉强你。”
我看着面前这个一国之后,这个无奈的母亲,并没有起身,跪在地上说道:“我虽然不能嫁给太子,但是皇后请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帮助太子。如果将来太子有需要,能为太子做的我一定会去做。”
长孙皇后坐起来,挣扎着要拉我的手,“来,快起来。”
“皇后!”我站起身,拉过长孙皇后的手,扶着她重新靠在榻上。她看着我,拍着我的手笑着说道:“本宫相信你。”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本宫知道,吴王恪、魏王泰都比太子贤能,可是承乾他是嫡长子,天命所归。也许承乾不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但是只有由他继承大统,才能保天下太平,保众皇子相安无事。况且,如今大唐国力强盛,边关虽有外患,但以皇上正当盛年,有生之年定能让四海臣服。将来大唐所需要的是一个守成之君,承乾的性格比其他诸皇子更适合。”
我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佩服我面前的这个女人,她不止贤德,而且很有远见。她的担忧,在多年以后,真的变成了现实。我问道:“这些话,皇后为什么不对皇上说呢?”
长孙皇后悠悠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横刀秣马打下这天下,又兴利除弊把一个久经战乱的国家治理成如今的盛世。皇上他是兴邦立国的旷世英才,他一心希望他的皇儿们也能有他一般的才能和魄力。”
我说道:“几乎每一个英雄的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英雄。”
长孙皇后点点头,说道:“是啊,本宫能理解皇上心思。可是,玄武门之变的惨烈如今还历历在目,本宫每每走到玄武门,仿佛还能听到震耳的喊杀声和惨叫声。皇上和本宫都是夜夜不能安枕,本宫真的不想再看到兄弟相残的惨剧了。”
据说玄武门之变前夕当时身为秦王妃的长孙皇后曾亲自激励将士,想来李世民发动政变,也少不了她的参与吧。踩着亲人的血登上这帝后之位,他们夫妻二人怎能不做噩梦。也难怪长孙皇后这么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会重蹈覆辙。
我劝慰道:“皇后多虑了,我看几位殿下相互间相处融洽,兄友弟恭,不会发生那样的事的。”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心里知道,诸皇子间虽没有如玄武门之变那样兵戎相见,但想来互相之间也少不了阴谋算计。
长孙皇后苦笑着摇摇头,叹声道:“兄友弟恭?皇上兄弟之间也是兄友弟恭。”长孙皇后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年是一山难容二虎,而现今又是弟强兄弱。”她说着,连连的摇头。
我虽然知道结局如何,见长孙皇后一个垂死之人为了子女如此忧心,仍是忍不住劝道:“太子殿下还年轻,将来会有长进的。况且皇后不是也说了嘛,皇上正当盛年,想我皇上定会想办法阻止这样的事情的。”
这日,我正在抄录经书,蓝心过来传话说长孙皇后要见我。我不敢耽搁,马上搁下笔随蓝心去了长孙皇后的寝宫。
长孙皇后看上去精神不错,她今天没有躺在床上,而是在椅榻上斜斜的靠着。我施了礼,长孙皇后免了我的礼,挥手屏退了身边的太监和宫女。我不知道长孙皇后到底想和我说什么,要避开其他人。
待太监宫女全部退了出去,长孙皇后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笑着对我说道:“坐吧。”
我在长孙皇后旁边隔了一张桌案的地方坐下来,问道:“皇后娘娘找我有什么事吗?”
长孙皇后看着我,说道:“本宫今天找你来,确实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我猜不到长孙皇后和我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问道:“皇后娘娘有什么事啊?”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事关你的婚事。”
我一惊,难掩心中的忐忑。长孙皇后不可能在重病期间还会关心我的婚事,难道真的被水音给猜中了?长孙皇后有意让我嫁给太子?
长孙皇后继续说道:“本宫自知时日无多,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太子。承乾他身为东宫太子,皇上的嫡长子,却不是一众皇子中最聪慧最优秀的。本宫知道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皇上又有易储之心。本宫活着,还可以提点着太子,为他出出主意。本宫真不知道若是本宫不在了,太子该怎么办。太子妃虽贤惠,却是个没有主意的,也走不进承乾的心里。这些日子本宫观察着,发现你聪慧能干,真诚善良,承乾也肯听你的话。所以,本宫想让你做太子的侧妃,不知道你可愿意?”
长孙皇后一提太子,我就知道她要说什么了。没想到长孙皇后的心思还真是被水音猜中了。不过,既然长孙皇后询问我的意愿,就说明事情有转圜的余地。
我站起身,跪到长孙皇后的面前,说道:“皇后娘娘,我虽与太子殿下交好,也帮太子解过围,但是我和太子只是朋友,我们之间并没有男女之情。请恕慕雪没有办法嫁给太子。”
长孙皇后看着我,面带忧色,说道:“这么说,你不愿意嫁给太子?”
我知道也许长孙皇后会不高兴,但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是!慕雪要嫁就嫁两情相悦之人,我与太子之间虽有情谊但并无情爱。”
长孙皇后想了一会儿,叹声道:“起来吧!你不愿意,本宫也不会勉强你。”
我看着面前这个一国之后,这个无奈的母亲,并没有起身,跪在地上说道:“我虽然不能嫁给太子,但是皇后请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帮助太子。如果将来太子有需要,能为太子做的我一定会去做。”
长孙皇后坐起来,挣扎着要拉我的手,“来,快起来。”
“皇后!”我站起身,拉过长孙皇后的手,扶着她重新靠在榻上。她看着我,拍着我的手笑着说道:“本宫相信你。”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本宫知道,吴王恪、魏王泰都比太子贤能,可是承乾他是嫡长子,天命所归。也许承乾不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但是只有由他继承大统,才能保天下太平,保众皇子相安无事。况且,如今大唐国力强盛,边关虽有外患,但以皇上正当盛年,有生之年定能让四海臣服。将来大唐所需要的是一个守成之君,承乾的性格比其他诸皇子更适合。”
我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佩服我面前的这个女人,她不止贤德,而且很有远见。她的担忧,在多年以后,真的变成了现实。我问道:“这些话,皇后为什么不对皇上说呢?”
长孙皇后悠悠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横刀秣马打下这天下,又兴利除弊把一个久经战乱的国家治理成如今的盛世。皇上他是兴邦立国的旷世英才,他一心希望他的皇儿们也能有他一般的才能和魄力。”
我说道:“几乎每一个英雄的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英雄。”
长孙皇后点点头,说道:“是啊,本宫能理解皇上心思。可是,玄武门之变的惨烈如今还历历在目,本宫每每走到玄武门,仿佛还能听到震耳的喊杀声和惨叫声。皇上和本宫都是夜夜不能安枕,本宫真的不想再看到兄弟相残的惨剧了。”
据说玄武门之变前夕当时身为秦王妃的长孙皇后曾亲自激励将士,想来李世民发动政变,也少不了她的参与吧。踩着亲人的血登上这帝后之位,他们夫妻二人怎能不做噩梦。也难怪长孙皇后这么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会重蹈覆辙。
我劝慰道:“皇后多虑了,我看几位殿下相互间相处融洽,兄友弟恭,不会发生那样的事的。”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心里知道,诸皇子间虽没有如玄武门之变那样兵戎相见,但想来互相之间也少不了阴谋算计。
长孙皇后苦笑着摇摇头,叹声道:“兄友弟恭?皇上兄弟之间也是兄友弟恭。”长孙皇后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年是一山难容二虎,而现今又是弟强兄弱。”她说着,连连的摇头。
我虽然知道结局如何,见长孙皇后一个垂死之人为了子女如此忧心,仍是忍不住劝道:“太子殿下还年轻,将来会有长进的。况且皇后不是也说了嘛,皇上正当盛年,想我皇上定会想办法阻止这样的事情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