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03 第六百零一章 暂代主将之职
- 604 第六百零二章 温柔体贴
- 605 第六百零三章 名正言顺上位
- 606 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围
- 607 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风波
- 608 第六百零六章 靠人不如靠己
- 609 第六百零七章 倔强的性格
- 610 第六百零八章 终如愿以偿
- 611 第六百零九章 防线在缩短
- 612 第六百一十章 猜疑另外身份
- 613 第六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
- 614 第六百一十二章 谋划漳泉之地
- 615 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战中
- 616 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
- 617 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愿娶,我便愿嫁!
- 618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夜夺渡口
- 619 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战是和
- 620 第六百一十八章 劝降书信到
- 621 第六百一十九章 成婚在即
- 622 第六百二十章 大婚
- 623 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梦成真
- 624 第六百二十二章 弹劾前方统帅
- 625 第六百二十三章 谣言
- 626 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门宴
- 627 第六百二十五章 郑王到任
- 628 第六百二十六章 贯穿营地
- 629 第六百二十七章 服从军令不动摇
- 630 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选
- 631 第六百二十九章 得不到就毁掉
- 632 第六百三十章 拉拢调查
- 633 第六百三十一章 担忧成真
- 634 第六百三十二章 取得信任
- 635 第六百三十三章 没安好心!
- 636 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节团将至
- 637 第六百三十五章 内讧
- 638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划
- 639 第六百三十七章 失望心情
- 640 第六百三十八章 被放弃
- 641 第六百三十九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 642 第六百四十章 产生隔阂
- 643 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线召回
- 644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争不怒,平静接受
- 645 第六百四十三章 监控起来
- 646 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润州城
- 647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与李煜对话
- 648 第六百四十六章 离别前的团聚
- 649 第六百四十七章 小别赛新婚
- 650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与赏赐
- 651 第六百四十九章 集体登门拜访
- 652 第六百五十章 苏氏六国论
- 653 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归于好
- 654 第六百五十二章 揭秘身份
- 655 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虽远,行则将至!
- 656 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运
- 657 第六百五十五章 舆论导向
- 658 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赐的惊喜
- 659 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拢明显
- 660 第六百五十八章 虚与蛇委
- 661 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后路
- 662 第六百六十章 离别在即
- 663 第六百六十一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 664 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
- 665 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争
- 666 第六百六十四章 才子入扬州
- 667 第六百六十五章 准备妥当
- 668 第六百六十六章 金蝉脱壳
- 669 第六百六十七章 海阔凭鱼跃
- 670 第六百六十八章 出海
- 671 第六百六十九章 调查幕后真相
- 672 第六百七十章 遇害消息
- 673 第六百七十一章 民怨沸腾
- 674 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祸上身
- 675 第六百七十三章 无法接受
- 676 第六百七十四章 争霸的种子
- 677 第六百七十五章 战事重启
- 678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军猛如虎
- 679 第六百七十七章 来势汹汹
- 680 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矶
- 681 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动荡,下旨降罪
- 682 第六百八十章 营救计划
- 683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围困金陵
- 684 第六百八十二章 势在必得
- 685 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
- 686 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谋投诚
- 687 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
- 688 第六百八十六章 金陵失陷(中)
- 689 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
- 690 第六百八十八章 悔不当初
- 691 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
- 692 第六百九十章 词帝初显
- 693 第六百九十一章 沉船事件
- 694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好善后
- 695 第六百九十三章 消息散播
- 696 第六百九十四章 抵达泉州
- 697 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神策军
- 698 第六百九十六章 市舶司的提议
- 699 第六百九十七章 达成共识
- 700 第六百九十八章 青影卫
- 701 第六百九十九章 军官培养与提拔
- 702 第七百章 父子夜谈
- 703 第七百零一章 苏宸的雄心壮志
- 704 第七百零二章 出征长乐府
- 705 第七百零三章 海运行商
- 706 第七百零四章 造船与铸刀
- 707 第七百零五章 遍地烽火
- 708 第七百零六章 稳固后方
- 709 第七百零七章 熟人来到
- 710 第七百零八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
- 711 第七百零九章 辅助之心
- 712 第七百一十章 围攻温州城
- 713 第七百一十一章 温州城破
- 714 第七百一十二章 分兵北上
- 715 第七百一十三章 平安喜乐才是福
- 716 第七百一十四章 吴越寻对策
- 717 第七百一十五章 贸易航队归来
- 718 第七百一十六章 年关到来,万象更新!
- 719 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春出兵
- 720 第七百一十八章 引蛇出洞
- 721 第七百一十九章 智取婺州城
- 722 第七百二十章 各怀策略
- 723 第七百二十一章 援救策略
- 724 第七百二十二章 阵前对敌
- 725 第七百二十三章 兵法诡道
- 726 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面合围
- 727 第七百二十五章 劫富济贫
- 728 第七百二十六章 围城打援
- 729 第七百二十七章 班师北上
- 730 第七百二十八章 城头对话
- 731 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杀伤武器
- 732 第七百三十章 吴越投降
- 733 第七百三十一章 日后的储君之争
- 734 第七百三十二章 册封名单
- 735 第七百三十三章 登基大典
- 736 第七百三十四章 沟通卢绛
- 737 第七百三十五章 俘虏潘美
- 738 第七百三十六章 分兵战略
- 739 第七百三十七章 出榜安民
- 740 第七百三十八章 宋军西退
- 741 第七百三十九章 赵官家雷霆大怒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
第六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
王继恩闻言,愤恨道:“若真是如此,那苏宸真是该挨千刀的,在蜀国帮助蜀人打败了我宋军,使得三万精锐损失殆尽,现在伐南唐,他又在润州作祟,阻挡我大军攻克润州。此人当派人,尽快除去,否则影响我大宋,统一天下的大业啊!
赵匡胤站起身,闲庭信步走了几步,说道:“若猜测为真,这苏宸真有这般才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才能,我们为何要除掉他,而不是纳为己用!这次南征,即便我们攻下了江南国国,但也会损失惨重,甚至消耗巨大,接下来我们还有南汉、大理、西北藩镇,桀骜的党项人蠢蠢欲动,北汉未曾消灭,辽国始终占据我们幽云十六州,对我中原图谋已久。
“我们需要钱粮,需要财富,来充盈国库,就需要真正有大才之人,为我大宋出谋划策。你们看着苏宸的事迹,除了诗词文章,可以傲视文坛,成为文人的领袖,如果把他从江南弄来北方,重用此人,是否可让天下才子归心?
另外,他能研制出了青白瓷、香水等物品,可以为我们创收,他的许多医术方法,天花牛痘,为我大宋疾病方面做出一些贡献,还能对我统一大业,有所促进,这样的大才之辈,正是治国安天下的良臣,如张良萧何一般的不可多得,为何我们不能将他要过来。”
王继恩不解说道:“可是,官家,此人如此有才华,他却在南唐,我们只要不能消灭南唐,便无法将此人得到,除非,只能掠走。但他在盛润州城内,有重兵保护,很难成功啊。”
赵匡胤看向赵普,淡淡一笑,说道:“这就需要找我们的宰相,想办法了。”
这赵普以前跟在军中,随着赵匡胤南征北讨,乃是一个谋士,智计多端,此时赵匡胤,把这项任务交给他,既是考验,也是期待,希望赵普能真的有好的办法。
赵普沉吟了一下,眼光闪烁,说道:“要把苏宸拉入,臣觉得,必然先让苏宸与唐国皇室,离心离德才行。我们需要动用离间计,若能离间苏宸与李煜、皇室的关系,让苏宸对皇室极度失望,我们也可让李煜对苏宸感到嫉妒,这样我们才能换到苏宸。”
赵匡胤一听,顿时来了兴致,问道:“赵宰相细说一下。”
赵普点头解释道:“臣也是根据官家的提议,正在思考,边想边说,可能策略并不严谨,亮出来仅供参考,大家共同商议。”
赵匡胤点头道:“不错,正是这个道理,你且说来!”
赵普道:“这离间计可分多种,其一,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候,送给唐国一份外交函,只要唐国能交出大才子苏宸,我们就可以可与唐国止兵议和,这样,可瓦解唐国暂时上下一心的抵抗意志,用议和来麻痹唐军,让他们疏于防范,同时也别给了李煜和苏宸决裂的机会。
让朝廷的宋党和孙党相互攻击,内斗不断,毕竟苏宸是韩熙载的得意门生,属于孙党的年轻官员,宋党的魏岑冯延鲁等人,必定反感此人,所以只要我们放出了交苏宸可议和退兵的言论,那么唐国朝必然陷入争斗,李煜此人,无治国之才,优柔寡断,一旦听闻我宋军有退兵可能,他不会为一个苏宸,放过这个和谈的机会,先让其内讧、瓦解!”
赵匡胤一听拍案,大喜道:“好计策,好计策啊,赵宰相,你不愧是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大才,这等离间计,能被你想出,很是高明;我们用退兵议和,离间那苏宸和李煜的关系,让唐国朝廷陷入争斗,内部瓦解他们,使其内部元气大伤,我们以议和还能整兵拖延,补给粮饷等,顺带瓦解唐军士气。等一年半载之后,再行攻击,难度会比现在小上一半。而且有了苏宸在,也可以创办一些家朝廷官坊,发展皇商,再与他商议如何进攻北汉和蜀国等地事宜。倘若他能真心为我宋国出策,说不定我们消灭蜀国和北汉会更加顺利。
王继恩听完后,也觉得大有道理,于是微笑道“这么一看,得到苏宸的好处,的确很多,值得一试。”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那是,这苏宸一人可挡十万大军,若能得到他,朕宁愿前线退兵,一年之后再做决定伐唐,怕就怕这离间计,没有那么容易奏效啊!”
赵普说道:“由朝廷出函讨要苏宸,也只是此计的一环!”
“哦,还有哪些,不妨说出来。”赵匡胤询问。
赵普继续道:“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制造苏宸与李煜的矛盾,众所周知,苏宸对周皇后和皇子有救命之恩,光从这点,就很难让苏宸被李煜果断送出城,我们要派人在金陵大肆假传消息,编造谎言,说苏宸与周皇后有染,他曾利用探病期间,与周皇后心生爱慕,作出苟且之事,这消息一旦传入李煜耳中,必然会离间了李煜、周皇后、苏宸三人关系,以后周皇后再要劝李煜不动苏宸,会使李煜生出更大的怀疑。
“另外,李煜在未登基之前,曾自诩才华江南第一,现在苏宸的诗词要比李煜高出多个档次,借此也可以传言苏宸诗词天下第一,比李煜高出几筹,这样也让李煜心中不爽。
“再者,还可以由官家亲自写信,派人发给苏宸,劝降此人,许以高官厚禄,拉拢此子,适当有两封可以假装失误,被唐军的斥侯得到,送往金陵城,落在李煜手中,他必定心生猜疑。”
赵匡胤听完这些阴谋诡计,虽然以他的性光明磊落性格,多少有点不屑,但不可否认,在这个时候动用这些诡计,往往能奏效,这就是人性的把控。
他自己不齿去想,但是像赵普这种老谋深算之辈,却深谙此道。
赵匡胤思考过后,说道:“这些计策,赵宰相,你亲自来制定方案,我回让王继恩,动用武德司的人,配合执行!此外,朕觉得顺便可多制造几份书信,也给林仁肇将军也送去一份,这样让唐国朝廷的人,对林仁肇也产生不信任。
“如此一来,东西两道战线上的关键将领,被我们招安劝降,再伪造几封回信,可让唐国朝廷,造成更大的震荡和冲击,让李煜去抉择吧!事情越发复杂、棘手,那么便更容易出错。”
赵普说道:“官家所言极是,这一补充,更是一箭双雕,老臣佩服。”
赵匡胤哈哈笑道:“这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略作补充而已,还是靠宰相你,老谋深算的很呢。”
赵普拱手捧话道:“因为官家铁骨铮铮,军伍出身,马背上打下这个天下,靠的是真本事。哪像臣这样,读书并不多,又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动些歪门诡计。”
赵匡胤摆手道:“宰相也不必自谦了,如果没有真本事,朕岂会这般信任、重用你,你就放心去做吧,朕会支持你!”
赵普恭敬道:“是,臣回去便安排,几日内必然做好,发往唐国境内,让军中斥候和武德司探子,进行实施。”
赵匡胤点头,表示赞许和支持。
赵匡胤站起身,闲庭信步走了几步,说道:“若猜测为真,这苏宸真有这般才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才能,我们为何要除掉他,而不是纳为己用!这次南征,即便我们攻下了江南国国,但也会损失惨重,甚至消耗巨大,接下来我们还有南汉、大理、西北藩镇,桀骜的党项人蠢蠢欲动,北汉未曾消灭,辽国始终占据我们幽云十六州,对我中原图谋已久。
“我们需要钱粮,需要财富,来充盈国库,就需要真正有大才之人,为我大宋出谋划策。你们看着苏宸的事迹,除了诗词文章,可以傲视文坛,成为文人的领袖,如果把他从江南弄来北方,重用此人,是否可让天下才子归心?
另外,他能研制出了青白瓷、香水等物品,可以为我们创收,他的许多医术方法,天花牛痘,为我大宋疾病方面做出一些贡献,还能对我统一大业,有所促进,这样的大才之辈,正是治国安天下的良臣,如张良萧何一般的不可多得,为何我们不能将他要过来。”
王继恩不解说道:“可是,官家,此人如此有才华,他却在南唐,我们只要不能消灭南唐,便无法将此人得到,除非,只能掠走。但他在盛润州城内,有重兵保护,很难成功啊。”
赵匡胤看向赵普,淡淡一笑,说道:“这就需要找我们的宰相,想办法了。”
这赵普以前跟在军中,随着赵匡胤南征北讨,乃是一个谋士,智计多端,此时赵匡胤,把这项任务交给他,既是考验,也是期待,希望赵普能真的有好的办法。
赵普沉吟了一下,眼光闪烁,说道:“要把苏宸拉入,臣觉得,必然先让苏宸与唐国皇室,离心离德才行。我们需要动用离间计,若能离间苏宸与李煜、皇室的关系,让苏宸对皇室极度失望,我们也可让李煜对苏宸感到嫉妒,这样我们才能换到苏宸。”
赵匡胤一听,顿时来了兴致,问道:“赵宰相细说一下。”
赵普点头解释道:“臣也是根据官家的提议,正在思考,边想边说,可能策略并不严谨,亮出来仅供参考,大家共同商议。”
赵匡胤点头道:“不错,正是这个道理,你且说来!”
赵普道:“这离间计可分多种,其一,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候,送给唐国一份外交函,只要唐国能交出大才子苏宸,我们就可以可与唐国止兵议和,这样,可瓦解唐国暂时上下一心的抵抗意志,用议和来麻痹唐军,让他们疏于防范,同时也别给了李煜和苏宸决裂的机会。
让朝廷的宋党和孙党相互攻击,内斗不断,毕竟苏宸是韩熙载的得意门生,属于孙党的年轻官员,宋党的魏岑冯延鲁等人,必定反感此人,所以只要我们放出了交苏宸可议和退兵的言论,那么唐国朝必然陷入争斗,李煜此人,无治国之才,优柔寡断,一旦听闻我宋军有退兵可能,他不会为一个苏宸,放过这个和谈的机会,先让其内讧、瓦解!”
赵匡胤一听拍案,大喜道:“好计策,好计策啊,赵宰相,你不愧是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大才,这等离间计,能被你想出,很是高明;我们用退兵议和,离间那苏宸和李煜的关系,让唐国朝廷陷入争斗,内部瓦解他们,使其内部元气大伤,我们以议和还能整兵拖延,补给粮饷等,顺带瓦解唐军士气。等一年半载之后,再行攻击,难度会比现在小上一半。而且有了苏宸在,也可以创办一些家朝廷官坊,发展皇商,再与他商议如何进攻北汉和蜀国等地事宜。倘若他能真心为我宋国出策,说不定我们消灭蜀国和北汉会更加顺利。
王继恩听完后,也觉得大有道理,于是微笑道“这么一看,得到苏宸的好处,的确很多,值得一试。”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那是,这苏宸一人可挡十万大军,若能得到他,朕宁愿前线退兵,一年之后再做决定伐唐,怕就怕这离间计,没有那么容易奏效啊!”
赵普说道:“由朝廷出函讨要苏宸,也只是此计的一环!”
“哦,还有哪些,不妨说出来。”赵匡胤询问。
赵普继续道:“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制造苏宸与李煜的矛盾,众所周知,苏宸对周皇后和皇子有救命之恩,光从这点,就很难让苏宸被李煜果断送出城,我们要派人在金陵大肆假传消息,编造谎言,说苏宸与周皇后有染,他曾利用探病期间,与周皇后心生爱慕,作出苟且之事,这消息一旦传入李煜耳中,必然会离间了李煜、周皇后、苏宸三人关系,以后周皇后再要劝李煜不动苏宸,会使李煜生出更大的怀疑。
“另外,李煜在未登基之前,曾自诩才华江南第一,现在苏宸的诗词要比李煜高出多个档次,借此也可以传言苏宸诗词天下第一,比李煜高出几筹,这样也让李煜心中不爽。
“再者,还可以由官家亲自写信,派人发给苏宸,劝降此人,许以高官厚禄,拉拢此子,适当有两封可以假装失误,被唐军的斥侯得到,送往金陵城,落在李煜手中,他必定心生猜疑。”
赵匡胤听完这些阴谋诡计,虽然以他的性光明磊落性格,多少有点不屑,但不可否认,在这个时候动用这些诡计,往往能奏效,这就是人性的把控。
他自己不齿去想,但是像赵普这种老谋深算之辈,却深谙此道。
赵匡胤思考过后,说道:“这些计策,赵宰相,你亲自来制定方案,我回让王继恩,动用武德司的人,配合执行!此外,朕觉得顺便可多制造几份书信,也给林仁肇将军也送去一份,这样让唐国朝廷的人,对林仁肇也产生不信任。
“如此一来,东西两道战线上的关键将领,被我们招安劝降,再伪造几封回信,可让唐国朝廷,造成更大的震荡和冲击,让李煜去抉择吧!事情越发复杂、棘手,那么便更容易出错。”
赵普说道:“官家所言极是,这一补充,更是一箭双雕,老臣佩服。”
赵匡胤哈哈笑道:“这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略作补充而已,还是靠宰相你,老谋深算的很呢。”
赵普拱手捧话道:“因为官家铁骨铮铮,军伍出身,马背上打下这个天下,靠的是真本事。哪像臣这样,读书并不多,又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动些歪门诡计。”
赵匡胤摆手道:“宰相也不必自谦了,如果没有真本事,朕岂会这般信任、重用你,你就放心去做吧,朕会支持你!”
赵普恭敬道:“是,臣回去便安排,几日内必然做好,发往唐国境内,让军中斥候和武德司探子,进行实施。”
赵匡胤点头,表示赞许和支持。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