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64 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
- 665 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争
- 666 第六百六十四章 才子入扬州
- 667 第六百六十五章 准备妥当
- 668 第六百六十六章 金蝉脱壳
- 669 第六百六十七章 海阔凭鱼跃
- 670 第六百六十八章 出海
- 671 第六百六十九章 调查幕后真相
- 672 第六百七十章 遇害消息
- 673 第六百七十一章 民怨沸腾
- 674 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祸上身
- 675 第六百七十三章 无法接受
- 676 第六百七十四章 争霸的种子
- 677 第六百七十五章 战事重启
- 678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军猛如虎
- 679 第六百七十七章 来势汹汹
- 680 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矶
- 681 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动荡,下旨降罪
- 682 第六百八十章 营救计划
- 683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围困金陵
- 684 第六百八十二章 势在必得
- 685 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
- 686 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谋投诚
- 687 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
- 688 第六百八十六章 金陵失陷(中)
- 689 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
- 690 第六百八十八章 悔不当初
- 691 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
- 692 第六百九十章 词帝初显
- 693 第六百九十一章 沉船事件
- 694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好善后
- 695 第六百九十三章 消息散播
- 696 第六百九十四章 抵达泉州
- 697 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神策军
- 698 第六百九十六章 市舶司的提议
- 699 第六百九十七章 达成共识
- 700 第六百九十八章 青影卫
- 701 第六百九十九章 军官培养与提拔
- 702 第七百章 父子夜谈
- 703 第七百零一章 苏宸的雄心壮志
- 704 第七百零二章 出征长乐府
- 705 第七百零三章 海运行商
- 706 第七百零四章 造船与铸刀
- 707 第七百零五章 遍地烽火
- 708 第七百零六章 稳固后方
- 709 第七百零七章 熟人来到
- 710 第七百零八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
- 711 第七百零九章 辅助之心
- 712 第七百一十章 围攻温州城
- 713 第七百一十一章 温州城破
- 714 第七百一十二章 分兵北上
- 715 第七百一十三章 平安喜乐才是福
- 716 第七百一十四章 吴越寻对策
- 717 第七百一十五章 贸易航队归来
- 718 第七百一十六章 年关到来,万象更新!
- 719 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春出兵
- 720 第七百一十八章 引蛇出洞
- 721 第七百一十九章 智取婺州城
- 722 第七百二十章 各怀策略
- 723 第七百二十一章 援救策略
- 724 第七百二十二章 阵前对敌
- 725 第七百二十三章 兵法诡道
- 726 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面合围
- 727 第七百二十五章 劫富济贫
- 728 第七百二十六章 围城打援
- 729 第七百二十七章 班师北上
- 730 第七百二十八章 城头对话
- 731 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杀伤武器
- 732 第七百三十章 吴越投降
- 733 第七百三十一章 日后的储君之争
- 734 第七百三十二章 册封名单
- 735 第七百三十三章 登基大典
- 736 第七百三十四章 沟通卢绛
- 737 第七百三十五章 俘虏潘美
- 738 第七百三十六章 分兵战略
- 739 第七百三十七章 出榜安民
- 740 第七百三十八章 宋军西退
- 741 第七百三十九章 赵官家雷霆大怒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祸上身
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祸上身
大宋使节团的程德玄和梁迥已经派人过江去调查,通过最后一个活口刺客所举报出了廖寒,是否为魏岑府上的家将。
数日调查后,程德玄和梁迥得到可靠消息,原来魏岑府上的确有一个家将叫廖寒,在数日前已经消失,下落不明,大宋探子还亲自携带画像,到到廖寒家中胁迫询问,从廖寒家卷口中,得知廖寒与画像上准确无误,的确存在这么一个人。
于是,大宋探子将廖寒的家卷也给掳走了,当成了认证。
梁迥说道:“已经证实,那批杀手的确是魏岑派来的,那魏岑代表唐国朝廷宋党,而对立的便是孙党,苏辰又是孙党首领韩熙载的得意门生,于是就被视为眼中钉,魏岑等人曾几次三番派针对苏辰,实施袭击。据了解,苏辰在半年前就已经数次遭到行刺,而这一次,魏岑动手,也毫不意外。”
“其次,还有一个刺杀的理由,就是苏辰现在被我们索要,即将带往汴京城,他们深知苏辰的才华,不想让我大宋得此人才,所以在唐宋议和结束之后,苏辰进入我宋境,便派人出手行刺,如此一来,这个锅就让我们自己来背了,还能除掉一个对宋有用之才。”
程德玄听完,微微点头,分析道:“有一定道理。现在既有了人证和物证,也不容置疑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证据,形成文书,派人快速送往汴京,禀告给官家。请他定夺,毕竟临行前官家反复交代,让我们带着苏辰回到汴京,圣上会另有重用,但是现在却遇难了,不知官家是否会迁怒咱们。幸亏,我们查出了幕后真凶,将真相公布于众后,我们也能减轻一点失职之责,减轻责罚!
梁迥担忧道:“官家会不会处罚我们过重,毕竟他对苏辰似乎很是看重,我们这趟出行没有完成,反而吃力不讨好了。
程德玄说道:“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朝廷之所索要苏辰,一来,官家的确欣赏此人才华,将他放在唐国不利于我大宋的统一,若是朝廷得此人才,便可有很大利益。
“此外,我们也以此来削弱唐国的人才,即便苏辰死掉了,但是我们对唐国也形成了一种压制,若是再发起攻击,难度便会小很多。”
梁迥忽然反应过来,眼神一亮说道:“对呀,唐国又是割地赔款,人才送出,已经元气大伤,严重的削弱了实力,若是这时候,我大军在发起进攻,唐国更容易被攻克。”
程德玄微微一笑,颇有一些老谋深算的味道,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苏辰死了,对我们也有利,这样唐宋议和便可随时终止,毕竟魏岑派人刺杀了苏辰,等于是唐国撕毁了合约,那么我军便出师有名了,可以不按合约行事,拒绝和谈,派兵再次进攻。
“没有了苏辰的镇守东面,澜州城很容易被攻破,西面只要想办法调离林仁肇,也很容易被击溃,所以,魏岑或许是帮了我大宋。从这点分析,我们这次议和成效,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功劳更大。”
梁迥听完,忍不住哈哈一笑道:“程大人说的,太有道理了,我们无意之间,便立一更大功劳。”
程德玄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我们写出质问的文书,派人递交给江南唐国朝廷,让他们先自乱阵脚,三党争论不休,这样从内部瓦解他们。一边等着官家回复,给我们传达最新的旨意。
梁迥轻笑道:“好,一切全听程大人安排。”
………
金陵朝廷,这两日弹劾魏岑的声音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徐铉、高越为首的孙党官员。携带万人签名帛书,上殿要求清君侧,对外面传闻是魏岑派人谋害苏辰之事,破坏合约,发起弹劾。
李煜也想不到魏岑等人,竟然如此大胆,派人谋害了已经离开江南的苏辰,把这个对唐国做出许多贡献的年轻人,刺杀死了,何等的心狠手辣。
李煜终于发了脾气,毕竟这次是魏岑等人不占理,而且做得过了。
他若不及时表态,无法安抚金陵城的百姓和读书士子,甚至怀疑是他派魏岑这样做的,那样连皇帝本身也要被卷入其中。
所以,李煜急着表明态度,在金銮殿上,便怒斥道:“魏岑,你好大的胆,苏辰乃朕亲自册封的安国侯、背负议和使命,为唐国付出如此之重,你竟然派人途中加害,残害忠良,做的太过分了。”
魏岑站出来,在金銮殿的中央跪地,无比委屈道:“臣冤枉,绝非臣派人作为!连臣自己都不知道,这是谁人所为,竟嫁祸给臣,请官家可不能误信了谣言。”
李煜皱眉,大喝道:“你还在狡辩,今日,大宋使节团的程德玄,派人送来使节文书,已到朕手上,列举了人证物证,他们抓住了一个刺客,留有活口,一口咬定是你派他们去行刺的,那些刺客尸体之中,便有了你府上一个叫廖寒的家将,他的尸首被发现在刺客当中,你还有什么话说!”
魏岑发愣,廖寒?他有一些印象,此人的确是他的府上的一名家将,但这几日,他也没见到此人,还以为对方家中有事,选择歇工了,怎么会出现在刺客之中?
魏岑说道:“回官家,我府上确有这么一人,但这几日臣也没有见到,不知他去了哪里。为何他会去行刺苏辰,臣一概不知。”
李煜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他觉得自己的智商被魏岑侮辱了,你府上家将,前去刺杀苏辰,已经被在乱中被斩杀,但尸体还在,已经留下了证据,你现在不承认是自己派的,难道还是别人派的?
这个推脱之法,狡辩之词,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谁能信服?
李煜生气怒喝道:“魏岑,你在戏弄朕吗?你府上家将廖寒,死于苏辰遇害的当晚院内,一身黑衣混在刺客之中,前去行刺,你作为他的家主,你会不知?现在还有一个活口的杀手咬定是你派的人,你还有什么话说?”
魏岑也想不明白,为何廖寒会出现在那里,他也傻眼了。
朝堂上,徐铉、高越等人听到李煜说出大宋使节团写的文书内容,确认无疑了跟魏岑脱不了干系,他们的弹劾之声更大了,一心要会苏辰之死,讨回公道,都义愤填英。
徐铉拱手道:“官家,这件事已经激起民愤,魏岑一定要受到重罚,以安抚民心。”
高越站出来道:“倒不错,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魏大人此等做法,难以饶恕,请官家降罪!”
这时候,潘佑也站出来拱手说道:“徐大人、高大人所言,十分有理,苏辰位我唐国百姓和朝廷作出不少贡献,深得民心,他又为这次议和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朝廷没有给予他足够回报也就算了,但身为朝廷官员派人行凶,杀害苏辰,实在是寒人心,罪不可恕!
许多官员纷纷站出来,孙党与新党的官员们遥相呼应,顿时两派联合一起,弹劾魏岑,甚至连陈觉也给牵扯上了,因为这两人一文一武没少在一起密谋奸诈坏事,都是宋党的代表人物。
这一下,魏岑和宋党的人感到情况不妙了。
李煜一见这个场面,有大半的官员都在请他降罪魏岑,没有了回旋余地,而李煜本人也对魏岑等人的做法很生气,于是下旨,将魏岑和陈觉一起革职了,贬为庶民,暂时押回他们自己府上软禁,具体还要做如何处置,需要等宋国那边进一步的交涉了。
一旦宋国朝廷不满,那么,李煜也要作出让步和表态,也可能牺牲掉魏岑等人了。
数日调查后,程德玄和梁迥得到可靠消息,原来魏岑府上的确有一个家将叫廖寒,在数日前已经消失,下落不明,大宋探子还亲自携带画像,到到廖寒家中胁迫询问,从廖寒家卷口中,得知廖寒与画像上准确无误,的确存在这么一个人。
于是,大宋探子将廖寒的家卷也给掳走了,当成了认证。
梁迥说道:“已经证实,那批杀手的确是魏岑派来的,那魏岑代表唐国朝廷宋党,而对立的便是孙党,苏辰又是孙党首领韩熙载的得意门生,于是就被视为眼中钉,魏岑等人曾几次三番派针对苏辰,实施袭击。据了解,苏辰在半年前就已经数次遭到行刺,而这一次,魏岑动手,也毫不意外。”
“其次,还有一个刺杀的理由,就是苏辰现在被我们索要,即将带往汴京城,他们深知苏辰的才华,不想让我大宋得此人才,所以在唐宋议和结束之后,苏辰进入我宋境,便派人出手行刺,如此一来,这个锅就让我们自己来背了,还能除掉一个对宋有用之才。”
程德玄听完,微微点头,分析道:“有一定道理。现在既有了人证和物证,也不容置疑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证据,形成文书,派人快速送往汴京,禀告给官家。请他定夺,毕竟临行前官家反复交代,让我们带着苏辰回到汴京,圣上会另有重用,但是现在却遇难了,不知官家是否会迁怒咱们。幸亏,我们查出了幕后真凶,将真相公布于众后,我们也能减轻一点失职之责,减轻责罚!
梁迥担忧道:“官家会不会处罚我们过重,毕竟他对苏辰似乎很是看重,我们这趟出行没有完成,反而吃力不讨好了。
程德玄说道:“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朝廷之所索要苏辰,一来,官家的确欣赏此人才华,将他放在唐国不利于我大宋的统一,若是朝廷得此人才,便可有很大利益。
“此外,我们也以此来削弱唐国的人才,即便苏辰死掉了,但是我们对唐国也形成了一种压制,若是再发起攻击,难度便会小很多。”
梁迥忽然反应过来,眼神一亮说道:“对呀,唐国又是割地赔款,人才送出,已经元气大伤,严重的削弱了实力,若是这时候,我大军在发起进攻,唐国更容易被攻克。”
程德玄微微一笑,颇有一些老谋深算的味道,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苏辰死了,对我们也有利,这样唐宋议和便可随时终止,毕竟魏岑派人刺杀了苏辰,等于是唐国撕毁了合约,那么我军便出师有名了,可以不按合约行事,拒绝和谈,派兵再次进攻。
“没有了苏辰的镇守东面,澜州城很容易被攻破,西面只要想办法调离林仁肇,也很容易被击溃,所以,魏岑或许是帮了我大宋。从这点分析,我们这次议和成效,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功劳更大。”
梁迥听完,忍不住哈哈一笑道:“程大人说的,太有道理了,我们无意之间,便立一更大功劳。”
程德玄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我们写出质问的文书,派人递交给江南唐国朝廷,让他们先自乱阵脚,三党争论不休,这样从内部瓦解他们。一边等着官家回复,给我们传达最新的旨意。
梁迥轻笑道:“好,一切全听程大人安排。”
………
金陵朝廷,这两日弹劾魏岑的声音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徐铉、高越为首的孙党官员。携带万人签名帛书,上殿要求清君侧,对外面传闻是魏岑派人谋害苏辰之事,破坏合约,发起弹劾。
李煜也想不到魏岑等人,竟然如此大胆,派人谋害了已经离开江南的苏辰,把这个对唐国做出许多贡献的年轻人,刺杀死了,何等的心狠手辣。
李煜终于发了脾气,毕竟这次是魏岑等人不占理,而且做得过了。
他若不及时表态,无法安抚金陵城的百姓和读书士子,甚至怀疑是他派魏岑这样做的,那样连皇帝本身也要被卷入其中。
所以,李煜急着表明态度,在金銮殿上,便怒斥道:“魏岑,你好大的胆,苏辰乃朕亲自册封的安国侯、背负议和使命,为唐国付出如此之重,你竟然派人途中加害,残害忠良,做的太过分了。”
魏岑站出来,在金銮殿的中央跪地,无比委屈道:“臣冤枉,绝非臣派人作为!连臣自己都不知道,这是谁人所为,竟嫁祸给臣,请官家可不能误信了谣言。”
李煜皱眉,大喝道:“你还在狡辩,今日,大宋使节团的程德玄,派人送来使节文书,已到朕手上,列举了人证物证,他们抓住了一个刺客,留有活口,一口咬定是你派他们去行刺的,那些刺客尸体之中,便有了你府上一个叫廖寒的家将,他的尸首被发现在刺客当中,你还有什么话说!”
魏岑发愣,廖寒?他有一些印象,此人的确是他的府上的一名家将,但这几日,他也没见到此人,还以为对方家中有事,选择歇工了,怎么会出现在刺客之中?
魏岑说道:“回官家,我府上确有这么一人,但这几日臣也没有见到,不知他去了哪里。为何他会去行刺苏辰,臣一概不知。”
李煜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他觉得自己的智商被魏岑侮辱了,你府上家将,前去刺杀苏辰,已经被在乱中被斩杀,但尸体还在,已经留下了证据,你现在不承认是自己派的,难道还是别人派的?
这个推脱之法,狡辩之词,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谁能信服?
李煜生气怒喝道:“魏岑,你在戏弄朕吗?你府上家将廖寒,死于苏辰遇害的当晚院内,一身黑衣混在刺客之中,前去行刺,你作为他的家主,你会不知?现在还有一个活口的杀手咬定是你派的人,你还有什么话说?”
魏岑也想不明白,为何廖寒会出现在那里,他也傻眼了。
朝堂上,徐铉、高越等人听到李煜说出大宋使节团写的文书内容,确认无疑了跟魏岑脱不了干系,他们的弹劾之声更大了,一心要会苏辰之死,讨回公道,都义愤填英。
徐铉拱手道:“官家,这件事已经激起民愤,魏岑一定要受到重罚,以安抚民心。”
高越站出来道:“倒不错,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魏大人此等做法,难以饶恕,请官家降罪!”
这时候,潘佑也站出来拱手说道:“徐大人、高大人所言,十分有理,苏辰位我唐国百姓和朝廷作出不少贡献,深得民心,他又为这次议和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朝廷没有给予他足够回报也就算了,但身为朝廷官员派人行凶,杀害苏辰,实在是寒人心,罪不可恕!
许多官员纷纷站出来,孙党与新党的官员们遥相呼应,顿时两派联合一起,弹劾魏岑,甚至连陈觉也给牵扯上了,因为这两人一文一武没少在一起密谋奸诈坏事,都是宋党的代表人物。
这一下,魏岑和宋党的人感到情况不妙了。
李煜一见这个场面,有大半的官员都在请他降罪魏岑,没有了回旋余地,而李煜本人也对魏岑等人的做法很生气,于是下旨,将魏岑和陈觉一起革职了,贬为庶民,暂时押回他们自己府上软禁,具体还要做如何处置,需要等宋国那边进一步的交涉了。
一旦宋国朝廷不满,那么,李煜也要作出让步和表态,也可能牺牲掉魏岑等人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