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46 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润州城
- 647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与李煜对话
- 648 第六百四十六章 离别前的团聚
- 649 第六百四十七章 小别赛新婚
- 650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与赏赐
- 651 第六百四十九章 集体登门拜访
- 652 第六百五十章 苏氏六国论
- 653 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归于好
- 654 第六百五十二章 揭秘身份
- 655 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虽远,行则将至!
- 656 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运
- 657 第六百五十五章 舆论导向
- 658 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赐的惊喜
- 659 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拢明显
- 660 第六百五十八章 虚与蛇委
- 661 第六百五十九章 定后路
- 662 第六百六十章 离别在即
- 663 第六百六十一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 664 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
- 665 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争
- 666 第六百六十四章 才子入扬州
- 667 第六百六十五章 准备妥当
- 668 第六百六十六章 金蝉脱壳
- 669 第六百六十七章 海阔凭鱼跃
- 670 第六百六十八章 出海
- 671 第六百六十九章 调查幕后真相
- 672 第六百七十章 遇害消息
- 673 第六百七十一章 民怨沸腾
- 674 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祸上身
- 675 第六百七十三章 无法接受
- 676 第六百七十四章 争霸的种子
- 677 第六百七十五章 战事重启
- 678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军猛如虎
- 679 第六百七十七章 来势汹汹
- 680 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矶
- 681 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动荡,下旨降罪
- 682 第六百八十章 营救计划
- 683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围困金陵
- 684 第六百八十二章 势在必得
- 685 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
- 686 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谋投诚
- 687 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
- 688 第六百八十六章 金陵失陷(中)
- 689 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
- 690 第六百八十八章 悔不当初
- 691 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
- 692 第六百九十章 词帝初显
- 693 第六百九十一章 沉船事件
- 694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好善后
- 695 第六百九十三章 消息散播
- 696 第六百九十四章 抵达泉州
- 697 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神策军
- 698 第六百九十六章 市舶司的提议
- 699 第六百九十七章 达成共识
- 700 第六百九十八章 青影卫
- 701 第六百九十九章 军官培养与提拔
- 702 第七百章 父子夜谈
- 703 第七百零一章 苏宸的雄心壮志
- 704 第七百零二章 出征长乐府
- 705 第七百零三章 海运行商
- 706 第七百零四章 造船与铸刀
- 707 第七百零五章 遍地烽火
- 708 第七百零六章 稳固后方
- 709 第七百零七章 熟人来到
- 710 第七百零八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
- 711 第七百零九章 辅助之心
- 712 第七百一十章 围攻温州城
- 713 第七百一十一章 温州城破
- 714 第七百一十二章 分兵北上
- 715 第七百一十三章 平安喜乐才是福
- 716 第七百一十四章 吴越寻对策
- 717 第七百一十五章 贸易航队归来
- 718 第七百一十六章 年关到来,万象更新!
- 719 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春出兵
- 720 第七百一十八章 引蛇出洞
- 721 第七百一十九章 智取婺州城
- 722 第七百二十章 各怀策略
- 723 第七百二十一章 援救策略
- 724 第七百二十二章 阵前对敌
- 725 第七百二十三章 兵法诡道
- 726 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面合围
- 727 第七百二十五章 劫富济贫
- 728 第七百二十六章 围城打援
- 729 第七百二十七章 班师北上
- 730 第七百二十八章 城头对话
- 731 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杀伤武器
- 732 第七百三十章 吴越投降
- 733 第七百三十一章 日后的储君之争
- 734 第七百三十二章 册封名单
- 735 第七百三十三章 登基大典
- 736 第七百三十四章 沟通卢绛
- 737 第七百三十五章 俘虏潘美
- 738 第七百三十六章 分兵战略
- 739 第七百三十七章 出榜安民
- 740 第七百三十八章 宋军西退
- 741 第七百三十九章 赵官家雷霆大怒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运
苏宸对灵儿做出了承诺,也是他自己内心经过反复琢磨和矛盾之后,做出的选择。
这个选择,他觉得可以放开自己,因为可以在这个乱世真正的展现自己才华,因为无论是在南唐受制于人,为李煜这种优柔寡断、没有治国能力的人效力,完全是没有前途的。
事实证明,当李煜面临了威胁,就会为了南唐,轻易的把苏宸送出去,杀鸡取卵,选择慢性覆灭,完全没有任何的骨气和血性。
就如六国论中那样写到,以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是一個道理。
苏宸同样对去北宋也充满了抗拒,因为那将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汴京城的诡谲风云,或许别人不知道,但苏宸读过宋史,他很清楚,现在的赵光义已经成为开封府尹,经营了五年,不断在培养自己的势力,而且因为金匮之盟的口头协议,赵光义已经在心中认为,自己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
那么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必然会有冲突,这也是苏宸为难的地方。
虽然,他可以提醒赵匡胤提防、谨慎,但史书记载,赵匡胤对自己的弟弟还是十分信任的,轮不到自己去说三道四,破坏他们之间亲兄弟感情。
赵匡胤直到立国十五年后,当自己的皇子长大成人了,赵匡胤内心才出现了摇摆,毕竟自己孩子已经成年,不存在主少国疑的情况,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传给自己的弟弟,犹豫不定,这是一个常人都会有的内心矛盾。
因为如果自己有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却不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反而传给自己的弟弟,很可能会害死自己的儿子。
这一点在事后也证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全部在赵光义登基之后,先后夭折了;大皇子赵德昭因为被赵光义训斥,内心苦闷和担惊受怕,选择自杀身亡。
小皇子赵德芳则是和他父亲症状相似,一夜之间忽然暴毙的,事情蹊跷多疑。
后世历史有学者推测,不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德芳,其实都是中了毒,诱发了心脑血管方面疾病而死,但是不易被太医察觉。而配毒之人,很可能便是程德玄。
因为程德玄此人精通医术,又是赵光义的忠实幕僚,每次事后,都有提拔。
除非赵匡胤能够提前撕破脸,把赵光义贬出京城,解除重要中枢的职位,将他牢牢的控制住,否则,无论是正常的传位,还是被夺去的权力,赵匡胤的一脉后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哪怕是亲侄子和亲哥哥,赵光义也不会放过。
苏宸不想趟这个浑水,所以,他并不愿意北上,赵匡胤越是表现对他期待、赞赏有加。苏宸越觉得自己危险,很可能成为赵光义拉拢或打击的对象,危险太大了。
要保险一些,除非苏宸暗中投靠赵光义,表面顺从赵匡胤,但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苏辰不屑于去做,所以,杨灵儿既然给了他一个新的选项,可以任由他发挥,那么苏宸真的心动了。
若是能在漳泉和吴越之地,打造出自己的底板,情报组织、商会、卫队等,创建一支精锐铁骑,归自己所统领,还有黑火药的利器配合,苏宸觉得日后即便割据为王,或者自立一国成为藩王,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依靠自己的现在的知识,以及火药、工业、商业的创新,能大有可为。
苏宸说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虽然为兄答应相助你,但是也要好好谋划一番。就拿这金蝉脱壳来说,在何时、何地动手,才不让人怀疑,也是关键。而且,此事,知道的人不能多。脱身路径,一定要安排妥当。”
杨灵儿点头道:“苏宸哥哥,你说的很对,具体的实施,你也可以自己策划,需要哪些人手,你尽管提出,我让黑云都的精锐来配合你,派人过去提前布置好现场。”
苏宸寻思了一下说道:“待我金蝉脱壳之后,暂时想离开江南,去岛上待上几个月,避避风头,然后换个身份,再去往漳泉之地寻你,为黑云都谋划如何?
“布局如何攻占吴越,发展军工和商业,安抚百姓,巩固一番,这些必须要有方针策略,打下的城池才能为己所用,当地的百姓才能接纳我们,否则只是一座冷冰冰的空城,则用处不大。”
杨灵儿说道:“不错,我们要攻打吴越,目前吴越大军都在润州,兵力空虚,地方城池守军并不多,我们要攻克一些城池,其实不难,但是如何让吴越人接受我们,如何能管理一方,这个则需要苏宸哥哥来制定方案。因为吕将军他们,只知道带兵打仗,杀人盈野,抢夺财物,在治国安邦方面并不擅长。”
苏宸叮嘱道:“嗯,这件事不要让他们外传,必须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到时候我换个身份,来到你身边,一起制定一些策略,等到时机成熟,我再恢复苏宸的身份,或许到那时,唐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也不用面对与唐国争斗。”
杨灵儿点头道:“不错,一旦你没有如约赶到汴京城,那么大宋军队必然迁怒南唐,继续进攻,到时候不论是东部战线,还是西部防线,都会面临溃败危险,半年之后,或许唐国就会城破。那个时候,便是我们复国的最佳时刻。”
苏宸说道:“可以的!”
杨灵儿微微一笑说道:“苏宸哥哥,感谢你站在我这一边。其实我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没有想象前朝武媚娘那般成为一代女皇。我只希望能够恢复杨吴的国号,同时能够为我杨族三百七十多口人复仇。将来若是苏宸哥哥有足够本事和能力,最后也可以成藩王,甚至割据一方。”
杨灵儿的意思其实很明显,是在告诉他的义兄,她并不是一定要做女皇,有很强的宏图霸业之心,而更多目的,是想为族人讨回公道,让吴国的国号再次恢复,重建祖庙,能够享受一国香火。
她是一位女儿身,但是也希望能够续上先祖的荣耀。
苏宸微微点头,心中有些意外和想法,毕竟这个选择,改变了他原有的路。
如果说以前他没有太高的鸿鹄之志,也没有什么宏图霸业,只想委曲求全,在封建王朝内,最多做一名受宠的大臣。
但是,在南唐的经历,让他发现,做臣子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个棋子而已,任人摆弄,不会有自主权力。
所以,苏宸想要换一个活法,要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尽管打天下很难,但充满了主动性,这需要他尽快转变思路,做好筹谋,建立起自己的班底,然后带自己的队伍,干出一番大事业。
这个选择,他觉得可以放开自己,因为可以在这个乱世真正的展现自己才华,因为无论是在南唐受制于人,为李煜这种优柔寡断、没有治国能力的人效力,完全是没有前途的。
事实证明,当李煜面临了威胁,就会为了南唐,轻易的把苏宸送出去,杀鸡取卵,选择慢性覆灭,完全没有任何的骨气和血性。
就如六国论中那样写到,以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是一個道理。
苏宸同样对去北宋也充满了抗拒,因为那将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汴京城的诡谲风云,或许别人不知道,但苏宸读过宋史,他很清楚,现在的赵光义已经成为开封府尹,经营了五年,不断在培养自己的势力,而且因为金匮之盟的口头协议,赵光义已经在心中认为,自己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
那么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必然会有冲突,这也是苏宸为难的地方。
虽然,他可以提醒赵匡胤提防、谨慎,但史书记载,赵匡胤对自己的弟弟还是十分信任的,轮不到自己去说三道四,破坏他们之间亲兄弟感情。
赵匡胤直到立国十五年后,当自己的皇子长大成人了,赵匡胤内心才出现了摇摆,毕竟自己孩子已经成年,不存在主少国疑的情况,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传给自己的弟弟,犹豫不定,这是一个常人都会有的内心矛盾。
因为如果自己有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却不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反而传给自己的弟弟,很可能会害死自己的儿子。
这一点在事后也证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全部在赵光义登基之后,先后夭折了;大皇子赵德昭因为被赵光义训斥,内心苦闷和担惊受怕,选择自杀身亡。
小皇子赵德芳则是和他父亲症状相似,一夜之间忽然暴毙的,事情蹊跷多疑。
后世历史有学者推测,不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德芳,其实都是中了毒,诱发了心脑血管方面疾病而死,但是不易被太医察觉。而配毒之人,很可能便是程德玄。
因为程德玄此人精通医术,又是赵光义的忠实幕僚,每次事后,都有提拔。
除非赵匡胤能够提前撕破脸,把赵光义贬出京城,解除重要中枢的职位,将他牢牢的控制住,否则,无论是正常的传位,还是被夺去的权力,赵匡胤的一脉后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哪怕是亲侄子和亲哥哥,赵光义也不会放过。
苏宸不想趟这个浑水,所以,他并不愿意北上,赵匡胤越是表现对他期待、赞赏有加。苏宸越觉得自己危险,很可能成为赵光义拉拢或打击的对象,危险太大了。
要保险一些,除非苏宸暗中投靠赵光义,表面顺从赵匡胤,但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苏辰不屑于去做,所以,杨灵儿既然给了他一个新的选项,可以任由他发挥,那么苏宸真的心动了。
若是能在漳泉和吴越之地,打造出自己的底板,情报组织、商会、卫队等,创建一支精锐铁骑,归自己所统领,还有黑火药的利器配合,苏宸觉得日后即便割据为王,或者自立一国成为藩王,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依靠自己的现在的知识,以及火药、工业、商业的创新,能大有可为。
苏宸说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虽然为兄答应相助你,但是也要好好谋划一番。就拿这金蝉脱壳来说,在何时、何地动手,才不让人怀疑,也是关键。而且,此事,知道的人不能多。脱身路径,一定要安排妥当。”
杨灵儿点头道:“苏宸哥哥,你说的很对,具体的实施,你也可以自己策划,需要哪些人手,你尽管提出,我让黑云都的精锐来配合你,派人过去提前布置好现场。”
苏宸寻思了一下说道:“待我金蝉脱壳之后,暂时想离开江南,去岛上待上几个月,避避风头,然后换个身份,再去往漳泉之地寻你,为黑云都谋划如何?
“布局如何攻占吴越,发展军工和商业,安抚百姓,巩固一番,这些必须要有方针策略,打下的城池才能为己所用,当地的百姓才能接纳我们,否则只是一座冷冰冰的空城,则用处不大。”
杨灵儿说道:“不错,我们要攻打吴越,目前吴越大军都在润州,兵力空虚,地方城池守军并不多,我们要攻克一些城池,其实不难,但是如何让吴越人接受我们,如何能管理一方,这个则需要苏宸哥哥来制定方案。因为吕将军他们,只知道带兵打仗,杀人盈野,抢夺财物,在治国安邦方面并不擅长。”
苏宸叮嘱道:“嗯,这件事不要让他们外传,必须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到时候我换个身份,来到你身边,一起制定一些策略,等到时机成熟,我再恢复苏宸的身份,或许到那时,唐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也不用面对与唐国争斗。”
杨灵儿点头道:“不错,一旦你没有如约赶到汴京城,那么大宋军队必然迁怒南唐,继续进攻,到时候不论是东部战线,还是西部防线,都会面临溃败危险,半年之后,或许唐国就会城破。那个时候,便是我们复国的最佳时刻。”
苏宸说道:“可以的!”
杨灵儿微微一笑说道:“苏宸哥哥,感谢你站在我这一边。其实我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没有想象前朝武媚娘那般成为一代女皇。我只希望能够恢复杨吴的国号,同时能够为我杨族三百七十多口人复仇。将来若是苏宸哥哥有足够本事和能力,最后也可以成藩王,甚至割据一方。”
杨灵儿的意思其实很明显,是在告诉他的义兄,她并不是一定要做女皇,有很强的宏图霸业之心,而更多目的,是想为族人讨回公道,让吴国的国号再次恢复,重建祖庙,能够享受一国香火。
她是一位女儿身,但是也希望能够续上先祖的荣耀。
苏宸微微点头,心中有些意外和想法,毕竟这个选择,改变了他原有的路。
如果说以前他没有太高的鸿鹄之志,也没有什么宏图霸业,只想委曲求全,在封建王朝内,最多做一名受宠的大臣。
但是,在南唐的经历,让他发现,做臣子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个棋子而已,任人摆弄,不会有自主权力。
所以,苏宸想要换一个活法,要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尽管打天下很难,但充满了主动性,这需要他尽快转变思路,做好筹谋,建立起自己的班底,然后带自己的队伍,干出一番大事业。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