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20 第三百一十八章 :如何进府……
- 321 第三百一十九章 :英国公的心思
- 322 第三百二十章 :坚决的李绩
- 323 第三百二十一章 :交易
- 324 第三百二十二章 :谁来主帅!
- 325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何?
- 326 第三百二十四章 :定计
- 327 第三百二十五章 :故布疑阵
- 328 第三百二十六章 :帅位终定!
- 329 第三百二十七章 :遇刺主谋
- 330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谁是真凶
- 331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可汗长子
- 332 第三百三十章 :胆大包天
- 333 第三百三十一章 :真相
- 334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谁算计了谁
- 335 第三百三十三章 :动
- 336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发
- 337 第三百三十五章 :各方动向
- 338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宫中有旨
- 339 第三百三十七章 :先声夺人
- 340 第三百三十八章 :倒打一耙
- 341 第三百三十九章 :诡辩
- 342 第三百四十章 :暗手!
- 343 第三百四十一章 :反转
- 344 第三百三十四章 :惊变
- 345 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
- 346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定计
- 347 第三百四十五章 :谁是黄雀
- 348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平静的一夜
- 349 第三百四十六章:惊变
- 350 第三百四十八章:强势破局
- 351 第三百四十九章:风波渐平
- 352 第三百五十章:最后的疯狂
- 353 第三百五十一章:束手就缚
- 354 第三百五十二章:尘埃落定……吗?
- 355 第三百五十三章:雍王谋反!
- 356 第三百五十四章:朝会结束之后
- 357 第三百五十五章:不按套路出牌……
- 358 第三百五十六章:什么意思……
- 359 第三百五十七章:烫手的山芋
- 360 第三百五十八章:你是赶不上的……
- 361 第三百五十九章:谋局
- 362 第三百六十章:平静
- 363 第三百六十一章:心如死灰的可汗
- 364 第三百六十二章:登门
- 365 第三百六十三章:调查
- 366 第三百六十四章:处置
- 367 第三百六十五章:不平常的味道
- 368 第三百六十六章:布置
- 369 第三百六十七章:派上用场的鱼符
- 370 第三百六十八章:负伤
- 371 第三百六十九章:一刻都不得消停
- 372 第三百七十章:山雨欲来
- 373 第三百七十一章:局势莫测
- 374 第三百七十二章:明修栈道
- 375 第三百七十三章:公之于众
- 376 第三百七十四章:太子去哪了?
- 377 第三百七十五章:兄弟相见
- 378 第三百七十七章:兵临城下
- 379 第三百七十八章:败退
- 380 第三百七十九章:
- 381 第三百八十章:疯狂的想法
- 382 第三百八十一章:生疑
- 383 第三百八十二章:攻城
- 384 第三百八十三章:孤身出城!
- 385 第三百八十四章:孤身犯险
- 386 第三百八十五章:洛阳宫的真相
- 387 第三百八十六章:刘仁轨的谋算
- 388 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弘的要求
- 389 第三百八十八章:煽动军心
- 390 第三百八十九章:局势大变
- 391 第三百九十章:事毕风起
- 392 第三百九十一章:九成宫见驾
- 393 第三百九十二章:母子温情
- 394 第三百九十三章:追根究底
- 395 第三百九十四章,决心
- 396 第三百九十五章:后续事宜?
- 397 第三百九十六章:王氏来人
- 398 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一回合
- 399 第三百九十八章:开胃小菜
- 400 第三百九十九章:王鸿的招数
- 401 第四百章:醉翁之意
- 402 第四百零一章:两难抉择
- 403 第四百零二章:王鸿来访
- 404 第四百零三章:谁在算计谁?
- 405 第四百零四:盛世大唐!
- 4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谁是真凶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谁是真凶
说实话,张文瓘是个办案子的老手了,所以对于调查案件这种事情,李弘对他向来是十分放心的,何况如今他还有一个得意弟子狄仁杰从旁辅助,狄仁杰洞察力极强,向来能够察觉到旁人察觉不到的事情,两人一起出马,即便是案情再复杂,也应当没什么大问题才对。
但是李弘却是首次看见张文瓘用这么犹豫的口气说话,是以对于这案子的真相也多了几分疑惑。
“殿下,说起来,这个猜测还是怀英最先提出来的,昨日老臣带着他询问过阿史那伏念之后,怀英便猜测,这场刺杀依旧是突厥人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
张文瓘的口气略微凝重,也带着意思犹疑,轻声开口道。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戴至德的眉头便皱了起来,顿了顿便开口反驳道。
“稚圭,你何以如此断定?老夫所记不错的话,当初阿史那伏念刚刚遇刺的时候,我等便考虑过这个可能,但是御医所言也是非虚,毕竟伤势是做不得假的,那刀锋若是再偏一寸,恐怕阿史那伏念便会一命呜呼,若说要以他自己的性命作为筹码,来换回突厥的利益,老夫想那阿史那伏念还没有那个魄力!”
在场的都是深谙此道之辈,自然是在案发的第一时刻便想到了种种可能,但是这其中便是由突厥人指使这一点嫌疑最大,但是也最不可能!
要知道,在长安城中出现了这种事情,毫无疑问的是,突厥人得利最大,表面上他们是占着理的,如果大唐没有办法给出一个能够令天下信服的解释的话,即便是最后抓到了凶手。
恐怕也要在以后的谈判当中束手束脚,所以如果单纯从得利的角度来说的话,突厥的确是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
可戴至德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以李弘对阿史那伏念的了解,此人乃是枭雄之资,如果非要他在突厥和自己的性命当中选一样的话,恐怕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性命。
当时阿史那伏念的伤势,李弘也是亲眼见到的,那名刺客分明就是想要将其置于死地!
“还请张寺卿详述!”
不过李弘倒是没有着急反驳张文瓘,因为这些原因,他相信张文瓘也清楚,所以才会那般犹豫,只是既然他明知道这些还是觉得此事和突厥人有关,想必是有其他的缘由。
而张文瓘此刻的脸色也是略微好看了不少,刚刚他刚一说话就被戴至德打断,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满的。
“殿下,事情是这样的,目前来看,除了阿史那伏念的伤势之外,几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突厥人!”
张文瓘整理了一下语言,面色凝重,缓缓开口道。
眼见戴至德一副疑惑的神色,张文瓘继续解释道。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太子殿下早就在鸿胪寺的周围布下了监视,而根据这些人的回禀,那天在鸿胪寺的各个通道当中,都没有发现任何刺客逃出,随后太子殿下便调兵围住了鸿胪寺,所以这个刺客根本不可能离开鸿胪寺,但是奇怪的是,大理寺搜遍了整个鸿胪寺,也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刺客踪影,此为其一。”
张文瓘轻轻捻着胡须,声音也变得严肃了许多。
这是他的习惯,只要提起案子的时候,便一定会是这副认真的姿态。
“稚圭的意思是,鸿胪寺中有人故意藏匿刺客,这些人可能是突厥人?”
既然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戴至德也察觉到一丝不对,顺着张文瓘的思路便开口问道。
不料张文瓘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口气坚定的开口道。
“不只是藏匿刺客这么简单,我怀疑刺客本身就是突厥内部的人!
那天去到鸿胪寺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不对劲,照理来说,鸿胪寺有自己的防备军,虽然战力不强,但是不至于反应如此迟钝。
但是那天因为没有人主事的缘故,加上突厥人报信的时候,阿史那伏念已然重伤,所以防备军未曾来得及采取措施!这是第二个疑点!”
只是张文瓘此言一出,李弘倒是愣了片刻,旋即便苦笑着开口道。
“如此说来,倒是孤无意当中助了他们一臂之力!”
鸿胪寺虽然有自己的主官,但是实际上却是由份属礼部,而那时候李弘刚刚下令绑了当时主持事务的礼部侍郎裴炎,鸿胪寺当中自然是群龙无首,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是正常的。
“这一点的确是不合理,但是当时主事人不在,也并非难以解释啊!”
戴至德皱着眉头,却是有些不解的开口道。
“戴兄,你可知我们断案之时,有一个原则,便是孤证不信!
这件事情的确情有可原,但是如此一来,也就是说,阿史那伏念遇刺的整个经过,都发生了突厥人居住的那个小院当中,而没有其他的目击者。
他们说什么,我们就不得不信什么,难道这还不够可疑吗?”
张文瓘却是毫不客气的反问道。
而此刻戴至德也沉默了下来,因为的确如同张文瓘所说,单是这两点,突厥人自导自演的可能性就极大。
“何况案发之后,他们所有人都含糊其辞,就连醒过来的阿史那伏念,也颇有些色厉内荏,这便更让老夫心中怀疑!”
张文瓘皱着眉头,却是有些犹豫的说道。
“只是……”
“只是当时阿史那伏念的伤势的确不假,所以就连张寺卿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猜测究竟能不能作准,是吗?”
前者的话说了一半,李弘便接口说道。
“既然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地方,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方向没错,至少这件事情突厥人肯定是知道内情的,只不过不愿意告诉我们罢了!”
顿了顿,李弘眉头微皱,继续开口道。
“而且现在只剩下阿史那伏念伤势这一点解释不同,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去调查清楚便是,这样吧,明天孤亲自和怀英到鸿胪寺走一趟,看看这帮突厥人究竟在耍什么花样!”
眼见李弘已经有了决断,张文瓘和戴至德对视一眼,拱手说道。
“殿下英明!”
...
但是李弘却是首次看见张文瓘用这么犹豫的口气说话,是以对于这案子的真相也多了几分疑惑。
“殿下,说起来,这个猜测还是怀英最先提出来的,昨日老臣带着他询问过阿史那伏念之后,怀英便猜测,这场刺杀依旧是突厥人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
张文瓘的口气略微凝重,也带着意思犹疑,轻声开口道。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戴至德的眉头便皱了起来,顿了顿便开口反驳道。
“稚圭,你何以如此断定?老夫所记不错的话,当初阿史那伏念刚刚遇刺的时候,我等便考虑过这个可能,但是御医所言也是非虚,毕竟伤势是做不得假的,那刀锋若是再偏一寸,恐怕阿史那伏念便会一命呜呼,若说要以他自己的性命作为筹码,来换回突厥的利益,老夫想那阿史那伏念还没有那个魄力!”
在场的都是深谙此道之辈,自然是在案发的第一时刻便想到了种种可能,但是这其中便是由突厥人指使这一点嫌疑最大,但是也最不可能!
要知道,在长安城中出现了这种事情,毫无疑问的是,突厥人得利最大,表面上他们是占着理的,如果大唐没有办法给出一个能够令天下信服的解释的话,即便是最后抓到了凶手。
恐怕也要在以后的谈判当中束手束脚,所以如果单纯从得利的角度来说的话,突厥的确是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
可戴至德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以李弘对阿史那伏念的了解,此人乃是枭雄之资,如果非要他在突厥和自己的性命当中选一样的话,恐怕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性命。
当时阿史那伏念的伤势,李弘也是亲眼见到的,那名刺客分明就是想要将其置于死地!
“还请张寺卿详述!”
不过李弘倒是没有着急反驳张文瓘,因为这些原因,他相信张文瓘也清楚,所以才会那般犹豫,只是既然他明知道这些还是觉得此事和突厥人有关,想必是有其他的缘由。
而张文瓘此刻的脸色也是略微好看了不少,刚刚他刚一说话就被戴至德打断,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满的。
“殿下,事情是这样的,目前来看,除了阿史那伏念的伤势之外,几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突厥人!”
张文瓘整理了一下语言,面色凝重,缓缓开口道。
眼见戴至德一副疑惑的神色,张文瓘继续解释道。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太子殿下早就在鸿胪寺的周围布下了监视,而根据这些人的回禀,那天在鸿胪寺的各个通道当中,都没有发现任何刺客逃出,随后太子殿下便调兵围住了鸿胪寺,所以这个刺客根本不可能离开鸿胪寺,但是奇怪的是,大理寺搜遍了整个鸿胪寺,也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刺客踪影,此为其一。”
张文瓘轻轻捻着胡须,声音也变得严肃了许多。
这是他的习惯,只要提起案子的时候,便一定会是这副认真的姿态。
“稚圭的意思是,鸿胪寺中有人故意藏匿刺客,这些人可能是突厥人?”
既然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戴至德也察觉到一丝不对,顺着张文瓘的思路便开口问道。
不料张文瓘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口气坚定的开口道。
“不只是藏匿刺客这么简单,我怀疑刺客本身就是突厥内部的人!
那天去到鸿胪寺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不对劲,照理来说,鸿胪寺有自己的防备军,虽然战力不强,但是不至于反应如此迟钝。
但是那天因为没有人主事的缘故,加上突厥人报信的时候,阿史那伏念已然重伤,所以防备军未曾来得及采取措施!这是第二个疑点!”
只是张文瓘此言一出,李弘倒是愣了片刻,旋即便苦笑着开口道。
“如此说来,倒是孤无意当中助了他们一臂之力!”
鸿胪寺虽然有自己的主官,但是实际上却是由份属礼部,而那时候李弘刚刚下令绑了当时主持事务的礼部侍郎裴炎,鸿胪寺当中自然是群龙无首,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是正常的。
“这一点的确是不合理,但是当时主事人不在,也并非难以解释啊!”
戴至德皱着眉头,却是有些不解的开口道。
“戴兄,你可知我们断案之时,有一个原则,便是孤证不信!
这件事情的确情有可原,但是如此一来,也就是说,阿史那伏念遇刺的整个经过,都发生了突厥人居住的那个小院当中,而没有其他的目击者。
他们说什么,我们就不得不信什么,难道这还不够可疑吗?”
张文瓘却是毫不客气的反问道。
而此刻戴至德也沉默了下来,因为的确如同张文瓘所说,单是这两点,突厥人自导自演的可能性就极大。
“何况案发之后,他们所有人都含糊其辞,就连醒过来的阿史那伏念,也颇有些色厉内荏,这便更让老夫心中怀疑!”
张文瓘皱着眉头,却是有些犹豫的说道。
“只是……”
“只是当时阿史那伏念的伤势的确不假,所以就连张寺卿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猜测究竟能不能作准,是吗?”
前者的话说了一半,李弘便接口说道。
“既然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地方,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方向没错,至少这件事情突厥人肯定是知道内情的,只不过不愿意告诉我们罢了!”
顿了顿,李弘眉头微皱,继续开口道。
“而且现在只剩下阿史那伏念伤势这一点解释不同,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去调查清楚便是,这样吧,明天孤亲自和怀英到鸿胪寺走一趟,看看这帮突厥人究竟在耍什么花样!”
眼见李弘已经有了决断,张文瓘和戴至德对视一眼,拱手说道。
“殿下英明!”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