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5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内讧
- 316 第三百一十四章 :究竟是谁!
- 317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东征主帅
- 318 第三百一十六章 :谁在说谎?
- 319 第三百一十七章 :见不见?
- 320 第三百一十八章 :如何进府……
- 321 第三百一十九章 :英国公的心思
- 322 第三百二十章 :坚决的李绩
- 323 第三百二十一章 :交易
- 324 第三百二十二章 :谁来主帅!
- 325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何?
- 326 第三百二十四章 :定计
- 327 第三百二十五章 :故布疑阵
- 328 第三百二十六章 :帅位终定!
- 329 第三百二十七章 :遇刺主谋
- 330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谁是真凶
- 331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可汗长子
- 332 第三百三十章 :胆大包天
- 333 第三百三十一章 :真相
- 334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谁算计了谁
- 335 第三百三十三章 :动
- 336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发
- 337 第三百三十五章 :各方动向
- 338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宫中有旨
- 339 第三百三十七章 :先声夺人
- 340 第三百三十八章 :倒打一耙
- 341 第三百三十九章 :诡辩
- 342 第三百四十章 :暗手!
- 343 第三百四十一章 :反转
- 344 第三百三十四章 :惊变
- 345 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
- 346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定计
- 347 第三百四十五章 :谁是黄雀
- 348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平静的一夜
- 349 第三百四十六章:惊变
- 350 第三百四十八章:强势破局
- 351 第三百四十九章:风波渐平
- 352 第三百五十章:最后的疯狂
- 353 第三百五十一章:束手就缚
- 354 第三百五十二章:尘埃落定……吗?
- 355 第三百五十三章:雍王谋反!
- 356 第三百五十四章:朝会结束之后
- 357 第三百五十五章:不按套路出牌……
- 358 第三百五十六章:什么意思……
- 359 第三百五十七章:烫手的山芋
- 360 第三百五十八章:你是赶不上的……
- 361 第三百五十九章:谋局
- 362 第三百六十章:平静
- 363 第三百六十一章:心如死灰的可汗
- 364 第三百六十二章:登门
- 365 第三百六十三章:调查
- 366 第三百六十四章:处置
- 367 第三百六十五章:不平常的味道
- 368 第三百六十六章:布置
- 369 第三百六十七章:派上用场的鱼符
- 370 第三百六十八章:负伤
- 371 第三百六十九章:一刻都不得消停
- 372 第三百七十章:山雨欲来
- 373 第三百七十一章:局势莫测
- 374 第三百七十二章:明修栈道
- 375 第三百七十三章:公之于众
- 376 第三百七十四章:太子去哪了?
- 377 第三百七十五章:兄弟相见
- 378 第三百七十七章:兵临城下
- 379 第三百七十八章:败退
- 380 第三百七十九章:
- 381 第三百八十章:疯狂的想法
- 382 第三百八十一章:生疑
- 383 第三百八十二章:攻城
- 384 第三百八十三章:孤身出城!
- 385 第三百八十四章:孤身犯险
- 386 第三百八十五章:洛阳宫的真相
- 387 第三百八十六章:刘仁轨的谋算
- 388 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弘的要求
- 389 第三百八十八章:煽动军心
- 390 第三百八十九章:局势大变
- 391 第三百九十章:事毕风起
- 392 第三百九十一章:九成宫见驾
- 393 第三百九十二章:母子温情
- 394 第三百九十三章:追根究底
- 395 第三百九十四章,决心
- 396 第三百九十五章:后续事宜?
- 397 第三百九十六章:王氏来人
- 398 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一回合
- 399 第三百九十八章:开胃小菜
- 400 第三百九十九章:王鸿的招数
- 401 第四百章:醉翁之意
- 402 第四百零一章:两难抉择
- 403 第四百零二章:王鸿来访
- 404 第四百零三章:谁在算计谁?
- 405 第四百零四:盛世大唐!
- 4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何?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何?
不仅仅是李弘对于这一点感到疑惑不解,甚至于他相信,这个消息只要传出去,恐怕满朝文武都不会相信。←
李绩对于军方的意义几乎是相当于定海神针的角色,这么多年以来,各种战事他都已经不再涉足,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乃是当世的一代名将!
此刻为了一个区区的高句丽,竟然要惊动他亲自出征,如何能不让李弘感到诧异。
“我大唐与高句丽之争,由来已久,远可以追溯到前隋炀帝,大兵压境征伐高句丽,却未竟全功,以至于最后惹得民怨鼎沸,劳民伤财,但是无论如何,炀帝只是错在心急,征高句丽之事,却是无人敢说他不对!”
李绩叹了口气,声音中颇有些复杂,神色之间也有些恍惚。
“当时老夫不过少年,却也跟随大军远到了高句丽,尔后炀帝无道,以致群雄并起,自是无暇再顾及高句丽,到了先帝之时,再次东征,老夫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跟随先帝一路势如破竹,连破数城,却无奈止步于大王城下,当时先帝不甘的神情,至今都犹在老臣眼前!”
不知不觉当中,李绩的口气阴沉了不少,置于桌案上的拳头也是早已紧紧攥着,脸色也变得无比的不甘。
而李弘的脸色也是微怔,心中隐约明白了李绩这次执意要自己出征的原因所在。
“殿下可知道!”
李绩的声音陡然提高,一双虎目当中也是闪着慑人的光芒。
“老臣一生征战鲜有败绩!唯独这高句丽乃是老臣倾尽全力,都束手无策之地,如今其国内乱,正是我大唐的大好时机,老臣如何能够错过,若是不能亲眼看见高句丽真正臣服于我大唐,以后老臣在地下见了先帝,恐怕也无言以对!”
李弘默然,他未曾经历过战阵杀伐,但是却也知道。
对于像李绩这样的当世名将来说,一场失败的战争意味着什么,那是他们一生的耻辱!
尽管当年高句丽最终还是慑于大唐之威,臣服而来,但是对于李绩来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无奈的撤兵而回,就是兵败。
既然是败了,他自然会卷土重来,这是军人的执念,与其他的一切都无关!
高句丽不仅是李治的心病,也是梗在李绩心中的一根刺,如果不把它拔出来,恐怕老头子死都不会瞑目!
事已至此,李弘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李绩这么说了,只能说明李绩的心意已决,这个老头子看似总是笑眯眯的,但是其实是执拗之辈。
恐怕无论任何人来劝,都是无济于事了。
但是话虽如此,可是毕竟关心则乱,裴行俭仍旧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李师的心意学生明白,但是此战有薛将军已然足以,何必劳动李师亲自出征,李师只需在长安城敬候佳音便好,何况……”
裴行俭的口气有些急切,话说到一半却是有些犹豫,转头看了一眼李弘,咬了咬牙,还是继续说道。
“何况李师毕竟年纪大了,战场凶险,若是再有什么闪失,让学生如何对得起李师这么多年的教导之恩,请李师三思啊!”
其实裴行俭的考虑也对,如今李绩的年纪的确是不小了,虽然身体一向健朗,但是此去高句丽路途遥远,加上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妙了。
只是不知为何,李弘总觉得裴行俭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当中有几分躲躲闪闪的意味。
不过很快,李弘就明白了这到底是为何。
因为听了裴行俭的话,李绩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微微一笑,脸色有些淡然。
“守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就不必再继续瞒着太子殿下了,反正要不了多久,恐怕所有人都会知道的!”
裴行俭的脸色有些难看,而李弘的眼神却是微微眯起。
能够让裴行俭都如此慎重的事情,恐怕并非小事,难不成今天李绩给他带来的惊异还不够多,还要再加上一桩不成?
叹了口气,裴行俭对着李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殿下恕罪,并非臣刻意瞒着殿下,只是这件事情实在太大,所以即便是臣也不敢妄言。”
口气当中带着一丝惭愧之意,毕竟当初李弘曾经帮过他,但是如今他却对李弘有所隐瞒,加上已经知道的那件事情,心中着实是不大好受。
“裴将军不必如此,只是究竟是什么事情,值得将军如此慎重?”
李弘倒是不大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过既然李绩已经提起了,他也就不得不开口问道。
而对面的裴行俭则是脸色有些黯然,轻声开口道。
“不瞒殿下,这些日子李师之所以告病不出,并不是在装病,而是李师的身子的确已经……”
可以说,今天出乎意料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但是唯有裴行俭的这句话,才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
李弘几乎是无比僵硬的转身看着李绩,神色当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这……英国公……”
“呵呵,殿下不必如此,寿数乃是天定,老夫已经比李兄,苏兄等无数老兄弟多苟活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去见他们了!只是到了今天,老夫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够活着看到高句丽被收服,还望殿下成全!”
李绩的脸色倒是依旧平静,只是眼眸当中却是划过一丝不甘之色。
说罢,竟是站起身来,端端正正的跟李弘行了个礼。
“这怎么可能?这……英国公如今不是好好的么?此事父皇可曾知晓?御医可曾来看过?”
直到此刻,李弘方才反应过来,口气急切的开口说道。
要知道,现在的李绩,看起来可丝毫不像一个将死之人,不仅坐立行走之间甚为利索,甚至就连精气神也足的很,怎么可能像裴行俭所说的那般寿数不多?
这实在是太难以置信了!
“呵呵,此事陛下自然是知晓的,这么些天来,陛下之所以并未派御医前来,是因为药石之力,如今已经对老夫无用。
殿下现在看到的,不过是老夫用了当年老友留下的一张药方,勉强激发身体潜力罢了,实际上却是熬不了几个月了!”
李绩轻笑一声,却是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
李绩对于军方的意义几乎是相当于定海神针的角色,这么多年以来,各种战事他都已经不再涉足,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乃是当世的一代名将!
此刻为了一个区区的高句丽,竟然要惊动他亲自出征,如何能不让李弘感到诧异。
“我大唐与高句丽之争,由来已久,远可以追溯到前隋炀帝,大兵压境征伐高句丽,却未竟全功,以至于最后惹得民怨鼎沸,劳民伤财,但是无论如何,炀帝只是错在心急,征高句丽之事,却是无人敢说他不对!”
李绩叹了口气,声音中颇有些复杂,神色之间也有些恍惚。
“当时老夫不过少年,却也跟随大军远到了高句丽,尔后炀帝无道,以致群雄并起,自是无暇再顾及高句丽,到了先帝之时,再次东征,老夫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跟随先帝一路势如破竹,连破数城,却无奈止步于大王城下,当时先帝不甘的神情,至今都犹在老臣眼前!”
不知不觉当中,李绩的口气阴沉了不少,置于桌案上的拳头也是早已紧紧攥着,脸色也变得无比的不甘。
而李弘的脸色也是微怔,心中隐约明白了李绩这次执意要自己出征的原因所在。
“殿下可知道!”
李绩的声音陡然提高,一双虎目当中也是闪着慑人的光芒。
“老臣一生征战鲜有败绩!唯独这高句丽乃是老臣倾尽全力,都束手无策之地,如今其国内乱,正是我大唐的大好时机,老臣如何能够错过,若是不能亲眼看见高句丽真正臣服于我大唐,以后老臣在地下见了先帝,恐怕也无言以对!”
李弘默然,他未曾经历过战阵杀伐,但是却也知道。
对于像李绩这样的当世名将来说,一场失败的战争意味着什么,那是他们一生的耻辱!
尽管当年高句丽最终还是慑于大唐之威,臣服而来,但是对于李绩来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无奈的撤兵而回,就是兵败。
既然是败了,他自然会卷土重来,这是军人的执念,与其他的一切都无关!
高句丽不仅是李治的心病,也是梗在李绩心中的一根刺,如果不把它拔出来,恐怕老头子死都不会瞑目!
事已至此,李弘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李绩这么说了,只能说明李绩的心意已决,这个老头子看似总是笑眯眯的,但是其实是执拗之辈。
恐怕无论任何人来劝,都是无济于事了。
但是话虽如此,可是毕竟关心则乱,裴行俭仍旧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李师的心意学生明白,但是此战有薛将军已然足以,何必劳动李师亲自出征,李师只需在长安城敬候佳音便好,何况……”
裴行俭的口气有些急切,话说到一半却是有些犹豫,转头看了一眼李弘,咬了咬牙,还是继续说道。
“何况李师毕竟年纪大了,战场凶险,若是再有什么闪失,让学生如何对得起李师这么多年的教导之恩,请李师三思啊!”
其实裴行俭的考虑也对,如今李绩的年纪的确是不小了,虽然身体一向健朗,但是此去高句丽路途遥远,加上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妙了。
只是不知为何,李弘总觉得裴行俭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当中有几分躲躲闪闪的意味。
不过很快,李弘就明白了这到底是为何。
因为听了裴行俭的话,李绩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微微一笑,脸色有些淡然。
“守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就不必再继续瞒着太子殿下了,反正要不了多久,恐怕所有人都会知道的!”
裴行俭的脸色有些难看,而李弘的眼神却是微微眯起。
能够让裴行俭都如此慎重的事情,恐怕并非小事,难不成今天李绩给他带来的惊异还不够多,还要再加上一桩不成?
叹了口气,裴行俭对着李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殿下恕罪,并非臣刻意瞒着殿下,只是这件事情实在太大,所以即便是臣也不敢妄言。”
口气当中带着一丝惭愧之意,毕竟当初李弘曾经帮过他,但是如今他却对李弘有所隐瞒,加上已经知道的那件事情,心中着实是不大好受。
“裴将军不必如此,只是究竟是什么事情,值得将军如此慎重?”
李弘倒是不大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过既然李绩已经提起了,他也就不得不开口问道。
而对面的裴行俭则是脸色有些黯然,轻声开口道。
“不瞒殿下,这些日子李师之所以告病不出,并不是在装病,而是李师的身子的确已经……”
可以说,今天出乎意料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但是唯有裴行俭的这句话,才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
李弘几乎是无比僵硬的转身看着李绩,神色当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这……英国公……”
“呵呵,殿下不必如此,寿数乃是天定,老夫已经比李兄,苏兄等无数老兄弟多苟活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去见他们了!只是到了今天,老夫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够活着看到高句丽被收服,还望殿下成全!”
李绩的脸色倒是依旧平静,只是眼眸当中却是划过一丝不甘之色。
说罢,竟是站起身来,端端正正的跟李弘行了个礼。
“这怎么可能?这……英国公如今不是好好的么?此事父皇可曾知晓?御医可曾来看过?”
直到此刻,李弘方才反应过来,口气急切的开口说道。
要知道,现在的李绩,看起来可丝毫不像一个将死之人,不仅坐立行走之间甚为利索,甚至就连精气神也足的很,怎么可能像裴行俭所说的那般寿数不多?
这实在是太难以置信了!
“呵呵,此事陛下自然是知晓的,这么些天来,陛下之所以并未派御医前来,是因为药石之力,如今已经对老夫无用。
殿下现在看到的,不过是老夫用了当年老友留下的一张药方,勉强激发身体潜力罢了,实际上却是熬不了几个月了!”
李绩轻笑一声,却是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