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59 第三百五十七章:烫手的山芋
- 360 第三百五十八章:你是赶不上的……
- 361 第三百五十九章:谋局
- 362 第三百六十章:平静
- 363 第三百六十一章:心如死灰的可汗
- 364 第三百六十二章:登门
- 365 第三百六十三章:调查
- 366 第三百六十四章:处置
- 367 第三百六十五章:不平常的味道
- 368 第三百六十六章:布置
- 369 第三百六十七章:派上用场的鱼符
- 370 第三百六十八章:负伤
- 371 第三百六十九章:一刻都不得消停
- 372 第三百七十章:山雨欲来
- 373 第三百七十一章:局势莫测
- 374 第三百七十二章:明修栈道
- 375 第三百七十三章:公之于众
- 376 第三百七十四章:太子去哪了?
- 377 第三百七十五章:兄弟相见
- 378 第三百七十七章:兵临城下
- 379 第三百七十八章:败退
- 380 第三百七十九章:
- 381 第三百八十章:疯狂的想法
- 382 第三百八十一章:生疑
- 383 第三百八十二章:攻城
- 384 第三百八十三章:孤身出城!
- 385 第三百八十四章:孤身犯险
- 386 第三百八十五章:洛阳宫的真相
- 387 第三百八十六章:刘仁轨的谋算
- 388 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弘的要求
- 389 第三百八十八章:煽动军心
- 390 第三百八十九章:局势大变
- 391 第三百九十章:事毕风起
- 392 第三百九十一章:九成宫见驾
- 393 第三百九十二章:母子温情
- 394 第三百九十三章:追根究底
- 395 第三百九十四章,决心
- 396 第三百九十五章:后续事宜?
- 397 第三百九十六章:王氏来人
- 398 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一回合
- 399 第三百九十八章:开胃小菜
- 400 第三百九十九章:王鸿的招数
- 401 第四百章:醉翁之意
- 402 第四百零一章:两难抉择
- 403 第四百零二章:王鸿来访
- 404 第四百零三章:谁在算计谁?
- 405 第四百零四:盛世大唐!
- 4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六十七章:派上用场的鱼符
第三百六十七章:派上用场的鱼符
李弘拆信的时候并没有避讳在场的人,因为吴良辅此刻将信送过来,必然是知道许敬宗等人就在东宫,所以也没什么好避讳的。~頂點小說,..
所以李弘此刻陡变的脸色,却是全部落在在场之人的眼中。
“殿下,可是出了何事?”
犹豫了片刻,戴至德开口问道。
不料李弘却是摇了摇头,不懂声色的将手中的信放下,淡然开口道。
“诸位不必担心,并无何事!先前我们议定的,诸位相公且心中防备着,裴将军稍留一下!”
虽然明知道李弘是在搪塞他们,但是既然李弘不愿意说。
许敬宗等人也只好耸了耸肩,行礼告退了,倒是被留下的裴行俭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留下。
“裴将军,这是英国公出征之前呈送父皇的密信,你看看吧!”
待得所有人都离开了东宫,李弘方才拿起桌案上的信件,递到了裴行俭的手边。
而裴行俭的脸色则是立刻肃穆起来。
先前他们一干人离得远,只看到王伏胜对着太子殿下窃窃私语了片刻,太子殿下便接过一封信拆了看,具体的东西却是看不清楚,此刻听李弘说乃是已经故去的李绩的亲笔书信,自然是严肃以待。
恭敬的接过李弘手中的信,裴行俭却是缓缓将它拆了开。
“看完了?”
片刻之后,眼见裴行俭小心的将信折好,重新放回到桌案上,如此平静的神色倒是让李弘的心中有些意外,顿了顿,开口问道。
“回殿下,看完了!”
裴行俭的脸上掠过一抹悲伤之色,恭敬的说道。
“嗯,英国公出征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想必父皇念着他为大唐立下的汗马功劳,也已经准备允准了,只是这有些人恐怕不那么想让计划实现啊……”
李弘的神色微冷,口气也变得有些凛然。
其实这封信并没有说些什么大不了的东西,不过是李绩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留下的一份遗书罢了,只是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信的最后,李绩向李治保证这次征伐高句丽必然会大胜而归。
只是高句丽长安遥远,所以他建议留下一位大将主持大局,而这个人选,按照李绩的意思就是刘仁轨!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李绩的意思实际上是想要将刘仁轨彻底的留在高句丽,给尚在京城的裴行俭腾地方。
这一点想来李治的心里也清楚,而且为大局考虑,李治也必然不会反对!
那么接下来,就只剩下大军凯旋而归,英国公光明正大的将此事提出来,然后李治下旨,此事便成了定局!
但是很显然,这件事情出了意外,而且……是很大的意外!
首先是李绩并没有料到自己的身体会那么快就坚持不住,然后就是,朝廷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李绩的任何奏本,而刘仁轨却控制了整个东征大军……
“一个不毛之地的镇守大将,又怎么比得上位高权重的政事堂宰相!”
裴行俭的脸上露出一丝讥笑,轻声开口道。
“既然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确定刘仁轨在暗中图谋不轨,那恐怕之前的计划就要变一变了!”
顿了顿,李弘的眉头微皱,神色也有些凛然之意。
不同于刚刚他的猜测,这一次李绩的信件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虽然仍旧不能拿出来说话,但是说服裴行俭却是够了!
“不可,殿下!”
不料裴行俭沉默了片刻,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沉声开口道。
“殿下,此事应当立刻上禀陛下,否则的话,单单凭您的东宫六率,恐怕是难以阻挡带领大军的刘仁轨,而臣掌管的内府军没有兵符,无法调动大批人马,即便是知道了刘仁轨心怀叵测,恐怕也无济于事啊!”
的确,虽然现在裴行俭统领着内府军,但是他的权限却也不过是千骑罢了,这些军队虽然足够应付长安城的日常乱子,但是若说是要抵挡东征大军,却是根本不够看的。
而调动大批军队,要么要有兵部的临时批准,要么要有兵符!
可是此刻他们手中的证据是断然不可能让兵部冒此大险,开具临时文书的,那么唯一剩下的路就是尽管赶去九成宫,求得皇帝手中的兵符!
“此事,孤倒是有办法!”
裴行俭这边在愁眉苦脸,李弘却是微微一笑,脸色略微有些凝重的开口道,片刻之后,王伏胜从内宫当中走了出来,将一个小盒子放在了裴行俭的面前。
“这是……”
带着几分疑惑,裴行俭伸手打开了面前的盒子,脸色却是陡然一变。
“鱼符?!”
“这……此物殿下是从何处得来?”
作为行军打仗的老将,裴行俭只瞧了一眼,便知道那盒子当中乃是真正的鱼符,只是让他感到惊心的是,太子殿下怎么会有鱼符,要知道,此物可一向是由陛下保管。
“自然是父皇钦赐,裴将军,你莫不是以为刘仁轨的心思父皇会不清楚吗?”
顿了顿,李弘的神色肃然,沉声开口道。
“可……”
虽然如此,但是裴行俭的脸上仍旧是带着犹豫不决的神色,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兵符这种东西,且不说皇帝是否会轻易赐下。
便是真的赐了,也应当有配合的诏旨,用完之后即刻奉还,不得有一刻耽搁,但是现在他的面前只有一个鱼符,着实不得不令裴行俭感到怀疑。
眼见他如此神色,李弘自然明白他在想些什么,不过李弘却是也无奈的很,思量了片刻方才轻声开口道。
“裴将军请细想,父皇母后离京已有半月,若孤手中的这块鱼符真的是来路不正,那么鱼符丢失这样的大事必然早就已经震动整个长安,又岂会像如今这般风平浪静?”
听得李弘如此解释,裴行俭的心思方才渐渐放下,略微沉默了片刻,沉声开口道。
“既然如此,太子殿下放心,有这块兵符在此,便是他刘正则真的掌握了整个东征大军,臣也有信心一举将其擒获!”
说罢,裴行俭的神色有些复杂,拱手离开了东宫……
(。)
所以李弘此刻陡变的脸色,却是全部落在在场之人的眼中。
“殿下,可是出了何事?”
犹豫了片刻,戴至德开口问道。
不料李弘却是摇了摇头,不懂声色的将手中的信放下,淡然开口道。
“诸位不必担心,并无何事!先前我们议定的,诸位相公且心中防备着,裴将军稍留一下!”
虽然明知道李弘是在搪塞他们,但是既然李弘不愿意说。
许敬宗等人也只好耸了耸肩,行礼告退了,倒是被留下的裴行俭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留下。
“裴将军,这是英国公出征之前呈送父皇的密信,你看看吧!”
待得所有人都离开了东宫,李弘方才拿起桌案上的信件,递到了裴行俭的手边。
而裴行俭的脸色则是立刻肃穆起来。
先前他们一干人离得远,只看到王伏胜对着太子殿下窃窃私语了片刻,太子殿下便接过一封信拆了看,具体的东西却是看不清楚,此刻听李弘说乃是已经故去的李绩的亲笔书信,自然是严肃以待。
恭敬的接过李弘手中的信,裴行俭却是缓缓将它拆了开。
“看完了?”
片刻之后,眼见裴行俭小心的将信折好,重新放回到桌案上,如此平静的神色倒是让李弘的心中有些意外,顿了顿,开口问道。
“回殿下,看完了!”
裴行俭的脸上掠过一抹悲伤之色,恭敬的说道。
“嗯,英国公出征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想必父皇念着他为大唐立下的汗马功劳,也已经准备允准了,只是这有些人恐怕不那么想让计划实现啊……”
李弘的神色微冷,口气也变得有些凛然。
其实这封信并没有说些什么大不了的东西,不过是李绩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留下的一份遗书罢了,只是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信的最后,李绩向李治保证这次征伐高句丽必然会大胜而归。
只是高句丽长安遥远,所以他建议留下一位大将主持大局,而这个人选,按照李绩的意思就是刘仁轨!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李绩的意思实际上是想要将刘仁轨彻底的留在高句丽,给尚在京城的裴行俭腾地方。
这一点想来李治的心里也清楚,而且为大局考虑,李治也必然不会反对!
那么接下来,就只剩下大军凯旋而归,英国公光明正大的将此事提出来,然后李治下旨,此事便成了定局!
但是很显然,这件事情出了意外,而且……是很大的意外!
首先是李绩并没有料到自己的身体会那么快就坚持不住,然后就是,朝廷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李绩的任何奏本,而刘仁轨却控制了整个东征大军……
“一个不毛之地的镇守大将,又怎么比得上位高权重的政事堂宰相!”
裴行俭的脸上露出一丝讥笑,轻声开口道。
“既然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确定刘仁轨在暗中图谋不轨,那恐怕之前的计划就要变一变了!”
顿了顿,李弘的眉头微皱,神色也有些凛然之意。
不同于刚刚他的猜测,这一次李绩的信件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虽然仍旧不能拿出来说话,但是说服裴行俭却是够了!
“不可,殿下!”
不料裴行俭沉默了片刻,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沉声开口道。
“殿下,此事应当立刻上禀陛下,否则的话,单单凭您的东宫六率,恐怕是难以阻挡带领大军的刘仁轨,而臣掌管的内府军没有兵符,无法调动大批人马,即便是知道了刘仁轨心怀叵测,恐怕也无济于事啊!”
的确,虽然现在裴行俭统领着内府军,但是他的权限却也不过是千骑罢了,这些军队虽然足够应付长安城的日常乱子,但是若说是要抵挡东征大军,却是根本不够看的。
而调动大批军队,要么要有兵部的临时批准,要么要有兵符!
可是此刻他们手中的证据是断然不可能让兵部冒此大险,开具临时文书的,那么唯一剩下的路就是尽管赶去九成宫,求得皇帝手中的兵符!
“此事,孤倒是有办法!”
裴行俭这边在愁眉苦脸,李弘却是微微一笑,脸色略微有些凝重的开口道,片刻之后,王伏胜从内宫当中走了出来,将一个小盒子放在了裴行俭的面前。
“这是……”
带着几分疑惑,裴行俭伸手打开了面前的盒子,脸色却是陡然一变。
“鱼符?!”
“这……此物殿下是从何处得来?”
作为行军打仗的老将,裴行俭只瞧了一眼,便知道那盒子当中乃是真正的鱼符,只是让他感到惊心的是,太子殿下怎么会有鱼符,要知道,此物可一向是由陛下保管。
“自然是父皇钦赐,裴将军,你莫不是以为刘仁轨的心思父皇会不清楚吗?”
顿了顿,李弘的神色肃然,沉声开口道。
“可……”
虽然如此,但是裴行俭的脸上仍旧是带着犹豫不决的神色,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兵符这种东西,且不说皇帝是否会轻易赐下。
便是真的赐了,也应当有配合的诏旨,用完之后即刻奉还,不得有一刻耽搁,但是现在他的面前只有一个鱼符,着实不得不令裴行俭感到怀疑。
眼见他如此神色,李弘自然明白他在想些什么,不过李弘却是也无奈的很,思量了片刻方才轻声开口道。
“裴将军请细想,父皇母后离京已有半月,若孤手中的这块鱼符真的是来路不正,那么鱼符丢失这样的大事必然早就已经震动整个长安,又岂会像如今这般风平浪静?”
听得李弘如此解释,裴行俭的心思方才渐渐放下,略微沉默了片刻,沉声开口道。
“既然如此,太子殿下放心,有这块兵符在此,便是他刘正则真的掌握了整个东征大军,臣也有信心一举将其擒获!”
说罢,裴行俭的神色有些复杂,拱手离开了东宫……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