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6 第三百一十四章 :究竟是谁!
- 317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东征主帅
- 318 第三百一十六章 :谁在说谎?
- 319 第三百一十七章 :见不见?
- 320 第三百一十八章 :如何进府……
- 321 第三百一十九章 :英国公的心思
- 322 第三百二十章 :坚决的李绩
- 323 第三百二十一章 :交易
- 324 第三百二十二章 :谁来主帅!
- 325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何?
- 326 第三百二十四章 :定计
- 327 第三百二十五章 :故布疑阵
- 328 第三百二十六章 :帅位终定!
- 329 第三百二十七章 :遇刺主谋
- 330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谁是真凶
- 331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可汗长子
- 332 第三百三十章 :胆大包天
- 333 第三百三十一章 :真相
- 334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谁算计了谁
- 335 第三百三十三章 :动
- 336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事发
- 337 第三百三十五章 :各方动向
- 338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宫中有旨
- 339 第三百三十七章 :先声夺人
- 340 第三百三十八章 :倒打一耙
- 341 第三百三十九章 :诡辩
- 342 第三百四十章 :暗手!
- 343 第三百四十一章 :反转
- 344 第三百三十四章 :惊变
- 345 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
- 346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定计
- 347 第三百四十五章 :谁是黄雀
- 348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平静的一夜
- 349 第三百四十六章:惊变
- 350 第三百四十八章:强势破局
- 351 第三百四十九章:风波渐平
- 352 第三百五十章:最后的疯狂
- 353 第三百五十一章:束手就缚
- 354 第三百五十二章:尘埃落定……吗?
- 355 第三百五十三章:雍王谋反!
- 356 第三百五十四章:朝会结束之后
- 357 第三百五十五章:不按套路出牌……
- 358 第三百五十六章:什么意思……
- 359 第三百五十七章:烫手的山芋
- 360 第三百五十八章:你是赶不上的……
- 361 第三百五十九章:谋局
- 362 第三百六十章:平静
- 363 第三百六十一章:心如死灰的可汗
- 364 第三百六十二章:登门
- 365 第三百六十三章:调查
- 366 第三百六十四章:处置
- 367 第三百六十五章:不平常的味道
- 368 第三百六十六章:布置
- 369 第三百六十七章:派上用场的鱼符
- 370 第三百六十八章:负伤
- 371 第三百六十九章:一刻都不得消停
- 372 第三百七十章:山雨欲来
- 373 第三百七十一章:局势莫测
- 374 第三百七十二章:明修栈道
- 375 第三百七十三章:公之于众
- 376 第三百七十四章:太子去哪了?
- 377 第三百七十五章:兄弟相见
- 378 第三百七十七章:兵临城下
- 379 第三百七十八章:败退
- 380 第三百七十九章:
- 381 第三百八十章:疯狂的想法
- 382 第三百八十一章:生疑
- 383 第三百八十二章:攻城
- 384 第三百八十三章:孤身出城!
- 385 第三百八十四章:孤身犯险
- 386 第三百八十五章:洛阳宫的真相
- 387 第三百八十六章:刘仁轨的谋算
- 388 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弘的要求
- 389 第三百八十八章:煽动军心
- 390 第三百八十九章:局势大变
- 391 第三百九十章:事毕风起
- 392 第三百九十一章:九成宫见驾
- 393 第三百九十二章:母子温情
- 394 第三百九十三章:追根究底
- 395 第三百九十四章,决心
- 396 第三百九十五章:后续事宜?
- 397 第三百九十六章:王氏来人
- 398 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一回合
- 399 第三百九十八章:开胃小菜
- 400 第三百九十九章:王鸿的招数
- 401 第四百章:醉翁之意
- 402 第四百零一章:两难抉择
- 403 第四百零二章:王鸿来访
- 404 第四百零三章:谁在算计谁?
- 405 第四百零四:盛世大唐!
- 4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二十四章 :定计
第三百二十四章 :定计
李弘的心情有些复杂,看着眼前依旧虎虎生风的老人,却发现他两鬓早已斑白,一双虎目虽然仍旧有神,但是不免让人生出英雄迟暮之感。
他突然明白了为何今天李绩会如此豁达,如此的有魄力!
也明白了李绩为何坚持不许裴行俭出京去,而非要自己亲自前去东征,若说仅仅是为了完成多年以来的夙愿,恐怕也不尽然。
在军方当中,裴行俭虽然威望甚高,算得上是如日中天,但是却也并非全无对手,刘仁轨这些日子,虽然屡屡被李弘打压,但是他尚书省仆射的身份在,根基就在,如果将他留在京中,恐怕裴行俭接掌军方要平添许多麻烦。
所以李绩索性便将他调出京中,而且为了防止他挟军功而回,更加麻烦,老头子不惜自己出征,就是要将刘仁轨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牢牢的看管着。
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既然想通了这一节,李弘也就知道,无人能够阻止的了李绩了,如今李治已然知道了李绩的身体情况,就算是念着他以前为大唐立下的功勋,也会允准他这么个最后的请求。
“英国公既然心意已决,孤便祝李师此次出征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大军回程之时,孤会亲自前去迎接!裴将军入政事堂一事,孤也会尽力斡旋,请英国公放心。”
李弘叹了口气,站起身来郑重的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只是神色之间不免黯然,今天李绩的这一番所作所为,几乎是相当于托孤了。
“呵呵,那老臣便先行多谢殿下了,只是此事尚且不宜宣扬,刘仁轨如今尚且是尚书省仆射,背后又有雍王支持,到时候不免会平添许多麻烦!
老臣离京之后,殿下只需静观其变,等战事的消息一至,殿下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做,只是到时候雍王殿下不免会竭力阻拦,还望殿下帮忙!”
不过李绩却是神色淡然,轻声开口道。
李弘微微颔首,心中也隐约明白了李绩为何要将薛仁贵一同带出京去,正是因为他是李贤所举荐的人,而此刻一旦贸贸然的将刘仁轨直接带走,实在再过引人注目,一同将薛仁贵带去东征,正好可以迷惑对方的眼睛。
“李师,都怪学生无用,让您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征战沙场……”
裴行俭的声音有些哽咽,对于他来说,李绩是亦师亦父的存在,现在却还要他为了扶持自己而亲自东征,着实让裴行俭心中不是滋味。
可是他也清楚,自己这位老师所做出的决定,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更改的。
“痴儿,老夫又不是不回来了!”
李绩笑呵呵的抚着裴行俭的头顶,就像对待自己府中的子弟一样亲近。
顿了顿,老头子的眼神微微眯起,神色之间多了几分豪气干云。
“想老夫少年为将,纵横沙场十余载,又岂能于这府中郁郁而终,大丈夫当战死沙场,放不失男儿本色,你又何必作此小儿女姿态!”
裴行俭默然不语,神色之间却是多了几分黯淡。
…………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长安城这个地方是没有秘密的,李弘前脚刚出了英国公府的大门。
长安城中的各种消息便传的沸沸扬扬。
“先生辛苦了,这个时候先生赶来,莫非是政事堂有了什么情况?”
雍王府的大堂当中,青衣男子匆匆赶来,一脸风尘仆仆的神色,而李贤却是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青衣男子也不啰嗦,落座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口问道。
“王爷可知晓太子殿下已经离开了英国公府?”
闻听此言,李贤的脸上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带着嘲讽的口气说道。
“现在长安城中都传遍了,太子从英国公府出来的时候,脸色难看极了,就连带他进去的李敬业,听说现在也被禁足府中不得出门,看来是在英国公府没捞到什么好处,反受了些气!”
青衣男子微微颔首,继续开口道。
“太子殿下此次太大意了,英国公是何许人也?军方的第一人,既然他不想表明态度,谁又敢去逼他,可是太子殿下却非要用些巧计进了英国公府,没什么好脸色自然是应该的!”
“那先生此来是?”
李贤的脸色有些疑惑,如果仅仅是这件事情的话,恐怕还不足以让青衣男子冒着这种风险大白天的到雍王府来。
“王爷,果然如某家所料,英国公对于军方的态度果真尚未定下主意,而且想必今天太子殿下的行动让英国公有些警觉,自太子殿下离开英国公府之后不久,英国公便向政事堂呈递了一份奏折,这是某家私下抄写的节略,王爷!”
青衣男子的脸色微微有些得意,说罢,从袖中抽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贤。
而随着李贤展开文书之后,脸色却是骤然大变,就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什么?英国公竟要亲自挂帅东征?”
青衣男子微微颔首,却是脸色平静的开口说道。
“王爷,这还不算紧要之处,请王爷接着往下看!”
李贤这才低下头,继续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这份字迹略有潦草的文书,只是看完之时,心头的震惊早已无所附加。
“这,区区一个高句丽,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
对于李绩的地位,李贤同样是了解的清清楚楚,他老人家多年未曾出过长安城一步,这次打算亲自挂帅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但是这份节略当中还指明了要让尚书右仆射和大将军薛仁贵分别担当他老人家的前锋副将,一个不足十万的征剿大军,竟然要劳动三位军方最重量级的人物同时出征,这已经不是震惊可以描述的了。
“英国公早年曾经屡次征战高句丽,皆是久攻不下,他老人家若是因此而心怀执念,倒也算不得奇怪,但是某家关心的却不是这一点……”
青衣男子此刻也平静下来,轻轻呷了口茶,意有所指的说道。
停顿了片刻,青衣男子轻声开口道
“王爷难道没有看出英国公指定的这两个人选当中的玄机吗?”
...
他突然明白了为何今天李绩会如此豁达,如此的有魄力!
也明白了李绩为何坚持不许裴行俭出京去,而非要自己亲自前去东征,若说仅仅是为了完成多年以来的夙愿,恐怕也不尽然。
在军方当中,裴行俭虽然威望甚高,算得上是如日中天,但是却也并非全无对手,刘仁轨这些日子,虽然屡屡被李弘打压,但是他尚书省仆射的身份在,根基就在,如果将他留在京中,恐怕裴行俭接掌军方要平添许多麻烦。
所以李绩索性便将他调出京中,而且为了防止他挟军功而回,更加麻烦,老头子不惜自己出征,就是要将刘仁轨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牢牢的看管着。
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既然想通了这一节,李弘也就知道,无人能够阻止的了李绩了,如今李治已然知道了李绩的身体情况,就算是念着他以前为大唐立下的功勋,也会允准他这么个最后的请求。
“英国公既然心意已决,孤便祝李师此次出征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大军回程之时,孤会亲自前去迎接!裴将军入政事堂一事,孤也会尽力斡旋,请英国公放心。”
李弘叹了口气,站起身来郑重的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只是神色之间不免黯然,今天李绩的这一番所作所为,几乎是相当于托孤了。
“呵呵,那老臣便先行多谢殿下了,只是此事尚且不宜宣扬,刘仁轨如今尚且是尚书省仆射,背后又有雍王支持,到时候不免会平添许多麻烦!
老臣离京之后,殿下只需静观其变,等战事的消息一至,殿下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做,只是到时候雍王殿下不免会竭力阻拦,还望殿下帮忙!”
不过李绩却是神色淡然,轻声开口道。
李弘微微颔首,心中也隐约明白了李绩为何要将薛仁贵一同带出京去,正是因为他是李贤所举荐的人,而此刻一旦贸贸然的将刘仁轨直接带走,实在再过引人注目,一同将薛仁贵带去东征,正好可以迷惑对方的眼睛。
“李师,都怪学生无用,让您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征战沙场……”
裴行俭的声音有些哽咽,对于他来说,李绩是亦师亦父的存在,现在却还要他为了扶持自己而亲自东征,着实让裴行俭心中不是滋味。
可是他也清楚,自己这位老师所做出的决定,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更改的。
“痴儿,老夫又不是不回来了!”
李绩笑呵呵的抚着裴行俭的头顶,就像对待自己府中的子弟一样亲近。
顿了顿,老头子的眼神微微眯起,神色之间多了几分豪气干云。
“想老夫少年为将,纵横沙场十余载,又岂能于这府中郁郁而终,大丈夫当战死沙场,放不失男儿本色,你又何必作此小儿女姿态!”
裴行俭默然不语,神色之间却是多了几分黯淡。
…………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长安城这个地方是没有秘密的,李弘前脚刚出了英国公府的大门。
长安城中的各种消息便传的沸沸扬扬。
“先生辛苦了,这个时候先生赶来,莫非是政事堂有了什么情况?”
雍王府的大堂当中,青衣男子匆匆赶来,一脸风尘仆仆的神色,而李贤却是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青衣男子也不啰嗦,落座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口问道。
“王爷可知晓太子殿下已经离开了英国公府?”
闻听此言,李贤的脸上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带着嘲讽的口气说道。
“现在长安城中都传遍了,太子从英国公府出来的时候,脸色难看极了,就连带他进去的李敬业,听说现在也被禁足府中不得出门,看来是在英国公府没捞到什么好处,反受了些气!”
青衣男子微微颔首,继续开口道。
“太子殿下此次太大意了,英国公是何许人也?军方的第一人,既然他不想表明态度,谁又敢去逼他,可是太子殿下却非要用些巧计进了英国公府,没什么好脸色自然是应该的!”
“那先生此来是?”
李贤的脸色有些疑惑,如果仅仅是这件事情的话,恐怕还不足以让青衣男子冒着这种风险大白天的到雍王府来。
“王爷,果然如某家所料,英国公对于军方的态度果真尚未定下主意,而且想必今天太子殿下的行动让英国公有些警觉,自太子殿下离开英国公府之后不久,英国公便向政事堂呈递了一份奏折,这是某家私下抄写的节略,王爷!”
青衣男子的脸色微微有些得意,说罢,从袖中抽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贤。
而随着李贤展开文书之后,脸色却是骤然大变,就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什么?英国公竟要亲自挂帅东征?”
青衣男子微微颔首,却是脸色平静的开口说道。
“王爷,这还不算紧要之处,请王爷接着往下看!”
李贤这才低下头,继续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这份字迹略有潦草的文书,只是看完之时,心头的震惊早已无所附加。
“这,区区一个高句丽,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
对于李绩的地位,李贤同样是了解的清清楚楚,他老人家多年未曾出过长安城一步,这次打算亲自挂帅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但是这份节略当中还指明了要让尚书右仆射和大将军薛仁贵分别担当他老人家的前锋副将,一个不足十万的征剿大军,竟然要劳动三位军方最重量级的人物同时出征,这已经不是震惊可以描述的了。
“英国公早年曾经屡次征战高句丽,皆是久攻不下,他老人家若是因此而心怀执念,倒也算不得奇怪,但是某家关心的却不是这一点……”
青衣男子此刻也平静下来,轻轻呷了口茶,意有所指的说道。
停顿了片刻,青衣男子轻声开口道
“王爷难道没有看出英国公指定的这两个人选当中的玄机吗?”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