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5 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涌动
- 346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定计
- 347 第三百四十五章 :谁是黄雀
- 348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平静的一夜
- 349 第三百四十六章:惊变
- 350 第三百四十八章:强势破局
- 351 第三百四十九章:风波渐平
- 352 第三百五十章:最后的疯狂
- 353 第三百五十一章:束手就缚
- 354 第三百五十二章:尘埃落定……吗?
- 355 第三百五十三章:雍王谋反!
- 356 第三百五十四章:朝会结束之后
- 357 第三百五十五章:不按套路出牌……
- 358 第三百五十六章:什么意思……
- 359 第三百五十七章:烫手的山芋
- 360 第三百五十八章:你是赶不上的……
- 361 第三百五十九章:谋局
- 362 第三百六十章:平静
- 363 第三百六十一章:心如死灰的可汗
- 364 第三百六十二章:登门
- 365 第三百六十三章:调查
- 366 第三百六十四章:处置
- 367 第三百六十五章:不平常的味道
- 368 第三百六十六章:布置
- 369 第三百六十七章:派上用场的鱼符
- 370 第三百六十八章:负伤
- 371 第三百六十九章:一刻都不得消停
- 372 第三百七十章:山雨欲来
- 373 第三百七十一章:局势莫测
- 374 第三百七十二章:明修栈道
- 375 第三百七十三章:公之于众
- 376 第三百七十四章:太子去哪了?
- 377 第三百七十五章:兄弟相见
- 378 第三百七十七章:兵临城下
- 379 第三百七十八章:败退
- 380 第三百七十九章:
- 381 第三百八十章:疯狂的想法
- 382 第三百八十一章:生疑
- 383 第三百八十二章:攻城
- 384 第三百八十三章:孤身出城!
- 385 第三百八十四章:孤身犯险
- 386 第三百八十五章:洛阳宫的真相
- 387 第三百八十六章:刘仁轨的谋算
- 388 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弘的要求
- 389 第三百八十八章:煽动军心
- 390 第三百八十九章:局势大变
- 391 第三百九十章:事毕风起
- 392 第三百九十一章:九成宫见驾
- 393 第三百九十二章:母子温情
- 394 第三百九十三章:追根究底
- 395 第三百九十四章,决心
- 396 第三百九十五章:后续事宜?
- 397 第三百九十六章:王氏来人
- 398 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一回合
- 399 第三百九十八章:开胃小菜
- 400 第三百九十九章:王鸿的招数
- 401 第四百章:醉翁之意
- 402 第四百零一章:两难抉择
- 403 第四百零二章:王鸿来访
- 404 第四百零三章:谁在算计谁?
- 405 第四百零四:盛世大唐!
- 4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五十三章:雍王谋反!
第三百五十三章:雍王谋反!
无论昨夜经历了怎样的杀伐和血腥,第二天的阳光都依旧照耀着整个皇城,大臣们早早的来到含元殿的门口,因为今天又是照例的朝会之时。
皇城中的封锁已经解除,宫中也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已然清醒,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似乎预示着可能到来的危机已经过去,等待上朝的这段时间当中,大臣们闲聊猜测着陛下今日是否会接见朝臣,相约着下朝之后是否到东市的酒楼小酌两杯,一切都似乎风平浪静。
只有少数的几个大臣敏感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和谐的气氛,太子殿下依旧长身而立于最前端的位置,只是这次他的身后空空荡荡的,而以往次次都不会缺席朝会的雍王殿下竟然没来……
许敬宗的脸色复杂,手中握着一份奏折,胖胖的老脸上皱成了包子。
不时的朝着李弘的方向瞧上一眼,神色却是极为的为难!
含元殿的大门仍旧按照时辰打开,朝臣们鱼贯而入,紧接着惊喜的发现,今天的御座之上不单单坐着皇后娘娘,皇帝陛下虽然脸色苍白,却是同样端坐。
时隔多日,陛下终于重新面见群臣了!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无论如何,只要皇帝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便是最大的喜讯,之前所有关于武后,关于东宫,甚至关于雍王府的传言皆是随风而散。
就连众臣见礼的声音都多了几分激动之意。
“众卿平身!”
李治的脸上浮起一丝红润,声音却是不大。
“陛下龙体微恙,众位大臣若是由急事大事,便来禀奏,若无重大之事,今天的朝会便散了吧!众位政事堂的相公们留下便可!”
眼见李治依旧十分虚弱,武后的眼中划过一丝担忧的神色,声音也是威严起来。
这……难不成今天的朝会就此结束了吗?
眼见皇帝仍旧如此虚弱,自然不会有不识相的人上前奏事,更何况眼下也并没有什么急于处置的大事!
不过对于众臣来说,只要能够见到皇帝平安无事,便是最大的喜讯!
只是就在所有人都打算退下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却是陡然响起。
“父皇,儿臣有本奏!”
李弘的眼中划过一丝不忍,但是还是移步上前,宏声说道。
事情拖的越久,变数便会越多!
既然李治已然清醒,那么昨夜在皇城当中发生的一切,他必然已经知晓,若是过了今天的朝会,再提此事,恐怕就不那么名正言顺了……
所以哪怕是会惹得李治不悦,李弘也没有丝毫退缩,声音十分坚定。
“太子!”
武后的声音当中带着一丝凝重,眼神也显得十分凌厉。
“启禀父皇,儿臣弹劾皇六子雍王李贤犯上作乱,意图谋逆,如今罪证确凿,已被关押天牢候审,儿臣恳请父皇依大唐律例,明正典刑!”
几乎是在武后开口的同时,李弘强硬而坚定的声音响起,顿时让群臣皆惊!尤其是最后明正典刑的四个字,杀气四溢!
一时之间,大殿当中所有的目光皆是朝着太子殿下的方向望去,而皇后娘娘的眼神也突然变得冰冷的吓人。
直到此刻,众臣才注意到,原本应该在太子身后的雍王殿下,此刻竟然不知道去了哪里?
而更让群臣震惊的是,太子殿下这一次出手竟然如此之狠,要知道谋逆乃是死罪,一旦坐实,即便是雍王也难以承受,何况看太子殿下话中的意思,竟然是真的要按照大唐律例,处以极刑!
“太子,可有实证?”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皇帝陛下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只是隐约之间多了几分疲累,声音当中也带着浓浓的低沉。
李弘神色不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回禀父皇,昨夜……”
“太子!”
武后的声音有些尖利的吓人,霍的一声从御座之上站了起来,生生的打断了李弘没有说完的话,李弘抬眼看着武后,神色却是越发的坚定,顿了顿,继续缓缓说道。
“昨夜东宫六率获报,有人意图谋逆,追查之下,在雍王府邸的马房查获甲铠数百具,精铁陌刀上百,早已超出亲王应有之物,此等胆大妄为,必是意图谋逆无疑,儿臣已经命东宫六率将雍王府封禁,一应罪证封存于大理寺当中,随时可以查验!”
待得李弘的声音落下,大殿当中早已是一片寂静无声。
数百具甲铠,上百柄精铁陌刀,若是真的在雍王府搜查而出,的的确确是无法逃脱的谋逆之罪!
武后神色一怔,跌坐在御座之上,神色当中同样涌起一阵痛心。
只是不知为何,李弘总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武后轻轻的松了口气……
难道是因为自己隐瞒了昨夜宫城当中发生的一切吗?
“太子……打算如何处置?”
就在所有大臣还在震惊当中的时候,李治却是轻声开口道。
口气当中无悲无喜,而且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皇帝竟然没有对此事提出任何异议,甚至连审理都没有提起,直接便跳到了处置的环节。
“回禀父皇,依照我大唐律例,谋逆者杀无赦,亲族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念在此事乃是雍王一人所为,儿臣以为,主犯李贤夺去爵位,斩立决!雍王府上下人等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入京!”
李弘的声音微冷,神色也是十分凝重,望着李治的目光当中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
而说出来的话更是让人没有想到,在众臣的印象当中,太子殿下一向仁厚,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要动用如此大刑,而且是如此坚持的态度!
只是这谋逆之罪,又有谁敢说情呢?
哪怕是如今此案对于众臣来说,并不是铁证如山,但是环顾整个朝堂,却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开口替雍王求情!
李义府早已被太子殿下扳倒,刘仁轨则是仍在高句丽难回,雍王一系剩下拿得出手的例如裴炎,薛元超,皆是被太子殿下一一拔掉,如今的雍王,就算是没有这桩案子,也是穷途末路了吧……
(未完待续。)
皇城中的封锁已经解除,宫中也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已然清醒,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似乎预示着可能到来的危机已经过去,等待上朝的这段时间当中,大臣们闲聊猜测着陛下今日是否会接见朝臣,相约着下朝之后是否到东市的酒楼小酌两杯,一切都似乎风平浪静。
只有少数的几个大臣敏感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和谐的气氛,太子殿下依旧长身而立于最前端的位置,只是这次他的身后空空荡荡的,而以往次次都不会缺席朝会的雍王殿下竟然没来……
许敬宗的脸色复杂,手中握着一份奏折,胖胖的老脸上皱成了包子。
不时的朝着李弘的方向瞧上一眼,神色却是极为的为难!
含元殿的大门仍旧按照时辰打开,朝臣们鱼贯而入,紧接着惊喜的发现,今天的御座之上不单单坐着皇后娘娘,皇帝陛下虽然脸色苍白,却是同样端坐。
时隔多日,陛下终于重新面见群臣了!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无论如何,只要皇帝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便是最大的喜讯,之前所有关于武后,关于东宫,甚至关于雍王府的传言皆是随风而散。
就连众臣见礼的声音都多了几分激动之意。
“众卿平身!”
李治的脸上浮起一丝红润,声音却是不大。
“陛下龙体微恙,众位大臣若是由急事大事,便来禀奏,若无重大之事,今天的朝会便散了吧!众位政事堂的相公们留下便可!”
眼见李治依旧十分虚弱,武后的眼中划过一丝担忧的神色,声音也是威严起来。
这……难不成今天的朝会就此结束了吗?
眼见皇帝仍旧如此虚弱,自然不会有不识相的人上前奏事,更何况眼下也并没有什么急于处置的大事!
不过对于众臣来说,只要能够见到皇帝平安无事,便是最大的喜讯!
只是就在所有人都打算退下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却是陡然响起。
“父皇,儿臣有本奏!”
李弘的眼中划过一丝不忍,但是还是移步上前,宏声说道。
事情拖的越久,变数便会越多!
既然李治已然清醒,那么昨夜在皇城当中发生的一切,他必然已经知晓,若是过了今天的朝会,再提此事,恐怕就不那么名正言顺了……
所以哪怕是会惹得李治不悦,李弘也没有丝毫退缩,声音十分坚定。
“太子!”
武后的声音当中带着一丝凝重,眼神也显得十分凌厉。
“启禀父皇,儿臣弹劾皇六子雍王李贤犯上作乱,意图谋逆,如今罪证确凿,已被关押天牢候审,儿臣恳请父皇依大唐律例,明正典刑!”
几乎是在武后开口的同时,李弘强硬而坚定的声音响起,顿时让群臣皆惊!尤其是最后明正典刑的四个字,杀气四溢!
一时之间,大殿当中所有的目光皆是朝着太子殿下的方向望去,而皇后娘娘的眼神也突然变得冰冷的吓人。
直到此刻,众臣才注意到,原本应该在太子身后的雍王殿下,此刻竟然不知道去了哪里?
而更让群臣震惊的是,太子殿下这一次出手竟然如此之狠,要知道谋逆乃是死罪,一旦坐实,即便是雍王也难以承受,何况看太子殿下话中的意思,竟然是真的要按照大唐律例,处以极刑!
“太子,可有实证?”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皇帝陛下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只是隐约之间多了几分疲累,声音当中也带着浓浓的低沉。
李弘神色不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回禀父皇,昨夜……”
“太子!”
武后的声音有些尖利的吓人,霍的一声从御座之上站了起来,生生的打断了李弘没有说完的话,李弘抬眼看着武后,神色却是越发的坚定,顿了顿,继续缓缓说道。
“昨夜东宫六率获报,有人意图谋逆,追查之下,在雍王府邸的马房查获甲铠数百具,精铁陌刀上百,早已超出亲王应有之物,此等胆大妄为,必是意图谋逆无疑,儿臣已经命东宫六率将雍王府封禁,一应罪证封存于大理寺当中,随时可以查验!”
待得李弘的声音落下,大殿当中早已是一片寂静无声。
数百具甲铠,上百柄精铁陌刀,若是真的在雍王府搜查而出,的的确确是无法逃脱的谋逆之罪!
武后神色一怔,跌坐在御座之上,神色当中同样涌起一阵痛心。
只是不知为何,李弘总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武后轻轻的松了口气……
难道是因为自己隐瞒了昨夜宫城当中发生的一切吗?
“太子……打算如何处置?”
就在所有大臣还在震惊当中的时候,李治却是轻声开口道。
口气当中无悲无喜,而且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皇帝竟然没有对此事提出任何异议,甚至连审理都没有提起,直接便跳到了处置的环节。
“回禀父皇,依照我大唐律例,谋逆者杀无赦,亲族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念在此事乃是雍王一人所为,儿臣以为,主犯李贤夺去爵位,斩立决!雍王府上下人等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入京!”
李弘的声音微冷,神色也是十分凝重,望着李治的目光当中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
而说出来的话更是让人没有想到,在众臣的印象当中,太子殿下一向仁厚,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要动用如此大刑,而且是如此坚持的态度!
只是这谋逆之罪,又有谁敢说情呢?
哪怕是如今此案对于众臣来说,并不是铁证如山,但是环顾整个朝堂,却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开口替雍王求情!
李义府早已被太子殿下扳倒,刘仁轨则是仍在高句丽难回,雍王一系剩下拿得出手的例如裴炎,薛元超,皆是被太子殿下一一拔掉,如今的雍王,就算是没有这桩案子,也是穷途末路了吧……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