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 第二章:饱饭生涯
- 3 第三章:星光灿烂
- 4 第四章:家中大闹
- 5 第五章:堂前遗望
- 6 第六章:发财展望
- 7 第七章:青阳地带
- 8 第八章:大肉包子
- 9 第九章:斗犬比赛
- 10 第十章:母子连心
- 11 第十一章:入土为安
- 12 第十二章:传宗接代
- 13 第十三章:夕阳山外山
- 14 第十四章:目标裤子
- 15 第十五章:秋日来临
- 16 第十六章:第一桶金
- 17 第十七章:人际关系
- 18 第十八章:步入正轨
- 19 第十九章:大雪降临
- 20 第二十章:金光大道
- 21 第二十一章:新年总结
- 22 第二十二章:春暖花开
- 23 第二十三章:私塾
- 24 第二十四章:砍了他的手
- 25 第二十五章:明朝开海禁
- 26 第二十六章:人体本能
- 27 第二十七章:秋收
- 28 第二十八章:游侠
- 29 第二十九章:养不熟的白眼狼
- 30 第三十章:延时爆炸
- 31 第三十一章:韭菜鸡蛋
- 32 第三十二章:三哥回家
- 33 第三十三章:密獾
- 34 第三十四章:掌控一切
- 35 第三十五章:大明黑社会
- 36 第三十六章:人心
- 37 第三十七章:开会
- 38 第三十八章:源头
- 39 第三十九章:乞丐
- 40 第四十章:荒滩
- 41 第四十一章:放松警惕
- 42 第四十二章:老鸨
- 43 第四十三章:猎虎
- 44 第四十四章:杀虎
- 45 第四十五章:本草纲目
- 46 第四十六章:市场经济
- 47 第四十七章:忏悔
- 48 第四十八章:画像
- 49 第四十九章:货到了
- 50 第五十章:花胳膊
- 51 第五十一章:春雨
- 52 第五十二章:被骂是一种幸福
- 53 第五十三章:同伴的恨意
- 54 第五十四章:全天下都在隐藏的秘密
- 55 第五十五章:有心无力
- 56 第五十六章:扬州瘦马的调教手段
- 57 第五十七章:销售的概念
- 58 第五十八章:调虎离山
- 59 第五十九章:洪水淹没
- 60 第六十章:平息粮价
- 61 第六十一章:杨九回来了
- 62 第六十二章:河道畅通
- 63 第六十三章:女权思想
- 64 第六十四章:血肉磨盘
- 65 第六十五章:经营山谷
- 66 第六十六章:三叔回来了
- 67 第六十七章:钱有的是
- 68 第六十八章:终于推广开来
- 69 第六十九章:榨油机
- 70 第七十章:谋夺财产
- 71 第七十一章:我真没笑
- 72 第七十二章:我叫贺永年
- 73 第七十三章:分家
- 74 第七十四章:三家协议
- 75 第七十五章:战前准备
- 76 第七十六章:引蛇出洞
- 77 第七十七章:阳谋和阴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二章:传宗接代
第十二章:传宗接代
金钱开路,第二天的仪式格外顺利,神婆们说尽了好话,保证王方恢复正常。
两名仙师高高在上,打着紫霄宫的名义施展了一番符法道术,大致跟白磷酒精有关。
乡民们看的瞠目结舌,何家人只能痛痛快快付钱。
家中的老老少少,表情不太美好,只有王方的母亲抱着王方乐呵呵的傻笑。
事后王方偶然知道,这场仪式总共花费了十五贯,大致一万五千余钱。
重金之下,所有人都觉得王方好了,哪怕没好,他们也会表现出一副你好,你很好,你将来会更好的状态。
理由非常简单,害怕再次花钱。
王方理所应当的表现出机灵的一面,归功于紫霄宫的道法,这一次无人发现。
入秋之后,生活逐渐步入正途,三哥跟着大哥去县里学堂读书,二哥跟着二伯打磨木料。
家中的小六小七还是尿裤子的年龄,唯有小四小五整日在山间胡闹。
挖了一种不认识的块茎植物,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有种土豆的感觉,却带着淡淡的苦涩。
旁边放着豁嘴的陶碗,里面放着耳菇材料。
“来,四哥再试试,这一次保证不会有事。”
烧开的陶碗里放着满满的耳菇,蒸腾的热气散发出诱人香味。
心有余悸的望了陶碗一眼,四哥开口道:“小五,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我保证,绝对没问题!
这是最后一次,我算你十文利钱。”
王方的语气就像前世的推销员:“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五十文的利钱,加上本金足足六十五文。”
小四是个精明的人,当初借给王方十五文后,还知道计算利钱。
王方干脆破罐子破摔,用不还钱当砝码,邀请四哥试毒。
小四痛快答应,没办法,谁让欠钱的是大爷。
一次次尝试过后,王方已经寻找到合适的比例,这一次过后,应该就能贩卖,唯一可惜的是另一条发财妙计宣告破灭,蚯蚓的养殖并没有那么简单。
原因在于蚯蚓需要冬眠,入秋以后,活动量明显减少,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蚯蚓砍成两段后,可以变成两条,却不会变成两只,唯有有头的一段才可以正常存活,剩下的一段几天后会逐渐死去。
“坑爹的穿越小说!”
王方感觉自己备受打击,养蚯蚓的事只能放到来年开春尝试。
眼看着四哥将一碗耳菇吞下,王方心中盘算着发财大计。
四哥脸上带着犹疑,局促道:“小五,你卖钱是打算上私塾吗?”
“为什么会这么问?”
王方心下奇怪,关于耳菇的事情,他早已告诉小四,毕竟是自己的嫡亲兄弟,王方并没有隐瞒,假如赚钱的话,必定会分他一些,在这个宗族社会中,唯有自己的亲人才值得信任。
面前的四哥继续道:“能不能,借我一些……”
说话间,泪珠涌下:“我也想上私塾!
我爹是个憨的,我哥是个傻的,我三姐就要嫁人了,我也想像大伯那样,在县城当掌柜,在县城买房子,我不想跟我爹似得,整天下地苦干。”
小四目光茫然,带着奇怪的色彩,王方吓得半死:“毒蘑菇起幻觉了!”
有些毒蘑菇食用之后,会产生幻觉,王方不确定四哥是不是傻了,也不敢随意乱动,继续听他道:
“我已经七岁了,再过两年就要下田干活,再过五年就要议亲定亲,我不想像我爹那样,连个媳妇都守不住,我娘回娘家了,原因是我爹没钱……。”
狗蛋的情绪激动,王方一片默然。
他这个时候才想起,现在不是后世的现代,娃娃们十几岁了还在没心没肺胡闹的年代。
现在是五百年前的古代,七八岁的小孩就要帮着干活,十几岁就要下田生产,十一二岁的时候,逐渐议亲定亲相看人家,等到十五六岁,女方十四五岁的时候,两者就要结婚生娃,有些结婚早的,十五六岁已经是孩子父亲,担负着养家重任。
这是一个极其成熟的年代,普通人的寿命在四十岁左右,草原上的平均年龄更是不超过三十岁,一个族群想要繁衍,只能提前他的生育周期。
作为一个将传宗接代作为首要责任的宗族社会,八九岁的小娃娃已经知道,自己马上要相媳妇了。
后世婚恋的观念,导致王方一直没能回转过来,据称县城的大哥已经有了孩子,自家的爷爷已经是老太爷的存在。
“我呢,过完年六岁,四哥七岁。”
心头一片默然,这个时候王方才真切发现,在这个庞大的家族里,二十余口人当中,始终没能见到二伯娘的身影,干脆连听都没能听过,应该是被休弃了,其中肯定发生过难以想象的污秽。
勤劳寡言的二伯何守义,痴傻愚钝饭量极大的二哥何永春,整日里极少说话,只是闷头做工,却又即将出嫁的三姐荷花。
对于狗蛋来说,没了母亲,整个二房的未来全都压在他的身上。
假如他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人,父兄的养老难以承受,就算姐姐出嫁后受到欺辱也无法反抗,这就是他的生活,又或者命运。
王方不知道四哥真是毒蘑菇中毒了,还是仅仅只是一时的心有所感,只是仍听他絮絮叨叨的说:
“我想我娘了……”
“她送我上私塾……”
“她坐在地上骂……”
“她说她没了活路……”
明朝中后期的江南,文风鼎盛。
经过数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所有人都知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书中有车马,书中有钟粟。
所有人都知道,且深信,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或许眼前的何狗蛋还不太明白读书是什么,也不知道读书怎么就能读出车马,钟粟,和颜如玉。
但他知道,他娘想让他读书。
很早的时候王方就知道四哥上过半年私塾,本以为是因为调皮捣蛋才会不上,没想到另有隐情。
长叹一声,将他抻开放好,四哥昏了过去,不知道是不是毒蘑菇的原因,王方只能回家叫人。
两名仙师高高在上,打着紫霄宫的名义施展了一番符法道术,大致跟白磷酒精有关。
乡民们看的瞠目结舌,何家人只能痛痛快快付钱。
家中的老老少少,表情不太美好,只有王方的母亲抱着王方乐呵呵的傻笑。
事后王方偶然知道,这场仪式总共花费了十五贯,大致一万五千余钱。
重金之下,所有人都觉得王方好了,哪怕没好,他们也会表现出一副你好,你很好,你将来会更好的状态。
理由非常简单,害怕再次花钱。
王方理所应当的表现出机灵的一面,归功于紫霄宫的道法,这一次无人发现。
入秋之后,生活逐渐步入正途,三哥跟着大哥去县里学堂读书,二哥跟着二伯打磨木料。
家中的小六小七还是尿裤子的年龄,唯有小四小五整日在山间胡闹。
挖了一种不认识的块茎植物,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有种土豆的感觉,却带着淡淡的苦涩。
旁边放着豁嘴的陶碗,里面放着耳菇材料。
“来,四哥再试试,这一次保证不会有事。”
烧开的陶碗里放着满满的耳菇,蒸腾的热气散发出诱人香味。
心有余悸的望了陶碗一眼,四哥开口道:“小五,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我保证,绝对没问题!
这是最后一次,我算你十文利钱。”
王方的语气就像前世的推销员:“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五十文的利钱,加上本金足足六十五文。”
小四是个精明的人,当初借给王方十五文后,还知道计算利钱。
王方干脆破罐子破摔,用不还钱当砝码,邀请四哥试毒。
小四痛快答应,没办法,谁让欠钱的是大爷。
一次次尝试过后,王方已经寻找到合适的比例,这一次过后,应该就能贩卖,唯一可惜的是另一条发财妙计宣告破灭,蚯蚓的养殖并没有那么简单。
原因在于蚯蚓需要冬眠,入秋以后,活动量明显减少,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蚯蚓砍成两段后,可以变成两条,却不会变成两只,唯有有头的一段才可以正常存活,剩下的一段几天后会逐渐死去。
“坑爹的穿越小说!”
王方感觉自己备受打击,养蚯蚓的事只能放到来年开春尝试。
眼看着四哥将一碗耳菇吞下,王方心中盘算着发财大计。
四哥脸上带着犹疑,局促道:“小五,你卖钱是打算上私塾吗?”
“为什么会这么问?”
王方心下奇怪,关于耳菇的事情,他早已告诉小四,毕竟是自己的嫡亲兄弟,王方并没有隐瞒,假如赚钱的话,必定会分他一些,在这个宗族社会中,唯有自己的亲人才值得信任。
面前的四哥继续道:“能不能,借我一些……”
说话间,泪珠涌下:“我也想上私塾!
我爹是个憨的,我哥是个傻的,我三姐就要嫁人了,我也想像大伯那样,在县城当掌柜,在县城买房子,我不想跟我爹似得,整天下地苦干。”
小四目光茫然,带着奇怪的色彩,王方吓得半死:“毒蘑菇起幻觉了!”
有些毒蘑菇食用之后,会产生幻觉,王方不确定四哥是不是傻了,也不敢随意乱动,继续听他道:
“我已经七岁了,再过两年就要下田干活,再过五年就要议亲定亲,我不想像我爹那样,连个媳妇都守不住,我娘回娘家了,原因是我爹没钱……。”
狗蛋的情绪激动,王方一片默然。
他这个时候才想起,现在不是后世的现代,娃娃们十几岁了还在没心没肺胡闹的年代。
现在是五百年前的古代,七八岁的小孩就要帮着干活,十几岁就要下田生产,十一二岁的时候,逐渐议亲定亲相看人家,等到十五六岁,女方十四五岁的时候,两者就要结婚生娃,有些结婚早的,十五六岁已经是孩子父亲,担负着养家重任。
这是一个极其成熟的年代,普通人的寿命在四十岁左右,草原上的平均年龄更是不超过三十岁,一个族群想要繁衍,只能提前他的生育周期。
作为一个将传宗接代作为首要责任的宗族社会,八九岁的小娃娃已经知道,自己马上要相媳妇了。
后世婚恋的观念,导致王方一直没能回转过来,据称县城的大哥已经有了孩子,自家的爷爷已经是老太爷的存在。
“我呢,过完年六岁,四哥七岁。”
心头一片默然,这个时候王方才真切发现,在这个庞大的家族里,二十余口人当中,始终没能见到二伯娘的身影,干脆连听都没能听过,应该是被休弃了,其中肯定发生过难以想象的污秽。
勤劳寡言的二伯何守义,痴傻愚钝饭量极大的二哥何永春,整日里极少说话,只是闷头做工,却又即将出嫁的三姐荷花。
对于狗蛋来说,没了母亲,整个二房的未来全都压在他的身上。
假如他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人,父兄的养老难以承受,就算姐姐出嫁后受到欺辱也无法反抗,这就是他的生活,又或者命运。
王方不知道四哥真是毒蘑菇中毒了,还是仅仅只是一时的心有所感,只是仍听他絮絮叨叨的说:
“我想我娘了……”
“她送我上私塾……”
“她坐在地上骂……”
“她说她没了活路……”
明朝中后期的江南,文风鼎盛。
经过数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所有人都知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书中有车马,书中有钟粟。
所有人都知道,且深信,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或许眼前的何狗蛋还不太明白读书是什么,也不知道读书怎么就能读出车马,钟粟,和颜如玉。
但他知道,他娘想让他读书。
很早的时候王方就知道四哥上过半年私塾,本以为是因为调皮捣蛋才会不上,没想到另有隐情。
长叹一声,将他抻开放好,四哥昏了过去,不知道是不是毒蘑菇的原因,王方只能回家叫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