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古代农家
- 2 第二章:饱饭生涯
- 3 第三章:星光灿烂
- 4 第四章:家中大闹
- 5 第五章:堂前遗望
- 6 第六章:发财展望
- 7 第七章:青阳地带
- 8 第八章:大肉包子
- 9 第九章:斗犬比赛
- 10 第十章:母子连心
- 11 第十一章:入土为安
- 12 第十二章:传宗接代
- 13 第十三章:夕阳山外山
- 14 第十四章:目标裤子
- 15 第十五章:秋日来临
- 16 第十六章:第一桶金
- 17 第十七章:人际关系
- 18 第十八章:步入正轨
- 19 第十九章:大雪降临
- 20 第二十章:金光大道
- 21 第二十一章:新年总结
- 22 第二十二章:春暖花开
- 23 第二十三章:私塾
- 24 第二十四章:砍了他的手
- 25 第二十五章:明朝开海禁
- 26 第二十六章:人体本能
- 27 第二十七章:秋收
- 28 第二十八章:游侠
- 29 第二十九章:养不熟的白眼狼
- 30 第三十章:延时爆炸
- 31 第三十一章:韭菜鸡蛋
- 32 第三十二章:三哥回家
- 33 第三十三章:密獾
- 34 第三十四章:掌控一切
- 35 第三十五章:大明黑社会
- 36 第三十六章:人心
- 37 第三十七章:开会
- 38 第三十八章:源头
- 39 第三十九章:乞丐
- 40 第四十章:荒滩
- 41 第四十一章:放松警惕
- 42 第四十二章:老鸨
- 43 第四十三章:猎虎
- 44 第四十四章:杀虎
- 45 第四十五章:本草纲目
- 46 第四十六章:市场经济
- 47 第四十七章:忏悔
- 48 第四十八章:画像
- 49 第四十九章:货到了
- 50 第五十章:花胳膊
- 51 第五十一章:春雨
- 52 第五十二章:被骂是一种幸福
- 53 第五十三章:同伴的恨意
- 54 第五十四章:全天下都在隐藏的秘密
- 55 第五十五章:有心无力
- 56 第五十六章:扬州瘦马的调教手段
- 57 第五十七章:销售的概念
- 58 第五十八章:调虎离山
- 59 第五十九章:洪水淹没
- 60 第六十章:平息粮价
- 61 第六十一章:杨九回来了
- 62 第六十二章:河道畅通
- 63 第六十三章:女权思想
- 64 第六十四章:血肉磨盘
- 65 第六十五章:经营山谷
- 66 第六十六章:三叔回来了
- 67 第六十七章:钱有的是
- 68 第六十八章:终于推广开来
- 69 第六十九章:榨油机
- 70 第七十章:谋夺财产
- 71 第七十一章:我真没笑
- 72 第七十二章:我叫贺永年
- 73 第七十三章:分家
- 74 第七十四章:三家协议
- 75 第七十五章:战前准备
- 76 第七十六章:引蛇出洞
- 77 第七十七章:阳谋和阴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青阳地带
第七章:青阳地带
大耳菇,毒蘑菇的一种,不同于后世湖北房县所产的耳菇,这是一股含有微量毒素的菇类。
正常来说,这样的菇类根本不可能食用,但在襄樊民间,却有一种奇特的吃法。
大耳菇用碱水浸泡后可以去除毒性,晾干后反倒有一股特殊的鲜味,只要不是大量食用,绝对不会出现问题。
之所以知道这个秘方,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经历,王方的高中同学分配到襄樊地区,接待过一档美食节目的拍摄团队,本想将大耳菇推广出去,却因为官家严厉禁止毒蘑菇的流通而宣告破灭。
随后王方住院的一段时间,同学们前来探望,王方还记得这名已经成为基层干部的同学对着自己大肆抱怨,声称少了一次为民造福的机会。
对于官家的规定,王方举双手赞同,毕竟不是谁都能分辨出毒蘑菇的种类,万一上市的话,很可能出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眼下这种蘑菇晒干之后的模样和耳菇极为相似,想来可以鱼目混珠,冒充耳菇出售。
而在眼下这个年代,应该没人知道这个处理方法,一是前世的这个方法本身就没有流传开来,只在小范围内推广,另外则是相对于古代来说,碱的制作方法有些复杂。
前世的化学课,大多都是在听天书的过程中度过,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和英文字母有关的课程,王方统统都是白日做梦。
浑浑噩噩的度过整个高中时期,不但古代的居民不懂碱的制作,就连他也同样不懂。
不过看了许多穿越小说,总算明白了一点,草木灰中含有碱性,某种程度上可以代理碱类使用。
心中盘算着发财大计,旁边的四哥用异样的眼神盯着自己。
“这小子,不会饿了吧。”
瞅瞅王方,又瞅瞅树丛边的毒蘑菇,何狗蛋打定主意,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傻弟弟,毒蘑菇不能乱吃的道理。
一下午的悠闲时光在欢快中度过,纵然被四哥训导了几句,王方依旧采摘了一些大耳菇放在筐内。
现如今还不能保证草木灰的功效,只能通过一次次的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在身旁的何狗蛋就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品,可怜这小子刚刚抓了一条白花蛇,正沉浸在卖钱的傻乐当中,一点没意识到危机的到来。
白花蛇是一种中药,可以祛风镇痛,对风湿病有着极好的疗效,这样一条筷子粗细的小蛇,可以卖到一百五十文的高价,可惜被打烂了,可能会影响价格。
除此之外,三人的背篓里还装满了猪草和野菜,两者之间没有太好的区分,鲜嫩的回家当菜,衰老的回去喂猪。
一时兴起,王方又抓了十几条蚯蚓,打算回家尝试一下养蚯蚓的妙用。
养蚯蚓算是古代穿越小说中一道必备的发家手段,据称许多穿越的主角都是靠这个发家致富。
背着自己收获满满的背筐,兴冲冲的往山下走。
接下来的几天,平静而又忙碌。
何家老宅内时不时传出一阵哀嚎和哭泣的声响,不过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自己的嫡亲四哥,王方自不能直接下手,先是将蘑菇浸泡晒干后,喂了隔壁老张家的大母猪一口。
据称老张家负责割草的二柱子被他爹揍了一夜,理由是割了毒草,害母猪拉了一晚上。
接下来的几天,尝试两三次后,发现已经没有大碍,可以将试验的目标,放在人类身上。
环视四周,大哥不在家,二哥是个傻的,三哥不贪嘴,老六老七又太小,只能将目标盯在四哥身上。
“狗蛋呀狗蛋,谁让你是我四哥呢,将来有了好处,一定多分你一点。”
诱拐着四哥吃了两次,一次口吐白沫,将二伯吓得半死,一次拉了一晚上的肚子,第二天走路都是虚的。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终于稳定下来,原因是四哥再也不贪嘴了,看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习惯性的总要多看几眼,等发现没什么意外之后,才愿意开口尝试。
接下来的几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王方只能就此作罢,将目标转移到大人们身上。
不知道是不是大人们抵抗力强的原因,试验了几次总算没出毛病,不过纵然如此,王方也不敢随意拿出来贩卖,毕竟小孩子的试验还没有做完,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那就是极大的罪过。
距离母亲上次回家,已经过去八天时间,这八天里母亲断断续续回来过两次,不过每次都是住上一晚,第二天就匆匆离开。
听母亲的话语,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张家的小娃娃已经到了两岁的年纪,渐渐地已经不需要乳娘的照顾。
今日晚间,母亲又回来一趟,留下一笔银钱后,匆匆离去。
第二日的清晨,王方才明白母亲回来的用意。
明天是办法事的日子,今日一早二伯要拉车进城采购,用于明天的法事宴席。
大夏天刚过的缘故,食材不能储存太久,只能临近法事的头一天,前往偏远的县城,采购所需的物品。
直到此时此刻王方才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县城名叫青阳县,所属的州府名叫池州府。
“应该是后世两广浙江一带。”
具体的位置记不清楚,印象中属于南中部一带。
这里算是一个好地方,濒临大明的南京金陵,向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向西是丰盈富饶的湖北山区,向北是滚滚奔腾的长江,向南是人杰地灵的江西。
四周都是明朝中后期丰盈膏腴的地方,也是后世盛传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
想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应该有自己施展拳脚的余地,应该不会默默无名才对。
正常来说,这样的菇类根本不可能食用,但在襄樊民间,却有一种奇特的吃法。
大耳菇用碱水浸泡后可以去除毒性,晾干后反倒有一股特殊的鲜味,只要不是大量食用,绝对不会出现问题。
之所以知道这个秘方,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经历,王方的高中同学分配到襄樊地区,接待过一档美食节目的拍摄团队,本想将大耳菇推广出去,却因为官家严厉禁止毒蘑菇的流通而宣告破灭。
随后王方住院的一段时间,同学们前来探望,王方还记得这名已经成为基层干部的同学对着自己大肆抱怨,声称少了一次为民造福的机会。
对于官家的规定,王方举双手赞同,毕竟不是谁都能分辨出毒蘑菇的种类,万一上市的话,很可能出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眼下这种蘑菇晒干之后的模样和耳菇极为相似,想来可以鱼目混珠,冒充耳菇出售。
而在眼下这个年代,应该没人知道这个处理方法,一是前世的这个方法本身就没有流传开来,只在小范围内推广,另外则是相对于古代来说,碱的制作方法有些复杂。
前世的化学课,大多都是在听天书的过程中度过,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和英文字母有关的课程,王方统统都是白日做梦。
浑浑噩噩的度过整个高中时期,不但古代的居民不懂碱的制作,就连他也同样不懂。
不过看了许多穿越小说,总算明白了一点,草木灰中含有碱性,某种程度上可以代理碱类使用。
心中盘算着发财大计,旁边的四哥用异样的眼神盯着自己。
“这小子,不会饿了吧。”
瞅瞅王方,又瞅瞅树丛边的毒蘑菇,何狗蛋打定主意,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傻弟弟,毒蘑菇不能乱吃的道理。
一下午的悠闲时光在欢快中度过,纵然被四哥训导了几句,王方依旧采摘了一些大耳菇放在筐内。
现如今还不能保证草木灰的功效,只能通过一次次的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在身旁的何狗蛋就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品,可怜这小子刚刚抓了一条白花蛇,正沉浸在卖钱的傻乐当中,一点没意识到危机的到来。
白花蛇是一种中药,可以祛风镇痛,对风湿病有着极好的疗效,这样一条筷子粗细的小蛇,可以卖到一百五十文的高价,可惜被打烂了,可能会影响价格。
除此之外,三人的背篓里还装满了猪草和野菜,两者之间没有太好的区分,鲜嫩的回家当菜,衰老的回去喂猪。
一时兴起,王方又抓了十几条蚯蚓,打算回家尝试一下养蚯蚓的妙用。
养蚯蚓算是古代穿越小说中一道必备的发家手段,据称许多穿越的主角都是靠这个发家致富。
背着自己收获满满的背筐,兴冲冲的往山下走。
接下来的几天,平静而又忙碌。
何家老宅内时不时传出一阵哀嚎和哭泣的声响,不过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自己的嫡亲四哥,王方自不能直接下手,先是将蘑菇浸泡晒干后,喂了隔壁老张家的大母猪一口。
据称老张家负责割草的二柱子被他爹揍了一夜,理由是割了毒草,害母猪拉了一晚上。
接下来的几天,尝试两三次后,发现已经没有大碍,可以将试验的目标,放在人类身上。
环视四周,大哥不在家,二哥是个傻的,三哥不贪嘴,老六老七又太小,只能将目标盯在四哥身上。
“狗蛋呀狗蛋,谁让你是我四哥呢,将来有了好处,一定多分你一点。”
诱拐着四哥吃了两次,一次口吐白沫,将二伯吓得半死,一次拉了一晚上的肚子,第二天走路都是虚的。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终于稳定下来,原因是四哥再也不贪嘴了,看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习惯性的总要多看几眼,等发现没什么意外之后,才愿意开口尝试。
接下来的几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王方只能就此作罢,将目标转移到大人们身上。
不知道是不是大人们抵抗力强的原因,试验了几次总算没出毛病,不过纵然如此,王方也不敢随意拿出来贩卖,毕竟小孩子的试验还没有做完,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那就是极大的罪过。
距离母亲上次回家,已经过去八天时间,这八天里母亲断断续续回来过两次,不过每次都是住上一晚,第二天就匆匆离开。
听母亲的话语,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张家的小娃娃已经到了两岁的年纪,渐渐地已经不需要乳娘的照顾。
今日晚间,母亲又回来一趟,留下一笔银钱后,匆匆离去。
第二日的清晨,王方才明白母亲回来的用意。
明天是办法事的日子,今日一早二伯要拉车进城采购,用于明天的法事宴席。
大夏天刚过的缘故,食材不能储存太久,只能临近法事的头一天,前往偏远的县城,采购所需的物品。
直到此时此刻王方才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县城名叫青阳县,所属的州府名叫池州府。
“应该是后世两广浙江一带。”
具体的位置记不清楚,印象中属于南中部一带。
这里算是一个好地方,濒临大明的南京金陵,向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向西是丰盈富饶的湖北山区,向北是滚滚奔腾的长江,向南是人杰地灵的江西。
四周都是明朝中后期丰盈膏腴的地方,也是后世盛传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
想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应该有自己施展拳脚的余地,应该不会默默无名才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