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 第十三章:夕阳山外山
- 14 第十四章:目标裤子
- 15 第十五章:秋日来临
- 16 第十六章:第一桶金
- 17 第十七章:人际关系
- 18 第十八章:步入正轨
- 19 第十九章:大雪降临
- 20 第二十章:金光大道
- 21 第二十一章:新年总结
- 22 第二十二章:春暖花开
- 23 第二十三章:私塾
- 24 第二十四章:砍了他的手
- 25 第二十五章:明朝开海禁
- 26 第二十六章:人体本能
- 27 第二十七章:秋收
- 28 第二十八章:游侠
- 29 第二十九章:养不熟的白眼狼
- 30 第三十章:延时爆炸
- 31 第三十一章:韭菜鸡蛋
- 32 第三十二章:三哥回家
- 33 第三十三章:密獾
- 34 第三十四章:掌控一切
- 35 第三十五章:大明黑社会
- 36 第三十六章:人心
- 37 第三十七章:开会
- 38 第三十八章:源头
- 39 第三十九章:乞丐
- 40 第四十章:荒滩
- 41 第四十一章:放松警惕
- 42 第四十二章:老鸨
- 43 第四十三章:猎虎
- 44 第四十四章:杀虎
- 45 第四十五章:本草纲目
- 46 第四十六章:市场经济
- 47 第四十七章:忏悔
- 48 第四十八章:画像
- 49 第四十九章:货到了
- 50 第五十章:花胳膊
- 51 第五十一章:春雨
- 52 第五十二章:被骂是一种幸福
- 53 第五十三章:同伴的恨意
- 54 第五十四章:全天下都在隐藏的秘密
- 55 第五十五章:有心无力
- 56 第五十六章:扬州瘦马的调教手段
- 57 第五十七章:销售的概念
- 58 第五十八章:调虎离山
- 59 第五十九章:洪水淹没
- 60 第六十章:平息粮价
- 61 第六十一章:杨九回来了
- 62 第六十二章:河道畅通
- 63 第六十三章:女权思想
- 64 第六十四章:血肉磨盘
- 65 第六十五章:经营山谷
- 66 第六十六章:三叔回来了
- 67 第六十七章:钱有的是
- 68 第六十八章:终于推广开来
- 69 第六十九章:榨油机
- 70 第七十章:谋夺财产
- 71 第七十一章:我真没笑
- 72 第七十二章:我叫贺永年
- 73 第七十三章:分家
- 74 第七十四章:三家协议
- 75 第七十五章:战前准备
- 76 第七十六章:引蛇出洞
- 77 第七十七章:阳谋和阴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三章:私塾
第二十三章:私塾
这年夏天,王方打算跟母亲好好谈谈。
这一日母亲从集市回来,带了两块江米糕,偷摸着进了院子,发现两个孩子都在,小的已经睡了,大的给她扇扇子。
“你四哥呢?”
“他去山上采蘑菇,还没回来。”
“那正好。”母亲高兴,从怀里掏出米糕,大热天的,有些馊了,王方不想浪费,往嘴里塞了半块,又递给母亲一块。
“剩下半块就够了,妹子胃口小。”
母亲心情高兴,拍着自己的褡裢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钱,整整一贯!”
母亲自顾自的说:“大夏天的生意不好,县城的王掌柜看中了咱的秘方,十五文一筒,一天要十筒。”
“除掉成本,一筒能赚六文,一天就是六十文,赚的少点,可胜在稳定,娘打算再出去找个活计,一个月八百文,等你娶媳妇的时候,一定给你找个好的。”
摸着王方的脑袋,陷入美好的憧憬,仿佛她已经到了当婆婆的年龄,指使着儿媳满街转,还能看着儿孙满地跑。
“娘,我打算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你说。”
何花心情不错,她没想过儿子会打她钱袋的注意。
“给四哥拿份束脩,让他上私塾去吧。”
“你这孩子是不是疯了,凭什么让他去,你可知道私塾是什么,半年八百文的束脩,再加上三年五日的节礼,一年起码要四两银子,凭什么让他去,又不是我肚子里生的,要去也是你去。”
母亲像个跳脚的猫,恨不得跳起来抽王方两下。
这孩子有些疯了,一点不知道银钱的金贵,看样子应该去求求神了,省的又犯了疯病。
母亲满脑子都是神的问题,完全不顾自己孩子的感受。
王方叹了口气,知道不可能了,依照母亲的脾气只要进了她的口袋,除非她心情好的时候能**出来,其他时候就完全不要想了。
至于外人,那就更不用想了,自己的嫡亲二哥,嫡亲侄子,在她眼里只是免费的劳工,根本不可能获得尊重。
王方有些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母亲也不是圣人,在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和自己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人,有多远滚多远。
这不是一个人的通性,而是很多人的本性,不是谁都能将问题看的透彻,也不是谁都能重活一次。
“我打算把鸡卖了,应该足够半年的束脩。”
“你疯了吗,那可是你起早贪黑养了小半年的母鸡,养成了每只能卖八十文,每三天能下两个蛋!”
母亲的尖叫声直冲云霄,在她看来这孩子真的傻了,兴许求神都没有用了,说话间她眼泪流下来:“我的命怎么那么苦,嫁了人的男人跑了,养的娃儿四五岁了都是傻的,好不容易求神好了,现在又要傻了。”
母亲开始唱了,王方无奈道:“只供半年,过完年四哥就走,听说是去县城当学徒,就半年,认点字就行,兴许将来还能混个掌柜,他还能记得你的好。”
母亲呦的一声停了,狐疑道:“真的,只供半年就行,你听谁说他要走了,这事要是假的我可不认。”
“二伯说的,说是跟族长商量好了,过完年村里有一批孩子要出去当学徒,正好跟着一起去,还能学个手艺。”
“这样啊?”母亲眼珠子转了几下,最后咬牙道:“半年还行,这点钱我出得起,不就是一两银子吗,回头我就给他送去。”
说话间去屋里拿钱,她身上可是一两多的铜板,除了一贯的定钱,还有今天的大酱钱。
走的时候,嘴里还嘟囔道:“我也不指望他记得我的好,只要记得回来时带点干菇就行。”
“不过咱可说好了,你那鸡不能卖,里面有我一半,将来养成了我还等着吃鸡蛋呢,一天一个,每天都不重样的。”
王方心说:“那是,也没见鸡蛋长得完全一样的。”
顺利的敲出钱来,这事不能让二伯知道,他要是知道这是母亲给的工钱,绝不会让二哥上私塾去。
供四哥上私塾是王方很早就有的想法,一是满足四哥的愿望,其次是遮掩自己识字的基础,到时候就算看了什么文字类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四哥教的。
这可是自己发财的重要基础,到时候再有什么就可以推到书本上去,否则的话很难解释自己的奇思妙想。
顺利的解决了读书的事情,王方急着去找四哥交代,没注意身后跟着三婶,看样子她从刚才就等在这里。
“她三姑啊,咱可是自家人,自家人用不着遮遮掩掩,听说你和县城掌柜定了契子,还打算找份活干。”
母亲族中排行第三,姑嫂之间称三姑,或小姑子。
三婶追着母亲进了房,直截了当的道:“既然这样,卖酱的事你顾不上,我也嫁过来三年了,总该有份收入。”
村外山路的小山旁,四哥还在采蘑菇,用好菇打掩护,筐子下面全是毒菇。
这片山是埋母獾的地方,等闲没什么野兽,连毒蛇都被吃光。
旁边蜜獾躺在母亲坟上晒太阳,最近的日子太滋润,蛇虫都跟傻了似得不知道跑,连带着它的大胃口都能吃饱。
扫了蜜獾一眼,顾不上管它,径直向四哥走去。
“小五你咋来了,不是说今天要歇一天的吗?”
一年过去四哥长高不少,看样子二伯娘的基因不错,说不定将来能长到二哥的身高。
赶过去歇了几口气,轻快的说:“我娘打算给你掏束脩,明天你跟她去村里的族学报到。”
说是族学,其实也要掏学费,毕竟何家屯穷,没资格专门养个读书人。
教课的老师是个秀才,专门从隔壁杨家庄请来,一年五两银子的聘金,不为别的,就为自己族中的孩子不用走远路。
四哥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手里的柴刀哆嗦着道:“你不会把鸡卖了吧。”
“没,咋可能啊,还等着下蛋呢,三十五只大花母鸡一只都不少,回头你可以随时过来看看,我还等着你帮我喂呢。”
一年多以来,两者的关系早已突破堂兄弟的范畴,四哥也不多说什么,重重的点头:“我会好好学的。”
“别高兴的太早,你只有半年时间,能学多少是多少。”
“我知道,今年一过年我就走,绝不给你添麻烦。”
这一日母亲从集市回来,带了两块江米糕,偷摸着进了院子,发现两个孩子都在,小的已经睡了,大的给她扇扇子。
“你四哥呢?”
“他去山上采蘑菇,还没回来。”
“那正好。”母亲高兴,从怀里掏出米糕,大热天的,有些馊了,王方不想浪费,往嘴里塞了半块,又递给母亲一块。
“剩下半块就够了,妹子胃口小。”
母亲心情高兴,拍着自己的褡裢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钱,整整一贯!”
母亲自顾自的说:“大夏天的生意不好,县城的王掌柜看中了咱的秘方,十五文一筒,一天要十筒。”
“除掉成本,一筒能赚六文,一天就是六十文,赚的少点,可胜在稳定,娘打算再出去找个活计,一个月八百文,等你娶媳妇的时候,一定给你找个好的。”
摸着王方的脑袋,陷入美好的憧憬,仿佛她已经到了当婆婆的年龄,指使着儿媳满街转,还能看着儿孙满地跑。
“娘,我打算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你说。”
何花心情不错,她没想过儿子会打她钱袋的注意。
“给四哥拿份束脩,让他上私塾去吧。”
“你这孩子是不是疯了,凭什么让他去,你可知道私塾是什么,半年八百文的束脩,再加上三年五日的节礼,一年起码要四两银子,凭什么让他去,又不是我肚子里生的,要去也是你去。”
母亲像个跳脚的猫,恨不得跳起来抽王方两下。
这孩子有些疯了,一点不知道银钱的金贵,看样子应该去求求神了,省的又犯了疯病。
母亲满脑子都是神的问题,完全不顾自己孩子的感受。
王方叹了口气,知道不可能了,依照母亲的脾气只要进了她的口袋,除非她心情好的时候能**出来,其他时候就完全不要想了。
至于外人,那就更不用想了,自己的嫡亲二哥,嫡亲侄子,在她眼里只是免费的劳工,根本不可能获得尊重。
王方有些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母亲也不是圣人,在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和自己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人,有多远滚多远。
这不是一个人的通性,而是很多人的本性,不是谁都能将问题看的透彻,也不是谁都能重活一次。
“我打算把鸡卖了,应该足够半年的束脩。”
“你疯了吗,那可是你起早贪黑养了小半年的母鸡,养成了每只能卖八十文,每三天能下两个蛋!”
母亲的尖叫声直冲云霄,在她看来这孩子真的傻了,兴许求神都没有用了,说话间她眼泪流下来:“我的命怎么那么苦,嫁了人的男人跑了,养的娃儿四五岁了都是傻的,好不容易求神好了,现在又要傻了。”
母亲开始唱了,王方无奈道:“只供半年,过完年四哥就走,听说是去县城当学徒,就半年,认点字就行,兴许将来还能混个掌柜,他还能记得你的好。”
母亲呦的一声停了,狐疑道:“真的,只供半年就行,你听谁说他要走了,这事要是假的我可不认。”
“二伯说的,说是跟族长商量好了,过完年村里有一批孩子要出去当学徒,正好跟着一起去,还能学个手艺。”
“这样啊?”母亲眼珠子转了几下,最后咬牙道:“半年还行,这点钱我出得起,不就是一两银子吗,回头我就给他送去。”
说话间去屋里拿钱,她身上可是一两多的铜板,除了一贯的定钱,还有今天的大酱钱。
走的时候,嘴里还嘟囔道:“我也不指望他记得我的好,只要记得回来时带点干菇就行。”
“不过咱可说好了,你那鸡不能卖,里面有我一半,将来养成了我还等着吃鸡蛋呢,一天一个,每天都不重样的。”
王方心说:“那是,也没见鸡蛋长得完全一样的。”
顺利的敲出钱来,这事不能让二伯知道,他要是知道这是母亲给的工钱,绝不会让二哥上私塾去。
供四哥上私塾是王方很早就有的想法,一是满足四哥的愿望,其次是遮掩自己识字的基础,到时候就算看了什么文字类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四哥教的。
这可是自己发财的重要基础,到时候再有什么就可以推到书本上去,否则的话很难解释自己的奇思妙想。
顺利的解决了读书的事情,王方急着去找四哥交代,没注意身后跟着三婶,看样子她从刚才就等在这里。
“她三姑啊,咱可是自家人,自家人用不着遮遮掩掩,听说你和县城掌柜定了契子,还打算找份活干。”
母亲族中排行第三,姑嫂之间称三姑,或小姑子。
三婶追着母亲进了房,直截了当的道:“既然这样,卖酱的事你顾不上,我也嫁过来三年了,总该有份收入。”
村外山路的小山旁,四哥还在采蘑菇,用好菇打掩护,筐子下面全是毒菇。
这片山是埋母獾的地方,等闲没什么野兽,连毒蛇都被吃光。
旁边蜜獾躺在母亲坟上晒太阳,最近的日子太滋润,蛇虫都跟傻了似得不知道跑,连带着它的大胃口都能吃饱。
扫了蜜獾一眼,顾不上管它,径直向四哥走去。
“小五你咋来了,不是说今天要歇一天的吗?”
一年过去四哥长高不少,看样子二伯娘的基因不错,说不定将来能长到二哥的身高。
赶过去歇了几口气,轻快的说:“我娘打算给你掏束脩,明天你跟她去村里的族学报到。”
说是族学,其实也要掏学费,毕竟何家屯穷,没资格专门养个读书人。
教课的老师是个秀才,专门从隔壁杨家庄请来,一年五两银子的聘金,不为别的,就为自己族中的孩子不用走远路。
四哥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手里的柴刀哆嗦着道:“你不会把鸡卖了吧。”
“没,咋可能啊,还等着下蛋呢,三十五只大花母鸡一只都不少,回头你可以随时过来看看,我还等着你帮我喂呢。”
一年多以来,两者的关系早已突破堂兄弟的范畴,四哥也不多说什么,重重的点头:“我会好好学的。”
“别高兴的太早,你只有半年时间,能学多少是多少。”
“我知道,今年一过年我就走,绝不给你添麻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