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 第十八章:步入正轨
- 19 第十九章:大雪降临
- 20 第二十章:金光大道
- 21 第二十一章:新年总结
- 22 第二十二章:春暖花开
- 23 第二十三章:私塾
- 24 第二十四章:砍了他的手
- 25 第二十五章:明朝开海禁
- 26 第二十六章:人体本能
- 27 第二十七章:秋收
- 28 第二十八章:游侠
- 29 第二十九章:养不熟的白眼狼
- 30 第三十章:延时爆炸
- 31 第三十一章:韭菜鸡蛋
- 32 第三十二章:三哥回家
- 33 第三十三章:密獾
- 34 第三十四章:掌控一切
- 35 第三十五章:大明黑社会
- 36 第三十六章:人心
- 37 第三十七章:开会
- 38 第三十八章:源头
- 39 第三十九章:乞丐
- 40 第四十章:荒滩
- 41 第四十一章:放松警惕
- 42 第四十二章:老鸨
- 43 第四十三章:猎虎
- 44 第四十四章:杀虎
- 45 第四十五章:本草纲目
- 46 第四十六章:市场经济
- 47 第四十七章:忏悔
- 48 第四十八章:画像
- 49 第四十九章:货到了
- 50 第五十章:花胳膊
- 51 第五十一章:春雨
- 52 第五十二章:被骂是一种幸福
- 53 第五十三章:同伴的恨意
- 54 第五十四章:全天下都在隐藏的秘密
- 55 第五十五章:有心无力
- 56 第五十六章:扬州瘦马的调教手段
- 57 第五十七章:销售的概念
- 58 第五十八章:调虎离山
- 59 第五十九章:洪水淹没
- 60 第六十章:平息粮价
- 61 第六十一章:杨九回来了
- 62 第六十二章:河道畅通
- 63 第六十三章:女权思想
- 64 第六十四章:血肉磨盘
- 65 第六十五章:经营山谷
- 66 第六十六章:三叔回来了
- 67 第六十七章:钱有的是
- 68 第六十八章:终于推广开来
- 69 第六十九章:榨油机
- 70 第七十章:谋夺财产
- 71 第七十一章:我真没笑
- 72 第七十二章:我叫贺永年
- 73 第七十三章:分家
- 74 第七十四章:三家协议
- 75 第七十五章:战前准备
- 76 第七十六章:引蛇出洞
- 77 第七十七章:阳谋和阴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八章:游侠
第二十八章:游侠
王方不想害人,更不想杀人,但他不能容忍别人伤害自己。
而大伯所做的一切,或许在他眼中仅仅只是一场普通的贪污举动,但在王方眼里,却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家人,朋友,又或者族人。
“凭什么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贪污,而不告诉家里人!
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宗族社会,刑罚适用于家里人。”
虽然不愿多说,但也必须承认,宗族社会,也是一个株连社会。
放在后世,贪污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但在眼下的宗族社会,一人犯罪,全家受罚,只要你没分家,就必须承担家人的责任,甚至于某些罪行,需要整个家族来承担,哪怕是已经分家的同性人,也会殃及池鱼。
这是株连九族的由来,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震慑手段。
或许许多人不了解株连九族的详情,以为仅仅是屠杀掉家里的人,但事实上,株连九族包括了你的家人,朋友,亲戚,甚至于你所见过的普通人。
放在后世,大槐树下,数亿华夏子民的祖先都是通过强制移民手段,分散到全国各地。
为什么要移民,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地的百姓被杀光了,这其中,有战乱的原因,灾荒的原因,以及株连九族的原因。
古代的株连九族,不会跟你讲理,也不会跟你核对名册,官府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审理每一个案件,核对每一个人的身份。
而实行株连九族的手段非常简单,一排排军士,手持利刃分开,包围一片需要株连的地方,通常是以里作为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诛杀。
而眼下,大伯所犯下的过错,远远没到株连九族的地步,但他依旧会连累自己。
“凭什么!
凭什么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贪污,而完全不顾我们这些同种同姓的家人。”
一人犯罪全家同罪,这其中不单单涉及到刑罚的问题,同样也涉及到声誉的问题。
就算大伯不被告上官府,哪怕只是驱逐出来,也会影响到何氏一族的声誉。
“这一族出过骗子,他们一族都是骗子。
这一族出过荡妇,这一族都是荡妇。
这一族出过硕鼠,他们一族都是硕鼠!”
绍兴师爷之所以出名,在于他们尽心尽责的为主顾谋划,景德瓷器之所以出名,在于他们烧毁的瓷器根本不对外出售。
人以信义行天下,诚信乃立人之本,这句话不管是放在古代,还是后世,全都通用。
而何氏大伯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在践踏何氏一房的信誉。
心头杀意纵横,王方第一次开始厌恶现在的朝代。
不管是任何朝代,都有它的缺点,眼下不是极乐天堂,它也有它的肮脏。
想要平平安安的发家致富,哪有那么简单,不踏平眼前的沟壑坎坷,那能那么简单。
这世间不只有王方一个机灵人,当他察觉到问题的时候,家中同样有人察觉到同样的问题。
“哪有那么复杂,只要你三叔不倒,任何人都不敢在咱家门前跳脚。”
这是三婶给的答案,也是母亲给的答案,再加上之前二伯的种种表现,王方第一次对自己素未谋面的三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凭什么,凭什么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有三叔存在,他们就可以过好。”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哪怕王方接连追问下也无人回答,仿佛在躲避什么令人不耻的问题。
“这有什么,他们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罢了。”
九九重阳节这天,四哥从县城回来,话语中带着不屑,仿佛对家人充满鄙夷。
“难道三叔真有那么厉害?”
“不是三叔厉害,是三叔那帮人厉害,何守勇,张承安,杨满江,扬青江,丁发魁,牛守勇……
隐约察觉到张承安可能是自己父亲的名字,面对面的四哥兀自讲述道:“他们都是各村各寨的话事人,你以为市井间的游侠儿是怎么来的……”
“是啊,自己以为的游侠儿,都是怎么来的?”
面对面的四哥讲述着祖辈的丰功伟绩,王方陷入迷乱当中。
“古代的游侠儿都是怎么来的?”
游侠儿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豪门望族,多为士大夫门下门客,随后演变为当地的豪强望族,唐朝时的二贤庄,单雄信,本身就是当地游侠,而在古代这些依据山庄,村庄为生的游侠儿不计其数。
这些真的是无家无室,游荡于市井之间的地皮无赖吗?
又或者说,古代的侠客不事生产,他们行走江湖吃什么,喝什么,抢劫吗?
在王方的印象中,侠客一直是仗剑直走天涯,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正义化身,但这些侠客真的不吃饭吗,又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全都是富二代子弟。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豪族的问题,而在此时,面前的四哥继续道:“你以为咱们三婶真的穷吗,整日里穿金戴银,梳妆打扮,不需要钱吗,她的钱哪里来的,还不是族里给的,一年十五两,有了孩子再加五两,三叔在的话每年三十两,一年下来五十两。
这些都是族里给的买命钱,族里有人上街被欺负了,三叔要出面,两村寨抢山抢水打架了,三叔要出面,族里有什么不法事了,三叔要出面,就连族里有人***浸猪笼的时候,三叔也要出面。”
兴奋的三哥挤眉弄眼的道:“还记得我小时候,村里刘老三的媳妇跟人***扒光了浸猪笼就是三叔下的手,啧啧,那身段,比咱大伯娘都白。”
王方有些无语:“四哥,你知道你才七岁吗,你知道你七岁这么龌龊会提前早熟的吗。”
可能是觉得这些话题没意思,何狗蛋砸吧砸吧嘴,又道:“不过我总觉得大伯会出问题,他总是半夜去给我们酒坊送粮,还总是一个人去,害的我们酒坊大半夜就得开工,提前将米粮泡上。”
“是啊,他当然得一人去,六百斤粮食,一两的银子,他也不敢请别人去。”
“而这些事,真的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吗?”
隐约间总觉得有什么圈套,王方只能寄希望于,自己三叔的影响力足够巨大,巨大到何家三哥这个脑残粉依旧没忘记道义。
而大伯所做的一切,或许在他眼中仅仅只是一场普通的贪污举动,但在王方眼里,却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家人,朋友,又或者族人。
“凭什么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贪污,而不告诉家里人!
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宗族社会,刑罚适用于家里人。”
虽然不愿多说,但也必须承认,宗族社会,也是一个株连社会。
放在后世,贪污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但在眼下的宗族社会,一人犯罪,全家受罚,只要你没分家,就必须承担家人的责任,甚至于某些罪行,需要整个家族来承担,哪怕是已经分家的同性人,也会殃及池鱼。
这是株连九族的由来,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震慑手段。
或许许多人不了解株连九族的详情,以为仅仅是屠杀掉家里的人,但事实上,株连九族包括了你的家人,朋友,亲戚,甚至于你所见过的普通人。
放在后世,大槐树下,数亿华夏子民的祖先都是通过强制移民手段,分散到全国各地。
为什么要移民,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地的百姓被杀光了,这其中,有战乱的原因,灾荒的原因,以及株连九族的原因。
古代的株连九族,不会跟你讲理,也不会跟你核对名册,官府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审理每一个案件,核对每一个人的身份。
而实行株连九族的手段非常简单,一排排军士,手持利刃分开,包围一片需要株连的地方,通常是以里作为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诛杀。
而眼下,大伯所犯下的过错,远远没到株连九族的地步,但他依旧会连累自己。
“凭什么!
凭什么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贪污,而完全不顾我们这些同种同姓的家人。”
一人犯罪全家同罪,这其中不单单涉及到刑罚的问题,同样也涉及到声誉的问题。
就算大伯不被告上官府,哪怕只是驱逐出来,也会影响到何氏一族的声誉。
“这一族出过骗子,他们一族都是骗子。
这一族出过荡妇,这一族都是荡妇。
这一族出过硕鼠,他们一族都是硕鼠!”
绍兴师爷之所以出名,在于他们尽心尽责的为主顾谋划,景德瓷器之所以出名,在于他们烧毁的瓷器根本不对外出售。
人以信义行天下,诚信乃立人之本,这句话不管是放在古代,还是后世,全都通用。
而何氏大伯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在践踏何氏一房的信誉。
心头杀意纵横,王方第一次开始厌恶现在的朝代。
不管是任何朝代,都有它的缺点,眼下不是极乐天堂,它也有它的肮脏。
想要平平安安的发家致富,哪有那么简单,不踏平眼前的沟壑坎坷,那能那么简单。
这世间不只有王方一个机灵人,当他察觉到问题的时候,家中同样有人察觉到同样的问题。
“哪有那么复杂,只要你三叔不倒,任何人都不敢在咱家门前跳脚。”
这是三婶给的答案,也是母亲给的答案,再加上之前二伯的种种表现,王方第一次对自己素未谋面的三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凭什么,凭什么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有三叔存在,他们就可以过好。”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哪怕王方接连追问下也无人回答,仿佛在躲避什么令人不耻的问题。
“这有什么,他们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罢了。”
九九重阳节这天,四哥从县城回来,话语中带着不屑,仿佛对家人充满鄙夷。
“难道三叔真有那么厉害?”
“不是三叔厉害,是三叔那帮人厉害,何守勇,张承安,杨满江,扬青江,丁发魁,牛守勇……
隐约察觉到张承安可能是自己父亲的名字,面对面的四哥兀自讲述道:“他们都是各村各寨的话事人,你以为市井间的游侠儿是怎么来的……”
“是啊,自己以为的游侠儿,都是怎么来的?”
面对面的四哥讲述着祖辈的丰功伟绩,王方陷入迷乱当中。
“古代的游侠儿都是怎么来的?”
游侠儿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豪门望族,多为士大夫门下门客,随后演变为当地的豪强望族,唐朝时的二贤庄,单雄信,本身就是当地游侠,而在古代这些依据山庄,村庄为生的游侠儿不计其数。
这些真的是无家无室,游荡于市井之间的地皮无赖吗?
又或者说,古代的侠客不事生产,他们行走江湖吃什么,喝什么,抢劫吗?
在王方的印象中,侠客一直是仗剑直走天涯,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正义化身,但这些侠客真的不吃饭吗,又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全都是富二代子弟。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豪族的问题,而在此时,面前的四哥继续道:“你以为咱们三婶真的穷吗,整日里穿金戴银,梳妆打扮,不需要钱吗,她的钱哪里来的,还不是族里给的,一年十五两,有了孩子再加五两,三叔在的话每年三十两,一年下来五十两。
这些都是族里给的买命钱,族里有人上街被欺负了,三叔要出面,两村寨抢山抢水打架了,三叔要出面,族里有什么不法事了,三叔要出面,就连族里有人***浸猪笼的时候,三叔也要出面。”
兴奋的三哥挤眉弄眼的道:“还记得我小时候,村里刘老三的媳妇跟人***扒光了浸猪笼就是三叔下的手,啧啧,那身段,比咱大伯娘都白。”
王方有些无语:“四哥,你知道你才七岁吗,你知道你七岁这么龌龊会提前早熟的吗。”
可能是觉得这些话题没意思,何狗蛋砸吧砸吧嘴,又道:“不过我总觉得大伯会出问题,他总是半夜去给我们酒坊送粮,还总是一个人去,害的我们酒坊大半夜就得开工,提前将米粮泡上。”
“是啊,他当然得一人去,六百斤粮食,一两的银子,他也不敢请别人去。”
“而这些事,真的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吗?”
隐约间总觉得有什么圈套,王方只能寄希望于,自己三叔的影响力足够巨大,巨大到何家三哥这个脑残粉依旧没忘记道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