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古代农家
- 2 第二章:饱饭生涯
- 3 第三章:星光灿烂
- 4 第四章:家中大闹
- 5 第五章:堂前遗望
- 6 第六章:发财展望
- 7 第七章:青阳地带
- 8 第八章:大肉包子
- 9 第九章:斗犬比赛
- 10 第十章:母子连心
- 11 第十一章:入土为安
- 12 第十二章:传宗接代
- 13 第十三章:夕阳山外山
- 14 第十四章:目标裤子
- 15 第十五章:秋日来临
- 16 第十六章:第一桶金
- 17 第十七章:人际关系
- 18 第十八章:步入正轨
- 19 第十九章:大雪降临
- 20 第二十章:金光大道
- 21 第二十一章:新年总结
- 22 第二十二章:春暖花开
- 23 第二十三章:私塾
- 24 第二十四章:砍了他的手
- 25 第二十五章:明朝开海禁
- 26 第二十六章:人体本能
- 27 第二十七章:秋收
- 28 第二十八章:游侠
- 29 第二十九章:养不熟的白眼狼
- 30 第三十章:延时爆炸
- 31 第三十一章:韭菜鸡蛋
- 32 第三十二章:三哥回家
- 33 第三十三章:密獾
- 34 第三十四章:掌控一切
- 35 第三十五章:大明黑社会
- 36 第三十六章:人心
- 37 第三十七章:开会
- 38 第三十八章:源头
- 39 第三十九章:乞丐
- 40 第四十章:荒滩
- 41 第四十一章:放松警惕
- 42 第四十二章:老鸨
- 43 第四十三章:猎虎
- 44 第四十四章:杀虎
- 45 第四十五章:本草纲目
- 46 第四十六章:市场经济
- 47 第四十七章:忏悔
- 48 第四十八章:画像
- 49 第四十九章:货到了
- 50 第五十章:花胳膊
- 51 第五十一章:春雨
- 52 第五十二章:被骂是一种幸福
- 53 第五十三章:同伴的恨意
- 54 第五十四章:全天下都在隐藏的秘密
- 55 第五十五章:有心无力
- 56 第五十六章:扬州瘦马的调教手段
- 57 第五十七章:销售的概念
- 58 第五十八章:调虎离山
- 59 第五十九章:洪水淹没
- 60 第六十章:平息粮价
- 61 第六十一章:杨九回来了
- 62 第六十二章:河道畅通
- 63 第六十三章:女权思想
- 64 第六十四章:血肉磨盘
- 65 第六十五章:经营山谷
- 66 第六十六章:三叔回来了
- 67 第六十七章:钱有的是
- 68 第六十八章:终于推广开来
- 69 第六十九章:榨油机
- 70 第七十章:谋夺财产
- 71 第七十一章:我真没笑
- 72 第七十二章:我叫贺永年
- 73 第七十三章:分家
- 74 第七十四章:三家协议
- 75 第七十五章:战前准备
- 76 第七十六章:引蛇出洞
- 77 第七十七章:阳谋和阴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星光灿烂
第三章:星光灿烂
村子名叫何家屯,依山傍水,单从表面环境来看,非常不错,只是每次大涝的时候,总有洪水冲过堤坝,故而本地居民不愿在此居住,反倒便宜了外来的老何家一族。
老何家迁来此处已有百年光景,第一代的祖先名叫何炳夫,当年曾是永乐爷手下的一名伍长,南征时因伤不能随军,留在当地农户家中。
战乱结束后,没来得及返乡,只能落户当地,成为何家村的第一代先祖。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何氏一族传承九代有余,族中人口多达五百余人。
王方所在的这一房大致二十余口,除了上面的爷爷奶奶之外,还有四个叔伯,至于自己所在的这一房,经过一路上旁敲侧击的探问,总算明白了大概。
自己这一房算是家中的特例,母亲当年由于性子炽烈,无人上门提亲,只是招了一个上门女婿,也就是自家的老爹张氏。
称呼自己的老爹为张氏,王方总觉得奇怪,却也知道原因和民俗有关。
例如自己的奶奶,名叫何周氏,三婶何杨氏等等,一旦嫁人,就在姓前冠以夫姓,赘婿同样如此,反倒是自己的母亲,身为一家之主,名叫何莲儿。
对于这个只见了一次面的母亲,王方倍感好奇,只是醒来的时候,母亲就已经离去,也来不及仔细了解。
据说母亲在大户人家中当乳娘,算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说到母亲的时候,王方的四哥,名叫狗蛋的小家伙一连艳羡,看样子恨不得以身替代,重新换个母亲。
关于母亲的话题,因为不了解的缘故,王方不敢多说,几个小伙伴走在一起抓鸡撵狗,短短一里地的距离,硬是走了半个时辰。
这是一条半人宽的小水沟,不算正常的溪流,而是农人特地挖掘出来灌溉的沟渠,渠中水深半米左右,小娃娃进去危险不大。
现今虽已过了盛夏,但天气同样炽烈,经过一日的曝晒,小河沟里的水温暖融融的,甚是舒爽。
旁边的小泥娃娃们,一个个脱得精光,将衣裳小心包好,放在远处的大石头上,这些算是不菲的财产之一,一旦弄脏,回家必定挨揍。
赤着脚跑向沟渠,一个猛子扎下去,大多都陷在泥里,嬉笑着往对方身上抹泥,清澈的水面不一会变得昏黄起来。
王方懒得和这些小家伙们胡闹,只是试了试水温后,就站的远远地。
抬头向四周望去,不远处村中点缀着几口火堆,村人们坐在一起,或闲聊,或下棋,还有十余名大大小小的妇女,凑在一起绣着各式各样的布帛。
抬头向天上望去,漫天星光灿烂,似是挂在头顶,下意识的抬手触摸,仿佛能伸手抓到。
现在是明朝民间,一个没有工业污染,没有化学肥料的年代。
注视着头顶这片天空,星河壮丽多彩,脱离了小小的土屋房子,站在没有一丝污染的纯净野外,王方真切体会到,自己穿越了,穿越到这个让人心旷的年代。
“啪叽!”
一道泥团砸在王方身上。
“臭二柱,不许欺负我弟弟!”
何狗蛋怒吼了一句,两人扑打在一起。
看着身上沾着水迹往下滴的泥团,王方眉梢发青,假如没记错的话,这是自己唯一的衣物。
抬首撇了水渠里泥呼呼的小娃娃们一眼,心说难道自己明天也要像他们一样光着身子出门。
“不行,绝对不行。”
打了个冷战,扭头就跑。
“你看,你把我弟弟打跑了吧。”
“切,小傻蛋,一旦都不经玩。”
后面扑腾腾的打闹着,王方懒得多想,继续顺着田埂,一幕幕看过去。
这里的水田形似后世的稻田,却要稀疏不少,稀稀拉拉的稻田收割后,留下一脚高的稻茬子,直愣愣的竖在地里。
旁边是数十口大大小小的稻杆垛子,这些晾干之后,可以用来铺床,烧火,甚至房顶漏了,也可以暂时抵挡风雨。
走着走着,不经意间走到田地的尽头,这里是一片山区,也是前些天自己失踪的山区。
此刻王方的心神已经完全融入铁蛋的身份,毕竟是一具完全被自己操纵的肉体,并没有留下一丝一毫铁蛋的痕迹。
抬起手掌拨拢着面前的树枝,想要折取一根趁手的木棍,却听到身后传来大片嘈杂的声响。
“你看你看,我没说错吧,这是失了魂了,特地跑过来找魂来了。”
最近王方很反感灵魂的话题,听到后猛地打了个冷战,回过头,密密麻麻的火把下是十余道人影。
其中包含着自己二伯四叔的身影。
“一个五岁的小娃娃,没事干一直往林子里跑,这不是失了魂是什么。
肯定是这小子知道自己的魂丢在了这片野地里,所以才一直往这里跑。”
身穿红色衣服的神婆,絮絮叨叨的说着什么,脾气一向炽烈的母亲畏畏缩缩的打了个冷战:“不对啊,我孩子没来过这啊。”
神婆看主家不信,说的更加激烈:“孩子没来过,说不定你怀孩子的时候来过,又或者他爹来过,这孩子又不是第一天傻了,村里大大小小上百个孩子,谁是什么时候傻的我还不知道,我看啊,肯定是孩子他爹来过这里,把孩子的魂丢了。
我跟你说啊,这小孩子的魂魄,可不是一个人的事,你想啊,女人只有有了男人,才能生孩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孩子的魂可是男人带来的……”
神婆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四周的村人看她的目光带着一股敬畏。
眼看着众人已经被神婆说服,一道娇媚的声音响起:“什么魂了魄了的,我看啊,这孩子天生就是个傻的,就算找到魂了都好不了。”
“三姑啊,我看这傻病还是不用看了,花了忒多的钱财也不见好。”
三婶何杨氏笑着开了口,看向自己的目光,带着浓浓的鄙夷。
“滚你娘的蛋去,我们老何家的事不用你管,有什么贱毛病回你娘家犯去,莫要脏了我们老何家的门面。”
母亲何莲儿嗷的一声扑了过去,纵然这些年脾气好了许多,却也不容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两人厮打在一起,口中骂骂咧咧的脏话不停。
附近的族人有心阻拦,却限于男人的身份不敢大肆插手。
王方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场斗殴,时不时上前帮上一把,身为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优势,起码不用注意男女观瞻的问题。
“行了,不要吵了,这事回去再说。”
二伯吼了一句,铁青着脸对神婆道:“法事的事还请您准备着,我等回家商量个日子再说。”
这话已经有了一丝推脱的意思,神婆略有些着急,扯着二伯衣袖道:“不着急,不着急,老二家的,你回去好好说道说道,不用大型法事,中型的就行,我看这孩子动作麻利的很,估摸着有个一天半天就能好。”
老何家迁来此处已有百年光景,第一代的祖先名叫何炳夫,当年曾是永乐爷手下的一名伍长,南征时因伤不能随军,留在当地农户家中。
战乱结束后,没来得及返乡,只能落户当地,成为何家村的第一代先祖。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何氏一族传承九代有余,族中人口多达五百余人。
王方所在的这一房大致二十余口,除了上面的爷爷奶奶之外,还有四个叔伯,至于自己所在的这一房,经过一路上旁敲侧击的探问,总算明白了大概。
自己这一房算是家中的特例,母亲当年由于性子炽烈,无人上门提亲,只是招了一个上门女婿,也就是自家的老爹张氏。
称呼自己的老爹为张氏,王方总觉得奇怪,却也知道原因和民俗有关。
例如自己的奶奶,名叫何周氏,三婶何杨氏等等,一旦嫁人,就在姓前冠以夫姓,赘婿同样如此,反倒是自己的母亲,身为一家之主,名叫何莲儿。
对于这个只见了一次面的母亲,王方倍感好奇,只是醒来的时候,母亲就已经离去,也来不及仔细了解。
据说母亲在大户人家中当乳娘,算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说到母亲的时候,王方的四哥,名叫狗蛋的小家伙一连艳羡,看样子恨不得以身替代,重新换个母亲。
关于母亲的话题,因为不了解的缘故,王方不敢多说,几个小伙伴走在一起抓鸡撵狗,短短一里地的距离,硬是走了半个时辰。
这是一条半人宽的小水沟,不算正常的溪流,而是农人特地挖掘出来灌溉的沟渠,渠中水深半米左右,小娃娃进去危险不大。
现今虽已过了盛夏,但天气同样炽烈,经过一日的曝晒,小河沟里的水温暖融融的,甚是舒爽。
旁边的小泥娃娃们,一个个脱得精光,将衣裳小心包好,放在远处的大石头上,这些算是不菲的财产之一,一旦弄脏,回家必定挨揍。
赤着脚跑向沟渠,一个猛子扎下去,大多都陷在泥里,嬉笑着往对方身上抹泥,清澈的水面不一会变得昏黄起来。
王方懒得和这些小家伙们胡闹,只是试了试水温后,就站的远远地。
抬头向四周望去,不远处村中点缀着几口火堆,村人们坐在一起,或闲聊,或下棋,还有十余名大大小小的妇女,凑在一起绣着各式各样的布帛。
抬头向天上望去,漫天星光灿烂,似是挂在头顶,下意识的抬手触摸,仿佛能伸手抓到。
现在是明朝民间,一个没有工业污染,没有化学肥料的年代。
注视着头顶这片天空,星河壮丽多彩,脱离了小小的土屋房子,站在没有一丝污染的纯净野外,王方真切体会到,自己穿越了,穿越到这个让人心旷的年代。
“啪叽!”
一道泥团砸在王方身上。
“臭二柱,不许欺负我弟弟!”
何狗蛋怒吼了一句,两人扑打在一起。
看着身上沾着水迹往下滴的泥团,王方眉梢发青,假如没记错的话,这是自己唯一的衣物。
抬首撇了水渠里泥呼呼的小娃娃们一眼,心说难道自己明天也要像他们一样光着身子出门。
“不行,绝对不行。”
打了个冷战,扭头就跑。
“你看,你把我弟弟打跑了吧。”
“切,小傻蛋,一旦都不经玩。”
后面扑腾腾的打闹着,王方懒得多想,继续顺着田埂,一幕幕看过去。
这里的水田形似后世的稻田,却要稀疏不少,稀稀拉拉的稻田收割后,留下一脚高的稻茬子,直愣愣的竖在地里。
旁边是数十口大大小小的稻杆垛子,这些晾干之后,可以用来铺床,烧火,甚至房顶漏了,也可以暂时抵挡风雨。
走着走着,不经意间走到田地的尽头,这里是一片山区,也是前些天自己失踪的山区。
此刻王方的心神已经完全融入铁蛋的身份,毕竟是一具完全被自己操纵的肉体,并没有留下一丝一毫铁蛋的痕迹。
抬起手掌拨拢着面前的树枝,想要折取一根趁手的木棍,却听到身后传来大片嘈杂的声响。
“你看你看,我没说错吧,这是失了魂了,特地跑过来找魂来了。”
最近王方很反感灵魂的话题,听到后猛地打了个冷战,回过头,密密麻麻的火把下是十余道人影。
其中包含着自己二伯四叔的身影。
“一个五岁的小娃娃,没事干一直往林子里跑,这不是失了魂是什么。
肯定是这小子知道自己的魂丢在了这片野地里,所以才一直往这里跑。”
身穿红色衣服的神婆,絮絮叨叨的说着什么,脾气一向炽烈的母亲畏畏缩缩的打了个冷战:“不对啊,我孩子没来过这啊。”
神婆看主家不信,说的更加激烈:“孩子没来过,说不定你怀孩子的时候来过,又或者他爹来过,这孩子又不是第一天傻了,村里大大小小上百个孩子,谁是什么时候傻的我还不知道,我看啊,肯定是孩子他爹来过这里,把孩子的魂丢了。
我跟你说啊,这小孩子的魂魄,可不是一个人的事,你想啊,女人只有有了男人,才能生孩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孩子的魂可是男人带来的……”
神婆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四周的村人看她的目光带着一股敬畏。
眼看着众人已经被神婆说服,一道娇媚的声音响起:“什么魂了魄了的,我看啊,这孩子天生就是个傻的,就算找到魂了都好不了。”
“三姑啊,我看这傻病还是不用看了,花了忒多的钱财也不见好。”
三婶何杨氏笑着开了口,看向自己的目光,带着浓浓的鄙夷。
“滚你娘的蛋去,我们老何家的事不用你管,有什么贱毛病回你娘家犯去,莫要脏了我们老何家的门面。”
母亲何莲儿嗷的一声扑了过去,纵然这些年脾气好了许多,却也不容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两人厮打在一起,口中骂骂咧咧的脏话不停。
附近的族人有心阻拦,却限于男人的身份不敢大肆插手。
王方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场斗殴,时不时上前帮上一把,身为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优势,起码不用注意男女观瞻的问题。
“行了,不要吵了,这事回去再说。”
二伯吼了一句,铁青着脸对神婆道:“法事的事还请您准备着,我等回家商量个日子再说。”
这话已经有了一丝推脱的意思,神婆略有些着急,扯着二伯衣袖道:“不着急,不着急,老二家的,你回去好好说道说道,不用大型法事,中型的就行,我看这孩子动作麻利的很,估摸着有个一天半天就能好。”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