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卷第一章】潘家园儿
- 2 【第一卷第二章】奉天承运
- 3 【第一卷第三章】骁果卫
- 4 【第一卷第四章】巫蛊,三尸脑神丹(上)
- 5 【第一卷第五章】巫蛊,三尸脑神丹(下)
- 6 【第一卷第六章】肉泥烂酱
- 7 【第一卷第六章】铁口刘
- 8 【第一卷第七章】手机里的视频
- 9 【第一卷第八章】来碗炸酱面
- 10 【第一卷第九章】六扇门里好修行
- 11 【第一卷第十章】一把墩布战四方
- 12 【第一卷第十一章】费油的灯
- 13 【第一卷第十二章】白吃猴儿
- 14 【第一卷第十三章】火烧里的人命案(一)
- 15 【第一卷第十四章】火烧里的人命案(二)
- 16 【第一卷第十五章】火烧里的人命案(三)
- 17 【第一卷第十六章】火烧里的人命案(四)
- 18 【第一卷第十七章】失踪案
- 19 【第一卷第十八章】丢人了
- 20 【第一卷第十九章】未名湖畔
- 21 【第一卷第二十章】巾帼胜须眉,劈腿如刀斧
- 22 【第一卷第二十一章】恶战,铁血军体拳
- 23 【第一卷第二十二章】给你捎句话
- 24 【第一卷第二十三章】疗伤
- 25 【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人质和承诺
- 26 【第一卷第二十五章】弓步前冲拳
- 27 【第一卷第二十五章】这规则我懂
- 28 【第一卷第二十六章】三头八臂哪吒城,铁链
- 29 【第一卷第二十七章】徐娘半老巫行云
- 30 【第一卷第二十七章】一个箱里八个头
- 31 【第一卷第二十八章】欠的太多还不完
- 32 【第一卷第二十九章】廖红药
- 33 【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是廖红药
- 34 【第一卷第二十九章】五禽熊出没
- 35 【第一卷第三十章】熊猿鹿鹤虎
- 36 【第一卷第三十一章】初战虎鹤
- 37 【第一卷第三十二章】无头八尸也是妖
- 38 【第一卷第三十三章】血疑痴妹两情伤
- 39 【第一卷第三十四章】敌国之财又如何?
- 40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阴阳颠倒鬼八仙
- 41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骨发做笔血做墨
- 42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骨肉寸截血如水
- 43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骨发做笔血做墨(二)
- 44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骨发做笔血做墨(三)
- 45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骨发做笔血做墨(四)
- 46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骨发做笔血做墨(五)
- 47 【第一卷第三十五章】骨发做笔血做墨之北顶
- 48 【第一卷第三十六章】钱斑朱目螭龙蟒
- 49 【第一卷第三十七章】白夜非夜叶非夜
- 50 【第一卷第三十八章】狐仙不是妖
- 51 【第一卷第三十九章】说!别让我问第三遍
- 52 【第一卷第四十章】狼途三千里
- 53 【第一卷第四十一章】九霄龙吟惊天变
- 54 【第一卷第四十二章】真假皆虚妄
- 55 【第一卷第四十三章】白衣如雪拳如雷
- 56 【第一卷第四十章】衣冠冢里葬无名
- 57 【第一卷第四十一章】九霄龙吟惊天变(上)
- 58 【第一卷第四十二章】九霄龙吟惊天变(中)
- 59 【第一卷第四十三章】九霄龙吟惊天变(下)
- 60 【第一卷第四十四章】这只是开始
- 61 【第一卷第四十五章】暗算无常死不知
- 62 【第一卷第四十六章】黑白无常鬼,白羽墨鸦
- 63 【第一卷第四十七章】朝天刀立天弩
- 64 【第一卷第四十八章】苹果,来一口?
- 65 【第一卷第四十九章】鬼八仙
- 66 【第一卷第五十章】惊变
- 67 【第一卷第五十一章】我就是我
- 68 【第一卷第五十二章】赶尽杀绝
- 69 【第一卷第五十三章】雇佣兵
- 70 【第一卷第五十四章】御剑飞仙
- 71 【第一卷第五十五章】人皮鬼影
- 72 【第一卷第五十六章】平地风雷
- 73 【第一卷第五十七章】九凤七星天罡镜
- 74 【第一卷第五十八章】风云起,潜流激荡(上
- 75 【第一卷第五十九章】风云起,潜流激荡(下
- 76 【第一卷第六十章】恶鬼伏诛
- 77 【第一卷第六十一章】风雷洞彻九幽地
- 78 【第一卷第六十二章】冰糖葫芦和人头
- 79 【第一卷第六十三章】你不配做尹志平(上)
- 80 【第一卷第六十四章】你不配做尹志平(中)
- 81 【第一卷第六十五章】你不配做尹志平(下)
- 82 【第一卷第六十六章】老夫子
- 83 【第一卷第六十七章】密室打机锋
- 84 【第一卷第六十三章】
- 85 【第一卷第六十四章】
- 86 【第一卷第六十六章】
- 87 【第一卷第五十六章】平地风雷
- 88 【第一卷第六十七章】风雷动
- 89 【第二卷第一章】青山有幸,白铁无辜
- 90 【第二卷第二章】似曾相识故人来
- 91 【第二卷第三章】美人一笑可倾城?
- 92 【第二卷第四章】好人心肠钱几里
- 93 【第二卷第五章】一剑西来
- 94 【第二卷第六章】拳头大不过人心
- 95 【第二卷第七章】有时四大熏熏醉
- 96 【第二卷第八章】是非功过谁人说
- 97 【第二卷第九章】坐山也想看虎斗?
- 98 【第二卷第十章】他乡偶遇袖红香
- 99 【第二卷第十一章】牡丹花下不风流
- 100 【第二卷第十二章】人心善恶非善恶
- 101 【第二卷第十三章】向来不古是人心
- 102 【第二卷第十四章】天妒红颜非薄命
- 103 【第二卷第十五章】扫地出门丧家犬
- 104 【第二卷第十六章】百花迷离筋骨软
- 105 【第二卷第十七章】众里寻她千百度
- 106 【第二卷第十八章】该来的终究来了
- 107 【第二卷第十九章】不怕神鬼惧恶人
- 108 【第二卷第二十章】前院有虎后院狼
- 109 【第二卷第二十一章】英雄莫问出处
- 110 【第二卷第二十二章】强龙过江地头蛇
- 111 【第二卷第二十三章】落井下石最乐事
- 112 【第二卷第二十四章】饮尽杯中酒,走好
- 113 【第二卷第二十五章】万水千山道无情
- 114 【第二卷第二十六章】虚实真假你猜猜
- 115 【第二卷第二十七章】岳王爷前三炷香
- 116 【第二卷第二十八章】风风雨雨断桥边
- 117 【第二卷第二十九章】随波逐流枪破浪
- 118 【第二卷第三十章】谈笑风生花满楼
- 119 【第二卷第三十一章】不信你就来试试
- 120 【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平地起风雷
- 121 【第二卷第三十三章】这一拜生死不改
- 122 【第二卷第三十四章】纷纷扰扰离人雨
- 123 【第二卷第三十五章】是是非非在眼前
- 124 【第二卷第三十五章】八极披挂半步崩
- 125 【第二卷第三十七章】这也许是个问题
- 126 【第二卷第三十八章】翻掌笑看风云起
- 127 【第二卷第三十九章】是是非非闲话多
- 128 【第二卷第四十章】红粉骷髅冰肌骨
- 129 【第二卷第四十一章】将军百战死
- 130 【第二卷第四十二章】纷纷扰扰使人愁
- 131 【第二卷第四十三章】万里风云闯
- 132 【第二卷第四十四章】万水千山情何在
- 133 【第二卷第四十五章】你眼里的真不是真
- 134 【第二卷第四十六章】好人难做做好人
- 135 【第二卷第四十七章】风雨飘摇山渐青
- 136 【第二卷第四十八章】风花雪月寻常事
- 137 【第二卷第四十九章】风花雪月寻常事
- 138 【第二卷第五十章】今生缘前世债
- 139 【第二卷第五十一章】郁闷啊
- 140 【第二卷第五十二章】跌跌撞撞路不平
- 141 【第二卷第五十三章】朱门酒肉冻死骨
- 142 【第二卷第五十三章】想想还是算了吧
- 143 【第二卷第五十五章】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 144 【第二卷第五十六章】折戟沉沙铁未销
- 145 番外:江湖过客水东流
- 146 番外:江湖儿终女江湖终
- 147 番外:岁月静好人易老
- 148 番外:知返林里人不归上
- 149 番外:知返林里人不归下
- 150 番外:那片云中那片海
- 151 番外:夜海星空碧落泉
- 152 番外:忘川河边碧落泉
- 153 番外:绝杀无生奈何天
- 154 番外:恰如春梦了无痕
- 155 番外:一波未平又来风
- 156 番外:知返林里半月湾上
- 157 番外:知返林里半月湾下
- 158 番外:苍生天下与我何干
- 159 番外: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 160 番外:青州界首
- 161 番外:青山界往事
- 162 番外:白虎岗上山神庙
- 163 番外:堕落的自我救赎
- 164 番外:尸姐直播间
- 165 番外:深深地恶意
- 166 番外:花里魔王色中鬼
- 167 番外:百鬼夜行来
- 168 番外:迎风一刀斩
- 169 番外:七弄崖边好风光
- 170 番外:铺床暖被小秀娘
- 171 番外:一切都是命
- 172 番外:一人一剑一江湖
- 173 番外:地狱不空不成佛
- 174 番外:地狱不空不成佛(二)
- 175 番外:三生三世一捧土
- 176 番外:婆娑血海的道
- 177 番外:为师不尊当杀
- 178 番外:有怨报怨
- 179 番外:恶人还得恶人磨
- 180 番外:来不及说再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卷第二章】奉天承运
【第一卷第二章】奉天承运
【第一卷第二章】奉天承运
集古轩的内部布置和博雅斋差不多,一堂的红木家具,古色古香的典型中式风格,我随手在窗框、桌面上抹了一把,已经有些灰土落在上面,看来这里已经关了一段时间了。
“二叔,我帮您先把这里收拾一下吧。”舒雪少有的这么勤快,居然主动要打扫房间,我二叔和她也没什么好客气的,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只说别累着,就告诉她笤帚、簸箕所在,而武烟川则提着东西跟在我和二叔身后,很是好奇地打量着这屋里的摆设,偷偷趴在我耳边问我,“我说语文儿,你二叔这里摆的是真的是假?”
别看我二叔上了几岁年纪,这经商的人,尤其是吃古董这碗饭的,讲究的除了鉴别古物的眼力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是必不可少,即使武烟川觉得声音已经很小了,却还是被二叔听得清楚,停下来,转身拍了拍武烟川的肩膀,看着有点儿尴尬又极为好奇的武烟川,随手从一旁的红木架子上拿了个红柚粉彩梅瓶下来,这东西造型圆润,瓶身又描金彩绘,虽然器形不大,不过看着就这么上档次,一看就知道绝不是个便宜物件儿。
“大武,你看看这个梅瓶怎么样?”二叔把梅瓶递给武烟川,嘴角挂着淡淡微笑等着他对这梅瓶品评一二。
大武这货基本上就是个有文化的粗人,对于金石古玉这类东西的品评水平也就是‘好看’和‘不好看’的程度,手里举着梅瓶看了半天就只是一个劲儿的夸好看,要说具体哪儿好来吧,又说不出来。
二叔把梅瓶接回自己手里,轻轻转着,手掌摸索着梅瓶瓶颈的釉面,“大武,看来你对瓷器这类的确是不怎么了解,我跟你说说吧,哎,你小子也给我听着,这房间收拾的事一会儿自然少不得你的,别给我去献殷勤,”二叔看我要去帮舒雪擦桌子,屈指一个毛栗子又弹在了我的后脑勺上,惹得正低头擦桌子的舒雪抿嘴一笑,而我只得揉着后脑勺端详起了二叔手里的这件梅瓶。
“我也不瞒着你们,这屋里的东西都是假的,不过呢,也不是纯粹的假的,你就拿这小小的梅瓶来说吧,落款是清康熙官窑烧的,其实呢,是民国中期景德镇高手仿的,工艺、胎釉、器形都是一般无二,几可乱真,如果不是这落款和十二位碳元素年谱检测,根本分不出,对于刚入门和一般玩儿瓷器的来说,这就是真的,可对于真的内行,也就是几千块钱的一个把件儿而已,其他的也差不多,在这里充充门面,还是那句话,好东西有的是,不过财不可露白啊。”二叔又小心翼翼地把那民国中期高仿清康熙官窑的梅瓶放回了原本那个格子里,转身一边叮嘱我们这里什么防火、防盗啊之类的琐事,一边带着我们转过八扇红木屏风进了后面的院子。
这是一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别看面积不大,可在北京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住的起四合院的也绝不是普通人,二叔跟我们说这四合院还是他托朋友,花了大价钱,又顺带送了点儿水货,也就是刚才所说的类似梅瓶的高仿古玩,才从人家手里买下来的。
灰瓦红墙,正居中坐北朝南的四间正房,左右两间厢房,地上铺的都是一尺见方的青石板,在正房门口台阶下一左一右还有两棵柿子树,只是我们来的季节不对,虽然柿子树绿油油的,却没有半个柿子。
柿子树下左侧的摆着石桌石凳,右侧的则摆着一张竹制的躺着,被微风一吹,头顶枝桠摇曳、绿叶翻卷,脚边躺椅慢悠悠地晃着,一刹那,时光仿若倒流,带着我们回到了过去某个莫名的夏日午后,恬淡、静谧。
大概安排好了住处,二叔把这集古轩的所有钥匙都给了我一份,便带着我和武烟川两个匆匆赶回了前面铺子里。
不得不说我们的舒雪小盆友还是具有一定的我国典型女性贤妻良母的优良品质的,刚转过红木屏风,正好看到腰里扎着一条蓝底白碎花围裙,头上裹了条白色毛巾的舒雪攥着墩布在地上卖力拖着,额前垂下两缕鸦色长发,沾在汗津津的额前,看得我心里一阵暖暖的感动,快步走过去把她拉了过来,告诉她这铺子等一会儿咱们仨一块儿收拾,先过来看看二叔要找的那件东西。
这东西据账目所记,是一个匿名的老客儿寄存在这里,让杨俊标帮着长长眼的,结果转天儿这老客儿就下落不明,杨俊标也突然辞职回乡,还拐跑了集古轩所有的伙计,就连扫地的都没给留下。
那东西就放在八扇屏前的红木条案上,摆的还挺端正,盒子也很考究,长有一尺,宽有三寸,表面油亮,而且还散发出淡淡的檀木香味,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木盒材质纹理细腻,依我看这木盒居然是用最上等的小叶紫檀做成的,如此奢侈的东西,我长这么大还真就是第一回见,二叔也不急着打开,围着条案左转转,右看看,手指用力在木盒表面搓了搓,看的我们三个都屏住了呼吸,大气儿都不敢喘,还真就有点揭秘的感觉,心里莫名的就绷得紧紧的。
“这盒子也绝对是个了不得物件,这雕工和材料有年头了,最早也得明朝中期,只是这个盒子现在放在嘉德拍卖行最起码也得过三十万,能舍得用这么个玩意儿装的东西,估计是个大物件儿,还真是有点儿激动啊…”二叔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珠宝玉器经手无数,这么多年来,我还是有数的见过他能如此上心激动的,两只大手直搓搓,最后一咬牙,轻轻、慢慢地拨开锁吊,把木盒打开。
“这是…”
“姥姥的,这是什么玩意…”
“…”
我们仨三个脑袋挤着一块,就等着看看这盒子里放的究竟是什么玩意,到底是慈禧老佛爷的痒痒挠啊,还是孝庄皇太后亲用的玉黄瓜,结果等盒子打开一开,乖乖,就一个皱皱巴巴的黄绸卷儿。
小叶紫檀的木盒里铺着顶好的猩猩红天鹅绒,正中放着一卷皱皱巴巴的黄绸,很可能是泡过水的原因,边角都有点儿散开,二叔也不知道从哪儿摸了副一次性手套戴在手上,小心翼翼地把这个黄绸卷儿从木盒里捧了出来。
武烟川大手抓了抓后脑勺,看着一脸严肃的二叔,胳膊肘偷偷顶了下我,压低声音问,“哎,语文儿,你说这不会是皇上的圣旨吧?”
“你还别说,真就挺像的,不过圣旨除非有特殊的意义,否则不值什么大价钱,也就是有点儿历史文献的考古价值,要知道皇上的圣旨一般情况下都是要由传旨官收回的,远的不说,就北京故宫里藏着的清朝皇帝的圣旨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么多年来,我跟着二叔身边也耳濡目染了一些东西,凑在武烟川耳边正自打算卖弄一二,结果被二叔一瞪眼,“哪这么多的废话,就你肚子里那点能水儿也好意思拿出来显摆,你过来好好看看。”
二叔说着随手把那个价值好几十万的小叶紫檀盒子给扒拉到一边儿,要不是舒雪眼尖,一伸手给拦了下来,就得跟废包装盒一样直接摔在地上。
把条案上扑拉干净后,二叔小心翼翼地把黄绸卷儿放在条案上,一点一点的把它展开,露出里面的白绫子内衬来。
这东西果然是泡水里,里面字迹绝大多数都模糊难认,成了一大团一大团的黑块儿,只有开头四个字“奉天承运”还能认出来。
“这可不是劳什子的满清圣旨,这是大隋隋炀帝杨广的圣旨,”二叔说着声音都有点儿激动的颤抖,带着塑料手套的手轻轻摸索着白绫子内衬,认真辨认着每一团化开的墨迹,想要看出究竟是什么字,奈何这圣旨存世时间太长,又被水浸泡过,墨字完全散开,根本无法辨认。
一直没说话的舒雪,一边把头上扎着的白毛巾扯下来擦手,一边也仔细端详着这被二叔断言为隋炀帝杨广所下圣旨的黄绸卷儿上,修眉微微蹙起,“二叔,这圣旨字迹完全模糊,根本看不出内容和任何与年号有关的东西,您怎么就能断定这是隋炀帝杨广的旨意呢?”
“哎,你们来看这是什么,”二叔手指着圣旨右下角的位置,那里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印盖在上面,在印下还手工绘制着一只展翅腾飞的大鹰,“我考考你们,你们谁能看出这方印上刻得是什么?”
“这…曲里拐弯的,不认识,看不出来,”武烟川最先放弃了,扭头问舒雪,“雪姐,你能看出来吗?”
舒雪也摇摇头,“宋楷草隶我都能认识一点儿,可这印上的都不是,甲骨龙文就更不像,看不出来,老张,你能看出来吗?”
其实说实话我看着这印上好像简笔画一样的八个字也是一个都不认识,不过架不住哥哥咱散发性思维强大啊,这杨广的圣旨上盖的当然要是传国玉玺,而这八个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字的字很有可能就是当初李斯写下的那八个,抬头看着双臂抱胸的二叔,试探的问了句,“这莫非是当初李斯为始皇祖龙写下的传国宝玺上那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哈哈,好小子,不愧是我张文寿的侄子,这上面印的就是那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叔说着又指在传国宝玺下方的那只手绘雄鹰上…
集古轩的内部布置和博雅斋差不多,一堂的红木家具,古色古香的典型中式风格,我随手在窗框、桌面上抹了一把,已经有些灰土落在上面,看来这里已经关了一段时间了。
“二叔,我帮您先把这里收拾一下吧。”舒雪少有的这么勤快,居然主动要打扫房间,我二叔和她也没什么好客气的,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只说别累着,就告诉她笤帚、簸箕所在,而武烟川则提着东西跟在我和二叔身后,很是好奇地打量着这屋里的摆设,偷偷趴在我耳边问我,“我说语文儿,你二叔这里摆的是真的是假?”
别看我二叔上了几岁年纪,这经商的人,尤其是吃古董这碗饭的,讲究的除了鉴别古物的眼力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是必不可少,即使武烟川觉得声音已经很小了,却还是被二叔听得清楚,停下来,转身拍了拍武烟川的肩膀,看着有点儿尴尬又极为好奇的武烟川,随手从一旁的红木架子上拿了个红柚粉彩梅瓶下来,这东西造型圆润,瓶身又描金彩绘,虽然器形不大,不过看着就这么上档次,一看就知道绝不是个便宜物件儿。
“大武,你看看这个梅瓶怎么样?”二叔把梅瓶递给武烟川,嘴角挂着淡淡微笑等着他对这梅瓶品评一二。
大武这货基本上就是个有文化的粗人,对于金石古玉这类东西的品评水平也就是‘好看’和‘不好看’的程度,手里举着梅瓶看了半天就只是一个劲儿的夸好看,要说具体哪儿好来吧,又说不出来。
二叔把梅瓶接回自己手里,轻轻转着,手掌摸索着梅瓶瓶颈的釉面,“大武,看来你对瓷器这类的确是不怎么了解,我跟你说说吧,哎,你小子也给我听着,这房间收拾的事一会儿自然少不得你的,别给我去献殷勤,”二叔看我要去帮舒雪擦桌子,屈指一个毛栗子又弹在了我的后脑勺上,惹得正低头擦桌子的舒雪抿嘴一笑,而我只得揉着后脑勺端详起了二叔手里的这件梅瓶。
“我也不瞒着你们,这屋里的东西都是假的,不过呢,也不是纯粹的假的,你就拿这小小的梅瓶来说吧,落款是清康熙官窑烧的,其实呢,是民国中期景德镇高手仿的,工艺、胎釉、器形都是一般无二,几可乱真,如果不是这落款和十二位碳元素年谱检测,根本分不出,对于刚入门和一般玩儿瓷器的来说,这就是真的,可对于真的内行,也就是几千块钱的一个把件儿而已,其他的也差不多,在这里充充门面,还是那句话,好东西有的是,不过财不可露白啊。”二叔又小心翼翼地把那民国中期高仿清康熙官窑的梅瓶放回了原本那个格子里,转身一边叮嘱我们这里什么防火、防盗啊之类的琐事,一边带着我们转过八扇红木屏风进了后面的院子。
这是一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别看面积不大,可在北京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住的起四合院的也绝不是普通人,二叔跟我们说这四合院还是他托朋友,花了大价钱,又顺带送了点儿水货,也就是刚才所说的类似梅瓶的高仿古玩,才从人家手里买下来的。
灰瓦红墙,正居中坐北朝南的四间正房,左右两间厢房,地上铺的都是一尺见方的青石板,在正房门口台阶下一左一右还有两棵柿子树,只是我们来的季节不对,虽然柿子树绿油油的,却没有半个柿子。
柿子树下左侧的摆着石桌石凳,右侧的则摆着一张竹制的躺着,被微风一吹,头顶枝桠摇曳、绿叶翻卷,脚边躺椅慢悠悠地晃着,一刹那,时光仿若倒流,带着我们回到了过去某个莫名的夏日午后,恬淡、静谧。
大概安排好了住处,二叔把这集古轩的所有钥匙都给了我一份,便带着我和武烟川两个匆匆赶回了前面铺子里。
不得不说我们的舒雪小盆友还是具有一定的我国典型女性贤妻良母的优良品质的,刚转过红木屏风,正好看到腰里扎着一条蓝底白碎花围裙,头上裹了条白色毛巾的舒雪攥着墩布在地上卖力拖着,额前垂下两缕鸦色长发,沾在汗津津的额前,看得我心里一阵暖暖的感动,快步走过去把她拉了过来,告诉她这铺子等一会儿咱们仨一块儿收拾,先过来看看二叔要找的那件东西。
这东西据账目所记,是一个匿名的老客儿寄存在这里,让杨俊标帮着长长眼的,结果转天儿这老客儿就下落不明,杨俊标也突然辞职回乡,还拐跑了集古轩所有的伙计,就连扫地的都没给留下。
那东西就放在八扇屏前的红木条案上,摆的还挺端正,盒子也很考究,长有一尺,宽有三寸,表面油亮,而且还散发出淡淡的檀木香味,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木盒材质纹理细腻,依我看这木盒居然是用最上等的小叶紫檀做成的,如此奢侈的东西,我长这么大还真就是第一回见,二叔也不急着打开,围着条案左转转,右看看,手指用力在木盒表面搓了搓,看的我们三个都屏住了呼吸,大气儿都不敢喘,还真就有点揭秘的感觉,心里莫名的就绷得紧紧的。
“这盒子也绝对是个了不得物件,这雕工和材料有年头了,最早也得明朝中期,只是这个盒子现在放在嘉德拍卖行最起码也得过三十万,能舍得用这么个玩意儿装的东西,估计是个大物件儿,还真是有点儿激动啊…”二叔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珠宝玉器经手无数,这么多年来,我还是有数的见过他能如此上心激动的,两只大手直搓搓,最后一咬牙,轻轻、慢慢地拨开锁吊,把木盒打开。
“这是…”
“姥姥的,这是什么玩意…”
“…”
我们仨三个脑袋挤着一块,就等着看看这盒子里放的究竟是什么玩意,到底是慈禧老佛爷的痒痒挠啊,还是孝庄皇太后亲用的玉黄瓜,结果等盒子打开一开,乖乖,就一个皱皱巴巴的黄绸卷儿。
小叶紫檀的木盒里铺着顶好的猩猩红天鹅绒,正中放着一卷皱皱巴巴的黄绸,很可能是泡过水的原因,边角都有点儿散开,二叔也不知道从哪儿摸了副一次性手套戴在手上,小心翼翼地把这个黄绸卷儿从木盒里捧了出来。
武烟川大手抓了抓后脑勺,看着一脸严肃的二叔,胳膊肘偷偷顶了下我,压低声音问,“哎,语文儿,你说这不会是皇上的圣旨吧?”
“你还别说,真就挺像的,不过圣旨除非有特殊的意义,否则不值什么大价钱,也就是有点儿历史文献的考古价值,要知道皇上的圣旨一般情况下都是要由传旨官收回的,远的不说,就北京故宫里藏着的清朝皇帝的圣旨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么多年来,我跟着二叔身边也耳濡目染了一些东西,凑在武烟川耳边正自打算卖弄一二,结果被二叔一瞪眼,“哪这么多的废话,就你肚子里那点能水儿也好意思拿出来显摆,你过来好好看看。”
二叔说着随手把那个价值好几十万的小叶紫檀盒子给扒拉到一边儿,要不是舒雪眼尖,一伸手给拦了下来,就得跟废包装盒一样直接摔在地上。
把条案上扑拉干净后,二叔小心翼翼地把黄绸卷儿放在条案上,一点一点的把它展开,露出里面的白绫子内衬来。
这东西果然是泡水里,里面字迹绝大多数都模糊难认,成了一大团一大团的黑块儿,只有开头四个字“奉天承运”还能认出来。
“这可不是劳什子的满清圣旨,这是大隋隋炀帝杨广的圣旨,”二叔说着声音都有点儿激动的颤抖,带着塑料手套的手轻轻摸索着白绫子内衬,认真辨认着每一团化开的墨迹,想要看出究竟是什么字,奈何这圣旨存世时间太长,又被水浸泡过,墨字完全散开,根本无法辨认。
一直没说话的舒雪,一边把头上扎着的白毛巾扯下来擦手,一边也仔细端详着这被二叔断言为隋炀帝杨广所下圣旨的黄绸卷儿上,修眉微微蹙起,“二叔,这圣旨字迹完全模糊,根本看不出内容和任何与年号有关的东西,您怎么就能断定这是隋炀帝杨广的旨意呢?”
“哎,你们来看这是什么,”二叔手指着圣旨右下角的位置,那里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印盖在上面,在印下还手工绘制着一只展翅腾飞的大鹰,“我考考你们,你们谁能看出这方印上刻得是什么?”
“这…曲里拐弯的,不认识,看不出来,”武烟川最先放弃了,扭头问舒雪,“雪姐,你能看出来吗?”
舒雪也摇摇头,“宋楷草隶我都能认识一点儿,可这印上的都不是,甲骨龙文就更不像,看不出来,老张,你能看出来吗?”
其实说实话我看着这印上好像简笔画一样的八个字也是一个都不认识,不过架不住哥哥咱散发性思维强大啊,这杨广的圣旨上盖的当然要是传国玉玺,而这八个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字的字很有可能就是当初李斯写下的那八个,抬头看着双臂抱胸的二叔,试探的问了句,“这莫非是当初李斯为始皇祖龙写下的传国宝玺上那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哈哈,好小子,不愧是我张文寿的侄子,这上面印的就是那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叔说着又指在传国宝玺下方的那只手绘雄鹰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