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9 第七十八章 为君之道
- 200 第七十九章 害群之马
- 201 第八十章 暴戾之枪
- 202 第八十一章 了空之死
- 203 第八十二章 没落的独孤阀
- 204 第八十三章 披风杖法
- 205 第八十四章 和氏璧
- 206 第八十五章 未知的门
- 207 第八十六章 鸡肋
- 208 第八十七章 散手八扑
- 209 第八十八章 精神交锋
- 210 第八十九章 宁道奇之死
- 211 第九十章 道心难祛
- 212 第九十一掌 荣风祥
- 213 第九十二章 第四重武器:道心
- 214 第九十三章 话独孤
- 215 第九十四章 约定
- 216 第九十五章 动心
- 217 第九十六章 尚秀芳
- 218 第九十七章 "天界见闻"
- 219 第九十八章 “邪帝”
- 220 第九十九章 九五至尊功
- 221 第一百章 邪帝的大手笔
- 222 第一百零一章 虚若无痕
- 223 第一百零二章 是战是和?
- 224 第一百零三章 大自在天魔
- 225 第一百零四章 刘若水称帝
- 226 第一百零五章 帝王
- 227 第一百零六章 孤家寡人
- 228 第一百零七章 破碎虚空
- 229 第一章 乱臣贼子
- 230 第二章 九婴
- 231 第三章 日薄西山
- 232 第四章 御空而行
- 233 第五章 大疫
- 234 第六章 太平道首徒,****义
- 235 第七章 毕方
- 236 第八章 飞灰
- 237 第九章 九婴不死
- 238 第十章 武魂
- 239 第十一章 洛阳之行
- 240 第十二章 方元阻路
- 241 第十三章 撒豆成兵
- 242 第十四章 霍去病
- 243 第十五章 贪狼
- 244 第十六章 愤怒
- 245 第十七章 寸步
- 246 第十八章 偶遇
- 247 第十九章 暂别
- 248 第二十章 屠杀
- 249 第二十一章 江东猛虎
- 250 第二十二章 毕方陨落
- 251 第二十三章 比饕餮更凶残的人
- 252 第二十四章 诡异的真气
- 253 第二十五章 董卓败逃
- 254 第二十六章 黄巾起义
- 255 第二十七章 “武圣”关羽
- 256 第二十八章 黄巾溃败
- 257 第二十九章 着魔
- 258 第三十章
- 259 第三十一章 仙
- 260 第三十二章 仙人之威
- 261 第三十三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262 第三十四章 天怒
- 263 第三十五章 张角之死
- 264 第三十六章 天地同悲
- 265 第三十七章 我掌天意
- 266 第一章 如履薄冰
- 267 第二章 送信
- 268 第三章 计划不如变化
- 269 第四章 猎天
- 270 第五章 天打雷劈
- 271 第六章 算天
- 272 第七章 武道真意
- 273 第八章 佛门武功
- 274 第九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275 第十章 铁掌帮内当杀人
- 276 第十一章 金国都城
- 277 第十一章 再见郭靖
- 278 第十二章 屠刀
- 279 第十三章 慈悲刀
- 280 第十四章 补天阁
- 281 第十五章 花间派
- 282 第十六章 缘由
- 283 第十七章 殷离
- 284 第十八章 教训
- 285 第十九章 棋局渐终
- 286 第二十章 夺舍
- 287 第二十一章 天意VS天意
- 288 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掷
- 289 第一章 天界见闻
- 290 第二章 大机缘
- 291 第三章 盘古学院
- 292 第四章 一步之遥
- 293 第五章 初见盘古学院
- 294 第六章 幻境试炼
- 295 第七章 荒山野庙
- 296 第八章 “武”
- 297 第九章 复生
- 298 第十章 倩女幽魂
- 299 第十一章 兰若寺
- 300 第十二章 长夜漫漫
- 301 第十三章 妖踪
- 302 第十四章 浩然正气
- 303 第十五章 妖孽横行
- 304 第十六章 索命梵音
- 305 第十七章 金佛
- 306 第十八章 帝崩
- 307 第十九章 雷劫
- 308 第二十章 化龙
- 309 第二十一章 隐忧
- 310 第二十二章 回归天界
- 311 第二十三章 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八章 精神交锋
第八十八章 精神交锋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刘若水在上面正襟危坐,为下面的学生讲述论语,当他正讲到精彩处,忽然眉头一皱,怒斥道,“宁道奇,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小小年纪就如此顽劣,长达以后,又岂能像话?”
难怪刘若水如此动怒,实在是此时的宁道奇实在太不像话了,在同学都认真听讲的时候,他竟然在和一只小鸟追逐玩耍。【ㄨ】
但刘若水走下去,准备用戒尺狠狠的教训他之后,身边有一个同学忽然拉着了他,惊恐的说道,“老师,不行啊,宁道奇才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不能打啊。”
这时候,刘若水才醒悟过来。
对啊,宁道奇不过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还未到入学的年龄,他怎么能教训了。
不过很快,他就醒悟过来。
只是,如果宁道奇只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那他如何会过来上学的,我又是为何让他过来上学的?
但刘若水开始陷入迷惑之后,他身边的世界忽然“卡”住了,然后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开始回朔。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刘若水在上面正襟危坐,为下面的学生讲述论语,当他正讲到精彩处,忽然眉头一皱,怒斥道,“宁道奇。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小小年纪就如此顽劣,长达以后,又岂能像话?”
难怪刘若水如此动怒,实在是此时的宁道奇实在太不像话了。在同学都认真听讲的时候,他竟然在和一只小鸟追逐玩耍。
但刘若水走下去,准备用戒尺狠狠的教训他之后,身边有一个同学忽然拉着了他,惊恐的说道。“老师,不行啊,宁道奇才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不能打啊。”
这时候,刘若水才醒悟过来。
对啊,宁道奇不过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还未到入学的年龄,他怎么能教训了。
不过很快,他就醒悟过来。
只是,如果宁道奇只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那他如何会过来上学的,我又是为何让他过来上学的?
但刘若水开始陷入迷惑之后,他身边的世界忽然“卡”住了,然后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开始回朔。
……
这一幕,不断地发生,又不断地回朔,就好像一副录像带反复重播一样,不断地进行轮回,不断地进行重演。
刘若水和宁道奇,则是剧情的主演。两人都忘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几乎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忘了。
似乎从一开始,刘若水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教书先生,而宁道奇就是一个不足月就开始在刘若水手下读书的婴儿。
而两个人的世界。就这样的不断轮回,似乎陷入一个死循环一样。
之所以会这样,却是两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传说中的精神交锋!
在武者的争斗中,最为凶险莫测,最为罕见的。最为神秘诡异的“精神交锋”。
刘若水没有想到,”自己和宁道奇的战斗,竟然如此便莫名其妙的进入到这样的“生死局”之中。
毕竟,“精神交锋”实在是太罕见,也是太难得了。
虽然说,武者修炼的便是“精”,“气”,“神”,但一个人的修为至少也要到“练神返虚”的境界才能够捕捉到“神”的存在。
因此,哪怕是先天武者(宗师强者),能够触碰到“神”的人也就是十指二三罢了,按照刘若水的说法,只有走“精神之路”的先天武者才有可能领悟到“神”的存在。
这里,值得还只是内功的修炼,若是换做国术,那要更为的艰难,只有达到最高境界“至诚之道,可以先知”,或者“打破虚空,可以见神”的地步,才能够捕捉到“神”。
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能够触碰到“神”,便已经不算是凡人,既然能够领悟到“神”,便可以将精神力化为实质,能够用精神力干涉到现实。
这一点,在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这种区别其实还并不明显,但若是一个人死了,那就真正看出这两者之中的天差地别了。
因为若是能够领悟到“神”,他的精神力便开始“实质化”,也就是说,哪怕一个人死了,他的精神力也可以独立存在,话句话说,如果他是意外横死的话,那一定可以变成传说中的“鬼”。
不过,就算是踏入“练神返虚”的境界,只是初步触碰到了“神”而已,距离使用“神”的力量,还是一段很长的距离。
一般来说,“精神交锋”只会存在“炼虚合道”的境界,在整个大唐的历史上,包括往前一点的“边荒传说”,亦或是往后一点的“破碎虚空”,“翻云覆雨”,精神交锋只出现了两例而已。
其一便是号称“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叁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下贤人,竟无人可足与吾论道之辈。废然而返。始知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乃自困于此十绝关内。经九年潜修,大彻大悟,解开最后一着死结,至能飘然而去。”的无上宗师令东来。不过他和“血手”厉工的“精神交锋”预期说是精神交锋,到不若说是单方面的凌虐罢了。
“血手”厉工将阴葵派失传已久的秘籍“紫血大法”修炼成功之后,已经隐隐成为中原武林的第一人。他为了挑战武道的最高峰,便决定去挑战那个时代的“武林神话”令东来。
结果,在临安郊野的一所别院外,只听到了一阵箫声出现。但是等到「血手」厉工出去寻找之后,却根本没见到令东来的身影。等到他回到禁室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身上的白袍已经画满他天魔手的破解之法,左下角尽处更写著「令东来破阴癸派天魔手七十二式。特为君贺。」
至于另一站,却是大唐世界历史上的另一高峰,隐隐为大唐世界古往今来第一高手的传鹰和蒙古国师八思巴的那一战。
那一站的时候,两人的精神交锋达到了一个让刘若水都感觉到有些“匪夷所思”的地步,两人在精神的牵引下。竟然在幻境之中开始“轮回”,进行千百世的纠缠。在轮回之中,他们既曾为仇敌,也曾为兄弟,既是恩怨交织的夫妻,也曾是缱绻多情的男女。不同的生命里,发生了截然不同的事物,每一个经验加起上来,令两人经历了生命中每一种不同形式,贫贱富贵。生老病死。
原本,以刘若水和宁道奇的实力,想要精神交锋,其实有些不太够格,但在种种巧合之下,两人恰巧达到了“精神交锋”的条件。
首先,宁道奇和刘若水的精神境界都已经触摸到了“炼虚合道”的门槛,甚至都已经看到了门内的风景,只是未能踏破最后一道门槛而已。
其次,刘若水为了对付宁道奇。动用了“戒尺”。“戒尺”这一招,乃是刘若水融合了全身“精”,“气”,“神”的巅峰之作。在动用这一招的时候。其实便调动了自己全部的精神力量。
如果换一个人也就罢了,只会轻易的败在刘若水的“戒尺”之下。事实上,哪怕和宁道奇并列三大宗师的“武尊”毕玄和“弈剑大师”傅采林也是一样。
但宁道奇确实不同,虽然宁道奇的实力不是天下最高,但他的修为却是实实在在的天下第一(这里不包括向雨田那个不知生死的老怪物)。否则的话,一直遵从道家的养生练气知道。相对不太擅长战斗的他又岂会是另外两人的对手。
结果这样一来,乐子可就大了。
刘若水的“戒尺”还没有彻底落下,他的心灵力量就先一步的“捕捉”到了宁道奇的存在,压制他的精神。
但宁道奇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好压制的?他此时正处于“赤子之心”的状态,他立即感觉到了刘若水的精神力量,并开始激烈的反抗。
两人均都处于“练神返虚”巅峰,一只脚迈入“炼虚合道”的境界,一时之间,自然谁都没能奈何的了谁。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两人的精神力量全部搅合在了一起,进行了武者战斗中最为凶险莫测,最为神秘诡异,也是最为罕见的“精神交锋”。
不过,相比于传鹰,巴师巴,令东来三人,刘若水和宁道奇终究差了一筹,大约只能和“血手”厉工比肩而已,因此两人虽然发生了精神交锋,但精神交锋的局面却不是两人能够控制的。
甚至,此时的宁道奇和刘若水,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个只是把自己当成了先生,一个只把自己当成了不足月的婴儿。
如果,刘若水认为宁道奇应该受到教训,他的戒尺能够顺利落下去,那这一次精神交战,便算刘若水赢了。如果他赢的话,那宁道奇的精神便会被他全部吞噬,化为自己的资粮。
反之,如果刘若水认为宁道奇不该受到教训,那这一次精神交战就算宁道奇赢了,那刘若水的精神就会被全部吞噬,化为他的资粮。
至于宁道奇这一边,因为“赤子之心”的缘故,在幻境之中,宁道奇真的变成了一个还不懂事的婴儿。相比于能够正常思考,占据一点主动的刘若水,他的形式要更加恶劣,只能被动的等待刘若水的选择而已。
相比于一般的交锋,精神交锋要更加的险恶,败者只会成为胜者的资粮,没有一丝缓和的余地。
事实上,这两种结局其实还算好的。最为可能出现的,却是第三种结局,也是现在正在不断轮回的局面。
如果刘若水无法得到一个结论,只是陷入思考的时候,这个幻境就会这样持续下去。而等到他对这个问题本身提出质疑的时候,幻境就会破碎,开始重置。
而这个幻景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靠两人的精神力量融合而成的。因此,随着幻境的破碎,两人的精神力量就会出现一点损耗。
如果这个幻境这样不断的重置,不断地轮回,两人的精神力量也会不断的损耗。
最终,两人的精神力量也许就会这样损耗干净,永远的消失在人世间。(未完待续。)
PS: (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刘若水在上面正襟危坐,为下面的学生讲述论语,当他正讲到精彩处,忽然眉头一皱,怒斥道,“宁道奇,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小小年纪就如此顽劣,长达以后,又岂能像话?”
难怪刘若水如此动怒,实在是此时的宁道奇实在太不像话了,在同学都认真听讲的时候,他竟然在和一只小鸟追逐玩耍。【ㄨ】
但刘若水走下去,准备用戒尺狠狠的教训他之后,身边有一个同学忽然拉着了他,惊恐的说道,“老师,不行啊,宁道奇才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不能打啊。”
这时候,刘若水才醒悟过来。
对啊,宁道奇不过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还未到入学的年龄,他怎么能教训了。
不过很快,他就醒悟过来。
只是,如果宁道奇只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那他如何会过来上学的,我又是为何让他过来上学的?
但刘若水开始陷入迷惑之后,他身边的世界忽然“卡”住了,然后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开始回朔。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刘若水在上面正襟危坐,为下面的学生讲述论语,当他正讲到精彩处,忽然眉头一皱,怒斥道,“宁道奇。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小小年纪就如此顽劣,长达以后,又岂能像话?”
难怪刘若水如此动怒,实在是此时的宁道奇实在太不像话了。在同学都认真听讲的时候,他竟然在和一只小鸟追逐玩耍。
但刘若水走下去,准备用戒尺狠狠的教训他之后,身边有一个同学忽然拉着了他,惊恐的说道。“老师,不行啊,宁道奇才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不能打啊。”
这时候,刘若水才醒悟过来。
对啊,宁道奇不过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还未到入学的年龄,他怎么能教训了。
不过很快,他就醒悟过来。
只是,如果宁道奇只是一个不足月的婴儿。那他如何会过来上学的,我又是为何让他过来上学的?
但刘若水开始陷入迷惑之后,他身边的世界忽然“卡”住了,然后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开始回朔。
……
这一幕,不断地发生,又不断地回朔,就好像一副录像带反复重播一样,不断地进行轮回,不断地进行重演。
刘若水和宁道奇,则是剧情的主演。两人都忘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几乎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忘了。
似乎从一开始,刘若水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教书先生,而宁道奇就是一个不足月就开始在刘若水手下读书的婴儿。
而两个人的世界。就这样的不断轮回,似乎陷入一个死循环一样。
之所以会这样,却是两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传说中的精神交锋!
在武者的争斗中,最为凶险莫测,最为罕见的。最为神秘诡异的“精神交锋”。
刘若水没有想到,”自己和宁道奇的战斗,竟然如此便莫名其妙的进入到这样的“生死局”之中。
毕竟,“精神交锋”实在是太罕见,也是太难得了。
虽然说,武者修炼的便是“精”,“气”,“神”,但一个人的修为至少也要到“练神返虚”的境界才能够捕捉到“神”的存在。
因此,哪怕是先天武者(宗师强者),能够触碰到“神”的人也就是十指二三罢了,按照刘若水的说法,只有走“精神之路”的先天武者才有可能领悟到“神”的存在。
这里,值得还只是内功的修炼,若是换做国术,那要更为的艰难,只有达到最高境界“至诚之道,可以先知”,或者“打破虚空,可以见神”的地步,才能够捕捉到“神”。
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能够触碰到“神”,便已经不算是凡人,既然能够领悟到“神”,便可以将精神力化为实质,能够用精神力干涉到现实。
这一点,在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这种区别其实还并不明显,但若是一个人死了,那就真正看出这两者之中的天差地别了。
因为若是能够领悟到“神”,他的精神力便开始“实质化”,也就是说,哪怕一个人死了,他的精神力也可以独立存在,话句话说,如果他是意外横死的话,那一定可以变成传说中的“鬼”。
不过,就算是踏入“练神返虚”的境界,只是初步触碰到了“神”而已,距离使用“神”的力量,还是一段很长的距离。
一般来说,“精神交锋”只会存在“炼虚合道”的境界,在整个大唐的历史上,包括往前一点的“边荒传说”,亦或是往后一点的“破碎虚空”,“翻云覆雨”,精神交锋只出现了两例而已。
其一便是号称“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叁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下贤人,竟无人可足与吾论道之辈。废然而返。始知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乃自困于此十绝关内。经九年潜修,大彻大悟,解开最后一着死结,至能飘然而去。”的无上宗师令东来。不过他和“血手”厉工的“精神交锋”预期说是精神交锋,到不若说是单方面的凌虐罢了。
“血手”厉工将阴葵派失传已久的秘籍“紫血大法”修炼成功之后,已经隐隐成为中原武林的第一人。他为了挑战武道的最高峰,便决定去挑战那个时代的“武林神话”令东来。
结果,在临安郊野的一所别院外,只听到了一阵箫声出现。但是等到「血手」厉工出去寻找之后,却根本没见到令东来的身影。等到他回到禁室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身上的白袍已经画满他天魔手的破解之法,左下角尽处更写著「令东来破阴癸派天魔手七十二式。特为君贺。」
至于另一站,却是大唐世界历史上的另一高峰,隐隐为大唐世界古往今来第一高手的传鹰和蒙古国师八思巴的那一战。
那一站的时候,两人的精神交锋达到了一个让刘若水都感觉到有些“匪夷所思”的地步,两人在精神的牵引下。竟然在幻境之中开始“轮回”,进行千百世的纠缠。在轮回之中,他们既曾为仇敌,也曾为兄弟,既是恩怨交织的夫妻,也曾是缱绻多情的男女。不同的生命里,发生了截然不同的事物,每一个经验加起上来,令两人经历了生命中每一种不同形式,贫贱富贵。生老病死。
原本,以刘若水和宁道奇的实力,想要精神交锋,其实有些不太够格,但在种种巧合之下,两人恰巧达到了“精神交锋”的条件。
首先,宁道奇和刘若水的精神境界都已经触摸到了“炼虚合道”的门槛,甚至都已经看到了门内的风景,只是未能踏破最后一道门槛而已。
其次,刘若水为了对付宁道奇。动用了“戒尺”。“戒尺”这一招,乃是刘若水融合了全身“精”,“气”,“神”的巅峰之作。在动用这一招的时候。其实便调动了自己全部的精神力量。
如果换一个人也就罢了,只会轻易的败在刘若水的“戒尺”之下。事实上,哪怕和宁道奇并列三大宗师的“武尊”毕玄和“弈剑大师”傅采林也是一样。
但宁道奇确实不同,虽然宁道奇的实力不是天下最高,但他的修为却是实实在在的天下第一(这里不包括向雨田那个不知生死的老怪物)。否则的话,一直遵从道家的养生练气知道。相对不太擅长战斗的他又岂会是另外两人的对手。
结果这样一来,乐子可就大了。
刘若水的“戒尺”还没有彻底落下,他的心灵力量就先一步的“捕捉”到了宁道奇的存在,压制他的精神。
但宁道奇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好压制的?他此时正处于“赤子之心”的状态,他立即感觉到了刘若水的精神力量,并开始激烈的反抗。
两人均都处于“练神返虚”巅峰,一只脚迈入“炼虚合道”的境界,一时之间,自然谁都没能奈何的了谁。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两人的精神力量全部搅合在了一起,进行了武者战斗中最为凶险莫测,最为神秘诡异,也是最为罕见的“精神交锋”。
不过,相比于传鹰,巴师巴,令东来三人,刘若水和宁道奇终究差了一筹,大约只能和“血手”厉工比肩而已,因此两人虽然发生了精神交锋,但精神交锋的局面却不是两人能够控制的。
甚至,此时的宁道奇和刘若水,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个只是把自己当成了先生,一个只把自己当成了不足月的婴儿。
如果,刘若水认为宁道奇应该受到教训,他的戒尺能够顺利落下去,那这一次精神交战,便算刘若水赢了。如果他赢的话,那宁道奇的精神便会被他全部吞噬,化为自己的资粮。
反之,如果刘若水认为宁道奇不该受到教训,那这一次精神交战就算宁道奇赢了,那刘若水的精神就会被全部吞噬,化为他的资粮。
至于宁道奇这一边,因为“赤子之心”的缘故,在幻境之中,宁道奇真的变成了一个还不懂事的婴儿。相比于能够正常思考,占据一点主动的刘若水,他的形式要更加恶劣,只能被动的等待刘若水的选择而已。
相比于一般的交锋,精神交锋要更加的险恶,败者只会成为胜者的资粮,没有一丝缓和的余地。
事实上,这两种结局其实还算好的。最为可能出现的,却是第三种结局,也是现在正在不断轮回的局面。
如果刘若水无法得到一个结论,只是陷入思考的时候,这个幻境就会这样持续下去。而等到他对这个问题本身提出质疑的时候,幻境就会破碎,开始重置。
而这个幻景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靠两人的精神力量融合而成的。因此,随着幻境的破碎,两人的精神力量就会出现一点损耗。
如果这个幻境这样不断的重置,不断地轮回,两人的精神力量也会不断的损耗。
最终,两人的精神力量也许就会这样损耗干净,永远的消失在人世间。(未完待续。)
PS: (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