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2 第191章 终于到时候了
- 193 第192章 《未央宫》
- 194 第193章 韩信,该死!
- 195 第194章 红罗遮天、红毡漫地
- 196 第195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197 第196章 疯狗
- 198 第197章 圣旨到!
- 199 第198章 一拳
- 200 第199章 就此作罢
- 201 第200章 风云散
- 202 第201章 阳武刁德三
- 203 第202章 病从口入
- 204 第203章神秘人
- 205 第204章擂砖(第二更)
- 206 第205章 白眼狼
- 207 第206章 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微微攥拳
- 208 第207章 糊涂又明白
- 209 第208章 又见擂砖
- 210 第209章聂一锦认亲
- 211 第210章铜鉴山庄
- 212 第211章美丽的姑娘,就要嫁人啦
- 213 第212章 奥妙尽在不言中
- 214 第213章 才女卓文君,青衣聂一锦
- 215 第214章不迎亲,怎么对得起我这条腿?
- 216 第215章您这不是认亲,是认富贵啊!
- 217 第216章 没你,坏不了事!
- 218 第217章水龙吟
- 219 第218章元麟
- 220 第219章
- 221 第220章 铜鉴楼
- 222 第221章 我等你
- 223 第222章 刘蒲河的神秘旅程
- 224 第223章 神秘势力
- 225 第224章 凶险铜鉴楼
- 226 第225章 有仇不报,有恩报不得
- 227 第226章 报恩
- 228 第227章 人员确认
- 229 第228章 铜镜迷阵
- 230 第229章 铜镜杀阵
- 231 第230章 嵩山剑派
- 232 第231章 铜鉴楼上的家庭惨剧
- 233 第232章论盟友的重要性
- 234 第233章铜鉴楼的最后手段
- 235 第234章何为勇烈?与敌皆亡,不求苟且!
- 236 第235章 大哥,快走!
- 237 第236章 报仇之事,何来苟且?
- 238 第237章 自伤自毁,大仇得报
- 239 第238章 乌烟瘴气
- 240 第239章 管他是不是江湖宗师!
- 241 第240章 苦禅出少林
- 242 第241章 大别离,小别离
- 243 第242章 少林高僧
- 244 第243章 “高僧”小可爱
- 245 第245章 高,实在是太高了
- 246 第246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 247 第247章 根本就没有《沙桥饯别》
- 248 第248章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师
- 249 第249章 佛门七苦有苦禅
- 250 第250章 少林寺的一天
- 251 第251章 全本《目连救母》
- 252 第252章 百日参禅将尽
- 253 第253章元麟死了?
- 254 第254章 这把匕首,是不是你的?
- 255 第255章 所谓江湖公义
- 256 第256章 少林!少林!
- 257 第257章 佛法涤经脉
- 258 第258章 十屈指
- 259 第259章 我不杀你,就要你一条腿吧
- 260 第260章 没用的东西!
- 261 第261章 月夜山林,杀机四起
- 262 第262章 三品之“势”,名不虚传
- 263 第263章 董昌和钱缪
- 264 第264章 势
- 265 第265章 苦禅和菩提果结合的强大副作用
- 266 第266章 轮回
- 267 第267章 嵩山独秀
- 268 第268章 报仇不过夜
- 269 第269章 我来了,你在哪!?
- 270 第270章 生死赌斗
- 271 第271章 你人缘不行啊……
- 272 第272章 血八卦
- 273 第273章 杨复光相招
- 274 第274章 阴魂不散的老龟
- 275 第275章 叔父?
- 276 第276章 叔父!
- 277 第277章 宦官世家,姓杨
- 278 第278章 八成
- 279 第279章 无所事事的行军长史
- 280 第280章 前去接应
- 281 第281章 再见尚君长,老尴尬了
- 282 第282章 疯了
- 283 第283章 又是朝堂之上的糟心事!
- 284 第284章 不想死的,滚开了!
- 285 第285章 你想拦我?你拦不住我!
- 286 第286章 留他不得!
- 287 第287章箭出,可破“势”
- 288 第289章 以射入武
- 289 第290章 相激
- 290 第291章 与狗皮膏药的一场战争
- 291 第291章 哪里在的黄雀?
- 292 第292章 还真是黄雀
- 293 第293章 毒蛇星君
- 294 第294章 毒蛇噬腕,壮士断臂
- 295 第295章 再临汝州
- 296 第296章 别来无恙
- 297 第297章 说我叛国投贼,你信么?
- 298 第298章 杨参军,佩服!
- 299 第299章 洛阳水席,牡丹燕菜
- 300 第300章 ******恩爱,我抗雷?
- 301 第301章 诡异了
- 302 第302章 细节决定成败
- 303 第303章 救我
- 304 第304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 305 第305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 306 第306章 牢笼
- 307 第307章 将入城
- 308 第308章 脱!
- 309 第309章 花魁,田小娥
- 310 第310章 读书人,张清
- 311 第311章 使君有令
- 312 第312章 家仇未报,何以为家
- 313 第313章 你也配自称右龙武军?
- 314 第314章 我来了
- 315 第315章 不杀你,我不安心!
- 316 第316章 三分
- 317 第317章 别哭!
- 318 第318章 杀官即造反!
- 319 第319章 我是你的盖世英雄么?
- 320 第320章 官场规则
- 321 第321章 又能如何?
- 322 第322章 宋威,走着瞧!
- 323 第323章 人心不散,贵和班,也不会散
- 324 第324章 这都是命……
- 325 第325章 不论对错,只有立场
- 326 第326章 血洒泪
- 327 第327章 军前效命,以观后效
- 328 第328章 曾元裕
- 329 第329章 送你了
- 330 第330章 这位爷
- 331 第331章过时不候!
- 332 第332章头在何方?
- 333 第333章使君请便
- 334 第334章喝酒
- 335 第335章尔等既务斯业,自当安心用功!
- 336 第336章底线
- 337 第337章免客
- 338 第338章排队
- 339 第339章 司先生
- 340 第340章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 341 第341章 小贩刘三
- 342 第342章 杀人而已
- 343 第343章 晚了
- 344 第344章 能奈我何!?
- 345 第345章你觉得呢?
- 346 第346章我有个想法……
- 347 第347章杨风楼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 348 第348章盛唐雄风!
- 349 第349章 ******
- 350 第350章花,也食人
- 351 第0351章末将请战!
- 352 第352章杀或被杀,刀子说话!
- 353 第353章出城
- 354 第354章杀人,何必十步?
- 355 第355章三天,又三天
- 356 第356章 啸声震军营
- 357 第357章同感大德
- 358 第358章沙陀
- 359 第359章 你没有你想象得不可或缺
- 360 第360章 请问使君
- 361 第361章 如何击杀江湖宗师
- 362 第362章事关国运
- 363 第363章且熬着吧……
- 364 第364章逃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 365 第365章逃出来了
- 366 第366章既然从贼,那就是贼!
- 367 第367章尽量
- 368 第368章跑不跑?
- 369 第369章王宗师,你脑子里面,也装的内功吧?
- 370 第370章言语如刀
- 371 第371章跑一路,死一路
- 372 第372章披着虎皮一老牛
- 373 第373章终于出手
- 374 第374章你死定了!
- 375 第375章完了
- 376 第376章少年郎
- 377 第377章从前有个诸葛亮,我的八卦比他强
- 378 第378章道长可有紫金果?
- 379 第379章管饱
- 380 第380章赛卧龙的职业素养
- 381 第381章真敢说啊
- 382 第382章真敢要啊
- 383 第383章快跑
- 384 第384章给不给!
- 385 第385章王小泉,不干了!
- 386 第386章这是……有帮手了?
- 387 第387章什么条件
- 388 第388章这算是什么
- 389 第389章血八卦重现江湖
- 390 第390章 他没死!?
- 391 第391章报仇还得找杨凤楼
- 392 第392章马童王小泉
- 393 第393章竟然是张老太爷!
- 394 第394章 老张,别来无恙啊
- 395 第395章短痛不如长痛
- 396 第396章 诡堂辛秘
- 397 第397章祸乱天下,诡堂是认真的
- 398 第398章悲惨的郑家公子
- 399 第399章一张网,阴谋和诡谲织就
- 400 第400章怎么什么事都有我?
- 401 第401章待黄巢,兵陷洛阳
- 402 第402章盐帮!盐帮!
- 403 第403章心如刀割
- 404 第404章诡堂要把聂一锦送入宫苑
- 405 第405章右**军驻青州行军长史
- 406 第406章方文公
- 407 第407章王小泉又成书童了
- 408 第408章有朋自远方来
- 409 第409章不!我是贵和班的人!
- 410 第410章黄泉路上有个伴儿
- 411 第411章宁可人知,不让人见
- 412 第412章你们都中计了!
- 413 第413章怎一个乱字了得
- 414 第414章杨凤楼,在哪里?
- 415 第415章有出戏,《珠帘寨》
- 416 第416章两句话
- 417 第417章争一争长安万民殿那一把龙椅
- 418 第418章毁他个万劫不复!
- 419 第419章只要你不起兵反唐……
- 420 第420章你完了
- 421 第421章老鼠
- 422 第422章为长者讳
- 423 第423章真相大白
- 424 第424章如此神策军
- 425 第425章这是有人发善心啊
- 426 第426章迁移百姓
- 427 第427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428 第428章完了
- 429 第429章 长安,长安
- 430 第430章杀!
- 431 第431章卖豆腐嘞
- 432 第432章豆腐
- 433 第433章尾巴
- 434 第434章王掌柜
- 435 第435章暂告安全
- 436 第436章钓鱼
- 437 第437章赏!
- 438 第438章酱菜小二
- 439 第439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440 第440章果然是黄雀
- 441 第441章包围张府
- 442 第442章狼要入室
- 443 第443章带个话
- 444 第444章谁又是好欺负的
- 445 第445章属下有事禀报
- 446 第446章尽忠
- 447 第447章消息
- 448 第448章刘公刚烈,黄雀憋屈
- 449 第449章咸通酒楼
- 450 第450章银瓶梅枝
- 451 第451章我仅是一买卖消息的小商人
- 452 第452章行走在阳光之下
- 453 第453章火烧咸通楼
- 454 第454章再遇袭
- 455 第455章杨将军算无遗策
- 456 第456章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 457 第457章雕翎箭再现长安城
- 458 第458章黄雀怕了
- 459 第459章大齐密探的集体覆灭
- 460 第460章现世报
- 461 第461章有种阴影,名叫杨凤楼
- 462 第462章他姓黄
- 463 第463章 鸡肋长安
- 464 第464章 尚让论长安
- 465 第465章 盐
- 466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 467 第467章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
- 468 第468章孤证不立
- 469 第469章永和坊
- 470 第470章可惜不是杨凤楼
- 471 第471章老者出平康
- 472 第472章一斤七
- 473 第473章这是怎么了
- 474 第474章三两粮食归个堆
- 475 第475章山人自有妙计
- 476 第476章大显身手,正在其时!
- 477 第477章接应任务
- 478 第478章黄邺醉西城
- 479 第479章给你个机会……
- 480 第480章
- 481 第481章郑畋果然一书生
- 482 第482章逃
- 483 第483章张七
- 484 第484章仇人?恩人?
- 485 第485章远离长安,种地去!
- 486 第486章 大军围城
- 487 第487章小老百姓,名叫孙达。
- 488 第488章谈论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 489 第489章雷霆震长安
- 490 第490章属下听令!
- 491 第491章此一战,不借外力
- 492 第492章为杨将军贺!
- 493 第493章一曲夜深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01章 阳武刁德三
第201章 阳武刁德三
乾符四年,三月。
正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季节。
中原大地,也是如此。
不过仅以“复苏”二字而言,中原大地在乾符四年,仿佛有被赋予了别样的意味。
王仙芝和黄巢叛军,荼毒中原日久,汝州、郢州、复州、申州、光州、庐州、寿州、舒州、通州等地,无论是州县还是乡野,都被反唐军祸害得不轻,民生凋敝,荒野露骨,当真是一派末日景象。
好在王仙芝和黄巢在乾符三年十二月分道扬镳,虽然当日黄巢率领叛军又大掠了蕲州,不过反唐军的声势,再不复当初之盛,黄巢引领两千与黄家军向东,王仙芝引领三千余反唐军向南,俱已远离了中原大地。
这样一来,坚强的大唐子民,由纷纷从避免所在回到了中原大地,用他们的肩膀,用他们的双手,甚至用他们的牙齿,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
虽百废待兴,却生机盎然,堪称“复苏”二字。
这其中,自然免不了曾经被黄巢攻破的小小县城,阳武。
阳武县,在郑州东北一百里处,乃是汉朝旧县,原属河南郡,在晋朝的时候划分为颍阳郡,大唐武德年间重划天下州县,被划分为郑州下属紧县。
阳武自古就是交通要地,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就水路而言,北距黄河仅有三十里,又有一条人工改道引水,自西南荣泽、管城流入,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通济渠!
至于陆路,不说大唐年间,说说前秦旧事,相传始皇帝巡查天下的时候,就曾经路过阳武县,在县南五里之处,曾被张良请江湖宗师沧海公出手,投巨锥而误中副车,那个地方,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博浪沙!
阳武县的交通发达,“复苏”起来,自然也比别的州县要方便很多。
事实上,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阳武县城已然初具人气,虽然战火留给阳武县的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弭,不过阳武县中也开始有人来人往,有沿街叫卖,有官吏逼税,也有纨绔子弟欺男霸女……阳武县的每一个人,仿佛都努力地重复着自己以前的生活,甚至变本加厉,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阳武县中人,忘却了黄家军破城的种种凄惨。
刁德三,阳武刁家三公子,如今也正在努力复苏刁家在阳武县士绅中首屈一指的形象和实力。
设立粥棚,在城东施舍饥民!
刁德三此举一出,顿时在阳武城中获得“万家生佛”的美誉,让刁家的形象,比阳武城破之前,提升了好大一截。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不假,不过也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虽然乾符三年风调雨顺,不过有王仙芝黄巢荼毒天下,不少阳武百姓拖家带口逃避战乱,自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侍弄田野中的庄稼,转过年来到了乾符四年,逃避了战乱的阳武百姓,重回阳武,却看着荒芜的庄稼欲哭无泪,活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饥民。
当真是不是灾年,胜似灾年!
就在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刁德三代表阳武刁家开设粥棚,岂不就是活人无数?
事实上,刁德三在阳武城中,受尊敬的程度直接破天,这个时候,就算大唐天子亲临,恐怕都不如刁德三受人爱戴。
他也很是享受这种感觉。
每天都要亲自去城东的粥棚看上一眼,看看熬粥的粮食如何,看看粥的稠稀如何,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当着所有人的面,惩治几个贪图小便宜的家奴,实在不行,自己亲自动手,搅动木勺给饥民乘上几碗粥……最重要的,便是接受所有饥民发自真心的感激,然后才飘飘然地回转刁府。
今天也是一样。
刁德三早早到了粥棚,不顾饥民身上的破衣烂衫,抱起饥民群中某一个孩子,亲手喂他半碗粥下去……
收获了无数感恩戴德的话,刁德三这才离开。
只不过他没有回转刁府,而是独自一人前往醉仙居,他今天约了人。
醉仙居名字虽俗,却是阳武县城中首屈一指的酒楼,楼高三层,宽大明亮,建筑高度甚至堪堪与阳武县衙持平,绝对是让阳武县士绅子弟趋之若鹜的地方。
事实上,在阳武破城之前,以他刁家三公子的身价,来醉仙居宴饮一番,也得花费整整半个月的钱粮,也能让他足足肉疼上半个月的时间。
不过,今时不比往日。
自从开设粥棚之后,刁三公子的身价,已然大为不同,往日中能够让他心头滴血的美酒美食,如今不过等闲。
刁三公子甚至觉得,站立在醉仙居三层雅舍,俯瞰小半个阳武县成,有一种“天地尽在我胸”的豪壮情怀,油然而生一种“大丈夫当如是”的信念。
所以,在刁三公子成就“万家生佛”之后,他无论宴请何人,或者何人宴请于他,他都会前往醉仙居三层的天字号包厢。
当然,刁三公子今天要宴请的这位,就身份来讲,也绝对配得上醉仙居的天字号。
一阵恭维和客套之后,刁德三终于登上了醉仙居第三层。
要宴请的客人,却已然早早抵达。
“哎呀,刁某来迟,失礼之极,还请刘县尉万勿怪罪,刁某这厢有礼了……”
刁德三今天要宴请之人,正是阳武县的县尉刘江。
这刘江看着有四十上下,年纪已然不轻,三角眼,山羊胡,看起来就是一个乡下刻薄的土财主,谁有能想到,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在大唐这片土地上,也算的才华似锦了。
不过,刘江的官运并不好,三十多岁才中进士,守选足足六年,等到了四十上下,才被派往阳武县充当县尉。
所谓县尉,乃是排在县令,县丞,主薄之后的官员,主管具体操作县一级实际事务,历来为进士或明经的第一任官职,也就是传说中的“释褐官”。
显然,刘江以“不惑”之高龄充任县尉,日后的仕途之惨淡,也是可以预期了,说不定,他仅仅为官一任,就有可能终身再难以再入官场。
按理说,以刁三公子如今在阳武县的“威势”,根本犯不上对这么一个前程黯淡的县尉恭恭敬敬。
但是,刁德三却是发自真心地对刘江,礼敬有加。
面容严肃,叉手为礼,不得刘江许可,刁德三竟然就这么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一动不动。
刘江见状,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懒洋洋地说道:
“好了,不要再弄这些虚礼了,坐吧,吃点东西……咱们的计划已然实施一月有余,今天,该算算又多少收入了……”(未完待续。)
正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季节。
中原大地,也是如此。
不过仅以“复苏”二字而言,中原大地在乾符四年,仿佛有被赋予了别样的意味。
王仙芝和黄巢叛军,荼毒中原日久,汝州、郢州、复州、申州、光州、庐州、寿州、舒州、通州等地,无论是州县还是乡野,都被反唐军祸害得不轻,民生凋敝,荒野露骨,当真是一派末日景象。
好在王仙芝和黄巢在乾符三年十二月分道扬镳,虽然当日黄巢率领叛军又大掠了蕲州,不过反唐军的声势,再不复当初之盛,黄巢引领两千与黄家军向东,王仙芝引领三千余反唐军向南,俱已远离了中原大地。
这样一来,坚强的大唐子民,由纷纷从避免所在回到了中原大地,用他们的肩膀,用他们的双手,甚至用他们的牙齿,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
虽百废待兴,却生机盎然,堪称“复苏”二字。
这其中,自然免不了曾经被黄巢攻破的小小县城,阳武。
阳武县,在郑州东北一百里处,乃是汉朝旧县,原属河南郡,在晋朝的时候划分为颍阳郡,大唐武德年间重划天下州县,被划分为郑州下属紧县。
阳武自古就是交通要地,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就水路而言,北距黄河仅有三十里,又有一条人工改道引水,自西南荣泽、管城流入,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通济渠!
至于陆路,不说大唐年间,说说前秦旧事,相传始皇帝巡查天下的时候,就曾经路过阳武县,在县南五里之处,曾被张良请江湖宗师沧海公出手,投巨锥而误中副车,那个地方,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博浪沙!
阳武县的交通发达,“复苏”起来,自然也比别的州县要方便很多。
事实上,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阳武县城已然初具人气,虽然战火留给阳武县的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弭,不过阳武县中也开始有人来人往,有沿街叫卖,有官吏逼税,也有纨绔子弟欺男霸女……阳武县的每一个人,仿佛都努力地重复着自己以前的生活,甚至变本加厉,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阳武县中人,忘却了黄家军破城的种种凄惨。
刁德三,阳武刁家三公子,如今也正在努力复苏刁家在阳武县士绅中首屈一指的形象和实力。
设立粥棚,在城东施舍饥民!
刁德三此举一出,顿时在阳武城中获得“万家生佛”的美誉,让刁家的形象,比阳武城破之前,提升了好大一截。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不假,不过也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虽然乾符三年风调雨顺,不过有王仙芝黄巢荼毒天下,不少阳武百姓拖家带口逃避战乱,自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侍弄田野中的庄稼,转过年来到了乾符四年,逃避了战乱的阳武百姓,重回阳武,却看着荒芜的庄稼欲哭无泪,活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饥民。
当真是不是灾年,胜似灾年!
就在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刁德三代表阳武刁家开设粥棚,岂不就是活人无数?
事实上,刁德三在阳武城中,受尊敬的程度直接破天,这个时候,就算大唐天子亲临,恐怕都不如刁德三受人爱戴。
他也很是享受这种感觉。
每天都要亲自去城东的粥棚看上一眼,看看熬粥的粮食如何,看看粥的稠稀如何,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当着所有人的面,惩治几个贪图小便宜的家奴,实在不行,自己亲自动手,搅动木勺给饥民乘上几碗粥……最重要的,便是接受所有饥民发自真心的感激,然后才飘飘然地回转刁府。
今天也是一样。
刁德三早早到了粥棚,不顾饥民身上的破衣烂衫,抱起饥民群中某一个孩子,亲手喂他半碗粥下去……
收获了无数感恩戴德的话,刁德三这才离开。
只不过他没有回转刁府,而是独自一人前往醉仙居,他今天约了人。
醉仙居名字虽俗,却是阳武县城中首屈一指的酒楼,楼高三层,宽大明亮,建筑高度甚至堪堪与阳武县衙持平,绝对是让阳武县士绅子弟趋之若鹜的地方。
事实上,在阳武破城之前,以他刁家三公子的身价,来醉仙居宴饮一番,也得花费整整半个月的钱粮,也能让他足足肉疼上半个月的时间。
不过,今时不比往日。
自从开设粥棚之后,刁三公子的身价,已然大为不同,往日中能够让他心头滴血的美酒美食,如今不过等闲。
刁三公子甚至觉得,站立在醉仙居三层雅舍,俯瞰小半个阳武县成,有一种“天地尽在我胸”的豪壮情怀,油然而生一种“大丈夫当如是”的信念。
所以,在刁三公子成就“万家生佛”之后,他无论宴请何人,或者何人宴请于他,他都会前往醉仙居三层的天字号包厢。
当然,刁三公子今天要宴请的这位,就身份来讲,也绝对配得上醉仙居的天字号。
一阵恭维和客套之后,刁德三终于登上了醉仙居第三层。
要宴请的客人,却已然早早抵达。
“哎呀,刁某来迟,失礼之极,还请刘县尉万勿怪罪,刁某这厢有礼了……”
刁德三今天要宴请之人,正是阳武县的县尉刘江。
这刘江看着有四十上下,年纪已然不轻,三角眼,山羊胡,看起来就是一个乡下刻薄的土财主,谁有能想到,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在大唐这片土地上,也算的才华似锦了。
不过,刘江的官运并不好,三十多岁才中进士,守选足足六年,等到了四十上下,才被派往阳武县充当县尉。
所谓县尉,乃是排在县令,县丞,主薄之后的官员,主管具体操作县一级实际事务,历来为进士或明经的第一任官职,也就是传说中的“释褐官”。
显然,刘江以“不惑”之高龄充任县尉,日后的仕途之惨淡,也是可以预期了,说不定,他仅仅为官一任,就有可能终身再难以再入官场。
按理说,以刁三公子如今在阳武县的“威势”,根本犯不上对这么一个前程黯淡的县尉恭恭敬敬。
但是,刁德三却是发自真心地对刘江,礼敬有加。
面容严肃,叉手为礼,不得刘江许可,刁德三竟然就这么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一动不动。
刘江见状,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懒洋洋地说道:
“好了,不要再弄这些虚礼了,坐吧,吃点东西……咱们的计划已然实施一月有余,今天,该算算又多少收入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