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6 第416章两句话
- 417 第417章争一争长安万民殿那一把龙椅
- 418 第418章毁他个万劫不复!
- 419 第419章只要你不起兵反唐……
- 420 第420章你完了
- 421 第421章老鼠
- 422 第422章为长者讳
- 423 第423章真相大白
- 424 第424章如此神策军
- 425 第425章这是有人发善心啊
- 426 第426章迁移百姓
- 427 第427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428 第428章完了
- 429 第429章 长安,长安
- 430 第430章杀!
- 431 第431章卖豆腐嘞
- 432 第432章豆腐
- 433 第433章尾巴
- 434 第434章王掌柜
- 435 第435章暂告安全
- 436 第436章钓鱼
- 437 第437章赏!
- 438 第438章酱菜小二
- 439 第439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440 第440章果然是黄雀
- 441 第441章包围张府
- 442 第442章狼要入室
- 443 第443章带个话
- 444 第444章谁又是好欺负的
- 445 第445章属下有事禀报
- 446 第446章尽忠
- 447 第447章消息
- 448 第448章刘公刚烈,黄雀憋屈
- 449 第449章咸通酒楼
- 450 第450章银瓶梅枝
- 451 第451章我仅是一买卖消息的小商人
- 452 第452章行走在阳光之下
- 453 第453章火烧咸通楼
- 454 第454章再遇袭
- 455 第455章杨将军算无遗策
- 456 第456章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 457 第457章雕翎箭再现长安城
- 458 第458章黄雀怕了
- 459 第459章大齐密探的集体覆灭
- 460 第460章现世报
- 461 第461章有种阴影,名叫杨凤楼
- 462 第462章他姓黄
- 463 第463章 鸡肋长安
- 464 第464章 尚让论长安
- 465 第465章 盐
- 466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 467 第467章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
- 468 第468章孤证不立
- 469 第469章永和坊
- 470 第470章可惜不是杨凤楼
- 471 第471章老者出平康
- 472 第472章一斤七
- 473 第473章这是怎么了
- 474 第474章三两粮食归个堆
- 475 第475章山人自有妙计
- 476 第476章大显身手,正在其时!
- 477 第477章接应任务
- 478 第478章黄邺醉西城
- 479 第479章给你个机会……
- 480 第480章
- 481 第481章郑畋果然一书生
- 482 第482章逃
- 483 第483章张七
- 484 第484章仇人?恩人?
- 485 第485章远离长安,种地去!
- 486 第486章 大军围城
- 487 第487章小老百姓,名叫孙达。
- 488 第488章谈论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 489 第489章雷霆震长安
- 490 第490章属下听令!
- 491 第491章此一战,不借外力
- 492 第492章为杨将军贺!
- 493 第493章一曲夜深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26章迁移百姓
第426章迁移百姓
张木匠赶着大车出了坊门,顺路一拐,直奔西门。
路上,相同的大车越来越多,仔细一看,都是一家一户举家搬迁,张木匠也认出了几个熟人,都是行会之中的木匠,还有人一起做过活计。
逃亡之路见到熟人,颇有些欣喜,也冲淡了和刘老爹离别的愁绪。
就在这个时候,自家婆娘却凑了过来,小声说道:
“当家的,我看见王木匠家里的了,还有李木匠……你说,刚才刘老爹说的,是不是真的?真有人发善心,给咱们钱,让咱们这些普通百姓逃离长安?”
“那怎么不是真的?这辆大车,这匹老马,哪一样不是人家给的,这些东西,咱们置办地起来么?别的不说,就这辆大车,我不吃不喝地干活,也得五年才能挣出来!现在就在你屁股底下坐着,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吓?这得多少钱啊?”
“那谁知道?你看看,李木匠和王木匠他们赶的大车,和咱们的一模一样,也都是人家送的……”
婆娘仔细看了看,发现在这件事情上,那是自家当家的这位木匠眼毒,果然和他说的一模一样,不由得咋舌。
“这可是真有钱!嘿,当家的,你说是谁发这么大的善心啊?”
婆娘这一问,也让张木匠沉默了,说实话,他也不知道,一开始,人家找上了门,他也以为是个骗子,后来觉得,无论如何,先离开长安才是道理,这才答应了下来,随后对方没有食言,直接送来了一辆大车和一个大牲口,更是让他再也没有疑虑,说句不好听的,自家的全部家当凑在一起,也没有这辆大车和这匹老马值钱,真要是骗子,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婆娘见张木匠沉默,以为他误会了,不由得再次开口。
“当家的,你别多想,我就是问问,能知道是谁,那是最好,你想想,要是没有人家,咱们怎么可能离开长安?我就是想啊,真要是到了属地安顿下来,怎么也得给人家立上个长生牌位……”
张木匠闻言,点了点头。
“应该!这是救命之恩啊……”
说完之后,狠狠一甩手中的鞭子,那叫一个清脆!
不多时,张木匠一家人出了城,直奔西南十字坡。
等他们到了的时候,早有人等在那里。
此人虽然穿着便装,不过叫上那双乌皮靴,却显出了他的身份,更让张木匠心中踏实。
通报了姓名之后,那人翻动手中厚厚的花名册,找到了张木匠的名字,点点头,声音嘶哑地说道:
“好,张木匠,你先把大车赶到路边,等一等,按照咱们杨将军的规矩,你们要等齐剩下的九户人家,再一同上路,没别的意思,就是让你们路上相互照应……还有,把这两袋粮食搬到车上,省着点吃,你们补充粮食的下一站,是在三百里之外……记住了,一路之上,各个州县,都有人接应,依此腰牌为准……”
说完之后,狠狠干咽了一下,随即又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手上却也不慢,掏出腰牌,在张木匠的眼前一晃。
张木匠认字不多,却也看得清楚,腰牌之上有四个字,右龙武军!
……
杨凤楼打马进了长安,一路不停留,直奔东市咸丰酒楼,这里原是长安城中的黑市,他早在刚刚参加右龙武军的时候,为了培训之后的第一个试炼任务,曾经和牛四来过两次,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曾经闹了个大笑话,被柴飞宋岩嘲笑过好长的时间。
天字号包间,早有三人在等着他。
一见杨凤楼进门,三人纷纷起身。
泥鳅,钟馗,李牢头。
钟馗就是原来和杨凤楼交易消息的那位黑市之人,曾经一个消息赚了杨凤楼五百两银子。
而李牢头,曾经是大理寺的牢头,杨凤楼公报私仇,为了击杀张老太爷,曾经见过他两次,也正是因为他配合杨凤楼庾死张老太爷,也大理寺追责,罚了俸,降了官,如今带队看守长安与潼关之间的“禁坑”。
杨凤楼进门之后也不客气,抄起桌上的茶壶,也不用杯子,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茶水,这才招呼三人坐下。
“李牢头,家里人都走了么?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李牢头赶紧又站起身形。
“有劳杨将军挂怀,家里人早就走了,算算日程,应当已到蜀地……
事情都准备好了,禁坑中飞禽走兽众多,本来是留给朝廷征税的,不过平日里面,也有看守的兄弟们私下里捕捉还钱,这次事情虽大,却也和往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没有起疑,只是以为我这个上官贪财而已……
飞禽走兽所换银两,已然全部交给了泥鳅,账目清晰。”
禁坑虽然以坑为名,却是一个山谷,在潼关侧后,乃是钟南山余脉,其中全是珍贵的飞禽走兽,还有数不尽的珍贵植物,只不过在平常时节,朝廷有禁令,禁止等闲人等进入捕猎,所以有禁为名。
早在杨凤楼准备迁移长安百姓免受兵灾的时候,他就把主意打到这个禁坑之上,安排人联系李牢头开始捕猎飞禽走兽还钱,事实上,正是这些珍贵的飞禽走兽换来的钱财,成为杨凤楼迁移长安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听闻李牢头那里一切正常,杨凤楼点了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泥鳅。
泥鳅见状,直接开口。
“自从一年前我等回到长安,就开始着手准备迁移长安百姓,按照你的意思,不迁移任何官员,只迁移百姓,顺序是匠人,青壮百姓,商人,如今已然走了三批,主要是长安城中的各个行会的工匠,目的地主要是关中和蜀地,期间得到了宋皓大将军和钟馗大当家的鼎力相助,现在制约迁移速度的,主要是咱们做这件事情,要防备着朝堂之中的反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工匠应当能够大部分迁移完成,青壮也能走一半。”
杨凤楼闻言点头,不过,却是对这个迁移速度并不满意。(未完待续。)
路上,相同的大车越来越多,仔细一看,都是一家一户举家搬迁,张木匠也认出了几个熟人,都是行会之中的木匠,还有人一起做过活计。
逃亡之路见到熟人,颇有些欣喜,也冲淡了和刘老爹离别的愁绪。
就在这个时候,自家婆娘却凑了过来,小声说道:
“当家的,我看见王木匠家里的了,还有李木匠……你说,刚才刘老爹说的,是不是真的?真有人发善心,给咱们钱,让咱们这些普通百姓逃离长安?”
“那怎么不是真的?这辆大车,这匹老马,哪一样不是人家给的,这些东西,咱们置办地起来么?别的不说,就这辆大车,我不吃不喝地干活,也得五年才能挣出来!现在就在你屁股底下坐着,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吓?这得多少钱啊?”
“那谁知道?你看看,李木匠和王木匠他们赶的大车,和咱们的一模一样,也都是人家送的……”
婆娘仔细看了看,发现在这件事情上,那是自家当家的这位木匠眼毒,果然和他说的一模一样,不由得咋舌。
“这可是真有钱!嘿,当家的,你说是谁发这么大的善心啊?”
婆娘这一问,也让张木匠沉默了,说实话,他也不知道,一开始,人家找上了门,他也以为是个骗子,后来觉得,无论如何,先离开长安才是道理,这才答应了下来,随后对方没有食言,直接送来了一辆大车和一个大牲口,更是让他再也没有疑虑,说句不好听的,自家的全部家当凑在一起,也没有这辆大车和这匹老马值钱,真要是骗子,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婆娘见张木匠沉默,以为他误会了,不由得再次开口。
“当家的,你别多想,我就是问问,能知道是谁,那是最好,你想想,要是没有人家,咱们怎么可能离开长安?我就是想啊,真要是到了属地安顿下来,怎么也得给人家立上个长生牌位……”
张木匠闻言,点了点头。
“应该!这是救命之恩啊……”
说完之后,狠狠一甩手中的鞭子,那叫一个清脆!
不多时,张木匠一家人出了城,直奔西南十字坡。
等他们到了的时候,早有人等在那里。
此人虽然穿着便装,不过叫上那双乌皮靴,却显出了他的身份,更让张木匠心中踏实。
通报了姓名之后,那人翻动手中厚厚的花名册,找到了张木匠的名字,点点头,声音嘶哑地说道:
“好,张木匠,你先把大车赶到路边,等一等,按照咱们杨将军的规矩,你们要等齐剩下的九户人家,再一同上路,没别的意思,就是让你们路上相互照应……还有,把这两袋粮食搬到车上,省着点吃,你们补充粮食的下一站,是在三百里之外……记住了,一路之上,各个州县,都有人接应,依此腰牌为准……”
说完之后,狠狠干咽了一下,随即又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手上却也不慢,掏出腰牌,在张木匠的眼前一晃。
张木匠认字不多,却也看得清楚,腰牌之上有四个字,右龙武军!
……
杨凤楼打马进了长安,一路不停留,直奔东市咸丰酒楼,这里原是长安城中的黑市,他早在刚刚参加右龙武军的时候,为了培训之后的第一个试炼任务,曾经和牛四来过两次,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曾经闹了个大笑话,被柴飞宋岩嘲笑过好长的时间。
天字号包间,早有三人在等着他。
一见杨凤楼进门,三人纷纷起身。
泥鳅,钟馗,李牢头。
钟馗就是原来和杨凤楼交易消息的那位黑市之人,曾经一个消息赚了杨凤楼五百两银子。
而李牢头,曾经是大理寺的牢头,杨凤楼公报私仇,为了击杀张老太爷,曾经见过他两次,也正是因为他配合杨凤楼庾死张老太爷,也大理寺追责,罚了俸,降了官,如今带队看守长安与潼关之间的“禁坑”。
杨凤楼进门之后也不客气,抄起桌上的茶壶,也不用杯子,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茶水,这才招呼三人坐下。
“李牢头,家里人都走了么?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李牢头赶紧又站起身形。
“有劳杨将军挂怀,家里人早就走了,算算日程,应当已到蜀地……
事情都准备好了,禁坑中飞禽走兽众多,本来是留给朝廷征税的,不过平日里面,也有看守的兄弟们私下里捕捉还钱,这次事情虽大,却也和往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没有起疑,只是以为我这个上官贪财而已……
飞禽走兽所换银两,已然全部交给了泥鳅,账目清晰。”
禁坑虽然以坑为名,却是一个山谷,在潼关侧后,乃是钟南山余脉,其中全是珍贵的飞禽走兽,还有数不尽的珍贵植物,只不过在平常时节,朝廷有禁令,禁止等闲人等进入捕猎,所以有禁为名。
早在杨凤楼准备迁移长安百姓免受兵灾的时候,他就把主意打到这个禁坑之上,安排人联系李牢头开始捕猎飞禽走兽还钱,事实上,正是这些珍贵的飞禽走兽换来的钱财,成为杨凤楼迁移长安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听闻李牢头那里一切正常,杨凤楼点了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泥鳅。
泥鳅见状,直接开口。
“自从一年前我等回到长安,就开始着手准备迁移长安百姓,按照你的意思,不迁移任何官员,只迁移百姓,顺序是匠人,青壮百姓,商人,如今已然走了三批,主要是长安城中的各个行会的工匠,目的地主要是关中和蜀地,期间得到了宋皓大将军和钟馗大当家的鼎力相助,现在制约迁移速度的,主要是咱们做这件事情,要防备着朝堂之中的反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工匠应当能够大部分迁移完成,青壮也能走一半。”
杨凤楼闻言点头,不过,却是对这个迁移速度并不满意。(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